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书记在视察政府网站时的即席讲话
今天到这里来,大家谈了很多的工作和建议。现在来看,社会都在不断的进步,原来的第一新闻(媒体)-----电台,现在正在苦苦挣扎,什么出点题目、讲点故事、说点书、打点广告等。当然站在电台的角度是不利的事,站在社会进步来说,这是一个好的事。有线广播、无线广播现在听的人不到5%,现在高峰期是电视,网络的覆盖面正在不断的上升。现在就
来说是个什么概念?20万人看电视,大概3—4万人看网络,大概五六千人听广播,就这个水平。现在网络比广播强,说明网络是在不断上升的。为什么说只有20万人看电视呢?是因为我们的电视还有些偏远的地方只安装了卫星锅看不到,现在的卫星锅是收不到台的,只有现在有线可以看。但是20万人中间有70%的人是新闻必看的,我觉得现在的新闻还是办出了一些特色,对老百姓还是具有吸引力的。通过这几年电视台的努力,多样化的栏目慢慢的吸引住了观众。原来我到来的时候,一个星期放两次,大家的关注度还不到30%,现在五天变成了70%,所以,这是一个进步。网络在发展,以后看的人还会更多。所以,你电台过去是排第一的,现在就是排第三,现在你网络这个排第二的,以后可以排第一。
今天到你们这里来看了以后,这个公众信息网和新闻网这两个网站,你们在条件这么艰苦、人们认识还不充分,政府对你重视还不够的的情况下,今天能够办出这个水平,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个是客观的讲。那么,我们今天开的座谈会,就是商讨如何进一步重视网络工作。今天我们的重点在这里。刚才听了大家的建议,我想提三点想法。
第一、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要把这个网络舆情工作提高到一定的程度。首先作为市委政府,特别是宣传部,要把网络舆情作为我们宣传系统的十分重要的工作来讲,要上升到一定的层次,要把网络的地位提高几个拍度,原来的三拍、四拍提高到七拍、八拍。这是站在市委政府、宣传部来讲。第二作为在广播、网络工作同志,自己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自己要热爱这个工作。一项工作在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这个工作就没办法搞起来。从这个丁吴来讲,你从这个电视台调到这个广播电台、网站,你应该觉得你的地位提高了,不是削弱了,自己要把自己看得起,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第三,重视这项工作我们要有强烈的政治感。因为这个舆论导向,是对党、对人民负责的。这个重视程度怎么样,就要看你的政治感有多强。这个新闻媒体是市委政府主办的,站在政府的角度,宣传党的方针,弘扬好的精神,做到爱国、爱党、爱民。是我们必须要崇尚的政治感。第四,广播电视局,要加强对网络的领导。刚才李局长这些意见谈得非常好。这是谈得第一点意见。
第二点意见,科学合理制定版面。刚才大家都谈了很多一些好的意见,我想这个版面,为什么要科学合理的制定,这里面,我们归根结底是要把的基本情况、经济社会、当前发生的事要让全市乃至在外的所有老乡乃至全球的人都知道。人家来投资勘察情况,不光是本地的,外面的人也有。他们想了解,到底是个什么地理位置?有多少人口?有什么东西?他都要先做准备。他从哪里做准备呢?他又不能只看点新闻,他就要从这个网络上来看,所以说这个工作是非常重的。那么,怎么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呢?刚才大家的意见都非常好,我想根据大家的意见,只能说是抛砖引玉概括上这么几点。第一,就是由宣传部对全市的网络进行归口,由专门的领导来管。你们宣传部要做到分工明确,比如说组织部专门管党建,党建的网络就比较详细。但公众网也好,新闻网也好,他们就不可能说得那么详细。你还比如说商业网络,他就是说丝瓜我们这里有多少,西瓜我们这里有多少,蟥鳝这里有多少,现在买价是多少,政府网上就不能把这个收集得这么全。这就要求统一归口都汇集到政府网上来。这样就具有了行业特色。这个宣传部总管,你要有一个领导专门管这个事。你宣传部要把这个作为大事。第二,这两个网站要有所区别。这个公众信息网,定什么位。我跟刘部长交一个任务,组织几个专家给搞几张名片,把的这个概况通过几张名片把他概括起来。人家一查公众信息网,有多大版图?多少人口?盛产什么?有什么特色?地方特色产业如何?有什么旅游项目?交通是个什么样子的等等,这些东西,要在公众信息网上全有。当然这个东西还可以复制到新闻网上。第二,公众信息网,就是的各单位,党政机构组织这些东西都要放上去。比如说,宣传部是什么?统战部是什么?教育局是什么?广播电视局是什么?他们的性质、任务、职责是什么等等。还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主任,不要搞多了,你只要把这两个人搞进去。我说为什么要搞办公室主任呢?他主要是对外联络的。你这个人去查这个单位,地址在哪条路?多少号?这些东西都要有。再就是的这个地图,分布哪些乡镇?别人在这上面也要一查就出来了。第二就是把党政机关、各单位以及各乡镇办事处的基本情况都要搞进去。第三,所有政务公开的资料,都要在政府网上公布。第四是文件。现在都
第二篇:李源潮在与新任市委书记座谈时的即席讲话
李源潮在与新任市委书记座谈时的即席
讲话
《市委书记的责任》
核心提示:学习时报今日头版以“市委书记的责任”为题刊发李源潮在5月25日在与新任市委书记座谈时的即席讲话。在强调打牢为党和人民履职尽责的作风基础时,李源潮谈到“下去调研,看到不少县委大楼、市委大楼都盖得很高,有的比省委的楼盖得还高、还气派,就感到很忧心”。
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是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组织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现有332个市地州盟(不包括4个直辖市的区),平均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400万。市委书记是党在一个地方的执政代表,是当地几百万人民群众发展进步的第一带头人,责任重大、影响重大。去年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市(地、州、盟)党政正职管理的若干规定》,明确对市委书记、市长实行重点管理。由中组部在中央党校对新任市委书记直接进行任职培训,是落实中央要求,加强重点管理的实际举措。
这次任职培训班,专门安排大家看了电影《杨善洲》。杨善洲是市委书记的榜样,他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一辈子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杨善洲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在你们这期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领导责任,要自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我们要很好地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同志的指示。借此机会,我就履行好市委书记的责任讲两点意见。
一、市委书记要增强为党和人民履职尽责的责任感
有权必有责。眼睛盯在权上的干部做不成好干部,眼睛盯在责上的干部才能成为好干部。古人说:“不患无策,只怕无心。”有责任心的干部,知识不够会主动去学习,经验不够会主动去积累,能力不足会主动去提升。因此,当好市委书记,首先要有很强的责任感。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领导就是责任。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责任意识,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讲党性第一条就是对党和人民要有责任心。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从政要尽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讲的都是为官要尽责。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干部更要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现在,一些干部责任心缺失,有的得过且过、精神不振,有的不敢担当、见事迟缓,有的不讲原则、当老好人,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市委书记担负着总揽一个地方全局的重大责任,在老百姓眼里是市里最大的官,什么都能管,什么都该管。作为新任市委书记,一定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强化“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领班子、带队伍、抓发展、保稳定,履行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职责。
第一,对党负责。首先是对一个地方的科学发展负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党负责就要对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负责。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市委书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本地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扬长补短,走适合本地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要深入研究工业化、城市化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动去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和瓶颈。其次是对社会稳定负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我国正处在矛盾集中期和凸显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郡县治,天下安”。这些年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群体性事件多在市县。市委书记担负着本地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要深入研判社会稳定的形势,增强维稳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见微知著、抓小抓早,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出了事不能回避,要靠前指挥。其三是对党的建设负责。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关键在干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共识。最近我到浙江调研,党的十七大以来浙江建立了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制度,省委常委会研究党建工作和与党建工作有关的议题占全部议题的59.8%。坚持党要管党,首先书记要管党。市委书记一定要扎扎实实抓党建,抓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抓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建立健全市委抓党建工作机制,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选人用人,坚决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任用人公信度。
第二,为民尽责。为民负责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市委书记要始终把顺民心聚民意、谋民利求民富、保民生解民难作为自己的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杨善洲同志说:“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只要还有贫穷和落后,我们就应该一天也不安宁!”人民论坛最近调查公众眼中的“大是与大非”,“改善民生”被排在“大是”的第一位。市委书记情系百姓、爱民利民,既是讲经济,更是讲政治。要重视客观经济指标,更要重视老百姓的主观感受,发展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二要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市委书记是一个很能够创造政绩的岗位,但要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必须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要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积极进取,不搞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市委书记要特别注意这三个“不”,防止掉到盲目追求政绩的陷阱里。“政声人去后”。明代苏州知府况钟,不仅整肃吏治、端正风气,解老百姓眼下之疾,而且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谋老百姓长远之利。他在苏州任职13年,3次离任3次留任,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去世后,苏州及所辖7县的老百姓都建祠纪念他。河南兰考人民把当年焦裕禄领着他们种的泡桐树改称为“焦桐”,永远怀念他当年带领大家治沙的艰苦奋斗精神。市委书记要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要一任接着一任干,既要还前任的债务,又要尽量少给后人留包袱,多留赞叹少留麻烦;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上”的胸怀,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三要格外关心困难群众,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百姓。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劳苦大众起家的。党领导革命就是要让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党领导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幸福生活。邓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像关心自己亲人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群众生活,经常深入到困难群众家庭,揭一揭锅盖,摸一摸衣被,问一问难处,对他们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杨善洲、孔繁森经常拿自己的工资接济困难群众,走到哪里就把党的关爱送到哪里。市委书记要像杨善洲、孔繁森那样,格外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感情、有办法、干实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要自律守责。一个干部能走上市委书记岗位很不容易,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什么,留下什么,很值得认真思考。市委书记对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应该有个要求,努力留下良好的政绩、良好的道德、良好的形象。一要有干事创业的正确追求。大家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干事创业的劲头很足,但为谁干事、怎么干事?追求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为党和人民干事,就能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如果老是想着个人进退得失,就很容易出偏差。很多干部工作出偏差,就是因为自己的事想得太多了。马克思说,我们的事业虽然不显赫一时,但会永远存在,在我们的墓碑前,高尚的人们会洒下热泪。市委书记要追求人民的幸福,追求社会的进步,追求我们党在人民中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敬。二要在人民群众中有个好名声。中国传统政治讲德治、重名声,选官做官都强调道德文章。对官员的最好评价,文官是“德声四起”,武官是“威震四方”。孔子讲“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也”,意思是人活了一辈子,没有可称道的名声是最可悲的。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一个干部工作好坏、作风优劣、品行高低的根本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时,对沈浩说过一句话,老百姓的认可是对干部最大的褒奖。总书记还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一任市委书记干了些什么事,干了多少好事实事,干了多少错事特别是坏事,老百姓心里都有本账。市委书记要把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作为座右铭,像杨善洲那样为人民干事、为人民干好事。三要清正廉洁,不让“白袍点墨”。市委书记权力大,廉政风险也大。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一个领导干部不管有多大功劳、苦劳、疲劳,如果在廉政上出问题,所有的成绩和名誉都会毁于一旦。最近我多次引用“白袍点墨”的故事,今天也把这个故事送给大家。明代有一个叫山云的将军被派到广西做总兵,他听说广西那时候有送礼受贿的风气,就问一个叫郑牢的老吏自己是不是该入乡随俗。郑牢跟他说,你到广西做官犹如“一袭白袍”,千万不能入乡随俗,要不然“白袍点墨”,永远洗不干净。山云又问,如果不收礼当地人不高兴怎么办?郑牢说,朝廷严罚贪官,要杀头你不怕,反倒怕这些人不高兴?山云觉得有道理,坚持自守自律,在广西做了十年清官,廉洁操守始终没变。大家刚走上市委书记岗位,也如“一袭白袍”,千万不能做让“白袍点墨”、一辈子洗不清的事情。
二、市委书记要打牢为党和人民履职尽责的基础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共产党员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市委书记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像杨善洲那样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一辈子坚持共产党人的先进追求,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共产党员一时按共产党人的觉悟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按共产党人的觉悟办事。一个市委书记做好事、有追求并不难,难的是在整个任上都做好事、都有追求。有的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好事、让人赞叹,但经不起诱惑和考验,又做了见不得人、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结果不仅毁了自己,也给党抹了黑,这既让人愤恨,也让人可惜。
第二,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打牢能力基础。学习是领导干部成长进步和履职尽责的保证。市委书记尤其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工作和生活的习惯。自己思考是发挥个人的智慧,看书学习是借用众人的智慧,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毛泽东同志当年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一个铺子要开下去就一定要进货,我们干部的“进货”,就是学习本领。邓小平同志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首先是领导干部,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加强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市委书记要特别注意学习,向书本学习,多读书、少应酬;向实践学习,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向先进学习,不断地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常去先进地市看看是“三开阔”的重要途径。你不一定带着代表团去,可以自己私下去,因为带着代表团就免不了应酬、讲客套话,自己私下去反而能看得更真实、更细致、更深入,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第三,密切联系群众,打牢感情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杨善洲说,共产党人什么困难也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失掉民心。他认为,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市委书记学习杨善洲,要坚持和发扬直接联系群众的好传统,保持与群众的深厚感情。
第四,坚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打牢作风基础。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是做好领导工作的法宝。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高度负责、求真务实、一抓到底。在今年“五四”讲话中,总书记又指出,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年难以担当重任。我们下去调研,看到不少县委大楼、市委大楼都盖得很高,有的比省委的楼盖得还高、还气派,就感到很忧心。不光是担心盖楼花钱,更是怕干部进了高楼,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谁也不肯走出大楼,就会与群众疏远了!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丢了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第五,严守党的纪律,打牢廉政基础。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既要靠内心自觉,也要有外在约束。我们党廉洁从政的纪律规定已经不少,关键要严格遵守。这次地方党委集中换届,我们制定并严格执行“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换届纪律,保证了风清气正。严格的监督和严明的纪律,是防止党员干部腐化变质、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保证。市委书记要做严守纪律的模范,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凡是规定不准做的事绝对不能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现在,全国有60多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市委书记只有300多人,不到千分之一;5万多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市委书记不到百分之一。能当上市委书记,是党的信任、人民的重托,也是人生的难得际遇。当好一个市委书记是一方百姓之福,当坏一个市委书记是一方百姓之祸。大家从走上市委书记岗位那天起,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而是对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民负有重大责任的领导干部。你的所作所为要对得起这些人民,你的决策和政绩要被这些人民和他们的后代永远评说。这都是要载入市志史书的。在这个重大责任面前,市委书记要有敬畏感,敬畏人民、敬畏历史、敬畏人生。希望大家时时刻刻不忘这个责任,一言一行体现这个责任,努力以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贡献和奉献,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向党向人民交出一份问心无愧的答卷。
第三篇:在调研职业教育时的即席讲话
今天会议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研究*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工作。这是今年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已近年中,一些事情需要抓紧定下来,以便尽快启动。此前我和陈强市长曾就这一工作多次商量,市长先后开展了几次专题调研,我也在4月10日和学凡、湘冰、金如、俊杰同志召集教育、人事、农委、卫生等部门小范围听了一次汇报,相关部门
一直都在做大量具体细致的前期工作,付出了诸多心血,取得了积极成效。刚才在座的市级领导同志都作了很好的发言,市直有关部门和学校的负责同志更是从大局出发,表达了很好的意愿。今天的会议开得非常好,这是大家集思广益的结果,也是我们多年努力的结果。对我个来说,既是一次很好的学习、调研的机会,更是一个受教育、被感动的过程。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再谈三点意见。
一、*职业技术学院到底办不办,思想要统一、认识要深化
筹建*职业技术学院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一是有现实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精神的实际需要;是实施我市人才强市战略推进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有良好基础。从数量上看,全市共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20所,教职工总数1193人,每年招收学生超过9000人,有一定规模。从质量上看,全市20所职校中,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即*市中华职业学校、*市旅游职业学校、安徽行知中学),省级重点2所(*卫校、休宁第一高级职业中学),有较高层次。从特色上看,形成了旅游、机电、数控、木工、徽雕、服装加工等10多个重点专业品牌,其中休宁第一高级职业中学的现代木工专业、歙县行知中学的徽雕专业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从筹备过程来看,我们有许多同志包括在座的各位,这么多年一直都在积极努力,付出了很多心血,都期盼尽快启动。
三是有深厚根源。从徽州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早期主要的倡导者。他曾指出“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教育的成绩,就是技能;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并逐步形成了科学的、成体系的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行是知之始”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基础;“生利为主义”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学做合一”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方法论。这些都为我们开展职业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是我们的“根”。除此之外,还能找出我们的“枝”。“坚持科教结合,为农服务”的农科教统筹就发源于我们的休宁,这也是咱们*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曾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是有后发优势。据了解,全省17个市中其他16个市都组建了职业技术学院,仅剩*市一家还没有组建。借鉴各地成功的经验,抓住当前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机,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后来居上,赢得更好发展。
五是有积极意义。这一举措,符合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符合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
因此,*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们一定要形成“抓发展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发展”的共识。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我认为这后面还可以加上这样一句,“使乐业者精业,使精业者兴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无论遇到再多再大的困难都勇往直前,绝不退缩、绝不畏惧!
二、*职业技术学院应该怎么办,目标要明确、路径要选准
作为一所职业高校,决定了它既不是中等职业教育简单的“增强版”,也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简写本”,而是“升级版”、“特色版”。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这是因为它一方面具有各类教育的一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又有其它类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行业建设、人的就业服务的,它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所以*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必须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的特点,把教育方针和市场规律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结合起来,把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坚持立足*、面向未来、政府主导、开放办学、突出特色、滚动发展,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学院建成专业有特色、就业有优势、省内创一流、全国有影响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
一是起点要更高。作为全省17个市中最后组建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既有别人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又经
第四篇:在视察全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时的讲话
在视察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9年10月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组织对全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这次视察既是贯彻年初监督工作计划,更是贯彻省委市委有关高等教育发展部署的重要举措。
一天下来,我们视察了文理学院、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科学与艺术学院、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和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实地感受了高等教育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成果。刚才,市教育局姚国海书记作了情况汇报;各位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丁晓燕副主任作了一个很好的主审议意见,我完全赞同。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切实抓好落实。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高等教育克服起步晚、基础弱等不利条件,逐渐发展到今天拥有11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数量近10万的规模和体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近几年在办好文理学院等原有几所大学的基础上,柯桥、上虞、诸暨等地大力扶持,引进创办了几所有规模、有档次的高校(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科学与艺术学院);以越秀外国语学院为引领的民办高校也快速发展,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尽管我市高等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综合性大学培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距离。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在绍高校进一步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重大跨越。
下面,就进一步推进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我谈三点意见:
1.把握“三大机遇”,切实增强办好高等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所高水平大学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名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既是一个地方过去总体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对绍兴来说,既要认清差距,不断增强办好高等教育的紧迫感;更要抢抓机遇,切实增强办好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当前,我们要把握好“三大机遇”:一是牢牢把握省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新机遇。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省委提出要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将以超常规思路推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其中高起点筹划建设的西湖大学,就是一项重大成果。我们也要抢抓这个战略机遇,积极向省里争取政策支持和高校资源倾斜,借力发展我市高等教育。二是牢牢把握杭甬一体化、同城化的新机遇。当前,省委省政府正在聚焦大湾区建设,推进杭州宁波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绍兴位于杭甬之间,是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如何精准定位,主动融入湾区高等教育事业布局,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认真谋划。三是牢牢把握绍兴大发展的新机遇。当前绍兴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作出了念好“两业经”,唱好“双城计”,打造“活力城”等一系列决策部署。上周末隆重召开的绍兴发展大会,凝聚了海内外绍兴人的智慧和力量,吹响了“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的号角,我们的发展信心比任何时候都要足,我们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强,我们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心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在绍高校一定要抓住绍兴大发展的机遇,积极融入服务地方发展,实现学校的大跨越。
2.做好“三篇文章”,不断提升绍兴高校的内涵、质量和综合实力。办好高等教育,无非要做好“建设好学校、培养好学生、服务好地方”这“三篇文章”。所谓“建设好学校”,就是要把在绍高校做优做强。坚持质量强校,把工作重心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改变“小而全”的办学思路,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条件,全力培育重点特色学科和重点特色专业,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争取与国内“985”“211”高等院校或境外一流大学合作办学,提升师资水平和研究水平,推动学校实力跨越式增长。当前,特别是要全力支持绍兴文理学院更名绍兴大学,努力建成与绍兴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前段时间,市委已经进行了专门部署。所谓“培养好学生”,就是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要更加重视德育工作,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引导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同时,也要加强绍兴悠久历史文化、良好区位优势、发达民营经济、优厚人才条件等方面的市情教育,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绍兴、扎根绍兴、创业绍兴、发展绍兴。所谓“服务好地方”,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对地方发展的支持支撑作用。首先,高校要成为地方发展的“创新源”,着眼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施科技攻关,全力推动念好“两业经”。其次,高校要成为地方发展的“人才泵”,依托重点学科或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和集聚一批科技创新人才,更好服务人才强市建设。第三,高校要成为地方发展的“智囊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加强对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发挥更大作用。
3.发挥“三方作用”,全面凝聚推进绍兴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资金、土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为高等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紧跟省委高等教育强省战略部署,强化我市高等教育前瞻性规划,提出具体的政策意见和改革举措,在市级层面能解决的抓紧解决。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与高校的沟通联系,主动作为、真情服务,当好高校发展的“店小二”。二是充分发挥高校的建设主体作用。高校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内因和主体,要以建设省内国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为目标,集中力量、集聚要素,全力做好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能力提升等各项工作,推动高校加快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作用。推动社会资本、民间力量、市场资源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形成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格局。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重视和支持高等教育,激发社会各界对发展高等教育的热情,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也要关心支持高等教育,今天的视察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和这次座谈会提出的一些要求,我们也会持续跟进,督促解决,为绍兴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人大积极的努力。
第五篇:市委书记在离任时的讲话参考
市委书记在离任时的讲话参考范文
同志们:
刚才,XX副部长宣读了省委、XX市委的决定,我坚决拥护。这次对XX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充分体现了省委、XX市委对XX的亲切关怀、对XX工作的充分肯定、对XX领导班子建设的高度重视。XX同志接任XX市委书记,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为他祝福。在与XX同志共事的4年时间里,深感他是一位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经验丰富、敢于负责、作风务实、胸怀坦荡的优秀领导干部。4年的并肩战斗,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我相信,在以XX同志为班长的市委领导下,XX的各项工作一定会蒸蒸日上、更上层楼。等会,XX部长还将代表XX市委作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再过18天,我到XX工作就整整15年了。5400多个日日夜夜,放在XX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对我而言,却是人生中最难忘、最珍贵、最值得铭记的一段时光。从而立到知天命,从纪委书记成长为市委书记,在这片沃土上,我得到了最难得的淬炼、最全面的升华、最丰厚的收获,是XX和XX人民滋养了我、培育了我、成就了我。我原本只想收获一缕春风,XX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此时此刻,面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回首一幕幕鲜活的往事,我百感交集,难说再见。
永远难忘的,是这方灵动秀美、底蕴深厚的热土。巍峨的龙山、秀丽的湄江、清澈的白马湖、厚重的“湘军故里”,故事里的“小南京”,XX的每一处山水都令人无比留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不仅山青水秀,而且人才辈出、群英荟萃。能够成为一名XX人,在XX这方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汲取精神养分、实现自我价值、推动改革发展,是我人生之幸。
永远难忘的,是重情重义、可亲可敬的XX人民。在XX的15年,我走过了每一个村落,认识了很多善良纯朴的老百姓,包括我们的老干部、老党员和退伍老兵。只要我们做了一点点事,他们总是以最朴实无华的方式,给予最真诚的鼓励;即使做得不够,也给予理解和包容。我也结识了很多涟商,无论是在家乡创业,还是在外地打拼,他们都像XX集团XX董事长那样,时刻不忘家乡,始终关注家乡,全力支持家乡,与家乡息息相通,同向同行,令人感动和钦佩。
永远难忘的,是敢打敢拼、敢做善成的XX干部。XX的干部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不怕苦、不服输、勇往直前。我深知,力量来自团结,成功在于团队。这些年来,XX的各级干部为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事业,始终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起担负责任、承受压力,一起殚精竭虑、并肩战斗;一起经历风雨、迎来彩虹,一起分享喜悦、收获成功。大家对事业的忠诚、对发展的执着、对工作的热忱、对胜利的渴望,时刻感动和激励着我,为我增添了砥砺前行的巨大勇气,提供了拼搏进取的强大动力,使我即便身处逆境,也绝不言败。在这里,一并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干部职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永远难忘的,是昼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岁月。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十五载芳华,我与XX共同成长,和同志们一起,见证了XX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还记得,为了XX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能够如期通车,我们仅用了15天就拆了618栋房子,创下了神奇的“XX速度”。如今,XX已经有了4条高速,通车里程达到146公里,有10个出口和互通,成为真正连贯东西、南北逢源的交通枢纽。
还记得,我们众志成城、背水一战,一举创成全省卫生城市。之后,又乘势而上,相继创成了全省文明城市、平安县市、教育强市、旅游强市、双拥模范城,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了亮色和底气。
还记得,面对转型之难,我们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园区、城区、景区”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生态转好、动能转换,实现主导产业从“一煤独大”到“多链开花”。如今,城市建设面临着更好的发展机遇,湄江、龙山等核心景区建设全面提质升级,当年的XX经开区已经升级为省级高新区,并即将迎来创建国家高新区的专家现场论证,以XX为龙头的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链迅速壮大,成为了XX制造业“双引擎”的重要增长极,为全面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还记得,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我们始终心如磐石行如矢,一路泥泞一路歌,坚持用心用情、对标对表、精准精细,一鼓作气夺取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还记得,我们敢闯敢试,推出“村级小微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屋场会”群众工作方法,以优良党风政风带民风,实现了基层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在全国、全省创造了典型经验。
还记得,我们经历了2013年严重旱灾,2017年百年不遇的洪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挑战,我们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要求,守在一线、战在一线,守护了家园的祥和与安康。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往事历历在目,一件件、一桩桩、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现。此时此刻,我由衷感谢省委和市委的信任关怀,由衷感谢老领导、老同志的鼎力支持,由衷感谢全市干部的默默付出,由衷感谢XX人民的倾情奉献。
在XX工作期间,XX给予我的太多,而我回报的太少。尤其遗憾的是,因为我能力上的局限,还有许多工作做得不够好,许多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做,一些战略性举措才刚刚起步,一些长远性规划才刚刚谋篇。比如,尽管园区这些年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离创建国家高新区还差“临门一脚”;尽管产业转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集聚效应还不明显;尽管核心景区发生了大变样,但实现全域旅游还尚需时日;尽管加快了城市东进步伐,但城市品质还有待提升;尽管为群众做了一批好事实事,但不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等等。我相信这些工作,以XX同志为班长的市委,一定会迎难而上,一定能实现梦想。我还要特别讲到的是,在我担任市委书记的这几年,因为工作要求高、工作任务重、工作节奏快,大家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而我对大家的关心,却远远不够,甚至还因为心直口快或忙中出乱,伤害了一些同志。今天,也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歉意,请大家多理解,多包涵。
奋斗送走岁月,离别留下真情。今天,我即将离开我深深眷恋的XX,心中自有万般不舍。但我相信,心若在,梦就在;情若在,缘就在;牵挂若在,守望就在。我的人离开XX,我的心不会离开XX。我将把对XX所有美好情感,都装进行囊,装进脑海,让它时刻温暖我心田、伴随我人生、引领我前行。
今后,我不再是XX的“施工队长”,但永远是XX的“啦啦队员”,我将时刻想念XX、关注XX、爱护XX,为XX的每一项成绩而骄傲,每一点变化而欣喜,每一步发展而喝彩。我将尽最大的努力,继续宣传XX、支持XX、报答XX!
最后,衷心祝愿在以XX同志为班长的市委带领下,XX各项工作顺风顺水、捷报频传!衷心祝福XX明天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祝愿各位同志、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