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已发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徐明军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中心校134123)
摘 要: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因此物理教材注重科学探究,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做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善于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教学资源。关键词:激趣 合作 探究 资源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因此初中物理教材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注重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方法上物理教材更加注重科学探究,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平台。下面本人浅谈几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1、演示实验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来做,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
以往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是常用的一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方式。但是很多实验由于不是学生亲手操作,学生很难看得清楚,容易失去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思维方式的培养受到影响,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严重影响学生实验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学生可以做的演示实验完全让给学生来做,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使演示试验获得更好的效果,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具体做法是: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布置给学生,同时把提前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发给学生,每次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保证学生顺利的完成实验过程。例如:演示“液体压强特点”实验时先让学生上台来演示,具体过程为:(1)去掉矿泉水瓶底,用气球把瓶底盖住扎紧拉平,再把适量的水导入瓶中,看到橡皮膜向下凸出;(2)把瓶中倒满水,看到橡皮膜向下凸出得更多;(3)把矿泉水瓶中倒满汽油,橡皮膜向下凸出的程度比装满水时少;(4)取一矿泉水瓶装满水,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不同的位置上扎几个孔,观察水向外喷出的情况。演示完以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规律。接着提出问题:液体样强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根据前面的演示现象让学生猜想,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提出如何研
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问题,当学生理解研究方法以后利用压强计来演示验证自己的猜想,一定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演示。教师在场随时指导。1)在保持液体密度、深度不变下,改变方向,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2)保持液体密度不变,改变橡皮膜深度,再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3)保持深度不变,换不同液体,再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4)分组讨论实验结果;5)报告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分析。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再思考中探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2重视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材注重科学,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性学习。因此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过程,体会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去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数有哪些,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后的环节就是验证猜想。学生的猜想可能会很多,如: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接触面材料、接触面的湿度、相对速度等。若要学生逐个进行探究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的安排以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任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在感知实验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概括提炼,再由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归纳结论。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可以在操作方法,误差分析等方面有更多新的发现。不仅提高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而且实验得到了升华。但是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2)选好组长进行培训,起到小老师的作用。3)教师找好自己的位置,成为实验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4)注重交流评价,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
3充分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实验,丰富教学资源
很多简单的物理现象都与身边的物品相联系,物理教材中明确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和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观察”、“实验探究”、“理性探究”、“动手做”、“讨论交流”、“我的设计”、“家庭实验”、“走向社会”等内容,有的教师认为这些内容与考试无关,可有可无或弃之不理。然而正是这些
小实验由于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学中应积极的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完成各种小实验。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实验热情,同时掌握了物理的学习方法,对物理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对培养探究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比如:日常生活中用于装矿泉水和饮料的塑料瓶就可以做很多演示实验,效果都非常好。如:演示摩擦起电,将其代替塑料棒;将其装上不同深度的水代替不同频率的音叉,可用来探究声音的音调;将其装入一定量的水,加入适量的豆奶粉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向瓶盖照射,会看到沿直线传播的光柱,可演示光的直线传播,效果明显;对着瓶子发声,感觉瓶子在震动,可声音与能量。还可以将其作为浮沉子等演示器材。
总之,生活处处有物理,作为物理教师应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物品,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作为物理教师我们任重道远,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的教学实践中来,为物理基础教育,为培养更多创新性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发稿人姓名:徐明军
通讯地址: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东宝集团子弟学校
邮编:134123
电话:***
邮箱:opangzio@sohu.com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点滴体会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点滴体会
贵州省兴仁县百德镇新元中学
邮编:562303
刘应胜
【摘要】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和教学的基础。但是也是初中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很难,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掌握书中的知识点,依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性的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教学的方法以及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初中
物理
实验
教学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习的组成部分,有其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辅助教学,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化,形象化。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原理的印象和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初中的物理实验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演示性实验和学生实验。不管是哪种实验,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把初中实验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理论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早期的研究范围基本锁定在了对现象的描述和对规律的总结之上。实验在物理早期发展中,并没有被大多数人们认识到其作用。人们乐于对名人阐述的“真理”信奉不疑。但也有少数人,制造了一些物理仪器去探索科学规律。物理仪器的制作,无疑对实验性物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物理学已经充分肯定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理论的基础地位作用。物理实验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方法和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的去探索获取物理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因此,初中的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是由物理实验自身的特色和新课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新要求所决定的。
2.实验教学的基本步骤
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教师应该对实验物理教学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讲解。我们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来说明实验的教学过程。
2.1.掌握实验原理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另外,通过学习初中物理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导体电阻的大小,是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值和流过导体的电流值没有关系的,只和导体自身的材料,长度,温度和截面积有关。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测得导体的电压值和流过的电流值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值。这就是根据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公式R=U/I得出的。
2.2.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原理我们可以知道,测电阻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测量值有导体的电压值,流过的电流值。这就要求在实验中,需要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各一只,滑动电阻器一只。之所以需要滑动变阻器,主要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保护电路中的仪表。
二、改变电压。
三、改变电流。除了上述仪器外,还要准备电源,和导线若干形成得以实验的闭合电路。
2.3.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在做实验之前,首先要把所做实验的电路图准确的画出来。然后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在实验开始之前,电源是断开的,滑动变阻器的划片在最大电阻处。实验时,闭合电源,将划片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观察得到几组两表的读数,并记录。
2.4.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获得结论
把实验记录的不同的几组数据认真记录到表格中,并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电阻值,观察不同的电压电流下,所得的最终结果是否一致。
3.实验教学的新方法
除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师要在实验课堂上,不断摸索总结新的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对实验课堂的兴趣.加强学生对物理课的理解。
3.1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许多学生对物理和物理实验提不起兴趣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学习物理特别困难。物理需要抽象性思维以及多个学科作为其学习的基础。以往的教育者往往简单的告诫学生要苦学物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其实,这是不够的。现在我们倡导的不只是简单的苦学,学习者要乐于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乐学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运用科学的,有艺术性的方法去指导学生。把难化为易,让学生体味学习物理的乐趣。
3.2.创新物理实验课
在课前的引入环节上要多使用观察性试验。即在没有讲解原理之前,做一些能显示出结果的实验,就会调动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观察性实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角度比较小的实验,一般通过一个实验现象能反应一个实验原理。实验过程要简短明了,直观性突出。最好能有一定的趣味性。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个探索性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的问题,进行一种较高层次的实验。在进行探索性实验时,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为主,选择的器材,方法可以进行一定的指导,但不要强求一律。
物理实验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个实验,用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物理教师要重视创新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志辉.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5):22-23.[2] 薛辉.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1):15-16.[3] 瞿建国.改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2):27-28.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点滴体会 2(最终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点滴体会
贵州省兴仁县百德镇新元中学邮编:562303刘应胜
【摘要】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和教学的基础。但是也是初中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很难,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掌握书中的知识点,依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性的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教学的方法以及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习的组成部分,有其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辅助教学,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化,形象化。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原理的印象和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初中的物理实验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演示性实验和学生实验。不管是哪种实验,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把初中实验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理论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早期的研究范围基本锁定在了对现象的描述和对规律的总结之上。实验在物理早期发展中,并没有被大多数人们认识到其作用。人们乐于对名人阐述的“真理”信奉不疑。但也有少数人,制造了一些物理仪器去探索科学规律。物理仪器的制作,无疑对实验性物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物理学已经充分肯定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理论的基础地位作用。物理实验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方法和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的去探索获取物理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因此,初中的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是由物理实验自身的特色和新课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新要求所决定的。
2.实验教学的基本步骤
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教
师应该对实验物理教学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讲解。我们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来说明实验的教学过程。
2.1.掌握实验原理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另外,通过学习初中物理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导体电阻的大小,是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值和流过导体的电流值没有关系的,只和导体自身的材料,长度,温度和截面积有关。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测得导体的电压值和流过的电流值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值。这就是根据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公式R=U/I得出的。
2.2.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原理我们可以知道,测电阻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测量值有导体的电压值,流过的电流值。这就要求在实验中,需要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各一只,滑动电阻器一只。之所以需要滑动变阻器,主要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保护电路中的仪表。
二、改变电压。
三、改变电流。除了上述仪器外,还要准备电源,和导线若干形成得以实验的闭合电路。
2.3.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在做实验之前,首先要把所做实验的电路图准确的画出来。然后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在实验开始之前,电源是断开的,滑动变阻器的划片在最大电阻处。实验时,闭合电源,将划片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观察得到几组两表的读数,并记录。
2.4.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获得结论
把实验记录的不同的几组数据认真记录到表格中,并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电阻值,观察不同的电压电流下,所得的最终结果是否一致。
3.实验教学的新方法
除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师要在实验课堂上,不断摸索总结新的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对实验课堂的兴趣.加强学生对物理课的理解。
3.1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许多学生对物理和物理实验提不起兴趣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学习物理特
别困难。物理需要抽象性思维以及多个学科作为其学习的基础。以往的教育者往往简单的告诫学生要苦学物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其实,这是不够的。现在我们倡导的不只是简单的苦学,学习者要乐于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乐学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运用科学的,有艺术性的方法去指导学生。把难化为易,让学生体味学习物理的乐趣。
3.2.创新物理实验课
在课前的引入环节上要多使用观察性试验。即在没有讲解原理之前,做一些能显示出结果的实验,就会调动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观察性实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角度比较小的实验,一般通过一个实验现象能反应一个实验原理。实验过程要简短明了,直观性突出。最好能有一定的趣味性。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个探索性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的问题,进行一种较高层次的实验。在进行探索性实验时,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为主,选择的器材,方法可以进行一定的指导,但不要强求一律。
物理实验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个实验,用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物理教师要重视创新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志辉.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5):22-23.[2] 薛辉.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1):15-16.[3] 瞿建国.改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2):27-28.
第四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镇头中学郑海鹏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在物理实验中更能展现出物理的神秘性和趣味性,也是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培养科学精神和利用科学改造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我认为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一、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学生实际,把提高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须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策划出如何解决的对策,当然也可以故意预设一些实验错误,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
“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 1
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然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显”是显明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增加物理知识的神秘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通过实验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所以演示实验要确保实验器材足够大,确保所有学生看的清楚,必要时自制教具。
二、“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学生实验是物理考查的重点, 不管是学期考试还是中考考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方试, 一是理论考试,二是实验操作考试。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往往会出现如下问题:
(1)注意力分散。
在老师讲时, 学生只管自己边看边玩。导致一些学生在十分基本的知识点上也要发生错误。
(2)仪器无端损坏。
特别是老师在利用静态的示意图及板书介绍实验原理时,使学生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不少学生在自已摆弄仪器时, 导致实验器材无端损坏。
(3)热闹而无序。
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及积极参与是在“仪器安装及调节”“操作并记录数据”“数据分析及处理”这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很高, 但实验效果较差, 这是由于前面几阶段的基础没
有打好, 导致学生的操作无序。
针对以上问题, 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1)变视听信息相互干扰为协调一致 , 我认为在开始讲解器材作用与介绍实验原理时可以用视频展示台将实验器材放大, 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清晰的仪器, 又可以听老师讲解,并且力求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教学效率大大提高。(2)用动作技能的学习规律指导动作技能的学习, 学生的动作技能是比较缺乏的,只有通过老师很好的示范作用,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率才会大大提高, 教学效果及教学的吸引力大大提高。
三、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学习好课本知识之后, 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而对知识更进一步的领会和掌握, 探究实验是基础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我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实验探究教学。
(1)、引导学生科学选取探究性实验的课题
探究性实验的选题要切合 《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准、新、奇。准──即准确, 科学合理。新──即新颖, 别致, 有趣。奇──即想象丰富, 思维创新。因此各学习小组在选题时,应注重科学性、需要性、趣味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2)、认真地组织好探究性实验的活动
探究性实验的活动要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 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 积极主动参与, 并经过认真的观察, 实践,思考, 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知识和规律, 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技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和提倡学生敢于想象, 勇于提问, 大胆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个
性特色和合作精神。
自从开展有效教学之后,我对物理实验教学做了以下改进:
(一)改讲解物理规律为让学生探究物理规律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物理新教材特别重视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过程。在物理教材中,许多对我们来说已经有明确结果和结论的定理、定律和原理,对学生来说结果是未知的,这正好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素材。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对某一规律发现的情境中,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索的过程。学生在“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思考物理”的同时,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家们“善于质疑、大胆猜想、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并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二)改讲解物理现象为让学生自己探究物理现象
物理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理解某些物理现象的重要特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把某一物理现象所具备的特征给学生罗列出来,让学生一条条记住,这样极不利于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如果我们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自己探索和发现这些物理现象的特征,甚至有些特征还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才能发现,那么,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的特征理解到位,而且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改讲解物理概念为让学生自己探究物理概念
物理学中为了描述某一现象都会引入一些物理概念,而所引入的物理概念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用这一物理概念来描述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等问题一直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讲解的。如果采用让学生自己寻找或定义一个物理量,该物理量要能够描述和反映所研究的现
象,那么学生就需要通过探究性学习自己分析、自己设计实验,寻找这一物理量,同时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改介绍物理仪器的构造和原理为让学生自己设计物理仪器 物理学在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研究中常常要使用一些仪器,这就需要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原理。如果我们把讲解物理仪器的构造和原理改为根据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物理仪器的话,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仪器的构造和原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仪器要设计成这个样子;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发明和设计仪器的基本方法,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发明和设计仪器的艰辛和快乐
总之, 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的教法学法各有不同, 功效不同, 但他们之间有必然联系。实验教学是中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加强了实验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物理实验教学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体会
在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挖掘学校、教室的设施、器具和教师、学生身边熟悉的物品及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建立物理概念,进行物理概念教学,不仅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满足了学生的兴奋感。
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在实验教学设计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从接触物理科学开始,就初步地理解和熟悉基本科学方法。实验教学是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科学研究过程的缩影。为此,我们必须研究教学实验与科学实验的共同点,以便研究如何对学生系统地进行科学训练。一般说来,实验教学基本方法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实验探究法:例如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测出电流强度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强度与电阻的关系,归纳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其特点是:实验探究在前,归纳结论在后。
实验推理法:这是一种推理,判断在前,实验验证在后的研究方法是与想象,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紧密结合起来的方法,是人们的认识能力充分发展的表现。理想实验法:理想实验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推论、判断得出理想条件下的物理规律的方法。例如,伽利略在研究物体惯性时进行的无摩擦理想斜面实验。
课外小实验,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应及时进行布置和检查,学生在比较实验 结果时会显得兴趣盎然,觉得学有所。
科学实验要求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验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对学生“严谨治学,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断;理论联系实际;不怕困难和失败,磨练不拔毅力”的教育。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目标之外的现象,乐于、敢于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鼓励学生在科学与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其他实验方法。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说过:“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是一个人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