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08:3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通知

关于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通知

各村、企事业单位党(总)支部:

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宣讲形势送政策”活动和迅速兴起万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通知精神,现就我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提出如下要求:

一、宣讲目的和任务

集中一段时间,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宣讲活动,就是要通过广泛宣讲,向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讲清目前“三农”工作的大好形势、取得的巨大成就,讲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讲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美好蓝图,讲清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使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当前形势有深入了解,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有深刻理解,从而进一步鼓舞斗志、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宣讲对象和时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对象是全镇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重点是党员干部、村民骨干。宣讲活动从现在开始到3月底基本结束。

三、宣讲形式和要求

1、领导干部要带头宣讲,发挥带动示范作用。镇党委、政府领导要带头到各自联系村、企业开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宣讲,面对面地向农村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宣讲,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2、宣讲团要广泛宣讲,发挥宣传教育的骨干作用。镇业余宣讲团要充分发挥宣讲教育骨干作用,明确人员、分解任务,确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覆盖到各行政村。

3、镇党校和村级业余党校要深入宣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2006年度特别是近期的主要教学内容,举办专题培训班,大力开展宣讲和培训工作,力求做到宣讲和教育面覆盖到农村的全体党员和村民骨干。

4、要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开展生动形象的宣讲教育。要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及遍布各村的宣传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文艺演出、放映电影等活动,充分发挥农村业余宣传文化队伍的作用,运用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努力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建设目标、主要任务、方针政策和本地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加强领导,扎实推进,确保宣讲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行动和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各单位各部门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开展情况及宣讲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请及时告知镇宣传办。

好范文版权所有

中共××镇委员会

2006年2月10日

主题词:印发文件通知

抄送:市委宣传部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宣讲材料

新农村建设宣讲材料

一、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长期发展的方向,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5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农村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4.84万吨。比

历史同期水平还低3000万吨。而耕地和水资源的不足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

2、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保证上的差距也在扩大,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2005年我国城乡收入比1比3.3。

3、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这些都反映了城乡差距。

4、由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客观影响了内需扩大。

5、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体现社会公平公正,使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体人民来共同享受的时候了。

二、韩国是如何建设新农村的韩国新农村运动始于70年代初,是由总统亲自倡导,政府强力推动、全体国民参与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农业、改变农村、改造农民的革命性运动。新村运动的简单含义就是“过好日子”运动。

当时,韩国农业落后、农民贫穷、工农差别严重,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别悬殊。“住草屋,点油灯,吃两顿饭”是当时韩国农民的真实写照。人均国民收入只有85美元,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口的63,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只有20的农民户通电,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农民收入低,80的农民连温饱都成问题,农民意识消极懒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韩国政府下定决心要改变农村面貌。于是政府拿出财政支出的1来为农村买水泥、钢筋等,支持农村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更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他们的口号就是“勤俭、自助、合作”。韩国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个很好的鞭策机制那就是“奖勤罚懒”。比如说,第一年,政府把水泥发给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几个村庄,有的村放着不用,有的村一家发几包,个别村和家庭甚至水泥放起不知怎么用。有些家庭妇女看着放着可惜,就添置些水泥、石粉来维修厨房、厕所、院坝等;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就派人去调查,看谁搞得好。搞得好的第二年再加发50的物品,搞得不好的就不发了。就这样,一家带动一家,一个村庄带动一个村庄,老百姓的积极性已经充分地调动起来,也充分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自己才是主体,他们已经深信“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彻底改变过去消极、懒散的状态。2004年,韩国人均gdp为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1比0.94;上世纪7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1比0.8到0.9。

三、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得到哪些实惠和好处?

党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将从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上改变以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把农村和城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重点在多予上做文章,积极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农民从中能得到的实惠和好处很多:

一是可以享受到完全取消农业“三税”的实惠。从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将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和农业税,使农业“三税”划上了历史的句号。

二是可以更多地享受到国家财政的直接补贴。2006年国家继续强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奖励补助力度;加大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增加农田水利、农业科技、扶贫开发和农业投入,完善减灾防灾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村流通体系,加强饮水安全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可以在教育、医疗、保障和文化服务上得到直接好处。2006年起,国家先在西部地区实行两年内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逐步做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四是可以享受到国家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更多支持。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

第三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 计科(1班)王玮

计科(2班)李斌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我们要通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贯彻下去。

生产发展,这里的生产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而且应包括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农村经济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要稳步发展,做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生态环保几方面的统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逐步扩大。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主要是指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条件更好,城乡差别缩小。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生活宽裕的农民必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

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我们紧紧围绕“乡风文明”这一主题,采取“组合拳”的形式,突出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是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之举,取得良好效果。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体现。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此,我省部分农村从搞好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工夫,满足农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的最后一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目前,已有学者就农村民主发展的现状、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及如何推进农村的民主进程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论述。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村发展与城乡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体现在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差距。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相对落后,乡村面貌相对落后。可以说,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三农问题亟待解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在这种基本国情下建设新农村,过于依赖国家投入和城市支持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以发展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

二、必须坚持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工作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切实把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切实做到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就是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障农民生活富裕,切实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实践中,政府要积极引导扶持,而不能包办代替,要民主

商议,而不能强迫命令;就是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行使主体权力,履行主体义务的主观能动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总之,以人为本,必须要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三、必须坚持以农村的全面协调和永续发展为基本要求。

其一,必须坚持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村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唯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得到了不断改善,才能谈得上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首先必需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次要实现在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等。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新风尚,推动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同时还要大力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其二,必须坚持农村的协调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还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重点是协调好以下几对关系:

首先,要协调好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发展的关系。农业发展是农村和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和农民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环境条件、思想保证和动力源泉。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更要着力建设农村和教育农民,使农业、农村、农民协调发展。其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大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再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实践中,不管发展经济,还是建设农民新村,或是发展农村文化,都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最后,最重要的是要协调好农民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则应起到主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发动、政策扶持、规划制定和投入支持上。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则主要体现在引导社会力量回报农村,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建设新农村的氛围。通过协调好农民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最终才能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

其三,必须坚持农村的永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事关子孙后代的事业。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而长期以来,这些资源多被粗放利用,甚至造成耕地、林地日益减少,农村还面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和节能为突破口,大力加强节约型农业建设。要让农村地区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村道,最终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农村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必须坚持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按照

统筹兼顾的发展思想,处理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解决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矛盾,破解阻碍农村发展的难题。当前,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经济建设和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问题;农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长期以来,农村发展整体滞后于城市发展,目前农村发展和城乡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城乡差距犹如木桶上的一块短板,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农业经济不发达、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层次低、社会保障体系落后、农民增收缓慢等“三农”问题较为突出。单靠农业、农村和农民,我国难以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巨历史任务。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方法首先是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二是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农民教育、农村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既不断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也不断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满足农民健康安全的需要,提高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真正使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也为农村的永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问题,做到科学规划,切实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四是统筹农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从广大农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教育农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切实维护好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在发展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允许并鼓励农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维持个人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正当的物质文化利益,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是一种福祉,对农村是一场变革,对农业是一次发展机遇。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话方案

市委政法委市审计局

关于开展“五大行动”帮助××镇北大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市开展“五大行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政法、综治工作实际,充分发挥政法委机关职能作用,全面扎实地推进“平安××”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诚信立市、工业强市、依法治市”战略方针,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创业自强、争当一流”的××精神,结合北大村实际,积极动员市委政法委和北大村的干部群众力量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以“为群众办实事,让百姓得实惠”为重点的“五大行动”,努力把××镇北大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活动内容

1、带动一个致富项目。经常深入北大村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强村富民行动”,对龙头企业、新兴经济组织、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加大培育帮扶力度,力争选择1-2名创业热情高、创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农村青年,依托项目,在创业指导、项目选择、技术支持、信息提供等方面进行帮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达到典型带动的目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农村创业人才、创业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北大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中,选择一批带动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带头人,依托企业,建立健全“农村党员科技示范基地”。

2、开展一次爱心结对活动。开展“扶贫帮困行动”,搞好“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动员市委政法委、市审计局、北大村的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志愿服务、联谊慰问、创业培训(种植、养值)等多种形式,为农村贫困户送温暖、送知识信息、送科技文化。积极参与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用工信息,开展促进农村转移就业服务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帮助北大村谋划好全村的发展规划,增强全体村民自主创新、自我发展、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

3、打造一批新农村文明示范户。开展“文明创建行动”,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利用村公开栏、广播、电视等媒介扎实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新农村、新农民、新风采”为主题,以“歌颂新时代、学习新技能、真情助农家”为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乡村文化活动,比如文艺演出、秧歌舞、棋牌、门球赛等内容,引导家民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尊老受幼、扶贫济困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意识。

4、开展一项卫生健康行动。引导北大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庭院清洁卫生,街巷整洁干净。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环境整治、卫生扫除、绿化美化、卫生监督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干部卫生志愿者扶贫接力”、“手拉手”等活动帮助村卫生院(室)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改善农民的就医环境。积极成立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宣传及实践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

5、建设一个先进党支部。结合“固本强基行动”,进一步加强北大村党支部建设。坚持党建带村建,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活动,以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环节和困难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基层党支部+新型农民”的新型基层组织网络,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科技协作组织、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文化体育组织等各类农村协会组织。广泛联系、服务农村,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加强村部及党群活动室建设,不断提高活动室的内部设施、工作制度、活动内容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上的作用。积极帮助北大村党支部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村务管理的落实,动员广大村民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6、创建一个平安和谐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要将平安建设全面纳入北大村发展整体规划,帮助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全面强化村屯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平安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以平安建设保障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北大村“平安协会”作用,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认真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组织一次农村治

安综合治理工作,坚决遏止各种坑农、伤农、害农行为,严厉打击各类涉农犯罪;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治安、消防、交通、食品药品安全等管理,以良好的农村治安环境保障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

三、几点要求

1、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市委政法委、市审计局机关成立由分管领导同志为责任人的专项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实施方案,严格落实领导责任,把各项帮扶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成立帮扶领导小组:

组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

副组长:××*市审计局局长

成员:××*市委政法委干部科科长

××*市委政法委维稳科科长

××*市综治委综治指导科科长

××*市审计局副局长

××*市审计局办公室主任

××*市审计局财金科长、工会主席

2、要建立联系点制度。要深入北大村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加强指导,帮助联系点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把北大村建成示范村。

3、要落实好信息季报制度。要按照市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每季度要报送“五大行动”开展情况,要及时把工作动态、特色活动、存在问题、采取措施、成功经验报送市委组织部组织科。

第五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话方案

市委政法委市审计局

关于开展“五大行动”帮助××镇北大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市开展“五大行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政法、综治工作实际,充分发挥政法委机关职能作用,全面扎实地推进“平安××”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诚信立市、工业强市、依法治市”战略方针,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创业自强、争当一流”的××精神,结合北大村实际,积极动员市委政法委和北大村的干部群众力量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以“为群众办实事,让百姓得实惠”为重点的“五大行动”,努力把××镇北大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活动内容

1、带动一个致富项目。经常深入北大村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强村富民行动”,对龙头企业、新兴经济组织、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加大培育帮扶力度,力争选择1-2名创业热情高、创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农村青年,依托项目,在创业指导、项目选择、技术支持、信息提供等方面进行帮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达到典型带动的目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农村创业人才、创业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北大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中,选择一批带动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带头人,依托企业,建立健全“农村党员科技示范基地”。

2、开展一次爱心结对活动。开展“扶贫帮困行动”,搞好“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动员市委政法委、市审计局、北大村的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志愿服务、联谊慰问、创业培训(种植、养值)等多种形式,为农村贫困户送温暖、送知识信息、送科技文化。积极参与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用工信息,开展促进农村转移就业服务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帮助北大村谋划好全村的发展规划,增强全体村民自主创新、自我发展、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

3、打造一批新农村文明示范户。开展“文明创建行动”,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利用村公开栏、广播、电视等媒介扎实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新农村、新农民、新风采”为主题,以“歌颂新时代、学习新技能、真情助农家”为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乡村文化活动,比如文艺演出、秧歌舞、棋牌、门球赛等内容,引导家民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尊老受幼、扶贫济困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意识。

4、开展一项卫生健康行动。引导北大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庭院清洁卫生,街巷整洁干净。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环境整治、卫生扫除、绿化美化、卫生监督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干部卫生志愿者扶贫接力”、“手拉手”等活动帮助村卫生院(室)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改善农民的就医环境。积极成立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宣传及实践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

5、建设一个先进党支部。结合“固本强基行动”,进一步加强北大村党支部建设。坚持党建带村建,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活动,以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环节和困难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基层党支部 新型农民”的新型基层组织网络,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科技协作组织、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文化体育组织等各类农村协会组织。广泛联系、服务农村,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加强村部及党群活动室建设,不断提高活动室的内部设施、工作制度、活动内容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上的作用。积极帮助北大村党支部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村务管理的落实,动员广大村民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6、创建一个平安和谐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要将平安建设全面纳入北大村发展整体规划,帮助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全面强化村屯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平安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以平安建设保障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北大村“平安协会”作用,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认真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组织一次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决遏止各种坑农、伤农、害农行为,严厉打击各类涉农犯罪;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

下载关于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总结 一、实践目的 1、近几年来,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了一个宽松、有......

    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调研和征文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市直有关部门: 为扎实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调研......

    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只有维护好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 “生产发展、生......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定稿]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为应对全球金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

    第一章 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