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2 08:3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第一篇:毛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代码: 学分:1学分 总学时:16学时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为主要内容,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把课堂教育延伸到社会基层,开展社会调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实践过程。

这门课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形成对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直至上升为理性认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这门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掌握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践教学,对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国情,认识社会,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

1.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和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现状,了解在我国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及社会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的法律意识,了解和认识社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质特别是人才的思想品德及行为规范 的基本要求,以到达对自己成才方向的初步定位,增强大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其他组织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通过与农民、工人、科技工作者及社会各类劳动者的广泛接触中,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正确认识社会经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消极的一面,科学地、辩证地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3.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所学到的知识,以一个确定的社会调查题目或社会实践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比较完整的实践报告,用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客观地、历史地、科学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以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目的,锻炼在社会交往中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4.要求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注意安全,依治进行。

四、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1.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对社会的初步认识和国情考察。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和城市中小企业等的调查及参加一定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情、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程内容的理解。

第二,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的调查。通过在企业参加具体的岗位劳动或其他形式的实践锻炼中,与农民、工人、科技工作者、社会各种不同类型劳动者广泛的接触,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的巨大变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第三,综合性社会调查和实践能力的锻炼。2.社会实践的形式

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到本市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及一些大型厂矿、乡镇企业、农业示范区学习参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倡导参加志愿者等公益活动。

五、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及成绩考核 1.课时安排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每年的暑期进行,为16学时。教师应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前结合课程的具体情况,向二年级的学生布置在暑假期间的调查任务,指导学生如何对调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或学习心得体会。

2.社会实践考核

学生整理实践资料,并结合实践体会和课程有关内容,写出2000字以上的实践调查报告(总结)。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或实践学习的心得体会及时评阅,并结合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实践教学成绩。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二0一一年十月十一日 附:二0一二年津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教学参考选题(2010级特色理论概论课程适用)

1.我国民众弘扬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的典型案例调查 2.我国城乡“和谐社会”建设情况调查 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育情况调查

5.我国经济转型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调查 6.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情况调查 7.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状况调查

8.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对策

9.名企、名牌发展状况调查

10.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的调查

11.本地区特色产业(制造、种植、养殖、传统工艺等)发展状况调查 12.本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13.当前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调查分析 14.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调查分析

15.富裕村、富裕户致富渠道、过程和原因调查分析 16.本地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调查 17.本地农村征地与农民权益保护 18.本地公民环保意识的调查分析 19.本地区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20.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

21.大学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观调查 22.青少年网络生活状况调查 2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

24.大学生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状况调查 25.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调查 26.现代传媒对青少年影响调查 27.大学毕业生职业道德状况调查 28.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 29.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

30.家庭结构变动及其对养老方式的影响 31.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 32.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

33.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34.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35.农民文化程度和文盲率调查

36.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民医疗状况调查

37.农村青少年入学率调查(小学、初高中、大学)38.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 39.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40.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 41.农村的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42.本地特有历史文化资源调查

43.地方传统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调查 44.民间传统信仰状况调查 45.地方独特风俗习惯调查

46.建党90年来家乡的社会发展变迁状况调查 47.红色的记忆——寻访革命前辈,继承革命精神 48.历史不能忘记——寻访革命遗址,传承革命传统 49.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50.我国废品回收循环再利用的现状调查 51.当前青少年社会价值取向状况调查 52.大学生志愿服务状况调查 53.当前大众文化热点调查

54.村(乡、镇)大学生“村官”的调查 55.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

56.主流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状况调查 57.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58.当地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

59.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60.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61.关于公民法制观念的调查

62.关于企业用人需求及用人标准的调查

63.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调查与分析 64.脱贫致富典型调查与分析 65.扶贫帮困现象调查与分析

第二篇:《毛思想和特色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

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及其原则、主要经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的宗旨。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和主要矛盾。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党提出并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可能性。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适合中国特点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形式和步骤。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改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以苏为鉴”,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论十大关系》讲话。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要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应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等等。

刘少奇提出,应该学会走自己的路,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等等。

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提出了农业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所经历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重大挫折深刻教育了全党,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邓小平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后,逐步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邓小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邓小

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实现所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主要经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论断基础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原则设想和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两层基本含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与发展程度即定性与定量有机统一,构成一个科学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党的十三大、十五大、十七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概括,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和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007年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顺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建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在20世纪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构想。

改革开放以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并确立的党和国家到2020年 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第三部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以免因争论而贻误改革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但是,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其基本依据是: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国后,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与弊端。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的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从概念出发,而必须从具体国情出发。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本国的具体国情,而不能简单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既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的主体,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占主体的分配原则。只要企业仍然是公有制或公有控股企业,按劳分配应当仍然是企业内部职工收入的主要形式,职工收入的主要部分仍然来自按劳分配。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

性和根据,是存在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不同分配类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的提出,意味着对共同富裕有了全新的认识。

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并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距,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目标。邓小平提出这一大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从实现这一目标出发,在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上,在不同时期也应该有不同的重点。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是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

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的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依据。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而提出的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方针、新要求。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区别。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以村民自治为代表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城市居民委员会为中心的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是我国的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民主应该适合自己的国情。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分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不同本质。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和切实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

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把握复杂多变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要求就是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采取了暂时不动、待时机成熟时再收回的策略。台湾问题则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并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祖国统一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首先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作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判断。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曲折演进的趋势,但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

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一条线”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和依据,包括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在当代中国,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队伍迅速壮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岗位流动加快等新特点。我国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农民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办教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3.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必然要领导人民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党自身的活动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并成为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模范。第二,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是通过发挥政治影响、推荐重要领导干部、管好权力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党员、提出有关国家重大事务的主张并使之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来实现的。绝不能混淆党政各自的职能。第三,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必须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

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3.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两个务必”思想。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考试题目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五、材料题(1题,20分)

第三篇:《毛思想和特色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科学体系,包括六大原理和一个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正确评价和认识毛泽东功过是非与历史地位。3.邓小平理论

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产生形成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由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其它方面理论构成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化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基本理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借鉴。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回答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谁”和“为了谁”的问题。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930年5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1957年下半年以后,党的领导工作程度不同地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包括“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和挫折。“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在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江泽民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进入21世纪,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性的决定性因素。

胡锦涛在2004年1月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概括。

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科学含义的明确界定。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关系。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含义的界定。党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表明,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创新提供指导。在理论创新问题社会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与革命性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到1926年前后,党已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抗日战时期,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两次失败和两次胜利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他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力量,也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争取和实现领导权的条件与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路线。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正确处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党在 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及其原则、主要经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的宗旨。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和主要矛盾。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党提出并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可能性。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适合中国特点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形式和步骤。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改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以苏为鉴”,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论十大关系》讲话。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要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应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等等。

刘少奇提出,应该学会走自己的路,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等等。

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提出了农业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所经历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重大挫折深刻教育了全党,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邓小平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后,逐步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邓小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实现所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主要经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论断基础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原则设想和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两层基本含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与发展程度即定性与定量有机统一,构成一个科学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党的十三大、十五大、十七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概括,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和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007年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顺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建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在20世纪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构想。

改革开放以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并确立的党和国家到2020年 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第三部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以免因争论而贻误改革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但是,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其基本依据是: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国后,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与弊端。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的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从概念出发,而必须从具体国情出发。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本国的具体国情,而不能简单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既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的主体,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占主体的分配原则。只要企业仍然是公有制或公有控股企业,按劳分配应当仍然是企业内部职工收入的主要形式,职工收入的主要部分仍然来自按劳分配。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 性和根据,是存在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不同分配类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的提出,意味着对共同富裕有了全新的认识。

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并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距,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目标。邓小平提出这一大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从实现这一目标出发,在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上,在不同时期也应该有不同的重点。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是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

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的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依据。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而提出的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方针、新要求。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区别。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以村民自治为代表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城市居民委员会为中心的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是我国的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民主应该适合自己的国情。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分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不同本质。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和切实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 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把握复杂多变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要求就是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采取了暂时不动、待时机成熟时再收回的策略。台湾问题则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并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祖国统一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首先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作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判断。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曲折演进的趋势,但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 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一条线”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和依据,包括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在当代中国,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队伍迅速壮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岗位流动加快等新特点。我国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农民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办教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3.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必然要领导人民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党自身的活动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并成为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模范。第二,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是通过发挥政治影响、推荐重要领导干部、管好权力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党员、提出有关国家重大事务的主张并使之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来实现的。绝不能混淆党政各自的职能。第三,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必须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

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3.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两个务必”思想。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考试题目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五、材料题(1题,20分)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

教学大纲

一、实习课程编号: 3200031

二、实习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2学分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actice)

三、预备知识:已修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

四、适用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五、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国情、认识社会,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的伟大成果;引导学生运用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学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去认识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加深对党和国家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在实践和调研中培育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内容、知识点及安排

1、本实践课程的具体安排和基本要求说明(2学时)

2、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学时)

3、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实践)及撰写调查(实践)报告(22学时)

4、总结和交流(4学时)

七、教学仪器设备

多媒体教室基本设备

八、指导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指导》,本校自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郝大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九、考核方式

考试采取提交社会调查(实践)报告的方式,社会调查(实践)实践报告要求3000—5000字,内容除调查报告正文外,还应涵盖社会调查的过程、方法、基本数据(包括文字、语音、图像、图片等)等资料。

课程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社会调查(实践)前的动员、授课和总结交流的出勤,占总成绩的20%;另一部分是社会调查和调查报告的写作,占总成绩的80%。成绩采用百分制。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大纲

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一、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1、本大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总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育教学经验,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并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2、制订本大纲,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解。

4、深入实际,了解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理论学习知识。

(二)要求

1、根据本教学大纲,具体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各教学班配合教师开展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有关要求一致,并服从学校的中心工作,配合有关的系部门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实践课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针对性原则;第二、实效性原则;第三、时效性原则。

二、实践教学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实践性教学必须突出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感知、认知,直至理性认识。

实践教学不等同于实践本身,不能忽视感受知性认识所具有的实践性。通过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讨论、辩论等,从中了解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去、现状,可获得与参观、访问相同或相近的效果。

(一)挖掘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培育学生爱校、爱国的情怀。

把“郭银土教授小品画陈列室”作为思政教学的实践基地,以小品画鉴赏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传统的道德思想,使学生从绘画艺术中汲取传统文明的精髓,提高自身修养;组织学生参观“校史展览馆”,了解一百多年来福建商专的发展历史,坚定学生对商专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将课堂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相结合

我们选择了福建省革命历史博物馆、福建造船厂、福建船政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等作为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形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组织学生听各种专题报告

听各种形式的专题报告,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鲜活的教材。在教学过程进行中,我们曾组织学生听取省内外知名的专家和教授所作的一系列讲座或报告。包括: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报告、关于改革开放的报告、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报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关于中美

关系的报告、关于台海形势的报告等,这些报告,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教学的尝试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时事一刻钟”,由学生播报前一周的国内外时事要闻,促使学生主动关心社会、关心天下大事。同时,还通过辩论,讨论、即兴发言、师生对话等环节,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启发学生的研究性思维。

(五)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开展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是“概论”课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它能将本课程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层面上展开,使学生在切身体验和感受中提高综合素质。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有关活动,如改革开放三十年图片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六)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

利用寒暑假,教学单位联合宣传部、学生处和校团委在学生放假前将调查题目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自行完成,并写出调查报告。下学期开学第一周上课时,以课堂为单位选出代表进行交流,之后让学生将修改好的调查报告交给任课教师,由教师进行评阅和讲评,并将评定成绩记入本课程的实习成绩。

三、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的基本方式和方法主要是两种: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即学生亲身加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直接通过看、听、行去体验和感受现实。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社会实践的方式主要是走出去接触社会,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

1、统一联系实践单位。一般选择便于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单位,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自然班为单位,在实践教学时间里进行参观学习、考察总结。

2、把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调查题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定题,也可以先确定专题,下去后再作适当调整,调查结束后组织交流。

(二)感知性实践

感知性实践,即不直接置身于现实社会生活,而是间接地感受现实。如观看生动而真实的图片、影视资料、讨论、辩论等,开展以讨论会、辩论会为中心的“看、听、读、写、讲、做”等活动。

“看”,即看“郭银土教授小品画陈列室”、“校史展览”、教学视听资料、看改革开放的成果;

“听”,即听教师对小品画的讲解、听时事讲座、听专题报告;“读”,即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读重要的政策文献、读重要的时政文章;

“写”,即通过“看”、“听”、“读”,将获得的感性材料提升为理性认识,记下笔记、写下心得;

“讲”,即学生将心得体会在班级、小组进行针对性课堂讨论、发言交流; “做”,即组织学生参与有关活动,“时事一刻钟”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展播,动员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展现改革开放成果的展览等。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成员担任。

五、实践教学时间与地点安排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设置规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规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讲授6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实践教学活动不能占用课堂讲授时间。教师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上课前编排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日历,并按照教学日历组织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12学时,原则上按如下比例安排:社会实践6学时,分组讨论4学时,观看录像2学时。

六、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和内容及标准

为了确保各种实践教学方式顺利进行,应把实践教学活动与课程考核结合起来。

1、实践教学活动由授课教师考核,也可以选出学生代表参与考核。

2、实践教学活动考核成绩计入该课程成绩,占课程成绩的40%,其中社会实践占20%,感知性实践占20%。凡课程理论教学考核成绩与实践教学考核成绩都及格者,该课程才能评定为及格以上,其中有一方面不及格者,该课程评为不及格。

下载毛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中特教学大纲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必修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大纲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2014年2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执笔人:范永军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承担着对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各个专业的......

    毛中特概论分散实践题目[推荐五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题目 1、改革开放给城乡带来的变化(从经济、文化等某具体方面)——以家乡为例 2、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毛特概论第十章练习题

    第十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社会主义精......

    《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2008年修订版) 教学学时:课内实践教学9学时(计划学时内) 社会实践学时9学时(计划学时内) 适用专业:2007级后所有......

    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本教案

    第一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历程及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板书]1、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板书]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世界①、清朝的封建统治......

    毛特概论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口号的时间是(A) A.1949年B.1950年C.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