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见的礼宾活动的宴请安排
1.宴请的种类。
宴请是一种常见的礼仪社交活动。就其性质来分,约有三种:
(1)礼仪性的宴请。如为欢迎国宾来访,庆祝国庆等重要节日而举行的宴请,都属于礼仪上的需要,是一项有礼宾规格和必要的礼宾程序的礼仪活动。
(2)交谊性的宴请。为表示友好、发展友谊而举行,如接风、送行、告别。这种宴会规格讲究不特别严,要亲切、友好,气氛热烈,能达到发展友谊的目的。
(3)工作性的宴请。参加宴会的各方,为解决特定的工作问题而举行的宴请,以便席间商谈。
就其宴请的形式来分,常见的有宴会、冷餐(自助餐)和酒会。宴会又有国宴(statebanquet)、晚宴(banquet,dinner)、午宴(luncheon)、早餐(breakfast)、工作餐(workingbreakfast,workinglunch,workingdinner)之分。冷餐招待会、自助餐(buffet,buffet-dinnkr)和酒会(cocktail或drinks)有时统称招待会(reception)。
除此之外,还可以举行茶会招待客人。茶会对茶叶和茶具的选择比较讲究,一般在客厅而不在餐厅举行。
以上各种宴请活动的方式,可根据举行活动目的、性质、规模、参加人数以及其他有关条件,并参照当地习惯,选择运用,妥善安排,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2.有关宴请活动的几项准备工作。
(1)确定宴请的目的、名义、对象、范围和形式、时间和地点、出席人员等;
(2)制作请柬(没有标点符号,书面语)并发出邀请(请柬);
(3)预订餐务、准备中外文菜单(注意忌违的食物及特点,餐食数量不要太多);
(4)宴会厅布置与检查(菜单、餐具、座卡、话筒、花草、盆景)和席位安排(注意桌次高低、礼宾次序、专业对口);
(5)礼品的准备与包扎(视需要放主人的名片和礼品的中外文介绍说明),礼品要有地方特色(非商品化),具有纪念意义;
(6)宴请的程序安排及现场工作;
(7)服务员的规范服务和着装(从主宾左侧依次上菜,从右侧上酒;用毕的餐具也从右侧撤走,但要征得用餐人同意)。
3.参加宴会和就餐时的礼节。
(1)按时应邀和答复;正确掌握出席时间,不早到、不迟到;
(2)去朋友家赴宴时,给女主人赠一束花或送一瓶酒;
(3)帮助或让女士和长辈先入席;与大多数人交流,不要只跟熟人讲话;
(4)主人祝酒时停止用餐、祝酒注意先后次序(按官衔高低);
(5)当好宴会的主人和客人。宴会的成功有赖于主人的热诚好客、慷慨招待和细致周到的组织安排。从礼节上,主人的责职是使每一位来宾都感受到主人对自己的欢迎之意。客人到来时,与每一位来宾握手致意。主人还要努力使客人之间有机会相互认识和交谈。努力使谈话活泼有趣、气氛融洽,相机转换不恰当的话题。掌握上菜速度、不要频频看表,显示出希望客人早走之意。客人告辞时,则应热情送别,感谢客人光临等;
(6)只敬酒,不劝酒或灌酒,喝酒不过量、不酗酒;无关人员不宜未经介绍擅自闯入宴会厅敬酒;
(7)少量取食喝汤不出声、面包瓣成小块吃、学会请同桌的人传递食品、正确使用牙签和洗手盘;
(8)学会正确使用小毛巾和餐具,不会时可跟着或参照别人的方法;
(9)经主人同意后方可宽衣;
(10)除冷餐会外,宴会结束离开时,别忘了向主人致谢告别。
4.桌型和席次的安排(见插图)
1.圆桌
2.长桌
3.“u”形桌
4.桌次与桌形
5.请柬式样
第二篇:一些常见的礼宾活动
一、迎送在外宾抵达时,由适当的人员前往机场、车站迎接,表示欢迎,并妥贴安排各项礼仪程序和活动。这是外宾进入国门后的第一项正式活动,各国对此都二分重视。在外宾结束访问离开时,则要给予热情欢送,使访问得以圆满结束。在外宾进行访问期间,还可能到国内各个城市参观访问,也外都要有迎有送。所以,迎送不仅是一般的迎来送往,而是对外交往中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迎送的安排,视来访者的身份地位,都有一定的规格。有时,为了表示双方的特殊关系,对迎送可破格安排。据师哲同志回忆,毛泽东主席1949年12月16日每一次访问苏联抵达莫斯科时,苏方的礼仪规格很高。有意安排专车在正午12时车站大钟敲响时进站。在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在下午,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毛主席。斯大林和全体苏共政治局委员在办公室门口站成一排,欢迎毛主席和其他中国客人。据说,斯大林一般是不到门口迎接外宾的。破格的接待反映了当时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1993年初,美国总统布什访问莫斯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到机场迎接,当时天气寒冷、雪花纷飞,在机场未举行任何欢迎仪式,外电反映“布什受到的礼遇的低调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抵达首都时,被访国一般都要给予隆重正式的欢迎。如果贵客要先在边境城市停留,则还要视情况派适当人员前去会同当地官员迎接。欢迎仪式由主方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主持。有许多国家是在外宾下飞机(火车)后,即在机场(或车站)举行仪式。也有的是在外宾抵达的当天或次日,在特定场所,如总统府、王宫、议会大厦、大会堂或国宾馆的广场举行仪式。欢迎悬挂两国国旗,铺红地毯。当来访元首或政府首脑到达时,主方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即与之握手,双方互致问候,来宾接受献花。当主人陪同贵宾在检阅台或其他指定位置站定后,乐队开始奏两国国歌,并开始鸣放礼炮,国家元首21响,政府首脑19响。歌起炮响,歌落炮停。然后仪仗队队长趋前报告,请示检阅。来访国宾在主人陪同下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检阅后,主人向客人介绍前来欢迎的其他高级官员,有的国家还安排与各国驻当地的使节见面。客人也向主人介绍主要随行人员,并与欢迎群众见面。来访国驻当地的外交使节和官员等也参加欢迎仪式。有的国家还安排致欢迎辞和答辞,也有的由来访者散发书面讲话。有的国家在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专机进入国境或离机场100公里处,派战斗机为专机护航。战斗机向主机发致敬信号,编队飞行至机场上空。主机下降后,护航机绕场一周后离去。但是,这种护航的安排已日渐减少了。从机场到宾馆沿途,安排警车与摩托车队开道护送,一方面保证了贵宾车队的畅通无阻,又起到了礼仪作用。欢迎仪式的具体安排,各国视各自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国际上各国领导人的互访活动日益频繁,这方面的安排有逐渐简化的趋势。但总的来说,都要求能显示出隆重热烈的友好气氛。美国总统欢迎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仪式在白宫南草坪举行。这一仪式,由华盛顿军区、白宫与国务院合作安排。仪式开始前半小时,仪仗队便在南草坪的汽车道上整队准备受阅。仪仗队由乐队先导,在鼓乐声中纵队行进,走进南草坪指定地点。参加欢迎仪式的人员在仪式开始前20分钟到达白宫,由国务院礼宾官引进休息室稍事休息,在仪式开始前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总统通常在贵宾到达前三四分钟到来。总统来时,仪仗队队全体立正,举枪致敬。当总统走向检阅台时,乐队秦《欢呼领袖》乐曲。贵宾由国务院代表陪同,乘车从西南门进入白宫,在红地毯上停车。此时仪仗队肃然立正,军乐齐秦。总统与外国贵宾互致问候并合影后,一同走向检阅台,仪仗队向他们举枪致敬。随着乐曲的奏起,礼炮开始响起,以每三秒钟一发的速度连续鸣放21响。礼毕,总统陪同贵宾走下检阅台检阅仪仗队,指挥官在贵宾右侧随行,在检阅过程中,乐队奏进行曲。当总统陪同贵宾走回检阅台,仪仗队再次举枪致敬,贵宾还礼后,指挥官敬礼报告:“仪式完毕。”然后把仪仗队带开。总统便走到话筒前,正式致欢迎辞,贵宾致答辞。此后总统陪同贵宾进入白宫接见官员。当总统与贵宾离开检阅台走向白宫时,乐队鸣号奏乐。在我国,当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离开首都去外地参加访问时,由当地行政首长出面迎送,中央由高级官员陪同前往。除了有时有群众欢迎场面以外,一般不再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如有过境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抵达时,所在国政府往往派适当的高级官员前往机场迎送款待,安排来访者在贵宾室休息,有的还在机场设宴招待。1969年9月11日,周总理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为解决两国关系的紧迫问题,进行了会见,就是在北京机场举行的。当外国元首或政府结束访问、离开首都时,应组织相应的欢送。有的国家还为此举行欢送仪式,其程序类似欢迎仪式或加以简化。我国目前做法,当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来访抵达北京时,由政府陪同团团长(一般为部长或副部长)前往首都机场欢迎,并陪车送至钓鱼台国宾馆下榻。然后在当天或次日,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东门举行正式隆重的欢迎仪式。如遇天气不好,则改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内中央大厅举行。我国不安排为来访国宾护航。乘车时有摩托车为其开道,主宾所乘车辆挂两国国旗,也可按对方要求,挂总统旗或国王旗。当来访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结束访问、离开北京时,由国家主席或政府总理前往宾馆送行,与之话别。据说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来访,当时中印关系很好,临行话别时,毛泽东以屈原的两句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相赠,传为佳话。领导人话别后,贵宾由陪同团团长陪车前往机场头送行。除了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驻华使节有参加迎送该地区来访贵宾的习惯外,我国外交部礼宾司一般不主动通知各国驻华使节参加迎送,而只安排来访国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参加。除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外,其他外宾,如议会代表团、内阁部长、地方行政首长、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的迎送,亦均应有一定的规格。一般来说,应由邀请单位的负责人或代表出面迎送,不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对于从不同国家同时来访的客人,其身份地位相似的,还应适当注意规格的平衡,避免厚此薄彼。对于有互访关系的来宾,还可以参考对方接待我人员时的规格,适当讲求对等。对于双方关系比较密切、熟识友好、常来常往的客人可视不同情况,以亲切友好的方式,表达迎接老朋友的高兴心情,或送行时的良好祝愿,不必过分拘泥于一般迎送时的礼宾程序。对于常驻的外交使节到离任,按照国际通常做法,由驻在国外交部礼宾司官员到机场迎送。有的友好使节之间也有迎送活动。本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出访,一般应将起程时间通知往访国驻本国的使节,以便其前往送行。做好送往迎来的有关组织工作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有细致周到的安排,逐项加以落实。飞机的起降时间应准确掌握,与机场应保持密切联系,如有变动,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调整安排,以免接机人员措手不及或在机场久候,造成不快。要准备好机场贵宾室,以便主方迎接人员和使节在稍事休息;或送行时贵宾等候登机使用。在迎接时,应由专人负责将来宾行李及时运研究员宾馆,以便来宾到达住地后,及时换装参加下一场活动。临走时则要把行李及时无误地运达机场,以便贵宾离开时随机运走。大型代表团抵达时,应尽可能迅速安排好每个客人的人坐车次序,将坐车号和主住房号迅速通知每个人。对出入国境的必要手续,应协助客方逐项办妥。有一次,我有关人员不慎忘了将离境外宾的护照带去机场,到机场发现后,时间已晚,弄得十分紧张被动。如外宾乘坐他们本国的专机来访,应由有关方面做好专机的保卫工作和外国机组人员的接待工作。如外宾乘坐班机或火车,则应尽早订妥机座号或车票,保证其按时起程。如临时因故推迟起飞,应在机场安排好客人休息、用餐等。凡此种因故推迟起飞,应在机场安排好客人休息、用餐等。凡此种种,都很具体繁杂,但对于保证外宾的行程畅通、旅途愉快、访问成功,都会有积极的作用,应努力做好。
二、会见与会谈 在国际效中,会见与会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往方式。因为,它既具有礼仪性,又具有实质性。它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和各个不同方面的人员中进行。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会见与会谈,无疑具有最为重要的性质。在历史上,一些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会见与会谈,曾经就对当时各国人民命运攸关的重大的问题,折冲樽俎,达成妥协与谅解,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1972年2月21日,当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达北京的当天,毛泽东主席就邀请他到中南海寓所。双方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会谈,研究了中美关系的根本问题,决定了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会谈,研究了中美关系的根本问题,决定了日后需讨论的那些重大实际问题。其后,周恩来总理又同尼克总统先后进行了大约15小时的会谈。据说,所有这些会见与会谈,有时显示得轻松而又有幽默感,双方领导人都相继引用诗句,彼此开着玩笑;有时又毫不掩饰政策上的分歧而坦率陈词。但总的说来,双方保持了友好、礼貌和相互尊重的气氛。这些会谈的结果,产生了著名的“上海公报”,揭开了中美关系史上新的一页。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除了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会见和会谈以外,国际上每天发生的各种会见或会谈,成百上千。它们有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贸易的、文化交往的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而且又分各种不同的层次,在全世界各地广泛进行。国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很多都要通过有关人员之间的会见和会谈来解决。就礼仪的角度说,会见会谈可以略分成以下几种: 1.礼节性拜会(courtesy call)一个国家的代表到另一个国家访问,在抵达并安顿就绪后,前去拜会东道国的主人。一个国家的使节,在赴任到达驻当地的各国使节。这种拜会具有较大的礼仪性,一般称之为礼节性拜会。2.回拜(return call)在礼节性拜会之后,主人又到客人住所回访,以表示相互新生友好之意,即为回拜。不过,由于时间紧、活动多,这种安排有时被简化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到任使节拜会驻在国官员之后,后者可以不必回拜。使节之间,一般应当回拜,但也可视情况以其他方式对新到任者表示欢迎之意,而免去回拜。3.正式会谈(official meeting;official talk)是双方就实质性的问题,交换意见、进行讨论、阐述各自的立场,或为求得某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严肃而正式的会谈。例如,领导人进行国事访问,都要进行一次或几次正式会谈,就双边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交谈磋商。各国外交代表之间也经常要进行各种性质的会谈。1955年8月1日开始的著名的“中美大使馆会谈”曾先后在日内瓦和华沙两地进行了15年之久。各国贸易代表,各国企业、公司之间关于商务、经济合作等方面的会谈,也具有正式会谈的性质。正式会谈一般是双方身份相当的人员之间进行,由有关人员参加。有时还举行领导人之间的“单独会谈”(private meeting);如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则可以分组进行会谈。这些都属于正式会谈的范围,可以由双方商量进行。4.接见(receive)由国家领导人或高一级的官员出面会见来访者叫接见。5.召见(summon)驻在国的高级官员,因某些事务或交涉,主动召开有关国家的使节前来会见,称之为“召见”。6.访谈(interview)领导人或高级官员接受记者或其他新闻媒体人员采访,发表谈话或回答问题之谓。7.辞行拜会(farewell call)常驻使节离任前,拜会驻在国政府官员、有关人士和其他国家驻当地使节,向他们告别,谓之“辞行拜会”。有时因时间关系,来不及一一拜会,也可以举行告别酒会。临时出国人员离开访问国时,可视情况以适当方式向东道主告别。以上只是大体上的分类。由于现代国际交往的繁杂,实际上各类会见、会谈,已难于明确界定。例如,在礼节性拜会时,已就实质问题进行了会谈。有时将第二次会谈安排在客人所住宾馆进行,也就含有回拜的意思。为简便计常把它们统称为会见或会谈。会见、会谈,一般均经双方事先约定。“不速之客”通常是没有的。如果你想见对方什么人,应先打电话或以其他约会为由,否则对方可以以有其他约会为由,拒绝会见你。在访问他国时,会见或会谈的时间,可在商谈访问日程时排定。由于会见、会谈在任何访问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排定日程时,应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使其他次要的活动服从于会见、会谈的安排。遇有一次会谈谈不完,有继续会谈的必要时,应做出相应的安排。正式会谈会谈人员,亦应事先商定。在一般情况下,各方参加人员的名单、职务等,由各方自定后,只要通知对方并取得大体平衡,就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在特殊情况下,有时也有总是例如,英国方面曾经提出,要香港当局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搞“三脚凳”的把戏,使双方对与会代表的安排一度未能达到一致。关于会见,会谈的时间与地点,也应由双方协商同意。通常说,只要对双方方便,并大体符合对等原则,并不难取得一致意见。但有时候,由于涉及的问题比较敏感,在这类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周折。王炳南大使在其所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一书中谈到;当中美会谈从日内瓦转移到华沙后,美方通知我,愿意开始会谈。我旋即表示,准备在我国驻华沙大使馆会见美国大使比姆。但比姆答复说,他不能到中国使馆来,建议会谈在瑞士驻沙使馆举行。美国方面之所以反对比姆大使到中国使馆来会谈,是为了避免对外造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些形式的承认。针对美国政府的这种心理,我方又提出,可以采取对等办法,即轮流在两国的大使馆会谈。美方仍不同意。最后,波兰外交部表示乐意为会谈提供华沙市内的梅希里维茨基官。地点问题才得到了解决。在国外,一般公务性的会见,多在主人的办公室内进行。座位的安排,可视办公室的条件和谈话的方便,加以布置。美国总统会见外宾,大多在他的椭圆办公室里进行。总统与客人分坐壁炉两边,进行谈话。在我国,一般公务性会见,大多在会客室进行。重要的会见,为便于拍照等,通常是主人和主宾均正面就座其他客人和主方陪见人员在两侧按序就座。正式会议通常用长方形或椭圆的桌子。双方相对而坐。主谈人坐在正中间,他的两侧为各自的代表团成员。译员通常坐在主谈人的右侧,也有的国家坐在后边。如以会议室的正门为准,通常主方占背门一侧或左边一侧。客面向正门或在右边一侧。正式会谈,在会扬挂两国国旗或在会谈桌上放置双方小国旗。在每个人的位置上放置座位卡。并放一些纸、笔以及水杯和矿泉水。如会谈时间过长,可在休息时,上咖啡、茶及小点心等。如会谈规模较大,可放置无线的扩音器。如会谈参加者只有少数人,亦可考虑不用长桌,而只用沙发。座位排列可参照会见的办法。主人一方应先到达会见、会谈场所,并在迎候客人。如安排合影,则在双方见面后先合影,然后入座。会见、会谈结束后,主人送客到门口告别。双方合影,事先应排好合影图。合影图一般由主人居中,以右为上,主客双方间隔排列。如人数众多,可排成数排,并事先准备好后排站人的梯架。摄影师要注意使所有人都摄入镜头,两端最好由主方人员把边。领导人间的会见、会谈,除双方陪见人员和译员、记录员之外,其他工作人员在工作安排就绪后均应退出。如允许记者照相或采访,也只是在谈话刚开始时的几分钟。待正式交谈开始,即应统统离去。在会谈中程中,旁人不得随意进出。
三、向纪念碑或陵墓献花圈和植树 国家领导人到别国进行正式访问,日程上常常有向被访国已故领袖、民族英雄或无名战士的纪念碑或陵墓献花圈的活动。国宾来我国访问,通常是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访问越南是谒胡志明墓;访问缅甸是谒昂山墓;访问巴基斯坦是谒真纳墓;访问印度是向甘地墓献花;访问孟加拉是向民族烈士纪念碑献花圈;访问埃及时,是向无名战士纪念碑以及纳赛尔和萨达待的基南花圈,等等。向纪念碑献花圈或谒陵,是对被访问国人民斗争历史的新生也是对该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的敬意。实际上,也是对被访问国人民的友好表示。因此,一般的说,只要被访国安排,都要前往。但是,在个别情况下,由于墓(碑)的政治历史背景,也可能出现不宜于安排此类活动的情形。所以对墓碑的政治历史背景事先应有所了解。例如,日本的靖国神社中供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死的日本人的牌位,其中有对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负有严重责任的战争罪犯牌位。日本人民为此有反对参拜神社的斗争,外国访日代表团或人员当然不宜于前去此地。各国向纪念碑或陵墓献花圈的礼仪程序大致是:现场安排有军乐队和仪仗队。代表团由主人方面的高级官员陪同。仪式开始时,乐队秦乐,花圈由礼兵抬着走在前面。谒碑(墓)人由陪同人员陪同,随行于后。仪仗队分列两旁,持枪致敬。当礼兵将花圈放置于碑前时,主献人可上前扶一下,或者整理一下花圈上的飘带。然后稍退几步,肃立致敬。致礼毕,绕场一周。有的信仰宗教的人,还为死者祈祷。参加仪式,一般应着素色服装。肃立致敬时应脱帽(军人若不脱帽应行举手礼)。花圈飘带上的题词,按我国习惯可“XXX永垂不朽”或按国际通常写法“献给XXXX”。在XXXX人名前是否加什么形容词,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当地习惯拟定。有些国家的陵墓建立在寺院内,谒墓时有其独特的宗教仪式。不信教者前往谒墓,可不做某些宗教动作,但应遵守一般的风俗习惯,如进入清真寺要脱鞋等。有些国家还为来访外国领导人安排植树活动。例如,在印度向甘地墓献花后安排植树,在巴基斯坦,外国领导人访问首都拉瓦尔品第要在后山公司植树,并设植树人名牌,以资纪念。我国十周年国庆时,曾安排各国领导人在钓鱼台国宾馆植树。现在,在十三陵有“友谊林”。此项活动,不但是友谊的象征,而且对于倡导绿化,提高环保意识都有好处。
四、签字仪式 国与国之间缔结条约、协定,要经过双方全权代表签字。国家领导人之间互访时,发表联合公报、联合声明,一般也要签字。两国政府的有关部门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科技、航运、侨务、体育等各项业务达成的协议、协定、议定书,也要经过签字。不同国家的企业、团体之间就合作项目达成的协议、合同、契约等也要签字才能有效。所有这些经过双方代表签字的文本(有时还要经过其他必要的批准手续),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为国际法所承认,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凡重要的条约、协定、议定书以及联合公报、联合声明和重大合作项目的协议书、合同等签字时,一般要举行签字仪式。属于一般性质的协议书、合同等,也可以由双方代表分别签字,然后交换文本;或者双方代表在一定场所会齐签字,而不举行仪式。各国间的条约、协定、议定书以及联合声明、公报等的签字代表,均须具有相应的身份。和平条约、互不侵犯条约、友好合作条约、友好同盟条约等,通常由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签字。1945的2月11日英、美、苏三国在乌克兰名城雅尔塔签订的会议公报和协定,对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签字代表即为三国首脑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1945年9月2日,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日本投降条约上签字是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国在上海签订《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是由五国的国家元首江泽民、叶利钦、纳扎尔巴耶夫、何卡耶夫、拉赫莫诺夫签字。新中国历史上的中苏、中尼、中缅、中蒙、中朝、中阿(富汗)、中柬等国之间的友好条约,我方分别由周恩来总理或陈毅外长签字。其他有关经贸、文化、科技的合作协定等,则视不同情况由政府总理、有关副总理、有关部长或外长签字。两国之间签订条约、协定,双方签字代表通常须具有全权证书,在签字前双方互相校阅全权证书。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规定,下列人员谈判、签署条约或协定,无须出具全权证书; 1. 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长; 2.谈判、签署与驻在国缔结条约、协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馆馆长,但是各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3.谈判、签署以本部门名义缔结协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首长,但是各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4.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往国际会议或者派往国际组织,并在该会议或者该组织内参加条约、协定谈判的代表,但是该会议另有约定或者该组织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参加签字仪式的人员,可包括双方参加谈判的人员及其他必要人员。为了表示对所签条约、协定的重视,往往还请更多的领导人出席。签字仪式应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所签文本必须在仪式前准备妥帖。包括文本的定稿、翻译、印刷、校对、装订、火漆印等,均要确保无误。同时还要准备好签字时用的国旗、文具等。双方助签人员可事前就细节总是进行洽谈。签字仪式的现场布置,各国不尽相同。我国的做法是在签字厅内设一长方桌,桌面覆以深绿色的台呢,为签字桌。桌后放两把椅子,为双方签字人座位,主左客右,座前摆的是本国保存的文本。文本前面放置签字文具。桌子中间摆一旗架,悬挂双方国旗,双方参加仪式的其他人员,按身份顺序排列于各自签字人员的座位之后。双方助签员,分别站立在各自签字人员的外侧。有的国家在举行签字仪式时,现场布置略有不同。有的参加仪式的人员坐在签字桌前方的两旁,国旗挂在签字桌后面;也有的分左右两张桌子签字,主客双方各占一桌,参加仪式人员坐在签字桌对面。签字时,应按国际惯例,遵守轮换制。在双边条约中、双方签字处在文本上呈左右并列状,以左方为首位。在各自保存的文本上,其签字处即在左边首位处。正式签字时,每个国家的代表首先在本国保存的文本,即签字处在左边的文本上签字。之后,包括几种不同文字的文本,均需一一签字。助签人员应协助文本翻页,指明签字处,防止漏签。签完本国保存的文本后,由双方助签人员交换文本,然后各方代表在对方保存的文本后,由双方助签人员交换文本,双方代表(签字人)交换文本,并相互握手,随后上香槟酒同参加仪式人员共同举杯,以示庆贺。多边公约的签字,以文本所使用的主要文本为准,各国按国名的字母顺序依次签字。也可由公约保存国的代表首先签字,其他国家再按一定顺序轮流签字。签字仪式上,可只设一个座位,由各国代表轮流上去签字。如签字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也可按数设座。条约、协定签字后,通常尚需由有关国家,按国家法规定,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根据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约程序法》的规定,我国同别国签订的友好合作条约、和平约以及有关领土和划定边界等的第六约和重要协定,须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予以批准。其他协定和具有条约性的文件则按不同情况由国务院核准、送外交部登记或报国务院备案。条约、协定经批准后,缔约双方尚需履行互换批准书的手续或以外交照会方式相互通知后生效。交换批准书的手续,通常在缔约国另一方的首都,由双方代表履行。
五、开幕式 各式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往往都要举行开幕式。各种工程项目的开工、竣工、援建项目的交接、纪念物的落成,也都有一定的仪式。展览会的开幕式通常由主办一方主持。如东道国主办,则由东道国负责主持开幕式,邀请有关国家的代表团或使节参加。如系出展国主办,则由展览团主持开幕式,邀请东道国有关官员出席。国际博览会、国际商品交易会,均由东道国一方主持开幕式。在双边交往中,一些重要的、规模大的展览会开幕、或重要工程项目的奠、落成和交接仪式等,一般应请东道国的领导人出席,有时还邀请有关国家派政府代表团参加。有的则借有关国家领导人来访的机会,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请双方领导人出席。会场悬挂两国国旗,双方致词,然后由双方领导人剪彩揭幕。展览会的主持人应陪同领导人参观讲解,有时还举行简单酒会。如系纪念物揭幕仪式,则可由领导人铲土奠基或植树纪念。现场还应备签名薄,请领导人和来宾题词或签名留念。出席仪式者对题词应事先有所准备。如系大型的国际博览会,会场可悬挂各参展国国旗。领导人可适当安排到各国展馆或展台参观。我国派团出国参加国际性大型博览会,有时遇到台湾方面料派团派人参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应注意避免在挂旗、挂旗等方面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现象,应尽可能争取事先就对情况有所了解,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可向主办单位或东道国表明态度,要求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对于规模较小的展览会等,则可视情况只举行简单的开幕式或不举行仪式,而请有关方面人士出席参观,由主办人陪同讲解,并设休息室,备留言簿供来宾签名留念。1996年画家丁聪举行个人画展时,请柬上注明“不剪彩,恳辞花篮”。而参观者人流不息。
六、授勋、授奖和授予荣誉称号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设立了各种勋章、奖励基金、奖章、荣誉称号等,授予本国和外国的领导人、社会活动家、学者、专家、使节以及其他知名人士,以表彰他们在某个方面的卓越贡献或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所建立的特殊功绩。199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和总理拉宾就因为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所作的贡献被共同授予1994“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于1994年12月10日在奥斯陆市厅举行。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枚勋章是“紫心勋章”是乔治·华盛顿将军在1782年制定的,授予作战中负伤的军人或在战急电中牺牲者的最近亲属,奖励他们的勇敢无畏和自我牺牲精神,在美国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在美国还有许多非军人勋章:总统自由勋章,金质救生奖章、功绩奖章、银质救生奖章、国家安全奖章、自由勋章、卓越文职服务勋章、优异文职服务勋章等。在英国则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乔治十字勋章等;在法国有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等,国际奥委会设有代表体育运动最高荣誉之一的奥林匹克勋章。有些名牌大学工学术研究机构授予有卓越学术成就的人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以名誉学位。有的城市将荣誉市民的称号授予同该城市有关的知名人士,有的还赠送城市的金钥匙作为象征。在我国,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给有的外国朋友授予“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并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1993年9月,日本友好人士小西右门先生获得了中国卫生界的最高奖“中国卫生奖”。1996年9月27日外国专家局给45位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颁发了“友谊奖”。在授勋、授奖或授予荣誉称号时,一般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仪式可以是简短的,但是是庄重的。重要的授勋仪式有时由国家领导人亲自主持。1993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亲自把总统自由勋章挂在里根的脖子上,1993年3月,法国总统密特朗把勋章别在意大利艺术家吉纳·洛洛布里吉达(曾在影片《巴黎圣母院》中饰演女主角)的胸前。1993年1月24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将一级独立勋章授予即将离任的中国大使章德良。1993年11月21日,古巴国务委员会广度卡斯特罗将一枚以民族英雄何赛·马蒂命名的最高荣誉勋章亲自别在中国主席江泽民胸前。1998年4月2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工作雅克·迪乌夫,向江泽民主席颁发了粮农组织农民纪念章以表彰江主席,“对发展世界农业和促进全球粮食安全的奉献、承诺和支持”。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简朴而庄重,各国驻华使节和联合国组织驻华机构代表也应邀出席。有时,授勋、授奖也可由国家领导人委托自己的代表代授。荣誉学位由有关大学的校长或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出面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由城市市长出面授予。接受人一般均亲自出席仪式收受,但如因年纪大、身份不好或其他原因不能亲自收受,也可委托代表授受。举行授勋、授奖或授予荣誉称号等仪式的时机,有时选在各国领导人互访时、有关使节离任时、有关人士生日时,或其他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进行。有的为此专门举行一定的仪式;有的则借会见、宴会或有群众场面的演讲会等场合进行。简单的授勋仪式式可由授勋人与授受勋章者相对站立,相隔数步,授勋人宣读授勋决定,然后将勋章佩带在接受者胸前,并将勋章证书递送给接受人。有时双方还先后致词。有的授勋要举行庄严隆重的仪式。授人与接受人在主席台上,其他来宾在台下就座。仪仗了护送两国国旗与勋章在军乐声中进入大厅,将两国国旗竖立在主席台两侧,乐队秦两国国歌。授勋人致词并宣读授勋决定,将勋章佩挂在接受人胸前,后者致答词。19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发明家、企业家诺贝尔逝世1000周年纪念日。为此,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了颁奖仪式。仪式隆重严肃,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瑞典国王、仪长、首相以及著名科学家、作家、社会名流及各国使节1800人出席了仪式。出席者都穿着礼服。诺贝尔基金会主席萨姆尔松首先致词。随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向当年部分获奖者颁发了证书、金质奖章和奖金支票。仪式在瑞典国歌声中结束。
七、看戏、听音乐、文娱晚会各国的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鲜明地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许多国家的首都和一些大城市里,都有漂亮的剧院。有的国家的大剧院,内有宽敞的休息厅,有的还有总统包厢。整个剧院富丽堂皇,是城市的主 建筑之一,音乐厅的建筑也很讲究。人们把进剧院看戏,到音乐厅听乐,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剧院、音乐厅成了城市社交中心之一。如有外宾来访,看戏、听音乐或参加其他形式的文娱晚会,便成为一项重要的日程安排。在国宾来访时,有时还要举行专场晚会。剧院和音乐厅的规矩相当严格。道德必须按时到达,准时入场。如果迟到,看戏必须等待一幕演完、音乐会奏完一曲后,来者方可入场,有时甚至要等到中间休息后,才能入场就座。场内要保持安静。特别是音乐会,在演出过程中,几百上午人的表演厅内,除了演奏的音乐声外,几乎是鸦雀无声。谈话、评论节目,有时甚至翻阅节目单的沙沙作响声,都会使邻座的人不高兴。咳嗽也要尽避免,可以带一点止咳糖以备用。衣着也要讲究。过去英国高级剧院的前排称为“盛装席(dress circle)”,要求观众穿礼服出席。这虽已成为历史,但现在对着装仍十分注意,听古典音乐更是如此。冬天进剧场,男子必须在入场前脱下大衣,女子则可在就座时才将大衣褪下。演出尚未结束时,不要急于穿大衣退场。为演员的精彩表演鼓掌也有讲究。看戏是每一幕完结时鼓掌;看芭蕾舞则可以在演出中间,当一段独舞或双人舞表演之后鼓掌;听音乐则只能在曲终了之后才能鼓掌,不可在中间稍有停顿时鼓掌。中国人上剧场听京戏的习惯是,每逢精彩唱段就击掌叫好,演员也因此而受到激励。但是欣赏交响乐则另有讲究。乐章之间有短暂的间隙,却不可以在此时鼓掌。据说,若干年前,英国前首相希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指挥演出交响乐,第一乐章秦毕后,场内掌声大作。希思心里直犯嘀咕:“莫非我刚才的表演出了什么纰漏?”会后,主人向他解释:“这是由于中国观众的热情。”希思心头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为了对精彩的演出表示赞赏和感谢,可以在演出结束谢幕时,给演员送花。为代表团举行的专场晚会,可由代表团赠送花蓝。主宾是否上台握手风面,应视当地习惯,听从主人方面安排。为欢迎国宾而举行的专场演出,由谁出面做主人,各国做法不尽相同。在我国,一般文化部出面组织招待。关于节目的选定,有的国家,有一定的保留节目。例如,以往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国宾往访,经常演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该剧是著名的捷克音乐家斯梅塔纳的作品,是捷克人招待国宾的保留节目,当然,也可以根据客人的愿望和要求,临时选定某些节目。例如,有的客人特别喜欢中国的京剧,认为京剧的表演艺术是成熟的、精彩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有的客人则不习惯于节奏太慢的表演,而喜欢节奏感比较明显的现代音乐,在演出过程中,如能穿插一二个来访者国家的节目,客人会感到特别高兴。在专场演出时,要安排好主宾和陪同人员座次。在大剧院,一般包厢为最好。如没有包厢,则可将主宾安排在前边第七八排座位上。在现场,应有专人引导客人入座。应保证有足够的观众出席率,一般观众可先于主宾入场就座。当主宾由主人陪同进场时,观众应有礼貌地起立鼓掌欢迎。节目未结束,观众不要中途退场,演出结束时,也应待谢幕完毕,主宾离开后才散场,先进休息厅休息。除某些特定的开幕式外,一般专场演出均不讲话,演出的节目单和剧情简介,最好能事先印好,分送给主客双方。除专场演出外,也可利用其他机会演出一些小节目招待客人。譬如宴会、招待会后,演一些小节目招待客人,也会受到欢迎。
第三篇:怎样安排宴请活动
怎样安排宴请活动
宴请作为企业经常性的商务活动,通常是由秘书按照上司要求来安排落实的,无论是普通的便饭,还是隆重的宴会,宴请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商业目的,都体现着企业的公关理念,也反映出我们秘书的礼仪水准以及组织能力。
怎样邀请对方?怎样精打细算?怎样合乎礼仪规范?怎样突出效果?怎样达到目的?怎样确保顺利进行?怎样处理突发意外?事无巨细,都得我们用心谋划周到安排。
宴请如果搞得不成功,客人也许不会说什么,但上司的感受一定不会好,无论我们如何为自己找理由,上司对我们的评价恐怕只有两个字:无能。
当然,要使宴请活动井然有序,妥贴圆满,事先的充分准备和过程中的有效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宴请准备
按照标准的宴请程序,我们秘书应事先做一份详尽完整的方案,这是一种习惯性的模式,凭经验获得,靠悟性总结,当我们一旦需要兴办宴请活动时,第一时间就会出现一个现成的模式,使我们能根据宴请的规模、标准、内容进行调整,迅速整合出相应的准备方案。
这个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宴请规格:正式或非正式,郑重其事或家常便饭。● 确定宴请标准:根据对方的重要性,决定用多少钱。
● 确定宴请时间:公务性的安排在白天,商务性的安排在晚上。● 确定宴请地点:从氛围营造考虑,不同的地点也有不同的效果。
● 确定宴请形式:是早茶,还是晚宴;是自助餐,还是酒席。● 确定宴请对象:既有主人和主宾,还有陪客。
● 确定菜谱:菜谱讲究色香味俱全,荤素搭配合理,菜名吉祥,主菜价值高贵。即使,是普通的家常便饭,点什么菜都得重视客人的口味
与忌讳或宗教习俗,如佛教用素斋,伊斯兰教忌吃猪肉,印度教忌牛肉,天主教星期五不吃肉类等。正式宴会的菜谱应请上司确认后打字或书写,放置在宴席桌上以示郑重其事。
● 确定席次:席次是一种社交规矩,其排列原则是男女主人对坐桌椅两端,男女宾客间隔而坐,夫妇分开,左为下,右为上,左为男,右为女,插花坐。如果非正式宴会则以面门方向为准,主人坐左侧,主宾坐右侧,一种是主宾插花坐,一种是主宾分列坐。正式宴会应备席次卡,卡中间虚线折叠,里外两边均书写姓名,既便于其找录自己座位,又便于他人知道其姓名。
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并非能够十全十美,当我们在头脑中迅速整合方案时,我们有可能会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因此,为了提高准确性和有效性,我们还应该在方案确定后,专业性地运用问题树模型来考量我们的方案。其做法是将所有涉及到的方面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切实落实的事项,全部细分到无法再分的程度,然后按其性质,归类罗列在问题树上,每根树枝代表一个种类或方面,每片叶子代表一个具体的问题。问题树的建立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界定全部的细节和责任者,从而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这些细节包括:
有多少人参加宴请?男女比例如何?谁决定?
场地是否已落实?使用时间是否明确?谁负责?
场地布置有否特殊要求?费用由谁支付?什么时间必须布置完毕?谁检查确认?
是否在所有餐桌上放置席位卡或装饰口?如果有此必要,谁提供?谁负责?
宴请的标准由谁制定?费用由谁承担?怎样支付?谁负责结帐?
菜谱由谁选择并确认?是否物有所值?是否合乎对方的饮食习惯和口味?是否有什么忌讳?谁负责?
酒水饮料是否落实?谁负责?是否有人需要特殊饮食和饮料甚至特别关照?谁负责? 招待员是否全部安排落实?由谁安排?由谁负责管理? 需要播放一些与气氛相合的音乐吗?谁负责?
是否需要一个主桌?怎么安排?其他座席安排和席位卡是否需要?如需要由谁负责?
是否安放签到桌和签到本?谁负责?
由谁负责门口的接待工作?要求如何?程序如何?
上司是否有特别的提示和要求,如发言稿?
是否设衣物寄存处?寄存处与洗手间是否有专人负责?
来宾的司机如何安排?由谁负责?车辆停入何入?司机接待标准多少?
宴请过程中如发生意外由谁负责解决?譬如客人酒醉呕吐,譬如菜肴或饮料打翻在地等等,由谁予以处理?
谁负责餐桌摆设及准备一切必要物品?
重要客人分别由谁接待与陪同?
宴请结束后由谁负责清场?
问题树模型比较形象,凡已落实的细节均可用色彩将结果标注在旁边,使其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当然,这些细节也可用清单形式写出来,第一栏包括每一个项目或任务,第二栏包括确认或完成任务的情况,第三栏是有关的备注或提示,第四栏标明负责者,第五栏写上应继续完成的工作。
无论是问题树还是清单,其作用都是让我们心中有数,妥善安排。我们必须设想并预见到所有潜在的或可能的问题,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准备好有效的解决方法,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宴请圆满进行。
这种准备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活动安排。
当上述这些细节都得到妥善处理时,我们还应给予有效的确认,也就是说,在宴请前两天,通过电话或例会,了解一切是否按计划执行,检查落实情况,对临时发生的变化立即给以调整与完善。
如有必要,重大宴会应采用项目管理模型,以倒计时方式,将所有准备内容画一张表,逐项明确时限、要求、负责者、完成进度,张贴出来,让所有有关人员能清醒地意识和给予配合,确保活动的如期正常进行。
宴请形式
根据宴请内容进行选择,礼节性的宴请采用宴会形式比较合适,庆祝性纪念性娱乐性的则以冷餐会或酒会形式更有气氛,商量要事的则以工作餐形式最为恰当。
不同的宴请形式有各自不同的做法。
工作餐以谈论工作为目的,边吃边谈,一日三餐都可以以这种非正式宴请方式举行。
午宴较多用于日常应酬,通常在十二时至下午二时举行,场地和程序、规格都比较郑重其事。
茶会通常在下午四时以后进行,以茶和咖啡为主,另有果汁点心等,适宜庆祝生日或节日等,是欧美国家比较浒的宴请聚会方式,由于规模不大,总是由女主人主持操办,用在商务活动中,茶会显得温馨高雅,富有家庭气氛。
冷餐会自助餐则不拘形式,不排座次,宾客可自由活动取食进餐,气氛融洽,便于更多地沟通与交流,适用于商务庆典。
酒会一般在下午四时至八时举行,备有各种酒类和小食品,邀请方式应用请柬,请柬上注明几时至几时。酒会又称为鸡尾酒会,指各种调制酒品种繁多,比较有情趣。酒会的特点是不设座席,主客可随意走动,不受拘束,到场和退席均可随意。
野餐在室外举行,主要采用烧烤食品方式,轻松活泼很有乐趣,适合团队休闲娱乐及商务性度假。
晚宴是所有宴请形式中最为隆重和正规的形式,通常作为重要的商务社交活动,讲究排场和程序,时间一般在下午六时至九时举行,安排在正式场合并且邀请主客双方的夫妇共同参加。
早茶,是中国人商务应酬的一种简单随和的方式,在中国南方地区,很多生意上的事往往就是在酒楼肆中谈妥的,因为随意,交谈时没有什么压力,沟通也容易得多。
宵夜在中国称之为吃夜宵,形式比早茶更随便,主要用于联络感情,但在欧美国家,宵夜是非常正式的活动,主要安排在音乐会后举行,有丰盛佳肴,与晚宴不相上下,西装革履,衣香鬓影,非常隆重。
邀请方式
凡是正式宴请,都应该发送请柬或请贴,这既是礼节,也是对补邀请者起提醒与备忘的作用。请柬应注明邀请人姓名、被邀请人姓名、尊贵的称呼、宴请的方式及时间地点、着装要求或提示等。
请柬应提前一至二周发出,以便被邀请人及早安排时间。需要安排座次的宴请必须在请柬上注明要求被邀请人答复能否出席,正式宴会在请柬上注明席次号。
非正式的宴请通常只需口头打个招呼,在得到对方明确首肯后进行。
宴请程序
非正式宴请当然无需讲究什么程序,只要双方能彼此呼应就行。
正式宴请分为迎宾、就座、致词、敬酒、用餐、送别。
视宴请规格和来宾的重要性,如属社交宴请,作为主人的上司应在门口迎接客人,作为助手的我们则陪伴在其身后,协助其应酬与引领。如属商务宴请,上司一般在宴会厅与客人寒喧,而我们则作为主持人,站在门口迎候和招呼客人,秘书作为上司的代表,在这种重要场合,应恰如其分地行使自己的职责,既不喧宾夺主,又能面面俱到。
迎接到客人后,相互握手互致问候,由我们或其他同事将客人引至休息厅或直接引见给我们的上司,休息厅内应有招待员照顾客人,或由其他接待人员陪同聊天,待主宾到达后,由上司陪同与其他客人见面打招呼。
上司陪同主宾进入宴会厅后,先在主桌入座,全体人员陆续入座,也可以等主桌以外的客人都已坐定,主桌人员最后入座。
宴会开始应有仪式,通常由主办方代表也就是我们秘书作为主持人当众宣布宴会开始,并介绍主办方的主要领导或主人,介绍主宾。主持宴会时应笑容可掬,端庄大方。因为在宴会上,一旦人们知道我们是上司的秘书,一定会格外 关注,每时每刻,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让他们产生兴趣。我们不仅要对每位客人都彬彬有礼,留心记住对方的姓名,不论相识与否一律一视同仁,不让任何人受到冷落,我们还要对现场全局有效把握,头脑冷静地留神关注细节问题,自始至终调节好场上气氛,让所有的人都心满意足。
非正式宴请通常由主客双方代表以敬酒方式简单说几句即开始就餐,正式宴会则会由主宾双方重要人物发表讲话。按照国际惯例,单几句致词后,大家先彼此敬酒与用餐,酒过三巡之后,再安排正式讲话,主人先讲,主宾后讲,也可安排即席发言。
有餐完毕,吃完水果,主人和主宾起身离座,互相致谢,宴会即告结束,按规矩,结束是自然发生,无需当众宣布。
宴请结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陪同上司一一送别客人,位置在宴请场所的门口。至于内部清场及其他收尾工作,我们应事先安排他人负责落实。送别客人要避免出现十分明显的厚此薄彼现象,但对重要客人,仍需特别关照,有始有终。
宴请要求
涉外宴请要求较严格,必须按国际惯例去做,譬如选择宴请时间时要注意不选在重大的节假日或对方有重要活动或禁忌的时间,台对信仰基督教的人士不要选在13号,更不要选择在星期五的13号,因为这个日子是基督被犹大出卖的日子。确定时间最好事先能征询客人的意见,千万不要按传统习惯,认为自己确定了宴请的时间后再通知客人才显得真诚礼貌,对习惯国际惯例的人士来说,这是失礼的。
要注意到菜谱和所上菜的配料是否适宜。比如在宴请西方人士时不要食用各种宠物和珍稀动物,菜谱上当然也不要用这种动物命名的菜。对于大多数希望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宾来说,品尝各地的土产品和独特风味比什么高档菜肴都更有吸引力。除了菜,还有饮料的问题,一般说,要尽量用酒精含量较低的酒,而像茅台这样的烈酒只有在比较特殊的场合才使用。对伊斯兰教徒来说,甚至不能用含有任何酒精的饮料。当宴会的一切都准备好后,应该印制或打印几份或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一份无异味的、版面整洁美观的菜单(能有中外文对照最好)以方便客人。
正式宴请,国际惯例有以下几个程序:迎接、小憩、开宴、致词、宴会、休息,最后是告辞。
礼貌的主人应在迎接客人到来的宴会厅门口等待客人的到来,并为客人准备好存放衣帽架子和地方,客人来后,要有服务人员为客人脱掉外套和帽子,把它们放到衣架上,主人则与来宾一一行礼(比如握手等)。要由陪同人员唱名,主人最好在见到客人时重复这些名字以示尊重和礼貌。值得强调的是,在正式宴会中的各个场合里的服务员一般是由男士来担当的,礼仪小组要慎用。
客人刚到需要稍事休息,这段时间也可等待其他还没有到来的客人。小憩可以在休息厅,也可在客厅,总之不要让客人看着服务人员准备饭菜。这时可以准备点茶水和擦洗手的干湿纸巾,或者告诉客人卫生间的位置。主人应该在休息厅里陪客人叙谈一会儿。
等预定时间一到而主要客人也已到齐时就可以开宴了。开宴时最需要注意客人的落座。如果事先已经安放了座位卡,也需要引座,顺序是男主人引领女主宾第一个入座,女主人引领男主宾最后一个入席,服务人员为其他客人引座如果没有安放座位卡则需要有秩序地引领客人们入席,先主后次,一批一批地领到座位上。
如果主宾双方需要在席上讲话表达某种意愿,入席以后就可以开始发表讲话了。讲话最好简短一此,并注意气氛的轻松幽默和礼貌客气,富于热情则更好。在主宾双方讲话时,无论我闪是否喜欢听,都必须耐心安静地等他们讲完,等主人宣布开始之后(一般是以祝酒的方式宣布开宴)再用餐。有时讲话也会安排在其他时间,如热菜之后,甜食之前,大家这时应停止进餐,放下餐具,停止与邻座的谈话而注意听主宾双方的讲话。一旦主宾双方相互祝酒时,所有客人应举杯向主人示意。然后再在餐桌上相互交叉碰杯。
会议签到的几种方式
参加会议人员在进入会场一般要签到,会议签到是为了及时、准确地统计到会人数,便于安排会议工作。有些会议只有达到一定人数才能召开,否则会议通过的决议无效。因此,会议签到是一项重要的会前工作。它是出席也是会中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议签到一般以下几种方法:
1.簿式签到
与会人员在会议工作人员预先备好的签到簿上按要求签置自己的姓名,表示到会。签到簿上的内容一般有姓名、职务、所代表的单位等,与会人员必须逐项填写,不得遗漏。簿式签到的优点是利于保存,便于查找。缺点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小型会议,一些大型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数很多,采用簿式签到就不太方便。
2.证卡签到
会议工作员将印好的签到证事先发给每们与会人员,签证卡上一般印有会议的名称、日期、座次号、编号等,与会人员在签证卡上写好自己的姓名,进入会场时,将签证瞳交给会议工作人员,表示到会。其优点是比较方便,避免临开会时签到造成拥挤。缺点是不便保存查找。证卡签到多用于大中型会议。
3.会议工作人员代为签到
会议工作人员事先制定好参加本次会议的花名册,开会时,来一人就在该人名单后画上记号,表示到会,缺席和请假人员也要用规定的记号表示。例如:“√”表示到会,用“×”表示缺席,用“0”表示请假等。这种会议签到方法比较简便易行,但要求会议工作人员必须认识绝大部分与会人员,所以这种方法只适宜于小型会议和一些常规性会议。对于一些大型会议,与会人员很多,会议工作人员不能认识大部分人,逐个询问到会人员的姓名很麻烦,所以大型会议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4.座次表签到方法
会议工作人员按照会议模型,事先制定好座次表,座次表上每个座位按要求填上合适的与会人员姓名和座位号码。参加会议的人员到会时,就在座次表上消号,表示出席。印制座次表,与会人员座次安排要求有一定规律,如从×号到号是某部门代表座位,将同一部门的与会人员集中一起,便于与会者查找自己的座次号。采用座次表签到,参加会议的人员在签到时就知道了自己的座次号。采用座次表签到,参加会议的人员在签到时就知道了自己座位的排数和座号,起到引导的效果。
5.电脑签到
电脑签到快速、准确、简便,参加会议的人员进入会场时,只要把特
制的卡片放到签到机内,签到机就将与会人员的姓名、号码传到中心,与会者的签到手续就在几秒钟即办完,将签到卡退还本人,参加会议人员到会结果由计算机准确、迅速地显示出来。电脑签到是先进的签到手段,一些大型会议都是采用电脑签到。
第四篇:常见的礼宾活动的签字仪式
1.秘书准备工作。
(1)准备好经双方商定的中外文文本;
(2)商定签字时间、地点、双方主签人等;
(3)通知出席签字仪式的中外双方代表及新闻记者;
(4)委托宾馆准备签字用的大厅并准备有关布置;
(5)检查签字大厅的布置,如中外文文本、签字笔等文具、横幅内容、鲜花盆景、话筒和扩音设备、合影用台阶等。
2.签字仪式的参考程序(参见附图)。
第一,司仪宣布:签字仪式正式开始;
第二,请中外双方有关方面负责人到主席台上分两边站立;
第三,由中方代表致词并简要介绍签约背景;
第四,请xxx先生宣读中文协议书文本,请xxx先生代表外方宣读外文协议书文本;
第五,请双方主签人就坐,请双方代表在协议书上签字;
第六,交换文本;
第七,请服务员上香槟酒,请大家共同举杯庆贺;
第八,中外双方合影留念;
第九,司仪宣布签字仪式结束。
第五篇:礼宾礼仪常识_参加宴请的礼节
参加宴请的礼节
应邀接到宴会邀请(无论是请柬或邀请信),能否出席要尽早答复对方,以便主人安排。一般来说,对注有R.S.V.P.(请答复)字样的,无论出席与否,均应迅速答复。注有“Regrets only”(不能出席请复)字样的,则不能出席时才回复,但也应及时回复。经口头约妥再发来的请柬,上面一般那注有“To remind”(备忘)字样,只起提醒作用,可不必答复。答复对方,可打电话或复以便函。
在接受邀请之后,不要随意改动。万一遇到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尤其是主宾,应尽早向主人解释、道歉,甚至亲自登门表示歉意。
应邀出席一项活动之前,要核实宴请的主人,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是否邀请了配偶,以及主人对服装的要求。活动多时尤应注意,以免走错地方,或主人未请配偶却双双出席。
掌握出席时间 出席宴请活动,抵达时间迟早,逗留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主人的尊重。应根据活动的性 质和当地的习惯掌握。迟到、早退、逗留时间过短被视为失礼或有意冷落。身份高者可略晚到达,一般客人宜略早到达,主宾退席后再陆续告辞。出席宴会,根据各地习惯,正点或晚一两分钟抵达;在我国则正点或提前二、三分钟或按主人的要求到达。出席酒会,可在请柬上注明的时间内到达。确实有事需提前退席,应向主人说明后悄悄离去。也可事前打招呼,届时离席。
抵达 抵达宴请地点,先到衣帽间脱下大衣和帽子,然后前往主人迎宾处,主动向主人问好。如是节庆活动,应表示祝贺。
赠花 参加他国庆祝活动,可以按当地习惯以及两国关系,赠送花束或花篮。参加家庭宴会,可酌情给女主人赠少量鲜花。
入座 应邀出席宴请活动,应听从主人安排。如是宴会,进入宴会厅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时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写着自己的名字,不要随意乱坐。如邻座是年长者或妇女,应主动协助他们先坐下。
进餐 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开始进餐。
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盘中食物吃完后,如不够,可以再取。如由招待员分菜,需增添时,待招待员送上时再取。如果本人不能吃或不爱吃的菜肴,当招待员上菜或主人夹菜时,不要拒绝,可取少量放在盘内,并表示“谢谢,够了。”对不合口味的菜,勿显露出难堪的表情。
吃东西要文雅。闭嘴咀嚼,喝汤不要啜,吃东西不要发出声音。如汤、菜太热,可稍待凉后再吃,切勿用嘴吹。嘴内的鱼刺、骨头不要直接外吐,用餐巾掩嘴,用手(吃中餐可用筷子)取出,或轻轻吐在叉上,放在菜盘内。
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签,都应放在盘内,勿臵桌上。
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说话。
剔牙时,用手或餐巾遮口
交谈 无论是作主人、陪客或宾客,都应与同桌的人交谈,特别是左右邻座。不要只同几个熟人或只同一两人说话。邻座如不相识,可先自我介绍。
祝酒 作为主宾参加外国举行的宴请,应了解对方祝酒习惯,即为何人祝酒,何时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准备。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祝酒时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也不要借此机会抽烟。奏国歌时应肃立。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
宴会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跃气氛,但切记喝酒过量。喝酒过量容易失言,甚至失态,因此必须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内。
宽衣 在社交场合,无论天气如何炎热,不能当众解开钮扣脱下衣服。小型便宴,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宾可脱下外衣搭在椅背上。
喝茶(或咖啡)喝茶、喝咖啡,如愿加牛奶、白糖,可自取加入杯中,用小茶匙搅拌后,茶匙仍放回小碟内,通常牛奶、白糖均用单独器皿盛放。喝时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小碟。
水果 吃梨、苹果,不要整个拿着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六瓣,再用刀去皮、核,然后用手拿着吃,削皮时刀口朝内,从外往里削。香蕉先剥皮,用刀切成小块吃。橙子用刀切成块吃,桔子、荔枝、龙眼等则可剥了皮吃。其余如西瓜、菠萝等,通常都去皮切成块,吃时可用水果刀切成小块用叉取食。
水盂 在宴席上,上鸡、龙虾、水果时,有时送上一小水盂(铜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飘有玫瑰花瓣或柠檬片,供洗手用(曾有人误为饮料,以致成为笑话)。洗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纪念物品 有的主人为每位出席者备有小纪念品或一朵鲜花。宴会结束时,主人招呼客人带上。遇此,可说一两句赞扬这小礼品的话,但不必郑重表示感谢。有时,外国访问者,往往把宴会菜单作为纪念品带走,有时还请同席者在菜单上签名留念。除主人特别示意作为纪念品的东西外,各种招待用品,包括糖果、水果、香烟等,都不要拿走。
致谢 有时在出席私人宴请活动之后,往往致以便函或名片表示感谢。
冷餐会、酒会取菜 冷餐、酒会,招待员上菜时,不要枪着去取,待送至本人面前再拿。周围的人未拿到第一份时,自己不要急于去取第二份。勿围在菜桌旁边,取完即退开,以便让别人去取。
餐具的使用 中餐的餐具主要是碗、筷,西餐则是刀、叉、盘子。通常宴请外国人吃中餐,亦以中餐西吃为多,既摆碗筷,又设刀叉。刀叉的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送入嘴内。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美国人则切割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送食入口。就餐时按刀叉顺序由外往里取用。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排放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摆成八字或交叉摆,刀口应向内。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开吃,否则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块吃。切带骨头或硬壳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紧贴叉边下切,以免滑开。切菜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撞击盘子而发出声音。不容易叉的食品,或不易上叉的食品,可用刀把它轻轻推上叉。除喝汤外,不用匙进食。汤用深盘或小碗盛放,喝时用汤匙由内往外舀起送入嘴,即将喝尽,可将盘向外略托起。吃带有腥味的食品,如鱼、虾、野味等均配有柠檬,可用手将汁挤出滴在食品上,以去腥味。
遇到意外情况 宴会进行中,由于不慎,发生异常情况,例如用力过猛,使刀叉撞击盘子,发出声响,或餐具摔落地上,或打翻酒水等等,应沉着不必着急。餐具碰出声音,可轻轻向邻座(或向主人)说一声“对不起”。餐具掉落可由招待员送一付。酒水打翻溅到邻座身上,应表示歉意,协助擦干;如对方是妇女,只要把干净餐巾或手帕递上即可,由她自己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