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者编辑实习报告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XX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我们副主任说,做产经新闻,起码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熟悉这一行。很显然,我的实习期没有那么长。可是,我绝对不甘心只是这样默默无闻。每天强迫自己浸泡在“财经网”,“轻工网”,关注的全部都是那些枯燥的轻工新闻。这期间,我确实有过动摇。
因为,面对当初去出版社还是报社的双重选择,我放弃了名气更大、待遇更好的轻工出版社,只因为,不想单纯的坐在办公室,只因为,心中的记者梦。纵然和我大学四年的英语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依然坚定的来了。但是当我面对所有在学校我没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时,我也确实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尽管,去实习之前,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一次都要从头开始,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你,在这里,曾经的荣耀并不属于你。这样的心理暗示却依然没能阻止我最初的心理落差感。这种落差,在当时,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孤独感。还好,我的孤独感并没有持续太久。
今天只这样淡淡把那段经历掀过,而那种感觉会让我一直记得。而且我坚信,那样的孤独记忆,一定是我收获的财富。我想,在大学积累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快产生了效果,和办公室的人关系日益亲密,兄弟部门也一样。
我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别人需要半年做到的事情,一个月不到,我做到了。尽管,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清楚的知道,经济新闻并不是我喜欢的。然则,这个时候,这些似乎变得不重要。后来,又做了实习编辑,又有了第二篇文章发表……
我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会在哪里,也不确定,未来的职业与理想,与专业有多远,有自己的喜好有多少的差距。但是,两个月不到的实习,给了我一份对未来的期许。纵使自己并不喜欢,纵使自己并不擅长,纵使与专业毫无关联,我依然可以去做。而且,只要我愿意,我依然可以做好。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欢迎登录xiexiebang.com[],内容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实习记者实习编辑实习报告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实习记者实习编辑实习报告。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07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实习报告《实习记者实习编辑实习报告》。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首先要做的,是从偌大的北京城中找到我要达到的地点。查清查具体的往返乘车路线,避免初来乍到的我“迷失”在这样一座融合古今的城市。然后,整装待发。
我的第一次会议,是新浪房产推出“乐居”理念的一次峰会。在一个商贸中心其中一家5星级酒店举行。一路询问之下,来到会场,有一种“蒙”的感觉。精致的会场,满是西服革履的嘉宾,耀眼的闪光灯……在签到处换取了“媒体”的出入证,掩饰着内心的喜悦,佯装镇定的步入会场,在媒体专区坐下,像模像样的拿出我的“采访本”,却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翻看着在签到处领到的峰会新闻稿,试图从其中找出一些端倪,不至于到会议完全结束我依然处于“混沌”状况。而这时,开始有人不停地交换名片。我的心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不安。名片?我现在是变不出名片的,可是我总不能说:“不好意思,没有”吧?这样的不安之下,耳边一个声音响起:小姐,请问可以交换一下名片吗?转过头,来不及多想,脱口而出:不好意思,我的名片刚刚发完了……
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时的反应应该是那样的情境下所能够做出的最好选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我明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突发状况,也是作为一名记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那次的峰会,政界,商界,房产届的名士着实见了不少。这其中还包括一直以来在中国房地产界“炙手可热“的人物:雅虎中国的总裁潘石屹。当时,正值潘石屹的“拐点论”被炒得火热,而他出现在峰会也可以说是提高网络同步直播收视率的一个举措吧!
会议结束之后,走在那个充满着“高级”气息的贸易中心,心里面的感觉很复杂。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生活,感受这样的生活。身上穿着和那些人一样的职业套装,但是自己清楚,并不是他们。那一天,我一直在问自己,这样的日子,是我想要的日子吗?为了成为可以自由出入这种奢华场所,就是我想要的未来吗?偌大的北京城,我显得那么的渺小。之后,我又去了很多个会场,采访了莫慧兰,可是再也没有了第一次的那么多感触。每次辗转于公交车和地铁站,前往一个个高级会所,观察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都很好奇,他们是否是和我一样的人?
我们副主任说,做产经新闻,起码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熟悉这一行。很显然,我的实习期没有那么长。可是,我绝对不甘心只是这样默默无闻。每天强迫自己浸泡在“财经网”,“轻工网”,关注的全部都是那些枯燥的轻工新闻。这期间,我确实有过动摇。因为,面对当初去出版社还是报社的双重选择,我放弃了名气更大、待遇更好的轻工出版社,只因为,不想单纯的坐在办公室,只因为,心中的记者梦。纵然和我大学四年的英语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依然坚定的来了。但是当我面对所有在学校我没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时,我也确实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尽管,去实习之前,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一次都要从头开始,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你,在这里,曾经的荣耀并不属于你。这样的心理暗示却依然没能阻止我最初的心理落差感。这种落差,在当时,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孤独感。还好,我的孤独感并没有持续太久。
今天只这样淡淡把那段经历掀过,而那种感觉会让我一直记得。而且我坚信,那样的孤独记忆,一定是我收获的财富。我想,在大学积累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快产生了效果,和办公室的人关系日益亲密,兄弟部门也一样。我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别人需要半年做到的事情,一个月不到,我做到了。尽管,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清楚的知道,经济新闻并不是我喜欢的。然则,这个时候,这些似乎变得不重要。后来,又做了实习编辑,又有了第二篇文章发表……
我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会在哪里,也不确定,未来的职业与理想,与专业有多远,有自己的喜好有多少的差距。但是,两个月不到的实习,给了我一份对未来的期许。纵使自己并不喜欢,纵使自己并不擅长,纵使与专业毫无关联,我依然可以去做。而且,只要我愿意,我依然可以做好。
第三篇:记者编辑实习报告
记者编辑实习报告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好范文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XX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首先要做的,是从偌大的北京城中找到我要达到的地点。查清查具体的往返乘车路线,避免初来乍到的我“迷失”在这样一座融合古今的城市。然后,整装待发。
我的第一次会议,是新浪房产推出“乐居”理念的一次峰会。在一个商贸中心其中一家5星级酒店举行。一路询问之下,来到会场,有一种“蒙”的感觉。精致的会场,满是西服革履的嘉宾,耀眼的闪光灯……在签到处换取了“媒体”的出入证,掩饰着内心的喜悦,佯装镇定的步入会场,在媒体专区坐下,像模像样的拿出我的“采访本”,却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翻看着在签到处领到的峰会新闻稿,试图从其中找出一些端倪,不至于到会议完全结束我依然处于“混沌”状况。
而这时,开始有人不停地交换名片。我的心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不安。名片?我现在是变不出名片的,可是我总不能说:“不好意思,没有”吧?这样的不安之下,耳边一个声音响起:小姐,请问可以交换一下名片吗?转过头,来不及多想,脱口而出:不好意思,我的名片刚刚发完了……
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时的反应应该是那样的情境下所能够做出的最好选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我明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突发状况,也是作为一名记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那次的峰会,政界,商界,房产届的名士着实见了不少。这其中还包括一直以来在中国房地产界“炙手可热“的人物:雅虎中国的总裁潘石屹。当时,正值潘石屹的“拐点论”被炒得火热,而他出现在峰会也可以说是提高网络同步直播收视率的一个举措吧!
会议结束之后,走在那个充满着“高级”气息的贸易中心,心里面的感觉很复杂。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生活,感受这样的生活。身上穿着和那些人一样的职业套装,但是自己清楚,并不是他们。那一天,我一直在问自己,这样的日子,是我想要的日子吗?为了成为可以自由出入这种奢华场所,就是我想要的未来吗?偌大的北京城,我显得那么的渺小。之后,我又去了很多个会场,采访了莫慧兰,可是再也没有了第一次的那么多感触。每次辗转于公交车和地铁站,前往一个个高级会所,观察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都很好奇,他们是否是和我一样的人?
我们副主任说,做产经新闻,起码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熟悉这一行。很显然,我的实习期没有那么长。可是,我绝对不甘心只是这样默默无闻。每天强迫自己浸泡在“财经网”,“轻工网”,关注的全部都是那些枯燥的轻工新闻。这期间,我确实有过动摇。
因为,面对当初去出版社还是报社的双重选择,我放弃了名气更大、待遇更好的轻工出版社,只因为,不想单纯的坐在办公室,只因为,心中的记者梦。纵然和我大学四年的英语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依然坚定的来了。但是当我面对所有在学校我没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时,我也确实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尽管,去实习之前,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一次都要从头开始,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你,在这里,曾经的荣耀并不属于你。这样的心理暗示却依然没能阻止我最初的心理落差感。这种落差,在当时,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孤独感。还好,我的孤独感并没有持续太久。
今天只这样淡淡把那段经历掀过,而那种感觉会让我一直记得。而且我坚信,那样的孤独记忆,一定是我收获的财富。我想,在大学积累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快产生了效果,和办公室的人关系日益亲密,兄弟部门也一样。
我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别人需要半年做到的事情,一个月不到,我做到了。尽管,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清楚的知道,经济新闻并不是我喜欢的。然则,这个时候,这些似乎变得不重要。后来,又做了实习编辑,又有了第二篇文章发表……
我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会在哪里,也不确定,未来的职业与理想,与专业有多远,有自己的喜好有多少的差距。但是,两个月不到的实习,给了我一份对未来的期许。纵使自己并不喜欢,纵使自己并不擅长,纵使与专业毫无关联,我依然可以去做。而且,只要我愿意,我依然可以做好。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第四篇:记者编辑大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好范文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XX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 “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首先要做的,是从偌大的北京城中找到我要达到的地点。查清查具体的往返乘车路线,避免初来乍到的我“迷失”在这样一座融合古今的城市。然后,整装待发。
我的第一次会议,是新浪房产推出“乐居”理念的一次峰会。在一个商贸中心其中一家5星级酒店举行。一路询问之下,来到会场,有一种“蒙”的感觉。精致的会场,满是西服革履的嘉宾,耀眼的闪光灯……在签到处换取了“媒体”的出入证,掩饰着内心的喜悦,佯装镇定的步入会场,在媒体专区坐下,像模像样的拿出我的“采访本”,却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翻看着在签到处领到的峰会新闻稿,试图从其中找出一些端倪,不至于到会议完全结束我依然处于“混沌”状况。
而这时,开始有人不停地交换名片。我的心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不安。名片?我现在是变不出名片的,可是我总不能说:“不好意思,没有”吧?这样的不安之下,耳边一个声音响起:小姐,请问可以交换一下名片吗?转过头,来不及多想,脱口而出:不好意思,我的名片刚刚发完了……
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时的反应应该是那样的情境下所能够做出的最好选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我明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突发状况,也是作为一名记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那次的峰会,政界,商界,房产届的名士着实见了不少。这其中还包括一直以来在中国房地产界“炙手可热“的人物:雅虎中国的总裁潘石屹。当时,正值潘石屹的“拐点论”被炒得火热,而他出现在峰会也可以说是提高网络同步直播收视率的一个举措吧!
第五篇:编辑和记者述职报告
编辑和记者
一、严于律己,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作为中共xx地委机关刊的编辑和记者,我个人深深感到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使我增加了作为党刊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0年,我有幸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今年7月中旬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对党性修养的锻炼是个难得的机会,正是xx试验区杂志社给了我这样的学习机会。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思想觉悟也得到提升。
在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为试验区作出的一系列批示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贵州省委“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总基调及“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意义,深刻领会“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xx试验区精神和xx试验区“开发扶贫、人口控制、生态建设”三大主题,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一年来,本人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工作积极主动,勤奋踏实,不畏艰难,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服从组织及领导安排,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认真完成每项工作。在杂志社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平凡的新闻采编工作岗位上默默工作,采写和编辑好每一篇稿件。
二、扎实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编辑工作
(二)记者工作
多次参与重大新闻活动的采访和报道,保质保量完成采访任务。中共xx地委、xx地区行署提出“工业强区”战略后,根据单位领导的安排,我采写了《地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精神,会议强调——加大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力度 推动试验区强区升位跨越发展》、《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推动xx跨越发展——xx地区工业发展大会隆重召开》、《循环经济的范本——贵州华电xx热电有限公司发展纪实》、《开足马力挺进西部50强——金沙县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侧记》(与人合作)等文章,不同角度地反映我区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精神和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情况。
“三个建设年”活动开展后,我主动采写通讯《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我区扎实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纪实》,反映我区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的相关情况。在全省项目建设年观摩会特刊中,在单位领导的策划和安排下,写成通讯《乌蒙大地春潮涌——我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项目建设综述》,报道我区在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我区的一大亮点工程。在学习和领会精神后,独立策划并采写了《佳夸村人的得意之作——织金县三甲乡佳夸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纪实》、《独具魅力的“熊家场模式”——织金县熊家场乡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纪实》、《一个农业乡镇的三张名片——赫章县平山乡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观察》、《深山里的光明“钱”景——xx市梨树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观察》、《一幅生动的绿色画卷——大方县竹园民族乡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侧记》等系列通讯,报道了我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典型做法和经验。
今年年初全区抗雪凝工作是地委、行署的重要工作。围绕地委、行署的中心工作,在单位领导的策划和指导下,采写了《寒冬里的温情——地委书记秦如培调研保电力保民生保交通侧记》、《为了道路交通安全畅通——xx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抗凝保畅工作侧记》等稿件。并三次随警作战,亲临抗凝冻第一线的贵毕高等级公路、xx市海子街镇和长春堡镇白家哨,采写《寒风中的坚守——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贵毕大队二中队抗凝保畅工作直击》等稿件,真实反映了交警抗凝冻的情况。
一年来,本人认真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总计发稿96篇,其中通讯类24篇,消息类72篇,如下表所示:
月
发稿(篇)
通讯(篇)
消息(篇)
备注
2010年7月
2010年8月
2010年9月
2010年10月
2010年11月
2011年1月
2011年3月
2011年4月
2011年特刊
0
2011年5月
0
2011年6月
合
(三)秘书工作
交流杂志登记。对与我刊交流的杂志进行详细登记,为领导提供参考,方便职工阅读。目前,与我刊交流的杂志近100余家,极大地增强了《xx试验区》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宣传推介xx试验区的形象服务。
(四)发行工作
发行名单统筹。随着《xx试验区》影响力的增加,每期杂志的发行名单都有所增加。xx试验区领导干部的任用和调动,使发行名单经常变换,因此必须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及时了解我区干部变动的情况以便更改名单,确保领导干部能读到杂志。除此之外,抽查回访村支书后名单会有所变更,因此每期发行地址打印出来之前,必须跟负责抽查回访的同志及时沟通,确保新任村支书收到杂志。每期发行地址打印前,必须全部核实,看是否有重复和遗漏的名单。每期杂志进入编排制作阶段后,及时将每期杂志的发行地址打印出来,粘贴信封。
地区行政办公中心C栋13-16层的杂志投递。根据单位领导的安排,对地区行政办公中心C栋的单位进行直接投递,不再送到收发室,让读者尽快阅读到新出的杂志。由于树立良好的形象(佩戴工作证,使用专门制作的袋子,送书时文明礼貌用语,着装整洁大方),得到了很多单位领导的好评,也为单位树立了良好形象。
电话抽查与回访。根据杂志社抽查回访不间断的工作模式,对金沙县村支书进行电话抽查与回访。对于金沙县发行员直接投递的杂志,收到回执单后,及时打电话抽查,向读者简要介绍本期杂志的重要内容,了解各个单位收到杂志的情况,每期完成抽查40家的任务;在每月15日前,电话抽查回访村支书50个,并做好相关记录,形成抽查。一年来,兢兢业业地完成抽查回访工作,为单位提供原始台账,提供参考。
三、更上层楼,在新闻战线上成长起来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本人将坚持xx试验区杂志社“激情工作、完美细节”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勤奋工作,积极进取,逐渐在新闻战线上成长起来,为xx试验区的建设鼓与呼,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懈努力奋斗。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