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经济学》课程平时作业
《区域经济学》课程平时作业
第九周11月2日停课一次,自学,做课程作业。
第十周11月9日上交第一次作业。
第十一周11月16日上交第二次作业)。
课程作业计入总评成绩统计。
作业材料:《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2010-12-21颁布)(从互联网收集)
第一次作业题(全做):
(注明学校、武汉大学学号 学生姓名)
1.“空间结构”的内涵
2.“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标准和类型
3.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4.中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5.2020全国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之时的“美好情景”
第二次作业题(全做):
(注明学校、武汉大学学号 学生姓名)
1.国家优化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2.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3.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4.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篇:《区域经济学》第一次平时作业
《区域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一)学校名称: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姓名:李刚
学号:
班级:13春行管本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1、区域开发是人类 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2、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献。
3系和区域经济政策。
6、以人为本实施积极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与增加教育培训的投入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知识经济的特点,也使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来源。
7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8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二、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区域经济增长: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3、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1、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包括:
1、理论经济学的路径。
2、应用经济学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四)区域经济政策
(五)区域开发
2、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答: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中,制度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当中,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分析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正因为如此,制度经济学才能在经济学的殿堂中占有重要位置。
1、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2、制度环境中的组织
1、联系实际谈谈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一、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的人口、资源基本观念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物品种繁多、资源类型丰富,其绝对数量在世界各项资源中名列前茅。
(二)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二、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
中国区域资源战略的特点包括如下方面。
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
它不仪涉及发展中如何解决环境问题,还涉及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的问题,并着重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的角度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提出走向可持续的战略、政策和行动措施。
2.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战略重点。
三、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剜资源开发规划应当是详细的、科学的、涵盖面很广的,对资源开发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是保护资源不被破坏或少被破坏的最有效手段。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资源政策包括资源一环境政策、区域一资源政策和产业一资源政策。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中国的资源法律法规已经相对完善。进~步完善资源法律的实施细则,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加强执法的力度,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从此,区域经济的地区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沿海地区市场网络建立后,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
(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正确认识地区优势,发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资源配置的基本内容,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在不同区域的组合,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资源配置的方式,取决于一定时期的资源配置目标和动力机制。1978年以前,我们以平衡发展为日标,亦即以公平曰标为主,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是经济计划,因而导致了资源的大规模西倾。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采取了以发展为目标,亦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目标,以市场为主要动力机制,资源则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
(三)基础设施建没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资主要放在能源、原材料和交通建设上。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经济体制正在确立,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开始。
(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 活力
30年来的对外开放,重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80%以上,对外 贸易额的80%以上都是在沿海地区。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也率先在沿海地区实
行。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对外开放已经使东部省份走上一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道路,中、西部诸省区也将走上这条路。
(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 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的关系和狭隘的地区主义,区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反映出来的是地区之间的相互封锁,有时是相互冲突,而相互协作、发展贸易则受到很大限制。国家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将会有更多的政策、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
第三篇:区域经济学作业(推荐)
区域经济学作业
作业 :
1、简述韦伯工业区位的主要内容(600字内)
2、简述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关系及其制定的原则(500字左右)
考试论文:
用区域经济学原理或理论分析你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不少于4000字 ;3.资料用数据2012年或2011年。
第四篇: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摘要
本文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然后结合区域的“城市性”视角,重新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了两条城市化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最后从中国的国情从发,总结出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应是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关键字:城市化;区域的“城市性”;新型发展道路 中国城市化现状
在2013年末中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3.73%,虽然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但是仍有约6.5亿农村人口。将来,根据有关专家的推算,中国将来人口的峰值是达到15亿,达到高峰以后人口就开始逐步递减了,即使中国的人口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按照城市化65%的城市化来算,那个时候农村还有5.25亿人口,但是这种大趋势是清楚的,现代化体现在城市化,使全体农村都能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的,城市化也应该走新型道路。但是近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看,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严格讲来并没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却在政府主导下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病”。因此,搞清楚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慎重地选择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
二、城市化的含义与区域的“城市性”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涉及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说,城市化是相关学科都极为关注,而含义或定义又最不统一的概念。
人口学给城市化的定义,流行的是美国人口学家威尔逊主编的《人口词典》的解释:“人口城市化即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显然,他们强调“人口城市化”。也有的人口学家直接用“城市化”替代“人口城市化”,如美国著名人口学者赫茨勒就这样说:“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向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经济学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城市化,强调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和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过去一个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投入的增长。”
在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给出这样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仅突出了农村人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城市型转化,而且还强调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既着眼于农村发展,又着眼于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城市化定义。
上述对城市化含义的几种经典表述,反映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学者处在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国度而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城市化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城市化深刻内涵的认识也应该不断丰富。上述几种经典表述,是对发展中的城市化深刻内涵的科学概括,给我们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区域的城市性:城市化含义的新认识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呢?这里需要引进一个概念:区域的城市性。所谓区域的“城市性”,表示一个区域的综合特征已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管理及观念等方面的差距很小,“二元”结构不突出。在这样的区域,人们住在乡村也能分享城市化的成果,是一个具有“城市性”的区域。与区域“城市性”相对应的是区域的“乡村性”。乡村和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聚落,而乡村与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制度、管理与观念等方面结构特征完全不同,乡村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乡村性”,城市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城市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集聚高地,“城市性”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城市在对腹地农村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的过程中,既不断提高自身的“城市性”程度,同时又改造农村地区的“乡村性”,农村地区会逐步退化“乡村性”、生长“城市性”。这样,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不断提高,区域城市化程度也就不断提升。显然,“城市性”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引入“城市性”这个概念,可以从新的视角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含义,给城市化定义作出新的表达:所谓城市化,就是在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区域,城市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两种城市化发展道路
将“城市性”引入城市化的内涵,对城市化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就会有新的认识。概括起来说,自城市化出现以来,人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志是人口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自1760年产业革命推进城市化的起步以来,世界城市化主要是走这种发展道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又称人口城市化,是原发型的城市化道路,工业化是这种城市化的基本推动力。由于工业化催生了工业,而工业布局又集聚在城市,城市工业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农村劳动力比较收入低于城市工人,就会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家庭人口也会随之进入城市,人口城市化率就会逐步上升。而工业化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又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也就持续发展。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虽然会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却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农村的衰退;二是“城市病”的普遍出现,发达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贫困问题。这两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促使人们深刻思考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化发展道路也逐渐开始转型,出现了一种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管理与空间布局等结构向城市转型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程度的核心标志是区域的“城市性”。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人口城市化率达50%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新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就会大面积地出现。显然,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过程中孕育的,如果说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传统城市化道路,那么,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则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明显提升了区域的城市性,与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实践表明,当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时,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就开始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转变。这个特征表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具有向结构转换型城市转变的必然趋势。第二,区域城市性的提升是广域性的,是城市化的“泛化”发展,表现为中心城区人口向周边小城市及郊区的扩散,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变动趋向和城市化的“极化”发展完全不同。这个特征反映了城市化的社会进步性,缩小了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实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现代历史的“乡村城市化”,提升了国家和区域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居民不论是居住在城市区、郊区还是乡村地区,都能从事现代生产方式,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乃至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性变化,从而推进了社会发展。第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是工业化,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不仅有工业化,还有信息化。因为信息化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可快速、广域地通达要素的空间联系,比工业化更有力度地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将呈上升趋势。
四、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2013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率为53.73%,已超过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换型城市化转变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走什么样的新型城市道路,就是一个必须作出科学选择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在中国会逐渐弱化,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农村人口过多、过快地向城市集中,会超越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造成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早已出现的“城市病”,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有必要在规模和速度上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第二,农村发展出现的新因素,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会产生“黏性”,一些已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农村的“回流”。这种现象目前虽然不多,但表现出一种重要的趋向,也会导致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会逐渐趋缓。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也在发生,从而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减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势头。
(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基本标志是区域城市性的提升。这种城市化已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并会逐渐强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从对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两种城市化道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乃至未来的较长时期内,两种城市化道路会在我国并存,显然,这是一种“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相对于我国过去那种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今后及未来时期应该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三)“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也可称“转移”与“转型”同时推进的“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与“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出现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三者相较而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从城市化的推动力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由工业化单一推动的。当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当然信息化与工业化也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
第二,从人口流动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农村人口会就地实现城市转型,另一方面,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会向郊区或农村地区流动。“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较为复杂,既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又有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人口流动和就地转型并存。
第三,从城市的空间结构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集中而“极化”;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相对分散而“泛化”;“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则两者兼有,空间结构既有集中而“极化”,又有分散而“泛化”。
第四,从城市化率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化率一般在30%以下;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高的情况下,50%的城市化率一般是这种城市化的起点;“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只有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发生时才可能出现,一般也是出现在城市化率超过50%的发展阶段。
第五,从区域的“城市性”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因为是集中而“极化”的空间结构,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因为是相对“泛化”而相对均衡的空间结构,并且出现城市化地区,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高;“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因为具有两者的共同特征,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高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但又低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总体上仍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性”。
第六,从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看,由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第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第一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产业结构大体上是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处于后进地位;由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有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会大幅度下降,产业结构大体呈现出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结构特征;“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也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也会出现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相同特征。从以上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是符合中国国情,更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走出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走向人口转移和结构转换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
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虽然是我国当前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但仍然是一种过渡性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方向将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我国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时,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将会取代“双轨”发展型的城市化,成为那个时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形式。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将会出现逐步升级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从1949到2000年的50年间处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从2000年起开始进入这个阶段,大体也是50年左右;第三阶段是增长引起需求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重心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化。与第二产业就业具有周期性特点相比较,第三产业巨大的就业潜力是结构性的,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了城市就业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与此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了农业的边际产出,有利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这一过程最终提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
五、结论
依据以上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组成了一个互为促进关系的动态系统,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就业率和城市人口密度作为系统内部的关键因子相互作用影响促进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发展。相应的政策取向是,一方面,政府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城市就业率和人口密度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推动内需经济增长。在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键因子进行系统考虑的基础上,寻求实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参考文献: [1](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7. [2]杨开忠.中国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概念模型[J].城市问题,2001(3):4-7. [3]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评述[J].经济评论,2007(4):143-150.
[4]郭晔,赵艳群.城市化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1):109-114.
[5]沈坤荣,付文林,李子联.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方式转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1):46-54.
[6]王稳琴,王成军,刘大龙.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3-128.
第五篇: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
学号:02120107姓名:费蓉蓉成绩:_________
第二章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原则
1、为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资委于2007年制定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请结合这一事实分析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属性。
答: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是指它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已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自然包含着反映生产力客观要求、商品关系及市场经济共同规律、现代国家及其职能等共性的一面,集中体现为经济法室社会本位法,是由社会经济的社会化所导致的国家管理、参与经济之法。《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央企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认真履行好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指导意见重在充分认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第十八章国有资产管理法
2、下列哪些属于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范围?(ABD)
A.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支出
B.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
C.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
D.国际组织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解析】:本题考核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范围。
选项AB正确。《审计法》第2条第2款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选项C错误。《审计法》第22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据此可知,对于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审计机关仅对其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而非对整体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收支”包括收入与支持,而《审计法》第22条规定的“预算的执行和决算”仅指的支出的情况,不包括收入情况。
选项D正确。《审计法》第24条规定,审计机关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