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审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目的为验证全公司范围内各单位和部门的安全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体系是否符合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和文件的要求并持续有效运行,制定并实施本程序。2 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部室、生产单位。职责
3.1 本质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的编制。
3.2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的审批。
3.3 本质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3.4 各审核小组负责编写各自的《内部审核报告》。
3.5 本质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各小组《内部审核报告》的汇总并提交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发布。
3.6 本质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落实。执行程序
4.1 编制审核实施计划
4.1.1 年初由本质安全管理办公室编制《内部审核实施
计划》,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批准后,提前一周通知受审单位或部门,《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包括:
4.1.1.1 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4.1.1.2 审核的依据。
4.1.1.3 审核内容。
4.1.1.4 审核的日程安排。
4.1.1.5 必要的记录表格。
4.1.2 体系内部审核采用集中式,每年一次,特殊情况可另外增加。
4.1.3 本质安全管理办公室应跟进审核过程。
4.2 审核准备
4.2.1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任命审核组组长,负责成立审核组,并配备必要的资源。
4.2.2 审核组组长除具备内审员资格外,应有较多的审核工作经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4.2.3 审核小组成员必须是接受过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审核方法培训的人员,员包括:管理层、职业健康人员、部门负责人。
4.2.4 审核的要求
4.2.4.1 评估包括所有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元素;
4.2.4.2 评估要与风险水平对应。
4.2.5 内部审核员应收集与受审单位本质安全管理有关的信息,提前编制《审核日程安排表》,并经审核组长认可后执行。
4.3 实施审核
4.3.1 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由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审核小组成员和受审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4.3.1.1 明确审核组成员。
4.3.1.2 介绍审核的目的、范围、日程安排及所采取的方法,审核的程序。
4.3.1.3 确定末次会议的时间、地点;
4.3.1.4 确定审核组所需的资源和设备已齐备;
4.3.1.5 澄清审核中不明确的内容,落实各单位的陪审人员。
4.3.2现场审核
4.3.2.1 审核员按《审核日程安排表》进行审核,充分收集客观证据,认真填写审核记录。
4.3.2.2 收集的客观证据必须经受审单位或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4.3.2.3 审核员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报告审核组长。
4.3.2.4 审核组组长控制审核的全过程,并协调解决审核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3.3 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组长主持召开审核小组会议,内容包括:
4.3.3.1 审核员相互交流审核情况;
4.3.3.2 讨论分析审查结果;
4.3.3.3 安排末次会议的有关准备工作。
4.3.4 召开末次会议
审核组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其内容包括:
4.3.4.1 重审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性质。
4.3.4.2 通报受审单位的本质安全审核情况,并提出整改要求。
4.3.4.3 受审核单位或部门负责人认可后在审核记录上签字确认。
4.4 编制审核报告
4.4.1 末次会议后,由审核组长按照本质安全体系的要求编写《内部审核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
4.4.1.1 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性质。
4.4.1.2 审核起止日期。
4.4.1.3 审核组组成。
4.4.1.4 不符合项、重大危险源、主要风险分布等情况。
4.4.1.5 管理的薄弱环节分析。
4.4.1.6 体系改进建议。
4.4.1.7 体系等级评分结果。
4.4.2 《内部审核报告》经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批准后,由本质安全管理办公室分发到所有单位或部门。
4.4.3 《内部审核报告》应作为体系评审的资料。
4.5 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4.5.1 受审单位或部门接到《不符合项报告》后,按其要求,对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纠正、预防措
施,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受审单位或部门如期完成。体系办公室进行跟踪验证并签字确认。
4.5.2 收审单位或部门未能按期完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体系办公室组织查明原因,向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另行处理。相关文件相关记录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审核日程安排表》
★《不符合项报告》
★《内部审核报告》
7.附件
第二篇:内审程序
文件类型:程序文件文件编码:DZR-H03-109A 文件名称:内部审核程序第01版第0次修改
4.2.3审核采用现场审核方式,通过交谈、查阅文件、检查现场等收集证据,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填写《不符合项/观察项报告》。
4.3审核报告
审核结束,由审核组组长撰写《内部审核报告》,审核报告经中心主任批准后,发放给各有关受审部门。
4.4纠正和预防措施
4.4.1受审部门在收到审核报告后,应对本岗存在的不合格项,立即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质量负责人和中心主任,经主任批准后,由各岗负责人组织实施。
4.4.2质量负责人组织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直到确认不合格项已解决为止。
4.5记录
审核中使用和形成的全部文件和资料、记录由文件和管理员归档保存,以备提交管理评审。
使用单位:浙江景宁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批准人:夏小庆
第三篇:各单位内审工作程序
附件:
各单位内审工作程序
一、审核组组建
管理者代表组建审核组,任命审核组组长。
二、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组长编制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并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核,不适宜处按公司工程管理部要求进行调整。
三、审核组成员集中进行内审准备工作
1、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组成员集中进行内审准备工作,主持召开审核组内部会议,内容包括针对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注意的审核要点、审核任务分配、审核要求等;
2、各审核小组长召集本小组成员分工编写检查表,遵循谁审核、谁编写检查表并开具不符合项的原则。在实施审核前应完成检查表的编写。
四、现场审核
1、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召开分局/公司内审首次会议,分局/公司主要领导须参加会议;
2、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分头实施现场审核,并提出整改要求;
3、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召开分局内审末次会议,分局主要领导必须参加。由审核组长汇报内审汇总情况,评价体系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整改及内审资料收集、整理
各审核小组长负责督促各受审核单位完成不符合项的整改,并收集整理本小组各受审核单位的审核及整改验证材料。
六、内审资料装订、移交
由审核组组长负责检查资料是否完整,整改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按要求装订整齐后,在规定期限内移交公司工程管理部。
内审资料装订要求如下:
1、内审资料需将每个受审核单位的装订成一册,按以下顺序排列 ⑴ 审核实施计划
⑵ 各受审核单位的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⑶ 检查表
⑷ 审核报告
⑸ 不符合项报告及整改验证材料(每份不合格报告后附相应的整改验证材料)
⑹ 观察项及整改验证材料(后附相应的整改验证材料)
2、审核组组建的文件、审核组总的审核计划、审核组内部会议签到、审核组召开的分局/公司首、末次会议签到表、分局/公司机关的检查表,分局/公司机关的不合格报告及整改验证材料、观察项、分局/公司总的审核报告装订成一册,并按以上顺序装订。
3、内审资料封面样式:
分局/施工局
审核组组长:
分局/公司机关审核小组组长:审核小组成员:
装订日期:年月日
分局 项目部内审资料
审核组组长:
审核小组长:
审核小组成员:
装订日期:年月日
第四篇:实验室内审程序文件考试卷及答案
《程序文件》考核试题
部门或岗位:姓名:考试时间:2013.12.06 考试成绩:
一、结合本职工作内容,谈谈你对保密工作的理解。(10分)
1、有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义务,包括保护文件的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的义 务
2、实验室制定保密措施实施的的政策和制度
二、简述公正性的基本要求。(10分)
1.法律地位要明确,满足检验/校准准则、法规和上级要求,满足公正性措施要求、保密措施要求
2.有措施确保其管理层和员工不受任何对工作质量有不良影响的、来自内外界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
三、什么叫监督?简述监督工作应该控制哪些内容?(15分)
1、监督是指由熟悉各项检测/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现场、操作过程、关键的环节、主要的步骤、重要的检测任务以及在培人员行使监视、督促和管理的职责,以使其结果达到预定的目标。
2、监督工作主要是对检测或校准的过程进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四、什么叫不符合检测工作?试举例说明。(10分)
1、当检测或校准工作的任何方面或其结果不符合检测或校准要求的标准和程序或与客户达成的一直要求不符称为不符合检测工作。
2、如没有按客户提供的标准制样或实施试验。
五、简述内部审核工作的基本流程。(15分)
有质量负责人制定内审计划按照计划要求提出内审——成立内审组——制定审核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包括(审核准则、文件、内审检查表等)——首次会议——开具不符合项/观察项报告——末次会议——提交审核报告——纠正措施——跟踪审核——文件修改、记录归档——评审结果输入。
六、简述管理评审的目的和管理评审的流程。(15分)
目 的:确保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变更或该进。
流程:
一、制定管理评审计划,一般包括评审目的、评审时间、参评人员、评审内容等
二、管理评审前的准备,针对计划评审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了解。
三、管理评审的实施,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围绕评审内容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后续工作,管理评审结束后,各部门应具体落实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并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跟踪验证。
七、简述检测工作的流程。(15分)
1)客户咨询,确定检测方案、项目、数量、价格、检测时间等委托内容。
2)客户委托,准备样品及送样到实验室
3)填写委托检测协议书
4)支付检测费用
5)送检实验室
6)发出报告
八、什么叫期间核查?什么情况下需要期间核查?(10分)
1、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2、1)
2)
3)
4)
5)
6)按规定要求核查次数进行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导致处数据异常 仪器设备故障维修或改装后 长期脱离实验室控制的仪器设备再恢复使用 仪器设备经过运输和搬迁 使用自中心控制范围以为的仪器设备
第五篇:内审
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
2000-6-17 导言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内部审计活动处于各种不同的法律和文化环境中,设立在各个目的、范围和结构不同的组织之内,由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人员来执行。在这千差万别的环境中要完成内部审计师的职责,最根本的是要遵守《内部
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
本《准则》的宗旨是:
1、尽可能阐明内部审计的基本原理。
2、为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活动在最大范围内实行和推广提供一个框架。
3、为内部审计的执行建立一个可以考量的标准。
4、促使改进组织的动作。
本《准则》由《品质准则》(Attribute Standards)(1000系列),《执行准则》(Pveformance Standards)(2000系列)和《履约准则》(Lmplementation Standards)(nnnn.Xn)组成。《品质准则》阐述组织和个人执行的内部审计活动的特征。《执行准则》描述内部审计活动的性质并提供可以考量的标准。《品质准则》和《执行准则》用于内部审计服务的一般准则。《履约准则》是用于特殊类型的约定审计业务的品质准则和执行准则(如,遵循性审计、舞弊调查、控制自评的策划等)。[《履约准则》尚在制定中,公布后
再译出。译者。]
《品质准则》和《执行准则》各为一套,而《履约准则》将有多套,即每一主要类型的内部审计活动都有有一套准则。现已制定的《保证服务履约准则》(在本准则编号的后面,以“A”表示,例如,1130.A1)和《咨询服务履约准则》(在本准则编号后面对“C”表示,例如,nnnn.C1)。
本《准则》是《职业实务准则》框架的一部分。这个框架由指南核心工作组拟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理事会于1999年6月批准。这个框架包括了《内部审计定义》、《道德准则》、《职业实务准则》和其他指南,指南核心工作组提议用新形式对其重新编排,并在核心工作组的报告《放眼未来》中提出了新形式的建议。
《词汇表》对本《准则》所使用的术语作了注释。
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在本《准则》制定的过程中曾广泛地征求意见。为便于公众评议,先前曾发布了国际性征求意见稿,对一些要点征求了专家或与有相关利益的各方进行磋商。准则开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本准则委员会欢迎协会成员和有兴趣的人士参与,对需要制定的新准则或需要修订的现行准则提出建
议。
建议请寄: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高级技术委员会
美特兰大街249号
阿乐塔蒙特。斯普林斯,佛罗时达州32701美国
E-mail:standards@theiia.org
本《准则》在实务中如何贯彻,可参阅专业实务部发表的附加指南——《实务忠告》。
本准则将于2002年1月1日起生效,鼓励提前采用。
品质准则1000——宗旨、权力和职责
内部审计活动的宗旨、权力和职责在内部审计章程中规定。章程应与本《准则》一致,并经董事会批准。
1100——独立性和客观性
内部审计活动应具有独立性,内部审计师在执行他们的工作时应该是客观的。
1110——组织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主任应向组织中主管内部审计活动的领导报告工作。
1110.A1——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审计范围、执行审计工作和报告审计结果时,应不受干扰。
1120——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
内部审计师应保持无偏见、不偏不倚的态度并回避有利益冲突的情事。
1130——对独立性和客观生的损害
如是独立性或客观性实质上或形式上遭到损害,应该恰如其分地披露损害的详情。该项披露的性质应依
损害的性质而定。
1130.A1——内部审计师应该避免去评估他们以前承担过责任的业务。如果审计师为他在一年前曾负责过的活动提供保证服务,就足以推定其客观性受到损害。
1130.A2——如果保证是评估内部审计主任本人的责任,应由外部人员来执行。
1200——熟练性和应有职业谨慎
应以熟练和应有职业谨慎去执行审计约定(ENGAGEMENT)
1210——熟练性
内部审计师应该拥有执行职责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胜任能力。内部审计部门(INTERNAL AUDIT ACTIVITY COLLECTIVELY)应该拥有或取得执行职责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胜任
能力。
1210.A1——如果内部审计人员缺乏执行全部或部分约定所需的知识、技能或胜任能力,审计主任必须给
予足够的指引和帮助。
1210.A2——内部审计师应该有识别舞弊迹象的足够知识。但不期望他们具有专职调查舞弊人员所具有有
专门知识。
1220——应有的职业谨慎
内部审计师应具有所期望的谨慎和技能。但应有的职业谨慎并非指不出差错。
1220.A1——内部审计师运用应有职业谨慎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1、完成约定任务所需的审计范围;
2、在资料具有相对复杂性、实质性或重要性时,对保证程序的要求;
3、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恰当性及其效果;
4、资料出现重大错误、不规范或零乱的可能性;
5、相关保证活动的成本效益。
1220.A2——内部审计师应对目标、经营或资源造成的
影响的重要风险保持警惕。然而,这仅仅是一个保证程序,即便执行了应有的职业谨慎,也不能保证识
别出全部重要风险。
1230——后续职业开发
内部审计师应通过后续职业开发增加其知识、技能和胜任能力。
1300——质量保证和改进方案
内部审计主任必须开发并保持一个质量保证和改进方案。该方案应运用于内部审计活动的所有方面,并能控制内部审计活动的效果;应有助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进其运作;应能保证内部审计活动与本《准则》
和《道德准则》相一致。
1310——质量保证评估两个部分。
内部审计活动应制定一个评估其整体效果的程序,以控制和评估其工作选质量。该程序应包括内部评估
和外部评估两个部分。
1311——内部评估
内部评估应包括:
1、对内部审计活动执行情况的实时检查[ONGOING REVIEWS 指事项进行中的检查,亦可译为事中检查
或日常检查(译者)].2、内部审计部门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或由组织内部具有内部审计实务和《准则》知识的其他人进行定期检
查。
1312——外部评估
外部评估应由资格的,独立的人士或由外部组织的检查小组来进行。这种评估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
1320——质量评估报告
内部审计主任应向董事会提交外部评估结果报告。
1330——“品质与《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一致”。但是,内部审计师发表这一电报声明之前,应在质量保证评估中证明内部审计活动遵循了《准则》才行。
1340——违规的披露
虽然要求内部审计活动充分遵循《道德准则》,但未充分遵循的事也会有的。当未遵循的影响涉及内部审计活动的全部范围或其动作时,须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披露。
执行准则2000——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
内部审计主任应有效地管理内部审计活动,保证它为组织增加价值。
2010——计划
内部审计主任应建立风险导向计划,用以确定内部审计活动的优先次序,该计划应与组织的目的一致辞。
2010.A1——内部审计活动的约定计划应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制定计划应尊
重(Cinsiderde)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意见。
2020——报告和批准
内部审计主任应报告内部审计活动计划和对资源的需要,请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审查和批准。在计划有重要变动时,亦应报批。内部审计主任还应报告资源不足的影响。
2030——资源管理
内部审计主任应保护内部审计资源对完成已批准的计划是适当的、充分的和配置有效的。
2040——政策和程序
内部审计主任应制定指导内部审计活动的政策和程序。
2050——协调
内部审计主任应与内部和外部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的人员分享信息并协调行动,以保证审计范围适当,将重复减少到最低限度。
2060——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
内部审计主任应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内部审计活动的宗旨、权力、职责和计划的执行情况。报告应包括,重要风险及其控制问题、公司管理问题,以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需要或要求招待的其他问
题。
2100——工作性质
内部审计活动应评价和帮助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
2110——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活动应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价重要的风险暴露,并帮助组织改进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
2110.A1——内部审计活动应监控和评价组织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2110.A2——内部审计活动应评价与组织有关的管理、经营和信息系统的风险暴露。应注意:
1、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和完整;
2、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3、资产的保护;
4、对法律、规章和合同的遵循。
2120——控制
内部审计活动应评价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并促使其不断改进,帮助组织保持有效的控制。
2120.A1——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内部审计活动应就组织的管理、经营和信息系统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恰
当性和有效性。
应包括:
1、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和完整;
2、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3、资产的保护;
4、对法律、规章和合同的遵循。
2120.A2——内部审计师应查明经营及其方案所建立的目的和目标的一致程度,以确定经营及其方案的执
行情况。
2120.A3——内部审计师应查明经营及其方案的执行结果,与所建立的目的和目标的一致辞程度,以确定
经营及其方案的执行情况。
2120.A4——评价控制所需的适当的标准。内部审计师应查明管理层建立的标准是否适用于测定目标和目的完成情况。如果适用,内部审计师在评价工作中应使用这些标准。如果不适用,内部审计师应配合管理
层开发适当的评价标准。
2130——管理
内部审计活动应通过对(1)价值和目标的设立和报告;(2)目标的完成和监控;(3)责任的保证;(4)价值的保全等方面的评价和改进,为组织的管理过程效力。
2130.A1——内部审计师应审查经营及其方案,以保证它与组织的价值保持一致。
2200——约定计划
内部审计师应为每项约定制定开发和记录计划。
2201——计划的构思
在制定约定计划时,内部审计师应考虑:
1、该活动的目标及其控制。
2、该活动的重要风险,它的目标、资源和经营,以及如何将风险的潜在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该活动的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及控制系统与相关的控制框架或模式的比较。
4、对该活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进行重大改进的可能性。
2210——约定目标约定目标应与所审活动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过程联系起来考虑。
2210.A1——内部审计师制定约定计划时,应查明所审活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评价。约定目标应
反映风险评价的结果。
2210.A2——内部审计师在开发约定目标时,应考虑存在重大错误、资料不规范、未遵循准则和其他暴露的可能性。
2220——约定范围
所设定的范围应充分满足约定目标的需要。
2220.A1——设定约定范围应考虑相关系统、记录、人员和物质财产。在第三方控制下的也应包括在内。
2230——约定资源分配
内部审计师应确定完成约定目标所需的适当资源。应依据对每项约定的性质、复杂程序、时间限制和资
源可用性的估计来配备工作人员。
2240——约定工作方案
内部审计师应开发完成约定目标的工作方案,并作成记录。
2240.A1——工作方案应拟定在约定期间识别、分析、评价和记录足够的信息。
2310——识别信息内部审计师应识别对完成的约定目标来说是足够的、可靠的、相关的和有用的信息。
2320——分析和评价
内部审计师的结论和约定结果应建立在恰当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
2330——记录信息
内部审计师应记录支持其结论和约定结果的相关信息。
2330.A1——内部审计主任应严格控制约定记录。内部审计主任只有 在事先得到高级管理层的批准和(或)法律顾问的同总,方可对外提供这些记录。
2331.A2——内部审计主任必须开发保存约定记录的制度。这些制度应与该组织的指南以及所有相关规章
或其他要求相一致。
2340——约定的监督
约定必须得到恰当的监督,以保证完成目标、工作质量通讯人员的开发利用。
2400——报告结果
内部审计师应及时招待约定结果。
2410——招待的标准
报告应包括约定的目标和范围,恰当的结论、建议和活动计划。
2410.A1——最终结果报告就恰如其分,应包括审计师的全部意见。
2410.A2——约定报告应声明执行符合要求。
2420——报告的质量
报告应准确、客观、清楚、简明、有建设性和及时。
2421——错误和疏忽
如果最终报告有重要的错误或疏忽,内部审计主任应向所有曾接受过报告的人员送交更正的资料。
2430——对约定未遵循《准则》的披露
个别是约定未遵循《准则》应在结果报告予以披露:
1、未完全遵循《准则》的项目;
2、未遵循《准则》的理由;
3、未遵循《准则》带来的影响。
2440——通报结果
内部审计主任应将结果通报给适当的对象。
2440.A1——内部审计主任有责任向能够保证对其结果给予适当重视的对象报告最终结果。
2500——监控进展
内部审计主任应建立和保持一个系统,以便监控管理层对已通报的结果的反应。
2500.A1——内部审计主任应建立一个后继程序。来监控各保证管理措施能有效履行;或高级管理层虽已
接到结果报告,但没有采取行动的风险。
2600——管理层的风险接受当内部审计主任确信高级管理层已经接受了该组织不能接受的某些风险时,内部审计主任应同该高级管理层讨论其原因,如果高级管理层确认该风险不能消除,则内部审计主任和高
级管理层应将情况董事会报告,请其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