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辅导资料一

时间:2019-05-12 08:3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宪法学辅导资料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宪法学辅导资料一》。

第一篇:宪法学辅导资料一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mmq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定义

※ 宪法是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很本法,是有关国家权利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基本政策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及现存社会经济结构要求的集中反映。

二、宪法的形式特征

1,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共性:

1)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表现。

2)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

3)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4)内容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2,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国家总章程的意义。

2)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国家除外)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普通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起他法律严格。

A,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非普通立方机关。

B,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一般要制定机关或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3/4以上的多数表决通过。

3,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1)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章程,根本法。

2)宪法所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之所以为总章程也)

A,国家的主权归属和政治统治的形态和基础。(根本制度层面)

B,有关国家生活中的基本体制和原则。(国家和社会运作层面)

C,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机构权利的范围界限和具体内容。(操作约束层面)4,宪法效力的最高性及其表现。

1)对法的最高效力。

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制定依据和基础,为普通立法提供立法原则。

◎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B,普通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 普通法是将宪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为可操作规则,目的是促成宪法规范的落实和实现。

◎ 宪法是整个国家的法制体系的构建和运作的核心和原则。

2)对人的效力。

--第1页--

A,“人”,一切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都主体的概括和统称。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无人有权超越宪法。5,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1)是由宪法内容的重要性和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特点决定。

2)表现为:

A,制定程度与普通法律不同:

◎ 制定机关不同,由专门制宪机构指定,非普通立法机关。

◎ 草案的通过程序不同,宪草是2/3或3/4以上的多数表决通过,普通法律是半数。B,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 修宪提案权主体有特别的限制。中国: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 宪法修改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 有的国家还规定有修宪内容的限制。

三、宪法的本质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最本质、核心的价值)。

◎ 保障人权的功能,凸现着宪法的本质属性。

◎ 宪法的内容包括国家权力的基本运行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其中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是首要的、核心的价值。

2,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事实的法律化。

◎ 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的三大任务:(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动因)

— 反对封建复辟,— 防止工农革命,— 培养本阶级管理国家的人才

◎ 在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这一点,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一致。◎ 民主主体的普遍化,即民主事实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

3,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宪法确认各社会阶级的政治地位。

A,宪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其以根本法形式确 认阶级斗争成果、巩固本阶级统治地位的法律武器。

B,宪法的内容和形式受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决定和影响,是各阶级社会政治地位的动态反映。

◎ 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宪法也随之完全变化,宪法类型更替。

◎ 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在同一类型的民主政治内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只发生量的变化时,宪法内容和形式随之作出部分调整、修正和补充。

◎ 确认同一类型民主政治的宪法,在不同国家现实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影响,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不同的特点。

C,宪法与其他法律在表现统治阶级意志过程中的特点:宪法比起他法律更集中、更全面的表现统治阶级意志。

-第2页-

第二节 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一、近代宪法的产生。

1,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

1)宪法是近代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宪法时资产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和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的形成,为近代宪法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

3)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契约论”,继而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学说,为近代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英美法三国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1)英国宪法(最早宪政、柔性、不成文)

A,标志英国宪政制度逐步确立的宪法性文件:

1628《权利请愿书》;1679《人身保护法》;1689《权利法案》; 1701《王位继承法》B,后续的宪法性文件:

1832《改革法》;1911《国会法》; 1918《国民参政法》; 1972《共同体法》

C,英国宪政的确立是逐步限制王权和扩大资产阶级权力实现的,体现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

D,英国没有宪法典,是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宪法的效力和普通法效力相同。

2)美国宪法。(第一部成文宪法、稳定性适应性、确立三权分立联邦制等宪法原则)A,时间:1787制定,1789生效。

B,结构:由宪法正文和宪法修正案构成:

◎ 正文:

—全名《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所有条文都是国家政权组织和国家机构活动的内容。(没有公民权利)

—1、2、3,规定三权行使;4,规定联邦和各州的权限与关系;5,规定修宪程序;6,规定宪法的地位和效力;7,规定宪法的批准和生效◎ 修正案,共27条。

C,美国宪法正文体现的原则:

◎人民主权和有限政府主权原则。

◎权利分立和制约与平衡原则。

◎联邦与州的分权原则。

◎对军队的文职控制原则。

D,美国宪法正文规定三权分立的内容:

◎ 立法权在国会,参议院(6年任期,各州两各名额)和众议院(2年任期,人口比例选)

◎ 行政权在总统,选举4年一次,间接选举。

◎ 司法权,联邦最高法院,有违宪审查权。

--第3页--E,美国宪法修正案:

◎ 宪法修正案为美国民主宪政独创,已有27条。

◎ 前10条,规定公民权利,即“权利法案”

◎ 后17条,补充宪法制度的内容或修正,包括司法管辖、总统选举、禁止蓄奴或强迫劳役、国会选举、公民选举权、总统任何与补缺、男女平等权、议员增薪等。◎ 28条待批者是哥伦比亚特区享有州一级法定权利、地位。

F,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G,1776《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

H,美国宪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3)法国宪法。(欧洲大陆第一成文、宪法数量多、内容变化大)

A,1791,第一部宪法(君主立宪制),至今已有十几部宪法。

B,法国是欧洲大陆第一个制定成文宪法的国家。

C,1789,《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确立以下资产阶级法治原则:

◎ 主权在民 ◎ 权利分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罪刑法定◎ 无罪推定D,法国宪法,成文宪法传统,数量多,内容变化大。

3,宪法的发展趋势。

1)基本权利范围扩大。

◎近代,只限于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等

◎ 《魏玛宪法》后,公民基本权利扩大到了社会权、经济和文化权利领域。

2)人权保障方式的转变。

◎ 传统宪法强调通过限制政府权力来保障人权。

◎ 现代,从消极防范政府干涉变为积极要求政府致力调和社会贫富不均,谋求人民福利

3)违宪审查制度强化。

◎ 违宪审查,源于英美法系司法审查制度,是通过司法程度来审查和裁决法律和国家行为是否违宪的一项基本制度。

◎ 战后,大陆法系国家设立特设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

4)宪法国际化趋势。

◎ 一方面,人权问题日益国际化:《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家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家公约》

◎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区域组织的出现对成员国宪法产生重大影响。

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新中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1)1949,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954,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共同纲领》基础上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

--第4页--3)1975,颁布第二部《宪法》,内容很不完善有很多错误。

4)1978,颁布第三部《宪法》,1979、1980两次修改,不能适应需要。

5)1982,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即现行1982《宪法》

2,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1)现行宪法,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修改。

2)结构上:

A,序言;

B,4章:总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C,共138条。

3)主要内容和特点:(DETAILED)

A,宪法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总的指导思想。

B,明确国家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

C,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国家机构设置。

◎ 加强人大制度建设,扩大人大常委会职权;

◎ 恢复国家主席建制,并调整其职权;

◎ 增设中央军事委员会,加强对军队的领导和监督;

◎ 实行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的个人负责制;

◎ 规定国家领导人的任职限任制。

D,规定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内容的文化制度。(1982《宪法》首创)

E,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F,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 重新确认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确认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确认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

◎ 确认公民的取得赔偿权。

G,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一国两制,设立特别行政区。

◎ 健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宪法修正案。

1)1982年宪法:

A,非公有制经济仅限于个体经济,不包括私营经济,且个体经济处于补充地位。B,土地不得出租。

2)1988年,七大第一次会议第一次修改,内容:

A,允许发展私营经济,采取“引导、监督、管理”的方针。

B,删去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增加“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3)1993年,八大第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改,内容:

--第5页--

A,“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坚持改革开放”

D,增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E,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

F,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体制。

G,将县级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乡级仍然为3年)

4)1999年第三次修改内容: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作用初级阶段”

B,“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邓小平理论指引下”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E,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F,“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G,“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H,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政策:“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I,将“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5)2004,十届二次,第四次修改:

A,“三个代表”入宪。B,“政治文明”入宪。

C,爱国统一战线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区分“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并规定了“补偿”

E,将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F,将原有的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依照法律对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和征用并予以补偿。G,“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入宪。

H,“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入宪。

I,全国人大的组成上规定增加包括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

J,将戒严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K,增加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

L,乡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

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入宪。

--第6页--

4,宪法修正案内容归类:

1)对非公有制经济:

A,1982年宪法:

非公有制经济仅限于个体经济,不包括私营经济,且个体经济处于补充地位。

B,1988年第一修正案:

允许发展私营经济,采取“引导、监督、管理”的方针。

C,1999年第三修正案: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D,2004年第四修正案: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2)对家庭承包责任制:

A,1982年宪法:

土地不得出租。

B,1988年第一修正案:

删去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增加“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C,1993年第二修正案:

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

D,1999年第三修正案: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对地方人大任期:

A,1982年宪法:县、乡一级任期3年

B,1993第二修正案:县一级人大任期改为5年

C,2004第四修正案:乡一级人大任期改为5年

第二篇:北航《宪法学》在线作业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航《宪法学》在线作业一

久爱奥鹏网:www.xiexiebang.com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奥鹏11秋作业答案,奥鹏离线作业答案,奥鹏毕业论文 单选题

1.根据宪法,如果有一定比例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临时会议。这个比例是()。A.五分之一以上 B.三分之一以上 C.二分之一以上 D.三分之二以上 答案:A 2.依照我国宪法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国家副主席 B.国务院副总理 C.中央军委副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答案:A 3.间接选举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A.1/3至1倍 B.1/5至1/2 C.1倍以上 D.1/2至1倍 答案:B 4.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A.公共所有 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 D.国家所有 答案:B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A.1个月 B.3个月 C.2个月 D.半个月 答案:C 6.我国出生国籍采取()。A.血统主义原则

B.出生地主义原则

C.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原则

D.依其父母 答案:C 7.依照我国现行《选举法》之规定,选民或代表()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A.5 B.8 C.10 D.15 答案:C 8.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日以前公布。A.10 B.3 C.5 D.20 答案:D 9.在中国,言论自由属于()。A.政治自由权 B.文化自由权 C.思想自由权 D.人身自由权

答案:A 10.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是国家的审判机关。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县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B 11.村民委员会是()。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B.基层群众性组织 C.基层政权机关

D.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答案:A 12.提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

答案:B 1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的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重大信条》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 14.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A.出生在我国的人 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C.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D.年满18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答案:B 15.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须报()备案。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16.我国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D.委托与被委托关系

答案:B 17.根据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答案:B 18.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A.主导力量 B.领导力量 C.依靠力量 D.基础 答案:A 19.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的是()。A.国务院 B.外交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答案:D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的是()。A.科学研究自由 B.出版自由 C.文艺创作自由 D.欣赏自由 答案:B 21.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A.1/3至1倍 B.1/5至1/2 C.1倍以上 D.1/2至1倍

答案:A 22.以下哪项表述不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所具有的特点?()A.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 B.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C.权利和义务的无限性 D.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答案:C 23.以下关于我国公民与人民两个概念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B.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C.人民的范围比公民的范围更广

D.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 答案:C 24.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A.常设机关 B.代表机关 C.下属机关 D.分支机构 答案:A 25.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中,依法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A.精神病患者

B.被判处徒刑的 C.被监视居住的

D.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D 久爱奥鹏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2017成人高考教育综合辅导资料一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7成人高考教育综合辅导材料一

情绪

要求:

1、了解情绪的含义、分类,情绪的产生与表达。

2、理解情绪的性质、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情绪的主要理论。

3、联系实际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一)情绪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情绪

2、情绪的分类

(1)基本的情绪分类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2)情绪按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

心境、激情、应激。

3、情绪的性质

(1)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2)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3)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4)情绪与动机关系密切

4、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1)情绪与认知的联系

①认知是产生情绪的前提和基础;②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

(2)情绪与认知的区别

①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②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③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

5、情绪的产生与表达

(1)情绪的产生

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脑电和皮肤电变化。

(2)情绪的表达

①面部表情;②身段表情与手势;③言语表情。

(二)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外周神经)

2、康侬——巴德的情绪理论(中枢神经)

3、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知中介)

(三)压力、情绪与健康

1、压力的性质与来源

(1)压力的性质

(2)压力的来源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2、压力与身心健康

(1)压力与生理的应激

警觉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2)压力与心理的反应

抑郁、焦虑、恐惧、情感淡漠、躁狂。

http://www.xiexiebang.com

(3)压力与心身疾病

3、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

(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社会态度与行为

要求:

1、了解社会态度的实质、结构与作用,印象形成的实质、影响因素,印象管理的实质与自我表现策略。

2、理解社会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社会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机制,依从、顺从和服从的实质、原因与技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的实质、原因与方法。

3、结合实际分析如何促进社会态度的改变,如何促进助人行为的出现,如何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

(一)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1、社会态度及其作用

(1)什么是社会态度

(2)社会态度的结构

(3)社会态度的作用

认知、行为、记忆过渡、自我价值保护、激励。

2、影响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

(1)经验的情绪后果

(2)需要的满足

(3)知识水平

(4)家庭背景

(5)参照群体

(6)文化因素

3、社会态度的改变

(1)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卫

抗拒反应、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

(2)促进社会态度改变的途径

增加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弱化个体对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避免过度理由效应的出现。

(二)印象形成与管理

1、印象形成

(1)什么是印象形成(2)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心理特征。

(3)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印象管理

(1)什么是印象管理

(2)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http://www.xiexiebang.com

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

(三)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服务

(1)从众(性质、原因)

(2)依从(性质、技术)

(3)服从(原因、影响因素)

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性质、方法)

(2)社会惰化(性质、原因)

3、助人与侵犯行为

(1)助人行为及其促进

①助人行为与旁观者效应;②助人行为的促进与培养(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运用社会影响策略;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2)侵犯行为及其控制

①侵犯的实质;②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宣汇,运用社会制约,提高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要求:

1、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等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

2、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

3、运用心理咨询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

1、什么是健康与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标准(15条)

正视现实;接纳自我;言行坦率;热爱事业;独立独处;与环境关系和谐;欣赏日常生活;具有高峰体验;同情关心他人;人际关系深刻;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标准;富于幽默感;富有创造力;不随波逐流。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①自我意识正确;②人际关系协调;③性别角色分化;④社会适应良好;⑤情绪积极稳定;⑥人格结构完整。

3、心理健康的促进

(1)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实质

(1)什么是心理咨询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都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所遵循的理论、方法与原则一致。②区别: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咨询所遵循的主要是发展与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疗所遵循的主要是医疗模式;心理咨询重在预

http://www.xiexiebang.com

防和促进,心理治疗重在补救和矫正。

(3)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②区别:工作目标和范围不同;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遵循的理论和原则不同;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

2、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与形式

(1)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①理解支持原则;②保密性原则;③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④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⑤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⑥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2)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关系:热情接待,讲明性质与原则,建立初步信任关系;②了解问题:掌握求助者的意图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③分析诊断:认识求助者的问题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选择帮助方法;④帮助指导:与求助者共商对策,以求解决问题并促进发展;⑤结束咨询:讨论下一步的安排,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追踪了解。

(3)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①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②个别咨询与小组咨询;③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

第四篇:八年级数学竞赛辅导资料一

八年级数学竞赛辅导资料一

一、新课标下的数学试题研究:

数学试题中的牛吃草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以竞赛数学为背景的牛吃草问题,许多考生因缺乏必要的学习与训练,而无从下手。为此,本文以具体案例分析为切点,诠释牛吃草问题的解题策略。

所谓牛吃草问题,源于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所著的《普通算术》一书中的一道题目:

一个牧场,12头牛4周吃草10/3格尔,21头牛9周吃草10格尔,问24格尔牧草,多少头牛18周吃完?(注:格尔——牧场的面积单位)

例1某玩具工厂有四个车间,某周是质量检查周,现每个车间都原有a(a﹥0)个成品,且每个车间每天都生产b(b﹥0)个成品,质检科派出若干名检验员星期

一、星期二检验其中两个车间原有的和这两天生产的所有的成品,然后,星期三至星期五检验另两个车间原有的和本周生产的所有成品,假定每个检验员每天检验的成品数相同。

⑴这若干名检验员1天检验多少个成品?(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⑵试求出用b表示a的关系式;

⑶若1名质检员1天能检验4b/5个成品,则质检科至少要派出多少名检验员?

练习某企业有九个生产车间,现在每个车间原有的成品一样多,每个车间每天生产的成品也一样多,有A、B两组检验员,其中A组有8名检验员,他们先用两天将第一、第二两个车间的所有成品(指原有的和后来生产的)检验完毕后,再去检验第三、第四两个车间的所有成品,又用去了三天时间;同时,用这五天时间,B组检验员边检验完余下的五个车间的所有成品,如果每个检验员的检验速度一样快,每个车间原有的成品为a件,每个车间每天生产b件成品。

⑴试用a、b表示B组检验员检验的成品总数;⑵求出B组检验员人数。(答案依次为5a+25b件,12人)

二、新课标下的中考数学试题研究

例2在车站开始检票时,有a(a﹥0)名旅客在候车室排队等候检票进站。检票开始后,仍有旅客继续前来排队检票进站。设旅客按固定的速度增加,检票口检票的速度也是固定的。若开放一个检票口,则需30分钟才可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若开放两个检票口,则只需10分钟便可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如果要在5分钟内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以使后来到站的旅客能随到随检,至少要同时开放几个检票口?

例3某地防汛部门为做好当年的防汛工作,根据本地往年汛期特点和当年气象信息分析,利用当地一水库的水量调节功能,制订当年的防汛计划:

从6月10日零时起,开启水库1号入水闸蓄水,每天经过1号水闸流入水库的水量为6万立方米;从6月15日零时起,打开水库的泄水闸泄水,每天从水库流出的水量为4万立方米;从6月20日零时起再开启水库2号入水闸,每天经过2号入水闸流入水库的水量为3万立方米;到6月30日零时起,入水闸和泄水闸全部关闭。根据测量,6月10日零时,该水库的蓄水量为96万立方米。⑴ 设开启2号入水闸后的第x天的零时,水库的蓄水量为y万立方米,写出y(万立方米)与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只要求写出解析式);⑵ 如果该水库的最大蓄水量为200万立方米,该地防汛部门的当年汛期(到6月30日零时)的防汛计划能否保证水库的安全(水库的蓄水量不超过的最大蓄水量)?请说明理由。

[问题]

由于打字员的辞职,一个公司积压了一批需要打印的材料,而且每天还要新增加固定数量需要打印的材料。假设材料以页计数,每个打字员的打字速度是相

同的,固定的(单位可以是页/天)。如果公司聘任5名打字员,24天就恰好打完所有材料;如公司聘任9名打字员,12天就恰好打完所有材料。现在公司聘任了若干名打字员,工作8天之后,由于业务减少,每天新增加的需打印的材料少了一半,结果这些打字员共用40天才恰好完成打字工作。试问公司聘任了多少名打字员?

第五篇:宪法学

《宪法学》考点知识

1.宪法学的概念

我们从宪法学的研究对象着眼,将宪法学界定为:宪法学是关于国家权力控制与公民权利保障的学说。

2.规范性宪法的概念

具有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且在政治实践中发生实际效力的宪法,谓之规范性宪法。

3.近代宪法,现代宪法的含义

近代宪法是指近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宪法。这一时期的宪法体现了自由主义原则,公民权利主要是自由权,国家职能比较简单,以英国,美国和法国的宪法为代表。

(自由主义:排斥政府干预,强调个人自治。

自由权也叫做第一代人权或消极权利)

现代宪法是指20世纪初以来的宪法,宪法宣告的公民权利从自由权扩大到社会权,与此对应,国家职能得到加强。(近代宪法向现代宪法转型的标志:一是1918年《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简称1918苏俄宪法;二是1919年德国的魏玛宪法。社会权被称为第二代人权,或叫积极权利/受益权)

4.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宪法的制定,修改及实施过程之中的最基本的准则。一.近代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个人自由原则

在启蒙思想家的论述中,自由即指个人自由,指个人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近代宪法上的个人自由是指个人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而不是国家干涉的权利。

(二)形式平等原则

形式平等原则是对不特定的人适用的原则,而实质平等原则是对特定的人适用的原则。因此,实质平等原则与法律原则是不相容的。

现代宪法上出现了两种意义上的“平等”:

(1)形式平等,又称机会平等、条件平等,即指同样情况同样对待,而不论结果如何;(2)实质平等,又称结果平等,即指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以实现相同的结果。(我们把近代宪法所确定的平等原则称为形式平等原则。)

(三)主权在民原则

主权是指制定宪法的权力,所谓主权在民,指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具体是指制宪权属于人民所有,宪法授予国家机关的权力应当对人民负责。

(四)权力制约原则

权力制约是指将国家权力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分配,使其相互监督、制约,避免权力腐败和权力滥用。

二.现代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主原则

“民主”的含义是指“人民的统治”。(即多数人的统治)

一般来说,民主有两种常见的分类:

(1)根据人民的意见对于公共决策的作用,可以把民主分为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

(2)根据人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方式,可以把民主分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直接民主是指人民亲自参与公共决策;间接民主又称代议制民主,是指人民选举自己的代理人,由其代表自己参与公共决策。)

(二)人权原则

一般认为,人权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权利,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道德的、政治的、法律的和历史的标准。

根据人权的存在形态,将其分为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

(三)社会利益原则

社会利益是指个人利益之外的、由不特定的多数人所共同享有的利益,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利益(如公共设施),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利益(如公正的社会秩序、良好的风俗等)

5.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区别与联系

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利性质不同

人权主要是一个国际法概念,它不仅在一国之内受保护,而且在国际范围内同样受保护;公民权利主要是一个国内法概念,其主要是为限制国家权力,保护本国公民而设。(2)权利主体不同

人权的主体是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无论其是否具有一国公民的资格,都可作为享有权利的主体;公民权利的主体是一国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该国公民。(3)权利范围不同

人权是一种道德权利,其范围以自然人生存、发展的正当需求为标准来确定;公民权利的范围以一国宪法为依据来确定。

人权与公民权利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从其存在形态上看,人权和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一般认为,人权有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三种存在形态。其中,法定权利即为公民权利。

6.公民权利的特征

(一)公民权利对人的不可缺乏性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获得独立的人格并展现其人格的要求。公民与奴隶的区别在于,宪法赋予公民以权利主体的地位。因此,公民权利是由宪法加以保障因而得到普遍承认的、人与动物和奴隶相区别的标准,它对“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公民权利,人就不成其为人了。(即公民权利是一个标签,赋予公民权利则意味着法律承认其为人。)

(二)公民权利的不可取代性

公民权利的不可替代性是对国家而言的,它要求国家不得随意更改公民权利的种类。每一项公民权利都代表着人所参与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将人从任何一类社会关系中隔离出去,都预示着人的不完整。

(三)公民权利的不可转让性(指公民之间不能相互进行权利转让)

公民权利的不可转让性是对公民而言的,它要求公民在公民权利面前约束自己的任性,通过自律以珍惜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按人格分配的,公民既不能放弃公民权利,也不能把公民权利转借于他人。即使一人的公民权利转让于另一人,另一人也无法获得宪法承认的双份公民权利。一个人的人格权转让于他人,接受者并不因之而成为两个人。

(四)公民权利的稳定性

公民权利绝大多数是永久权和不直接对应义务的决定权。一方面,它与人的人身相始终,在人生命的整个旅程中是稳定不变的。另一方面,公民权利一旦在宪法上获得确认,这些权利就不因国家制度的改革、政府的更迭、法的修改和废除、政策方针的调整等因素而变更或被取消。

(五)公民权利的母体性

公民权利具有繁衍其他权利的功能。

(六)公民权利在当代文明各国具有共似性

能够以保障人权最低限度的实现为文明标准的现代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有很大的差异,但在人权内容上却有共同性或相似性。

7.未列举权利的概念

所谓未列举权利,即宪法文本没有明确列举出来的基本权利。在得到权威认定之前,未列举权利具体体现为具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应当得到宪法保护但在宪法文本中找不到明确的保障依据的权利需求。

8.良心自由的概念

所谓良心自由,是指公民在道德上对一定行为有义务为之的意识或信念。(良心自由同思想自由一样,是公民的一项绝对权,不受任何限制。)

9.表达自由的概念

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书面或形体语言的形式公开显示或传递自己的思想,意见,观点,主张而不受非法干涉的权利,包括言论,出版,艺术表现,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和自由。

10.公正审判权的含义

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处于待判定状态或者受到刑事指控时,公民依法享有的接受法庭的公正审判及享受其他程序性保障的权利。

11.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活动权的性质

就其性质来说,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活动权首先是一种自由权。科学文化艺术活动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创造性工作,不能对其强求一律,所以,科学文化艺术活动从性质上排斥国家的干涉。另一方面,科学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所以,公民要充分行使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活动的权利,还要求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保障。

总起来看,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活动权既排斥国家权力的干涉,又要求国家采取积极行为进行保障,兼具自由权与受益权双重性质。

1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人身权利与自由.人身自由 2.人格尊严 3.隐私权

(1)住宅不受侵犯

(2)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政治权利与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表达自由

(1)言论自由

(2)出版自由

(3)结社自由

(4)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五)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与自由

1.私有财产权 2.劳动权

3.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4.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5.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六)特殊主体的权利

1.保障妇女的权利

2.退休人民的生活保障权

3.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 4.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二)遵纪守法的义务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保守国家秘密

3.爱护公共财产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依法纳税

13.宪政的含义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14.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有宪政必有宪法,有宪法则未必有宪政。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宪法与宪政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起点,没有宪法也就不会有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是一纸空文。从内容上看,宪法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从价值取向上看,二者都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从两者的相互作用看,宪法指导宪政实践,宪政实践完善宪法。宪政对宪法具有反作用,即矫正宪法内容偏差,修正和完善宪法,总之,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宪政与宪法亦有显著的区别。两者除内涵不同外,还有若干差异。从外在状态看,宪法通常以宪法典等静态的文本形式存在;而宪政不仅仅指宪政制度,而且包括具体的宪政活动,即动态的立宪政治。从内容范围的角度看,宪政的范围要大于宪法。宪法主要指成文形式的宪法典和宪法性法律,是政治实践的主要行为规范,而宪政不限于宪法的书面规定,还包括动态的政治实践中的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等并非制定法意义上的行为规范。从作用取向看,有宪法并不意味有民主宪政和人权保障,而宪政则必须贯彻民主精神,以人权为终极价值的。从世界宪政史看,各国立宪的目的或指向自由,或意在富强,甚或专制其实,立宪其表,宪法反成暴政的遮羞粉饰之具。因此,宪法与宪政的精神旨趣并不必然相契合。

PS:宪法的定义

宪法是授予并约束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法。

下载宪法学辅导资料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宪法学辅导资料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宪法学

    试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它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

    宪法学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 关于宪法学研究对象的各种理论:A、苏联;B、中国:各种观点(P1-2)方法主要有两种:列举式和概括式;概括式较为可取:列举式不可穷尽;宪法和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同:社会......

    宪法学

    宪法学 宪法的根本特点: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基本的国策。 宪法的效力:宪法在整个法律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

    大工12春《市场营销》辅导资料一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市场营销学辅导资料一主题:第1讲第1、2、3、4、5节“营销观念”、“营销及其核心概念”、“观念转换”、“营销思想的九大趋势”、“关于服务营销”......

    大工14春《数控技术》辅导资料一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数控技术》辅导资料一主题:第1章绪论 学习时间:2014年3月31日—4月6日 内容: 这周我们将学习本门课程课件第1章,这部分主要介绍数控机床的组成、加......

    《宪法学》教案

    《宪法学》教案 导论 (本部分重点了解宪法学的性质、宪法学研究对象,宪法学的研究方法) 1、宪法学的学科性质: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综合性、规范......

    宪法学教案

    《宪法学》 教案 主讲教师:莫良元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2年2月 教案序号:01 授课时间 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下午6-7节课授课学时2 教学内容绪论 一、宪法学的研......

    宪法学读后感

    宪法作业 读《宪法学说》心得 进入了大学,我深深地意识到读书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用课余时间读了卡尔施密特的《宪法学说》,从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对宪法的理解更深入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