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2
以学维家、其乐融融
——建华村学习型家庭事迹 提起张寒珠这一家,建华村的群众没有不知道的。张寒珠本人是共产党员,现年47岁,担任村妇女主任。他们一家三口美满和睦,夫妻相敬如宾。当你走进这个家庭,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家庭学习氛围很浓。学习型家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进步,才能发展;学习型家庭 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是“文明家庭”的深化,也是拓展家庭功能的内在要求;学习型家庭也能助孩子成才,他们家庭常说的一句 话是“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推动世界进步的主要是思想。观念对于人们的行动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其行动都会受到观念的制约。在中华文明国度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等不少诗言警句,成了无数学子志士奋发向上为民族振兴而无不遵循的古顺。
陈陵,从他学生时期到参加工作到成家立业,在生活中不断摸爬滚打,在实践中自我铸成的一个信念,那就是“观念决定行为,学习是不断超越自我的阶梯”。这也成为了他人生上进求索的法宝。特别是他为人之父,对待自己和家庭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于艺术一样,全心投入、锲而不舍,并不断追求超越自我。他经常告诫自己和家人,个人的学习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永无尽头的持续不断的过程。他工作之余赋予全家“终身学习,学无止境”的理念。这
种精神动力的给予,是对妻子和儿子的一种无尽的关切与真爱。正是因为这种理念,转换了妻子和儿子学习行为前的观念。作为学生时期的儿子,他将改善自己从改善心智模式开始,把刻苦学习的过程作为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正在工作的妻子,正是这种观念的影响,她用“不学无术,不进则退”的危机感,经常勉励自己不断学习进步。
方法是连接观念与现实的桥梁。它使抽象的观念变得富有现实意义,并且通过学习的方法可以促使家庭团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学习型家庭中,不可缺少团队精神。团队中的成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仅可以使团队整体的绩效大幅提升,而且使团队中的成员会成熟成长得更快。陈陵同志的三口之家,正是一个小集体团队。他认为,家庭中的所有成员敞开心扉,进行心灵的沟通,在学习帮教中更为重要。XXX运用互教互帮方法,不断提升家庭团队素质。随着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因特网的横空出世和飞速壮大,计算机的学习与应用,已成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基本课程。然而,当今仍有不少家庭,为了杜绝小孩在电脑前玩游戏,把电脑拒之门后外。但XXX并没有儿子用电脑下发禁令。一方面把电脑买回家,帮助儿子打破阻碍自己发展的“瓶颈",使其练习电脑打字,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约法三章,管理引导有方,要求儿子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杜绝玩游戏。并鼓励妻子在空闲时,一边案头管理儿子,一边也学习电脑。陈陵还将学习教育于娱乐之中,在把电脑搬回家的半年中,他先后与妻子和儿子开展过两次打字比赛,此外他们一家还积极利用嘉定终身学习网
学习知识、丰富生活。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陈陵深知,家庭学习已成为工作之余学习的主要阵地。家庭学习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工作、生活、生存和发展,家庭也必须顺应形势变化,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不仅要对工作、生活、娱乐等学习要素进行调整,而且要对影响家庭运行的各种内在因素,包括家庭各成员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模式、乃至团体的根本目标,进行改革。说白了就是要求各成员不断进行学习。在未来社会,如果没有持续学习,每个家庭将不可能有生存的更大价值。
陈陵之家的学习氛围,感染了身边每一户家庭,同时作为社会家庭的一分子,它将与千千万万个学习型家庭一起,推动着我国现代社会新一轮科技知识的革命。XXX表示一定会让这学习的氛围在家庭中一直延续下去。学习,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篇:家庭
当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形态缘起的社会学分析
人一生下来是与动物一样的自然存在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而成长为社会存在物。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作为一个微观社会环境,在个体的教育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其它任何教育机构所永远不能替代的。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过程中,家庭规模与结构的改变,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因此,通过对社会转型期家庭变化和趋向的分析,探寻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功能的变化和特点,并用于指导当前的家庭教育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一、社会转型期中国家庭的变化和趋向
回顾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与传统,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以农业和手工业为经济主体,因此,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多子女的大家庭。但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政府不断认识到庞大的人口基数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严重阻碍,采取了“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国策。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家庭的结构类型也日益从联合家庭、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化。21世纪的前10年里,第二代独生子女将至少在城市家庭中普遍出现。中国家庭将出现人类历史上仅有的“4-2-1”结构,即四个老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两个中年人(父母)和一个青年(独生子女)。
(一)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单一化,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趋向简单化
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变化。美国家庭问题专家沙波特指出,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数目,他引用“(N2-N)/2”的公式计算家庭关系的次数。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使家庭人际关系由复杂走向单纯,传统大家庭中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如连襟、妯娌)逐渐消失。独生子女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的简单化使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领会不到联合家庭与主干家庭中复杂的网络化的人际关系,也就体验不到较为全面的家庭生活的社会经验。
(二)家庭成员减少,角色扮演趋向专一化,家庭中的角色失调趋向普遍化
尽管家庭的规模和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现代家庭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初级群体,成员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关系依然存在。但是随着家庭成员数量相对减少,家庭成员所扮演的一些社会角色(如兄弟姐妹)逐渐消失。“4-2-1”结构的现代家庭中,夫妻、祖孙、父母、子女等社会角色将成为家庭角色集中的主要社会角色,家庭成员对于各自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将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人们对家庭生活中各种角色的期望、领悟和实践也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差异,家庭生活中成员对角色的扮演也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近年来,离婚率升高、单亲家庭增多等现象也突出地反映了因角色失调现象趋于普遍而导致的家庭问题增多。
(三)成员交往频繁,互动类型趋向多元化,家庭中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随着社会分化的加速,传统家庭中的生产功能已转移给专门化的社会组织,现代家庭生活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闲暇时间明显增多。在家庭环境这种特殊的社会互动情景中,随着家庭成员数量相对减少,成员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也日益增强,成员之间的互动类型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家庭对于满足个体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的能力更加凸显。联合家庭与主干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可能出现的竞争与冲突等互动形式也将逐渐外移到次级群体中,家庭中民主氛围的日渐浓厚也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强制、顺从与顺应的互动形式转化为竞争与合作,亲子互动逐渐在家庭成员互动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家庭关系中的人际互动和社会交换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以及来自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与威胁都使家庭中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四)大众传媒迅猛普及,代沟加深,家庭成员调节和控制社会影响的压力增大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变动不甚明显,文化的纵向传递使家庭成员几代人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达,电视、电话的普及以及电脑大量涌入家庭,大众传播媒介进入家庭领域的途径越来越多、周期越来越短,对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大众传媒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和对人们行为活动的暗示作用不仅使家庭在几代人之间出现了代差现象,而且也导致了同代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价值观差异。而在社会转型期,这种心理差异现象的时间间隔已经明显缩短。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没有同代人,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代沟的深度和宽度。家庭成员之间同时并存着多元的价值观也对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形成共同的家庭目标存在一定的影响,在各种信息的接收过程中,成员自觉调节和控制有效信息从而达到家庭和谐、统一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二、社会转型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功能的形态和特点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已成为一种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但是,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智力已成为资本的象征,家庭教育的积极性更是有增无减,传统的家庭教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与冲击,家庭的教育功能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形态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家庭在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的教导作用被弱化
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从时间上说,初始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但却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个体在儿童期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十分贫乏,无获取衣食的本领,需要家庭给予多方面照料,但随着儿童的逐渐长大,家庭就要教给他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技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内容大为丰富,基本生活技能也随之复杂多样,家庭在这些基本生活技能的教导上所处的地位就显得愈加重要、愈发不可替代。遗憾的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的这一功能被普遍弱化了。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但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包括祖父母)对子女过分娇宠、溺爱,凡事包办代替。殊不知父母的包办代替剥夺的是孩子对于基本生活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最终导致的是孩子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生存适应能力非常差。初始社会化过程正是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不仅造就了孩子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家庭教育应该坚持理性,否则孩子就会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最坏的习惯。
(二)家庭在社会规范、道德情操形成方面的教导作用被异化
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社会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家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适应的社会环境,作为一个初级群体,家庭受教育者与其父母、祖辈及同辈群体发生着最初的社会互动,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体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言行成了受教育者的唯一参照系,子女把父母的需要、态度、个性、意志、价值观和情感作为认同的对象,通过学习、模仿,逐渐内化形成自己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和道德信念的体系。父母们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其自身的人格素养、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等,对儿童产生最早最直观的影响教育。著名心理学教育专家蒋政华曾提出这样一个等式:“5+2=0”,他这样解释: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由于在教育上的抵触和矛盾,实际的教育效果产生对冲,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的教育效果为“0”。除了教育要求、教育方式、教育评价标准的不同,家长的言行不一或者家长潜意识中出现的社会失范行为,都导致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所起的正面作用被异化。
(三)家庭在生活目标、个人理想志趣形成方面的指导作用被强化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中国家长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被进一步强化,普遍重视对子女生活目标的指导和人生理想的巩固。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它能引导受教育者逐渐地适应现实生活并逐渐理解现实生活的意义,注意发展他们的各种正当兴趣和爱好。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又能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家长用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去影响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同时又对其倾注着莫大的期望,这样,就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作出有价值的选择。问题是这种教育功能的强化,如果过于极端,其实际效果就会走向反面。这种由家庭教育负功能导致的家庭问题在社会中也极其普遍。
(四)家庭在个人适应社会角色方面的培养作用被淡化 家庭在培养子女的社会角色过程中起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家庭为个体扮演第一个社会角色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情境,个体对第一个社会角色的期望、领悟和实践也是逐渐在家庭中完成的。家庭本身就是一个角色集,受教育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形成一个角色集,个体在家庭中首次成为一个承担多重角色的主体,也就形成了日后在社会上扮演复杂多样的角色的启蒙经验。独生子女家庭中因复杂人际关系的消失,个体在家庭中获得的角色体验较之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中大为减少,甚至男女性别角色行为的培养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对其成员的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的决定性作用被削弱,先赋角色向自致角色的转变,也使得家庭在培养受教育者社会角色过程中的作用被明显淡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尽管家庭的规模小于学校,更小于社会,但家庭教育的功能却远远超过了它的规模。目前,就我国家庭的结构以及成员的组成而言,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史无前例的,家庭教育投资的积极性更是稳居世界之前列,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具体过程中,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新形态和特点也致使家庭教育陷入新的误区,并对家庭教育的效果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在中国正深入地进行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必须予以全力地支持和配合,逐步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为促进整个国家和民族现代化的进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家庭学
家庭学
1、谁最先研究家庭的?瑞士历史学家巴霍芬。(单选)
2、我国最早研究家庭学的学者是费孝通和潘光旦。(单选)
3、现在家庭的发展趋势:
一、离婚和再婚日趋增多。
二、生育成为选择性活动。
三、两性关系的开放与自由。
四、家庭形式的小型化、多样化。
4、人类的两种生产指的是:
一、物资资料的生产,二、人类自身的生产。
5、婚姻是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结合的社会要求。
6、婚姻的社会认定:
一、道德认定。
二、宗教认定。
三、礼制认定。
四、法律认定。P987、婚姻缔结的基础和方式:
一、掠夺婚。
二、买卖婚。
三、服役婚。
四、交换婚。
五、妆奁婚。
六、聘娶婚。
七、契约婚。
八、自主婚。P1078、爱情与婚姻合一的标志:
一、爱情成为婚姻的道德标准;
二、爱情成为婚姻自由的标准;
三、爱情成为婚姻稳定的保证。
9、供养关系的社会内容:
一、经济供给。
二、生活照料。
三、精神支撑。
10、夫妻关系是复杂的系统:
一、财产关系。
二、权利关系。
三、道德关系。
四、思想关系。
五、感情关系。
六、性生活关系。
11、夫妻冲突与协调:夫妻之间如何进行自我调试应注意那些问题?P233 答:
一、注重异质嵌合,相容互补。
二、注重要素整合,协调一致。
三、注重需要层次和彼此需要的满足。
四、注重爱情追求层次,不断充实与发展爱情。
12、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婴幼儿期的父母教育与子女的社会化;
二、青春期的父母教育与子女社会化。
13、代沟指两代人之间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狭义的代沟仅限于父母子女之间。广义的代沟是指整个社会的老一代和青年一代之间。P24914、独生子女在适应社会方面的不利因素:P261
答:
一、父母对孩子过分疼爱,甚至溺爱。
二、父母对孩子照顾过多,关心过重。
三、父母对其事业前途期望过高,操心过细,限制了孩子的自然发展,使孩子具有无任理解的孤独感。
四、孩子不喜欢群体生活,集体观念薄弱。
15、婆媳关系难处的文化原因:P268
答:
一、代际文化的差异。
二、家庭文化的差异。
三、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
16、怎样处理好婆媳关系或者处理婆媳关系做到以下几点?P270
答:
一、利益上妥善处理。
二、道义上互尽义务。
三、人格上互相尊重。
四、情感上相互沟通。
第四篇:家庭论文
2012---2013学第二学期家庭教育论文
刘红伟
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
----亲子沟通,从心开始
摘要: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面对亲近和崇敬的人,他的表扬会让我们心花怒放,他的批评会让我们分外愧疚;在家里,我们与谁更亲近,便容易接受谁的教育---关系的好坏何等重要!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沟通很重要,亲子沟通,从心开始。尊重你的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在多种途径中与孩子沟通,做朋友,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是家庭教育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亲子沟通 尊重 倾听 游戏 书信 幽默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是培养未来公民的第一学校,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都离不开父母,所以说亲子关系对一个家庭来说很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幸福的基础,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亲子沟通。
很多父母觉得和孩子沟通困难,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与朋友聊天时兴高采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而跟父母说话时却像挤牙膏,问一句答一句,问多了还不耐烦,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要稍稍留意便会发现,孩子给朋友说话,对方能耐心听他把话说完,还会赞同他的意见;而父母在听孩子说第一句时便急不可待的教训孩子,甚至找出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孩子不对,根本没听孩子把话说完,所以,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孩子不愿意与父母说话,而在于父母不愿意做孩子的倾听者。
父母应怎样去跟孩子沟通呢?尊重是沟通的前提,因为只有尊重孩子,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你们之间才可能有愉快的沟通,因为孩子希望被重视,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孩子会展现出更多的潜能,因为孩子会以你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他人和世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你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最严,而这些都不是父母所能主宰的,因此,孩子是独立的人,他们的个体权利应当受到父母的保护。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就提出:“孩子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也具有它的本身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她的灿烂天真。”那么我们应
2012---2013学第二学期家庭教育论文
刘红伟
如何做到最重孩子呢?
第一,尊重孩子的头脑,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第二,尊重孩子的双手,不要给孩子太多禁令,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尽可能让孩子多做事。
第三,尊重孩子的嘴巴,最重孩子的提问和意见,最重孩子的“胡说八道”和“信口胡说”那里面往往蕴藏着可贵的想象力。
第四,尊重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从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中解脱出来。
第五,尊重孩子的时间,让孩子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尊重孩子休息、玩耍、游戏、梦想的时间和权力。
在尊重的前提下,父母还要学会做孩子的倾听者,倾听是一种态度,应该相信,没有一位父母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做朋友,但在面对孩子的那一刻,却往往陷入一个个“怪圈”,一是“我说你听”的怪圈,父母们总是觉得给孩子上的课少,给孩子的教育太少,父母对事采取的是居高临下的态度,自然也就听不到孩子真是的声音。二是“没什么要紧事”的怪圈,他们相当然的认为孩子的事没什么要紧,孩子喜欢的圣斗士父母看不懂;孩子为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而难过,父母一笑置之;孩子和朋友发生冲突没父母很轻松的说:“孩子嘛,过几天就好了”,很显然,这样的父母也难以倾听孩子的声音.因为他们认为那不重要,也不能理解,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物,却占据着孩子的整个心灵;而他们更难想到的是,孩子的成长更多的依赖于这些“渺小”的东西,而非成人想象的依赖于学校的功课和考试成绩。三是“寻找蛛丝马迹”的怪圈,这种父母喜欢听孩子说话,经常鼓励孩子向自己倾诉,但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从孩子的记叙中“寻找蛛丝马迹”,用“007”的嗅觉“找茬”。例如:“什么?你跟++关系很好,他是男生还是女生?”这样的父母很快就会与自己的孩子展开一场漫长的“间谍”与“反间谍”的斗争,要真正听见孩子的声音,就得挑出成人的这些思维模式,以真诚、平等、尊重的态度面对孩子。
2012---2013学第二学期家庭教育论文
刘红伟
与孩子沟通,优化亲子关系。还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小心唠叨引发代际“战争”,“唠叨”几乎是中国式家长的一种“文化符号”。改变唠叨的习惯,应当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把钥匙,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三分教,七分等。唠唠叨叨,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这些行为不仅极大伤害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还会引发两代之间的战争,尽量少唠叨,可以避免代际战争,优化亲子关系,2000年发生的“徐立杀母案”震惊了整个社会,为什么一个17岁的高中生会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其导火索就是母亲的唠叨,很多时候,父母的唠叨也会给孩子带来难以置信的刺激,所以,父母不要让这种声音成为亲子沟通的阻碍。第二,让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传统文化讲求“事无不可对人言”,有什么事藏着不对人说,就好像显得不那么光明磊落,父母对孩子更是如此,可以说,父母们包括老师们大都希望孩子是“水晶人”能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不存在丝毫秘密,拥有秘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一味的偷窥孩子的秘密,孩子的心灵就会上锁,阻碍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有许多途径和方式,父母要学会在游戏中寻找交流契机,家庭游戏是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需要在游戏中成长。父母也会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心,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个整体,使他们有根多有意思的话题,使他们沟通更轻松、更有趣。
让书信成为连接两代人的纽带,打电话,发短信,网上聊天等通信方式方便而时尚,书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逐渐被新型的通信工具所代替,不过,在教育孩子方面,书信却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有很多父母要问,与孩子近在咫尺,书信多麻烦呀!这种想法没错,可是,自己一站在孩子面前,就不知从何说起,或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书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用书信表达出来,岂不是更能引起孩子的关注,通过书信,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只有父母与孩子能够坦诚的交流,他们的关系才可能更
2012---2013学第二学期家庭教育论文
刘红伟
加亲密与融洽。此外,父母还要学会用幽默润滑家庭关系,幽默的语言不仅是谈话的调料,也是智慧的火花,更是心态开放的表现,甚至还是一种调节家庭关系的润滑剂、、、、、,建立属于自己家庭的快乐制度;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民主开明的家庭空气,在这样的气氛中,孩子才可能畅所欲言。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沟通很重要,亲子沟通,从心开始。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同时还要注意亲子沟通中的一些问题,选择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
【参考文献】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孙云晓著 同心出版社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格林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家庭教育》 陈鹤琴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孟育群著
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五篇:感恩家庭
感恩家庭
“多少笑声都是亲情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爱心拭干的。家是温情脉脉的港湾,家是幸福成长的园地,家是梦想编制的源泉……亲情无价!所以构成了一个幸福的、温馨的家。”有人这样讴歌家的温馨。是的,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家是幸福的源泉。家的亲情给我们无比的力量和永久的支持。我们感恩我们的家庭,从我们的生命诞生到我们长大成人,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姊妹给予无尽的关怀与扶助,点点滴滴都侵染着真情厚爱,都值得我们永远的惦念与感动,构成我们奋勇前行的动力……..有位专家曾说过:“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我们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为我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
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一直为我们呕心沥血,殷切地期望着,周密地呵护着,默默地奉献着……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和亲人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的的大海。我们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之时奉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父母总是惦记着我们的生日,思忖着你的如何让我们过得开心。他们何曾记得自己的生日,何曾想着给自己一份犒劳呢?
我们要用心去体会父母的劳累,细心察觉他们日益增添的缕缕银丝和道道皱纹,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报答。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值得我们一辈子的感恩与回报。
感恩母亲,是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我们才获得了生命;感恩母亲,是母亲的日夜操劳,才让我们衣食无忧;感恩母亲是母亲的温暖关怀,才有我们快乐成长;感恩母亲,是母亲的支持激励,才是我们跨越一道道生命的门槛。
父爱是一本厚厚的词典,要我们用心去阅读;父爱是一杯陈年老酒,要我们一点一点去品尝,且回味无穷;父爱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在儿女疲惫或伤心的时候有个依靠。我们要时常感受父爱。只要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品味,我们一定会体验到父爱的博大深刻。
兄弟姊妹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不管当时双方有什么样的隔阂和怨恨。在于外界伤害相比,这些都是可以不计的。因为我们是手足,我们有着相同的血液和共同的父母而紧紧相依,共同抵御冰霜雪雨的侵袭,从而拥有温暖幸福的心情。
感恩我们的母亲,感恩我们的父亲,感恩我们的手足之情,感恩我们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