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审计工作规程
社会审计工作规程
(1990年4月16日 审计署)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促进社会审计规范化、制度化,保证社会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审计署关于社会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社会审计理论与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
二、审计事务所的组织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应保持其独立性、客观性;内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应合理、有效;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应占一定的比例。
三、审计事务所应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工作质量控制制度。
四、审计事务所应在遵守国家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依法维护委托方的利益,为客户保守秘密。
五、审计事务所及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认真执行本规程。
第二章 协议书
六、协议书是委托方与审计事务所确定审计项目及其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文件,也是审计事务所进行审计的依据。
七、审计事务所在接到委托方的书面或口头申请之后,应对接受审计单位的经营范围、核算方式、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状况,以及与委托项目有关的其他事项做初步了解。
八、审计事务所在对委托方、委托事项初步了解之后,应与委托方就审计目的、范围、内容、要求、完成时限、工作量、收费等事项进行洽谈。
九、具备下列条件,审计事务所应与委托方签定承办委托业务协议书:
1.符合国家规定的社会审计工作业务范围;
2.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
3.委托方和接受审计单位能够如实提供充分的资料;
4.审计事务所对委托项目有承担能力。
十、协议书应具备下列内容:
1.委托方、接受审计单位、审计事务所的名称、地址、负责人;
2.委托方与接受审计单位的关系;
3.委托业务的内容、要求;
4.委托业务的范围和被查资料、经济活动的起讫日期;
5.审计的方式;
6.审计的起讫日期;
7.收费金额、方式;
8.确定保密事项和范围;
9.民事责任;
10.其他应载明的事项。
十一、民事责任主要包括:
l.审计事务所未按协议书约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审计工作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并向委托方支付违约金。
由于委托方或接受审计单位未提供进行审计工作所需要的资料,或接受审计单位在审计工作过程中,不与审计事务所合作,使审计事项未能按协议书约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的,审计事务所不负违约责任,应照常收费;给审计事务所造成工时损失的,委托方应付赔偿金。
2.因审计事务所的违约、过失、舞弊行为,导致委托方经济上蒙受损失,审计事务所应承担责任,依法给予委托方经济赔偿。
由于委托方或接受审计单位提供不真实的资料,致使审计结论不当而给委托方和接受审计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审计事务所不承担责任。
十二、协议书双方签章后生效,一般~式4份,委托方、受托方各两份。
十三、协议书履行过程中,发现原规定的内容、条件不完善或情况发生变化,要变更或修改补充协议书的内容时,双方应及时进行洽商,填写洽商记录,经双方签章,与协议书有同等效力作用。
第三章 审计组
十四、审计组的任务是根据协议书所确定的审计内容和所长下达的指令,编制并执行实施计划,提出审计报告,整理资料,立卷归档。
十五、审计组由主审1人、助审1人或若干人组成,主审由所长确定,应由具有审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水平)的人员担任,助审由所长指定或主审选定。
十六、审计组实行主审负责制。主审对审计项目实施工作全面负责,具体工作任务是:编制、修改、组织执行实施计划,确定审计组人员岗位分工,审核证据和工作底稿;检查督促工作进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撰写审计报告;负责建立审计档案;向所长报告工作。
助审在主审领导下工作,并对分管的审计事项负责。
十七、审计组成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政策、法规,廉洁奉公,对客户高度负责,工作作风严谨、求实;
2.应具有审计、财务、会计、统计、经济管理、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
3.应具有查账、运筹、观察、分析、判断以及文字、口头表达的技能;
4.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十八、审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要自行回避:
1.是本审计项目的当事人或当事人亲属;
2.与本审计项目有利害关系;
3.与本审计项目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审计客观公证的。
第四章 实施计划
十九、实施计划,是审计工作的具体安排,编制计划的目的,是使审计工作全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十、编制实施计划的步骤:
1.查阅协议书,掌握本项目的内容、范围、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
2.了解接受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工作重点;
3.实施计划一般由主审负责编制,经所长批准后执行。
二十一、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
1.接受审计单位的名称、地址;
2.审计方式;
3.审计内容、范围和目标;
4.计划工作时间、起讫日期;
5.确定审计人员分工和每人承担的工作责任;
6,审计方法和步骤2
7.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8.主审人签章。
第五章 审计证据二
十二、审计证据,是证明审计事项真相的根据,是用以支持审计报告的佐证材料。
二十三、收集证据的途径包括:由委托方、接受审计单位提供、审计人员实际查阅、现场观察、询问、分析复算等。
二十四、收集证据的要求:
1.取证前应围绕审计目的,研究收集证据的方法、步骤,做到有的放矢;
2.收集证据应及时,可以采取抄录、复印、照相等方法;
3.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带任何偏见。
二十五、鉴定证据的要求:
1.证据与审计项目之间、同一问题的证据之间应有内在联系;
2.证据内容应当是重要的;
3.证据应真实可靠。
二十六、鉴定证据的步骤:
鉴定审计证据的目的是要做到确凿无误。鉴定至少应经过以下步骤:
l.收集时进行鉴定;
2.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进行鉴定;
3.编写审计报告时再次进行鉴定。
二十七、审计人员应将取得的证据,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把审计证据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具有充分证明力的证据。
二十八、审计证据及其综合分析、计算、调查结果,审计人员的评价、意见、建议说明必须汇入审计工作底稿。
第六章 审计工作底稿二
十九、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编写和取得的各种资料的总称,是编制审计报告的依据。
三
十、审计工作底稿应包括:
1.协议书副本,所长指令;
2.反映接受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资料;
3.审计实施计划;
4.审计查清的事实,以及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各项记录、查明的证据资料,包括各种计算表、汇总表、分析表、核对表和调账分录等;
5.对证据的分析、复算、鉴定;
6.衡量是非界限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的摘录;
7.对问题的分析和评价;
8.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建议;
9.其他有关的资料。
三
十一、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1.汇入审计工作底稿的文件、资料,应根据审计的目的、范围确定,包括形成审计报告所必须的一切资料;
2.根据事实和问题内容,选择不同格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标题鲜明,主题突出,易懂易用;
3.底稿所载明的事项必须按照具体业务内容或审计项目分别设置,一事一稿;
4.底稿必须完整齐全,证据之间、资料之间、证据与资料之间如有矛盾,应详加说明;
5.底稿应注明编号、标题、编制人、复核人、编制及复核日期;
6.底稿应按一定顺序排列,资料较多的,可填制目录索引。
第七章 审计报告三
十二、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终结后,审计事务所向委托方提交的反映审计结果的文件。
三
十三、编写审计报告应实事求是、证据充分、定性准确、表述清楚。
三
十四、审计报告的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条文式、表格式、综合式等。
三
十五、按照审计目的、委托人的不同,审计报告的类型主要可分为:
1.审计查证报告:适用于清查账目、验资年检、清理债权债务、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
2.审计鉴定报告:适用于司法、行政部门委托的经济纠纷、经济犯罪案件等审计项目;
3.咨询报告:适用于向各部门、单位或个人提供经济咨询、审计、会计服务等审计项目。
承办政府、审计机关交办或委托事项的审计结果,可按《审计工作程序》的规定,称为《审计报告》。
不适用于上述报告类型的委托项目,或报告内容已被有关部门格式化的项目,可不拘泥于上述类型。
三
十六、审计报告应包括下述主要内容:
l.审计的内容、范围、方式、时间;
2.基本情况和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
3.存在问题、评价及建议;
4.所依据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定;
5.附件。
三
十七、编写审计报告的方法步骤:
1.对工作底稿进行检查,底稿所列事实不清的,重新审计;底稿不健全的进一步完善;
2.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查,证据不足的需要重新取证;
3.对工作底稿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需要纳入审计报告的内容;
4.审计报告形成后,审计组应充分讨论,使报告得以完善。
三
十八、报告初稿应征求接受审计单位的意见。
三
十九、审计报告经主审签章后,提交审计会议或所长审查;审计组成员对主审决定提交的报告如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连同审计报告一井交审计会议审议。
四
十、审计会议或所长审查审计报告应侧重于:
1.报告列举的事实是否真实,证据是否充分、确凿;
2.对问题的评价是否准确、客观公证;
3.文字表达是否清楚,措辞是否恰当。
四
十一、承办审计机关委托的审计事项所作出的审计报告,应当报送审计机关审定。四
十二、报告经所长批准后生效。
四
十三、向委托方送达审计报告,应取得签收回执。
第八章 审计档案四
十四、审计档案是项目完成后,将各种审计资料按要求归类、装
订、立卷的文件总称。
四
十五、审计事务所必须建立档案制度,以有效地保证审计档案的真实、完整。
四
十六、凡记录和反映审计工作过程的各种文字和非文字材料,均属审计档案的收集范围。
四
十七、按照完整、精练的原则,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
四
十八、立卷归档的文件资料应包括:
1.协议书、洽商记录;
2.审计工作底稿;
3.审计报告及委托方、接受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审计事务所审查审计报告的有关书面材料;
4.其他有关材料。
四
十九、坚持谁审计谁立卷的原则,每一审计项目由主审或指定的专人组卷,做到案结卷成。
五
十、应以项目进行立卷,一个项目的文件应立成一卷或数卷,不得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材料合立一卷。
五
十一、卷内的文件排列有序,每一案卷必须编制目录,注明页码,卷宗封面注明编号、项目名称、立卷日期等。字迹清楚、整洁。在立卷人栏,由立卷人签名盖章并注明年月日,以示负责。
五
十二、立卷后,档案应及时移交档案室,不得存放在承办人手中,档案室应按有关规定准确地划注保管期限并负责保管。调用和销毁。
第九章 附则五
十三、本规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局确定的审计事务所试行。五
十四、本规程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二篇: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工作规程
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工作规程
文章来源:中顾网 作者:佚名 点击数: 717 评论:0条 更新时间:2009-5-14 9:25:2
2
推荐阅读: 公司法律法规 涉外企业
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工作规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工作规程》的通知
国税发[2007]35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审计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第三章 案头准备
第四章 现场实施
第五章 审计终结
第六章 后续管理
第七章 附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规范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下简称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工作,总局制定了《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工作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问题及时反馈总局(国际税务司)。
附件:联合税务审计汇总表(略)
国家税务总局
二00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工作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下简称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涉外税务审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和《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工作由各级税务机关国际(涉外)税务管理部门负责实施或组织实施。
第三条 对于跨区域联合税务审计,总机构或负责合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营业机构(以下简称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负责前期的纳税评估初评和疑点的提供,与所属分支机构或营业机构(以下简称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联络和承办协调会以及资料和数据的汇总工作。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统一步骤和时间安排开展工作。
第四条 对于国地税联合税务审计,国税局、地税局应成立联合税务审计领导小组,制定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指导和监督联合税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国税局、地税局在开展联合税务审计时,应在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加强配合,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第二章 审计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第五条 跨区域联合税务审计的对象,按照以下程序确定:
(一)跨省(含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联合税务审计的对象,由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从各地上报的跨省经营的涉外企业中确定。
(二)跨市(含州、盟,下同)和县(含县级市、区和旗,下同)联合税务审计的对象,分别由省级和市级税务局根据所辖涉外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定。
第六条 国地税联合税务审计的对象,按照以下程序确定:
(一)对涉外企业所得税和其主体业务适用的流转税均由同一税务局主管的涉外企业,由该主管税务局提出备选纳税人名单,与其他适用税种的主管税务机关共同研究确定审计对象。
(二)对涉外企业所得税和其主体业务适用的流转税由国税局、地税局分别主管的涉外企业,由主管国税局和地税局分别提出备选纳税人名单,双方共同研究确定审计对象。
(三)国地税联合税务审计对象的确定,应报经联合税务审计领导小组批准。
第三章 案头准备
第七条 跨省联合税务审计对象确定后,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案头准备:
(一)汇缴机构所在地省级税务局应在一个月内组织完成以下工作:对汇缴机构的纳税评估初评;《规程》所规定的纳税人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审计项目分析与评价、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的分析与评价;起草被审计纳税人基本情况的报告并上报总局,报告应包括纳税人投资和生产经营情况、纳税和享受税收优惠情况、案头准备情况、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联合税务审计要点提示等内容。
(二)总局在接到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向汇缴机构和营业机构所在地省级税务局下文部署联合税务审计的具体工作和进度安排。
(三)各营业机构所在地省级税务局在收到总局文件后,应在规定时限内组织完成对营业机构的案头准备和相关报告工
作。
在案头准备阶段,应注意结合联合税务审计要点提示,按照《规程》要求采用分析性复核、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评价等方法,提高案头分析的质量。
案头准备阶段结束后,应分别向总局和汇缴机构所在地省级税务局报送案头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纳税人基本情况(注册资本、核算方式、经营范围等)、财务管理及内控水平分析(包括收支内控、发票管理、资金运转和流向等)、税务登记和纳税情况、审计所属期经营状况、案头分析情况(主要为财务报表重要指标分析)、案头分析发现的可能存在问题的领域以及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等。
(四)汇缴机构所在地省级税务局应在收到各地案头分析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汇总完毕案头分析情况,拟定重点审计项目,并向总局报告。
(五)总局通过下文或召开工作协调会等形式,确定重点审计项目,部署现场实施阶段的工作。
(六)汇缴机构和营业机构所在地省级税务局接到总局现场实施阶段的部署后,应根据确定的重点审计项目,组织编制审计计划。
(七)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向汇缴机构发出《税务审计通知书》,并抄送各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税务审计通知书》中,应注明委托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
机关同期进行税务审计事项。各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按照授权分别向营业机构下发《税务审计通知书》。
第八条 国地税联合税务审计对象确定后,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案头准备:
(一)国税局、地税局应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做到信息共享,并充分使用现有的税收征管信息资料。需要纳税人额外提供资料的,国税局、地税局应共同商定后以书面形式告知纳税人,不得重复收集资料。
(二)国税局、地税局应根据职责范围合理分工,按照《规程》要求采用分析性复核、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评价等方法,寻找可能存在问题的领域。
(三)国税局、地税局根据各自情况编制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调查问卷,经双方汇总整理后,共同向纳税人发放和回收。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由国、地税双方共同对纳税人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四)国税局、地税局应共同研究确定重点审计项目,并按照《规程》的要求制定统一的审计计划,保证现场实施阶段的进度协调一致。
(五)国税局、地税局应分别填制《税务审计通知书》,同时送达纳税人。
第四章 现场实施
第九条 对于跨省联合税务审计,按照以下程序组织现场实施:
(一)汇缴机构和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规程》的要求,分别完成对所属汇缴机构和营业机构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的遵行性测试、确定性审计等程序。
(二)各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形成《税务审计报告》,在规定时限内层报总局,并抄送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三)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对各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税务审计报告》进行汇总,确定需进一步审计的问题,形成总的《税务审计报告》,并结合审计终结的需要编制《联合税务审计汇总表》(见附件),一并层报总局。
(四)总局根据现场审计结果,通过下文或召开工作协调会等形式,确定税务审计结论,部署审计终结阶段的工作。
第十条 对于国地税联合税务审计,按照以下程序组织现场实施:
(一)国、地税双方应共同派员调取或现场查阅纳税人账簿资料。
(二)在确定性审计中,国、地税双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优先完成共同需要的审计项目工作底稿。所形成的工作底稿应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传递给另一方。
(三)现场实施阶段结束后,国、地税双方应及时汇总情况、交换意见、核实结果,确保相关数据口径一致,问题定性公正、准确。双方按分工对所辖税种进行汇总整理,按照《规程》要求编制《审计汇总表》,并形成《税务审计报告》。
第五章 审计终结
第十一条 对于跨省联合税务审计,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审计终结:
(一)对于现场实施阶段遗漏或需进一步确认的问题,汇缴机构和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向纳税人进一步核实。
(二)根据总局部署,各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就发现的问题形成《初审意见通知书》,送交各营业机构确认。
(三)各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将《税务审计报告》、纳税人确认的《初审意见通知书》和已填制好的《联合税务审计汇总表》及相关工作底稿报汇缴机
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汇总。
(四)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在汇总各地《初审意见通知书》和整理相应工作底稿的基础上,编制总体的《初审意见通知书》,送交汇缴机构确认。
(五)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总体的《初审意见通知书》和汇缴机构回复意见,研究下发《税务处理决定书》,同时抄送各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并按入库级次办理税款退补、滞纳金和罚款入库事宜。
(六)审计终结阶段结束后,汇缴机构所在地省级税务局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向总局上报联合税务审计工作情况报告。该报告应包括纳税人基本情况、汇缴机构和各营业机构案头准备情况、现场实施情况、审计结论和处理结果以及对此次联合税务审计的体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第十二条 对于国地税联合税务审计,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审计终结:
(一)国税局、地税局应分别制作《初审意见通知书》,并共同派员送达纳税人确认。
(二)根据《初审意见通知书》和纳税人回复意见,国税局、地税局应共同研究,分别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同时送达纳税人,并按入库级次办理税款退补、滞纳金和罚款入库事宜。
(三)审计终结阶段结束后,国税局、地税局应在终了后15个工作日内联合向总局上报联合税务审计工作情况报告。该报告应包括纳税人基本情况、案头准备情况、现场实施情况、审计结论和处理结果以及对此次联合税务审计的体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第六章 后续管理
第十三条 联合税务审计中发现纳税人有避税嫌疑的,应在联合税务审计结束后,将相关案头分析疑点、税务审计相关案卷副本移交国际税务管理部门实施反避税调查。必要时,联合税务审计和反避税调查可结合进行。
第十四条 联合税务审计中发现纳税人有重大偷、逃、骗税嫌疑的,应在联合税务审计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案头分析疑点、税务审计相关案卷副本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第十五条 联合税务审计结束后,汇缴机构和营业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或国、地税双方应按照《规程》要求按户归档,并加强跟踪管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六条 跨市、县的联合税务审计,由省级局或市级局主办,比照跨省联合税务审计的有关程序办理。
第十七条 根据需要,跨区域联合税务审计和国地税联合税务审计可合并进行。
第十八条 本规程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可根据本规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总局备案。
第十九条 本规程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北京电影学院基建工程(修缮)审计工作规程( 试行 )
北京电影学院基建工程(修缮)审计工作规程(试行)
2006-06-22 14:51:52 点击量:
为加强和规范基建工程审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基建、修缮内部审计规定及《北京电影学院基建工程审计实施办法》,制定本《工作规程》(试行)。
一、基建工程审计的内容、招投标程序及招标文件编制的审核与管理 2、隐蔽工程及工程验收的审核与管理; 3、合同条款的审核与管理;
4、材料价格的审定与管理; 5、工程进度款的审核与管理; 6、工程变更费用的审核与管理; 7、索赔费用的审定与管理; 8、竣工结算的审计与管理; 9、竣工决算的审计与管理。
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基建工程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基建投资经济活动的再监督,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必须依靠各部门通力协作,各部门需在审计过程中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 纪监审办公室:
? 独立、客观地对基建工程实施进行审计监督与评价,受法律监督和保护。
? 制定基建工程审计方案,确定审计方式和内容,组织审计方案实施。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的,应定员定岗,施工期间全天候跟踪服务。
? 对重大的或有争议的审计事项按联席会议制度规定讨论后,形成会议纪要。
? 根据学院决定负责委托、组织社会审计,评价、监督受托社会审计质量。受托社会审计在纪监审办公室领导、组织下,在委托范围内开展基建工程造价及审计咨询服务,对其出具的咨询意见及审核报告承担法律责任,并承诺在审计、咨询服务期间不脱离学院审计单独与其他中介公司及其他工程相关人员洽商工程审计有关事宜。
? 在授权范围内,受托社会审计可直接与纪检部门联系,社会审计应及时汇报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情况。? 基建办公室、将基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以下材料送纪监审办公室备案。
(1)编制的工程项目组织管理计划、项目资金预算计划及施工进度计划;
(2)制定的建设项目全面管理内控制度(内含招投标组织管理、施工组织管理、施工质量与工期控制管理、设备与材料管理、建设成本控制管理、建设单位管理费管理等);(3)工程质量、工期及工程造价、预算调整、变更洽商和材料价的初步审核与验收意见; 2、提供基建审计资料和相关文件,对提供审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履行审计程序和审计意见,并将执行结果于执行后 3 日内送纪监审办公室备案。、通知纪监审相关人员参加有关验收及会议,并将验收的结果及会议的决议,送纪监审办公室备案。
(三)财务办公室:
1、将基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有关的财务工作资料送纪监审办公室备案(1)根据基建办公室项目资金预算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建设资金筹集、使用、还贷等计划;
(2)制定的建设项目预算执行、工程财务决算管理的财务内控制度;
(3)根据审计意见,按照财务制度、学院审批报销程序支付工程进度款;
(4)涉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前期建设项目费用和基建处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 [2002] 394 号文件提取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照财务制度、学院审批程序和报销规定审核后支付,并书面形式送纪监审备案。、配合纪监审办公室对基建工程付款实施财务监督。
(四)物资管理部门:、将制定的竣工基建项目移交管理办法送纪监审备案。、依据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竣工验收报告、工程审计意见书按时办理固定资产的接交和登记建账,移交手续完成后,在工程财务决算报告上盖章,送纪监审备案。3、根据基建处提供的进度计划安排物资供应计划,送纪监审备案。
三、基建工程各阶段审计工作程序及需要的资料
(一)招投标阶段: 1、需提供的审计资料:(1)招标文件(2)评标办法(3)开标后提供标底文件(4)开标后中标单位的技术标、商务标、施工组织设计书、中标通知书(5)招标代理合同; 2、审计招投标程序及招投标文件编制的合法、合规、合理性;审查投标文件是否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掌握今后过程控制中的要点及重点。3、纪监审参加工程招投标和施工合同谈判全过程。
(二)施工阶段:、隐蔽工程及工程验收的审核与管理:
(1)需提供的审计资料:隐藏验收记录、工程验收记录。
(2)基建处与工程监理部门实施正常监理验收时,应提前 2 天告知纪监审办公室或委托人到现场勘查,并在验收资料形成时及时送纪监审备案。未经审计验收的工程不得封闭,自行封闭的工程不予审计、不予增加概算和变更。
2、合同的审核与管理:
(1)需提供的审计资料:合同原稿、合同价组成的依据及计算方法(2)纪监审办公室 对学院委托审计的工程合同,签发审批后的“工程审计意见书”报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备案,合同经院领导签字盖章后正式生效。
(3)基建办公室需在合同或协议签订前 4 天,通知纪监审办公室进行审计(含工程大型设备和大综材料的采购合同),正式合同经学院和施工方签章生效 3 日内送纪监审备案。(4)财务办公室按照正式合同和“工程审计意见书”付款。3、材料价格审定与管理:
(1)需提供的审计资料:材料品种、规格、质地、生产厂家、供应单位报价及拟采用的单价;
(2)基建处、监理、施工单位对材料的用量、质量、价格与设计图要求进行初步确认审核,并填写“材料价格签证单”,经三方签字后提前 4 天送纪监审办公室进行审计。需招标的材料,纪监审参与招标过程并予以审计。、工程进度款的审核与管理:
(1)需提供的审计资料:编制单位及编制人员盖章的预算书、工程量计算式、材料价格取定的依据、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单、隐蔽及签证工程记录、其它相关资料;
(2)基建处组织施工单位编制“工程进度表”,组织有关单位初步审核验收、签署意见,填写“工程进度验收单”,并提前 7 天通知纪监审办公室;(3)纪监审办公室对“工程进度表”组织审计,并在收到清晰、完整的送审资料后 5 天内,将审计意见反馈给基建办公室。
(4)财务处接到由分管院领导签发的“工程审计意见书”,支付进度款。5、工程变更费用的审核与管理:
(1)需提供的审计资料:变更的事由及提出变更的单位、变更费用的预算书、变更工程量的计算式、相关的图纸及隐蔽、签证记录
(2)基建处对工程需要变更的部分提出“调整预算和设计变更洽商单”,并负责与施工、设计单位洽商,签署补充合同(协议),监理需签署审核意见;基建处在变更事件发生后 14 天内,提交“调整、变更报告书”通知纪监审办公室;
(3)纪监审办公室组织审计,并在收到清晰、完整的送审资料后,根据工程量的大小于 3 至 5 天内,将审计结果反馈基建办公室。6、索赔费用的审定与管理:
(1)需提供的审计资料:索赔报告、索赔依据、索赔费用组成的详细计算式
(2)基建处于索赔事件发生后 28 天内组织有关单位对索赔费用进行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
(3)纪监审办公室在收到清晰、完整的送审资料后 5 天内,将审计报告送基建办公室。
(三)竣工结算阶段:、需提供的审计资料:施工及竣工图纸各一套、工程竣工资料一套、工程竣工结算书(加盖施工单位公章、并由基建处签署意见)、工程竣工结算书的计算式、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施工合同及相关的材料等合同、工程竣工后,基建处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按照设计要求对工程质量、施工内容、实际工程量、工程建安总造价进行初步核实认定并签署意见;组织有关单位与职能部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形成经验收单位签字盖章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初验结束后,基建处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进行审核,并在工程竣工后的 28 天内提交竣工结算书。、纪监审办公室在接到竣工结算资料后,立即组织竣工结算审计,除特大型项目外,在收到清晰、完整的送审资料后,一个月内出具经院主管领导签批的“工程审计意见书”,分别送财务办公室和基建办公室。、财务处接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工程审计意见书”后支付工程结算款。
(四)竣工决算阶段 : 1、需提供的审计资料: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书、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及其概算书或修正概算书、经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及其施工图预算书、设计交底或图纸会审纪要、标书、承包合同、工程结算资料、施工记录或施工签证单及其他施工发生的费用记录、施工图及各种竣工验收资料、与本工程相关的历年基建资料历年财务决算及批复文件、设备、材料调价文件和调价记录、工程项目点交清单,财产、物资移交和盘点清单、银行往来及债权债务对账签证资料、根据竣工验收办法编制的全套竣工决算报表及文字报告等、有关财务核算制度、办法、文件等。、工程竣工结算办理完毕后,财务处在一个月内完成工程竣工决算。、基建处在 28 天内提交工程决算审计资料。在纪监审“工程决算审计报告”送达后尽快到物资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登记建帐手续(需经国家终审项目按国家规定执行),决算书上加盖物资部门的公章和管理人员签章后,方可在财务处办理工程结算手续,没有办理国有资产登记手续的工程项目,财务部门不得办理工程结算手续。
四、基建工程审计的工作要求
所有需要审计的项目,各职能部门应以书面材料的形式送到纪监审办公室。具体操作规程如下:、基建部门对合同、材料价格、工程变更费用、索赔费用、工程进度款、工程结算款签署初步意见后,将资料送审计部门。、纪监审办公室接收审计资料后,制定审计计划与方案,报经院领导审批后,组织审计实施。、重大事项的决策,基建部门通知审计参加,审计了解情况收集审计资料。4、纪监审部门与基建部门沟通后发审计意见。、特殊情况,基建部门可将初步意见及有关资料交纪监审委托的咨询公司审计,并按咨询公司意见执行,纪监审部门后补审计意见。、重大问题提交联席会研究,并形成会议纪要,并由各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联席会议纪要组织实施,改进管理,并将改进后结果报纪监审进行后续审计。
五、基建工程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基建工程审计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基建审计工作中各协作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工作。
本《工作规程》经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北京电影学院
二○○四年三月十五日
第四篇:财政性资金投资工程项目审计工作规程
财政性资金投资工程项目审计工作规程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审计局
财政性资金投资工程项目审计工作规程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检查暂行规定》及我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程序》、《审计人员执法责任制》的规定,结合我区财政性资金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实际,规范工程审计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凡是区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全部纳入审计监督范围,每年选择部分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审计。审计重点是竣工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同时,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进行审查。
第三条 财政性资金投资工程项目审计(以下简称工程审计)计划应在管委投资计划指导下,在对工程进度情况调查、了解基础上,结合上级统一安排项目,遵照“立足本职、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逐步扩面”的原则进行编制。
工程审计计划报管委后组织实施。
工程审计计划应抄送财政和各项目业主单位。
第四条 工程审计程序:
(一)组成审计组。投资审计处根据审计计划,指定审计组长,组成项目审计组,接受竣工结算审计资料,填写资料交接清单。
(二)现场勘查。审计组接受审计资料3个工作日内,审阅、熟悉资料,组织施工、监理、财政和业主单位进行工程现场勘查,做好现场勘查记录。
(三)通过审阅和计算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与施工单位相互核对达成一致,编制初审竣工结算报告。审计组现场勘查后28个工作日内(公益事业类项目一般60个工作日,大中型项目视情况与施工单位约定),对工程经济资料进行审阅,对工程量、材料消耗量、材料价格、取费和费用进行计算审查,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组在对工程经济资料进行充分审阅,对工程量、材料消耗量、材料价格、取费和费用进行充分计算后,上机套项与施工单位相互核对。
竣工结算核对结果应要求施工单位签证。
经双方核对达成一致意见的,审计组编制初审竣工结算报告,经审计组长复核后,向投资审计处汇报。
如果双方核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审计组仍应在上述规定的审计期限内,将初审情况和双方分歧事项,向投资审计处汇报。
(四)复核初审竣工结算报告。审计组汇报初审竣工结算报告后7个工作日内,由处长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初审竣工结算进行复核。
(五)审计定案会。在复核无意见或按复核意见重新编制初审竣工结算报告后,由处长决定时间、地点,组织财政、施工单位进行竣工结算审计定案,三方会签竣工结算审计定案表。
(六)出具竣工结算审计报告。审计定案后2个工作日内,审计组根据审计定案结果,草拟竣工结算审计报告,经处长、局领导审签后,成文发出。
(七)立卷归档、退还资料。审计定案后3个工作日内,审计组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竣工结算审计报告,复印具证明性质的外部资料,按规定顺序和要求立卷归档。最后,退还施工单位报送的有关资料。
(八)审计业务会议。审计组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发现项目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违规违法问题,应写出情况报告,向局审计业务会议进行报告和审议,由审计业务会议做出决定。
第五条 工程审计的依据是竣工结算资料,工程标准、规范、图集,工程预算定额及其配套
规则,以及工程建设和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竣工结算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投资申报、批复计划等相关手续资料;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质量、进度、投资等管理控制资料;
(三)施工、监理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监理合同;
(四)施工、监理企业资质证书,监理日志及监理报告;
(五)施工图纸(竣工图),设计变更资料;
(六)隐蔽工程验收资料,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资料,竣工验收资料,工程质量鉴定资料,现场签证资料;
(七)按实计价材料的采购合同、发票和合格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等;
(八)竣工结算书(含电子文档),工程量计算书等;
(九)影响竣工结算的其他资料,比如,地质勘察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总结报告和土石方测量报告等。
第六条 工程审计监督的内容:
(一)招投标文件及合同。审查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与合同是否一致,合同签定是否严密;审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工期、质量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审查业主单位是否存在肢解发包、规避招标问题,施工单位是否存在非法转包或分包问题,设计、监理单位是否存在不负责任、敷衍塞责问题。
(二)施工图纸(竣工图)、设计变更、隐蔽验收、现场签证及竣工验收资料。审查施工图纸是否齐全,竣工图是否规范、符合实际,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内容是否在竣工图中体现;审查工程四址是否清楚,是否与其他已完(或前期)工程存在重叠或重复部位;审查设计变更、隐蔽验收、现场签证及竣工验收是否有财政、监理、业主单位的签字,手续是否完备、签证是否及时;审查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发生的原因、时间,分析是否违反“先勘察后设计”的设计原则,以及是否由野蛮施工或违章施工等因素造成,确定是否真实、是否应该计入竣工结算。
对以上资料的审查必须结合现场勘查进行。现场勘查,即由审计组织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对工程实际进行现场观查和测量,包括采用现场钻孔取样或开挖暴露检查以及委托检验等方法,认证工程内容、工程质量,取得工程实际数据、资料的过程。现场勘查资料应当由审计、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现场签证。
1.建筑工程:勘查工程四址;观查或测量建筑平面的分割、功能布局,观查建筑楼地面、天棚和墙体装饰做法,观测门窗的形式、位置、大小和数量。室外部分参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查内容。
2.装修工程:观查装修的式样、构造和材料品种、规格,测量装饰部位尺寸,清点装饰器具的规格、型号和数量。
3.安装工程:观测管线的品种、规格、长度和安装方法,观查安装阀门、管件、设备和器具的品种、规格,清点阀门、设备、器具的数量。
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查工程四址;观测道路平面长度、宽度或面积,检测路槽土质类别、断面及坡度,检测路基、路面结构构造、结构厚度,检测路沿石规格和背覆做法;观测构筑物规格、数量、作法和埋深;观测管线的规格、长度、作法、埋深和沟槽土石质类别及放坡系数。
5.绿化工程:清点花草树木的品种、规格和数量,丈量模纹面积,检测模纹品种、规格和单位数量,检测地被绿化品种、面积。
其他工程检查工程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情况。
(三)工程(竣工)结算。审查工程量、材料消耗量、定额套项、材料价格和费用的真实、准确性。对工程量、材料消耗量采用重新计算的审查方式;对定额套项、费用采用重新套用的审查方式;对材料价格采用定额指导价、销货发票价与市场询价“三价结合”的审查方式;对人工单价、土石方和绿化综合单价、材料定价和结算下浮系数,采用与相应财政基建预算文件对照审查方式。
工程结算资料审阅中对施工范围、现场签证、土石方类别和开挖回填断面、施工顺序、施工质量和工期等方面存在的模糊不清或难以确定的部分,审计组应与业主代表、财政专管员、现场监理进行沟通和了解,确定各个事项的真实情况;工程量计算和材料价格和综合单价取定、定额套项和调整、费用和结算浮动系数取定等过程中,对存有争议或难以确定的事项,应与财政专管员进行衔接沟通,获取一致意见,并争取施工单位接受,推动双方核对和审计定案工作。
第七条 工程审计一般实行局内二级复核制度。一级复核责任人为项目审计组长,负责对资料审查、现场勘查和编审竣工结算全过程的全面、真实和准确情况进行复核,在审计工作底稿和初审竣工结算书上签字。二级复核责任人为投资审计处处长,负责对项目审计过程和审计工作底稿签证的完整情况,对证明材料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取证过程的合法性进行复核,对竣工结算数据的准备性进行复核,在初审竣工结算书封面上签字。
工程审计中发现项目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违规违法问题,经局审计业务会议研究决定进行处理处罚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或移送处理书等文书须经局专职法制人员进行三级复核,保证审计证据、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的充分和准确。
第八条 工程审计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审计人员对记录实施审计各过程的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准确、完整负责。审计组长对实施审计过程的全面、完整和采用审计方法的合规、合法性负责,对审计组的工作质量负责。处长对审计组实施审计的程序的合规、合法性负责。发生竣工结算审计质量重大错弊或违反廉政规定影响审计质量的,按我局《审计人员执法责任制》、《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区别各自责任,进行责任追究。工程审计的质量情况主要从财政基建处获得。我局工程审计报告允许财政基建处再进行复核审查定案。投资审计处应定期与财政基建处进行对接,了解工程审计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影响工程造价的大小,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或责任追究。
第九条 本规程未尽事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试行)》、《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检查暂行规定》、《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及我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程序》、《审计人员执法责任制》、《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责任制》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二○○四年四月一日
第五篇: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作业规程(试行)
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作业
规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法律化、规范化,根据《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省各级农村集体经济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办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
第三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农村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的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审计执行、行政复议、审计档案管理。
第二章审计准备
第四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项目计划、群众信访举报、需要重点审计调查的事项、上级交办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审计事项,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第五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审计项目组成不少于二人的审计组并委任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审计项目的实施工作。农村审计人员应当根据组内分工各自履行工作职责,互相配合。
农村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审计单位有权申请审计人员回避:
(一)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主管人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二)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经济利益关系的;(三)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审计人员的回避,由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回避,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
第六条审计组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机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基本情况;会计报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基础工作情况;与审计项目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过去已审计过的档案资料。第七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之前,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和预计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编制审计方案(见附件1)。
审计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是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方案的内容包括:(一)被审计单位名称和基本情况;
(二)编制依据、审计方式、审计种类、审计项目、审计目的;(三)审计内容和范围;(四)审计组长、审计组成员名单及其分工;(五)审计起止时间,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的时间;(六)审批人、编写人、审计组长签名和填写编制审计方案的日期。
审计方案应当由审计组所在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审批,重要事项审计方案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审批,然后由审计组负责实施。
重要事项是指上级交办的审计事项和群众集体上访要求审计的审计事项。审计方案实施中发现与实际不相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规定及时调整。调整审计方案应向审计组所在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说明调整理由,经审计组所在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审核、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审计通知书应在实施审计三日前由审计组填写并送达被审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发送审计通知书要附《审计文书送达回证》(见附件8)和《被审计单位概况表》(见附件2),并告知被审计单位及时填写和退回。审计通知书可直接送达或者邮寄。直接送达的被审计单位在送达回证上填写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回执上收件人签收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根据需要向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审计调查的应准备一定数量的审计通知书副本。
第三章审计实施
第九条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出示工作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证、审计通知书副本。
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应向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说明审计意图,提出有关要求,听取审计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介绍内部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单位规模、工作范围、资产状况,财务管理和收支状况,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等情况。
第十条 根据审计事项的需要,审计组在调取有关资料时,应填写《借用资料登记表》((见附件3),办理借用手续;归还时应办理归还手续。
第十一条 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分工,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帐户、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清查现金、实物;向有关人员询问调查;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等方式进行审计,取得证明材料。审计重点应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审计种类确定,但一般应放在检查集体资产的真实、完整、保值、增值的环节上。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应核实被审计单位填写的《被审计单位概况表》。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有关财务收支规定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
审计组发现不属于管辖范围或与审计项目有关的线索,应及时向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汇报并移送所辖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查处。
审计组发现被审计单位违反《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的有关规定,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以及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的,应当予以制止,并报告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二条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必须收集足够的审计证明材料。收集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有关证明材料时,填写《审计工作记录》(见附件4)。
对作为证明材料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审计人员可以进行复印、复制和现场拍照、录像。复印件要注明“此复印件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签上提供者的姓名或盖上有关单位的印章。
收集审计证明材料应注意以下事项:(一)证明材料必须客观、相关、合法、充分;(二)证明材料要有被审计事项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情节,明确责任;(三)证明材料要有提供者的签名或单位公章;未取得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四)调查取证时,审计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在场;填写《审计调查记录》(见附件5),要有调查人和被调查人签名;发函调查要进行登记,复函附贴在调查记录上,以便查对并作为审计证据;(五)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中,向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调查时,应出示工作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证、审计通知书副本。
第十三条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查证与审计项目有关的问题,要按问题的性质分类,整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见附件6)。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审计工作底稿按照编制顺序可分为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和汇总工作底稿。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方案确定项目内容,逐项逐事编制形成,做到一项一稿或一事一稿。
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在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完成的基础上,按照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归集,综合编制。
审计工作底稿内容一般包括:(一)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事项的名称;(二)审计过程记录,包括: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证明材料及鉴定意见;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判断审计事项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的评价、初步处理意见及建议。
(三)索引号及页次。
(四)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签名及编制时间
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一)标题:每个审计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要有明确的标题,一事一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审计项目内容名称;(二)日期:每页审计工作底稿应写明审计记录的具体时间;(三)内容: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四)格式:审计工作底稿要用附件6统一的格式;(五)文字:审计工作底稿要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的钢笔书写,文字要简明扼要;(六)引证:审计工作底稿引证的资料要引用原话、原文,注明资料来源;(七)附件:审计工作底稿可附有说明或有关的原始证据、复印件、《审计工作记录》等,并在底稿上注明附件的件数和来源;
(八)签名:每页审计工作底稿要有审计人员和审计组长签名;(九)编号:每页审计工作底稿都必须按一定顺序编号;(十)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要与证明材料相适应,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要做到一稿一取证,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应根据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内容分类、归集。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程序:(一)各审计人员将取证材料按其性质和内容分类,归集形成系统性材料。(二)根据审计事实寻找适用性法律、法规依据。
(三)根据证据和法律、法规依据进行客观正确的定性分析。(四)作出审计结论(评价、建议或处理移送决定)。
(五)审计组长、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复核的内容重点是审查证据资料和引用依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处理决定的适当性。
审计工作底稿未经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审计工作底稿一经确定,应对其进行归类整理,收入案卷,待审计工作结束后归入项目审计档案。
第四章审计终结
第十四条审计组就地审计完毕,应即对审计资料进行汇总整理,于撤点后七天内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口头交换意见,如有特殊情况,经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主管负责人批准,可延长至十日。
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口头交换意见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特殊情况下,经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提出审计报告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三十日。
审计报告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和有关资料编写,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审计人员应当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经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审计机构负责人签发后,作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通知书》的附件同时发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审计报告征求意见通知书应以审计组名义对外发送,发送时应附《审计文书送达回证》。被审计单位应在收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若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为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没有异议,审计组应当书面说明原因报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
被审计单位提出不同意见,审计组应充分考虑,重新核定事实并依据核定的结果修改审计报告。
审计组收到被审计单位的书面回复意见之日起十日内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能超过三十日。
第十六条审计组应将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和证明材料,以及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和对被审计单位意见核实的结果一并送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审核后,报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定。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自收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审定审计报告。
审定审计报告要点如下:(一)审计报告中所提问题,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依据是否充分,定性是否准确,引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否准确;(二)审计评价意见是否恰当
(三)处理意见是否客观公正,审计建议是否切实可行(四)报告结构是否规范,文字表述是否清楚,措词是否恰当简练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是否进行了核实有没有根据核实结果修改审计报告
(五)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和复核人员提出的复核意见是否正确
(六)审计过程是否遵循法定程序。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如发现审计报告,中有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问题,均应责成审计组继续核实,修正和补充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定审计报告后,按以下规定办理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书:(一)对被审计单位没有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应当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被审计单位有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在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当指出其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并责令自行纠正,出具审计意见书。(二)对被审计单位有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除应当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外,还应当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
(三)对有必要提请有管辖权的单位或组织依法处理的事项应发出审计建议书。
下列情形应出具审计建议书: 1.被审计单位执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财务收支的规定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相抵触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纠正;2.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认为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机关或组织提出依法处理、处罚意见的;3.被审计单位违反《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的规定,有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以及转移、隐匿违法取得资产的行为之一,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认为需要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单位或组织对负有责任的人员给予处理、处罚建议的。
以上所称组织是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审计建议书可以根据情况,发送被审计单位的上级单位、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书由审计组依据经审定的审计报告代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草拟,经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负责人核稿后,由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签发。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审计决定应抄送上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向被审计单位发送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要附上《审计文书送达回证》,并应当要求收件人签名、盖单位公章和填写签收日期后退回。
第十八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发现被审计单位有关责任人违反《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触犯刑法的,应向司法部门发出移送处理书。、移送处理书应写明责任人员的违法事实,以及移送处理的理由,并附送有关证明材料。
第五章审计执行
第十九条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30日内,被审计单位应将执行结果报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计组应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向被审计单位索取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或调帐帐簿、凭证复印件。第二十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对被审计单位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的期限和要求执行审计决定的,可以作如下处理:(一)责令执行;(二)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六章行政复议
第二十一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不服,申请复议,应当自收到审计决定之日起60日内提出。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二十二条被审计单位对县或县级以上市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向其上一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被审计单位对乡镇人民政府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向其县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被审计单位对政府交办审计事项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向其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第二十三条负责复议的行政机关在收到被审计单位的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复议机关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二十四条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向复议机关提交作出审计决定的有关材料或者证据,提出书面答复。逾期不答复的,不影响复议。
第二十五条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第七章审计档案
第二十六条 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必须建立审计档案。审计档案由审计组按有关规定装订成册,交档案室保管。第二十七条 审计文件材料按项目立卷,一个审计项目可立一个卷,不得将几个审计项目的文件材料合并为一个卷。
第二十八条 卷内文件目录(见附件7)按下列顺序排列: 第一单元结论性文件材料,按逆顺序结合重要程度排列:
1.向上级机关报送的有关本项目的审计情况报告;2.审计(含复议)决定或审计意见书;3.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及处理、处罚的情况报告或调帐帐簿、凭证的复印件;4.有关审计处理的请示,审计事项的报告及向上级主管部门的请示;5.审计报告(含复议意见)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定审计报告(复议意见)的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摘要;
6.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7.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的复议申请,对审计(含复议)决定的申诉材料;有关人员对审计(含复议)的决定的申诉材料;
8.封存有关帐册资料的书面回执;9.有关本项目的通报;10.移送处理意见书;11.审计建议书。第二单元证明材料,按其所证明的审计报告所列问题的先后次序排列:
12.审计证实问题总记录(证实审计报告所列问题的汇总文字或表格);13.审计证实问题分项记录(证实报告所列问题之一的原始凭证、审计工作记录及调查证明材料);
14.依法作出审计决定的法规目录或摘要,上级机关有关本项目问题处理的政策依据。
第三单元立项性文件材料,按文件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15.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审计任务的批示部署意见;16.群众来信来访的记录;17.本项目的审计计划或方案;18.审计通知书。
第二十九条审计案卷内文件之间的排列规则是: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定稿在前,修改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指示在前,报告在后;重要文件在前,次要文件在后;汇总性文件在前,原始性文件在后。
第三十条审计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不得迟于该审计项目结束后的次年6月底。第三十一条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按照项目审计案卷的保存价值确定,分为永久、长期(16年至50年)两种。永久保管的审计档案是指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档案;长期保管的审计档案是指一般审计事项的审计档案。
以上所称重要审计事项包括: 1.上级交办、群众集体上访的审计事项;
2.实施审计后,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审计决定,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当事人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审计事项或出具审计建议书,建议村、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有关当事人给予处理、处罚的审计事项或作出移送处理书,将有关当事人移送司法部门处理的审计事项。
以上所称一般审计事项是指除重要审计事项以外的审计事项。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办理审计事项要使用规范格式的审计文书。第三十三条本规程自1999年12月1日起实行。
附件: 1.关于××单位××××审计方案
2.被审计单位概况表
3.借用资料登记表
4.审计工作记录之
1、之2
5.审计调查记录
6.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
汇总审计工作底稿
7.卷内文件目录
8.审计文书送达回证20
附件1
关于××单位××××审计方案
一、审计目的 ×××ׄ„
二、制定依据
主要是法律、法规、规章、审计计划或其他规定方面的依 据 ×××ׄ„
三、被审计单位名称一般应写明全称或规范简称
四、基本情况主要是被审计单位建立时间、经济性质、机 构设置、主要生产或经营业务范围、资产及财务收支状况和经营 成果等简要情况以及其他认为需要说明的事项 ×××ׄ„
五、审计种类一般是指财务收支审计或资产、负债和损益 审计、农民负担审计等
六、审计项目审计项目名称 ×××ׄ„
七、审计方式一般是指就地审计或报送审计等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批人
:
审
计
组
长
:
编
写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