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生态课实习报告
城市生态课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概况
2实习记录
3分析与讨论
4实习心得
5参考书目
6对实习的建议
1实习概况:
1.1 实习目的:
增进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对城市的感性认识,发现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1.2 实习时间以及内容:
时间:XX年4月5日
路线:从北大地学楼出发,沿着燕南园,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到蔚秀园,穿过承泽园到海淀公园,经六郎庄,直至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到万寿山北坡。沿途观察当地的建筑,植被,动物,土地以及人的活动,并向遇到的人展开一些调查,获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1.3 实习效果和教训:
1.3.1实习效果:
总结实习的所得,实习的主要目的都达到了。这次实习使我对于城市中人与环境,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有了感性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因此使得自己以后思考问题能站在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
1.3.2实习教训:
但由于是第一次实习,实习经验还不是很足,特别是到了颐和园后,由于颐和园的秀丽风光并且有些累了,有些放松,所以遗漏了许多细节,使得这次实习并不是很圆满。同时这个教训也应该谨记,争取在下次实习时能做得更好!实习记录
本部分将以路线和我所见所闻为线索,详细的概括在实习中所见到的各个方面。
2.1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的“世外桃源”,我们去时正好是在春天“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时候,燕南园一片绿色。其中的楼房大都建于50年代,带有西方建筑的风格。在一个垃圾周围,我们看到了一种叫做车前草的耐践踏的植物。在燕南园里我还看到了一片在这嘈杂的城市中难以见到的一片绿地,里面自然生长着的植物,说得出名的说不出得名的大概有十多种,这与我们在公园中所见到的人工的单一的草坪是截然不同的。而在这绿地中我还同时看到了蚯蚓粪。在园中,我访问了一位正在修剪树枝的女士。当问及对住在燕南园的感受时,她的语气充满了自豪,她说到:“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多的古树,这么多的植物,有时候还有许多小鸟,在哪找的到?!”同时她还表示在燕南与别墅中,她愿意选择燕南。也许别墅中也会有树,然而她认为那里的环境过于人工化远不及燕南的自然环境舒服。在离开燕南的时候,我回头看到这处于一片碧绿的楼房中有些的墙壁上爬满了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与这古香古色的建筑形成了对照,给人以一种古朴之感,这的确是一个“世外桃源”!
2.2 静园及其附近:
静园的草还带有些黄色,静园原来是一片苹果园,因为修盖新图书馆而将这苹果园该成现在的样子,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静园中的人并不多,不大的静园反而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静园后面的园子到是已经呈现出一片绿色,高大的雪松形成一片绿荫,给人一种与静园不同的感觉。然而很遗憾的是,由于是人工草坪所以不许践踏。在南北阁的屋檐下,我们发现了小鸟以及它们所筑造的窝。
2.3 未名湖及其附近:
从静园出来,我们沿着小山坡间的路到未名湖。这条路很安静,偶尔可以看到一两个人在这静谧的山坡上大树下看书。未名湖边的柳树已经发芽,随风飘舞,给人以“杨柳依依”之美感。粉红的桃树也已经开花,夹杂于万绿之中。在未名湖旁,老师带我们去看了在翻尾石鱼旁边的一块小沙滩,沙滩上有着许多小草,中间有一条路。这个沙滩与翻尾石鱼连成一体,是未名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老师告诉我们小沙滩上原有一块介绍翻尾石鱼的碑,是后来才移到沙滩前面。
2.4 蔚秀园:
我们从西门出直接进入蔚秀园。进入蔚秀园,我看到的是有些萧条的景色,还有一个充满脏水的河,河边有些野草。在这小河旁边,我访问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告诉我,她还是喜欢住在这里面,虽然水很臭。在臭河的一边,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然的小山包,上面有一个亭子。走上小山包,便看到了一幅在城市中及其难见到的画面,一群老太太在剪野菜,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亭子中是一对情侣在看书。此时大概已经9点半,太阳已经有些大了,然而,由于山包上的大树遮挡了阳光,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极好的乘凉之地。那两个小男孩告诉我,他们觉得挖野菜挺好玩的,觉得住在这里面有这么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小山包,他们玩的东西玩的花样比其他人更为丰富。当我走近这些老太太时,却诧异地发现她们竟然是将这些野菜连根拔起,而她们并不认为这会对这小山包造成破坏。而矛盾的是,这些老太太告诉我们她们都很喜欢这个天然的而非人工的小山。
2.5 万泉文化公园:
进入万泉文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场以及其后的一片草地。因为是周末,玩的小朋友比较多。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在草地上玩。一对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父母告诉我他们经常带他们的孩子来这玩,因为这视野开阔,空间大,空气新鲜,而他们更为喜欢带孩子在草地上玩,因为游乐场的器械容易使孩子摔伤,而他们的孩子也更喜欢在草地上玩。但让他们不满意的是,广场中的树太少了,亭子也很少,在夏天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乘凉的地方。告别了快乐的一家子,我却发现在离他们不远处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勿践踏”四个大字。
第二篇:城市生态课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概况
2实习记录
3分析与讨论
4实习心得
5参考书目
6对实习的建议
1实习概况:
1.1实习目的:
增进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对城市的感性认识,发现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1.2实习时间以及内容:
时间:2003年4月5日
路线:从北大地学楼出发,沿着燕南园,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到蔚秀园,穿过承泽园到海淀公园,经六郎庄,直至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到万寿山北坡。沿途观察当地的建筑,植被,动物,土地以及人的活动,并向遇到的人展开一些调查,获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1.3实习效果和教训:
1.3.1实习效果:
总结实习的所得,实习的主要目的都达到了。这次实习使我对于城市中人与环境,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有了感性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因此使得自己以后思考问题能站在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
1.3.2实习教训:
但由于是第一次实习,实习经验还不是很足,特别是到了颐和园后,由于颐和园的秀丽风光并且有些累了,有些放松,所以遗漏了许多细节,使得这次实习并不是很圆满。同时这个教训也应该谨记,争取在下次实习时能做得更好!
2实习记录
本部分将以路线和我所见所闻为线索,详细的概括在实习中所见到的各个方面。
2.1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的“世外桃源”,我们去时正好是在春天“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时候,燕南园一片绿色。其中的楼房大都建于50年代,带有西方建筑的风格。在一个垃圾周围,我们看到了一种叫做车前草的耐践踏的植物。在燕南园里我还看到了一片在这嘈杂的城市中难以见到的一片绿地,里面自然生长着的植物,说得出名的说不出得名的大概有十多种,这与我们在公园中所见到的人工的单一的草坪是截然不同的。而在这绿地中我还同时看到了蚯蚓粪。在园中,我访问了一位正在修剪树枝的女士。当问及对住在燕南园的感受时,她的语气充满了自豪,她说到:“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多的古树,这么多的植物,有时候还有许多小鸟,在哪找的到?!”同时她还表示在燕南与别墅中,她愿意选择燕南。也许别墅中也会有树,然而她认为那里的环境过于人工化远不及燕南的自然环境舒服。在离开燕南的时候,我回头看到这处于一片碧绿的楼房中有些的墙壁上爬满了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与这古香古色的建筑形成了对照,给人以一种古朴之感,这的确是一个“世外桃源”!
2.2静园及其附近:
静园的草还带有些黄色,静园原来是一片苹果园,因为修盖新图书馆而将这苹果园该成现在的样子,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静园中的人并不多,不大的静园反而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静园后面的园子到是已经呈现出一片绿色,高大的雪松形成一片绿荫,给人一种与静园不同的感觉。然而很遗憾的是,由于是人工草坪所以不许践踏。在南北阁的屋檐下,我们发现了小鸟以及它们所筑造的窝。
2.3未名湖及其附近:
从静园出来,我们沿着小山坡间的路到未名湖。这条路很安静,偶尔可以看到一两个人在这静谧的山坡上大树下看书。未名湖边的柳树已经发芽,随风飘舞,给人以“杨柳依依”之美感。粉红的桃树也已经开花,夹杂于万绿之中。在未名湖旁,老师带我们去看了在翻尾石鱼旁边的一块小沙滩,沙滩上有着许多小草,中间有一[Nextpage]条路。这个沙滩与翻尾石鱼连成一体,是未名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老师告诉我们小沙滩上原有一块介绍翻尾石鱼的碑,是后来才移到沙滩前面。
2.4蔚秀园:
我们从西门出直接进入蔚秀园。进入蔚秀园,我看到的是有些萧条的景色,还有一个充满脏水的河,河边有些野草。在这小河旁边,我访问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告诉我,她还是喜欢住在这里面,虽然水很臭。在臭河的一边,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然的小山包,上面有一个亭子。走上小山包,便看到了一幅在城市中及其难见到的画面,一群老太太在剪野菜,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亭子中是一对情侣在看书。此时大概已经9点半,太阳已经有些大了,然而,由于山包上的大树遮挡了阳光,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极好的乘凉之地。那两个小男孩告诉我,他们觉得挖野菜挺好玩的,觉得住在这里面有这么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小山包,他们玩的东西玩的花样比其他人更为丰富。当我走近这些老太太时,却诧异地发现她们竟然是将这些野菜连根拔起,而她们并不认为这会对这小山包造成破坏。而矛盾的是,这些老太太告诉我们她们都很喜欢这个天然的而非人工的小山。
2.5万泉文化公园:
进入万泉文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场以及其后的一片草地。因为是周末,玩的小朋友比较多。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在草地上玩。一对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父母告诉我他们经常带他们的孩子来这玩,因为这视野开阔,空间大,空气新鲜,而他们更为喜欢带孩子在草地上玩,因为游乐场的器械容易使孩子摔伤,而他们的孩子也更喜欢在草地上玩。但让他们不满意的是,广场中的树太少了,亭子也很少,在夏天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乘凉的地方。告别了快乐的一家子,我却发现在离他们不远处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勿践踏”四个大字。
接着,我到了公园的广场。从上向下望,广场并非很大,有着不少人在广场中滑冰。广场中央有一个喷水池但并不喷水。在广场的左边,设计师们刻意搁置了一些横放或者竖放的大石柱,让我觉得有些冷峻,石柱上坐着一些老人,其中有的用书遮挡着太阳。在广场的周边,等距放置着一些美观的圆球,广场的外围有着一弧形的比广场地面略低的“河道”,但其中并没有水。我访问了一对坐在广场右边的老年夫妇,他们觉得这个广场树太少,以致于没有一个乘凉纳荫的地方。在提及有人在草地上玩耍时他们认为那些在草地上玩耍的人素质太低,既然已经是不允许了,就不应该这样做;这种不遵守公共道德,应该给予指责。这个回答让我感到很惊讶。
2.6到颐和园的途中:
途中,我看到的是一幅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的建筑没有了城市的现代化和整洁,有些凌乱,肮脏,带有些乡土气息,应该是处于城乡过度带。同时还看到一片正在建设的工地,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著名的京西稻区。后来因为北京缺水,而农业又是耗水最大的用户,所以将农田除去了,而代之以正在建设的绿化隔离带。
2.7颐和园:
在颐和园南如意门前,昆玉河的两旁是用水泥铸成的堤坝,看起来很干净,然而却没有了河流的弯曲美和自然美。在桥上,我们访问了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告诉我原来昆玉河的两岸是自然的河堤,但是由于没人管理,很脏,而现在好多了,如果以前也有人管理的话,也如现在一样干净的话,他们还是更喜欢以前自然的河堤,有着自然美,不象现在显的有些生硬。
颐和园中有条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的。在西堤旁的湖中,我看到湖水有些儿脏,似乎是被污染了。然而走近一看,才发现,那不是污染物,而是湖旁大树落下的枯枝败叶堆积而成。这枯枝败叶,对怎个湖泊生态系统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样堆积究竟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呢?
顺着西堤向前走,在老师的指引下,我看到了昆明湖旁的湿地,据老师讲解,这片湿地是有芦苇和茭白所构成,生物产量很高,对净化水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湿地是否还有其他的作用呢?
[Nextpage]最后的一站是万寿山。老师带我们看
第三篇:城市生态课第一次实习报告
5参考书目
6对实习的建议
1实习概况:1.1实习目的:
增进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对城市的感性认识,发现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1.2实习时间以及内容:
时间:2003年4月5日
路线:从北大地学楼出发,沿着燕南园,翻
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到蔚秀园,穿过承泽园到海淀公园,经六郎庄,直至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到万寿山北坡。
沿途观察当地的建筑,植被,动物,土地以及人的活动,并向遇到的人展开一些调查,获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1.3实习效果和教训:
1.3.1实习效果:
总结实习的所得,实习的主要目的都达到了。这次实习使我对于城市中人与环境,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有了感性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因此使得自己以后思考问题能站在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
1.3.2实习教训:
但由于是第一次实习,实习经验还不是很足,特别是到了颐和园后,由于颐和园的秀丽风光并且有些累了,有些放松,所以遗漏了许多细节,使得这次实习并不是很圆满。同时这个教训也应该谨记,争取在下次实习时能做得更好!
2实习记录
本部分将以路线和我所见所闻为线索,详细的概括在实习中所见到的各个方面。
2.1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的“世外桃源”,我们去时正好是在春天“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时候,燕南园一片绿色。其中的楼房大都建于50年代,带有西方建筑的风格。在一个垃圾周围,我们看到了一种叫做车前草的耐践踏的植物。在燕南园里我还看到了一片在这嘈杂的城市中难以见到的一片绿地,里面自然生长着的植物,说得出名的说不出得名的大概有十多种,这与我们在公园中所见到的人工的单一的草坪是截然不同的。而在这绿地中我还同时看到了蚯蚓粪。在园中,我访问了一位正在修剪树枝的女士。当问及对住在燕南园的感受时,她的语气充满了自豪,她说到:“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多的古树,这么多的植物,有时候还有许多小鸟,在哪找的到?!”同时她还表示在燕南与别墅中,她愿意选择燕南。也许别墅中也会有树,然而她认为那里的环境过于人工化远不及燕南的自然环境舒服。在离开燕南的时候,我回头看到这处于一片碧绿的楼房中有些的墙壁上爬满了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与这古香古色的建筑形成了对照,给人以一种古朴之感,这的确是一个“世外桃源”!
2.2静园及其附近:
静园的草还带有些黄色,静园原来是一片苹果园,因为修盖新图书馆而将这苹果园该成现在的样子,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静园中的人并不多,不大的静园反而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静园后面的园子到是已经呈现出一片绿色,高大的雪松形成一片绿荫,给人一种与静园不同的感觉。然而很遗憾的是,由于是人工草坪所以不许践踏。在南北阁的屋檐下,我们发现了小鸟以及它们所筑造的窝。
2.3未名湖及其附近:
从静园出来,我们沿着小山坡间的路到未名湖。这条路很安静,偶尔可以看到一两个人在这静谧的山坡上大树下看书。未名湖边的柳树已经发芽,随风飘舞,给人以“杨柳依依”之美感。粉红的桃树也已经开花,夹杂于万绿之中。在未名湖旁,老师带我们去看了在翻尾石鱼旁边的一块小沙滩,沙滩上有着许多小草,中间有一条路。这个沙滩与翻尾石鱼连成一体,是未名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老师告诉我们小沙滩上原有一块介绍翻尾石鱼的碑,是后来才移到沙滩前面。
2.4蔚秀园:
我们从西门出直接进入蔚秀园。进入蔚秀园,我看到的是有些萧条的景色,还有一个充满脏水的河,河边有些野草。在这小河旁边,我访问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告诉我,她还是喜欢住在这里面,虽然水很臭。在臭河的一边,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然的小山包,上面有一个亭子。走上小山包,便看到了一幅在城市中及其难见到的画面,一群老太太在剪野菜,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亭子中是一对情侣在看书。此时大概已经9点半,太阳已经有些大了,然而,由于山包上的大树遮挡了阳光,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极好的乘凉之地。那两个小男孩告诉我,他们觉得挖野菜挺好玩的,觉得住在这里面有这么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小山包,他们玩的东西玩的花样比其他人更为丰富。当我走近这些老太太时,却诧异地发现她们竟然是将这些野菜连根拔起,而她们并不认为这会对这小山包造成破坏。而矛盾的是,这些老太太告诉我们她们都很喜欢这个天然的而非人工的小山。
2.5万泉文化公园:
进入万泉文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场以及其后的一片草地。因为是周末,玩的小朋友比较多。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在草地上玩。一对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父母告诉我他们经常带他们的孩子来这玩,因为这视野开阔,空间大,空气新鲜,而他们更
第四篇:城市生态课第一次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概况
2实习记录
3分析与讨论
4实习心得
5参考书目
6对实习的建议
1实习概况:
1.1实习目的:
增进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对城市的感性认识,发现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1.2实习时间以及内容:
时间:XX年4月5日
路线:从北大地学楼出发,沿着燕南园,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到蔚秀园,穿过承泽园到海淀公园,经六郎庄,直至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到万寿山北坡。
沿途观察当地的建筑,植被,动物,土地以及人的活动,并向遇到的人展开一些调查,获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1.3实习效果和教训:
1.3.1实习效果:
总结实习的所得,实习的主要目的都达到了。这次实习使我对于城市中人与环境,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有了感性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因此使得自己以后思考问题能站在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
1.3.2实习教训:
但由于是第一次实习,实习经验还不是很足,特别是到了颐和园后,由于颐和园的秀丽风光并且有些累了,有些放松,所以遗漏了许多细节,使得这次实习并不是很圆满。同时这个教训也应该谨记,争取在下次实习时能做得更好!
2实习记录
本部分将以路线和我所见所闻为线索,详细的概括在实习中所见到的各个方面。
2.1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的“世外桃源”,我们去时正好是在春天“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时候,燕南园一片绿色。其中的楼房大都建于50年代,带有西方建筑的风格。在一个垃圾周围,我们看到了一种叫做车前草的耐践踏的植物。在燕南园里我还看到了一片在这嘈杂的城市中难以见到的一片绿地,里面自然生长着的植物,说得出名的说不出得名的大概有十多种,这与我们在公园中所见到的人工的单一的草坪是截然不同的。而在这绿地中我还同时看到了蚯蚓粪。在园中,我访问了一位正在修剪树枝的女士。当问及对住在燕南园的感受时,她的语气充满了自豪,她说到:“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多的古树,这么多的植物,有时候还有许多小鸟,在哪找的到?!”同时她还表示在燕南与别墅中,她愿意选择燕南。也许别墅中也会有树,然而她认为那里的环境过于人工化远不及燕南的自然环境舒服。在离开燕南的时候,我回头看到这处于一片碧绿的楼房中有些的墙壁上爬满了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与这古香古色的建筑形成了对照,给人以一种古朴之感,这的确是一个“世外桃源”!
2.2静园及其附近:
静园的草还带有些黄色,静园原来是一片苹果园,因为修盖新图书馆而将这苹果园该成现在的样子,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静园中的人并不多,不大的静园反而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静园后面的园子到是已经呈现出一片绿色,高大的雪松形成一片绿荫,给人一种与静园不同的感觉。然而很遗憾的是,由于是人工草坪所以不许践踏。在南北阁的屋檐下,我们发现了小鸟以及它们所筑造的窝。
2.3未名湖及其附近:
从静园出来,我们沿着小山坡间的路到未名湖。这条路很安静,偶尔可以看到一两个人在这静谧的山坡上大树下看书。未名湖边的柳树已经发芽,随风飘舞,给人以“杨柳依依”之美感。粉红的桃树也已经开花,夹杂于万绿之中。在未名湖旁,老师带我们去看了在翻尾石鱼旁边的一块小沙滩,沙滩上有着许多小草,中间有一条路。这个沙滩与翻尾石鱼连成一体,是未名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老师告诉我们小沙滩上原有一块介绍翻尾石鱼的碑,是后来才移到沙滩前面。
2.4蔚秀园:
我们从西门出直接进入蔚秀园。进入蔚秀园,我看到的是有些萧条的景色,还有一个充满脏水的河,河边有些野草。在这小河旁边,我访问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告诉我,她还是喜欢住在这里面,虽然水很臭。在臭河的一边,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然的小山包,上面有一个亭子。走上小山包,便看到了一幅在城市中及其难见到的画面,一群老太太在剪野菜,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亭子中是一对情侣在看书。此时大概已经9点半,太阳已经有些大了,然而,由于山包上的大树遮挡了阳光,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极好的乘凉之地。那两个小男孩告诉我,他们觉得挖野菜挺好玩的,觉得住在这里面有这么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小山包,他们玩的东西玩的花样比其他人更为丰富。当我走近这些老太太时,却诧异地发现她们竟然是将这些野菜连根拔起,而她们并不认为这会对这小山包造成破坏。而矛盾的是,这些老太太告诉我们她们都很喜欢这个天然的而非人工的小山。
2.5万泉文化公园:
进入万泉文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场以及其后的一片草地。因为是周末,玩的小朋友比较多。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在草地上玩。一对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父母告诉我他们经常带他们的孩子来这玩,因为这视野开阔,空间大,空气新鲜,而他们更为喜欢带孩子在草地上玩,因为游乐场的器械容易使孩子摔伤,而他们的孩子也更喜欢在草地上玩。但让他们不满意的是,广场中的树太少了,亭子也很少,在夏天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乘凉的地方。告别了快乐的一家子,我却发现在离他们不远处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勿践踏”四个大字。
接着,我到了公园的广场。从上向下望,广场并非很大,有着不少人在广场中滑冰。广场中央有一个喷水池但并不喷水。在广场的左边,设计师们刻意搁置了一些横放或者竖放的大石柱,让我觉得有些冷峻,石柱上坐着一些老人,其中有的用书遮挡着太阳。在广场的周边,等距放置着一些美观的圆球,广场的外围有着一弧形的比广场地面略低的“河道”,但其中并没有水。我访问了一对坐在广场右边的老年夫妇,他们觉得这个广场树太少,以致于没有一个乘凉纳荫的地方。在提及有人在草地上玩耍时他们认为那些在草地上玩耍的人素质太低,既然已经是不允许了,就不应该这样做;这种不遵守公共道德,应该给予指责。这个回答让我感到很惊讶。
2.6到颐和园的途中:
途中,我看到的是一幅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的建筑没有了城市的现代化和整洁,有些凌乱,肮脏,带有些乡土气息,应该是处于城乡过度带。同时还看到一片正在建设的工地,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著名的京西稻区。后来因为北京缺水,而农业又是耗水最大的用户,所以将农田除去了,而代之以正在建设的绿化隔离带。
2.7颐和园:
在颐和园南如意门前,昆玉河的两旁是用水泥铸成的堤坝,看起来很干净,然而却没有了河流的弯曲美和自然美。在桥上,我们访问了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告诉我原来昆玉河的两岸是自然的河堤,但是由于没人管理,很脏,而现在好多了,如果以前也有人管理的话,也如现在一样干净的话,他们还是更喜欢以前自然的河堤,有着自然美,不象现在显的有些生硬。
颐和园中有条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的。在西堤旁的湖中,我看到湖水有些儿脏,似乎是被污染了。然而走近一看,才发现,那不是污染物,而是湖旁大树落下的枯枝败叶堆积而成。这枯枝败叶,对怎个湖泊生态系统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样堆积究竟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呢?
顺着西堤向前走,在老师的指引下,我看到了昆明湖旁的湿地,据老师讲解,这片湿地是有芦苇和茭白所构成,生物产量很高,对净化水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湿地是否还有其他的作用呢?
最后的一站是万寿山。老师带我们看了一个几百年前的保持水土的工程。这儿的山并非如其他一般呈一坡状,而是一层一层的呈阶梯状,感觉有点象梯田。这样做加强了雨水下渗,减缓了沙下流的速度,从而使得山坡上的水土得以有效的保持。在山的另一边,我们看到了侧柏。侧柏适应于碱性环境,耐干旱,能够自己生长无须人工管理,然而现在由于人工的干预,已经使的它的生长受到影响。
3讨论与分析:
本部分将对2中所描述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3.1人对自然的需求: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动物有着一种亲近自然的本性,这些自然环境带给人的愉悦之情是那些人工环境所不能替代的。环境心理学家们认为,“对自然环境的美好体验可以减轻人们的精神压力,产生一种美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体验”(1),因此在2.1部分对燕南园的采访中,如我们所料,被采访的女士对燕南园感到很满意。而作为修建于50年代的燕南园,生活条件并不如条件极为现代化的公寓,有如此大的魅力也正是因为燕南园有着极其好的自然环境,有着让人心旷神怡的绿色,和悦耳的鸟鸣。而同样在万泉河文化公园,喜爱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也正是因为他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为这自然的绿对人所产生的吸引力。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公园竟然剥夺的孩子的这种权利,在草地上打出了“请勿践踏”的牌子。2.2中的静园后的草地也是不许践踏的.也许,设计师们是出于保护植物的目的,才这样做的。然而,试问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是否又考虑到了人对自然的需求呢?是否想到了公园的建造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仅仅追求美观,追求表层上的绿。对于人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绿是我们可以亲近的绿,而不是那可望不可即的绿。对于保护植物和满足人对绿的需求上的矛盾,这是一个很好解决的问题,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完全可以用耐践踏的植物来替代这种娇气的植物,如车前草。同时,我发现当我们在向自然亲近时,所受到的阻力不仅仅是设计师们的设计失误,还有来自人们观念的僵化以及人们错误思想的指导使得他们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破坏。2.5中最后的采访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人似乎早已经忘却了人亲近自然的本性,似乎已经麻木。由于社会长期的误导,在他们看来,这种本无可厚非的很美好的天性反而成了素质低下的表现,是应该收到谴责的。而在他们心里,这种天性已经泯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悲,然而更可悲的是,孩子们的这种天性也将被这种观念所扼杀。而在2.4中连根一起将野菜拔起的老太太们亲近了自然,却在以着另一种方式破坏着她们所喜欢的自然环境而全然不知,也许当她们发现的时候,她们再也没了这片可亲近的自然环境了,这不也是一种可悲吗?!所以,经过这次实习,我认为要让我们能与自然更近,除了设计的改进,还应该转变人的观念,应该让人们知道什么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自然的亲近),什么是应该先考虑的(合理的人性的满足),什么是我们该做的?(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护我们亲近的自然)。
3.2万泉河广场:
“要使我们的城市广场句要意义,必须重新认识城市广场是‘人性场所’”。(2)从被访问人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广场设计的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它忽略了一点:人。尽管看上去广场很漂亮,但置身其中特别是夏天,并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因为广场的周围并没有给游人提供庇荫的大树和坐的地方,只有一些冰冷的石凳和一些设计师们认为具有艺术效果的同样冰冷的石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广场是“非人性的广场,缺乏对普通人的关怀”(3)。其次,广场中的喷水池几乎是不怎么用的,那么也就是这个喷水池只是为了特殊的几天来装点门面而用,这样岂不是对资源的浪费?再者,这样的广场是存在着安全隐患的。溜冰的孩子如不小心碰到周边的石球是很容易受伤的,而喜欢到处乱跑的小孩也许一不注意就会不小心在铺设的“河道”与广场的交接处踩空从而受伤。而这些也正表明了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广场时还是主要以美观排场为标准,而对人的关怀反成了其次甚至不在考虑之范围!我认为应该在这个广场其周围种上大树,并给游人提供舒服的坐椅。至于喷水池和石球石柱,我认为应该做一个适当的改造,使得这些隐患能消失。
3.3水(河):
“每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地的水系紧密相关。”(4)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然而,在实习中,我却一次又一次的看到水体的污染。在蔚秀园中的臭水不仅影响了那里的环境,更给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威胁,在被采访的人中,没有一个人不对此感到不满和无奈。在去颐和园的途中,我看到了流着污水的万泉河。在颐和园门前,我看到了修了水泥堤坝的昆玉河.对于前面两个问题,我们经常接触,其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而最后一个,在采访时,原来以为这样做只是会造成视觉上的不舒适,然而回来后,查书,发现这样做的危害远远不止于此.原来自然的河堤,与水系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那里栖息着许多动物,生长着许多植物,它们不仅仅使得让我们感受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而且还对水的自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当水泥护堤建成后,这一切都遭到了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加剧.(4)知道了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方面,我们在大声呐喊着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又在破坏着它,而可悲的是,我们有时却不知道自己是在破坏反而以为是在”保护”.看来,我们保护环境不能是盲目而为,应该去除那种盲目自大,不信科学自以为是的心理,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只能是加剧其恶化!
3.4湿地: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狭义的定义通常把湿地视为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由于土壤浸泡在水中,所以特征植物得以生长。我们在颐和园看到的湿地应该正是这种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度区域。湿地的功能除了对水质的净化起着关键作用外,还有有着以下功能:滞留营养物和沉积物,防止自然力的破坏(保护海岸线,防风,排除有毒物),流量调节,防止盐水的入侵。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湿地的这些功能,而不是去破坏它,因地制宜,那么湿地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同时很重要的是,世界上的许多湿地还是许多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脚的蓬湿地现已变成了鸟的世界,并仍有大量鸟群不断飞来,将此地视为远离污染的纯净天堂。而对于城市,一个人工痕迹很重的生态系统,湿地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在我的周记六中曾提到的上海江湾湿地是上海最后一块自然湿地,现在却面临着被房地产开发的境地!很庆幸的是,颐和园的湿地还未受到开发商的威胁。
3.5一些未找到答案的问题:
3.5.1问题一:在2.8中提到的湖中的枯枝败叶的问题,试图去找找资料,然而却没找到。只是看到在森林系统中,森林及野生植物每年增加的有机物质,连同枯枝败叶,厚厚地盖着林地,腐烂以后成为优质肥料,呈现最好的水土保持,形成林地内有大量蓄水。我认为在湖泊中也同理,枯枝败叶被微生物分解腐烂后成为优质肥料,能够给湖里的生物提供养料,同时也为大树本身提供养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级消费者及生产者处于一个自己自足的状态,完全不需要人为活动的介入。如果我们认为枯枝败叶污染了湖水,而将其处理的话,反而会影响生态平衡,导致湖水环境的恶化。但,是否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矛盾:如果不加管理的话,枯枝败叶过多将会造成湖水的富营养化从而破坏湖水的生态?
3.5.2问题二:对于途中所看到绿化隔离带,它是以京郊稻田为代价的。那么就生态价值而言,这样做是否可取?
4实习心得:
这次实习给我的收获确实不小。古人云: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原来在课本上在电视中看到的各种不合理的现象总觉得似乎离自己很远,然而在走出了象牙塔后,才发现原来这些不合理离自己是如此的近,是如此的严重。我们已经感知到了环境的恶化,也知道环境的恶化会对人类本身造成巨大的威胁,然而我们仍然有着很多急功近利的人,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去破坏那根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生态平衡。同时,我们也有很多盲目的人,他们本着保护环境的心理想去做一些切实的事情,然而却由于知识的缺乏,思想上的盲目自大,往往是南辕北辙,不仅没有保护环境反而由于他们的保护心切使得环境的恶化大大加剧。而事实上往往,生态系统有它自己的调节方式,根本毋需我们的看似“好心”的多此一举。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像鲁迅先生那样“摇旗呐喊”,以唤起国民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们还应该向国人大力宣传科学知识,我们要树立的不仅仅是环境危机意识还更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的环保意识!
第五篇:城市生态实习报告
李韵然00213031
2003.4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2.实习路线及内容:2003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
3.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
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
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世外桃源”——燕南园:
(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
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等。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月兰花开,种类更加丰富。
(2)自己在园中的观察:
与园外相比,园中的人工雕琢很少。墙角,路边都长着野花。注意到园中很少有铁栅栏,草地的边界都是由一种植物,再在上面简单的架一根竹竿组成的。植物都是活的,长叶开花后应该很漂亮。我想这个效果是铁栅栏无法拥有的。在里面还看到三只野猫,两白一黄。
(3)同园内居民的交流:
有一位40多岁的叔叔在自家门前的地里给玉簪花分株,访问中他说这一小片地里的植物都是他种的。问他住在这里同住在楼房哪个好,他说当然是这里好,因为这里人的密度小,活动空间大,还可以种花草。
在询问一位住在园中30多年的老大爷时,他指着园中的一个花坛说,那里以前是一个游乐场,现在修了反而少了个娱乐的地方。
在问及住在此处还有什么不如意的时候,被访的人一致对园内的公厕表示不满,说不仅环境差了,而且人也杂了。有一位50年代就居住在这里的老奶奶说这里的植被乱七八糟的,自己想种点花,又会被人折走。
3.静园:
据老师介绍,这里以前是一片苹果树林,但为修草坪被砍掉了。静园的草坪可以任人践踏,目前黄绿相间,野草为绿。
4.未名湖:
有一个插曲令我印象深刻。一个人正在湖边的长椅上看书,突然身边开始喷水,吓的差点跳起来,原来是给草坪浇水的时间到了。我觉得这是设计的一大失败。设计要处处为处在其中的人着想,也许坐椅与喷头不是一起建的,但后来添加的应考虑到整体,不能将一个一个设施隔离起来。
5.蔚秀园:
主要是同居民进行交流。大家似乎还是抱怨的比较多,都反映小区中的一个死水沟蚊蝇滋生,臭气熏天,垃圾成堆。据了解,这个水沟以前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来井,居民也不多,后来盖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来井不出水了,活水变成死水了,清水自然也混了,臭了。当问及对小区内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时候,大家的意见也是出奇的一致,说现在太乱,草乱七八糟的,还是要搞搞绿化,弄利落点好。问她们野花难道不好吗,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种的花那样开的长,也没有那么多种类,而且也没有种的花花朵大,好看。
居民的观点似乎与老师自然即是美的观点有些矛盾,这种情况在燕南园中也有发生,人们还是需要整齐的草坪和人工栽种的花朵。是因为我们访问的都是些老人家,她们见了太多的荒芜与嘈杂,现在渴望一种整齐的美吗?
6.海淀公园:
还是以自己观察和同别人的交流为主。在公园中没呆多久就感到很晒,问在公园中健身的人,也反映这里的树阴太少了,夏天只能很早或傍晚来。一个看着孩子玩耍的阿姨说,这里虽说很晒,但离家比较近,有一些健身设施,孩子也爱到这里玩,有总比没有要好。
我观察到,这里树少,天空比较空旷,反而成了放风筝的好地方,公园也因地制宜,门口就有卖风筝的。其实没树也有别样的乐趣。
公园中有残疾人康复区,儿童区和老年人健身区,区内都有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设施。而且每区的地都是用橡胶铺的,软而不滑,这是在很多小区或公园里面被忽视掉的。
7.去往颐和园的路上:
在万泉河边,被眼前景象惊呆,河床中已没有水,只有一层散发恶臭的淤泥。固化的河道,水的匮乏,使其没有了生机。
经老师讲解,路上那些穿着“铠甲”的树木是皮很名贵的杜仲。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种在路边,给树木的养护添加麻烦。是为了让路人认识新植物吗?树上没有挂牌,而且让人认识到它的珍贵之处,树就更危险了。是它适合种在此处,或是它长成后别有一番景象吗?
到了所谓的绿化隔离带,是将“京西稻田”除掉后的产物,觉得还没有路边的树多,土倒是不少。老师介绍一种名为灰藜的一年生植物,该种先锋植物,无人管理,也可茁壮成长。
8.颐和园南如意门:
门前就是昆玉河,又称京密引水渠,岸边已被固化。该条河流同八一湖相连,构成了所谓的京城水系,已经成了人们游北京的一条水上路线。驶过两条游船,但均没有按照当初开通此路线时所说的,为保护水体,将窗子封住,不知会给河水带来多少垃圾。
采访中,得知以前的岸边满是树,水里鱼也不少,但为了修路,树砍了,岸修了,现在鱼不见了,由于来往的车辆很多,又没有树,土也很大。我仔细观察河水,发现水中有不少水草,靠近岸边处还有垃圾。
9.颐和园内: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构成,两者均为自然形成。
沿西堤六桥而行,一路杨柳依依,桃花盛开,同门外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在同游客的交流中,大家都很喜欢这里的风景,觉得“没白花门票钱”,反面的声音没有听到。
湖边老师讲解由芦苇和茭白组成的湿地系统,这种滨水系统,净生产力高,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造福环境。我夏天来游园的时候,绿色的芦苇配上蓝色的湖水,再加上湖面波光粼粼,是很漂亮,但当时不了解它原来还有这么多生态功能。对一些景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此次实习的一大收获。
公园中正在进行整修,一圈印有花草树木的围帐将工地与游览区隔开,从远处看,围帐和园中的花草融为一体,不仔细看,简直无法分辨。这比起那些路边常见的突兀的围帐,更让人觉得舒服。但不幸的是我们还是看到有一条管道从工地延伸到湖边,乌黑的水正排到湖里。围帐很高,无法看到里面,不知这水是施工后的废水,还是将需要整修的湖段排空时,湖底含有淤泥的水,要是后者,还是情有可原的。
在山上我们看到了几百年前的水土保持工程,很不显眼,老师不讲,我是不可能发现的。工程对山体的改变不大,只是将山坡改造成鱼鳞状,有点象阶地,这样可以加强下渗,减缓水流的速度,从而预防了水土流失。但我想这只适用于水量不大的时候。
在山上还看到一些丢了脑袋的佛像,对取走佛祖脑袋的人颇不理解,这是一种亵渎,也是一种低素质的表现。
约下午两点在山上解散,实习结束。
三、分析与讨论
注意到这次实习中不论是老师的讲解,自己的观察还是进行访问的过程中,都提到了不少关于植物的问题,因此这一部分想着重探讨周围环境中植物的选择,以及对实习过程中想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1.关于居民对周围植被看法的问题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对环境进行修理,而对野生的植物则有一些深恶痛绝,这与老师的一些观点有些背道而驰。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自然环境能让人觉得舒服,使人产生深刻的体验呢?研究表明①,首先,要看人是否对自然环境感兴趣;其次,要看自然环境的物理特征。例如,一片矮树林旁边是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人们从矮树林中一条小路穿过,坐在草地上玩耍,会产生一种摆脱都市枯燥、乏味、紧张工作压力的感觉,心情愉快;而在另一种情况下,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无法通过的灌木丛,这类自然景色往往失去对人类的吸引力。
因此,我想整齐修剪过的草地,花园,还是有它们存在的心理基础的。我们在学这门课之前不也是对一些人工修剪,设计过的园艺作品赞不绝口吗?这似乎是很多人的心理需求。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市中心的花坛,绿地,在心理学上,能够有较高的清晰度,更能够吸引人。当然,任何改造都要有一个限度,适可而止。
老师是从生态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自然生长的植物有诸如,种类丰富,无需太多人工管理等优点。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讲,还是要以自然植物为主,这样对资源和环境都有益处。但处处都是这样,未免让人产生荒芜杂乱的感觉。居民的不满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当然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是人们的心理需求重要,还是环境生态重要?设计要以人为本,又要以环境为基础,两者兼顾似乎很有难度。如何处理,改变人的观念?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寻求一种合适的立足点,将二者有效的调和起来。但,这立足点在哪里呢?
2.关于路边种植杜仲树的问题
前面提到,在去往颐和园的路上,对路旁种植穿“铠甲”的杜仲树不理解,回来后特意查了一下该树的特征,发现自己当时的看法过于简单,是错误的。
当时看到的树,因为是刚移植过来的,树干很细,也没有枝叶,再加上那圈铁衣,觉得不是很美观。其实,据查得的资料②,杜仲干形直,枝繁叶茂,树冠多呈圆形或圆锥形,遮萌面积大,且树体抗性强,病虫害很少,不需喷洒农药,是城市园林绿化非常理想的树种。北京、南京,杭州、洛阳等城市利用杜仲作行道树或进行公园、庭院绿化,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而且由于杜仲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也是广大山丘地区理想的水土保持树种。杜仲树耐旱,耐寒,耐碱,却不喜湿热,在北京种植非常理想。
杜仲树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尤其是它的树皮,这也是给它穿衣的原因。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杜仲树的树皮具有再生的特性,即使对主干某一区段树皮进行全部环剥,只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短期内在剥掉皮的木质部上又可长出新的树皮,3~4年后即可赶上未剥皮部分树皮的厚度。通过环剥皮还可以促进树株直径的生长。杜仲不管幼树或老树都存在树皮再生能力,但其中以幼、壮龄树再生能力最强。所说的保护措施,简单来说就是用有网眼塑料薄膜包裹树干。
我想,既然剥皮不会给树造成太大的损伤,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还对树有好处,何苦要把树围起来呢。而且我看那铁圈很小,没有给树留生长的空间,不如没有。希望这是因为树还没完全长好,进行保护的缘故,以后能看到小树解脱枷锁。
那我们要怎样选择种植的植物呢?
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特性,以及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不能将人的意志强加给环境。正如在实习中看到的,针叶树的落针有一定酸性,会使周围的土壤酸化,因此树下的植被很少,我们强种上草也没有用;还有在颐和园山坡上看到的侧柏,它本是一种耐旱,耐碱的植物,所生长的地方往往植被不多,公园如果片面的追求绿化效果,铺上草坪,为保养草坪又浇灌很多的水,反而会对侧柏的生长不利。还有前几年,北京提出要给杨树做“节育手术”,因为每年一到春天,杨絮就铺天盖地,无孔不钻,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这是当初种植时所没想到的。这些都是由于设计者不了解植物的习性造成的。形式不是我们追求的一切,和谐才是基础。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乡土植物的应用。所谓“乡土植物”是指未经人类作用引进的那些植物。“在乡土植物中包括不少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材料,它们生长繁茂,管理粗放,无需对土壤作特殊的处理,可供选择用于公园、娱乐场所和庭院中的湖泊、溪流、池塘及喷泉花坛等处的镶边栽种。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WilliamRobinson)。应用乡土植物种植可为城市居民区提供一个近似于自然林地和开阔田野的环境。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攀爬树木,摘取花朵和进行其他活动,而这正是现在很多设计没有考虑到的。乡土树种还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的季节变化,而引入的外来树种却不能反映季节的特点。在当前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中。乡土植物以其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持久的风貌,也许更能引起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从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尤其是在土壤和其他条件不良的地段,乡土植物可以依靠其较强的抗性来维持正常生长。在不具备表土的地段,更可显现出其特殊的栽培价值。许多乡土植物并不需要优良的表土。贫瘠的土壤反而可以防止其过量生长,并减少相应的管理问题,而且这些植物在贫瘠土壤中生长的寿命往往比在优质土中更长。燕南园中几乎遍及各处的二月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墙角,土坑都成为它生长的场所。
前面也有提到关于人们对修剪得很好的花坛,绿地的需求。鉴于以上所说的乡土植物的优点,我们可以考虑以其作为园林设计,城市美化的主要原材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态和人们心理需求的统一。
最后,我想到静园被砍掉的苹果树,也想到高中校园里的那排柿子树,那是我们学校的一道风景,一到秋天树上挂满了柿子,但没有人去摘它。长满果实的树木能给人一种成就感,一种满足与欣喜。在校园等地种植一些适宜当地环境的果树,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应该被提倡。
四、收获与问题
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在实习的过程中,经老师的讲解,我体会到“生态无处不在”这句话。同时通过提出与解决问题,增进了知识,加深了理解,纠正了自己的一些错误认识。
在这次实习中,我感觉的最大的困惑就是,人们的需求或者愿望与生态的矛盾。要改变人的认识,但这绝非我们短暂的一生所能实现的,我们不能把全部的精力全放在纠正人的意识上面,还要努力去寻找协调二者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应该就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
与之相关的还有植物选择,尤其是在城市中的问题,这虽在前面有所讨论,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植物知识,显然还是不全面的,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
在海淀公园发现树少反而成为人们放风筝的好地方,所以不应该仅仅以树木的多少来衡量公园的好坏,还要看植物的分布以及其在人类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但究竟应该怎样安排园中的植物,当然最好应该沿用其原有的状态,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再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来设计。而究竟具体应该怎样做,还待讨论。
五、资料来源及参考资料
①《环境心理学》俞国良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②http://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BrianClouston陈自新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