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1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张

时间:2019-05-12 08:3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11-1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11-1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张》。

第一篇:10-11-1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张

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

1、考试方式:课程论文

2、选题:

(1)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分析你家乡(省或地级市或县)区域经济的变化

(2)运用城乡统筹理论,分析你家乡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3)运用产业集聚与扩散理论,对你家乡在产业承接、转出的案例进行分析

(4)运用区域开放度变化理论,论述相对欠发达地区如何防止生产要素的过度流动

(5)运用区域政策手段,论述如何促进你家乡(省)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3、要求字数6000以上,需要有具体数据支撑观点

4、参考文献要求到2011年

5、时间:下学期开学第二周由班长统一交

第二篇: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摘要

本文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然后结合区域的“城市性”视角,重新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了两条城市化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最后从中国的国情从发,总结出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应是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关键字:城市化;区域的“城市性”;新型发展道路 中国城市化现状

在2013年末中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3.73%,虽然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但是仍有约6.5亿农村人口。将来,根据有关专家的推算,中国将来人口的峰值是达到15亿,达到高峰以后人口就开始逐步递减了,即使中国的人口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按照城市化65%的城市化来算,那个时候农村还有5.25亿人口,但是这种大趋势是清楚的,现代化体现在城市化,使全体农村都能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的,城市化也应该走新型道路。但是近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看,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严格讲来并没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却在政府主导下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病”。因此,搞清楚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慎重地选择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

二、城市化的含义与区域的“城市性”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涉及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说,城市化是相关学科都极为关注,而含义或定义又最不统一的概念。

人口学给城市化的定义,流行的是美国人口学家威尔逊主编的《人口词典》的解释:“人口城市化即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显然,他们强调“人口城市化”。也有的人口学家直接用“城市化”替代“人口城市化”,如美国著名人口学者赫茨勒就这样说:“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向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经济学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城市化,强调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和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过去一个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投入的增长。”

在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给出这样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仅突出了农村人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城市型转化,而且还强调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既着眼于农村发展,又着眼于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城市化定义。

上述对城市化含义的几种经典表述,反映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学者处在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国度而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城市化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城市化深刻内涵的认识也应该不断丰富。上述几种经典表述,是对发展中的城市化深刻内涵的科学概括,给我们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区域的城市性:城市化含义的新认识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呢?这里需要引进一个概念:区域的城市性。所谓区域的“城市性”,表示一个区域的综合特征已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管理及观念等方面的差距很小,“二元”结构不突出。在这样的区域,人们住在乡村也能分享城市化的成果,是一个具有“城市性”的区域。与区域“城市性”相对应的是区域的“乡村性”。乡村和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聚落,而乡村与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制度、管理与观念等方面结构特征完全不同,乡村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乡村性”,城市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城市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集聚高地,“城市性”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城市在对腹地农村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的过程中,既不断提高自身的“城市性”程度,同时又改造农村地区的“乡村性”,农村地区会逐步退化“乡村性”、生长“城市性”。这样,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不断提高,区域城市化程度也就不断提升。显然,“城市性”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引入“城市性”这个概念,可以从新的视角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含义,给城市化定义作出新的表达:所谓城市化,就是在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区域,城市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两种城市化发展道路

将“城市性”引入城市化的内涵,对城市化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就会有新的认识。概括起来说,自城市化出现以来,人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志是人口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自1760年产业革命推进城市化的起步以来,世界城市化主要是走这种发展道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又称人口城市化,是原发型的城市化道路,工业化是这种城市化的基本推动力。由于工业化催生了工业,而工业布局又集聚在城市,城市工业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农村劳动力比较收入低于城市工人,就会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家庭人口也会随之进入城市,人口城市化率就会逐步上升。而工业化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又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也就持续发展。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虽然会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却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农村的衰退;二是“城市病”的普遍出现,发达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贫困问题。这两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促使人们深刻思考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化发展道路也逐渐开始转型,出现了一种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管理与空间布局等结构向城市转型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程度的核心标志是区域的“城市性”。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人口城市化率达50%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新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就会大面积地出现。显然,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过程中孕育的,如果说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传统城市化道路,那么,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则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明显提升了区域的城市性,与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实践表明,当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时,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就开始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转变。这个特征表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具有向结构转换型城市转变的必然趋势。第二,区域城市性的提升是广域性的,是城市化的“泛化”发展,表现为中心城区人口向周边小城市及郊区的扩散,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变动趋向和城市化的“极化”发展完全不同。这个特征反映了城市化的社会进步性,缩小了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实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现代历史的“乡村城市化”,提升了国家和区域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居民不论是居住在城市区、郊区还是乡村地区,都能从事现代生产方式,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乃至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性变化,从而推进了社会发展。第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是工业化,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不仅有工业化,还有信息化。因为信息化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可快速、广域地通达要素的空间联系,比工业化更有力度地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将呈上升趋势。

四、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2013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率为53.73%,已超过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换型城市化转变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走什么样的新型城市道路,就是一个必须作出科学选择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在中国会逐渐弱化,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农村人口过多、过快地向城市集中,会超越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造成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早已出现的“城市病”,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有必要在规模和速度上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第二,农村发展出现的新因素,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会产生“黏性”,一些已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农村的“回流”。这种现象目前虽然不多,但表现出一种重要的趋向,也会导致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会逐渐趋缓。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也在发生,从而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减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势头。

(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基本标志是区域城市性的提升。这种城市化已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并会逐渐强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从对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两种城市化道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乃至未来的较长时期内,两种城市化道路会在我国并存,显然,这是一种“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相对于我国过去那种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今后及未来时期应该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三)“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也可称“转移”与“转型”同时推进的“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与“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出现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三者相较而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从城市化的推动力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由工业化单一推动的。当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当然信息化与工业化也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

第二,从人口流动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农村人口会就地实现城市转型,另一方面,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会向郊区或农村地区流动。“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较为复杂,既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又有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人口流动和就地转型并存。

第三,从城市的空间结构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集中而“极化”;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相对分散而“泛化”;“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则两者兼有,空间结构既有集中而“极化”,又有分散而“泛化”。

第四,从城市化率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化率一般在30%以下;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高的情况下,50%的城市化率一般是这种城市化的起点;“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只有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发生时才可能出现,一般也是出现在城市化率超过50%的发展阶段。

第五,从区域的“城市性”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因为是集中而“极化”的空间结构,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因为是相对“泛化”而相对均衡的空间结构,并且出现城市化地区,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高;“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因为具有两者的共同特征,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高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但又低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总体上仍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性”。

第六,从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看,由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第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第一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产业结构大体上是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处于后进地位;由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有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会大幅度下降,产业结构大体呈现出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结构特征;“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也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也会出现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相同特征。从以上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是符合中国国情,更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走出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走向人口转移和结构转换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

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虽然是我国当前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但仍然是一种过渡性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方向将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我国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时,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将会取代“双轨”发展型的城市化,成为那个时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形式。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将会出现逐步升级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从1949到2000年的50年间处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从2000年起开始进入这个阶段,大体也是50年左右;第三阶段是增长引起需求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重心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化。与第二产业就业具有周期性特点相比较,第三产业巨大的就业潜力是结构性的,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了城市就业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与此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了农业的边际产出,有利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这一过程最终提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

五、结论

依据以上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组成了一个互为促进关系的动态系统,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就业率和城市人口密度作为系统内部的关键因子相互作用影响促进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发展。相应的政策取向是,一方面,政府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城市就业率和人口密度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推动内需经济增长。在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键因子进行系统考虑的基础上,寻求实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参考文献: [1](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7. [2]杨开忠.中国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概念模型[J].城市问题,2001(3):4-7. [3]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评述[J].经济评论,2007(4):143-150.

[4]郭晔,赵艳群.城市化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1):109-114.

[5]沈坤荣,付文林,李子联.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方式转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1):46-54.

[6]王稳琴,王成军,刘大龙.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3-128.

第三篇: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选题

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选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低碳城市的主要发展路径研究

2、徐州市发展低碳城市的政策选择

3、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产业政策研究

4、徐州市绿色交通政策研究

5、徐州市低碳照明政策设计研究

6、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7、徐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8、徐州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 SWOT 分析

9、徐州市创新软环境评价

10、江苏建设创新型城市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研究

11、江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研究

12、国内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与政策实践

13、徐州市传统产业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4、徐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和实践

15、徐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选择与发展策略研究

16、徐州市发展低碳经济思路及对策研究

17、低碳发展视角下徐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研究

18、徐州市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19、基于低碳经济的徐州市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模式研究 20、徐州与济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21、苏北与苏南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22、徐州与苏州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23、徐州与济宁产业结构水平比较研究

24、徐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25、徐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第四篇:区域经济学论文

院系:国际教育学院

班级:国际商务096班

姓名:

学号: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简述、特点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包括整体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个体系,是完整的,子系统的不协调会限制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整体系统也要控制子系统,实现共同的目标;公平性:只有做到公平,当代人才能获得和后代人同样的发展机会;动态性:整个体系当中的子系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要注意子系统的协调;效率性:因为效率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效率性作为重要特征;可控性:在整个体系的运作当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体系造成影响,这就需要调控来保证整个体系的顺利进行;地域性:区域发展并不平衡,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地域特点。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2、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3、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4、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5、“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整个世界范围之内,不恰当的消费模式所导致的贫困加剧、环境恶化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是地球人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生产模式,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高消耗,高消费,然后造成高污染。这种方式是靠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加快经济的增长,靠高消费生活资料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机会出现资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这种模式,把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这是区域经济想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保持企业各个环节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生产,要流通,要使消费者消费,这是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只要在社会当中生存,就需要消耗各种资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要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环境和生产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想可持续利用,就需要人们充分并且有效使用自然资源,不应该过度的索取和对自然资源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因为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技术条件有限,废物不能被循环利用,这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做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现区域人口的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人口政策,使劳动力的再生产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人口的规模适度。提高人口的素质,可以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来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发展文化建设,提高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公共的政策来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收入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尽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赢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首先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区域在开发开放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过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次,区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维持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使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得到发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三,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使其恢复环境的自平衡能力。同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经济前提,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也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施节约型战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保持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张的是不浪费和集约型的方针。要简历资源的价值体系,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消费市场的市场经济模式,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优化资源的配置,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政府的调控来明确资源的使用权,规范自然的使用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四)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科教兴国战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驻澳策略,应该把高科技以及技术研究结合起来,加速科技的进步,提高科技的贡献率。要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名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把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作为中心,把高产和高校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内在的动力,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转变。

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城市的竞争力不再仅仅是城市个体之间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城市所在区域的整体实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显得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因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区域经济学论文

云南省烟草行业分析报告

姓名:张旭远 学号:200910405215班级:呈贡金融

一、摘要:

“两烟”是云南的第一支柱产业。1990-2004年的14年间烟草累计实现两烟税利4287.3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0%以上。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烟草种植自然条件,有较广阔的烤烟种植地域,有600多万亩烤烟生产基地。烤烟收入是云南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共有92个县、789个乡(镇)、200万户种烟,仅烤烟一项每年使农民人均增收100-150元,2004年,烤烟为全省农民人均创收197.5元,为地方财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云南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卷烟工业,全省烟草企业,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卷烟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箱,年产量达到600余万箱。2004年,全省“两烟”创税利已经达到400亿。烟草产业是云南省经济、财政最重要的支柱。

二、关键字:两烟支柱产业 税利。

三、正文

1、国内烟草发展趋势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信息中心专项研究预测,21世纪,我国卷烟消费需求量可能达到最大值约3650万箱左右,在这之后,全国卷烟消费量将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到2010年大约降到3340万箱。近年来,上海、湖南、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卷烟企业迅速崛起,打破了云南烟草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烟草的格局也从云南烟草一枝独秀变成了一超多强。在国家认定的名牌卷烟牌号中,各省市名牌卷烟纷纷上榜,而云南的品牌及比例在下降。云南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占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的比重见图2。

图2:云南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占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的比重

2、云南烟草发展目标

从现在起到2010年,云南省卷烟工业处在一个关键的新发展时期。这个新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卷烟产品在数量饱和之后不可能再继续扩大产量,只能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依靠高科技,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卷烟产品的品质,把卷烟安全性与消费者的接受性统一起来。200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中,把烟草产业作为十大重点产业之首,提出要通过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巩固提高烟草及配套产业。要高度重视专利、技术标准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的具体要求。要“以烟草、天然药物、中药材、生物农药、花卉、绿色食品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标准开发,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产品。加紧制定专利技术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规划,普及专利和技术标准知识。积极培育和发展名牌,用品牌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2003年9月,云南省完成了九大卷烟企业重组,将原来的会泽、楚雄、大理、春城、大理、玉溪红塔、昆明、曲靖、红河九家烟厂整合为昆明、玉溪、红河和曲靖四家卷烟厂,36个品牌整合到20个以内。云南烟草行业提出了“做精做强做大品牌,做实做强做大企业,实现云南烟草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云南烟草企业申请专利状况

云南现有卷烟企业1985—2004年申请专利现状见图8。图中每个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包括了被整合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还包含A24B、A24C、A24D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

图8:1985年——2004年云南四家卷烟厂烟草专利申请状况(件)

在云南四家卷烟企业中,玉溪红塔卷烟厂技术中心是国家级的7个烟草技术中心之一,昆明卷烟厂技术中心是烟草行业技术中心,均拥有较强综合实力。从云南省四家卷烟企业申请专利情况看:发明专利申请仅占云南省烟草发明专利申请的12%;实用新型专利占云南省烟草实用新型专利的20%;外观设计专利占云南省烟草外观设计专利的39%。四家卷烟厂申请专利量在云南省烟草专利申请量中所份额不高。

3.1、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情况

1985—2004年,在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见下表。

表: 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件)

表中数据包括了国内外和云南省烟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情况。从表中可见,云南烟草发明专利多集中在卷烟的生产工艺和制备上,占全国的7%;云南省在烟草栽培、育种、肥料、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占全国同类的15%;而在A24C、A24D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却很少;云南省烟草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较低,仅占5%。

3.2、烟草技术领域申请专利现状评价

经过对1985年—2004年涉及烟草技术领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实用新型授权状况的检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20年来,涉及烟草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处于平稳增长的趋势。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烟草专利全部集中在发明专利上,发明专利授权占国内外在中国烟草发明专利的59%,并集中在几家大的烟草生产商和烟草机械制造商中。这说明,外国企业对我国烟草技术领域的占领是很明显的。

我国烟草行业申请专利状况,与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相比,处于在初级阶段。从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分析,中国烟草业无论是在烟叶和卷烟的产品、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菲利普·莫里斯、英美烟草、日本烟草、雷诺兹等跨国烟草公司几乎瓜分了包括卷烟制造工艺、卷烟产品设计、卷烟材料和烟草新技术等整个卷烟制造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以菲利普·莫里斯、英美烟草和雷诺兹为甚。日本烟草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则更多地集中于核心技术的外围改进型技术。中国卷烟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技术则更多地处于卷烟工业技术中的边缘技术,较难对跨国公司形成技术壁垒。

从云南省烟草专利申请总体情况分析,无论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还是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与省外相比较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与云南烟草生产在全国和全省所占经济地位是不相符合的。从云南四家卷烟企业申请专利情况看出:一是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少,大多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上,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更少。与国外跨国烟草企业相比,难以形成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二是从2004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全国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看,位居前10名的企业中,云南省仅有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两家企业。红河、曲靖卷烟厂未能进入前十强的行列。三是云南烟草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低于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质量不高,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转化实施低。云南是烟草生产大省,但不是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强省。多年来,云南烟草产业其经济效益掩盖了技术创新薄弱的状况,这应该引起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云南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从烟草大省向烟草技术创新强省的历史性迈进。

4、对云南烟草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目标分析

4.1、云南烟草技术创新目标

烟草是云南最具比较优势,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总体框架下,确定出适合云南实际的技术创新目标是很有必要的。云南烟草技术创新目标要在立足于满足消费者健康、安全和保健要求的基础上,扶持云南烟草产业的壮大发展,提高云南烟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持国内市场第一的地位。云南烟草要结合开发烟叶新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加大中式卷烟、低焦油、超低焦油;改造提升打叶复烤膨胀烟丝(梗丝)、制丝、卷接及加工工艺;扩大烟草新用途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实现云南从烟草大省迈向烟草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2、在烟草机械方面,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提升云南卷烟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从卷烟机械技术领域在中国申请专利和授权情况分析,无论是省外、还是云南省的卷烟企业都不具有优势。因此,在一段时期内,走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是云南卷烟机械技术创新的选择。昆明船舶集团公司是我省烟机制造的大企业,所走也是引进——消化创新——自主创新的道路。目前,昆船集团公司制造烟机已在全国市场占有很大份额。

在烟草机械技术引进中,尤其要重视豪尼公司、吉第公司在中国拥有专利状况,避免花钱引进技术,又遭侵权讼诉的现象发生。

4.3、在卷烟制备工艺方面,利用生物资源自主创新,开发安全型卷烟新产品。

从卷烟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在中国申请专利和授权情况分析,在用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与卷烟产品安全性的改善相结合,开创中国烟草工业独有的新型混合型卷烟,开发具有特色的安全型中式卷烟,对提升云南卷烟产品有着广阔前景。外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中国专利申请甚少,国内多属于非职务发明。目前,云南在混合型卷烟的中草药和特殊添加剂的研究已经有一定基础,对筛选出能够与烟草香气味协调,又能保健、减害和减缓呼吸道疾病的中草药,对中和烟气中某些不利成份,增加卷烟香料的双重功能起到了积极作用。云南省在此技术领域大有可为,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技术创新,尽快形成自己独有的专利技术,为提升云南卷烟产品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总结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烟草种植自然条件,有着广阔的烤烟种植地域。但在烤烟种植品种方面,存在主栽品种单一,不利于烟草工业进行多品种、多产地、多等级、小比例的配方需求;烟草等级还不能满足卷烟配方结构的要求;部分烟叶内在化学成份缺乏协调性等技术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把烟草纳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范围,云南省在烟草品种选育上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利用国外优良品种与云南烟草资源,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基因技术,选育和开发烟草多抗、高香味、低焦油、中烟碱、含钾高、可用性好的新品种,可从源头上提升云南烟草科技含量。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黄学跃.云南烟草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烟草在线专稿2005-4-12()

2、王彦亭.自主知识产权事关中国烟草安全《中国烟草》(2004年,第13期)

3、程永照等.用高技术改造和发展云南烟草产业研究《烟草科学研究》(2004-7-16)4、2004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中国烟草科技网2005-3-185、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汇编 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月)

下载10-11-1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张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11-1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域经济学论文 商丘

    商丘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问题 产业集群所表达的是一种规模经济效应。各种产业和经济聚集,从而具备向心力,吸引更多的产业,在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

    广州区域经济学论文

    1.试以广州为例,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谈谈广州市在金融危机和后亚运时代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理与区位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

    课程论文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 一、结合自己学习体会和当前社会需求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写作提示: 1. 个人学习体会。可具体哪方面的体会和收获,如文学、艺......

    《区域经济学》课程平时作业

    《区域经济学》课程平时作业 第九周11月2日停课一次,自学,做课程作业。 第十周11月9日上交第一次作业。 第十一周11月16日上交第二次作业)。 课程作业计入总评成绩统计。作业材......

    区域经济学论文(共五则范文)

    河南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论文(设计)题目宁波区域问题分析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经济学专业2009级1班学生姓名朱天乐2012年4 月 1 5 日摘要 宁波简称“甬”,地处中国大陆海......

    课程论文及格式要求(精选五篇)

    注册会计师实务课程论文 围绕“注册会计师审计”展开,自拟题目,撰写课程论文一篇,字数不少于2000字,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论文内容90分,论文格式10分,共100分) 课程论文格式......

    知识产权课程论文要求

    《知识产权法》课程论文考核要求 一、选题 1、学习本课程的认识和体会(也可自拟标题) 二、基本要求 字数:1500字以上。 写作基本要求:立论正确,语句通顺;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真情实......

    课程论文封面及要求

    贵阳学院 园林概论课程论文 题 目: 课程论文成绩: 年 月 日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园林概论》课程论文 结合《园林概论》课程的学习内容,完成一篇以园林设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