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08:3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度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度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第一篇:2010年度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2010年度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一.1-5 BDCBD6-10 DBABC

二.1.AB 2.CD 3.AB 4.ABC 5.BCD

三.1-5 ×××∨∨ 6-10 ×∨×∨∨

四、1.宪法同普通法律的阶级本质是一致的,但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方面具有特殊属性。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二,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

三,宪法制订、修改程序的严格性。

四,宪法解释和监督实施的特殊性。

2.(一)明确宣布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规定了宪法监督的总的原则。

(三)明确了宪法监督机关,扩大了宪法监督机关的范围。

(四)建立了逐级监督和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体系。

(五)规定了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的监督方法。

3.宪法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宪法既是一种政治法,又是法治法。作为政治法,宪法反映了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作为法治法,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是一切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的法律依据。

4.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

二、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和目的四、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使命

五、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保证

第一、它规定了法治实践和政法工作的方向。

第二、它要求政法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大局和战略思维能力。

第三、它成为检验法治实践和政法工作成效的客观标准。

论述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确保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 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会受到影响。

(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解决教育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客观需要。

第二篇:第一期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第一期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错

6、错

7、错

8、错

9、对

10、错

11、错

12、错

13、错

14、错

15、对

16、对

17、错

18、错

19、错20、对

21、对

22、对

23、错

24、错

25、错

26、错

27、错

28、对

29、错30、对

31、对

32、对

33、错

34、对

35、错

36、错

37、错

38、对

39、对40、错

二、单选

1、A2、A3、A4、A5、B6、B7、B8、A9、A10、C11、B12、A13、D14、C15、A16、C17、B18、D19、D20、B21、C22、B23、B24、A25、D26、D27、D28、B29、B30、B

三、多选

1、ACD2、BC3、ABD4、AC5、ABCD6、ABC7、ABC8、CD9、ACD10、AC11、AB12、ABCD13、BCD14、BD15、ACD

第三篇:伊金霍洛旗2012公职人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伊金霍洛旗2012公职人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一、CDDAACAAAD

二、1.ABC 2.ABC 3.ABCD 4.ABD 5.CD 6.CD 7.ABCD 8.ABCD 9.ABCDE 10.BCD

三、√ √×××

四、1.征收拆迁是政府通过发布征收决定的方式,征收了某块土地,在征收土地的行为完成以后,进行的“拆迁”。征收拆迁在法律性质上是一个设计公权力行使的法律事实。二协议拆迁是在进行商品房开发或者其他非公益设施建设的时候,由地方政府出面或者开发商自己直接出面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由开发商或者政府跟特定土地上原来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订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然后进行拆迁。协议拆迁在法律性质上就是一个普通的合同交易。

2.第一,安全生产时重大的政治问题。第二,安全生产工作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第三,安全生产工作是重大的社会问题。第四,安全生产工作是重大的法律问题。

3.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三)坚持党的领导是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决定的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制度;农村产权法律制度;农村市场交易法律制度;农村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农村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5.第一,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领导人、责任人和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第二,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有关主管人员。第三,生产经营作业人员。第四,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人员。

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法治思想的内涵,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

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解决政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的客观需要。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的指导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武器。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是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第四篇:2014年兵团公职人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1

2014年兵团公职人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国家行政机关对自己的职权可以放弃不履行。(X)

注:不能放弃不履行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条件不允许的,可以不聘任。(X)

注:学校应当聘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只是司法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责任。(x)

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7、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唯一手段。(X)

注:有效手段

8、在公职人员应具备的法律素质中,法治精神、法律信仰、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四个要素尤为重要。(√)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C.自治县 D.民族乡

2、宪法的修改,需要由(AB)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三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3、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监督职权的机关是(A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4、兵团“六五”普法规划提出,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工群众和宗教人士的法制宣传教育,特别要把(AC)作为重中之重。A.领导干部 B.公务员 C.青少年 D.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 E.职工群众

5、目前,在兵团开展的基层法治创建活动有(ABCDE)A.民主法治示范连(社区、单位)B.法治团场(单位)C.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D.法治示范学校 E.诚信守法企业

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办法》规定,对没有达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核标准的,不得评定(AB)奖项

A.精神文明建设 B.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C.卫生红旗单位 D.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7、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时处于平等的地位

8、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极大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制度保障

9、兵团精神是指(ABCD)

A.热爱祖国 B.无私奉献 C.艰苦创业 D.开拓进取

10、工作当中,公职人员的法治能力主要体现在(ABC)方面: A.能够准确把握事物的法律意义,并及时做出正确的法律判断和评价

B.能够熟练运用法律手段、遵循法律程序顺利实现工作目标

6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2)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五、论述题(30分)

1、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谈一谈如何在本部门、本系统推进法治建设? 参考: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书记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这个总目标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一条主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我们党清醒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提出来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当今世界,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法律制度模式和法治体系。提出这个总目标,就是要明确宣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进,坚持我国法治的社会主义性质,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明确这一根本性问题,有利于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和历史任务,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法治上的共识,排除和澄清各种模糊认识,保障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二)规划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和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决定》针对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迫切要求,从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等方面对法治体系建设提出目标要求,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方面对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战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可以说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总体战略部署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就像两个轮子一样协同驱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动力和保障。

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科学内涵

《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内容作了科学阐释。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切实解决好制度模式的选择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核心要义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从根本上划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本质区别。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前进。

(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整体,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提高

到一个新水平。这个法治体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要看到,法律体系形成后,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法律规范不协调、不好用的问题。继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包括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以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目前,法律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些地方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破坏法治的问题还很严重,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意见还很大。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具有最坚实的支撑力量。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无论是党的执政权,还是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都具有权力的天然属性,那就是,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确保宪法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责任机制,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一是,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二是,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物质条件。三是,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利于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完备的制度

314

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讲,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三、始终坚持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并阐述了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五个原则的提出,回答了社会普遍关心的涉及依法治国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遵循。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问题。《决定》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基本原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问题。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目标。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问题。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一

视同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公民都不得受到歧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撑问题。道德和法律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内涵,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底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做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基础问题。法治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需求,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推动法治实践发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不懈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法律知识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创先争优、与法同行”法律知识竞赛(初赛)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

1.(1)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2)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2.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关系密切的人受贿罪、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近亲属或者关系密切的人受贿罪。

4三个月

5.商业机密、个人隐私

6.26,20

7.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8.50

9.两次,1学时

10.安全、职业卫生、地震

11.明显安全警语、警示标牌

12.变更、转让 13.申请日 14.用工

1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D)2.(C)3.(A)4.(C)5.(D)6.(C)7.(C)8.(D)9.(B)10.(C)11.(D)12.(A)13.(B)14.(C)15.(B)16.(C)17.(A)18.(D)19.(A)20.(C)21.(A)22.(C)23.(D)24.(A)25.(A)26.(B)27.(D)28.(D)29.(C)30(C)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

1.(ABCD)2.(ABCD)3.(ABCD)4.(ABD)5.(AD)6.(ABCD)7.(ABCD)8.(ABC)9.(ABC)10.(ABCD)11.(ABCD)12.(ABCD)13.(ABC)14.(AB)15.(ACD)16.(ABCD)17.(ABC)18.(ABCD)19.(AC)20.(CD)

四、简答题

1.答: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答:节能目标完成指标、节能措施指标、节能管理体系指标。

3.甲擅自在某油田油区输油管线上盖房施工,不慎挖破输油管线,引发原油泄漏,流至附近乙的麦田中,造成环境污染,乙提起民事诉讼。请问:(无答案)

(1)本案中各方举证责任如何承担?(5分)

(2)乙可以向谁主张侵权损害赔偿?(5分)

答:(1)油田就油田不承担责任或减轻责任、油田输油管线的铺设、管理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

系承担举证责任。

甲就甲方不承担责任或减轻责任、盖房施工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乙就乙方受到损失的数额承担举证责任。

理由是:

根据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概括为谁主张谁举证”。

(2)乙可以向油田、也可以向甲主张侵权损害赔偿。理由是: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八条“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如果乙向油田主张侵权损害赔偿,油田有权在赔偿后,向甲追偿。

根据2001年7月26日实施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第十五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危及管道设施安全的活动:……

(二)在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米范围内,取土、挖塘、修渠、修建养殖水场,排放腐蚀性物质,堆放大宗物资,采石、盖房、建温室、垒家畜棚圈、修筑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或者种植深根植物”。根据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禁止下列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

(一)种植乔木、灌木、藤类、芦苇、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达管道埋设部位可能损坏管道防腐层的深根植物;

(二)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蚀性物质、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

(三)挖塘、修渠、修晒场、修建水产养殖场、建温室、建家畜棚圈、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甲擅自在输油管线上盖房施工,挖破输油管线引发原油泄漏,甲的行为违法,过错明显。油田可以在承担完赔偿责任后向甲追偿。

下载2010年度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度法律知识考试试题答案(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律知识考试

    ***公司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小结2011年是全市“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的第一年,为进一步检验2011年重点普及法律知识的效果,根据市统一部署和**公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关......

    河北省职工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2015年河北省职工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大法是(A.宪法)......

    全国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答案范文

    全国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答案(初中版)一、选择题1-5 CBAAD6-10 CDCDB11-15 BBBBB16-20 CBBDA21-25 BBBDD26-30 BCDAB31-35 ACAAC36-40 AAADD41-45 BDBBA二、判断题1-5××......

    2012年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专利法律知识试题答案

    2012年专利法律知识试题答案 单选题(1—30) 1.A 2.C 3.C 4.B 5.C 6.D 7.A 8.C 9.A 10.A 11.D 12.D 13.D 14.D 15.B 16.C 17.B 18.C 19.D 20.D 21.D 22.D 23.C 24.A 25.C 26.......

    法律知识考试题库范文

    一、判断题(50道) 1、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 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

    治安法律知识考试

    福建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中级执法资格复习资料 (治安管理专业警种) 一、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A市公安机关督察机构有权对上级公安机关发生的采用技术侦查措施后泄密案件进行......

    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

    贵阳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专项法律 知识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

    法律知识考试题库

    附件1: 法律知识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 A )。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