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中支付对审计的影响
集中支付对审计的影响
一、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方式,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
度,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 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也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1、有利于节约库款,避免收入流失,提高财政资金的 使用效率,有利于政府合理调度、统筹安排资金,增强了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2、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严格计划开支。实行国库管 理制度改革后,对预算编制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增强了财 政支出的透明度。
3、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实行国库集中支 付制度改革,实现了出纳环节的高度集中,预算单位的财 政支出都处在财政部门的有效监督之中。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
1.审计实施的主线将更加清晰。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
度的要求,建立一个统揽所有财政性资金的账户体系,收 入直接纳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该账户体系支付到 商品或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2.审计的对象、重点和方式将有所改变。在建立国库
集中收付和实行部门预算之后,“管钱”和“用钱”单位完 全分离。
3.有利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掌握全局,预算执行做
出合理的审计假设和判断,有利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把 握大局,全面、客观的做出分析和判断,以便做出正确的 审计意见。
4.更有利于先进审计手段的使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
和部门预算之后,必将建立财政业务处理和资料的信息化、系统化。
5.加大了审计的难度,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有全面的、高水平的 素质。
6.审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有所降低。实行财政国
库管理制度改革后,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减少了一些单 位和部门直接接触财政资金的机会,增强了财政部门对资 金使用单位的监管和约束力度,内部控制机制更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审计风险。
第二篇:集中支付制度对国库会计核算的影响
摘要: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2000年国库系统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实现集中支付前后财政预算支出的会计核算变化,来剖析集中支付制度对国库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的影响,其中着重提出了对会计电算化的需求。
国库集中支付即国库单一帐户制度,就是将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帐户,同时,所有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均通过这一帐户进行拨付。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2000年国库系统改革的重点之一。实现集中支付后,国库资金的划拨方式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相应的,对国库会计核算的影响也很大。笔者通过对比实现集中支付前后财政预算支出的会计核算变化,来剖析集中支付制度对国库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的影响,供读者参考。
一、现行国库资金的预算支出的会计核算
现行的财政预算支出都是通过国库部门凭财政部门开具的预算拨款凭证办理的。拨款的收款单位是财政预算计划内的行政事业单位。1中央国库的预算支出方式
财政部开具预算拨款凭证,送至国库,国库经过对凭证是否规范,印鉴是否齐全等进行审查完毕,根据收款单位开户行将凭证分为两类,一类是同城凭证,一类是异地凭证。对同城凭证,国库人员将其逐笔录入微机,汇总金额,打印出发往营业管理部的邮划往帐报单,然后进行编押,再将往帐报单附上拨款凭证的二、三联送到营业管理部,营业管理部接到来帐报单和拨款凭证后,将拨款凭证按收款行进行清分,送票据交换中心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后到达收款单位开户行。对异地凭证,国库人员将其逐笔录入微机,逐笔打印出电汇往帐报单,经过编押后,打印电报稿,通过交换送办公厅,再送邮局以电报方式送到当地人民银行,再转到收款单位开户行。
2.地方金库的预算支出方式
大部分分库和下级中心支库、支库的预算资金划拨是这样进行的:财政部门开具预算拨款凭证,送至国库,国库经过审核后,汇总金额开具行库往来凭证附同拨款凭证送到会计(营业)部门。会计(营业)部门再将其分为同城和异地凭证。对于同城凭证,参加同城票据清算送至各商业银行;对异地凭证,通过电子联行发往异地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
二、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后的预算支出的会计核算
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支出(包括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不再仅仅面向预算拨款单位(行政事业单位),而是面对广大的商品供应者和劳务提供者,国库必须直接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和全国联行才能满足预算资金的快速、安全划拨。
下图所示的是实现集中支付后的预算支出。
1同城范围内的预算支出
(1)国库拥有同城交换号,资金仍由会计部门代理清算
同城清算包括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两部分。1票据交换
国库收到拨款凭证后,经过审核后,将收款单位开户行属于同城清算范围的拨款凭证按收款单位开户行清分,同时将凭证信息录入到《国家金库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后,票据信息的交换操作如下: 手工磁盘交换
打印提出清单,并生成提出磁盘文件,参加同城软磁盘清算,将提出票据送至交换中心,直接交换至收款单位开户行。
清分机交换
打印提出清单,并在凭证(或信封)上打印磁码,参加同城票据交换,直接交换至收款单位开户行。
同城电子支付系统(实时清算)2资金清算
因国库只是交换行,不是清算行,因此,国库不在营业部开户,资金清算针对上述3种票据交换方式分成2种:
对于手工磁盘交换和清分机交换的,资金清算可根据票据交换中心开具的资金划拨凭证,国库开具手工联行往帐报单与会计部门进行清算。
对于参加实时清算的国库,则需在当日系统对帐成功后,根据清算分机打印出来的清差凭证,填制行库往来凭证与会计部门进行清差。(2)国库拥有全国联行行号,资金由国库直接清算
国库成为全国联行单位后,行库往来科目视同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往来科目,行库往来科目在营业部的贷方余额视同国库存款数(头寸)。提出拨款票据的传递与上述l点相同,在资金清算时,使用行库往来凭证直接进行清算(在实时清算方式下是使用清差来划拨的)。2.异地预算拨款
对异地凭证,国库逐笔录入微机后,生成并打印电子联行往帐清单,通过电子联行的“天地对接”系统,将预算支出信息传送到卫星小站。卫星小站再将国库资金发往收款单位开户行所在的当地人民银行,再转划收款单位开户行。对不通电子联行的地方,可通过手工联行方式汇划资金。
三、实现集中支付后对国库会计核算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后,国库会计核算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国库需要直接参加同城清算
目前,大部分国库没有直接参加清算,而是由会计(营业)部门代为清算。国库与会计(营业)部门之间的资金往来通过“行库往来”科目进行核算。在实现集中支付后,大量的拨款会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中的各种分类帐户中划往各商业银行,如果国库不直接参加同城清算,势必加大与会计(营业)部门的资金“中转”流量,一方面增加了手续,增大了会计(营业)部门的劳动强度,也增大了行库往来科目对帐的难度;另一方面不利于地方预算支出的快速调拨,不利于预算资金在划拨中遇到问题时的及时解决。因此,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国库就必须直接参加同城清算,以适应国库对地方预算支出的安全、高效的调拨管理。2.国库需要参加全国联行
目前,只有总行国库局参加了全国联行,个别省份在省辖范围内使用了省辖联行专门用于划拨国库资金。绝大多数国库在上划资金和调拨支出时,都是先通过行库往来科目将资金划往本行会计(营业)部门,再由他们通过电子联行或手工联行转划到异地收款行。在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后,大量的异地拨款需要快速、直接的划拨到异地收款行,如果仍由本行会计(营业)部门转划做联行往帐,必然会影响预算支出的效率和信誉。因此,实施集中支付,国库就必须参加全国联行,以适应国库对调拨支出等异地拨款的快速、安全的管理。3.国库参加同城清算和联行后,需要增设同城往来、联行往来和暂收、暂付等会计科目,来对预算支出的同城和异地划拨进行会计核算。同时,行库往来科目的性质会因国库提升为清算行而发生改变,行库往来视同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用于各级预算收入的收纳、报解和地方预算支出的调拨。4.实现国库集中支付,需要改变“地方财政库款”(对总库而言是“中央预算收入”和“中央预算支出”)科目的收支范围,使其即能收纳预算内收入,也能收纳预算外收入,同时还能进行预算内、外的支出。并相应建立国库分类帐户。国库分类帐户是按照资金的用途(包括职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用款部门或支出单位等而设立的分类帐户,以对财政部门及各支出单位的实际资金支出进行核算。
5.实现集中支付,需要国库会计核算的高度电算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它的实现完全依赖于国库电算化水平的高起点、高质量,也即对《中央国库会计核算系统》(总库专用)和《国家金库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省分库以下各级国库使用)在集中支付制度下完成预算支出功能的高要求。但这些程序都是在现行预算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都对同城清算和联行留有接口,但仍不够全面、理想、实用。为了满足集中支付的需要,还应做如下修改和调整:(1)增加同城清算模块
鉴于各地同城清算的模式不统一,有些差异还较大,那么,实现集中支付后,国库直接参加同城票据交换了,应该有相应的同城清算程序提供给国库使用。作为统一全国国库业务程序的《国家金库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应该提供同城清算数据转入和转出接口,供各地科技力量完成同城清算模块的开发。
(2)增加电子联行和手工联行接口模块
国库拥有联行行号后,通过与电子联行或手工联行接口模块就可直接参加电子联行或手工联行进行资金清算。
(3)安全措施
由于国库直接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和全国联行,国库直接面对社会进行预算资金的划拨,因此,国库不仅要在制度上加强管理,在技术手段上也需改进。一方面,购置“加密卡”等硬件设备,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正确、安全、保密;另一方面,在各种接口程序的数据传输时,使用“软加密”技术,对被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防止数据的泄露,同时,对收到的资金信息(数据)解密,并自动核对数据的合法性、正确性,保证资金的安全。
第三篇: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
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
刘 莉1,董世山
2(大连大学,财务处,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随着以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核心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将给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环境。本文通过对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集中支付财政资金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审计
作者简介:刘莉(1970-),女,大连大学财务处,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董世山1964-),男,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本科,主要从
事计算机管理工作,辽宁省评标专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已拉开序幕,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改革的关键环节,已全面铺开,给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环境。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将如何调整定位,成为审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一、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一)政府采购制度
1.政府采购的基本内涵。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此项制度是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章和办法的总称。
2.政府采购的基本特征:(1)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政府采购资金是指财政性资金。这里的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资金以及与财政资金相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2)政府采购的对象。政府采购的对象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3)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实行集中采购;采购人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之外且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项目,应实行分散采购。(4)政府采购的基本政策。除法规和采购项目另有规定外,应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信息公开,涉及商业机密除外;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5)政府采购的方式。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以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6)政府采购程序。主要为三个步骤:编制和批准政府采购 1 [1]
预算;公告政府采购信息;选择采购方式及适用的程序。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涵义。国库集中收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
[2]。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作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往财政性资金主要通过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拨付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财政性资金的拨付效率,降低财政性资金的运行成本;有利于支出拨付过程的有效监管,增强政府对财政性资金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强化预算的约束力,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有利于预算单位按用款计划使用预算指标,增强财政性资金支付过程的透明度,有效解决财政性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等问题。
二、我国预算执行审计的基本含义及重要性
(一)预算执行审计的基本含义
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财政预算,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
(二)实行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性
实行预算执行审计制度,是《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从1996年开始,各级审计机关在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每年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受政府委托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一制度的实行,把我国政府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推向新阶段,是国家审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实践表明,这一制度对完整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为政府加强预算管理和人大监督政府财政收支服务,起动了良好的法律保障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政府采购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政府采购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
政府采购制度是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政府采购作为预算支出的组成部分,对预算支出有着重大影响。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规范了预算支出,细化了预算,其资金运用效果如何,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该制度效能的发挥。加强政府采购审计,是预
算执行审计的重要内容,政府采购制度对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具有深远的影响:其
一、审计范围扩大。我国现阶段预算执行审计中对政府采购审计,仅限于对采购机构的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根据《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政府采购审计涵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审计范围包含政府采购过程中各方成员。其
二、审计要点的变化。目前开展的对政府采购审计重点单一,政府采购的四种主要采购方式和管理形式不同,其采购成本和效果也不同,审计工作的侧重点应有所差异。公开招标透明度比较高,产生问题的概率相对小,审计部门投入监督的力量相对少些;询价采购方式,由采购机构自行决定中标人,舞弊的可能性相对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要加强;单一招标方式,投标人只有一个,审计部门将其作为监督的重点。其
三、审计内容的变化。目前主要是对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采购程序各环节的审计,重点是招标、投标过程的合法性,较为单一。依据《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审计内容从“单一性”向“全面性”发展。
(二)政府采购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对预算执行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采取对策,加强对政府采购的审计,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成为审计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
1.拓宽政府采购审计范围。审计是对采购执行过程的系统性审查,不仅涉及到对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审计监督,同时延伸至对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中介组织的审计监督。包括对政府采购主管部门要审查资金预算、招投标组织流程、资金拨付及合同履行情况;对采购单位审查其是否按计划申报采购项目及需求,并进行绩效评价;对政府采购办审查其采购程序是否符合程序等。实际上政府采购审计是一项对采购活动全过程的审查,使政府采购工作真正做到阳光下的采购。
2.突出政府采购审计重点。加强对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着重把握重点项目、资金,进行重点监督。通过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应纳入审计监督的重点范畴。
3.审计内容转向“全面性”。为深化政府采购审计,审计内容包括政府采购体系中各成员方,并综合评价采购效益。(1)对财政部门、采购单位、采购机构的审计。主要审计财政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有无可行性分析,符合直接支付条件的项目,是否通过财政专户将采购资金直接拨付给供应商;采购单位的采购计划是否有详细规划和安排,采购项目使用、管理情况,采购资金预算执行情况;采购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采购程序是否具备合法性、透明性和公开性,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合规,是否存在内定中标者或向投标者泄露标底及“暗箱”操作等违法行
为。(2)对供应商、中介机构的审计。主要审查供应商合同执行情况,要对供应商与采购项目直接相关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环节,提供的商品质量等进行审计监督。同时,对中介机构的公正、合理性进行审计监督。(3)对采购效益的审计。主要包括:经济性审计,即是否实现了货币价值的最大化,财产物资利用效果如何;效率性审计,即通过政府采购,是否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效果性审计,即通过政府采购,是否促进了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宏观效益的发挥。
4.改进政府采购审计方法。深化政府采购审计,运用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其
一、做好审计前准备工作。实施政府采购审计前,进行审前外围情况调查,了解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完善情况,政府采购规模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以及采购方式、项目、金额等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其
二、政府采购专项审计与财政审计相结合。通过财政审计,既可以掌握财政部门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又可以摸清政府采购计划,了解采购单位是否将采购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存在超范围采购行为,并可以抽查部分采购项目进行全过程审计,积极促进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其
三、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力求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5.注重强化审计成果的分析研究。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结束后,重点要分析研究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并落实具体整改措施:其
一、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提出合理化审计建议,督促其纠正错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整改措施;其
二、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落实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其
三、开展审计宣传工作,利用审计信息、审计简报、审计要情向有关部门反映政府采购审计成果,并向政府部门专题报告政府采购审计结果及改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建议,促进政府采购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致力于从源头上防止贪腐行为的发生,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
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将对传统的审计观念、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方式与方法等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1.审计观念和审计依据。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对财政资金的账户设置和收支缴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改革的实施,不仅涉及到改变现行预算编制方法和修订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代理银行清算系统、财政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等必需的配套设施,而且涉及到改变传统观念,将对预算执行审计观念和审计依据产生重大影响。
2.审计客体。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客体,即审计对象来说,由原来的财税部门、地方国库、预算单位为主,转变为以财税部门、国库收付系统、会计核算中心为主。在此基础上,延伸审计对象划拨为预算资金业务的中央银行、经批准指定办理预算资金业务的代理银行以及预算单位。
3.审计内容。主要审查预算单位是否将全部预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支出方面,主要审查审计客体管理支出的流程、内控制度是否严密、支出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审计重点内容是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面监控以及规范财政支出、强化预算约束管理等方面。
4.审计方式与方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并逐步规范后,对预算单位审查的重点应转移到预算单位是否把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按时、足额地解缴到财政或税务部门。与此同时,账户入手审计方式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突现出来,账户入手审计的客体变得更加集中,账户入手审计的可能性也将进一步成为现实。在审计方法上,由于审计客体实行微机化管理与核算,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已成为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实物性资产分布在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将更加注重就地实物盘点审计,并对资产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给予评价。
5.审计人员素质。当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进度较快,审计人员应与试点单位财务人员同步进行业务培训,跟上财政改革的步伐,避免给现场审计工作造成困难和被动。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执行审计思路
1.由“查错防弊型审计”向“绩效型审计”和“管理型审计”转变。实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由财政代发,大项办公用品由政府代购。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主要担负集中会计核算、资金结算及财政监督的职能,而各预算单位内部理财机制不变、财务管理职能不变。因而,审计的重点必将转向预算单位职能范围内的经济事项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上。现行的财政管理办法是否完善,财政管理机制是否不断创新,财政改革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对预算单位资金管理监督职能是否到位等,成为审计部门新的审计目标。
2.由微观审计向宏观审计转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实现宏观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审计,便于发现普遍性、趋势性问题,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3.由传统项目审计向专项审计和专题调查转变。为了发挥审计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通过对财经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项审计和专题审计调查,可以提出完善财经法规、加强宏观调控的建议,促进政策法规的落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由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前审计转变。对某一预算单位或某些重点资金的使用应
进行动态监督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可以按照审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完整地提供预算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使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由事后监督逐渐转变为经济运行全过程中的事前、事中监督。
5.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做到人机结合。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为加快财政资金的拨付速度,提高国库单一账户清算业务的效率,必须建立财政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库管理操作系统。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人民银行、指定办理国库集中收付资金业务的代理银行、会计核算中心之间进行联网,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审计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坚持人机结合,运用计算机审计辅助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尽力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
6.制定并完善与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相关的审计实施办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给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变化。审计工作应与时俱进,尽快建立与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同步的预算执行审计规范平台,制定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审计实施办法》、《政府采购审计实施办法》等相关审计规范,逐步从注重形式和程序规范,向注重内在质量和内容规范转变,用规范性的标准控制、衡量、考核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化解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高级会计实务》编委会.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
[2]《高级会计实务》编委会.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Purchase and Centralized Treasury Distribution System on
Budget Execution Auditing and Strategies
Liu Li, Dong Shishan
(Dalian University, Treasury Depart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Liaoning,Dalian, 116622)
Abstract:The smooth process of reforms on the Treasury Management System centered on Government Purchase and Treasury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System leads to new challenges and developing environment for the budget execution auditing work.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xisting issues of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and Treasury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System on budget execution auditing, and proposes relevant strategies.Key words: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treasury fund, government purchase, budget execution audit
第四篇: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二)
面对会计集中核算带来的影响,审计人员应及时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对策:
(一)调整审计机关内部分工管理办法,在同级会计核算中心设立派出机构,全面开展事中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在会计核算中心设立派出机构,应对在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的所有单位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可以与收支同步进行,全面开展事中审计,同时协助审计机关内部各专业审计,对涉及到在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有关事项进行审计查证。或者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内部各专业审计涉及到在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核算的有关事项的审计查证,全部由派出机构负责。这样进行审计分工后,派出机构与各专业审计的工作各有侧重。审计机关内部各专业审计的工作更多侧重在各单位查“活账”,即侧重审计那些在会计账簿上未作完全明了、真实反映的,却与会计账目密切相关的一些经济事项。这样调整以后,不仅可以彻底消除同一审计机关可能有多个审计组在会计集中核算机构进行审计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大大加强审计监督的及时性,从而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
(二)适当调整相关的审计程序,使审计程序更加切合实际
审计机关在同级会计核算中心设立的派出机构,全面开展事中审计,并且适当调整审计机关内部各专业审计的工作分工。相应地,审计程序也必须有所变化。主要思路是:在每年年初对所有在会计核算中心进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平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在每年年终将情况提供给审计机关内部各专业审计部门,结合其在外围实施的审计情况,写出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这样调整变化有几个好处:一是扩大了审计监督的覆盖面,一般来说,有多少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就有多少个单位实实在在地、及时地接受了审计监督,审计覆盖面扩大;二是调整后的这种内部分工协作,可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三是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事中审计可及时发现违规违纪苗头,纠正不当行为。四是可以与现行的审计法所规定的一年一度必须开展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决算审计,以及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同步,所提出的审计报告和作出的审计结论意见,可直接用于当年的财政同级审,使之相得益彰。
(三)改进审计方法,调整审计重点,提升审计执行水平
在审计方法上,要针对会计集中核算形成的新的特点,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探索总结,积极改进审计方法,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审计中更加注重内部控制的测评,多从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实施审计。以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评运用得较少,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增加了会计核算中心这一控制环节,这些单位的管理更加依赖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也将发挥出更多更大的作用,审计应更多地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评和审计;二是审计机关内部各专业审计部门注意与审计机关在同级会计核算中心设立的派出机构加强联络,做到各负其责,又不相互脱节。各专业审计和派出审计机构对同一单位的审计,实际上是同一审计过程的两个环节,其分工协作十分重要。有关审计情况的交流和工作联络,可以充分运用审计机关内部的计算机网络进行;三是更加注重审前调查和日常情况的掌握,要做到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了如指掌;四是注意协调处理好全面审计和突出重点的相互关系;五是更加注重对疑点事项的及时延伸审计;六是更加注意对“活账”的审计。
在审计重点上,要针对参预会计集中核算单位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分别确定其审计重点,可一个单位建立一个档案,不断完善,不断充实,这样有利于审计时对症下药,同时也有利于派出机构的审计人员工作岗位变化后,新来的审计人员能尽快掌握情况,进入审计角色,不影响正常的审计工作。审计的重点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确定;一是在收入的审计上,注重对收入项目、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收入的管理情况的审计;二是在支出的审计上,注重对大额资金流向尚未在会计核算中心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的审计;三是对审计对象的确定上,注重对未来在会计核算中心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单位的经济往来活动的审计以及所属表外单位的审计;四是注重对账实相符性的审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专业老师自互联网搜集整理而来,仅供本校校园网内用户学习参考和交流之用,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其他用途。
(四)加强“人、法、技”的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审计机关“人、法、技”的建设是审计机关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有所侧重。为应对会计集中核算的变化,审计机关在“人、法、技”的建设上应注意侧重于以下方面:
1.更加注重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关键在于抓好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应结合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的影响,更加注意培养审计人员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适应会计集中核算的审计模式和方法。要提高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政策水平,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审计人员文化、业务和法律知识的更新,提高运用计算机审计的实践能力,努力造就审计复合人才。
2.在法制建设上,注重高起点,综合性和全面性。首先,搞好审计自身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当务之急应修订现行的《审计法》,突出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对《审计法》所规范的审计程序作适应会计集中核算影响变化的相关调整,作出明确规定,使之有法可依;二是对审计机关在同级会计核算中心设立派出机构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对其开展事中审计职责、方式、方法等进行明确;三是增加相应的审计执法手段,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改变以往审计面对一些经专业判断可能存在重大问题,而审计手段又无法取得更充足的证据来证明其存在问题,只得移送纪检、监察进行追查,或最终不了了之的状况,在修订审计法规时,应增加审计在面对“活账”及其有关经办人的一些障碍时,可以使用更多更强硬的审计执行手段来保证审计工作的实施;四是应赋予审计机关可通知财政、银行实施扣缴的权力,并将依据审计决定实施扣缴规定为财政、银行的法定义务,有效保证审计监督的实施。其次,积极参加调研,推动有关会计集中核算的高层次的法律法规出台。为改变目前会计集中核算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规定的现状作出积极的贡献。第三,建立完善审计举报制度,增加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广泛地获取审计线索。为审计监督和其他监督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第四,制定条款明晰、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制度来约束和制止不利方面,以制度来促进相关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制度的制约和保障机制作用。
3.全面提升审计机关的计算机水平。首先明确目标,改进审计人员,特别是基层审计人员人工检查、手工作业的现状,把基层审计人员掌握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的技能培训作为当务之急,把计算机技术与审计有机结合并广泛运用于审计工作作为具体目标,抓实、抓细。使各级审计机关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建设水平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也使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审计的水平有一次较全面的提升,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专业老师自互联网搜集整理而来,仅供本校校园网内用户学习参考和交流之用,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其他用途。
第五篇: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
对策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近几年来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这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贯彻落实和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来,增强了财政对库款的调控能力,提高了会计信息化水平,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行为,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但改革也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程序,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支付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达”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给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增强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调度能力
改革前,预算单位不管其银行账户有无资金结余,每月都要按照预算级次层层上报财政部门申请拨款,再由财政按下达的预算,将资金从国库拨付到一级单位,一级单位按照预算级次层层下拨到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再根据有关规定及业务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形成财政资金实际支出。单位收到财政拨款后,何时使用、如何使用,主动权在单位,财政部门只能履行事后监督。一些大项目的资金拨到单位账户后几年都没有使用,而其他单位待投入资金的项目却因国库资金有限而无法及时开展,大大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改革后,单位的资金结余变成指标结余,资金全部留在国库统一调度,避免各部门出现大量资金长期滞留现象,加强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统筹和规划度,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2.规范了单位各项开支和政府采购行为
改革前,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加上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政策的接收不及时、理解上有偏差,一些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开支没有走政府采购程序,一些超标准、超范围的支出,要等到入账时才被发现,财政监督乏力;改革后,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对单位的各项开支进行事前审核,及时制止和纠正不合法、不合规的财务开支,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无一漏网,确保政府采购行为更加规范。
3.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改革前,单位对财政拨款拨多少用多少,对全年的预算余额缺乏整体的认识,也无法了解项目实时余额;改革后,由于建立起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财政、国库支付中心、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人民银行国库科联网。预算单位可通过该系统,网上申报用款计划、提交直接支付申请、开具授权支付令、核查有关支付信息等。支付信息和清算信息能及时传送到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实现信息共享,极大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代理银行服务不到位,影响单位及时用款
改革前,单位有自己的银行存款,可以自由选择本单位开户银行;改革后,单位的账户余额为零,而且单位的开户行由财政部门指定。比如某些地区只确定一家银行的一个专窗代理财政国库支付业务,有些单位离银行路途遥远,增加了报账员时间成本和单位运行成本;而且10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国库支付业务集中到一家银行,银行柜台超负荷运作,服务质量必然降低,有时会出现当日提交银行的业务隔日才能支付的现象,影响了单位及时用款,有些涉及到归还个人公务卡支出的业务,还会出现逾期还款产生不必要的利息费用的情况。
2.系统建设不到位,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由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预算单位账务处理系统”不接轨,财务人员每月向国库支付中心申请用款时,须先登录“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录入指标、金额、收款人等相关信息提交申请,打印《直接支付申请书》,连同发票复印件、合同复印件一起交国库支付中心受理,国库支付中心工作人员在系统办理审核并打印《直接支付凭证》交银行支付和清算,报账员再登录“预算单位账务处理系统”录入会计凭证,连同发票、合同等原始凭证一起交结算中心工作人员审核入账,这样财务人员必须登录两个系统入单,分别向两个单位递送单据,才能完成日常财务支出报账工作,加大了?务人员的工作量。
3.财务人员更换频繁,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之前,由于成立了地方性的财务结算中心,单位不再设置会计岗位,原来的单位出纳作为报账员负责日常财务报销和报账工作,单位主观上认为财务管理有结算中心负责把关,故降低了报账员的上岗门槛,导致出现不少报账员是兼职的,甚至非财会专业的情况。他们在处理单位财务工作时比较随意,力不从心;而且有些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工作,财务人员认为较难出业绩,工作起来心猿意马,导致报账员更换频繁,专业水平不高。这种现象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持续存在,使得新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4.单位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资金使用绩效不高
单位普遍存在着内控制度设计不完善,或形同虚设,监督走过场等问题,比如,有些单位领导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图方便,个人印鉴由财务人员代管,由于内控的缺位,给人可乘之机,导致工作人员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采用虚构业务贪污挪用财政资金、单位资产损失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没有内控机制的联动作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业务员往往等到报销费用时才发现违反了一些规定而被财务人员退单,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而且由于缺少了业务部门的参与,财务部门也难以制定出准确详细的单位预算编制计划,影响单位下一年的用款。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财务管理的对策
1.转变财务管理思想,提高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改革后,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在财务管理当中,面临更高的要求,必须转变过去事后管理模式,采取全新的预算管理制度。单位领导需转变过去把财务仅当作后勤保障的思想,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各个业务科室应协同合作,促使科室对未来的工作流程进行规划,并决定资金的使用量,制定详细的预算编制计划,将预算做得更加科学、规范,以适应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工作。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求预算单位支出需要有比较强的计划性,有用款计划才能支出,而且单位每一项开支,基本都涉及到多部门的工作,这就需要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全员参与,因此,单位迫切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形成有效的执行手段和措施,将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将预算、收支、资产管理、基建、经济合同等纳入一个统一的管控体系中,这样才能够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遏制腐败和舞弊现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3.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单位财务人员是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具体实施人,财政局??多举办对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单位也应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主要是通过奖励制度,调动起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工作中做到多想办法、少埋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进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促进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此外,单位应制定报账员更换交接过渡制度,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提高财务人员上岗门槛,从源头上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纳入改革的预算单位越来越多,资金面也越来越广,要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地支付,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技术支撑,财政部门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的财政财务管理系统资源,建立数据共享,逐步取消纸质凭证、减少业务单据的纸质流转环节,依据电子指令办事,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这些举措的逐步落实,将在极大地方便预算单位用款的同时,也能提高财政财务管理的效率。此外,单位财务部门必须配置一系列保证支付业务顺利完成的软硬件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确保财政资金及时、安全支付。
四、结束语
任何改革都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也不例外。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更加完善,业务流程设置更加科学、规范。财政要加大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宣传力度,清除财务人员工作上的阻力,为不断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争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利红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财会学习.[2]周志成梁水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理论探讨.3]李铭门科梁水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