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有效学习后的读书笔记
“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殿”指什么?
人们在佛教寺庙中有礼拜等法事的时候才能踏进佛殿,没有事情的时候不能随随便便在佛殿里面走动吵嚷。这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最初的意思。后来这句俗语被引申为有事而来,没有特别重要的事不找别人的意思。
那么什么是“三宝”呢?原来,“三宝”又称做三尊,属于佛教名词范畴,具体指代的是佛教徒尊敬供养的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
“佛”是指觉悟人生的真相,进而教导他人的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诸佛;“法”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的教法、真理;“僧”是指修学教法的僧团。
三者都是信徒学习、行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实,三宝的“宝”用的是譬喻的手法,彰显的是佛、法、僧的胜德。这个“宝”字用得好,因为其中透露着深层次的含义:和拥有金银、珍珠、玛瑙等世间珍宝能使我们物质生活十分富裕一样,佛、法、僧等世间珍宝则能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静,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比起来身体所受之苦,精神上的愉悦才是最为重要的。
具体到这句俗语来说,“三宝殿”泛指一般的佛殿,佛殿是十分神圣的地方,人们对三宝更是怀着一种尊敬与敬仰的心态来进行祭拜的,在其中大声喧哗或者嬉戏都是被认为对佛的不尊敬的行为,是会受到谴责的,故而才有“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俗语以及其引申义。
趣味链接:“金銮殿”是指哪个殿
皇帝在“金銮殿”上,行使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时,才是人性与神性的最大分离,皇帝的威严也尽在于此。不知不觉间,“金銮殿”不再仅仅是一座建筑,而是凝聚了帝灵王气的象征,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足以令人胆战心惊的威慑力,逼迫着人们畏惧和退缩。但是,明清故宫里所有的宫殿当中,没有一座宫殿叫金銮殿,这个地方不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指的是哪座宫殿呢?
紫禁城里的宫殿确是非常多,而且每一座宫殿都有着自己的职能、功用,并非随意修建。明永乐时期,自紫禁城始建成后,随着历朝历代的不断修建,逐渐形成了外朝与内廷两大相对独立的建筑群。外朝是皇帝平时处理政务的地方,而内廷则是皇帝及其家眷日常居住之所。从人们对“金銮殿”的印象看,这座宫殿是皇帝与众大臣议政的处所,由此可见,这座宫殿应该是位于外朝的一所宫殿。
“一问三不知”
人们常常说“一问三不知”这句俗语,而且都知道它是指问什么都不知道的意思,但是你知道“三不知”的来历吗?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军队攻打郑国,而当时占据霸主地位的是齐国。齐国不希望有别的国家可以和它相提并论,当然就不希望晋国扩张自己的领土,于是就派遣了陈成子带兵去援救郑国。陈成子下面有个部将叫苟寅。齐军出发前,苟寅就对主帅陈成子说:“一个刚从晋国回来的朋友告诉我说,他们国家的军队将会派出大批的人马来袭击我们,而且扬言要把我军统统消灭。”一般的将领听了这句话肯定会对苟寅非
常感谢的,但是陈成子则不然,他对苟寅说:“咱们的军队在临行的时候,国君就对我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要记住千万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现在你听说晋军要来打我们,我对你说,即使他们来的人再多,我也不会害怕,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是不是想让我把你的话报告给国君啊?”
苟寅便知难而退,感慨而道:“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一定要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有个整体上的把握,然后才向上报告;但是这次我对晋军的人数、行动时间等都不了解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了蹄子上。
“一问三不知”即来源于此。
“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是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而不是指一个字值一千两黄金。“一字千金”的由来涉及了这样一个典故。
传说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赌注不是什么物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人当然不是什么碌碌无为之辈,他身上流着秦朝王室的血液,这个人就是秦异人。这个秦异人是谁呢?他没有太大的名气,但是他的儿子却是赫赫有名。其儿子不是别人,正是日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秦异人曾在赵国当人质,在大商人吕不韦的帮助之下、他登上了秦国的王位,是为庄襄王。秦异人得势之后,便对吕不韦十分感激,还封他为秦朝的相国。吕不韦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难免会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提高自己威望的目的呢?想来想去,他最后决定要学古人。他在下属的口中听到了这样的话语:“我们知道孔子,大部分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欣赏他写的《孙子兵法》。”听到这句话之后,吕不韦便打算要在有生之年尽快编出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吕氏春秋》,言下之意是要与孔子试比高。
吕不韦的三千门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吕氏春秋》的书稿写完了。之后,吕不韦为了要显摆自己,让大家都能见识到自己编的书,于是便让人把书稿重新抄写了一遍,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别说是上去挑书中的毛病了,就是走近书稿看一下都是战战兢兢的。不过,这部书在当时也算是书中的极品,是杂家的集大成之作,一般人挑出点儿毛病是很难的。
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三长两短”
成语“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词的比较委婉的一种说法。但你知不知道?这个成语是由俗语转化而来。
“三长两短”的由来与棺材有关。我们大家都知道,棺材是用六片木材拼凑起来的。这六片木材是长短不一的,长的木材包括棺木盖、棺底、两个侧面的棺木,短的木材包括前后
两个封口。棺木盖及棺底在民间被人们称为天、地;左右两片棺木俗称就是日、月;前后两块是彩头、彩尾。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呢?这里面还有一层说法,尸体入棺后才能上棺盖,躺进去之前棺材确实只有三长和两短,而这就意味着人的死亡。就这样,“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得越来越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其意义也被人们沿用到今天。“学富五车”
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学派林立,一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庄子学派是当时有名的学派之一。庄子学派认为他们自己的理论是当时学术的高峰,因此对其他学派进行批判,而对以惠施为首的名家学派及其辩论的命题,批判得尤为激烈,认为他们的理论片面而狭隘,庄子在《天下篇》中说道:“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意思就是说惠施的本领很多,他看的书有五车之多,但是他道术错误杂乱,他所讲的话都不中肯。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
“五花八门”
“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幻莫测。那么这句成语来源于何处呢?
一种说法是它来源于古代战术中的阵势。“五花”是五行阵;“八门”则是八门阵。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古代人认为,五行的各种变化构成了各种物质最基本的种种元素,加之五行又代表红、黄、蓝、白、黑五种色素。它
们混合在一起还可变为多种颜色,能够使人眼花缭乱。“八门阵”亦称“八卦阵”,就是按八卦的次序列为阵势的。但八八可变成六十四卦,常使对方军队陷入扑朔迷离之中。其实这两个词语都是令人扑朔迷离的意思。
第二种说法是它源于不同的行业。具体的“五花”有:代指卖茶花女人的金菊花;代指为人治病郎中的木棉花;代指酒楼上歌女的水仙花;代指玩杂耍的火棘花;代指挑夫的土牛花。具体的“八门”是:算命占卦的门中;搭卖草药的门皮;变戏法的门彩;江湖卖艺的门挂;说书的门平;街头卖唱的门团;搭篷扎纸的门调;高台唱戏的门聊。
“乱七八糟”
“乱七八糟”,形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一副乱糟糟的样子。这个成语经常用于口头语言。但是,你知道它是怎么出现的吗?说起来,它的来历还和历史上两个大的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两个事件就是“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
中国文化全知道:皇袍上为什么绣九条龙?(图)
古人称帝位为“九五之尊”。前文《易经》已有解释。又孔颖达《正义》记载:“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来就以“九五”比喻君位。而龙袍上的九条龙有四条正龙绣在前胸、后背及两肩,前后衣襟则各绣有两条行龙。就这样,如果从前后看去都有五条龙,隐含有九五之尊之意。不过算算,这样前后才只有八条龙,另一条龙呢?原来这一条龙是绣在衣襟里面,除非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得到,所以龙袍上共有九条龙,正好符合九五之数。
龙袍上除绣有九条主龙外,在云领、腰部、袖口上也绣有体态较小的龙纹。而龙袍下摆斜排着弯曲的许多线条,则称为“水脚”,在水脚上还绣有许多翻滚的波浪及挺立的山石宝物,称之为“海水江涯”,不仅蕴涵着“福山寿海、绵延不绝”的吉祥象征,同时也隐喻“江山一统”、“万世升平”之意。
第二篇:有效教师读书笔记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读了《有效教师》一书,真的让我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我的学生,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乐学善学的智者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永不未泯的童心
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一颗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高龄还在与小学生亲密接触,他们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
《有效教师》读书心
本学期,我收到《有效教学》这本书。在集体备课及课余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获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有效学习》更像一盏明灯,引领我们走向那有效教学的柳暗花明处。
首先,有效教学体现在有效备课上,从教学初期详细的备课,到现在简单的备课,在这变化过程中无疑经验在起着很大的作用,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把握住学生,但总是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一些失误,从而使有些学生就在课堂中不能很好的掌握住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这样做是不行的,必须做到有效备课才能让学生学得快学得好。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第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第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
其次,有效教学还体现在有效指导上,书中引用维果茨基的一句话“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注意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这句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也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指出了课堂必须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之下进行的。在语文课中上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指导比较多,在已往的教学中存在着几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1.未能明确课堂学习的主体。随着课改的深入,从很多教学观摩课上不难发现:教师很少有教学示范,只是动嘴动电脑,表面上花样百出,其实任何并不是本专业的教师同样可以借鉴操作。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只追求了广度而放弃了学习的深度,学生难以获得深刻的认知和体验。但是教师的示范会不会在课堂上造成孩子单纯模仿的环境和氛围,教师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使孩子又失去了主动性,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与教学课标有所违背?真让人进退两难。书中提出,如果我们把简单的教师示范改为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实践,效果就很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转化成为孩子中的一份子,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而是能够和他们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朋友。在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实践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现一些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一些具有关键性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既体现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又大大减少了孩子们学习实践时的盲目性。在学生遇见凭自己能力确实难以克服的问题时,教师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指导示范操作,与他们一同战胜困难。
2.指导不够清晰明白。在学习指导中,有些教师言语重复,唠叨不停,这样不仅难以清楚地表达意思,有时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实际过程中指导要适当。即指导的内容做到针对性强,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才给他指导。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现在教师给与学生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上。因此教师在指导时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提供支持性材料,并结合学生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给与指导。
3.指导时机把握不当。以往教学中往往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指导,新课程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注重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及发展,并非仅仅是技能的掌握。所以在学生最需要指导的时候,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可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要介入过早,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也不要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总之要适度,既突出主体,不包办代替,指导不是完全的告诉和给予,又要防止不必要不应该的指导,以免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也要防止不够充分的指导,以免学生感到手足无措。在初一伊始语文课堂上进行古诗词鉴赏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当学完一首诗之后,学生分组自由进行发言时,充分给与学生自学自练的机会,给与培养他们自己进行感悟、组织语言、选择角度的能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合作协调能力,相互之间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一些已经具备较强感悟能力及组织语言能力学生的小组给与他们的只是一些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对于一些还没形成鉴赏能力的小组给与一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这样就能使学生有的放矢,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精神。
4.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指导方法。学生个体发展是有差异的,而教师往往重集体指导;不能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调整指导方法,只是一味强调整齐划一的学习进程。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得到与自己实际状况相适应的指导,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教师要根据活动主题的特点和该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指导。所谓“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说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内容的选择,从教法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读完这本书犹如与名师进行了一次次心灵的对话。感谢《有效教学》,它教会了我用前沿的思维来看待学生,对待教学,更把我的心洗涤得一片明朗。
开展《有效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人的精神成长靠什么?靠读书。如果一个人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鉴于此,我校根据中心学校的安排,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全面启动了《有效教师》的阅读活动,力求让教师通过此项活动来增强专业素质,提高全面实施新课改的能力。
一、宣传准备
首先召开全校教师会,由校长亲自宣讲中心学校的关于认真阅读《有效教师》一书有关要求的通知,以及阅读《有效教师》的重要意义、要求和行动,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坚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增加读书的动力。
二、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本次教师的阅读活动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教师读书活动进行指导,组织、协调、督促,确保教师能够全部参加,调动教师参加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读书实效。
三、周密组织
本学期,我校教师的读书活动主要以教师自学为主,提倡教师摘录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并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以边读边悟形式上传到教师博客上,使教师能及时交流思想。学校不定期抽查教师的阅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同时学校每月举办一次体会交流或读书汇报活动,通过交流从而达到“一人所学为众人所学,一个所长为众人所长”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确保本次《有效教师》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1、4月16日下午,我们开展《加强师德修养 自觉规范教育行为》学习活动——学习《有效教师》系列活动之一。
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切,主讲人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等几个方面全面阐述当今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多元化发展的现实情况下,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自觉规范自身教育行为,做一名学生欢迎的老师,家长满意的老师,同行佩服的老师,领导放心的老师。教师们深感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只有全心全意扑在教育事业上,才能对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2、4月23日下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师如何评课》——学习《有效教师》系列活动之二。
“每次听课活动后,总有的老师不愿意或不敢评课,也有的教师评课抓不住关键,不解决实际问题,存在对评课认识不足或缺乏评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持人用上述一段话引入本次学习内容,重点学习评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评课要全面衡量,切记以偏盖全;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性。只有这样,切实解决课堂实际问题,注意语言技巧、把握评价方向和火候,才能发挥评课的最大效益,推动教学工作又好又快的展。3、4月30日下午,我们开展了“假如我是校长”演讲活动——学习《有效教师》系列活动之三。
20多位教师从校长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在新时期、新形式下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决定一所学校专业化发展步伐;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够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彰显学校特色等等。使在场聆听的领导、教师深受启迪。此次活动,为学校领导制定教师专业化成长近期和远期规划提供了启示,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意识。4、5月21日下午,我们开展 “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研讨交流活动——学习《有效教师》系列活动之四。
研讨交流活动上,每位教师就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如:教学中不断反思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阅读量和面,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锤炼语言,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自身行为习惯,影响学生一生成长;学习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等等。
正如郑校长在总结中说:教师的教学有效性,自身必须掌握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用读书来提高自身素质是教师成长的永恒主题,坚持!坚持!再坚持!是决定教师读书行为成败关键。我们将以《有效教师》阅读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教师读书行为,培育教师读书习惯,让教师真正行走在阅读与教育之间。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未完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智慧的光芒。我被书中的名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得到了更新。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
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岁高龄还在与不学生亲切密接触,谭迪敖老师整天与学生一起沉浸于小发明之中,多年如一日,乐此不疲。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有效教师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最近我学习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感受颇多。有效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研究者,是成功的教育合作者,是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本书也让我对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产生许多的体会。
一、胸怀大志
理想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灯塔。教师应该树立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社会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为人生目标。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我的工作是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辟一片绿地,播撒上真善美的种子。我想,这世界上,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那么我便获得了人生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价值。”我想我也应该有这样远大的目标,为教育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二、爱岗敬业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在教师中,敬业是使所有其他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好的教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帮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许多名师,都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他们的教育超出了课堂,敬业精神扩展到了学校、甚至社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热爱学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与互惠的感受创造了一种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好的教师总是给学生送去温暖,即使没有报答;总是拥有极大的耐心,一边又一边的传授知识;总是维护着学生的自尊,给于信心。
四、学而不厌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近几年,教材地不断更新,加入了大量的新知识,甚至将大学的知识带到高中阶段要求掌握。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要向书本、实践、各种信息渠道学习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的教育生涯还很长。通过对《有效教师》的学习,我体会做一名教师不难,但是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就不容易了。同时也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加明确目标,想着做一名有效教师的目标不懈努力!《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在教育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潮流,成为新时代瞩目的新型教师,已成为我们大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而如何提高教学实效,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时提高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在读了《有效教师》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内心萌动出以下的些许体会,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在此,愿与大家分享。在“有效教学”理论中,注明了有效教学的教师五种关键行动。
1.清晰授课
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的清晰程度如何。有效教师能使要点易于被学生理解,能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他的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而“欠有效”教师则语言含糊,有歧义或不明确,或者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或者给学生的指导常常让学生不能理解,需要一再反复说明。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清晰而直接地与学生交流,他们常常跑题,他们的讲话或者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或者讲话方式削弱了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学,呈现材料就可以少花时间,而且学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确地回答你的问题,你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
2.多样化教学
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问题,教师可以提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问题,如果把它们同课时节奏与序列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富有意义的多样化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掌握提问艺术。多样化教学的另一明显有效的方法,是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教室里的物质的质地、多样的视觉效果都能增加教学的多样化,并与学生的注意力相关。学生注意力水平越高,教学有效性越高。看来,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是
有效教师的重要特点。
3.任务导向
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学。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越多,学生学习机会就越多。在课前课后,教师都应自问: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用了多少时间?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如果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而不是先把时间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过程和教材上,然后才让学生获得教学内容,相比之下,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果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增加学生学习时间。
学生实际投入学习的时间,与教授某个知识点的时间不同。教师的教根本上是用于学生的学,如果在上课的任何时候,居然有1/4的学生在走神,那么有效
性便打了折扣。
5.确保学生成功率 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那么学生成功率高,学生不完全理解任务,会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那么成功率中等;而如果学生根本不理解任务,更谈不上完成任务了,那么这是一堂低效无效的课。教师的任务导向(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投入率与学生成功率密切相关。高成功率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和学习的积极态度,是有效教师最大的追求。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是有效教师的标志性特征。
首先,什么是有效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有效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研究”三位一体。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许多实践也表明,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有一位学者这样说过:“一个写十年教案的教师不一定是位合格的教师;而一位连续写五年教学反思的教师,一定是位优秀的教师。”教师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课后,首先要及时,课后的一两个小时之内是有效反思的最佳时机,最迟不能超过当天;其次要形成文字材料,写在教案后,写在日记本或专用笔记本上,也可随时发表在个人博客中,与大家共享;同时,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反思进行总结,形成文章,在媒体上发表,这样能促进教师进行高层次的反思。
其次,有效地教师还应该具有博大而炽热的爱;是乐学善学的智者;更
拥有永不未泯的童心。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我的学生,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乐学善学的智者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一颗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高龄还在与小学生亲密接触,他们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我们应时刻反省,使自己在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上更加成熟,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几点教学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由于继续教育考试的原因,使我接触到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环境,从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策略,最后到有效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每个单元都由问到述,由述到论,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有典型案例。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教师的理解和关爱,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引领教师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成就自我。也让我对成长为一名有效教师产生许多感悟,感悟
一、发自内心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成长为有效教师的动力源泉。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深爱学生,就不会只停留在教好知识、考好考试上,而要立志交给他们终身受益的东西。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我的学生,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感悟
二、有效教师是乐学善学的智者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职业更是特别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一项对特级教师的调查表明,他们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的学历未达标,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却从教后的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过程中,成长为学养深厚,专业扎实,才识渊博的名师。这也是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利用个人时间学习了《有效教师》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未完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智慧的光芒。我被书中的名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得到了更新。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时刻警醒自我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岁高龄还在与不学生亲切密接触,谭迪敖老师整天与学生一起沉浸于小发明之中,多年如一日,乐此不疲。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有效教师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见要成为有效教师对于学习的至关重要要有深刻认识,要把学习作为自身发展、胜任教学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的思考,那么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四、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一位特级教师总结自己的待人之道是:“念人之功,容人之过,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多么豁达的胸怀,剖析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前进的灯塔,沿着名师的足迹,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当前,面临有很多学生厌学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通过学习《有效教师》,深有感触,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有效教师》中明确告诉我们要走一条“教研结合,从教学熟练型走向专家型”之路,我决心成为一名这样的教师,以不愧对自己的青春年华。查有梁先生总结了一段关于“研”的妙语,我时时用他来鞭策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总之,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从它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倍受关注与探讨的话题。特别是对于如今提倡的素质教育及其相关的课改问题,已经渐渐成为学校,社会及家庭关注的一个重点。书是知识的结晶,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广大教师阅读更多教育教学的文章,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通过阅读有很多的感触。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1.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四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数学教学应该以发展为核心,学生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2.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学生又是一个个存在个性差异的活动对象。由于学生在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中的“差参不齐”,但我们绝不能就凭此而人为地把学生分为好学生与差学生,只是发展的进程有快有慢罢了。教学的过程教师不应该是一位“独裁者”,应该是一位致力于帮助学生、涉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良师益友”。
二、追求卓越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已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共识。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无意于法则,而自合于法则”的完美体现。求“实”。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没有教学的合规律性和合个性,就没有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演性和审美性。只有教学的合规律性和合个性的统一,教学才成为引人注目、令人为之倾倒的艺术品,教师才能成为受人钦佩的教学艺术家。”
求“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或技巧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教学艺术是在科学地再现的求“实”中,师生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活”化,以达到科学再现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
求“新”。在学习别人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与发展,显现自己鲜明的个性。创造是一切艺术的特质,没有创造也就无所谓艺术。
求“效”。学生在艺术的课堂教学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取得了非一般的教学效益。
通过读书活动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要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读《欣赏与评析》有感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有人说,听过支玉恒老师一次讲课的人,就不容易把他忘记。这话说得有道理,我相信。”这是著名教育家袁瑢对支玉恒老师的评价,我非常认同。
前几年(具体时间已经忘了),本人就在石岐北区影剧院最切近地欣赏了支老师挥洒自如、举重若轻的课堂教学风采,深刻地感觉到支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他那具有独树一帜的潇洒、机智、不拘一格、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至今,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近日,在翻阅书架上的书时,无意间竟翻出了多年前买的、而自己一直忘了看的支老师著的《欣赏与评析》,真让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该书共分十大部分,分别是破题开篇、整体认知、课题设计、段的训练、认识事物、体会情感、思维训练、课堂练习、质疑问难、课堂综结。从本书的文字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支老师对教材内含的深刻理解,可以看到他教学设计的精到和巧妙,看到他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是那样的从容而有效;看到他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和破解是那样自然流畅、水到渠成;看到他以极富感染力的,充满幽默和隐喻的教学语言给学生指点迷津,使学生沉浸在获得知识之后的那种满足和愉悦之中时,让人亲临一种艺术享受。
支老师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具有这种艺术的品位,除去他个人的教学素质修养之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明确认识到并在教学中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记得那一次,他在北区影剧院讲的《太阳》这一课,最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为在场的听课者展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群书堂”。曾几何时,课堂上的板书可以说是老师的专利学生的禁区。“板书”,是老师设计板写出来,学生只是有时可以抄一抄。而支老师的两节课中,教师打破常规,别出新意地让学生到黑板上把自己读明白了的内容要点写出来,而后又标出序号,最后又排列组合成一个“系统表”。在这三个过程中,就有几十人次上台板写。当然,这种“谁想好了就上来写”的“自由式”板书,又是在老师的导引下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这两节课是实实在在地把教师的“一书堂”变成了学生“群书堂”。整个课堂学生读书、发言、板演、质疑等个人活动面达接近100%。教师所有的问题,都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思考,得到解决的。这样的课,真正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上课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场听课的几百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一致给予高度评价。
读了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建立在对语文学科性质、任务、方法的理解上,建立在认真钻研教材,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之上。任何一个老师都知道,要上好课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钻研,对学生的实际有透彻的了解。有人主张,教师每讲一篇课文,都应该把课文熟读成诵。背下来课文是否就算把教材吃透了呢?并非如此。背熟一篇课文不难,难的是真正理解它:理解它的内容、理解它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教材编排的用意,理解教材隐含着的哲理和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认识事物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理解为表达这种观点所使用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手法及其妙处,等等。理解到这个程度总该算把教材吃透了吧?仍然并非如此,因为教师备课不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人”。要考虑如何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转变为学生的理解,更要举一反三,使学生学会理解的方法,进而形成阅读能力。
《塑造教师》读书心得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近20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读完了《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
在“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学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滿希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
2、自我增进
3、改善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师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須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做最好的老师》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体会。
第三篇:《有效教师》读书笔记
《有效教师》读书笔记
赵晋卿
《有效教师》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未完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智慧的光芒。我被书中的名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得到了更新。从中领会许多知识,让我获得几点感悟。
一、爱心---伴随有效教师的成长
在这本书中,描述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施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成功源于热爱,只有心中装满了对教育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才能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
二、反思---促进有效教师的发展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要成为一名有效教师一定要善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满怀爱心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读了《有效教师》之后,我意识到自己要想在教 1
学上有所建树,就一定要时时反思,没有反思,就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不会有突破。
三、学习---成就有效教师的未来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所以,要做一名有效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总而言之,《有效教师》这本书中那旁征博引的语句,那千锤百炼的格言,给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被书中的名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实现了飞跃。我决心沿着名师走过的足迹,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获取自己进取的途径与经验,做一名“有效教师”。
第四篇:有效教师 读书笔记
《有效教师》读后感
认真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有效教师》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注重过程,我感受到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读后有诸多情感想,这本书主要是写教师的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细细品味它,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收获良多。
一、对自我的感悟
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有什么样的精神态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态度的创造与给予。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平庸者经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领导偏见,而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让爱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有效教师》这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实践报告指导。
《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的解释是“效果,功效”,其词条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综合起来就是各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
有效就是高效能。“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寻、反复实践的课题。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反思。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基
础是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重点是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即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
二、对学生的感悟
当前,面临有很多学生厌学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通过学习《有效教师》,深有感触,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
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有效教师》不像平日里的理论书籍那样枯燥无味,整本书中都自自然然的书写着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字字散发出来的是执着的人才有的努力与付出;句句相连的是倾心于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与奉献;篇篇倾谈的是充满热忱的人才有的智慧与希望。
正如文中的提问“什么是有效教师?我怎样成为一名有效教师?这需要多长时间?”这么简单的几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内心的疑问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赏了两边的风景,却看不到前方的路标,低头前行的那份茫然让我的内心格外苦闷。顺着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读下去,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
第五篇:学习《有效教师》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师》心得体会
罗长超
拿到《有效教师》一书,我立即被“有效”两个字所吸引,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基本理念和实践指导。读完《有效教师》一书,我感触颇深,觉得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爱 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在学生眼中,老师是知识的使者,爱的化身。人格是人的思想、品格和情感的统一体。圆满的人格就像 一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个足,缺一不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心智和情感 交流的过程,人格赋予教师的言、行、情、态等活动和形象的一种品位。教师正是以这种品位来熏陶学生的。教育是传播文明、塑造灵魂的神圣事业,有效教师是以 人格来实践对事业的追求。给学生一些理解和宽容,他们回赠给你的却是满满的温情。
二、以德立教,奉献中积累。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德为师之本”是古今公认的师论名言。高尚的德操是有效教师的基本素质。1998年 被评为“全国十杰教师”的王运遂老师,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而选择了自己承担重负,他把所有时间用来研究教改且“奋战题海”,几年间自己解答了上 万道习题,从中精选给学生。为此他拒绝了所有的赢利项目,家教、兼课等全被一口回绝,可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一直都不宽裕。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古今中外的不朽名师们,都是在以德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中获得成功的。
三、教师要有饱满的教学热情:伏尔泰说过:“人们每天所做的最勇敢决定,莫过于决定拥有一份好心情。”教师对教学拥有饱满的热情,能使学习充满乐趣。教师对教学的热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可以感染他人,使课堂内外都充满活力,有助于建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氛围。
四、教师要具有娴熟的专业知识: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不论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请跟上您所学的专业的发展趋势。要成功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与本专业相邻的学科知识,这是适应科学不断分化和综合特点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这些丰厚 的积累为依托,才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把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过程方法体验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融为一体,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如果教师知识贫乏,只知道 书本和教参上的知识,就只好按照书本和教参的提示,照本宣科。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发展多方面的爱好、才能,也不 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五、教师要具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方式为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专业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课堂组织和调控技能、研究技能、综合运用信息技能和自我监控技能。有效教师要具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必须以教师专业的职业精神为主题和核心,也是现代师德的主题和核心。第一,教师的专业精神首先体现在对自己专业的忠诚。第二,教师的专业精神体现为对专业永无止境的持续追求。第三,教师的专 业精神体现为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第四,教师的专业精神体现在自觉遵守专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第五,教师的专业精神表现在认同和尊重专业发展机制。第六,教师的专业精神还表现为一种职业的牺牲精神、职业的责业精神和职业的奉献精神。作为老师,当学生遇到危机、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当能够挺身而出,为保护学生宁愿舍弃自己,对每一个学生的现在和未来负责。
六、有效教师具有反思的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成为研究者。实 践、反思、研究三位一体,反思贯穿其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经 验+反思=成长”,是学者波斯纳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主要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更深层的对话。作为乡镇教师,我们都具有一种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名师的成长过程 使我看到了自己苦干的盲目性,意识到了自己正处于“只顾埋头走路,而忘记了抬头看天”的状态。要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 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必由之路。经验是过去的知识积累,经验意味着被动地接受、模仿和继承;研究是面对新的问题,意味着主动地探索、创新和发展。今后,我要对 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梳理,进行思考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思考自己,借鉴别人,留下精华,扬长避短,丰富自我,超越自我,以便更好地成长和完善。
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特别注重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有梁先生总结了一段关于“研”的妙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 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为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研究的基本素质,亦教亦研,常教常新,逐步实现由 “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一个没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永远是一个“教书匠”,素质和能力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和提高。
剖析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前进的榜样,只要我们沿着名师的足迹,不断加强师德修养,自强,自创、自我反思就会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完成人民的重托,为民族的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今后我会加倍努力在教育事业上学习、奉献和钻研,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