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一)
宪法模拟卷
(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宪法不同于其他普通法律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
A宪法是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宪法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C宪法是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的根本法 D宪法的制定与修改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
2.近代宪政运动最早于发生于_________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哪一年首次写入我国宪法__________
A1988年修宪B1993年修宪C1999年修宪D2004年修宪
4.最早提出主权观念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是__________
A洛克B让·布丹C卢梭D孟德斯鸠
5.根据我国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修正案的通过需要__________
A 全国人大全体代表2/3以上B 全国人大出席代表2/3以上C 全国人大全体代表3/4以上D 全国人大出席代表3/4以上
6.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宪法解释主体是_________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 最高人民法院
7.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__________
A改变B撤销C改变或撤销D发回重议
8.我国宪法规定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
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 社会主义制度C 政治协商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国家结构形式主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
A 国家的民族关系 B 国家的阶级关系 C 国家的领土关系 D 国家的中央与地方职权关系
10.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_________
A社会地位B政治待遇C法律身份D特殊标志
11.主持直接选举工作的组织是__________
A选举委员会B主席团C本级人大常委会D选民小组
12.某选区登记选民有1168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是5840人,该选区正式代表名额为二名。三位代表候选人甲、乙、丙所得选票分别为2920票、2921票、3000票,请问三位代表候选人谁能当选为正式代表__________
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甲D 甲、乙、丙三人均不能当选
13.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___________
A二分之一至一倍B 三分之一至一倍C 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倍D 一倍
14.中国共产党是我国领导党,下列不属于党的领导方式的是____________
A 思想领导B 政治领导C 组织领导D 行政领导
15.现行宪法规定,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___________
A重要组成部分B 必要补充C 有益补充D 重要补充
16.言论自由属于我国公民的___________
A 人身自由权B 政治自由权C 人格权D 文化教育权
17.我国首次增设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规定的宪法是___________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8.现行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有依照法律规定__________
A提出批评的权利 B提出申诉的权利C取得赔偿的权利D要求给予处罚的权利
19.下列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物质帮助权对象的是___________
A 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B 年老的C 疾病的D 丧失劳动能力的20.根据宪法,有权审议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的机关是__________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省级人大
21.张某是某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他可以兼任的是下列哪个职务__________
A 某省党委副书记B 某省省长C 某法院院长D 某检察院检察长
22.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A指导关系B监督关系C平行关系D隶属关系
23.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国务院领导体制为__________
A双重从属制B总理负责制C集体负责制D合议制
24.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__________
A监察机关B司法行政机关C法律监督机关D纪律检查机关
25.我国基层政权机关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A.领导与被领导B.指导与被指导C.监督与被监督D.委托与被委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
A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 住宅不受侵犯D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依现行宪法,下列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_____________
A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 自治州人民法院C 自治县政府D自治乡政府
3.依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对__________
A.中央人民政府负责 B.特别行政区负责 C.全国人大负责 D.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
4.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全国人大代表组成是____________
A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选出的代表B 军队选出的代表C 国外华侨选出的代表D 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
5.下列国家领导人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_____________
A 国家副主席B 国务院总理C 中央军委主席D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以下句子的内容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括号中打√,不正确的打╳;若不正确则须改正,每题3分,共15分)
1.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依法治国的原则于2004年宪法修正案时确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宪法监督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4.我国宪法第5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合法的权利与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权力机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法条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现行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行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论述题(共1题,15分)
试论述我国选举的普遍性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案例分析题(共1题,15分)
2005年,周女士,系原中国建设银行平顶山市分行出纳科副科长。今年55周岁的周女士认为自己身体很好,可以胜任工作,没有到必须退休的地步。但平顶山市分行认为,依照《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周女士已达到5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必须退休。周女士申请劳动仲裁。
河南省平顶山市仲裁庭于2005年10月17日作出裁决,裁决书中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申诉人提出的关于《暂行办法》与我国宪法和国际公约相抵触的问题,不属于仲裁委受理范围,被申诉方根据《暂行办法》为周女士申办退休手续符合我国现行退休政策。因申诉人未提供支持其观点的有效证据和法律依据,故仲裁庭对申诉人的申诉请求不予支持;全部420元费用由申诉人周女士负担。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
(1)案例所涉及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4分)
(2)我国宪法对上述基本权利的规定内容及如何理解?(7分)
(3)《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属于什么性质的文件,如果其违宪,依我国宪法应该如何解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宪法名词解释一
1、宪法: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原则、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2、宪法制度,它是宪法的制定、宣传、解释、补充、修改、监督、实施,以及 违宪审查处理一系列规定和原则的总和。3.宪法的特征:
a.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动作的原则。
b.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c.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4.宪法的指导思想:是指规定宪法的方向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思想,它决定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
5.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始终采取的、贯彻整个过程的基本立场和准则,是宪法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6.宪法规范: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具体来说是调整国家权力运行与人权保障的法律规范。
7、宪法制定:宪法的制定简称制宪,也就是宪法的创制,是指宪法制定者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创造宪法规范的活动。
8、宪法修改:宪法的修改简称修宪,是指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宪法文本的某些条款、语词或结构予以变动、补充或删除的活动。
9、宪法解释:容、界限和精神所作的说明。
10、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以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和保障公民宪法权利的制度。
11、事先审查:又称预防性审查,指在法律、法规和其他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过程中,由专门的机关审查其合宪性。如发现与宪法不符可予以纠正,避免其在制定完成并生效后产生不良后果。
12、事后审查:指对已生效的法律、法规在执行、适用的过程中,因发现有违宪的可能性而予以审查,或者因特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宪法而提出请求时,才予以审查。
13、附带性审查: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因提出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违宪的问题,而对该法律、法规进行审查的,叫做附带性审查。
14、宪法控拆:指公民个人有权就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法规的侵害而向宪法法院提出控拆的一种制度。
15、宪政:就是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也就是用宪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事实确定下来,以便巩固这种民主事实,发展这种民主事实。
16、国体:是指反映一个社会的阶级构成,表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17、政党:是由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中的中坚分子组成的,并为反映和实现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而奋斗的政治组织。
18、政党制度:是国家有关政党的组织、活动以及政党参与政权的方式和途径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和惯例的总和。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0、经济基础:或称经济结构,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归谁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和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三个方面。
21.经济制度: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分配方式在内的生产关系制度。
22、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成员公有,由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23、集体所有制经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集体单位内的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24、个体经济:是由城乡个体劳动者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以自己从事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
25、私营经济: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形式。
26、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进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等。
27、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其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机关。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在实际上和形式上都不属于一人所有,而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掌握的政权组织形式。
29、君主制,国家最高权在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在君主个人手中,君主终身任职 并且实行世袭的政权组织形式。
30、议会制,即议会共和制,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政府,并对议会 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31、总统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直接组织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而对产生它的人 民或组织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3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和活动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 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这权力的基本政治制度。
33选举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拔和推举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34、选举:指选民、选举单位或国家机关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原则、程序和方式选定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
35、选举的组织:是承担选举的各项准备工作、主持选举和宣布选举结果的机构。
36、选举制度,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有关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 民和代表之间的关系。
37、等额选举,候选人名额与应选代表名额相等的选举。
38、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我国从1979年选举法 开始变等额选举为差额选举。
39、选区,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基础进行直接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的区域单位。40、选民登记,对每一个享有选举权的公民,从法律上确认其选举资格的一项必经法定程序。
4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特定国家的统治者按照一定原则组织政权,实现其行使 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
42、地域代表制,按选民的居住地区划分选区,或者以区、县、乡等行政区域为 单位,并根据区域的人口比例选举代表的制度。
43、职业代表制,按职业团体为单位选举产生一定数额代表的制度
44、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取的,划分国家内部区域,调整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和形式。
45、单一制国家:指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46、复合制国家:指由两个或多个成员国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
47、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
48、邦联,指两个以上的独立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目的组成的国家联合。
49、地方自治制,是指国家所确认的由特定区域的公民所组成的自治单位,在国 家授权下,自主管理所辖区域事务的制度。
50、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按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将其领土分成若干不同层次的区 域,并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分别管理,以实现国家职能的法律制度。
51、民族区域自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在国家统一偏下,以少数民族 聚居或多民族杂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
52、自治条例,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 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以及其他各种有关重大问题 的规范性文件。
53、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自治权的范围 内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事项的规范性文件。
54、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经过最高国家机关决定,可以容许局部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依法保存不同于全国现行制度的特殊制度。
55、特别行政区: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社会、经济制度,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区域
56、行政长官,是指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其执照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的规定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
57、公民的权利: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公民实现某种愿望或获得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58、公民的义务: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为一种必要性。
59、控告权:指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揭发和指控的权利。
60、国家元首: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对内和对外的最高代表。
61、代议机关:又称代表机关、立法机关,指建立在现代民主政治基础之上,主要通过选举方式产生并组成的以行使国家立法权为主要职责的国家机关。
62、一院制:指议会由一个民选的议院组成,统一行使议会职权,一般称为议会或国会。63、两院制:指议会由上下两院组成,分别行使议会职权。
64、行政机关:指国家根据统治集团的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65、法律监督:指享有法律监督权的机关,对国家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监督。
66、国家标志:又称国家象征,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代表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的象征和标志
67.公民: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按照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68.公民权:是指一国公民在法律上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或资格,是国家规定的本国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法律表现。
69.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应该和实际享有的权利;公民权则是人权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本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70.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人身自由权: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以及与人身自由密切联系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d.社会经济权: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e.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f.特定人的权利:妇女、母亲、儿童、老离退休人员、烈军属、华侨、归桥和侨眷在内的人员。
g.监督权利:
71、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和罢免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21、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被选举为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72、物质帮助权,公民在推动劳动能力或暂推动劳动能力而不能获得必要的物质 生活资料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集体福利的一种权利。73、休息权,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了保护身体健康,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国 家法律和制度的有关规定,所享有的休息、休假和休养的权利。
74、国家机构,国家依法按行政区域设立的行使法定职权的国家机关的总和。75、总理负责制,国务院总理有权领导国务院的各项工作,对属于国务院职权范 围内的事务拥有完全决定权,同时总理对国务院的工作负全部责任的制度。76.我国的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建立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77.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种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律和人民检察院。
78、自治机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是地方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第三篇:一、宪法的概念(定稿)
一、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语称
1. 古代中国:宪——宪章、制度、法令;法令的颁布,法律的实施。
2.近代中国:郑观应、马建忠;最早的有关宪法的法律文献——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3.近代西方:a英国,宪法constitution指有关国家政体或政制的根本原则;b近代宪法基本内涵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4. 注意:并非所有国家都将国内的最高法律称为宪法
例:1949年联邦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1982年加拿大——《英领北美洲法》
中国的约法,共同纲领
二、宪法的界定
A实质意义——从法律规范的内容界定法律;
B形式法律——法律的形式界定法律,即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异于普通法律,效率上高于普通法律的成文法典P3
注意:形式意义下的标准a具有法律效益的只能是成文宪法,或在不成文宪法中被确认为宪法性法律的制定法。b宪法中最重要的是根本条款,其他条款是派生和具体化。
三、宪法的形成特征(宪法的庄严性和更高的稳定性决定了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A宪法制定和修改机关不同于其他法律,拥有制宪机关;普通法律的起草由立法机关完成,无需专门机构;
B宪法通过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主要是三种情况:
a由立法机关以绝对多数通过;
b全民公决
c在制定或修宪机关通过后,再由公民表决才能通过
四、宪法的实质特征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对基本人权的保障
B对国家权利的限制
五、宪法的渊源,即宪法的形式
A成文宪法典
优点:内容明确,便于实施;严格的修宪程序,保障了宪法的稳定性
缺点:修改程序复杂,适应社会变化能力不强——应对措施:以宪法修正案形式修改宪法
B宪法性法律——带有宪法内容的普遍法律;带有宪法内容经立法机关赋予法律效力的政治性文件或国际协议,地区性盟约
作用:a在成文宪法国家,是宪法的补充,有时是宪法的具体化
b在不成文宪法国家,是法律规范最重要的形式P9
C宪法惯例——习惯与传统的总和;无特定的法律文书表现形式;无司法上的适用性;违反惯例不构成违宪,例子是英国
宪法判例——一般指法院在行使违宪审查权审判案件时形成的具有特殊约束力的先例
2011年10月13日星期四法律系奚海林
第四篇:宪法题库(一)--普法考试
1、(单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在我国《宪法》的规定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诉愿权内容?()
A.批捕权 B.批评权 C.检举权 D.建议权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利是指公民()。A.事实上平等
B.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C.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D.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正确答案:D
4、(单选题)下列有关宗教信仰自由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B.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C.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D.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应该开设宗教课程 正确答案:D
5、(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
A.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B.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 C.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D.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正确答案:C
6、(单选题)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属于我国公民的()权利。A.文化教育 B.社会经济 C.人身自由 D.政治自由 正确答案:
7、(单选题)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B.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受教育权利
C.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D.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正确答案:B
8、(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受教育权 B.选举权 C.环境权 D.劳动权 正确答案:C
9、(单选题)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中,()是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的。A.言论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迁徙自由
D.公民的人格尊严 正确答案:C
10、(单选题)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
A.提出民事补偿的权利 B.取得赔偿的权利
C.要求给予刑事处罚的权利 D.提出补偿的权利 正确答案:B
11、(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我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B.我国公民的出版自由不能被剥夺
C.我国宪法没有明确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
D.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抢劫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正确答案:A
12、(单选题)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B.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C.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D.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C
13、(单选题)公民应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义务是()。A.受教育的义务 B.依法纳税 C.劳动的义务 D.遵守宪法和法律 正确答案:D
14、(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B.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C.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正确答案:B
1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宪法没有规定对归侨权益的保护
D.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正确答案:A
16、(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关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公民申诉、控告或者检举,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B.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公民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C.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立即回复 D.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公民 正确答案:C
17、(单选题)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国家普及的义务教育是指()。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义务教育 D.职业教育 正确答案:C
18、(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服刑期间()。
A.没有选举权 B.准予行使选举权
C.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D.停止行使选举权 正确答案:B
19、(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遭受不法侵害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正确答案:C 20、(单选题)下列人员中不享有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是()。A.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 B.旅居国外的我国公民 C.受到刑事处罚者 D.受到行政拘留处罚者 正确答案:A
21、(多选题)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法院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检察院 正确答案:AC
22、(多选题)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B.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选举国务院总理、副总理 D.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 正确答案:ABD
23、(多选题)根据《宪法》规定,()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自治区主席 B.自治州州长 C.自治县县长 D.自治区法院院长 正确答案:ABC
24、(多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
A.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B.省人大常委会
C.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D.省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ABCD
25、(多选题)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A.公共卫生 B.治安保卫 C.人民调解 D.民事诉讼 正确答案:ABC
26、(多选题)《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
A.省长和副省长 B.乡长和副乡长 C.市长和副市长 D.县长和副县长 正确答案:ABCD
27、(多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C.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包括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D.国家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无偿征收或征用 正确答案:ABC
28、(多选题)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的建置和区域划分。A.民族乡 B.自治县 C.镇 D.乡
正确答案:ACD
29、(多选题)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A.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B.拥护国家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C.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正确答案:ABCD 30、(多选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
A.国务院工作办法 B.民族区域自治法 C.宪法
D.地方性法规 正确答案:BC
31、(多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自治区的人大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行使国家立法权 C.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D.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32、(多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下列哪几项是我国的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A.无记名投票原则 B.选举权利保障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D.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ABCD
33、(多选题)依据我国《宪法》的明确规定,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正确答案:BC
34、(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选出的代表组成。
A.特别行政区 B.工人 C.军队
D.省、自治区、直辖市 正确答案:ACD
35、(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A.民族乡 B.自治区 C.自治州 D.自治县 正确答案:BCD
36、(多选题)《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的职务。
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监察机关 正确答案:ABCD
37、(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有()。A.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C.依照法律纳税
D.保卫国家、抵抗侵略 正确答案:ABCD
38、(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是可以提出宪法修改有效议案的主体。
A.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正确答案:AD
39、(多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有()。A.立法权 B.决定权 C.监督权 D.任免权
正确答案:ABCD 40、(多选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A.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B.国家的利益 C.社会的利益 D.集体的利益 正确答案:ABCD
41、(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2、(判断题)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3、(判断题)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4、(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5、(判断题)国家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6、(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7、(判断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8、(判断题)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9、(判断题)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0、(判断题)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不可被剥夺。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五篇:馆陶一中学宪法自查报告
馆陶一中宪法学习宣传自查报告
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宪法学习宣传实施专项督察的通知》要求,我校对学习宣传实施宪法情况进行自查。我校认真对照督查重点内容开展自查工作,并对下一阶段学习宣传宪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1.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王东峰、许勤同志在河北省宪法学习宣传实施方案自查和配合保障中央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上来。
2.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见》(中发〔2018〕10号)和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实施意见》(冀发〔2018〕17号)精神和县法宣办《关于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实施意见》精神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的情况。
3.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关于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中宣发〔2018〕15号)和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省法宣办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冀宣文〔2018〕12号文件精神,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主题活动和县法宣办《关于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实施意见》的组织领导、形式创新、氛围营造的情况。
二、组织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我校把“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摆在今年学习宣传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在全校常态化开展宪法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员工宪法意识,坚决维护宪法尊严,推动宪法全面实施。为加强对学习宣传宪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及时成立《馆陶一中学习宣传宪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宪法学习宣传和法治。
组长:王明照校长
副组长:吕仁先书记冀成军副校长李书海副书记 成员:各处室主任、年级主任
馆陶一中学习宣传实施落实宪法学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共产党馆陶一中支部委员会办公室,吕仁先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孙保华任副主任并主持工作。
学校王明照校长要求全校积极开展《宪法》学习宣传实施工作,确保学习宣传范围全覆盖。为确保学习宪法常态化、制度化,除成立学习宣传宪法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障外,主动将学习宪法列入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确保学习工作分步骤、分层次推进。注重结合实际深入学。在全面系统学的同时,聚焦宪法修改中的重大问题,找准宪法精神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结合点,通过深入领悟依法执教、依法治教,学以致用。
三、对照督查内容,认真查摆不足
根据县转发《关于配合中央和省开展宪法学习宣传实施工作专项督察的通知》文件要求,严格对照上级关于宪法学习宣传的要求,我校高度重视,迅速开展自查工作,现将有关不足汇报如下:
1.学习宪法的广度还不够。我校虽然多次组织集中学习宪法文本、宪法知识,但将宪法和上级文件紧密结合起来学习的形式还不够,存在学习范围较为狭窄、“就宪法学宪法”的现象。尤其是对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王东峰、许勤同志在河北省宪法学习宣传实施方案自查和配合保障中央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等文件的学习还不够深入。
2.学习宪法的深度还不够。有的教师对主动学习宪法的意识还不够,存在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的现象,没有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进行深入学习,做到学以致用;有的只满足于掌握宪法文本的基本内容,对内容背后蕴含的宪法精神掌握得不够深,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
3.宣传宪法的形式创新还不够。目前,宣传宪法多停留在印发文件、橱窗等层面,未能充分黑板报、微信、视频、主题班会、专项学习、三会一课、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宪法,宪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实效性稍显不足。
四、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学习实效
1.组织专题学习,补齐贯彻实施短板。学校将组织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各级党组织将利用“三会一课”组织专题学习会议,将宪法学习与文件学习结合起来,重点学习研讨“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王东峰、许勤同志在河北省宪法学习宣传实施方案自查和配合保障中央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中宣发〔2018〕15号)等系列文件精神,积极落实“遵从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主题要求,补齐宪法学习贯彻工作的短板。2.提高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校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利用标语、微信、专题学习、三会一课、LED显示屏、橱窗展板、演讲比赛等形式广泛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