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总结-完整版-痛并快乐着的角色蜕变

时间:2019-05-12 06:0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实习总结-完整版-痛并快乐着的角色蜕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实习总结-完整版-痛并快乐着的角色蜕变》。

第一篇:教育实习总结-完整版-痛并快乐着的角色蜕变

痛并快乐着的角色蜕变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在指导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即将顺利地完成实习工作,完美实现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蜕变。回顾这段经历,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我的实习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以及政教处实习。下面我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本次教育实习工作作一个小结,以便总结提高。

一、基本表现

我实习的学校是四川省广汉市第六中学,承担高一高二年级三个不同层次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和高二四班的实习班主任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共听课150余节,其中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常规教学课、组内公开课、校内公开课、广汉市级地理教研课,高效课堂展示课、实习汇报课,以及主题班会等各种类型的课。准备了近20个教案,讲授40多节课。此外,我还协助班主任在高二四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重新选举班委和编排座位,制定班级量化管理细则,组织全班同学参加合唱比赛,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和召开家长会,这些措施的施行,让高二四班在短短一学期的时间里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学校领导把我们安排在政教处办公室,因此对政教处的职能和日常工作也有一些了解。在政教处实习,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我还三次带队参加广汉市级活动,这让我的组织领导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经历了一学期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一个学期里,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能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教学及班主任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我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两位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很好地塑造了我们西南大学实习生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二、地理教学工作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如何上好一堂课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实习第一周,我的主要任务是听课,不仅听自己指导老师的课,还听学校其他地理老师的课,并且不断回顾自己高中时代任课老师的授课方式,从中体会每个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吸取宝贵的经验,或许这就是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一周下来,我听遍了全校所有地理老师的课,共计17节。这里的学校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大部分老师都习惯用四川话授课,学生也用四川话回答问题,这为我迅速融入当地的文化提出了挑战。

听了一周的课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开始慢慢适应课堂气场。由于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不强,再加上自身的紧张,开始几堂课纯粹是灌输知识,毫无艺术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听课就有了针对性。可是当我上第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课时,还是出现了“照本宣科”、“过度依赖多媒体”、“紧张”、“时间把握不合理”、“上课重点不突出”、“讲课思路不清晰”等等诸多问题。毕竟是第一次站在真正的讲台上面对那么多学生,总免不了紧张,差点连话也讲不出,而且经常在讲课过程

中忘记下一步该说什么。除了本身的怯场以外,也跟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有关。我也想过把大学所有学过的知识,所有平身知道的知识都用上,但真正上了讲台以后,才发现自己的知识是如此缺乏,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尽管在课下我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准备,认真查资料、写教案、做课件,讲课以后,我才发现教案与课堂的差异那么大,教案毕竟是死的,而课堂上的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自己控制不了学生,学生就会反过来把你控制。第一次上课的失败,让我很忧桑。这时,我的指导老师给予了我鼓励,并且要求我听课、多总结反思,还为我指出了教案的不足和上课出现的缺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听课、实践和反思,我开始有了一些进步。课堂实践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不是自己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他们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他们在听不明白的时候会突然提问,在听得没兴趣的时候会趴在桌子上发呆或睡觉。这也让我慢慢学会了通过学生的面目表情和反应来总结一堂课的成败。

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在第十五周,实习即将结束的时期,那周我的指导老师请假了,于是由我替他上一周的地理课。一方面丰富的实践机会,一方面繁重的教学任务,都是对我的教学能力的巨大挑战,我想是检验我一学期的实习成果的时机到了。这一周,每一天我都备课到晚上十二点钟,充分的准备,为我走上讲台增添了不少信心。可喜的是,一周的课进展非常顺利,同学们都很配合,很喜欢我上课,我也开始找到了站在讲台上的幸福与快乐!

三、班主任工作

在实习班主任的过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不易,尤其是担任高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很琐碎、很繁杂。班主任不仅要教好自己那门功课,还要增加很多班级管理方面的工作,如课前纪律工作、开展主题班会、关注班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班主任还担任了思想品德课程的老师和与家长联络的桥梁。

实习伊始,我的班主任指导老师王老师就向我介绍了学校学生的整体情况和实习班级的基本情况,并讲述了他做班主任的一些感悟和经验。然而半个月后,事情发生了巨大转变,王老师因为有特殊情况辞去了班主任职务,我的指导老师也就变成了后来接替的班主任邱老师。刚开始我也有抱怨过,质疑学校领导给我安排的指导老师(老师当了半个月的班主任,自己就先辞职了),但后来我还是慢慢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邱老师是学校政教处和总务处的老师,因此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威信来管理班级,当然还有一些措施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如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当班委,让他们通过工作的积极性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每次月考之后都给同学们发大量的奖状,有总分进步奖、单科进步奖以及总分优秀奖等众多名目,并把奖状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发到学生家长手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二四班本来是一个人心涣散的班级,通过邱老师一学期的努力,学生们的变化很大。首先,班级凝聚力增强了,班委自发地组织全班同学(学校要求不能全班参加)参加学校的合唱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班同学还订制了班服、设计了班旗,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中都获得了精神面貌先进班级;在教室卫生、班级纪律、黑板报评比等方面,情况也有明显好转。其次,班里的学生学会了感恩,考虑到历史科任老师这学期即将退休,他们主动要求和历史老师拍了合影,并收集班里同学的照片和留言制作成精美的相册,一并赠送给历史老师。最后,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到本学期第二次月考,绝大部分同学都进步了。变化引起了学校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成绩的进步得到了学校教导主任的表扬。而在其中始终作为观察者的我,也倍感欣慰和鼓舞。

一学期的班主任实习,我还有以下两点体会。一是对待学生要严中有爱,多采用鼓励性评价。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我们教学对象的主体,他们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独生子女父母、长辈对他们当然是关爱至极。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当然以热爱学生为基础,但是我们对学生的爱要表现在班级管理严要求的基础之上。在管理过程中要一切按规则办事,学生做错了,我们要对其扣分并加以批评改正;学生做对了,我们也要给其加分,并适时地进行表扬。这样使学生明白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什么行为是对的。长久下去,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二是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我们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平等地对待学生就是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我们不能因为某名学生学习反应比别人慢些,就认为他很差。比如我们班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但领导能力很强,班主任让他担任班长,他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把班级管理的很好。所以说,“上帝关了一扇门,又会在某个地方给你开一扇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潜力,只是发展的契机不同,途径不同,趋向不同而已。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的是平等地对待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又要适时提醒其全面发展。

四、政教处实习

在广汉六中实习一学期,不得不提的就是在政教处实习的一些体会。政教处是我们的办公室所在地,并且六中的政教处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政教处的印象和看法。回想自己中学时就读的学校,好像政教处就是专门搞处分的,因此那里的老师容易与学生结怨,学生也对其避而远之,是大家最不愿提及的部门;相反教导处的老师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总务处管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都是“慈善家”。

六中的政教处每天都有很多学生进进出出,因此并不能提供一个安静的办公环境,一开始我也在抱怨,为什么学校不把我安排在地理办公室,增加自己和指导老师交流的机会?但后来我终于慢慢理解了学校的良苦用心。首先,在政教处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老师,而不局限于只认识几个自己专业的老师,进一步锻炼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政教处还有更好的办公条件,有打印机、有空调,滋润了我们的生活。其次,政教处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德育,即大家熟知的处分,二是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在德育方面,经常可以听到政教处老师在办公室教育、训斥学生,这对我们管理班里的学生有所启发。政教处还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这个学期就有“迎五

四、颂青春”系列的演讲、合唱比赛;还有一些广汉市级的活动,也是政教处组织学生参加,如广汉市素质教育“五个一”启动仪式、“三星堆文化·校园文化”双进活动以及广汉电视台等单位主办的“十八而志、建功广汉”成人礼,每次有活动时都让我们几个实习生参与组织、带队,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领导能力,也增进了我们跟学生的交流,丰富了我们的实习生活。

五、教育调查体会

目前,举国上下正轰轰烈烈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对传统教师角色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我们不仅是教学者,更是研究者,要做研究型的教师。带着教育调查任务进入中学实习之前,可以说我们的脑袋是空空的,可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广汉市教育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精神指导下,领导广汉市各中学教师实施了“高效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了全面掌握广汉市各中学“高效课堂”实施的具体情况与效果,以向广汉市教育局及广汉市各学校的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决策提供更详实的资料,进而推动广汉市教学的新发展,我们西南大学广汉实习分队于2014年5月在广汉市五所中学开展了“高效课堂师生问卷调查”。

要在五所学校开展调查,研究过程的曲折和艰辛不言而喻,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收获是巨大的。首先,我真正明白了“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深刻内涵;其次,通过教育调查,又一次全面检验了自己几年来的学习成果。再次,这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大学交给的实习任务,还提高了我们的教育科研能力。最后,我们还把调研结论反馈给了实习学校和教育局,为他们下一步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提供参考,我们认真踏实的实习态度和“多贡献、少索取”的实习原则也给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实习期间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实习以后并不是说明就可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它只是说我们具备了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这些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有待巩固和加强。我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仅关系到我们工作本身,还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社会责任:传道授业解惑也。

有人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平凡,但我觉得当上教师都是不平凡的人。有人说当教师太平淡,其实我觉得做任何事情最终都会归于平淡。而能把平淡的事情做得有味道,我觉得这才是本事。通过这次教育实习,也再次坚定了我大学毕业之后从事教育事业的目标和决心。

回顾过去一学期的实习工作,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广汉市教育局为我精心安排的实习学校,以及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感谢广汉六中校领导给我们提供“犯错”的平台,以及平常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我的地理指导老师王雨和班主任指导老师邱世凯两位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关爱和教诲;感谢袁野、马润卓两位同样在广汉六中实习的队友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高二四班和高一五班的全体同学,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感受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的快乐和对自己逐步建立的自信,是你们给予我很多关于教育、关于人生、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的思考的火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

似乎很熟悉的字眼,犹如每天都能抬头看见的天空,无非是它不空,与后者有着区别吧,然而一次在科普书上看见了天空不空,看来文字蕴含着的夜并非那么的深刻,是否需要平铺着自己,摆着那些那墨迹未干的字迹来见证这一切?我耸耸肩,下意识地扭转头,摸出口袋中的那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依旧是笑容如花般的绚烂,但看照片的人永远无法露出白齿去迎合,多多少少在不知不觉中依旧是带着温度的泪水,一分为二,氤氲着照片,又急急忙忙的插干,小心吝惜的收起。

或许在玻璃橱窗前做的决定是正确的,那束开得正艳的紫色花捧在手中换得是嘴角上扬的微笑。我不知道我买它来干什么的,可以肯定的说是没有用,很可能有会遭到妈妈不厌其烦的唠叨。呵,管它呢,现在我开心了,于是又小心翼翼的嗅嗅捧在胸前的花,这一举一动都是显得那么的多余,因为明明这是一束假花,我讽刺的笑了,难道只是因为它是紫色的吗?

莫名的喜欢上了这条马路,自己走在上面,似乎一切都在后退,突然发现参考物的选择也是一门深奥的物理学,不由得想到了物理老师那泛黄的黑色边幅眼镜,还有眼镜后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以前总爱说物理老师最有深度,可能是起源这个缘由吧。马路的拐角处,依旧可以看见卖烤红薯的老爷爷,每当看到他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某年荣获一等奖的那副《父亲》的画,深深的皱纹浮在黑黑的脸上,像麦地分支的田埂,看见有

客人的时候,他咧开嘴笑时,顿时脸上俨然绽成了一朵菊花,那清晰的纹路,让人看了会不由得阵阵心酸。我一直也坚信那双饱经沧桑的大黑手是那么的深沉,镇定,有条不紊地从烤箱里拿出一个个散发诱人香气的烤红薯。

永远躲不过这香气的诱惑,顺手去从口袋掏钱,冲着老大爷笑着说:“给我也来个红薯。”老大爷西笑呵呵地应着,就在我眉开眼笑地去接老大爷递过来热腾腾的红薯的时候,笑容顿时在我脸上定了格,仿佛时间此刻也停止了步伐,老大爷饱经风霜,青筋突起的大黑手和我胸前这一束灿烂的紫花形成了两条平行线,看似那么近,却永远不可能相交,或许这是一种必然,一面是年轻的浮华,一面是事态的龙钟,也许它们有着切合点,我却在那一瞬间无法查找到。也可能就是初中几何中用来证明两条平行线的反证法吧。在无法解释的情况下,永远可以拿现实来搪塞,突然想到大人们常说的,这就是现实。

我右手握着热腾腾的红薯,左手握着那束紫花,感觉此刻突然明白了小四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想到了自己曾在百度上用过的网名—依维,对于小四的“四维”,无非是妄自菲薄吧。但是依维(一维)的确很适合现在的自己。小四的确也很名副其实,特别是《悲伤逆流成河》让我的心一直波澜到现在,抹不掉那层无法诠释的忧伤。

我知道回家肯定避免不了妈妈的唠叨的,但最终还是以我冲她吐吐舌头而告终。小时候看见那翩翩起舞的蝴蝶,总会遐想联

翩,幻想着美好的事物,但自从上了自然课后,打破了所有对蝴蝶的遐想,除了丢下一句:没想到它是丑陋的毛毛虫变的。转身离开,似乎已经走到了蝴蝶的尽头,或者现在会在踏青的某一刻感慨下:破茧是多么伟大啊。不知道这种生硬硬的代替是一种冬季的尽头还是一种春天的开始,“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此刻赋予这句话了另类的涵义未尝不也是一种替代,只是多了一种叫“过程”的东西,把他们连续。

妈妈是对的,没过几天,那束紫色的花被遗忘在了角落里,活在了它自己的世界里,而自己经过那条街时,依旧会经不住那烤红薯的诱惑。如果把这归结于精神与物质,显然物资占了上峰,更进一步用象牙塔和现实来对比,显而易见,象牙塔举了白旗。

晚上,一个朋友发短信说他今天经过南楼古巷时,正放着《回到过去》,他感到惆怅,想回到过去。我立刻回复他说:“不可能。”之后手机的光屏再也没亮过了,不知是哪冒出的潜意识,我打开抽屉翻出了半年都没用的p3,通上电,疯狂地搜索着那首《回到过去》,调为单曲循环,我才静静的躺下了,看看时间,1点16了,想想自己又没头没脑地做着奇怪的事,我自嘲的笑了,可是那一句“想回到过去。。。”却模糊了我的双眼。。。墨汁般的黑夜泛起片片幽暗的光,吞噬了我们的灵魂,又在远处映射出耀眼的红色,妖艳地,诱惑我们前进。

在还没回家之前就给爷爷打电话,回来后就去看他,可是回来好几天了,最终还是没能在9点之前钻出被窝,向自己丢下一

句:你怎么变这么懒了啊?贯彻整个身体,想起这句话犹如高三时教室前挂着的倒计时牌,对于红赤赤的三位数,总在心底隐隐埋怨学校没必要这么早就倒记时啊,每天在不断替换的倒记时牌在我们埋头无视下摇摆不定,仿佛一阵风过,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破碎,蓦然回首,发现两位数已深深印在眼帘。不由得像时间屈服,爷爷竟然来看我了,此刻我真希望自己还在回家的火车上。。。曾经有位作家写过一句话: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时候,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时候才最爱你,同样你永远也看不看不见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我只有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才最寂寞。是啊,正是有这么多的看不见,才有了无数的感动,串成了成长中的痛并快乐。

那束紫色的花是我抓住了幼稚的尾巴,尝到了丝丝的喜悦。倘若能够将青春十分,快乐只占两分。

昨天晚上,佳说他很烦,他把那成长中的“痛”只归结于“烦”。当时,迫不及待断断续续地把《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看完了,看完后,怀揣着一种自己也说不清的心情与他评论着这部电视剧。他只是说:“飞儿挺好的,挺温馨的。”但我觉得小欧也挺好的。虽然最后充溢着幸福,但是对家齐我有种难以说清的感觉。

早上一出门,便看见如此忙碌的人群,原来是我慢了半拍,不由地也加快了步伐,“我这么快去哪呢?人家是有目的地的。”在头脑中闪过,顿时,我又放慢了脚步,在十字路口上,却不知道去哪,想想,还是去看书吧。

(寒假在家的小感觉2010.12.)

第三篇:痛并快乐着范文

痛并快乐着

东非大裂谷的一支,山高、水急,四处散发着高原的气息。这气息是流云被烈日投射在大地上浮动的光影,这气息是湍急的奔流撞击峭壁散落的千堆雪浪,这气息更是到处孕育的生机,是那些给世界增添无限希望的活力。?

一声清脆的鸣叫,打破了午间高原的静谧。寻声望去,只见峭拔的岩壁上,偌大的巢穴里有只小鹰刚刚降临,一团水淋淋的、稚嫩的脑袋还不忘在破壳的第一时间倨傲地摇晃。母鹰舒展开庞大的羽翼从远处飞来,轻盈地栖止在巢边,小鹰从母亲口中衔过第一口香甜的美味,眼中有点点幸福流露。就这样,小鹰在母亲朝朝暮暮的关怀下,很快就成长为拥有黑色羽毛、锋利双爪的大鹰了。?这天,鹰子独守巢穴。当它望见远处苍穹中几只雄鹰飞翔盘旋的身影,它的心中猛然升腾起一股冲动,它想飞,它想拥有自己的天地!于是,鹰子悄步踱到巢边,四顾,只见高远的蓝天,峻峭的山岩,葱茏的树丛,飞漱的瀑帘,它对这一切是多么的向往!张开羽翼,它刚要迈出追梦的脚步,却猛地止步了。它怯生生地望着脚下万丈的深渊,幽深的沟涧,它踯躅,它退却,因为它虽然渴望飞翔,但它更害怕死亡。遥望对面山顶一棵无助的野草,它仿佛也读到了相同的命运。?

就在这时,只听头顶一声长鸣,鹰子未及举头,便被猛地推下巢穴。伴随着一道悲惨的哀鸣,鹰子划一道小小的弧便陡然下坠。它的心顿然迷茫,仿佛已然听到死神的召唤。当距离变得模糊,当即将冲破死的界限,本能地,它用尽全身的力气,抖动起翅膀。就在那一瞬,羽尖在水面勾起一串珍珠,鹰子飞起来了!然而,一切出乎意料,当他回到原来的地方,看见的却是平日里相濡以沫的母亲!?它痛苦,它不能理解母亲的致命一击。然而,当他体会了飞翔的快乐,才真正明白,原来没有生死一线痛苦的考验,就不会有如今搏击长空的快感。没有砥砺,也就没有腾飞!?

当雄鹰展翅飞翔的那一刻,我也懂得了,其实人生就是一句话——痛并快乐着。

第四篇:痛并快乐着

白岩松:传媒路上的点滴忆录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初传媒进新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欣赏的传媒人物。白岩松,这三个字对于每一个传媒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当我读完那一本白岩松在路上的点滴忆录时,作为一个传媒的初学者的我,心中对这位传媒前辈由衷的仰慕和敬重。《痛并快乐着》白岩松自述传媒十年。

窗外金黄的油菜花将大地片片分割,生命以最耀眼的颜色将整

个春天点缀到极致。一本追忆青春往事长达十年之久的书,正是人生最辉煌岁月烙下的印记:它在凝重与深思中曼延;在回顾与展望中铺陈,在痛并快乐中流淌。

十年人生旅途的所见所闻,仿佛窗外鲜艳的繁华世界,而作

者正如穿梭在花丛中碌碌的蜜蜂,汲取着糖分和养料,辛勤地耕耘着心中的一份辛田。真的,一年比一年更想赞叹油菜花的魅力,没有什么再比油菜花更能如此肆意地绽放。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以无与伦比的张扬将大地涂抹成金黄,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即便最终走向凋零也已不算憾事了。

书中作者谈到采访“东方之子”的过程中,每当听到一段发

人深省的人生经历,就对自己进行一次灵魂的洗礼。他们的事迹既丰富了作者主持生涯中的人生阅历,又感悟着所有的读者。

“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

经历了百年风霜的知识分子,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在夫人、女儿相继去世之后,依然没有将忧伤写在脸上,但他常常在校园内未名湖畔几小时的静坐,不知是平静中对87年往事的追溯还是对生命超越的沉思。也许,只有经历了风雨人生,历经了磨难,饱受了艰辛才能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

一位在1968年写下《相信未来》这首经典诗歌的作者食指却在现实中无法相信未来,而最终被收容在了精神病患者的福利院中。但一代人却在《相信未来》中顽强地走了下去。照亮别人心中的阿拉丁神灯却未能照亮自己,劝诫与人和言传身教未能合二为一,但理想的信念依然是生活中永恒的追求。面对逆境,我们或许能走出泥沼,或许会身陷泥泞,但奋斗是必需追求的过程,期望将是生存下去的动力。

还有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不仅一一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宽容,还体现了人生的追求、奋斗的艰辛。在并不漫长的十年中,作者即经营着自我成长的坎坷与追求,又目睹着别人的演绎人生。个中滋味,用“痛并快乐着”概括并不失偏颇。走在新闻传媒的十年之路,看过了别人的人生故事,同时也让作者自己更加懂得了生活,懂得了人生。

《痛并快乐着》一书自述了作者白岩松十年从事新闻传媒的深切之感。这本书,这五个字对于我们即将从事新闻传媒的学生

而言,更加是一种激励。但愿此书能给我们“痛并快乐着”的人生岁月带来一些深思和启迪。

第五篇:痛并快乐着 素材

本书书名来自齐秦的一张专辑的名字。白岩松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十年新闻人的痛苦与快乐的岁月。从1989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广播报》到中央电视台做新闻节目主持人。其中讲述了新闻背后的故事,讲述他身边人们如水均益、敬一丹、方宏进、崔永元等人的生活,讲述自己的爱好、理想、家庭,他一针见血、画龙点睛的评点,像做做的新闻节目,这本自传不是单纯的经历、叙述,而是融感受与思辩于一体

每一代北漂人的生活都是痛苦并快乐着的。刚刚正式步入社会的90后也不例外。这个城市的高房价让他们蜗居在一个又一个的小“长方体”里。这里有希望也有迷茫。群租,是社会给他们上的第一课。

painful but joyful My life is painfully happy.1.假如讽刺、愤怒、偏激可以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我一定选择以骂人为职业。但是,激愤在中国于事无补,只有坚韧的改变才是理想中国诞生的良方,哪怕在这种坚韧之中,你会有委屈甚至会有屈辱。

2.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

3.走,就有希望。

4.我相信众人的祝福是药。

5.哭是另一种坚强。

6.酒后黄昏,我摇摇晃晃地走到生命消失的地方,雨打风吹后的绿草丛上,白花依在,我才明白有些事想忘也忘不掉,于是带着忘不掉的过去赶海。

7.每送走几位同学就是送走一段记忆,哭声也是从最初的共振走向最后的哽咽,那几天的站台,倾盆而下的是泪雨。

8.以前出门上学的时候,自己就象一只风筝,不管在远方的天空中怎样翻飞,总有一根线牢牢地抓在母亲的手中,而自己也就象只候鸟一样,每年的冬夏二季总会飞到母亲的身边。而这一次风筝的线断了,自己以后怕也感受不到季节的感召了。我终于成了游子,故乡也终于成了异乡。二十一年后,我再次扯断了和母亲和故乡相联的脐带,飞走了。

9.伤感被凝固了。

10.容易让自身膨胀,而什么东西一旦不正常地膨胀,就离破碎不远了。

11.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12.环保不应该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行动。

13.人心的污染也许比环境的污染更可怕。如果环境被污染,破坏的是我们的生存环境,那人心的被污染,破坏的则是我们生存的理由。

14.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父子一场,只能看作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不过归还时,我们要感谢上苍,肯在我们的奔波中借这样一段快乐的岁月给我们,将来的岁月如何,那是一种该随缘的事啊!

15.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荣光。

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寒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第一的诱惑总在眼前,于是,生命变成劳役。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时代的风向总在转变,那些被风吹走的名字,总是站在队伍的前列。争第一的人们,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的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

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状,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长长的

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16.无论怎样的内心战争,总是敌不过时间这个对手,当硝烟慢慢退去,一个人默默打 扫战场的时候,那种惨烈的情景常常让自己触目惊心。

17.因为生命的路太长了,而只有青春时的错误才有机会弥补。

18.绝望到了尽头往往就是希望.19.生命是最重要的,有了生命才有一切。

20.大多数时候,面对各种各样创伤,我不相信自己,但相信时间。

21.先把人生看透了,活着才有希望。

我是璀璨星空中的孤星,但我并不孤独。

我是茫茫人海中的寻梦人,我对梦有着美好的憧憬。

我是崎岖人生路上的步行者,但我并不畏惧退缩。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5%,最痛苦的事情5%,剩下的90%就是平淡。但是这5%的幸福又使人们忍受了5%的痛苦接受了90%的平淡。”

下载教育实习总结-完整版-痛并快乐着的角色蜕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实习总结-完整版-痛并快乐着的角色蜕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军训——痛并快乐着

    军训——痛并快乐着 带着疲惫与期待,我心情复杂的走进教室,脑海中还在不停回放前一天军训的情景:火热的太阳、闷热的天气、严厉的教官、再加上几乎崩溃的我们。我不禁打了一个......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唐西小五 荧幕上的白岩松似乎就是一面旗帜:正义、睿智,用特属于他的方式,诠释着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时事,特显了一个新闻人独有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是特有的“小白......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在沉静中,似乎有些让你思考,痛并快乐着,痛也许就是我们在这个大社会中被现实碰的遍体鳞伤,痛是我们该有的一种感觉,快乐也是我们应有的权利,是我们心理表现的......

    读书笔记,痛并快乐着

    读书笔记——痛并快乐着在书店逛了半天没有找到一本让我一见倾心的书,濒临不知该买什么书的绝望境地无意中看到了“痛并快乐着”这几个字。顿时眼前一亮,心跳加速。“痛并快乐......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痛并快乐着》读书笔记 这本书相信很多人听说过,是著名电视人白岩松所著。它是一本随笔录,记录了白岩松从1989年毕业以后十年的所见所感。老白用自己犀利而又细腻的文字向我......

    思考——痛并快乐着

    管理类思考——痛并快乐着当寒风挣扎着吹出最后一丝寒意,和煦的春风悄然来到我们身边。而我,在这万物即将复苏之际,来到了金家坝小学。进入校园,扑鼻而来的是那浓郁的墨香、书香......

    痛并快乐着,因为成长

    痛并快乐着——因为成长 一直以来很喜欢白岩松那本自传的名字:痛并快乐着。有人问起书名的意思,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成长。的确,成长是一种承载了太多情感的动词,这些情感交汇在......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读《痛并快乐着》品味十年 假期的闲暇之余,我读了白岩松的自传《痛并快乐着》这本书,这是白岩松写于2000年,于2010年修订。这本书记录了白岩松1990年大学毕业后到2000年,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