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会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地安排一些课内课外的小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初中学生受抽象思维的局限,所以开展各种类型的物理探究实验能具体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特别是小实验,器材简单,操作方便,趣味性强,在物理探究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以小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而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如课本中“楼梯开关”“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电铃”等小实验,都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小实验以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强烈兴趣。
二、以小实验启迪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精神这里所说的探究精神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一颗乐于探究、勇于探究的心。善于发现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某些物理现象,进而对其锲而不舍、深入细致的研究。如瓦特看到烧开水时茶壶盖的运动而发明蒸汽机;斯特在上物理课时偶然看到放在通电导线下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而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学生通过对这些事例的了解,就会逐步明白只要我们不是对生活、工作中的某些物理现象“视而不见”,而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中发现的东西常思考、常动手,进行实验探究,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物理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是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打破科学探究的神秘感,培养起学生勇于探究物理问题的精神。例如,在了解了导体的导电性能受温度的影响后,让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探究导体导电性能的实验。当鳄鱼夹夹住铅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在此时问学生如果将铅笔芯的温度升高,它的电阻将会增大还是减小?学生基本上会根据在超导一节所学到的知识回答“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酒精对铅笔芯加热,结果会发现通过它的电流增大了,说明它的电阻反而减小了,并反复实验得出可靠的结论,推翻原来的猜想。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习惯或前面所学知识及综合难度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某些物理现象得出错误的假设或猜想,这时就需要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来加以验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以小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做小实验,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验证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等,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物理现象时,学生会逐步注意到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让学生利用自己课堂上有的材料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学生选择的器材就有“三角板、直尺、手帕、包书的塑料膜、钢笔的塑料部分、钢笔的金属部分、各自的衣服、脑壳、碎纸屑”等材料。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学生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同一个物体与不同的物体摩擦后所带的电性不一定相同、相互摩擦过的两个物体所带的电性不同、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等结论。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进一步深化与升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小实验“巧找重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吊挂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还能搞清楚杂技演员“走钢丝”“顶碗”等技巧的道理。总之,充分发挥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既能使我们的教学模式从单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变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还能使教学效果从使学生学到知识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二篇: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及
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及 农村物理实验现状分析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离开了物理实验,物理学就不能得到发展,物理教学的质量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重视实验这一环节。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实验仍然是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一个很薄弱的环节。
1实验成为中学物理教学薄弱环节的原因
1.1观念上的原因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现状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很大的关联,传统的教学观念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是围绕着理论知识来开展的,实验教学却很少开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几乎为零。学生从小受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遇到问题习惯用书本理论来解决,实验意识十分薄弱,动手能力很差。
此外,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略实验教学,习惯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学,利用黑板、粉笔把实验向同学们描述得“绘声绘色”,将教材安排的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一讲到底,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只会模仿教师的行为来完成实验,只会死记硬背一些科学知识,而除此以外的其他方面,比如利用这些科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了。
1.2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是使中学物理实验成为薄弱环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教育一直都是以提高升学率为目标,升学率成为整个社会评价学校与教师的标准,也是学生与家长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面对这样的情形,学校与教师只有努力追求升学率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从而导致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绞尽脑汁,如何让学生应试,如何让学生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成绩,成为教师教学的主线,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
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同时对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的现象,使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仿,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以上实验教学现状,极大地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与物理教学的目的、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称,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
2加强实验教学的措施
2.1转变观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要加强实验教学,转变观念是问题的关键。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实验教学容易被忽视,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学习变得被动,没有主动探索、创新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要求在教学中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重知识转向重能力,重继承转向重创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整个物理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启发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它的作用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操作是在相关原理的指引下进行,学会把实验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成结论,只动脑不动手和只动手不动脑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基础地位的认识,从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认真改进、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把实验教学真正移到以实验为基础上来。中学物理教师树立了这样的教育观后,就会重视物理实验的,使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此外,实验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物理教师,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而且也曾经设想或尝试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但迫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教学课时上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因此要转变观念,还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同时也要让学生、家长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从以前单一追求短期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这样才能给广大物理教师一个广阔的发挥才干的空间,使他们能自由地投身到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才能大步向前迈进。
2.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要真正运用好物理实验,使之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需要教师既要有物理学专业知识,又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知识,还必须脚踏实地的亲手实践。科学在发展,教育也要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具备良好的实验技能,应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可组织物理教师参加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技巧、改进实验、实验考核的命题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可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师的自身素质。
从以上讨论可知,实验成为中学物理教学薄弱的环节既有观念上的原因,又有体制上的原因,但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通过广大物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实验成为农村中学物理教学薄弱环节的现状将得以改善。
在教学中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提供事实根据,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不是作为一种艰苦任务要学生去负担,而是要使人愉快,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巧妙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紧贴的实验,对建立、验证物理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讲“动量定理”一节时,我先设计做一个高空掉蛋实验,桌上放一盘子,上铺海绵一块,手拿一鸡蛋离盘二尺,让鸡蛋落到海绵上,在学生的惊呼中却看到鸡蛋安然无恙,再把鸡蛋敲破,让其中流质流人盘中。再问,如果拿掉海绵,鸡蛋会破吗?再演示,比较两种结果,让学生分析原因,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兴趣,学起来会轻松愉快,积极主动,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所以观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课本中的各种实验是最直观的感性材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物理概念的基础。学生应从观察中发现规律,进行思考,使观察的过程不断深化,从而抓住物理现象变化的主要特征及条件。另外,我在做实验前,首先告诉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a.明确观察的对象,b.综
合运用感官并借助仪器考察研究对象,c.以科学理论判断和解释观察结果。多次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就能逐步养成科学的观察习惯,并且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物理实验大多是动态过程,考虑到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学生必须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实验中动态过程的每个环节去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教给学生做,效果甚好。演示前先提出学习要求,并交待清楚演示的注意事项,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在旁边点拨,下面的同学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为了让全班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创造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学生边学边实验,主动地去做、想,然后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 进步。
五、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表象,对学生进行物理语言的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光沿直线传播”一实验,学生回答现象时,说“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不正确。物理严谨的表达应该是“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我及时加以更正。再如:讲到测光传播的速度时,一些学生回答:“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这也是不正确的,结论显然没有用正确的物理语言来表达,应该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通过多次纠正和训练,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准确、全面地解释物理现象和规律。
六、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理解能力较薄弱,课本中有许多知识使他们难以理解,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物理实验可视为一种有效手段。如在“研究电磁铁”的实验中,其“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不好理解,因此,在做实验时,我提出以下问题:①让电流通、断看看是否有磁性?②调节电流的大小观察磁性的强弱;③取外形相同但匝数不同的螺线管观察磁性的强弱;④插入与取出铁芯比较磁性的强弱。然后逐一实验,让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下来。另外,还将电流的方向进行改变,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磁铁极性的变化等。只有这样,在经常性的物理实验中去理解知识,并不断训练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要善于从各个环节和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逐步取得探索物理知识的主动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物理规律,学习研究方法,为今后系统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
论文提纲
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 摘要:
美国生物教育是以实验为学习的核心,而在我国中学的生物教育中,还普遍存在把教学目标主要放在科学基本事实和基础知识上而忽视实验的现象。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生物教学中,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增加学生的认知功能,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作方法。本文对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关键词:生物教学;实验;重要性;作用
(一)中美对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认识的不同
1.中美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同
2.中美在实验教学模式及效果上的差异
(二)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供学生认知的学习情境 3.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4.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发挥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生物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2.更新改进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理
第四篇:实验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以小课题形式承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课是“理化生”三科不可或缺的课题,在新课程理念中明却指出:实验教学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践是检验和理解知识的法宝,是对所学知识深刻认知的通道。而教学中最简单的实践就是实验教学,由此可知实验在生物教学乃至高中阶段理、化等科目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开展生物实验是我们作为生物教学工作的长足目标。我们又该如何做呢?作为一个工作在教学一线的高中生物教师,关于生物实验的开展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前期准备是开展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
生物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的实验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必须有完好的实验材料,同时这些材料的搜集和运用易受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二是对于某些生理性实验,并不能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事先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计划
在每学期初,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对该学期的生物教学实验做好统筹安排,将实验的课题和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详细列在本学期教学计划表中,并及时采集、培养或浸制有关材料。同时,准备的材料尽可能与教材上的要求一致,对于学生较为熟悉和常见的材料,可以安排学生参与采集,这不仅可以调动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对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获得充分的感性认知。2.精心设计生物实验的程序
概括而言,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具体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备教材就是根据教材的要求来确定探究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例如,为什么要做这个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应该使学生获得哪些生物知识和技能等等,以便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从而提高生物实验的效果。备学生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来综合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备教法是指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水平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从分析和推理,并最终获得结论。3.做好预备实验
提高生物实验的教学质量一个重要途径,在于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具体来说,在每次实验课前,教师都要先动手进行实验,以便掌握生物全过程,从而使自己的操作更加规范、熟练。同时,通过实际操作,还可以预见学生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错误,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差错,使学生的实验能够按要求顺利完成,并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二、充分理解如何进行实验探究
生物新课程突出科学的探究活动,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多种活动都属于探究。进行科学探究,通常以问题为引入,然后作出假设,常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探究需要推理和判断,需要正确地表达和与人交流,所以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实验是常见的探究实践活动。实验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性实验,还能提高学生的质疑、推理、判断、反思、交流、合作等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技能培养应充分重视
科学的探究需要一定的技能。过去的传统教学,着重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如显微镜的操作、临时装片的制作,学会使用解剖器具、掌握动植物解剖,学会使用量筒、烧杯、展翅板、捕虫网等器具,学会配置不同浓度的生理盐水、酒精等试剂。
现在的生物课改,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技能训练。新教材设置了多个技能训练栏目,如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测量和计算、观察、解读实验数据、推理、分析实验结果等等。新教材的探究实验,侧重体验和领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要求学会观察、记录、设计、分析、推理,学会写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等。
四、掌握各个探究实验活动教学目标的侧重点
探究实验活动都有其共同的要求,如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记录数据,交流讨论等,但每一项的探究活动目标都有其侧重点。如探究光对昆虫生活的影响,重点是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重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解读;探究空气质量,重在取样和检测;动物的绕道取食,重在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等等。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应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更好地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1、示范验证式传统实验
传统的实验,着重实验技能的训练,其优势在于能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体验。其实实验过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主要包括:解读实验目的、原理→选择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方法步骤→熟悉仪器的使用→实施操作→体验科学的方法和技能。新教材也设置了多个传统的实验,如显微镜的使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可通过加强此类传统的生物实验,规范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验证性实验,其结果已有定论,侧重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自主探究式实验
学生平时通过观察,会提出不少的问题,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
①材料、方法的改进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时,制作种子萌发各阶段的小标本;制作植物细胞模型时,用马蹄粉代替琼脂,保鲜膜代替塑料袋;鸡的绕道取食实验,可用家里的金鱼、巴西龟、宠物狗来代替;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用紫色的外表皮或紫鸭跖草代替无色透明的内表皮,省却染色,效果也十分明显;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用绿而薄的一串红叶片代替天竺葵叶片,省时效果好;气孔的观察实验,用潺菜叶代替蚕豆叶,观察效果也很好。
②教材内容的拓展实验。学习单细胞生物时,观察完草履虫后,可进行草履虫的应激性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认识生物一个重要的特征:应激性。还可更进一步探究,用糖、茶、醋、冰等多种材料来试验,探究草履虫对不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又如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后,还可进一步探究水、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3、课内外结合实验 教材中的不少实验,可延伸到课外,如种子的萌发条件的探究、植物的嫁接等。对一些实验时间长,实验难度大的探究,可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或发动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完成,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汇报实验的情况,全班进行讨论、交流、评议。通过汇报,让全班同学也得到收获。
第五篇: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自然科学知识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及重大创新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社会,而社会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科学不仅作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也代表着一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一种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需要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就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不断地探索、求真,最后得到一个真理。学生怎样探索、求真、得到真理呢?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完成。因此,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实验的成功与否与科学教学的成功与否,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哪些重要性呢?
一、激发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前提。丰富的科学实验能激发孩子热爱科学的兴趣。小学生处在学习的启蒙阶段,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都不成熟和端正。学习兴趣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努力方向。小学生时代的兴趣与爱好,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有兴趣学生才会原意学,才会爱科学。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往往能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二、探求真理的重要性
科学实验能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小学科学实验非常简单,但所做的实验都是在重现我们人类的科学发展史的过程,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使儿童从小就把获取知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的学习探索方法。例如学习“氧气的制取”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组装实验并进行制取、收集、验证。观察后让学生在实验中自由选择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然后由学生自主地用所选的仪器搭建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再指导学生验证氧气的性质,从而探究得到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的真理。
三、获取知识的重要性
实验能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实验能让学生观察到产生现象的全过程,再进行研究。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从而快速地转化为自己本身的种技能。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是使学生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科学自然基础知识。
四、培养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科学知识,必须培养学生有一定的动脑、动手能力,学会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整理记录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肯定是不能单纯靠教师的讲解来传授的,而必须在相应的科学实验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了小学生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需要处理时,则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操作中,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总之,我们要把实验和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实验的内涵,增强实验的功能,认真做好了小学科学实验,使小学生更好地获得各种科学知识,提高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培养学习兴趣与爱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拥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观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性质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