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理读书-《实践论》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实践教学·马列经典原著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题目:小组 代 表人:院系专业班级:
联 系电 话:
指 导教 师:填 表日 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
2010年8月26日
《实践论》读后感
摘要: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关键词:毛泽东;实践论;理论;世界观
正文: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写于1937年7月。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
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
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在毛泽东看来,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极为突出的特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统一的。
《实践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两点,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中就说过,“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在整个《实践论》中,毛泽东都没有脱离认识而独写实践。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我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心得,也是《实践论》的精华内容对我的认知的启示。
参考文献: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实践论 读书报告
《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是一本历史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因为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历史革命所需要的思想支撑,而且还深刻的总结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首先,根据历史知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革命中认识到必须纠正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以及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经历了1924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的失败,使之认识到除了敌我实力悬殊外,党内路线错误也是让外部敌对势力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几近灭亡,虽然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但是只是在军事和中央领导机构上做了变动,全党需要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路线上进行通盘的审视,而在1937年前后,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面对着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各种矛盾,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党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然而,党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关门主义(也就是宗派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思想理论的高度上加以解决,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
这一切都催生了《实践论》,毛泽东在此书里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即行与知的关系。首先他肯定了唯物论不能脱离社会与历史发展,应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这样人类才慢慢了解自然,得出经验,在延伸至规律,而且还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认得社会实践除了生产活动室外,还有阶级斗争,政治活动,科学和艺术活动,所以人的认识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还包括政治,文化,科学等,其中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以深刻的影响。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官僚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就此起彼伏,例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政府对农民的压迫,沉重的赋税,生活的困苦,逼农民走上一条反政府的起义当中,而且阶级斗争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因素,无论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都是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实现的。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对其的了解也从低级到高级,有片面到全面,但是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对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那是因为剥削阶级的压迫和生产规模的狭小。直到工业化大发展的时候才有了马克思主义,它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并且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就是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我们人类从实践中获得对某事物或某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阶段只是对事物的印象认识,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所以我们这是对该事物的了解是片面的。想要达到理性认识,必须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在把认识抽象化,形成概念,这种概念是事物的内在本质,这时对事物的认识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由表及里,有片面到全面。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思维,到达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论理阶段。
虽然认识两个的阶段都各有不同,但是连个是密不可分,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目的,他们二者是相互结合,因为感觉解决的是现象问题,理性是解决本质问题,但是认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它要根据的物质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认识的步伐是永远不会停止,因为物质世界时不断运动的。但是由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事事都经历一遍,这是不实际的,但是人的认识不仅来自直接的经验认识,还可来自间接知识,如通过书本,网络,即通过学习别人的认识。这样我们可以更快捷,更广泛的认识到世界。如果这些知识客观反映了客观事物,这就是可靠的。知识无非由直接和间接得到,但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来源,所以中国共产党当必须参加革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出被列强侵略的境地。如果认为认识可以不经过感性阶段,那就成了唯心论者,因为其忽视了经验的的实在性,认为感性的经验的不可靠,只有理性才可信,但这其实已经自相矛盾了,因为没有感性认识,哪来的理性认识呢?认识是有一个过程,有表象到本质的过程,其中表象就是感性认识得来的。即使是间接认识也是一样,因为间接认识只不过我们认识的渠道是间接的,但是认识的过程是一样的。第一步是从实践得到感觉,第二是进一步实践,把各种感觉伦理化,得到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的深化——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和辩证性。
但是认识的运动并没有完,更重要是把这种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但是认识最终是要回到实践当中,并指导实践。因为认识具有能动性,不仅表现在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且还表现在把这种理性的认识放回到世界的实践中,指导生产实践,革命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其实这是检验和发展认识的过程。因为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我们要知道这是不是准确的,必须去应用,如果这种认识可以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其真理性的结论,不过这种真理性不是永恒的,因为世界上是没有置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且有些理论的真理性事不完全的,只有跟随物质世界的运动不断调整,才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所以保守派往往因为不能与时俱进而被社会淘汰。就以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就是一种不愿接受先进生产技术,不能与时俱进的很好表现,在我们自夸为天朝大国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呗世界抛弃,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但是一般来说,人们的认识是不能完全丝毫不变的是实现。因为在实践过程有太多科学和技术条件上的限制,也受客观过过程的发展及表现程度的限制,所以这回事我们的思想,理论和计划的改变。这就需要人民的灵活和机动性,在必须的时候即使改变法案,已达到实践的成功,就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设定了多个预备方案,就是以防万一,如果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处理,保证奥运会的顺利举行。
所谓实践出真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并指导实践。人类社会之所以会不断进步,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得出了对物质的世界的认识,掌握自然和社会生产的规律,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这样社会才会进步,我们才会有现在的高科计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并使世界接轨,融会贯通。所谓幸福的生活是创造出来的,只有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深化认识,解决遇到的各种矛盾。矛盾的解决,才会有发展。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必须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具体分析矛盾,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实践论》的出现,不仅是哲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它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实践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并指导了中国革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各种社会活动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实践论》,并把它贯彻到生活中去。
第三篇: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是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写作的,主要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他写作这篇文章及他的演讲主要是为了反对当时党内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错误,尤其是机会主义。而机会主义的错误是导致中国共产党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三年遭受重大打击的主要原因。因此,虽然这篇文章所论及的主题是哲学上的认识论,但也有着重要的现实的目的。理论论述的同时有着强烈的现实目的和现实意义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
按照我的理解,《实践论》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先于认识,这是一种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实践论》指出,在所有的实践活动中,人的生产活动是人认识的基本来源。人的活动首先是为了生存和繁衍的生产物资生活资料的活动,这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的生物的共同的特征。人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与外界的自然环境发生联系、与自然发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人获得了关于自然的认识,了解了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之间发生联系,从而使人获得了关于人和社会的认识。
在这里我想到了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观点,毛泽东论及的人类获得认识的过程,其实就是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关联和互动中实现的,如果用海德格尔的观点解释,就是人在于外界的事物的“相遇”中(通过实践),事物充分的展开自身,自己展示自己的本质,自己解释自己,从而使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在这个层面上这两种观点似乎是相同的。但毛泽东的认识论由于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对认识的过程的阐述更加的简洁,赋予了人理性认识世界的能力,赋予了人唯一主动的地位。
除了阐述生产实践的重要地位外,毛泽东的《实践论》也界定了“实践”的范围。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包括所有的物质生活和政治文化生活。而在这些活动中,阶级归属和阶级斗争是最重要的。每个人的思想都有阶级特征,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以最深刻的影响。因为人的生产活动是有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所以主要来源于生产活动的人的认识亦然。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因为阶级偏见和生产规模的狭小导致了对社会历史的片面的认识,这两个因素被打破后,人类就产生了对社会历史全面科学的认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
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存在的疑问:第一,其关于实践的定义是非常广的,这就导致了其可证伪程度的降低,也会导致牵强附会更加容易。无论实践是不是产生某种认识的主要原因,都可以在太宽广的实践的定义中找到一种可以解释这种认识产生的实践,然而这种牵强附会对于发现真相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这部分对阶级和阶级斗争地位的强调,在现在看来是与当时的政治目的有关的。人并不只是在阶级中生活,人的现实生活是多种层次中生活综合的结果,很难确定哪一种因素就是主导性的。就像本人既是男生又是北方人,我爱吃鸡肉这种爱好,很难说是男生这个因素导致的还是北方人这个因素导致的。将所有的思想都与阶级挂钩是牵强的,现在社会中所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已经比较模糊了,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本身对于社会的作用也已经大大降低,思想和认识的发展更难以用这种方式解释。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概念是时代的产物,在现在来说已经不是一个解释事实的很好的概念了。
第三,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推崇和所有之前学术的贬低(认为是片面的),虽然是可以自圆其说之举,但总有循环论证和为政治目的绑架之嫌。
第四,关于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引发人对社会和人的认识的发展这一过程。生产活动通过生产关系来产生人对社会方面的认识,但生产关系的变化并不是技术和物质是累积的关系,只是由一种生产关系变化到另一种生产关系。而且,社会的认识,或者说除了自然认识之外所有的认识,其产生以后就会有自身的传承和演变,即使这个因素不能说是认识发展根本的因素,起码也是不输给生产发展的因素。
还有一个问题是,认识的变化发展只能依赖于实践的变化吗?认识只能亦步亦趋的跟在实践之后吗?认识,尤其是理性的抽象的认识,一旦产生之后就变成了一种客观的存在,有着自己独立的发展能力,有着自身的传承、演化、发展的逻辑,而并不一定非要仰息实践的发展。认识按照自身的逻辑未必不能够超越实践的发展。逻辑、想象、类比的力量是伟大的。认识本身也是在指引这实践的发展的,所谓知难行易也。美国等国家现代政治制度的实践完全就是在启蒙思想家的理论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当然,这可以解释为启蒙思想家的认识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确立扩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本质上还是基于实践的。我承认启蒙思想的创见确实是一种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互动,是对社会问题、社会危机的一种学术上思想上的回应。但这样的回应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是思想家和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运动的结果,而且,此后的政治实践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而非完全由于生产发展的结果。起码在这个制度的创制上,也可说是人的认识的自我发展是主要的因素。
接下来,毛泽东论述了实践才是人们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在实践中检验错误、认识错误,从而按照实践的结果不断的纠正错误,以致得到正确的认识。这简洁却深刻的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很大一部分认识过程的实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比如改革开放的实践,邓小平说过,“允许看,但要坚决的试”,这就体现了这种观点。改革开放的成功就充分说明了这样一种观点和态度的强大力量。
第二部分,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人对事物认识的第一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方面的认识,看到的是各个事物的片面,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第二个阶段,人在这种感性的直观的认识基础上产生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是理性的抽象的阶段。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产生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从而使认识达到了较高的阶段。人的认识运动是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运动,是在实践基础上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文中列举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的例子、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认识的的例子和战争(指挥作战的实践和经验)的例子以及很多同志接受工作时表示不了解情况而不敢接手的例子。后两个例子的分析是非常深刻的,而且针对的都是当时的现实情况,对现实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部分还阐述了人的认识的两种不同类型,即直接认识(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间接认识(来源于他人的实践)。这一部分在总结了其观点之后,批评了与之相对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的观点。唯理论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经验论认为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两种正好相反的观点都只是说明了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而毛泽东在《实践论》里论述的认识论同时强调了经验认识和理性对人的认识的重要性。如果建立在可知论的基础上,这种认识是清晰简洁的,揭示了大部分正确认识的过程。在逻辑上也同样可以得到结论,如果得到的认识最后是正确的,那必须是认识的材料(经验得到的)和认识的过程(理性推理)都是正确的。
第三部分,强调利用认识的能动作用改造世界。
认识的能动的作用包括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由感性认识到理论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经验的感性的材料得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第二个飞跃是以理性的认识来指导实践的发展,即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的延续,可以验证第一个飞跃是否是正确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认识与实践的多次反复运动中才能到达正确的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这是由于现实中客观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基于实践的认识也必然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因为实践是无限的,所以认识也是无限的。
通过最后一点,毛泽东批评了当时的顽固派、右倾机会主义者和左倾冒险主义者。前者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认识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认识落后于实践的变化;后者的错误在于认识超越了现实情况的限制。这两种情况都是没有遵循认识紧随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结果。
这一部分还论述了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有前提条件的,是与当时的客观情况紧密相关的,真理是没有尽头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知行统一观,反对将实践和认识的分离。
总结起来,我的感想是,毛泽东的《实践论》说出了人类认识的大部分的事实,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有着深刻而清晰的揭示(这两者通常是不可兼得的),对现实生活有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令人受益匪浅。但任何的正确的观点、理论,任何真理都是有前提的、有它的适用范围的。这也是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观点。因此深刻的理解《实践论》的观点在解释哪些认识时是适用的、是最有力的解释,而在哪些方面的解释上却是不合适的、牵强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算真正的理解了《实践论》。然而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这个问题,这也是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的。
第四篇: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读书报告
罗倩 历史学系 学号11326033 “《实践论》”是毛泽东1937年4月至7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所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部分章节。《实践论》是讲授提纲的第二章第十一节,是7月份讲授的。其在抗大讲完之后,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将整个讲课提纲进行了整理,经毛泽东同意,以《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形式印发。目前保存最早的是1937年9月的油印本。“实践论”部分结构内容较为完整,基本上形成独立论文,因而又以单行本形式油印出版,在1949年全国解放前就已经广泛流传。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践论”经毛泽东本人亲自修改后重新发表。《实践论》发表在1950年12月29日的《人民日报》上,收于《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这篇文章至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文章中看似是他在阐述马克思主义中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为他自己对其的理解,在为中国革命铺砖。
为什么此思想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这并非偶然,其产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成立起来的,成立伊始既投入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在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下表现出来了卓绝的英勇奋斗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既无充分的理论准备,又无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的许多基本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且对于革命斗争中敌我友诸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及扑朔迷离的变化势态也缺乏正确的策略和应变能力。特别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出现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惨重的损失。而且在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开始。此时严重的民族危机开始强烈要求党内具有统一的认识,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中国革命抗日的道路就会走的异常艰难。恰好时逢(延安)抗大正准备办一个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他们准备在今后几年做政治辅导工作,班上需要作关于哲学基础的讲演。在党中央的坚持要求下,毛主席成为了那位讲演者。他腾出时间来收集材料,比较集中地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用几个星期时间写了一些简明而基本的讲义,《实践论》就是这些讲义中的一篇。
再关于实践论的思想来源,第一马列著作无疑是其实践论的直接来源。关于《共产党宣言》毛主席可是在党成立前就已经孜孜不倦的读过好多遍的。后来在引导中国革命的同时,虽得到相关且准确的译作并不容易,但只要有机会,毛主席就会认真阅读反复揣摩。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特别是在1936到1937年期间,国民党西北军剿共态度不积极,陕北局势相对稳定,国内翻译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文章已经能传送到根据地。而且又有西安事变的发生,使国内矛盾开始让位于民族矛盾,此时的毛主席就在忙里偷闲,不分昼夜地发奋研读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书籍。《实践论》中直接用了马列著作的九条引文,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列宁的《怎么办?》,从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中各引用了一条。从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各引用了三条,这些引文主要是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关于人的认识来源、发展过程、真理的两重性和检验真理标准的论述,既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首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又强调了认识发展过程的辩证法。其次中国传统哲学也是“实践论”的思想来源。毛主席熟读中国古代著作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现在在毛主席故居韶山的床头都还摆着翻烂的二十四史。且在实践论中所说到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同时也反对了中国原本的朴素的唯心主义思想。毛主席本人也说过:“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中国古人也没有讲清楚。老子、庄子没有讲清楚。墨子讲了些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没有讲清楚。张载、李卓吾、王船山、谭嗣同都没有讲清楚。”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特别是知行关系的问题,只有到了《实践论》才讲清楚了。
具体谈到这篇著作,就像在发表“两论”时的题解中就明确指出的一样:“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文中尝试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批判错误路线的世界观,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教育党员,提高全党的理论认识及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中国革命实际的工作水平。毛主席做到了这一点。
开篇毛主席就强调马克思的认识论是来源于实践这一重要观点。提到在无阶级到有阶级社会里,实践活动都是产生认识的根本,且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在由低级向高级转变。毛主席在这里强调了阶级性。文中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我对此观点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实践性应该置于首位的,因为对于认识论来说,实践是第一重要的。另对于阶级性,我的理解是不同阶级的实践和理论是不同的,资本家是攫取剩余价值的实践和理论,无产阶级是反抗剥削的实践和理论,作为阶级而言,他们是没有共同的实践和理论的。这样就理解却能明白是为什么毛主席把阶级性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产生困惑的一点。
接着,说到认识怎样从实践中产生时,毛主席阐述了认识的阶段性:感觉印象阶段和判断推理阶段,即理性思考阶段。从感性到理性,这是一个认识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个来源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才是真正促成认识进步的。间接经验是没有根的浮萍。这部分还诞生了毛主席的一句名言“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句话还曾用在了高中课本实践与认识一章的引言部分中。这里,毛主席这番理论的提出是在于整顿党内的懒惰萎靡之风,倡导大家都亲身参与革命之中,打有把握之战。对于我们找工作也是一样,找到一份工作,我们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终究会发现它的美。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时常是不能安分的工作下去,也不能交出满意的工作答卷。紧接着,毛主席谈到了影响认识的实践工作上去,认为实践的改变是有客观规律性的,我们掌握了这种客观规律性就可以去能动的改造世界。世界在变化,我们现在所追求到的真理并不是永恒的真理,我们不能守着这些理论一成不变,我们要去思考要去不断实践方能更加精确。后面的篇章有提到思想落后于现实,要求我们努力改造自己的思想做到与时俱进,也有对左翼和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对于人们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有其作用。最终,毛主席说到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上。这是毛主席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呼吁无产阶级革命。
《实践论》一文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第五篇:《实践论》读书心得
读书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 ——关于《实践论》的读书心得
读了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对实践形式多样性、现实性和有效性又有了新认识。笔者认为,如果说我们所从事的各项工作都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得话,那么我们所开展的读书活动同样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1937年7月针对党内曾经严重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写一篇哲学著作。其中,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实践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对此,毛泽东同志写道:“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这绝不是说反映间接经验的书本理论就不重要了,学习书本理论就不能算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了。因为,毛泽东同志还说道:“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说,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决不是要我们轻视书本知识、忽视理论学习,更不是要否认读书这一重要的实践活动,而是要求我们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重视书本理论,而且是学得越多越好,用得越活越好。
实践证明,读书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一方面,就每一个人知识获得的途径和方式来说,有的虽是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但更多的则是间接地从他人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另一方面,就每一个人知识获得的时间空间来说,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个人活在世上最多不过百来年,其足迹所到有限,亲手所为有限,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必然通过间接地从他人的实践经验中来获得知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要想获得他人已拥有的间接经验的东西,就必须注重书本理论学习这一重要的实践活动。否则,只凭自己那点有限的直接经验,其知识贫乏就可想可知了。当今我们正处在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极化的复杂多变世界,正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型产业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而通过读书这一有效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书本理论指导就更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肯定读书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其现实意义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们重不重视读书的思想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决定人们怎样来读书的方式方法问题。对此,我们既要反对教条主义的读书方法,又要反对经验主义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避免充当“说教家”、“事务家”的角色,防止陷入“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泥坑。这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否认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或理论重于实践的“说教家”,往往会采取教条主义的方法来读书,必然要犯“唯理论”的错误;否认认识服务于实践或实践重于理论的“事务家”,则往往会采取经验主义的方法来读书,必然要犯“经验论”的错误。因此,作为一个既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肯定认识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就必需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读书方法,把书本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鉴别能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健康书籍,特别是一些包括领袖人物在内的红色书籍,以便从中汲取有用、管用的东西,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水平。所以,我们要提倡多读点好书,多读点经典书。总之,我们要“大兴读书之风”,把从书本上获得的真理理论和科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总结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构建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智力保障,并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套改毛泽东同志的一段名言作为学习体会的结束语:一个人读点好书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读好书,不读坏书,一贯的读有理之书,一贯的读有益之书,一贯的读有用之书,勤奋好学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