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公职人员明示清单
国家公职人员明示清单:
1、职务消费情况。履行工作职责时没有发生消费性支出。
2、人情消费情况。没有以婚丧嫁娶、乔迁新居、生病住院、过生日等借机敛财、滥办酒席。
3、个人住房情况。个人住房有一套,在洒基镇中学旁,住房性质是廉租房,100平方米,价格八万元,房款来源集资,4、家属子女从业等情况。家属子女姓何名瑞锋,在盘县九中就读,没有经商行为。
5、朋友圈没有净化,没有与不法商人走得近。
6、本人及家属没有收受红包、购物卡。
7、没有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承包并从中收受好处费。
8、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没有在本人职务范围内从事工程承包、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经营活动。
9、本人和家属没有违规多处占有房产,没有低价购买出租、经营门面房,没有违反规定买卖经济实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10、没有参与赌博。
11、没有入股煤矿。
12、没有向企业借钱办私事。
第二篇:非公职人员证明示本
证
明
兹有
同志是本派出所管辖内的居民(村民),该同志不是国家公职人员,没有违法乱纪行为。
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盖章)
****年**月**日
第三篇:国家公职人员行为守则
国家公职人员行为守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各类公职人员的行为,提升公职人员道德水准和职业操守,国家制订《公职人员行为守则》。公职人员指国家财政全供或半供单位工作人员。
第二条
公职人员应当时刻铭记其一切权力都来自国民的授予,其一切收入都来自国民的供给。公职为信托的职位,意味着有责任承诺其一切公务行为从公共利益出发行事。因此,公职人员的最高忠诚应当是对通过政府的民主体制所体现的本国公共利益的忠诚。
第三条
公职人员应保证根据法律或行政政策切实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和职能,做到秉公办事。无论何时,公职人员都应努力保证由其所负责的公共资源得到最切实有效的管理。
第四条 公职人员应全心全意、公正而无私地履行其职责,尤其是在处理与公众的关系方面。无论何时,公职人员都不应对任何集团或个人给予任何不应有的优先照顾,或对任何集团或个人加以不当歧视,或以其他方式滥用赋予他们的权力和威信。
第五条
公职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不正当地为本人或其家庭成员谋取利益。公职人员不得进行与其公务、职能和职责或履行这些职责不相符合的任何交易、取得任何职位或职能或在其中拥有任何经济、商业或其他类似的利益。
第六条
公职人员应根据法律和行政政策,视本人职务的要求,公布可能会构成利益冲突的业务、商业和经济利益或为经济盈利而从事的活动,在可能产生或已觉察到公职人员的职责与个人利益间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公职人员应遵守为减少或消除这类利益冲突而制定的措施。
第七条 无论何时,公职人员都不得不正当地利用在履行公务过程中取得的或由于其公职而得到的公款、公共财产、服务或信息来从事与其公务无关的活动。
第八条 公职人员应遵守法律或行政政策所制定的措施,以免卸职后不正当地利用其原先的公职。
第九条
公职人员应视本人的职务并根据法律和行政政策的许可或要求公布或披露个人财产信息;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公布或披露其配偶和/或其他受赡养者的私人资产和债务信息。
第十条 公职人员不得直接或间接地索取或接受任何可能影响其行使职责、履行职务或作出判断的礼品或其他馈赠。
第十一条 公职人员对于拥有的带有机密性质的资料应保守机密,但因国家立法,履行职责或司法需要而严格规定不予保密者除外。这些限制也应适用于已卸职的公职人员。
第十二条 公职人员公务范围之外的政治活动或其他活动应根据法律和行政政策,不在任何方面影响到公众对其公正履行职能和职责的信任。
第二章 公职人员的职务收入
第十三条 为了规范公职人员的职务收入,立法机关应当通过立法规范公职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职务收入的支付和分配。
第十四条 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同一级别公职人员工资、福利水平应当完全等同;公职人员的奖金视其工作业绩和公众的认可程度确定。
第十五条 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内一切公职人员的执行相同的工资和奖金分配制度;
第十六条 公职人员的平均职务收入不得超过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期非公职人员职工平均收入的1.5倍。
第十七条 公职人员的工资级别按工作的重要、难易程度决定。
第十八条 公职人员的工资级别、级差以及各级别的工资数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立法的形式确定。
第十九条 公职人员的奖金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0%。
第二十条 各单位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发放工资奖金的按贪污罪和(或)私分公共资产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公职人员认为其收入不能满足其需要的,可以提出辞职,主管机关除国家安全因素外,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批准。
第二十二条 公职人员退出岗位的参照国有企业职工买断工龄的方式和标准给予补偿。
第二十三条 公职人员的福利待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同类人员完全同一,各种福利折价不得超过人民币6000元。各单位以住房公积金等名义增加福利待遇的按共同贪污罪和(或)私分公共资产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一切公职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一切通过职务取得的收入应当公开透明,任何国民均有权通过自由查阅的方式知晓。
第二十五条 《公职人员职务收入法》由全国人大负责制订,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根据《公职人员职务收入法》制订相应的实施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制定本地区的实施办法,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执行。
第三章 公职人员财产的申报
第二十六条 为了确保公职人员的财产信息公开透明,为了公众有效监督公职人员的廉正状况,国家实行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第二十七条 为了确保公职人员廉正清明的为政作为,公职人员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申报财产状况;
第二十八条
应当申报财产状况的人员包括本法所指的公职人员和公职候选人、公职人员因退休等原因离开岗位五年以内的以及上述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十九条 接受申报的机构:接受财产申报的机构为国家监察机关和国家各级检察机关。公职人员中的党员还应向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申报。
第三十条 应当申报财产类型:
1、房地产;
2、生产、生活用的交通工具;
3、单件价值在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各类物品;
4、人民币和外汇存款;
5、投资入股(包括各种投资及股票)、债券、债权、债务;
6、知识产权;
7、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其它财产。
第三十一条 廉政机关制作专门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表》,便于公职人员填写。
第三十二条 申报财产的时间和期限:申报财产的时间为每年的1月1日至1月15日,申报基准日为上最后一日。
第三十三条
财产状况的公布和信息披露:普通公职人员的财产信息仅在接受申报机构范围内公开,非经书面请求不向普通国民披露。乡镇副乡镇长、乡党委副书记(包括享受同等级别待遇)以上级别的公职人员本人和家庭财产信息,中国公民可以凭本人身份证明在各廉政机关设在举报接待场所的电脑上自由查阅。
第三十四条
申报真实性的核实:接受申报的机关可以随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核实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发现申报不实时应当责令申报者在10日作出说明,经审查认为说明不能令人信服的,按虚假申报论处。
第三十五条 拒绝申报的责任:公职人员拒绝申报财产的,应当开除公职。
第三十六条
虚假申报的责任和查处:国家监察机关负责对公职人员申报财产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核;纪律检查机关负责对党员中的公职人员申报财产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国家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附带对公职人员的财产合法性和申报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谎报、漏报、迟报财产,但涉及的财产性质合法的,处3000元以上本人上总收入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开除公职;虚报部分的财产为不合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其他事项:担任公职以来以赠与等形式无偿转让给他人的财产也应当如实申报;担任公职以来接受的一切价值在500元以上的赠与均应当申报。
第四章 公职人员收入的申报
第三十八条 为了便于国民对公职人员收入合法性的监督,确保公职人员的收入状况公开透明,国家实行公职人员全部收入的申报制度。
第三十九条 为了确保公职人员廉正清明的为政作为,公职人员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向国家廉政机关申报收入状况;
第四十条 应当申报收入的人员包括本法所指的公职人员和公职候选人、公职人员因退休等原因离开岗位五年以内的以及上述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
第四十一条 接受申报的机构:接受收入申报的机构为国家监察机关和各级检察机关。公务员中的党员还应向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申报。
第四十二条
申报范围(即需要申报的收入的范围):本法规定应当申报收入的人员应当向廉政机关申报的收入包括工资、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及福利费、从事咨询、讲学、写作、审稿、书画等劳务所得、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企业单位的负责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及其他一切可以以金钱估价的财产性收入、人民币300元以上的金钱和单件价值在人民币300元以上的物品的馈赠。
第四十三条 廉政机关制作专门的《公职人员收入申报表》,便于公职人员填写。
第四十四条 收入申报的时间:每月1-10日申报上月份的收入。
第四十五条
收入信息的公布和信息披露:普通公职人员的收入信息仅在接受申报机构范围内公开,非经书面请求不向普通国民披露。乡镇副乡镇长、乡党委副书记以上(含同等待遇)公职人员的收入信息,中国公民可以在各廉正机关设在举报接待场所的电脑上自由查阅。
第四十六条 申报真实性的核实:接受申报的机关可以随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核实申报的真实性,发现申报不实时应当责令申报者在10日作出说明,经审查认为说明不能令人信服的,按虚假申报论处。
第四十七条 拒绝申报的责任:公职人员拒绝申报收入的,应当开除公职。
第四十八条
虚假申报的责任和查处:国家监察机关负责对公职人员申报收入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核;纪律检查机关负责对党员中的公职人员申报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国家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附带对公职人员的收入合法性和申报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谎报、漏报、迟报,但涉及的财产性质合法的,处3000元以上本人上总收入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开除公职。虚报部分的财产为非法收入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其他事项:收入申报时应当附带填报申报时段接受礼品、接受馈赠、接受宴请、接受娱乐安排、接受其他各类免费服务和其他利益或好处的信息。
第四篇:关于清理国家公职人员违规经商
关于清理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入股经商办企业工作方案
近年来,我县少数党员干部不顾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采取各种手段违规入股经商办企业。国家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危害很大。对此,人民群众极为不满,为了坚决刹住这一不良势头,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社风的根本好转。根据《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全县国家公职人员的从政行为,促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入股经商办企业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抓好工作落实,特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清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五项清理”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清理的对象和范围
1、在职干部、职工一律不允许违规停薪留职去经商、办企业,包括金融、房地产、旅游、娱乐、矿业等行业(县委、县政府批准的农业项目除外)。
2、凡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独资经商办企业,与他人合资、合股、合作、合伙经商办企业,私自以承包、租赁、受聘等方式经商办企业或进行其他经营活动的;党政领导干部、国家
公职人员的配偶、子女在其所在部门履行的公权力所涉及的领域内投资入股或进行其它营利活动的。
3、在职、退出现职、接近或者达到退休年龄的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及其配偶、子女等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及到企业兼职任职取酬的。
4.单位集体违规经商办企业
三、清理整顿的内容 1.违规经商办企业的;
2.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违规在所在部门涉及领域以自己或亲属、集体等名义投资入股、入干股或进行其它营利活动的;
3.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违规从事强行代办等有偿中介活动的; 4.在县(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的;
5.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亲友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的; 6.没有经有关部门批准到企业兼职任职取酬的;
7.党政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违反有关规定在该党员领导干部管辖的区域或者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
13.有其他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行为的。
四、处理方式
1、通过单位自查,主动说明清楚,主动撤资清退、终止违规行为的,不予追究责任。对10月20日前主动申报,按要求及时进行整改的,可视情节从轻或减轻处理,情节轻微的,免予处 理;对群众举报、专
第五篇:国家公职人员自建私房自查报告
胜利小学国家公职人员自建私房自查报告
9月22日,我校组织全体公办教师召开会议,集中学习了县纪委、县监察局《关于在全县开展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建私房专项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会上,校长毛源浩向全体教职工详细解读并传达了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建私房清理工作方案的内容,包括清理时间、清理对象、范围和内容,以及方法步骤等。对照《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全体校委会成员为组员的胜利小学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建私房自查工作小组,针对清理内容进行了认真自纠自查,扎实抓好此项工作落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体工作完成情况
(一)领导重视,周密安排,整体推进自纠自查
收到县纪委、县监察局《关于在全县开展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建私房专项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第一时间召开校委会,传达《通知》要求。学校校长毛源浩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动员,指出此次违规建私房清理自纠自查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要求全体公办教师要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坚强有力的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胜利小学违规建私房自查工作的有序进行作好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二)结合实际,查摆问题,全面开展自纠自查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校严格按照自查自纠工作实施方案,从制度、管理、监督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开展自纠自查工作。学校公办教师严格按照《通知》规定的自查内容,逐项认真梳理进行自纠自查,并结合自查情况,填写了黄冈市国家公职人员自建私房自查申报表。学校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对上报的自纠自查信息进行认真细致检查核实,并将全体教师的自查情况进行汇总。胜利小学现有国家公职人员68人,共有46人填报自建私房自查申报表54张,通过查摆核实,未发现我校公办教师存在违规建私房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我校在此次违规建私房自纠自查工作中,没有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但仍旧存在一些带有共性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1、部分教师建房手续不齐全。
2、部分教师未按规划部门要求建房,存在超规划建房等情况。
3、少部分教师的自建房屋存在私自买卖等现象。
三、整改措施
1、强化学习,从思想上增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意识。加强对全体教职工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政策法规知晓率。
2、进一步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该补齐的手续迅速补齐,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全力确保我校此项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