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级财政论文集中支付论文
县级财政论文集中支付论文县级财政论文集中支付论文县级财政论文集中支付论文
县级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浅析
摘要:本文针对县级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行总结分析,从县级财政集中支付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几点建议,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县级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一、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1.部门既得利益与国库统一支付产生矛盾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以来,绝大多数预算单位都能够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但仍有个别预算单位的领导因为改革后专款必须专用,预算单位的资金在运用上的随意性受到限制,一些部门的既得局部利益受损,对国库支付产生抵触情绪,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放松。
2.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对国库支付制度政策理解不到位 按规定单位财务人员应能够按照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审核和监督的责任,而相当一部分预算单位的财务经办人员尤其是乡镇会计不懂财务工作,有的连最起码的财务制度和会计科目都不懂,难以担当财务经办人之任,给国库支付中心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3.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督职能尚未发挥到位
国库集中支付更侧重于把监督寓于服务之中,不但要服务,而且还要监督,应该为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和部门预算的有效执行提供
强有力的保障,否则起不到改革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库支付中心的受理审核人员集中精力服务于预算单位,尽力节约单位经办人员办理业务的时间。一些单位的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超标的离谱,有的单位把授权额度甚至全部提现,这加大了现金违规的可能性。4.国库集中支付中直接支付量占总支付量的比重偏低
根据财政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财库[2001]24号)规定:财政资金有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支付方式,从实际看,政府采购支出基本实现了直接支付,但一些自主进行的采购活动和部分工程项目支出仍作为授权支付处理,由于部门预算细化程度不够;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滞后;部分工程项目支出未纳入直接支付范围;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等因素使得直接支付的比率偏低,影响财政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5.“小金库”仍未绝迹,有抬头的可能
在刚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时,取消了各预算单位的原银行账户,由于单位不知改革的深浅、纪律的严肃性程度,“小金库”一度不存在,但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一些单位领导感到,用款不如改革之前自由且检查风声不是太紧,开始想方设法搞自己的“小金库”。原因是监督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即使发现单位开始有“小金库”,对其处理的程度不够,甚至不闻不问,这又助长了其它单位攀比的想法。
6.国库支付工作的系统网络化、电子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预算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程度不高,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银行系统建设也比较滞后,无法很好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7.县级商业银行资金量小,如采用规范的“零余额清算”模式,垫付资金会影响其正常业务,加上部分县财政还属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典型吃饭财政。公用经费比较紧张,支付数额小,而且比较零散,支付银行的手续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县级财力难以承受,致使代理银行积极性不高。
二、解决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增强单位负责人国库支付改革和会计责任意识
凡因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有关财政审计部门要对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验收及检查监督,增强各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意识;深入广泛宣传财会工作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相关人去重视财会工作。
2.加强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各单位财务人员要及时掌握国库集中支付后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强化财会人员的操作技能,国库支付涉及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计划下达、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做财务核算员,还要做掌握全局的预算员。一是应加强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二是建立起单位财务人员业绩考评机制。3.县级财政预算改革要到位,要做到精编、细编部门预算
如果预算编制比较粗糙,年中增加预算的随意性就会很大,集中支付后,人为的因素一定不小,改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根据预算法规定,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将预算支出按部门和支出项目进行细分,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4.政府采购改革要到位,对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要严格按政府采购程序进行,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必要的运行条件。
5.建议省厅应尽量结合各地情况,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县级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方案加以推广,这样各地在改革过程中就会少走弯路,做到有“案”可查,有法可依。
6.统一经费开支标准,严格按《现金管理条例》及相关制度办理提现及其它支付业务,对单位提供支付凭证所附发票进行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财政部门应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尽快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奖金、差旅费、会议费、车辆油修等经费的开支标准,并经常监督检查,促使各单位严格执行,对违规的单位要减少其相应预算指标,从而来遏制一些单位在费用支出上严重失控、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等不良现象。7.监督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组织纪检、监察、财政、审计、人行等部门,定期对预算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设举报电话,对举报人保密,并给予适当奖励,对检查及举报中发现的“小金库”现象,对其单位负
责人从严处理,追究其相应责任,避免财政资金的“体外循环”,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8.加快国库系统网络化和电子化建设步伐
要以财政部门为核心建立财务信息处理中心,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代理银行专线网络基础上的自动化处理程序,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财务信息实时在线、由事后控制转为全过程控制的具备真正远程化数据管理能力的先进、稳定、安全的财政管理系统。总之,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国库支付制度,推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做大做强财政“蛋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第二篇:转移支付制度论文财政关系论文
转移支付制度论文财政关系论文
:
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要处理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降低各级政府间的财政不均衡程度,最终实现财政均等化。但是由于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与财政体制改革交织在一起的,比较复杂,它既要努力实现财政均等化目标,又要照顾在原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维持它们的积极性,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这也就决定了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必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转移支付;问题;对策
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1.1 转移支付制度的组成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由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三大部分组成。
(1)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有特定的用途,地方必须把资金用在中央指定的项目上,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支农支出补助和社会保障补助。
(2)税收返还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为了维护地方的既得利益而实行的一种资金分配方法。包括“两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
(3)体制补助是固定数额的补助,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或减少,主要分为定额补助(原体制补助)和企事业单位划转补助。定额补助是包干体制下中央对地方的补助项目,企事业单位补助是由于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改变而进行的改变。
1.2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数额已具相当规模
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数额是不断增加的。2004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的规模达到了6028亿元,相当于1994年的12倍。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2605亿元,专项转移支付3423亿元。中央对地方的补助比例逐步提高,1993-200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14.3%提高到29.3%,分地区,中央对中西部地区补助比例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从18.5%、12.1%提高到44.1%、49.7%。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转移支付数额还会不断增大。
1.3 转移支付的效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
为了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设立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此外中央还设立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从而推动了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中央的转移支付资金大多分配在财力比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2004年全部转移支付中,中西部占86%,东部占14%,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中,中西部占91%,专项转移支付中西部占82%。这些都大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4 省以下政府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形成
现在省以下转移支付大多是把县作为转移支付的主体,资金主要
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央对省级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另外一个是地方政府自己安排的资金。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
我国一直在不断进行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我国的转移支付是与传统的财政体制改进交织在一起的,比较复杂,要改革也不是那么简单容易。所以与国外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2.1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转移支付依据不明确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数额及方向是依据二者之间的事权进行的,属于中央的职责范围,就需要中央进行资金安排,属于地方的,则需要地方去行使自己的职责。但由于我国在进行分税制改革时,并没有界定清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造成了二者事权的重叠、模糊和遗漏。事权界定不清,财权也就界定不清,故而造成转移支付的依据不明确,造成资金的重复使用,或资金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浪费了资源。
2.2 转移支付形式繁杂,结构不合理
我国处在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社会也在不断完善,有很多东西都在改革。为了减少改革阻力,使改革顺利进行,中央政府往往会采取设置转移支付的办法。如为了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进行而设立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为配合增资政策实施而设立的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但对这些补助形式并没有进行合理整合,不利于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西方国家目前一般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
种形式。我国的现状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较小,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过大,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覆盖了预算支出的所有科目,这都是不合理的,操作起来也不规范。
2.3 转移支付数额确定缺乏科学依据,随意性较大
我国现在转移支付数额计算没有一个科学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观因素太多,造成制度透明度不够,缺乏公允性,地方之间待遇有差异。例如从原体制中保存下来的体制补助,其数额确定就是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的结果,随意性太大,没有科学的依据;税收返还是为了维护地方既得利益而设置的,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而且税收返还采用基数法确定,数额多少是建立在地方原有财力基础上的,这就会造成富的地方得到的返还数额越多,穷的地方越少,这不仅没有缩小差异,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差距;另外专项补助涉及的范围太广泛,没有一个标准的计算方法,资金分配的随意性较大。
2.4 转移支付政策导向不明确,与均等化目标相悖
我国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均等化,但实际上转移支付的各种形式中,真正实现这个目标的却很少。税收返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税收返还是为了维护地方既得利益,其最终结果是地方之间的财力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资金运用主动权在地方政府手里,中央没有办法进行调控,不能用它来实施国家政策,也无法规定地方的支出方向,这都不利于均等化目标实现。其次,对其缺乏有效监督,地方在运用转移支付资金时,优先考虑的是地方利益,造成用这部分资金来弥补地方损失的状况,这就使资金没有去到它该去的地方,与最终的均等化
目标相悖。
2.5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不健全
关于转移支付,西方国家基本都有相应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则不够到位。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对中央和地方收入体制和范围划分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而对于支出的体制、范围以及转移支付制度则没有规定。正是由于法制不健全,造成了政府间事权的模糊,导致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执行时缺乏权威性,可操作性差,缺少透明度。此外,对于目前转移支付资金的运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缺乏有效的监督审计和绩效评价系统。当资金到达地方政府手中后,地方怎样用、用在哪里,中央对此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及约束,导致地方在使用资金时随意性很大,造成资金运用的低效率。
2.6 横向转移支付机制缺失
目前,我国的转移支付以纵向为主,横向转移即省际之间、县际之间的转移支付很少,这是一种缺失,说明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健全。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加拿大等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既解决了地方的资金需求问题,也缓解了中央的压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财力不均的情况。横向转移是一种很好的机制,能使转移支付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3.1 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范围,明确支出界限和转移支付依据
事权清晰是财权清晰的前提和依据,必须合理清晰的划分好政府的事权范围,明确各自的职责,杜绝事权不清、交叉重叠的现象发生。归中央管的,中央进行管理,不归中央管的,中央不要越位。科学界定职能范围,全国性的公共物品由中央提供,如国防、外交等;地方政府提供地方享有的公共物品,如警察、消防等;对于那些有“外溢性”的公共物品,如跨地区的交通设施,中央政府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摘要:要处理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降低各级政府间的财政不均衡程度,最终实现财政均等化。但是由于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与财政体制改革交织在一起的,比较复杂,它既要努力实现财政均等化目标,又要照顾在原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维持它们的积极性,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这也就决定了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必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转移支付;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67-02 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1.1 转移支付制度的组成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由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三大部分组成。
(1)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财力性
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有特定的用途,地方必须把资金用在中央指定的项目上,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支农支出补助和社会保障补助。
(2)税收返还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为了维护地方的既得利益而实行的一种资金分配方法。包括“两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
(3)体制补助是固定数额的补助,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或减少,主要分为定额补助(原体制补助)和企事业单位划转补助。定额补助是包干体制下中央对地方的补助项目,企事业单位补助是由于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改变而进行的改变。
1.2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数额已具相当规模
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数额是不断增加的。2004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的规模达到了6028亿元,相当于1994年的12倍。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2605亿元,专项转移支付3423亿元。中央对地方的补助比例逐步提高,1993-200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14.3%提高到29.3%,分地区,中央对中西部地区补助比例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从18.5%、12.1%提高到44.1%、49.7%。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转移支付数额还会不断增大。
1.3 转移支付的效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
为了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设立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此外中央还
设立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从而推动了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中央的转移支付资金大多分配在财力比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2004年全部转移支付中,中西部占86%,东部占14%,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中,中西部占91%,专项转移支付中西部占82%。这些都大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4 省以下政府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形成
现在省以下转移支付大多是把县作为转移支付的主体,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央对省级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另外一个是地方政府自己安排的资金。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
我国一直在不断进行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我国的转移支付是与传统的财政体制改进交织在一起的,比较复杂,要改革也不是那么简单容易。所以与国外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2.1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转移支付依据不明确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数额及方向是依据二者之间的事权进行的,属于中央的职责范围,就需要中央进行资金安排,属于地方的,则需要地方去行使自己的职责。但由于我国在进行分税制改革时,并没有界定清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造成了二者事权的重叠、模糊和遗漏。事权界定不清,财权也就界定不清,故而造成转移支付的依据不明确,造成资金的重复使用,或资金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浪费了资源。
2.2 转移支付形式繁杂,结构不合理
我国处在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社会也在不断完善,有很多东西都在改革。为了减少改革阻力,使改革顺利进行,中央政府往往会采取设置转移支付的办法。如为了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进行而设立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为配合增资政策实施而设立的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但对这些补助形式并没有进行合理整合,不利于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西方国家目前一般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种形式。我国的现状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较小,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过大,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覆盖了预算支出的所有科目,这都是不合理的,操作起来也不规范。
2.3 转移支付数额确定缺乏科学依据,随意性较大
我国现在转移支付数额计算没有一个科学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观因素太多,造成制度透明度不够,缺乏公允性,地方之间待遇有差异。例如从原体制中保存下来的体制补助,其数额确定就是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的结果,随意性太大,没有科学的依据;税收返还是为了维护地方既得利益而设置的,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而且税收返还采用基数法确定,数额多少是建立在地方原有财力基础上的,这就会造成富的地方得到的返还数额越多,穷的地方越少,这不仅没有缩小差异,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差距;另外专项补助涉及的范围太广泛,没有一个标准的计算方法,资金分配的随意性较大。
2.4 转移支付政策导向不明确,与均等化目标相悖
我国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均等化,但实际上转移支付的各
种形式中,真正实现这个目标的却很少。税收返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税收返还是为了维护地方既得利益,其最终结果是地方之间的财力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资金运用主动权在地方政府手里,中央没有办法进行调控,不能用它来实施国家政策,也无法规定地方的支出方向,这都不利于均等化目标实现。其次,对其缺乏有效监督,地方在运用转移支付资金时,优先考虑的是地方利益,造成用这部分资金来弥补地方损失的状况,这就使资金没有去到它该去的地方,与最终的均等化目标相悖。
2.5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不健全
关于转移支付,西方国家基本都有相应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则不够到位。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对中央和地方收入体制和范围划分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而对于支出的体制、范围以及转移支付制度则没有规定。正是由于法制不健全,造成了政府间事权的模糊,导致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执行时缺乏权威性,可操作性差,缺少透明度。此外,对于目前转移支付资金的运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缺乏有效的监督审计和绩效评价系统。当资金到达地方政府手中后,地方怎样用、用在哪里,中央对此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及约束,导致地方在使用资金时随意性很大,造成资金运用的低效率。
2.6 横向转移支付机制缺失
目前,我国的转移支付以纵向为主,横向转移即省际之间、县际之间的转移支付很少,这是一种缺失,说明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还不
健全。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加拿大等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既解决了地方的资金需求问题,也缓解了中央的压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财力不均的情况。横向转移是一种很好的机制,能使转移支付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3.1 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范围,明确支出界限和转移支付依据
事权清晰是财权清晰的前提和依据,必须合理清晰的划分好政府的事权范围,明确各自的职责,杜绝事权不清、交叉重叠的现象发生。归中央管的,中央进行管理,不归中央管的,中央不要越位。科学界定职能范围,全国性的公共物品由中央提供,如国防、外交等;地方政府提供地方享有的公共物品,如警察、消防等;对于那些有“外溢性”的公共物品,如跨地区的交通设施,中央政府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3.2 规范转移支付形式,使其结构更合理
(1)逐步降低并最终取消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为了维护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结果使地方间财力差距进一步扩大,与转移支付的均等化目标相悖。现阶段,为了维护改革成果,应逐年降低比重,等到条件成熟时取消。
(2)清理整合专项补助,建立规范的专项补助体系。我国现在专项补助覆盖的面十分广泛,形式繁杂,结构不合理。应优化结构,属于中央事权范围的,继续安排补助;属于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范围的,中央按照范围大小继续安排;属于地方事权的,则不再安排专项补助
资金,由地方自行解决。同时要确保重点,我国目前专项补助资金应主要用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如救灾扶贫、环境保护等,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此外严格准入机制,减轻专项补助设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逐步扩大一般转移支付的比重。逐步将其他补助和决算补助中具有一般财力补助性质的资金合并到一般性转移支付中进行分配。一般性转移支付最能体现均等化目标,要逐步扩大其比重,确保资金的公平合理分配。
3.3 改进转移支付分配方法,用“因素法”代替“基数法”
采用“基数法”确定财政收支数额和转移支付数额,是为了减少改革阻力、稳定政府间财政关系,其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应用“因素法”代替“基数法”,科学确定转移支付的规模。选取对各地财政收支影响最显著、且不易受人为干扰的因素,如人口数量、人均GDP、人口密度等,进行科学的分析测算,确定转移支付数额。以公式化方法进行测算,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和公允性,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基数法”相比,“因素法”更多考虑的是地方的实际情况,更能满足地方的资金需求,也能更好的实现均等化目标。
3.4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
(1)要想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和约束。我国目前对于财政支出的范围及转移支付没有明确的法律,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在《预
算法》中增加有关财政转移支付的条款,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各级政府事权、财权的划分及转移支付目标、原则、形式、分配方法、监管内容,从而更好的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使制度运行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高运行效率。
(2)加强监督,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进行跟踪、调查和监督,确保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明确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同时建立一套绩效评价系统,用一些考核指标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价和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5 加快建立横向转移支付机制,构建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框架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财力差异大,公共服务能力差距大,中央负担又太大,单靠纵向转移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积极的建立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对于省际之间的横向转移,由中央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科学测算方法计算出需要转移的数额,富裕的省能够承担的,全额承担,能力不足的,中央可以补助一部分资金;县际之间的,有各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具体方法可参照省际转移的方法。这样既能减轻中央财政压力,使其有能力更好得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也能均衡地方的公共服务能力,使转移支付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更好地实现均等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振乾.中外专家论财政转移支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黄佩华,迪帕克.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上
海:中信出版社,2003.[3]龙朝晖,邓建新.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问题及政策建议[J].改革研究,2005,(7).[4]李武杰,金崇芳.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析[J].改革研究,2005,(3).[5]李齐云.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1,(3).[6]刘扬,董兆平.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效应分析和改进构想[J].财政研究,2005,(8).[7]马骏.论转移支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8]郭庆旺,赵志耘.公共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三篇:财政论文
浅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在农村,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造成现在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适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一、我国农村现行社会保障的模式及途径
我国农村现行社会保障模式的具体类型和救济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五保供养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国家《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五保供养主要有在当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和在家分散供养两种形式,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五保供养所需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家庭赡养。“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民传承了几千年的家庭保障思想,它与中国几千年的家庭伦理观念是紧密相联的。家庭养老不仅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被上升到政策和法律层面。家庭赡养一直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家庭赡养形式中最主要的又是子女供养。土地保障。自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对中国农民来讲具有双重意义,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具有生活保障功能,成为农民实现自我保障的基础和依托。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农业税、特产税逐步取消,农民在土地中获得的收益较以前有所增加。优待抚恤保障。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保障,其保障对象为老红军、复员军人、烈军属、伤残军人等
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的,它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2002年我国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即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补助的制度。
除上述主要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途径外,国家还采取了自然灾害专项救助、特困救助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保障等措施,对农村重点贫困对象予以适当的生活救济。
二、现行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除了传统的五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得以延续外,随着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和新农保试点的展开,农村社会保障初步具有向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接的趋势。
但总体看来,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处于缝缝补补的非规范化、非系统化阶段,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保障方式逐步陷入了困境,面临以下挑战和难题: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城市的扩张和不断增加的农业人口等原因弱化了土地保障功能,使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家庭保障功能弱化。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出现了“4—2—1”和“4—2—2”家庭结构模式,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同时,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农村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空巢家庭”增多,使农村养老问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据2005年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省级老龄办主任会议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 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 1亿,占总人口的8 5%。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快于预期,并且以年均3.2%的速度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农村税费改革的遗留问题。税费改革后,原本就处于“吃饭财政”状态的县乡两级财政实力进一步削弱,村级集体经济趋于瓦解,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又相当有限,致使原由乡镇统筹和村级集体经济负担的部分五保户和其他一些农村贫困对象失去了救济保障。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生活的瓶颈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覆盖面还不够全面,相当多的农民无钱治病,有病难医,不少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一次院,一年活白干”的现象普遍。
综上所述,二元社会结构下形成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缺位,对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模式的过度依赖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三、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和建议现阶段,应摈弃“优先确保城市的效率与公平而必须或不得不牺牲农村的效率与公平”的思想误区,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谋福利。
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节余的经费用于社会保障,也可部分弥补社保资金的不足。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4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然要求以雄厚的资金作为基础。如何筹措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除农民个人应缴部分外,还要广辟融资渠道,多种形式筹措农村社保资金。如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都要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保资金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社保资金的投入;开征社会保障税,富者多缴,穷者少缴,起到“抑富济贫”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等。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要
充分发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功能和作用,为其提升其“造血”功能。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加重耕地占用税的征收。另一方面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子女的文化素质,增强其将来的就业能力,从源头着手,为家庭保障提升“造血”功能;扶持新兴的金融信托市场,通过养老信托为家庭养老提供新的途径。
建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当下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的关键。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第四篇:财政论文
两大政策的宏观调控变动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任何单一的经济政策都难以实现多重调控目标,因此,协调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选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科学合理地确定两大政策的配合方式及其具体操作,才能实现宏观调控的4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往往难以同时达到人们期望的理想状态,因此西方经济学称之为“神秘的四角”。对我国来讲,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2009年12月3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表的新年致辞中说道:“2010年是巩固经济企稳回升、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做好金融宏观调控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银行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同时,支持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结构调整,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温家宝在针对2010年两大政策的宏观调控方面讲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要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2010年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是要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
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这两个指标虽然都低于去年实际执行结果,但仍然是一个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三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监控,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结合2010年中国的国情,我国还没完全从全球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实体经济仍处于萎糜的氛围中,积极的财政政策有降低财政收入和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方面的投入,既能优化产业结构,还能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降低人口的失业率。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和降低利率,能缓减通货紧缩的压力,刺激社会需求从而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使政府公共投资明显加快,各项重点建设得到加强;结构性减税政策扎实实施,企业和居民负担减轻;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大幅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明显增强;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增加了就业,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启动保障经济金融稳健运行的各项应对预案,加强国际协作,应对金融危机的不确定冲击。二是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三是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五是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六是密切监测国际资本流动,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2010年12月31的新年致辞中,周行长说道:“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金融调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人民银行系统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2011年的今天,我们肯定当前经济增长态势良好这个主流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农民收入低、城乡差距拉大、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整合力度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有所抬头、瓶颈制约矛盾再度显现、银行信贷扩张偏快、社会就业压力大、贸易摩擦增多等。这些问题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扩大内需、利用外资和增加出口)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要继续贯彻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实行积
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利用外资,贯彻“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增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加强对信贷投放、货币发行等的管制,尤其是热钱流入。
实行上述政策的原因: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1、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量劳动者长不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求就业者提高自己的就业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素质)。而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了教育上的支出,也扩大了社会福利保障支出,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2、经过金融危机后,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是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国内的物价还是呈增长趋势,此时可以说是经济过冷,国家财政盈余。人们不愿意花钱消费,都选择了储蓄。所以国家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国内需求,刺激消费,加快经济的恢复。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改为稳健表明,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已逐步采取退出政策。随着近来通胀压力明显增加,及国外经济环境明显变化,近一步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条件已经逐步发生了变化,各方普遍认为,政策转向已势在必行。
2、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不明确。尤其是海外因素,美国经济复苏是否反复,欧洲债务危机是否蔓延恶化,重重疑问都尚未完全解决。2011年中国很可能面临“增量滞涨”的局面,即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伴随着通胀加速攀升,实属“两难”局面。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可以为此“留一手”。譬如针对经济中需求不足的问题,就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振兴消费;此外,还可以通过财政支出的办法来进行部分项目的投资。其实,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开工的大量项目,尚在建设中,需要后续建设资金。从这个层面看,财政政策在2011年将被动扩张。此外,政府为加大在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也有进一步扩张的动力。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总量扩张的同时,支出结构应该进一步优化,更加侧重民生和公共服务项目。
3、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能够保证各方面的税率没有太大的波动,人民投资不会有较大的变动,有利于国家的财政预算和结算,有利于国家收支平衡。
今年的市场出现了多太多的不确定,之前4万亿刺激经济的投入中有大量热钱被投入股市和房市之中,也引发了股市和房市在一段时期内呈现出极度繁荣的景象,大量泡沫进入这两个市场也为后来股市的萎靡不振埋下隐患,从大量的投机者的介入和天价房的炒作到后面政府出面的调控和资金链的断裂,从温州市场的一片繁荣景象到后来不断发生的温州老板的跑路事件,市场上通货膨胀由年初政府的目标设立的4%上升到5月份的百分之五点几再增长到后来的百分之六点多,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象提高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货款的门槛等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增长,而9月份楼市增幅的叫停和部分城市楼价的大幅下跌也昭示着调控政策的出见成效。
对于政策的转向原因,腾讯财经连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政策转向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同时由于通用的压力跟流动性宽松的关系很大,货币政策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
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寇建勋表示,该消息说明货币政策正式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这也是市场所预期的。
招商银行宏观与策略分析师徐彪表示:从原因上看,第一是通胀因素抬头,十一月美元指数反弹,大宗商品调整给了监管当局难得的机会重拳出击对抗国内的涨价潮。十二月以后,美元回落大宗商品再度抬头,未来的通胀压力依旧严峻。货币政策收紧可以从总量对冲的层面来削弱价格上涨的压力。第二是经济增长压力减小,经过二季度的主动性调控,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此时继续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给经济增长维持动力,运用收紧的货币政策给可能的过热降温,成为管理层的一致选择。
总之,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防范实体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和乏力,以积极的货币政策拉动居民消费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棘手的物价上涨和通胀压力。
第五篇:济南市市级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
济南市市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省财政厅《山东省省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和《济南市市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因支付管理改变和资金流转变化而引起的会计核算业务。对支付管理和资金流转未改变的会计核算业务,仍按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执行。
第二章
第三条 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对直接支付的资金,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报来的按部门分“类”、“款”、“项”汇总的《预算内资金支出明细表》(附件1)和《预算外资金支出明细表》(附件2),分别与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
财政总预算会计 理部国库划款凭证(以下简称国库划款凭证)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代理银行划款凭证(以下简称财政专户划款凭证)核对,核对无误后分别列报预算内、外支出。其会计分录为:
预算内: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 预算外:
借:一般预算外支出(暂存款)贷:财政专户存款
第四条 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对授权支付的资金,根据各代理银行编制的《财政支出日报表》,与国库划款凭证、财政专户划款凭证核对,核对无误后分别列报预算内、外支出。设立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后,还应与其按部门分“类”、“款”、“项”汇总的《预算内资金支出明细表》、《预算外资金支出明细表》进行核对。其会计分录为:
预算内: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
预算外:
借:一般预算外支出(暂存款)贷:财政专户存款
第五条 对留归预算单位继续使用的预算内年终结余资金,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据有关核定结余资金的凭证作帐务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
贷:暂存款
下实际支用后,会计分录为: 借:暂存款
贷:国库存款
第三章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会计
第六条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会计核算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延伸,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根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支付管理的特点,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资产类、负债类分别增设“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财政总预算会计编号为103,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科目编号为106)、“已结报支出”(财政总预算会计编号为213,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科目编号为204)会计总账科目,并分别设立预算内、外资金支出明细账。预算内、外资金支出明细账应当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类”、“款”、“项”及预算单位记载。
第七条 “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系“资产类”会计科目,用于核算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在银行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的业务。本科目贷方,记录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当天办理的预算内、外资金支付数;本科目借方,记录当天国库存款账户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划入冲销数;本科目当日资金结算后,余额为零。
第八条 “已结报支出”科目系负债类科目,用于核算财政国库和专户存款资金已结清的支出数额,当天业务结束后,本科目余额反映预算内、外资金支出累计数,应等于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类级科目之和。
第九条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为预算单位直接支付款项时,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回单联,按部门分“类”、“款”、“项”分别列报预算内、外支出,其会计分录为:
预算内: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预算外:
借:一般预算外支出(暂存款)--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第十条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对直接支付的款项,应每日将按部门分“类”、“款”、“项”汇总的《预算内资金支出明细表》与国库划转凭证、《预算外资金支出明细表》与财政专户划转凭证核对,核对无误后,送总预算会计清算,其会计分录为:
预算内:
借: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贷:已结报支出(预算内)--财政直接支付 预算外:
借:财政零余账户存款
贷:已结报支出(预算外)--财政直接支付 第十一条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对授权支付的款项,根据代理银行报来的《财政支出日(旬、月)报表》,与国库划款凭证和财政专户划款凭证核对,核对无误后,分别列报预算内、外支出,并登记预算单位支出明细账,其会计分录为:
预算内: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单位零余额账户额度
贷:已结报支出(预算内)--财政授权支付 预算外:
借:一般预算外支出(暂存款)--单位零余额账户额度 贷:已结报支出(预算外)--财政授权支付 第十二条 年终,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将预算支出与有关方面核对一致后转账,其会计分录为:
预算内: 借:已结报支出(预算内)
贷: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预算外:
借:已结报支出(预算外)贷:一般预算外支出(暂存款)
第十三条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对批准下达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用款额度,不作正式会计分录,但需要建立登记簿备查。
第四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十四条 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仍执行现行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根据核算的需要,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事业单位编号为103、行政单位编号为107)和“财政应返还额度”(行政单位编号115,事业单位编号125)会计总账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对于已纳入市政府资金结算中心进行集中结算、统一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由结算中心按此核算办法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五条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用于核算预算单位在财政下达授权支付额度内办理的授权支付业务,本科目借方,记录收到财政下达的授权支付额度;本科目贷方,记录授权支付的支出数;余额为授权支付额度的结余数。
“财政应返还额度” 用于核算预算单位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后办理的预算内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业务。借方登记市财政局核批的当年预算指标减去当年财政国库已支付数的差额;贷方登记下市财政局批复下达的授权支付用款额度。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一)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市财政局或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开具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进行会计核算,其会计分录为:
1、行政单位
预算内: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
预算外: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2、事业单位 预算内: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预算外: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事业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如财政直接支付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帐,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二)对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登记入账,其会计分录为:
1、行政单位 预算内: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预算外: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2、事业单位: 预算内: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预算外: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事业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三)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支取使用时,其会计分录为:
1、行政单位:
借: 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事业单位:
借: 事业支出(材料等)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四)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和支用现金时,其会计分录为:
1、行政单位提取现金时: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事业单位提取现金时: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行政单位支用时: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贷:现金
4、事业单位支用时: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现金
如财政授权支付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五)年终结余资金的账务处理
对预算外年终结余资金,预算单位只需结转其零余额账户的用款额度余额,不作正式会计分录;对预算内年终结余资金按以下程序进行会计核算:
1、终了后,市财政局对已下达各预算单位但尚未使用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进行等额冲减,预算单位收到负数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后,作如下账务处理:
(1)、行政单位:
借: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事业单位
借: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预算单位根据市财政局批复的年终结余资金情况,在结余作如下账务处理:
(1)、行政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
贷: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2)、事业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
3、第二年对实行授权支付的结余资金,市财政局根据预算单位报送的结余资金用款计划,批复后下达授权支付用款额度。预算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后,作如下账务处理:
(1)、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2)、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4、办理支付业务后,依据授权支付凭证及支付结算凭证作如下账务处理:(1)、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对实行直接支付的结余资金,市财政局根据预算单位报送的结余资金用款计划、直接支付申请,将资金直接支付供应商。预算单位依据《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作如下账务处理:
(1)、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2)、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6、预算单位按照有关财政财务规章、制度规定,允许在年终结余中提取、支用的有关资金,应在结余资金批复后进行账务处理。
7、预算单位使用结余资金,应当遵守有关财政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规定。对违反有关规章、制度支用结余资金的,市财政局应责成其纠正,并可以冻结支付,或通过扣减当年预算等方式收回违反规定支用的结余资金。
(六)年终决算仍由各预算单位负责编制、并逐级汇总、由主管部门上报市财政局。
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对所属单位的拨款仍然要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登记相关的账务进行会计核算,年终在汇总资产负债表时,对相关的会计科目要做抵冲。
第五章 建设单位会计
第十七条 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后,建设单位的会计核算仍执行现行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并根据核算需要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资金占用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编号234)和“财政应返还额度”(编号235)会计总账科目进行核算。
第十八条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用于核算建设单位在财政下达授权支付额度内办理的授权支付业务,本科目借方,记录收到财政下达的授权支付额度;本科目贷方,记录授权支付的支出数。余额为授权支付额度的结余数。
“财政应返还额度” 用于核算建设单位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后办理的预算内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业务。借方登记:市财政局核批的当年预算指标减去当年财政国库已支付数的差额;贷方登记下市财政局批复下达的授权支付用款额度。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的会计核算
(一)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市财政局或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开具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进行会计核算,其会计分录为: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等科目)贷:基建拨款—本年基建基金拨款等--财政直接支付
(二)对财政授权支付支出,建设单位根据市财政局下达零余额账户的用款额度登记入账,其会计分录为: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基建拨款—本年基建基金拨款等--财政授权支付
(三)建设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支用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等)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四)建设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和支用现金时,其会计分录为:
(1)提取现金时: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支用时
借:待摊投资等科目 贷:现金
(五)年终结余资金的账务处理
对预算外年终结余资金,预算单位只需结转其零余额账户的用款额度余额,不作正式会计分录;对预算内年终结余资金按以下程序进行会计核算:
1、终了后,市财政局对已下达各建设单位但尚未使用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进行等额冲减,建设单位收到负数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后,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基建拨款--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建设单位根据市财政局批复的年终结余资金情况,在结余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
贷:基建拨款--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
3、第二年对实行授权支付的结余资金,市财政局根据建设单位报送的结余资金用款计划,批复后下达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建设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后,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4、办理支付业务后,依据授权支付凭证及支付结算凭证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器材采购、工程投资、待摊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对实行直接支付的结余资金,市财政局根据建设单位报送的结余资金用款计划、直接支付申请,将资金直接支付供应商。建设单位依据《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器材采购、工程投资、待摊等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6、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财政财务规章、制度规定,允许在年终结余中提取、支用的有关资金,应在结余资金批复后进行账务处理。
7、预算单位使用结余资金,应当遵守有关财政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规定。对违反有关规章、制度支用结余资金的,市财政局应责成其纠正,并可以冻结支付,或通过扣减当年预算等方式收回违反规定支用的结余资金。
(六)年终决算仍由各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并逐级汇总、由主管部门上报市财政局。
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对所属单位的拨款仍然要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登记相关的账务进行会计核算,年终在汇总资产负债表时,对相关的会计科目要做抵冲。
第六章 对 帐
第二十条 市财政局国库管理机构、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都应建立全面的对账制度,在认真处理各项账务的基础上,加强对帐工作,定期、及时地与有关部门和单位核对账务。
(一)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分别与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国库部门、财政专户所在银行和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核对账务:
1、与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国库部门核对月末存款余额,对账单由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国库部门提供,对账内容为“国库单一账户”收入数、支出数、结存数。
2、与财政专户所在银行核对月末存款额,对账单由财政专户所在银行提供,对账内容为“财政专户”收入数、支出数、结存数。
3、与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分别核对预算内外按部门分“类”、“款”、“项”的支出数。
(二)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分别与财政国库管理机构、代理银行和财政一级预算单位核对账务:
1、与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分别核对按部门分“类”、“款”、“项”的预算内外的支出数。对账单由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供,对账单内容主要包括分“类”、“款”、“项”的当月发生数和当年累计发生数。
2、与代理银行对账。预算内资金的对账内容为代理银行提供的“财政零余额账户”当月分“类”、“款”、“项”的支出数和预算单位的财政直接支付数,同时与各代理银行核对各预算单位预算内“财政授权支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支用数”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结余数”,对账单内容为代理银行提供的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分“类”、“款”、“项”的相关数据。
预算外资金的对账内容为代理银行提供的“财政零余额账户”当月预算单位的财政直接支付数,同时与各代理银行核对各预算单位预算外“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支用数”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结余数”,对账单内容为代理银行提供的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相关数据。
3、与一级预算单位对帐,对帐内容为该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各级预算单位汇总的分“类”、“款”、“项”的预算内外支出数,其中包括财政直接支付数、财政授权支付的额度数、支用数、余额数,对账单由市财政局或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供。
4、每月5日前,一级拨款单位汇总其所属各级预算单位上月零余额账户预算内和预算外分“类”、“款”、“项”实际支出数,报市财政局或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
(三)预算单位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应就“零余额账户”与代理银行核对分预算内、外资金的财政授权支付的额度数、支用数、额度结余数,对账单由代理银行提供。经双方签证后的对账单由预算单位随同月份会计报表逐级上报。每日终了,预算单位应计算当日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并编制“库存现金日报表”。
(四)终了,市财政局和预算单位设置10天的整理期,用于处理未达账项等事宜。在整理期结束后,财政国库管理机构、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预算单位之间、上下级预算单位之间的各有关帐务必须完全一致,不应再有未达帐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