概论课教学建议和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疑难问题

时间:2019-05-12 06:3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概论课教学建议和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疑难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概论课教学建议和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疑难问题》。

第一篇:概论课教学建议和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疑难问题

学院 专业姓名学号级班

题目及要求:

1、您对概论课教学有哪些希望和建议(教学形式、教学内容)?

2、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有哪些疑难问题?

(层次清楚,5号宋体,要点用黑体,字数不少于1000字,A4纸打印)

1、您对概论课教学有哪些希望和建议(教学形式、教学内容)?

①“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这是毛泽东同志同志的一句名言。我们都是很按时地去上,我们宿舍没有逃课的风气,但去了并不一定认真听,但看上去大多数都在认真听。老师留了作业,我们看起来像并不认真的完成,但其实大多数都在认真的完成,因为这个关系到学分。这是一句实话。作业字数要求不少,所以说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②教学内容与时事政治的穿插。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必然联系和牵动了中国的政治时局和国家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以要做到政治常识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就要把教学内容和时事政治相互穿插。这就要做到政治常识和时事教学的同意,教材上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国内过重大时事的发生时难以预料的,这就要求在教学时打到二者统一的同步性。所以要做到现有教材统帅时事政治,时事政治说明现有教材,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教材的编写和运用一般都会存在滞后性的问题,这样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的发生。

③教师掀起与学生讨论的热情。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而概论课,就应该是不用瓜子的茶话会。教学活动需要师生来共同完成,学生作为教学的主题而教师需要发挥的就是主导学生的统一作用。想要提高课堂质量就必须要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讨论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④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就是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来自于实践,同时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的检验中发展和完善自己。同时毛泽东思想也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说它归根到底都要走向社会实践,同时他还强调了自己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2、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有哪些疑难问题?

(1)邓小平为什么会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和长期性?

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贫富差距较大,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两极化,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彻底改变,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人口问题突出严重,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④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得分签名

第二篇:对就业指导课建议和意见

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

就业指导课结束了,从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里也有一些对课堂的建议提出来,以供老师参考,表达不当的地方,请指正。

1.希望课上老师能多给同学介绍校友找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这样比较有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

2.希望老师能多讲讲如何面试,怎么样写好个人简历,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面试应该如何表现。这一点可以不必以讲述列举条款方式讲授,可以多穿插进《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大学生面试求职类栏目,这样更加生动有趣,活泼课堂气氛。同时可以让课堂上同学多互动,参与评价和模拟。

3.希望能够多看和就业有关的视频,多了解一些激励人上进的求职故事,希望能提供大量的信息辅助就业。

4.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大课堂的新人,许多同学对未来的路觉得很迷茫,希望老师能多讲一些关于就业形势以及在我们这段转换角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更让我们更快的从一个学生的心理转变成一个职业人。

5.希望老师能多讲些关于礼仪、着装方面的知识。

最后,希望就业指导课能够成为我们学生走向职场的有力指导,祝就业指导课越来越好。

第三篇:对定向越野课的建议和意见

对定向越野课的建议和意见

1、理论课太少。定向越野是一门既考体力又考方向感的课程,在考我们体力的同时,学校应该多给我们上一些理论课,教我们一些增强我们方向感的方法或者技巧。这样可以让我们在定向越野中更容易地寻找到目标物,也更好地让我们体验到定向越野的乐趣。

2、实践活动太少。定向越野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方向感、体力等等方面的东西,而且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方向感。对此我觉得应该增加几节出去实践的课,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方向感。而且最好理论课和实践课可以交叉进行,让我们在上完理论课后能够在下一节课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出来。

3、对越野地的建议。前几次定向越野都是在浙大紫金港里面进行的,而我们大一的学生对浙大紫金港又比较熟悉了,所以我觉得在紫金港里面定向越野没什么挑战性,也没怎么能增强学生的方向感。所以我觉得应该带学生出校门去越野,而且最好每次都在不同的地点进行,这样不仅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专注于定向越野,还能增强学生的方向感,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定向越野的趣味。

4、增强对学生野外救护知识的教育。定向越野一般在野外进行,正因为此,学生在定向越野时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昏厥、中毒、中暑、冻伤,还有可能被昆虫叮咬或蛰伤、被蛇咬伤。对于这些在野外经常碰到的问题,我觉得学校应该加强教育,做道预防为主。让学生在野外活动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5、对考试的建议。前几天,我们在烈日下跑完了12分钟。对于体质好一点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体质差一点的学生来说可能就要中暑了,这样就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虽然在烈日下跑步也能锻炼我们自己,但是在烈日下考试势必会影响我们的考试成绩,而且对身体也不太好。对此,我建议学校修改一下考试时间。比如春夏学期的定向越野12分钟跑步可以提前到春学期跑完,这样就不会出现多余的问题。

中暑的机制及防护措施

机制: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或受到烈曝晒产生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症。根据不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

现。可分为热射病、热衰竭、热痉挛等类型。热射病者体内有大量热蓄积,除高热外伴有昏迷、无汗、散热障碍为主。热衰竭最多见,体内无大量热蓄积而以大汗后失水及低钠血症,所致的周围循环衰渴。热痉挛发生在剧烈远动后,与高温无直接关系,主要表现为肌肉痛性痉挛。

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在高温(一般室温是35)或强辐射热环境下从事长时间的劳动,如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可发生中暑。有时候气温不高,但温度极高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亦可发生中暑。在同样气温条件下,湿热比干热更易引起中暑,且与个体因素有关。年老、体弱、肥胖、脱水、睡眠不足、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水土不服、用阿托品及抗胆碱能药物影响汗腺分泌等情况,均可成为夏季发生中暑的病因。

防护措施:

1、物理降温:根据辐射,蒸发,传导三种体热散发方式中,此时以利用传导散热最后有效进行.

方法:根据条件使用冰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水浴,低温毯等.然后配合冰帽和电扇.入在河流或海水之中也行,头部露出水面。冰水擦浴有按摩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散.也可用冰袋放置在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脚根部,心前区和胸部勿置冰袋.也亦通过冰水灌洗胃,清凉饮料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解暑药.针刺人中,合谷穴,湿毛巾敷前额,出现呕吐将头偏向一侧。

2、药物降温:氯丙嗪可调节体温中枢功能,扩张血管松驰肌肉,降低氧消耗,可协助物理降温.

方法:可用氯丙嗪25-50ng加入500ml液体中静点1-2小时。高热(71)伴休克的危害患者亦采用4的5%葡萄糖盐水1000ml快速注入股动脉,可使血压上升及体温较快地下降。

3、对于高温环境下工作或生活者,当口渴时,不宜以单纯的开水解渴,应注意喝含盐分的饮料。以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第四篇:对物流教学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对物流教学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我们必须认识到物流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物流是一门系统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从物流运作的角度看,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企业内部物流和企业外部物流)和社会物流(即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两大部分。对于企业内部物流,包括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对于企业外部物流,有分销计划、发送、运输、发布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对于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发布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代理、物流服务器管理等,这些都带有明显的实践性。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加强基础知识,使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强调素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1.加强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实验系列来完成。为提高理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一般的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验。可以通过参观、演示、动手和实验等方式,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2.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主要通过实训系列来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除了培养学生未来岗位群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培养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一般能力,如收集、检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组织的能力等。

3.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不断线。物流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具备物流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与配送等作业环节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应在课程设计、综合能力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模块中,一方面,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且自行设计的内容,针对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设计总体方案,实施其全过程。另一方面,根据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紧密结合当地物流的发展和趋势,在物流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上突出一些特色课程。

如何加强实践教学

一)优化物流实践课程体系,注重实用性

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大致包含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预备性实践教学,即物流认知实习,可安排在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始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作业环节、业务流程、管理方法等,主要采用现场调研、专家访问、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行业的现状,感知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第二层次是阶段性实践教学,属于单项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课程内实训和物流项目设计等,可安排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阶段,目的是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并初步了解物流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三层次是综合性实践教学,属于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角色虚拟、角色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一般安排在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学完以后。综合性实践教学建立在阶段性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每个综合性实验课程应涵盖若干门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经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训练,尤其是通过顶岗实习这种综合实训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其从事物流管理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演示教学。这是一种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如幻灯片、视频、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演示教学。这种方式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可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教学案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高职物流专业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直接和间接、确定与不确定的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化的。

3.校内模拟实习。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模拟企业采购、仓储、供应链管理等业务流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物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适应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如义乌工商学院购买了NOS诺思物流教学软件及物流仿真软件,通过模拟教学,可以实现高安全、低成本、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效果。4.校外生产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物流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生产实习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物流包装、配送、仓储、运输等诸方面的业务。除此之外,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三)建立多种形式结合的技能考核制度

要改革传统的、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笔试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对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实际操作、技术比武、口试、上机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上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合理性来确定成绩。对于采用项目学习法教学的课程,可以按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和项目实施的结果,进行评分。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适时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要把实践环节的训练与国家职业证书制度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一个劳动部门或其他认证机构颁发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如助理物流师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代证书、单证员证书等物流行业相关职业证书。这样既可以检验和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与社会结合,走开放式教学的道路,真正培养切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客观上也提高了学生的一次就业率。

(四)制定制度措施,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一般高等学校的教师素质,而且要求教师应该具有长期的企业工作经验。因而,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分期、分批到企业实习,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在实践中成长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活动,开展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和观摩学习;不定期组织教师深入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和学习,掌握物流行业的新动态;另一方面也积极根据需要聘请一部分在企业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要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历史和现实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翌年又载入宪法。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使“三个代表”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建党纲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翌年又写进了宪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3.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毛泽东在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和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中,首先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第二次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党内出现的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问题,毛泽东通过《实践论》和《矛盾论》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论证;1941年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2

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领导和支持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强调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领导我们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发展

1997年十五大,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坚持地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了创造性升华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

今天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检验标准和目的——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2.解放思想的内涵:

(1)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

(2)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3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四、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 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首先,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其次,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再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依靠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原因: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最有觉悟、最有远见、最有革命性的阶级,具有三大特点和优点;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建立统一战线,坚持武装斗争,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领导权提供根本保证。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区别: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二是时代条件不同;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四是革命的目标与前途不同。

联系: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界定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反对“一次革命论”和 “二次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它包括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和政体。

具体内容: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具体内容: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的基本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创建农村根据地的过程中,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1938年《战争和战略问题》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内容(1)依据: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但农村却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只有把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有效的斗争,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第三,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和主力军。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为最后夺取政权奠定基础。

第四,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自然经济的广泛存在,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它独创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提出: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在总结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2.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形成的条件:首先是由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第三,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

(2)统一战线的内容: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同时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

(3)统一战线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又联合有斗争的原则,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

3.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的必要性: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凭借反革命暴力对付中国人民,人民没有议会可以利用,也没有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只有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

4.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党内出现各种复杂的思想,且党内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是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 6

批评的作风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

(1)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思想;(2)中国革命中的理论创造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3)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改造经验: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国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体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 8

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10

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1.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发展;2.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非对抗性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矛盾的思想,也就是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不相适应的方面来解决矛盾;4.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指出中国社会存在两类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毛泽东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强调解决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新中国建立后,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重要的积极作用。它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使我国比较迅速地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第一、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缺少应有的自主权; 第二、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第三、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第四、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比较单一。

2.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的著名论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表现为: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妥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经历了长期的过程,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才形成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认识。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集中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 12

控制力上。

3.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把公有制经济与其实现形式区分开来。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第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有的按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分配,按管理和产权要素进行分配。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把“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七大报告从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攺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四、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推动不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和要求是:

(1)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 13

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大力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二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加强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四是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3)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新的经济经济增长方式。

(4)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力度,摒弃先污染再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性质相同。第二,作用、职能相同。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 14

务的权利。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个第五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此外,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玩呢提。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

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根号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

1.这是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 17

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意义主要有三点: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光荣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三、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解放初期,大陆政权对台湾的基本策略是武力解放。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陆开始调整对台策略,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过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

1958年8月,两岸发生金门炮战。金门炮战后,两岸都调整了政策,由过去激烈的军事对抗,转为政治对抗为主、军事对抗为辅的对峙状态。

周恩来将大陆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表明“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障。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2.两制并存。国家主体(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港澳享有不同于其他省区的高度自治权。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政策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造成的不良后果。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国家间的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是成功的,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1992年,大陆海协会同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党的十六大高度概括了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重大变化,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对台工作的方针,创造性地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2005年,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

2005年4、5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1)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2)推 19

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4)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5)维护国家政权,协商涉外事务;(6)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毛泽东对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亚非拉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日本是第二个中间地带。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欧洲、北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是第二世界,广大亚非拉地区是第三世界。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1985年,邓小平提出,世界上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判断的基点是:(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

世界国际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际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分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二战后世界经历了从美苏两强争霸,到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的过程。不过,西方在经济科技上占据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合作,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的重要特征。

在国际事务中,我国要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承担与我国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不做超出国力和发展阶段的事情。

(二)经济全球化

20实际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经济和科技大发展、加快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工业造成了冲击。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1)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理念、原 20

则和追求。(2)中国的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3)中国的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1)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2)这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3)这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一)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先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国家、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二)发展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导我们党及时改变外交战略,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80年代末期,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绝不当头”的外交方针。

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行之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新特点:第一,队伍迅速壮大;第二,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岗位流动加快。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 21

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民族关系始终是我国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三、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统一战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维

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

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同时,在我国,宗教还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

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基础。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2.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第二,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第三,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第四,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按照信息化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第二,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第三,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第四,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第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第三,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坚持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改善党的领导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当的建设的基本任务。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防腐倡廉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下载概论课教学建议和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疑难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概论课教学建议和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疑难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要点

    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意义主要有三点: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

    对定向越野课建议和意见[精选多篇]

    对定向越野课的建议和意见 1 、理论课太少。定向越野是一门既考体力又考方向感的课程,在考我们体力的同时,学校应该多给我们上一些理论课,教我们一些增强我们方向感的方法或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和思考(汇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和思考(1) 2007-04-17 15:3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

    对组织部的建议和计划

    对组织部计划: 1宣传工作的设想: (1)海报的宣传为主要宣传方式,组织部还将开拓更多的宣传途径,或是改良传单、海报的版面来吸引同学们对于活动信息的关注。 (2)往日的宣传工作,每每将......

    对领导的建议和意见

    一、领导班子成绩方面 1、领导班子整体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具有改革创新意识,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好,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能严于律已、廉洁奉公。 2、领导班子有较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