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2011至2015年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规划(共5篇)

时间:2019-05-12 07:0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科学院2011至2015年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科学院2011至2015年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规划》。

第一篇:中国科学院2011至2015年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规划

中国科学院2011至2015年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规划

作者:监审局2011年07月07日

为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中国科学院,实现“创新跨越、布局合理、四个一流、和谐有序、开放合作、持续发展”的“创新2020”总体目标,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结合我院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实际,提出中国科学院2011至2015年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规划。

一、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

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以强管理为宗旨,以防风险为重点,以促发展为目标,提升审计水平,有效履行职责,积极发挥内部审计保障科技创新健康发展、加强科技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管理行为规范有序的作用。

二、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

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通过创新理念、健全机制、突出重点、拓宽领域,逐步实现我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适应我院科研管理特点的内部审计体系,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预防、咨询、鉴证职能,为“创新2020”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三、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发展。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增强依法履行经济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有效实现任期目标,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和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应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部门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为基础。重点关注领导干部任期内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部门和单位的重要经济事项、重大经济活动,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管理和执行情况,对下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监管情况,领导干部个人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等。

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一是充实审计内容,明确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内部审计部门要根据党和国家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以及我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具体特点,研究充实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完整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审计认定的事实为依据,依照国家法律法规、院有关政策规定以及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职履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作出明确界定。二是创新审计方式,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评估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对研究所法定代表人任

期内经济责任的审计认定和研究所科研管理绩效的评估,形成对研究所管理有效性的监测评价,提出进一步规范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加强院所两级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和科研管理效果、健全我院科研活动成本构成与核算标准积累相应的数据和经验。三是完善审计制度,逐步形成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范体系,探索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立审计整改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推进后续审计工作,加大审计整改力度,推动整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逐步推进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继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注重风险预警防范,突出对科研经济活动过程管理的控制与监督。

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尤其是要加强对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审计监督,促进被审计单位增强法纪意识,强化管理职责,规范管理流程,注重风险识别与防范;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对建设项目的决策、立项、规划、用地、招标、建设、竣工等全过程实施审计,重点关注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促进全院基本建设管理更加规范、监督更加有效、运行更加健康;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审计监督,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经营性资产监管制度,规范对外投资程序和管理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范经营风险。

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一是要关注院属单位经济活动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通过审计、调查、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二是要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审视和研究审计发现的问题,关注院属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共性、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做到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切实维护国家创新资源和科研经费的安全、完整。要注重揭示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寻求改进和完善的有效途径,促进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三是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院每年要集中安排针对重点领域监督的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对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促进我院一级预算单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二、三级预算管理单位重点领域的违法违纪问题明显减少。

(三)继续探索科研单位绩效审计,重点关注科研资源配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促进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坚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分步推进、认真总结、完善提高”的原则,加大探索绩效审计探索力度,逐步建立起机制健全、体系完备、方法可行且符合我院发展实际的科研单元绩效审计模式。一是拓宽绩效审计思路,拓展绩效审计领域,探索多种类型审计工作的结合。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专项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管理审计、风险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重点领域监督与绩效审计的结合,不断探索绩效审计的方式和方法。二是以科研项目经费效益审计为突破口,检查、分析、评价其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的效益效果。三是根据我院科研体制及管理机制改革的需求,在科研装备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等公众关注、风险度较高的领域开展绩效审计的探索,总结规律,循序渐进,逐步加大绩效审计的比重,扩大绩效审计的覆盖面,提升审计效果。争取在2013年建立起科研项目经费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在2015年基本建立起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和我院科研规律特点的综合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四、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的主要举措

(一)更新观念、明确定位

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明确内部审计的定位和职责,不断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建设性和科学性,适应我院科技事业发展的需求。内部审计工作要以促进单位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持续发展为目标,融入到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主要方面和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科研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把发现问题和推动问题解决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促进监督和管理的有机统一,促进监督和服务的有机结合。

(二)加强领导、健全队伍

有效发挥院监察审计局对全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宏观管理、综合协调、规划制定、考核评价及监督检查的作用。监察审计局负责组织实施对院属单位的审计、调查工作,组织实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和审计人员培训,完成院领导授权交办的审计事项。

分院设立监察审计处(室),与分院纪检组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审计职能。监察审计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负责分院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评价和检查;组织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培训内审人员,组织实施院内部审计部门、分院领导交办的审计事项。各分院根据本系统单位情况,在经济活动量大、经济管理活动复杂、科研任务多的单位选聘专职审计人员,组成分院审计组。

研究所设立监察审计工作机构,与纪委合署办公,承担研究所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人员编制超过500人且年度经费支出超过3亿元的研究所,监察审计工作机构应独立设置并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其他研究所监察审计工作机构可不独立设置,但必须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属于分院监察审计工作组成员的研究所专职审计工作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接受分院监察审计处的调配管理,承担分院系统纪检监察审计重点任务,同时承担和完成所在研究所的内部审计工作任务。

个别人员编制较少的研究所应明确负责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部门,并至少配备1名主要从事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应按照《中国科学院内部审计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授权的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协助并配合院、分院审计部门工作。

院各级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大对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采取以审代训、交叉审计、举办培训班和课题研讨等方式,加强审计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适应我院内审工作发展需要,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专兼职审计干部队伍,形成覆盖全院的内部审计工作网络。

(三)制定规范、完善机制

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创新工程深入实施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适合我院国立科研机构特点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备完备、有效可行的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和长效机制。审计规范体系以各类审计业务操作规程和办法为重点,以质量管理和控制制度为保障,逐步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管理规范、内部审计行为规范、内部审计评价规范,以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发挥内部审计在加强内部

控制、改善风险管理、促进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为强化院属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和效果,规范内部审计工作,2011年拟出台《中国科学院内部控制审计指南》、《中国科学院预算管理审计指南》等业务操作规程;为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完善我院经济责任审计制度,2012年拟完成对我院现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出台《中国科学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为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审计监督,研究出台《中国科学院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办法》、《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审计指南》等审计业务操作规程和办法。力争在2015年基本构建形成我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体系,以有效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水平。

(四)创新方法、更新手段

积极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伴随我院综合资源管理信息系统“ARP”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内部审计的管理和作业方式必须与之相适应。因此,要全面提高内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积极探索内部审计工作与ARP信息资源系统的整合,通过现场审计、理论研讨、学习培训、技术交流,积极探索和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方法。要逐步实现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科研经济活动的全程监控和及时预警。探索和研究对科研经济活动和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实施全程监控和在线审计。要逐步建立院和分院两级审计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系统、网络系统、审计信息化数据库,建立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建立计算机审计的标准化作业流程,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第二篇:2006-2010内部审计工作规划

2006—2010年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2006—2010年,是我国衔接“十五”实施“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时期。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水平,更好地为我省实现“两个率先”服务,根据《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及中内协,省政府及审计厅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部署,结合我省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江苏省2006—2010年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1.00、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内部审计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服务大局、强化内控、防范风险、净化环境、促进提高、务求实效”的内部审计方针,以内部审计创新为动力、管理为基础,全面加强内部审计思想、组织、制度、业务、作风建设,正确处理内部审计的内外关系,建立“权责明确、运转灵活、服务高效”的内部审计体制和机制,努力实现内部审计全方位转变,加快向现代内部审计进军的步伐。2.00、总体目标

紧密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和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咨询服务的职能作用,以富民强省为主线,增加价值为中心,改善运作为重点,防范风险为导向,净化环境为前提,拓展内部审计领域,深化内部审计内容,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整合内部审计资源,提高内部审计效率、质量和效应,提交有份量的内部审计报告、意见和建议。内部审计报告、意见和建议的准确率达到100%。被审计单位接受内部审计报告、意见和建议的程度达到95%以上。

3.00、具体任务

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眼睛向内、挖掘增效、堵洞防弊”的要求,突出抓好财务收支、购销价格、投资项目、经济责任、经济效益、经营决策、内控制度、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重点部门、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问题,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等事项的审计,在辅助本部门、本单位增加价值含量,提高内在素质,帮助科学管理,辅助领导决策,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洁经营上下功夫。在增加价值含量、提高内在素质、帮助科学管理、辅助领导决策、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洁经营上下功夫,确保本部门、本单位组织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实现。

3.01、财务收支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是对各类会计报表、各类资产负债权益、各类收入成本利润,以及对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活动进行全面审计。重点审计是否正确执行财务预算、计划;是否按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执行;是否符合财务、资金运行规律;是否按规定对专项资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是否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有无将预算内划转到预算外;有无弄虚作假做假账、假报表等。

3.02、购销价格审计。要进一步贯彻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审计厅关于在内部审计中推行价格审计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1]10号),对本部门、本单位在购销过程中发生的价格行为进行咨询、审核、监督,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为公开、公平、公正决策价格行为服务;要进一步规范在内部审计中推行价格审计的行为,提高在内部审计中推行价格审计的质量,扩大在内部审计中推行价格审计的效果;要加强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使购销价格成为内部审计的必审项目。

3.03、投资项目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应将投资项目审计列入工作重点,加大对投资项目的监控力度,积极参与可行性论证,做好开工前审计,实施过程审计,严格决算审计,促进完善投资体制,确保投资安全,提高投资效果。

3.04、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应放在本单位所属单位的领导人员上,做到“逢离必审”、“先审后离”,审计面达到100%。加强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届中审计力度。要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使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成为科学评价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依据,切实纠正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层面上研究解决和预防的措施,完善制度。

3.05、经济效益审计。促进组织的效益全面提高,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效益审计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浪费和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经济效益审计达到50%以上。

3.06、内控制度审计。各级内审机构应当将内控制度审计列入重要位置,建立必要的制度,组织合适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做好内控制度审计工作,使内控制度审计有一个较大的突破。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内控制度建制面达到100%,审计面达到100%。

3.07、风险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是国际内部审计最前沿的审计门类。根据《江苏省风险管理审计准则》规定,内审机构要积极试行风险管理审计,特别是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三资”企业、境外企业要普遍推行。风险管理审计以审计评价为主,包括评价市场竞争风险、经营管理控制风险、政策风险等。

3.08、公司治理审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公司治理审计。突出抓好公司治理环境的审计,准确评价公司治理总体结构、基本政策、治理环境、道德规范。突出抓好公司治理流程审计,准确评价公司治理的战略计划、经营决策、财务管理、舞弊控制、报酬政策等流程。突出抓好公司治理程序的审计,准确评价内部和外部治理报告程序、治理事项的上报和追踪程序、治理变化和学习程序、治理支持软件和技术等。

3.09、经营决策审计。要积极开展经营决策审计,重点审计被审计对象能否确立快速发展的经营目标;能否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情况,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增强企业竞争力;能否适时调整业务结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决策有无重大失误,有无造成严重后果等。同时,审计重大经济合同、投资方案、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经营承包方案等内容的审计事项。

以上审计由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做好财务收支、购销价格、投资项目、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向经济效益、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审、经营决策审计方向拓展。

建立乡镇审计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新形势下乡镇审计应当进一步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省民营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应运而生,成为内部审计领域具有特色的一块,应当认真抓好。

4.00、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内部审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依法治审的原则,加强法制建设,做好立法、普法、执法工作,确保内部审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01、修订规定。几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调整内部审计关系,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的问题作出新的规定。因此,必须修订《江苏省内部审计规定》,将《江苏省内部审计规定》修改为《江苏省内部审计条例》,并建议尽快列入省人大“十一五”立法计划。

4.02、制订标准。2003年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印发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计划》等二十个具体准则,《江苏省内部风险管理审计准则》也于2004年出台。这是重要的内部审计工作标准,也是提高内部审计水平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全面贯彻执行。与此同时,必须进一步做好地方内部审计标准的起草发布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江苏省地方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4.03、编写指南。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先后发布了《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物资采购内部审计操作指南》和《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操作指南》。《江苏省乡镇审计操作指南》、《江苏省采购比价审计指南》也将发布施行。内部审计指南是指导内部审计行动的准则,应当编写更多的操作指南,以适应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指南的编写贯彻“急用先编、经济实用”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采用多种方式编写本省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内部审计操作指南,在实践中补充、修订、完善。“十一五”期间完成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经营决策审计等四个操作指南。

4.04、法制教育。内部审计普法教育应当突出内部审计法制的内容,也要结合宣传其他法制的内容。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审计法制宣传教育,既要兼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形式主义,保证法制宣传教育真正有实效。要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普治兼顾,整体推进。要坚持条块结合,联合互动,充分发挥地方和行业、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要注意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作用。要根据不同地区、部门、行业和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确定目标,使内部审计法制宣传教育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要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等。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办好内部审计法制栏目、节目和讲座。

4.05、法制执行。依法治理内部审计除了需要加快立法进程外,当前突出的任务是要严格执法,树立内部审计法制的权威。各级审计机关、内审协会、内审机构都要模范地执行内部审计法规、准则和指南,坚持秉公执法。广大内审人员要严格依法办事,公正清廉,铁面无私,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把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从领导与严格执法统一起来。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要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不断改善执法环境。要坚决维护内部审计法制的统一,坚决克服执法领域存在的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等现象。

5.00、优化环境

优化内部审计环境是完成内部审计目标任务的必要条件。要加大内部审计的投入,改善内部审计的设施,完善内部审计的理论,组织内部审计的交流,公布内部审计的信息,营造一个“温暖、求知、开放”的内部审计环境,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优化内部审计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优化内部审计环境,必须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办实事、求实效、高效率、树正气、讲团结,要从具体细节入手,抓具体事、具体人、具体部门,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是内审人员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逐条解决。各级审计机关、内审协会、有关部门、内审机构要将内部审计环境建设列入重要位置,实施“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直接抓、负总责;其他领导都要“一岗双责”,既抓好分管工作,又抓好分管的“小环境”。

5.01、加大投入。调查显示,我省企业内部审计成本占管理费用总额的百分比平均为0.36%。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低于1/36,而国际先进水平的内部审计成本占总支出比例为0.01%,我省企业对内部审计的投入成本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内部审计是一项耗费稀缺专业资源的活动,必须加大投入,提高投入水平,以确保内部审计活动所需经费的需要。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内部审计人员人均成本达到10万元以上。要采取多渠道的办法筹集内部审计活动经费,提高内部审计成本占总支出比例,并从内部审计核减的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内部审计活动开支。

5.02、改善设施。要切实加强内部审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按照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江苏省2005—2010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修订《江苏省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切实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力度,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应用和开发力度,加强审计信息化管理和培训力度,努力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审计管理微机化、审计过程电子化。

5.03、理论研讨。内部审计理论的成熟是内部审计成熟的主要标志。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应当开辟新的领域,研究解决内部审计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加快向现代内部审计理论迈进。要搞好内部审计基础理论框架的研究;要搞好内部审计时态理论的研究;同时要搞好内部审计专题理论的研究。

5.04、内外交流。加强内外交流,学习国内外内部审计先进经验和技术,对于促进和推动我省内部审计的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继续做好出省出国的学习考察工作,认真做好国外、省外内部审计代表团组的接待工作,积极组织省内地区、行业、单位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05、信息沟通。要进一步深化对信息沟通工作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把审计沟通信息工作搞得好上加好,开创审计信息沟通工作的新局面。要强化审计信息全员意识,通过信息反映审计情况;要强化审计信息规范意识,通过贯彻实施有关法规、规章,使内审信息沟通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要强化审计信息宏观意识,把微观审计情况放在宏观背景下考察;要强化审计信息质量意识,从信息采集抓起,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要加强综合分析,寻找和挖掘综合分析的新视角。要增强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综合时要有能代表一定面的数据,增加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审计调研信息。要认真办好《江苏内部审计》刊物和《江苏内部审计》网页,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读性,使之成为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增知提能的好帮手。

6.00、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包括责任、目标和权力。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内部审计组织由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组成,这是内部审计的主体和核心,也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前提和关键。

6.01、内审机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有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且不具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条件和人员编制的国家机关,可以授权本单位内设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第四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认真贯彻上述规定,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巩固提高,优化结构,尚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和配备内部审计人员的单位应当迅速设立和配备起来。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大型集团、重点企业应当设立审计委员会,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总审计师制度,以强化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6.02、协会组织。《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内部审计协会是内部审计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全国设立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地方根据需要和法定程序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内部审计协会。”第十六条规定:“内部审计协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责,并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我省先于全国成立内部审计协会,部分县、县级市和城区也成立了内部审计协会。尚未成立内部审计协会的省辖市要抓紧建立起来,有条件的县、县级市和城区也要成立了内部审计协会。各级内部审计协会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荣誉,应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秉承宗旨,履行职责,继续奋进。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行为、优质服务,使之真正成为“内审之家”。

6.03、上岗资格。我省从2003年开始为6种符合上岗资格的近2万名内部审计人员,办理了《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规定,从2005年开始凡需取得《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参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资格证书实行年检注册制度,每两年为一个年检注册周期。

6.04、职业注册。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和国内相关职业的通行做法,在我省试行注册内部审计师执业制度。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经省内部审计协会组织考试、考核合格者发给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注册内部审计师按规定执业,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注册内部审计师必须接受后续教育,每两年年检一次,由省内部审计协会负责组织。

6.05、CIA考试。要认真执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有关CIA资格考试的各项规定,调整充实考试组织;修订完善考试办法,强化考试动员机制,适时召开全省的工作会议对CIA资格考试工作进行部署,各市内审协会和省内审协会专业委员会,以及各级内审机构,要采取措施鼓励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参加CIA资格考试,利用新闻媒体对其进行全过程跟踪报道。

6.06、培训教育。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和注册登记管理工作,通过后续教育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后续教育应与基础教育相结合,采取“统一部署、统一教材、分级培训、岗位练兵、集中注册”的办法。教材由省内审协会统一组织编写,师资由省内审协会统一组织培训。

6.07、评比考核。制订《江苏省内部审计评比考核办法》,对内审机构及人员,内审协会及人员进行全面考核,每三年组织一次全省的表彰,对内部审计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嘉奖。对事迹突出的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进行重点宣传,在《江苏省内部审计》及其他新闻媒体上传播。

7.00、基础管理

要改进内部审计计划管理,明确内部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项目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增强计划的科学性。

要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明确主要环节的工作目标和质量要求,实行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审计风险。

要大力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积极研究探索适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先进方法,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管理水平、效率和质量。

第三篇:江苏省2006-2011年内部审计工作规划

江苏省2006—2010年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二○○五年六月)

2006—2010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时期。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水平,更好地为我省实现“两个率先”服务,根据《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及中内协,省政府及审计厅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部署,结合我省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江苏省2006—2010年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1.00、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内部审计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大局、强化内控、防范风险、净化环境、促进提高、务求实效”的内部审计方针,以内部审计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内部审计思想、组织、制度、业务、作风建设,努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加快向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步伐。

2.00、总体要求

紧密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和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咨询服务的职能作用,以促进发展为主线,增加价值为中心,改善运作为重点,防范风险为导向,净化环境为前提,拓展内部审计领域,深化内部审计内容,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整合内部审计资源,提高内部审计效率、质量和效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乡镇审计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3.00、具体任务

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眼睛向内、挖潜增效、堵洞防弊”的要求,突出抓好财务收支、购销价格、投资项目、经济责任、经济效益、经营决策、内控制度、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重点部门、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问题,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等事项的审计,在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增加价值含量,提高内在素质,帮助科学管理,辅助领导决策,维护经济秩序,推进廉洁经营上下功夫,确保本部门、本单位组织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实现。

3.01、财务收支审计。对各类会计报表、各类资产负债权益、各类收入成本利润,以及对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活动进行全面审计。重点审计是否正确执行财务预算、计划;是否按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执行;是否符合资金运行规律;是否按规定对专项资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是否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有无将预算内划转到预算外;有无弄虚作假做假账、假报表等。

3.02、购销价格审计。进一步贯彻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审计厅关于在内部审计中推行价格审计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1]10号),对本部门、本单位在购销过程中发生的价格行为进行咨询、审核、监督,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为公开、公平、公正决策价格行为服务;进一步规范在内部审计中推行价格审计的行为,提高在内部审计中推行价格审计的质量,扩大在内部审计中推行价格审计的效果;加强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使购销价格成为内部审计的必审项目。

3.03、投资项目审计。投资项目应当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对项目前期开工审批手续、招投标、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等情况进行审查;深入施工现场,取得基础性资料,对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组织实施等情况进行定期审计;严格决算审计,审计竣工决算的合法性与真实性。加大对投资项目的监控力度,积极参与可行性论证,促进完善投资体制,确保投资安全,提高投资效果。

3.04、经济责任审计。把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放在本单位所属单位的领导人员上,做到“逢离必审”、“先审后离”,审计面达到100%。加强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届中审计力度。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使其成为科学评价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依据,切实纠正发现的问题,从体制、机制的层面上研究和采取措施,完善部门和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3.05、经济效益审计。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浪费和资产流失为重点,积极探索经济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资产的安全。经济效益审计与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相结合,逐步扩大经济效益审计的比重。

3.06、内控制度审计。将内控制度审计列入重要位置,建立必要的制度,组织合适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做好内控制度审计工作,使内控制度审计有一个较大的突破。采取适当步骤调查了解情况,收集审计所需资料;描述内部控制流程,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检查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测试制度遵循的有效性,帮助部门和单位加强内部控制。

3.07、风险管理审计。认真贯彻《江苏省风险管理审计准则》,积极试行风险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以审计评价为主,包括评价市场竞争风险、经营管理控制风险、政策风险等。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三资”企业、境外企业应当普遍推行风险管理审计,捕捉造成风险的各种因素,提出防范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3.08、公司治理审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公司治理审计。突出抓好公司治理环境的审计,准确评价公司治理总体结构、基本政策、道德规范。突出抓好公司治理流程审计,准确评价公司治理的战略计划、经营决策、财务管理、舞弊控制、报酬政策等流程。突出抓好公司治理程序的审计,准确评价内部和外部治理报告程序、治理事项的上报和追踪程序、治理变化和学习程序、治理支持软件和技术等。3.09、经营决策审计。积极开展经营决策审计,重点审计被审计对象能否确立快速发展的经营目标;能否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情况,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增强企业竞争力;能否适时调整业务结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决策有无重大失误,有无造成严重后果等。同时,审计重大经济合同、投资方案、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经营承包方案等内容的审计事项。

4.00、法制建设

坚持依法治审的原则,加强内部审计法制建设。建议将《江苏省内部审计规定》修改为《江苏省内部审计条例》,尽快列入省人大的立法计划,推动内部审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01、制订标准。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印发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计划》等20个具体准则,以及《江苏省内部风险管理审计准则》,与此同时,进一步做好内部审计标准的起草发布工作,组织制订《江苏省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江苏省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其它具体准则,形成较为完善的江苏省地方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4.02、编写指南。内部审计指南是指导内部审计行为的依据,要按照统筹兼顾与急用先编、经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编写本省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适用的内部审计操作指南,结合施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江苏省内部审计协会已发布的内部审计操作指南,在实践中补充、修订、完善。“十一五”期间完成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经营决策审计等四个操作指南的编写和发布工作。

4.03、法制教育。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审计法制宣传教育,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形式主义,保证法制宣传教育真正有实效。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普治兼顾,整体推进。坚持条块结合,联合互动,充分发挥地方和行业、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注意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作用。根据不同地区、部门、行业和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确定目标,使内部审计法制宣传教育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办好内部审计法制栏目、节目和讲座。

4.04、法制执行。指导内审机构模范地执行内部审计法规、准则和指南,坚持秉公执法。广大内审人员要严格依法办事,公正清廉,铁面无私,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坚持把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从领导与严格执法统一起来。建立和完善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不断改善执法环境。坚决维护内部审计法制的统一,坚决克服执法领域存在的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等现象。

5.00、优化环境 加大内部审计的投入,改善内部审计的设施,完善内部审计的理论,组织内部审计的交流,公布内部审计的信息,营造一个“温暖、求知、开放”的内部审计环境,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5.01、加大投入。调查显示,我省企业内部审计成本占管理费用总额的百分比平均为0.36%。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低于1/36,而国际先进水平的内部审计成本占总支出比例为0.01%,我省企业对内部审计的投入成本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内部审计是一项耗费稀缺专业资源的活动,必须加大投入,提高投入水平,以确保内部审计活动所需经费的需要。采取多渠道的办法筹集内部审计活动经费,提高内部审计成本占总支出比例,并从内部审计核减的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内部审计活动的开支。

5.02、改善设施。切实加强内部审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按照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江苏省2005—2010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修订《江苏省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切实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力度,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应用和开发力度,加强审计信息化管理和培训力度,努力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审计管理微机化、审计过程电子化。

5.03、理论研讨。内部审计理论的成熟是内部审计成熟的主要标志。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应当开辟新的领域,研究解决内部审计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加快向现代内部审计理论迈进。搞好内部审计基础理论框架的研究;搞好内部审计时态理论的研究;同时,搞好内部审计专题理论的研究。

5.04、内外交流。加强内外交流,学习国内外内部审计先进经验和技术,对于促进和推动我省内部审计的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继续做好出省出国的学习考察工作,认真做好国外、省外内部审计代表团组的接待工作,积极组织省内地区、行业、单位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05、信息沟通。进一步深化对信息沟通工作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把审计信息沟通工作搞得好上加好,开创审计信息沟通工作的新局面。强化审计信息全员意识,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反映和宣传江苏内部审计;强化审计信息规范意识,通过贯彻实施有关法规、规章,使内审信息沟通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强化审计信息宏观意识,把微观审计情况放在宏观背景下考察;强化审计信息质量意识,从信息采集抓起,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加强综合分析,寻找和挖掘综合分析的新视角。增强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综合时要有能代表一定面的数据,增加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审计调研信息。认真办好《江苏内部审计》资料和《江苏内部审计》网页,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读性,使之成为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增知提能的好帮手。

6.00、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包括责任、目标和权力。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内部审计组织由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组成,这是内部审计的主体和核心,也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前提和关键。

6.01、内审机构。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在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大型集团、重点企业设立审计委员会。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总审计师制度,以强化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6.02、协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协会,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协会的作用。已经建立的内部审计协会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行为、优质服务,使之真正成为“内审之家”。

6.03、上岗资格。认真做好《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的管理工作。按时年检注册,并组织好资格考试。

6.04、CIA考试。认真执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有关CIA资格考试的各项规定,调整充实考试组织;修订完善考试办法,强化考试动员机制。采取措施鼓励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参加CIA资格考试,利用新闻媒体对其进行全过程跟踪报道。

6.05、培训教育。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后续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统一部署、统一教材、分级培训、岗位练兵”。

6.06、评比考核。制订《江苏省内部审计评比考核办法》,对内审机构及人员,内审协会及人员进行全面考核,每三年组织一次全省表彰。对事迹突出的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重点宣传,在《江苏省内部审计》及其他新闻媒体上广为传播。

7.00、基础管理

改进内部审计计划管理,明确内部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项目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增强计划的科学性。

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明确主要环节的工作目标和质量要求,实行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审计风险。

大力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积极研究探索适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先进方法,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管理水平、效率和质量。

第四篇:爱问中国科学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

中国科学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规范审计行为,实现审计目标,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内部审计质量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措施、控制程序和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各级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所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 院各级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对本部门制定并实施系统、有效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负总体责任。

第五条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保障内部审计活动遵循院审计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效率及效果;保障我院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六条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包括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和上级主管部门监督评价。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为保证审计项目的实施符合有关法规和制度的要求,审计项目负责人(指主审)及审计组成员对审计项目各阶段工作所实施的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是为保证本机构的内部审计活动符合国家和院有关质量控制的程序和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活动所实施的管理、监督、指导和控制。上级主管部门监督评价是院审计工作主管部门对分院和研究所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分院内部审计部门对研究所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所进行的指导、监督、考核和评价,总结推广经验,指出单位在内部审计质量方面的缺陷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以帮助所属单位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第三章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第七条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包括审计组成员对其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审计项目负责人对审计组工作的质量控制。审计项目负责人应对内部审计机构授权办理的审计项目的总体质量负责。

第八条 审计组成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内部审计规范开展审计业务,获取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完成审计项目负责人指定的工作,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和问题应及时向审计项目负责人汇报。

第九条 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项目负责人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

(一)认真进行审计前调查,充分了解审计项目的基本情况;

(二)了解审计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及专业胜任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对审计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三)制定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参与项目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工,经内部审计机构批准后发送审计组全体成员。

第十条 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项目负责人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

(一)跟踪审计业务进程,指导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审计项目实施方案;

(二)解决在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根据其重要程度考虑是否调整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并及时向内部审计机构汇报;

(三)识别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需要咨询的事项,应就疑难的法律、技术及其他事项,向项目组或外部具备适当知识、资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咨询;

(四)对项目组成员的工作进行复核。复核工作可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直接进行,也可以由审计项目负责人指定项目组内经验较丰富的人员完成。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工作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和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执行;

2、是否实施了充分恰当的审计程序;

3、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需要披露的重大事项、形成的审计结论是否有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对相关证据是否进行了适当的记录;

4、需要咨询的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咨询,并对咨询意见进行记录和执行;

5、审计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否已全部实现;

6、其他。

复核人员应对复核情况在工作底稿中予以恰当的记录,签署姓名和日期,书面表示复核意见,并督促审计底稿编制人及时修改完善。

(五)对查出的重大问题、以及重大的法律、技术疑难问题,应及时向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汇报和请示。

第十一条 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项目负责人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

(一)督促项目组成员认真完成审计工作底稿;

(二)就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有关证据获取被审单位的签章确认;

(三)就查出的问题与被审单位充分交换意见;

(四)形成的审计报告应征求被审单位意见;

(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采纳被审单位的反馈意见,并形成正式审计报告;

(六)其他。

第十二条 审计项目结束后,项目组应对审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 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选择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委派具有较强专业胜任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担任审计项目负责人。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通过职业继续教育、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在出具项目审计意见前,对审计组做出的审计判断、形成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进行质量控制复核。复核可采取与项目负责人进行讨论、复核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审计证据等方式进行。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计组做出的判断、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形成的结论是否有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引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是否适当,是否与被审单位进行了适当的沟通;

(二)审计组是否就存在的意见分歧、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进行了适当咨询,咨询意见及其相关审计结论是否恰当;

(三)审计报告中披露的重大经济事项和重大问题是否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结论明确、表述恰当;

(四)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持有异议的,审计组是否对异议事项进行了研究、核实,对确应采纳的意见是否予以采纳;

(五)审计报告和拟出具的审计意见是否客观、准确、清晰、完整,重大事项有无遗漏,审计建议是否切实可行、行文格式是否规范。第十六条 对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的审计项目,内部审计机构应严格按照《中国科学院委托审计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管理,对其审计工作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质量控制内容主要包括:

(一)内部审计机构应委派一名经验丰富、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内审人员全程跟踪审计项目的实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并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形成的审计结论进行复核;

(二)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按照上述第十五条的要求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进行复核。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项目负责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

第五章 上级主管部门监督评价

第十八条 院内部审计主管部门应建立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监督评价制度,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评价。

第十九条 上级内部审计主管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监督评价可以采取院属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自我评价、听取被审计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意见、直接对院属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监督评价等方式进行。

第二十条 监督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二)审计工作计划及任务的完成情况;

(三)审计业务工作、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审计档案的质量情况;

(四)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情况;

(五)其他。

第二十一条 上级内部审计主管部门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监督评价后,应出具评价报告。

第二十二条 评价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二)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按照评价报告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落实,不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国科学院监察审计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空格号

第五篇:内部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计划

一、评审会计报表的内部制度

1.调查了解并描述报表编制的内控制度。

(1)调查了解会计报表编制的岗位责任控制情况。即看各环节的工作质量

要求是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范围是否明确,各岗位之间的制约和配合关系是否协调。

(2)调查了解会计报表编制程序控制情况。主要了解公司是否制定结账日

程表、结账程序和结账质量的控制情况;了解公司的对账制度,看其是否定期地进行账证、账账、账表的核对;了解公司的试算平衡控制情况,向公司索取《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和《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明细表》,并与有关账户进行核对,检查其试算平衡工作的正确性。

(3)调查了解内部会计稽核控制情况。主要调查了解企业有无对报表编制的审核和检查制度。

2.检查企业报表编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1)通过查询或实地观察,了解报表编制各环节责任的落实和遵守情况,评价各环节运行是否合理,各项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2)运用抽查法检查报表编制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有效,重点检查结账、对账、试算平衡和财产清查的工作质量。

(3)抽查部分报表,初步审查报表编制工作质量,以便了解会计人员对报

表编制原理和编制技术的掌握情况。

3.对财务报表内控制度进行评价。

二、审查财务报表编制的正确性

1.审阅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正确性。

(1)审阅资产负债表的内容,看其是否具备了资产负债表的全部要素。

(2)审查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排列与分类是否恰当。

(3)核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与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的一致性。

(4)核对报表中小计、合计项目的计算。

2.审查损益表编制的正确性。

(1)审查损益表的构成要素是否完整。

(2)审阅损益表的项目与格式排列是否恰当。

(3)核对损益表项目与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一致性。

(4)复核损益表中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

(5)审查利润分配表项目的真实性。

(6)核对利润分配表与损益表有关项目的一致性。

3.审查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正确性。

(1)审查现金流量表的外观形式内容是否完整,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2)索取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工作底稿,与资产负债表核对有关项目资料来

源的正确性;与损益表核对有关项目资料来源的正确性。

(3)对照账户检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直接法)的正确性。

(4)对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账户和发行股票的文件,检查其发行股票收

到的现金项目编制的正确性。

(5)对照账户和其他有关文件,检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编制的正确性。

(6)对照账户审核非常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正确性;核对资本公积金账

户,检查捐赠现金收入的正确性;核对营业外支出账户,检查捐赠支出和罚款现金支出的正确性。

(7)核对财务费用账户,审查汇率折算差额的正确性。

(8)复核报表项目计算的正确性。

(9)索取或编制一张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明细表,并对照账户,审查其内

容的正确性。

(10)对照账户,审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间接法)有关项目编制的正确性。

三、审查会计原则的遵守情况

1.索取会计政策说明书。

2.抽查与会计政策有关业务的会计处理,以验证会计原则的遵守情况。

(1)检查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看其是否遵守一致性原则,并调查其

变化的理由。

(2)检查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应付债券等有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看其是

否遵循了实际成本原则。

(3)检查并评价坏账准备的计提、折旧方法的使用、应收票据贴现数的情

况等,评价其对稳健原则的遵守情况。

(4)检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投资和长期负债的列示,以及其他对当期财务

状况发生重要影响的项目,评价其对重要性原则的遵守情况。

3.评价会计原则变更的影响。

对于会计原则发生变更的,要计算其对资产、负债、损益所产生的影响,并检查其在报表附注说明项目中是否得到正确反映。

四、对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

对项目审计中发现的与会计准则不符的事项进行调整。收集各项目审计的工作底稿,将需要调整的项目进行调整。

五、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性复核

1.计算或验证反映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指标。

2.将上述指标与上期数字进行对比,分析其增减变化的趋势,对异常变化

进行重点检查和核实。

3.写出分析性复核的结果,为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范围提供依据。

六、审阅报表附注与说明

1.调查和了解会计报表附注与说明的内容。

2.索取有关部门对会计变更事项的审批文件。

3.审阅报表附注与说明事项有关的会计核算和其他资料,以验证所说明事

项的真实性。

4.审阅附注与说明事项的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评价其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5.审查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长期合同中会计方法的变更,看其是否进行了说明。

七、审阅报表的揭示与表达方式

1.审阅会计报表的揭示是否按现行有效的会计制度所规定的项目进行反

映,公司有无合并或少列有关项目。

2.审查会计报表的格式是否为规定的格式,公司有无调整。

3.审核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编制原则,如报表各项目的计算和相互关系是

否正确等。

八、审查外币报表的换算

1.索取一份外币报表与换算报表

2.评价其功能性货币选用的合理性。

3.索取外币报表换算工作底稿。

4.复核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中汇率是否合理及换算金额的正确性。

(1)资产负债类项目是否按决算日市场汇率计算。

(2)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是否按历史汇率折算。

(3)将未分配利润项目与折算后的利润分析表项目相核对。

(4)复核折算差额计算的正确性与报表列示的正确性。

(5)核对年初数与上年折算数的一致性。

5.复核损益表与利润分配表各项目折算的正确性。

(1)复核发生额项目是否按平均汇率折算。

(2)复核发生额项目以决算日汇率折算的是否在附注中说明。

(3)复核平均汇率计算的正确性及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4)核对利润分配表中净利润与损益表中该项目的一致性。

(5)核对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是否按其他项目计算列示。

(6)复核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是否按其他项目计算列示。

6.复核现金流量表项目折算的正确性。

(1)检查有关增减长期负债、长期投资,以及增减固定资产、递延资产和

无形资产的项目,是否按决算日汇率进行折算。

(2)检查有关资本的净增加额项目,是否按发生时的汇率进行折算。

(3)核对其他项目与折算后的其他报表的一致性。

(4)核对流动资金来源和运用栏内流动资金增加净额项目与流动资金各

项目的变动栏内该项目的一致性。

(5)检查外币折算差额是否单独列示,并核对其金额计算的正确性。

7.审阅外币折算报表的表述

(1)审阅外币折算报表是否按我国的会计准则要求进行表述。

(2)审阅外币折算报表项目与母公司会计报表项目的一致性。

九、审查合并报表

1.调查了解合并报表编制的基础。

(1)审核合并报表范围

(2)审核合并报表内容(种类)。

(3)审核子公司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包括子公司会计政策差异、母子公

司往来业务、债权债务、投资资料、子公司利润分配、股权变动资料。

(4)审核母子公司决算日和会计期间的一致性。

(5)审核母子公司之间会计政策的一致性。

(6)审核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核算(包括子公司由于损益以外的原

因所引起的权益变化的处理)。

2.索取或编制合并报表数据汇总表(或合并报表工作底稿)。

3.对照检查汇总表(工作底稿)中有关数据与所属单位财务报表数据的一

致性。

4.审查合并资产负债表调整项目的正确性。

(1)审查母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

司所持有份额的抵消,并审查合并差价列示的正确性。

(2)审查母子公司间债权与债务项目的相互抵消,包括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内部持有债券。

(3)审查坏账准备的数额是否进行了调整。

(4)审查由于内部销售所产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是否在固定资产项

目中进行了抵消,并与合并损益表相核对。

(5)审核合并报表中少数股权是否正确列示,并将金额与子公司会计记录

相核对。

(6)核对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额与合并利润分配表中该项

目的一致性。

5.审查合并损益表调整项目的正确性。

(1)审查内部销售商品已实现对外销售部分,是否对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项目进行了抵消。

(2)审查上期存货包含的内部销售未实现利润是否在年末未分配利润和

营业成本中进行了抵消。

(3)审查公司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所产生的未实现内部部分销售的抵消。

(4)审查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债券所发生的投资

收益,是否与其相应的利息支出相互抵消。

(5)审查母公司与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收益是否进行了抵消。

(6)核对少数股东本期损益是否是子公司净利润项目扣除母公司投资收

益的余额。

(7)核对净利润计算的准确性。

6.审查合并利润分配表抵消项目的正确性。

(1)审查全资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的抵消。

(2)审查非全资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的抵消。

(3)审查合并利润分配表抵消产生的合并差价的计算与处理。

7.审查合并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

(1)审查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否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损益

表。

(2)复核少数股东本期损益是否作为流动资金来源处理。

(3)复核少数股东增加对子公司的投资是否作为流动资金来源处理。

(4)复核子公司将利润分配给少数股东是否作为流动资金来源处理。

8.检查合并报表汇总计算的正确性。

9.审核合并报表附注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十、审查期后事项

1.比较被审财务报表与最近财务报表,看有无重大变化的项目。

2.向管理部门查询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日间有无重大经营活动和重要的经

营环境变化。

3.向管理部门查询报表日后会计估计或判断基础有无重大变动。

4.结合账户余额审计查询报表日后账上有无异常调整事项。

5.向审计单位律师查询有关诉讼、赔偿情况。

6.向税务机关查询被审计单位的税负缴纳和税务纠纷情况。

下载中国科学院2011至2015年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规划(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科学院2011至2015年深化内部审计改革工作规划(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2013至2014年度内部审计科研课题招标的通知(优秀范文5篇)

    关于2013至2014年度内部审计科研课题招标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审计局,中直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武警总部审......

    内部审计整改报告(共5篇)

    公司内审船体车间不合格项整改报告一、内审不合格项目船体车间在公司内审中查出一不合格项为——九月份的探伤合格率(88%)未达标,实际合格率为80.6%,没有整改措施。我车间对此不......

    2020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范本[共5篇]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年度内......

    学院内部审计工作总结[共五篇]

    学院内部审计工作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

    2010年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共五则)

    关于2010年内部审计工作计划为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集团实际,现制定2010年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一、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下,切实抓好内部财......

    内部审计的模式(共5篇)

    简答:内部审计的模式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监事会领导模式、董事会领导模式和总经理领导模式。 1、监事会领导模式 内部审计部门直接由监事会领导,在......

    农业局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共五则范文)

    第一条 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使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共5则范文)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摘要:作为人类社会最一般的经济范畴,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分配问题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收入分配有效的决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