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就是个苏州人,他是个普普通通的修车师傅,舅舅乐于助人,很善良,待人也很和气。小区只要一有人需要帮助或遇到麻烦,舅舅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
记得去年,舅舅成“东郭先生”了,好心帮助他人反遭人骗,受助人竟是一头不懂诚信的“狼”。舅舅的“赔本买卖”一直做得很是心甘情愿,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帮助而舒展开那紧蹙眉头,露出开心的笑容,他就感到很满足。但是舅舅的这份好心,在这8年间,也屡屡有被人算计和欺骗。但是每次他都不会引以为戒,碰到类似的事件他还是会第一时间无私得伸出双手帮助他人。
那是一天早晨8点多,一位四十多岁的叔叔推着一辆很破旧的自行车来修理,舅舅看了一眼,摇了摇头。我想:“舅舅怎么摇头?难道这车修不好了?舅舅和这位叔叔约好下午1点来拿。叔叔走后,舅舅仔细的检查了一下车,发现是钢圈破损,但这个型号的钢圈早被市场淘汰不再生产,因此车子是无法修理了。我担心的想道:啊?修不好了?!那舅舅刚刚干嘛不和那位叔叔讲啊。我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了舅舅。舅舅说:“这位叔叔下午肯定要去上班,想到他一个人在苏州打工也不容易,要是迟到了肯定被扣工资,弄不好还会丢了饭碗。该怎么办呢?如果告诉他他一定会很着急!”“哎,舅舅又“心热”起来了。”我想着,“舅舅竟然还担心别人会着急,现在他自己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啊!”
下午1点,那位叔叔准时来取车,舅舅还没想到办法,就把车子的情况告诉了叔叔,叔叔还真的很着急。舅舅看到了一旁的表哥,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他提出了将表哥上学用的折叠自行车借给了这名叔叔上班之用,叔叔听了很是高兴,万分感激,约好第二天就还回来,并留下了手机号。可谁知叔叔跟着表哥回家取了车子骑走后,就如黄鹤一去不复返,闹起了人间蒸发。留下的手机号,起先舅舅打过去,还能通就是不接,现在拨过去永远都是千篇一律的“你所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舅舅说这是因为对方将自己的手机号拉黑了。车子要不回来了,但———问如果下次遇到这种事,还会不会借给别人车,舅舅说会。哎!谁让舅舅是个热心肠呢!
这就是我的舅舅!一个乐于助人的舅舅!
古今异“义”
高一四班 刘艺
古汉语辞典中对“义”的解释为:“正义,合理的行为或事情。或者是恩情,情谊”。而现代汉语辞典中则是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由上述或繁或简的解释中,我所了解到的“义”从字面上已经不同了。古人的“义”与今人已经开始有了异议。
通过学习《荆轲刺秦》和《鸿门宴》我进一步了解到古人眼中的“义”是一种气概,是一种侠士之间相怜惜的情谊,荆轲甚至愿意以生命为代价去刺杀秦王。只为了一个“义”字,值得么?荆轲眼中“义”这一字重如泰山,因为“义”他才能在太子丹门下安身立命,也是“义”才让他结交了像高新离这样的侠士。所以“义”对他可谓是一切,他要报得不止是太子丹一份恩情,更是要去做一件正义的事,一件有利于人民的事。而项羽眼中的“义”则有此狭隘,他的“义”不是一件合理的事,而是与刘邦的一种情谊,通俗点儿说就是哥们儿义气。但也正是凭着这种义气,才使他手下的人都信服于他,愿意与他一起战死沙场,这也不失为一种英雄气概。所以古人眼中的“义”不仅像辞典中解释的那样是件正确的事或是一种情谊,更重要的是“义”字背后那种值得人们去赞扬去称颂的精神和气概。
而现在的人眼中的“义”,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哥们儿
义气”或是一种正义的行为了。在当今社会没有一个人会“傻”到为了“义”去像荆轲那样为朋友两胁插刀。现在的有只会为了利益插朋友两刀。而项羽身上那种豪气也不见了。虽然在“哥们儿义气”上有所体现,但我并不认为这种“义”可以与顶羽的“义”相提并论。这种义气是一种不理智的,它与原先字典上所说的正义的事背道而驰。
但“义”并不是不存在了,在当下“义”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细节中。由为兄还偿的“爱心兄弟”,替倒闭银行还债的银行行长,还有为曝光地沟油工厂仗义执言的农村妇女……这些人虽没有先人那种舍身取义的壮举,但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义”,宏扬“义”,传播“义”。现在人们眼中的“义”演化成为了一种讲诚信、守义气的美德。
虽然古今“义”已不同了,但“义”带来的结果都应是发的。正如字典上的解释,义就是正义。真正的义无论化为哪种形式,它给人带来的永远都是值得称颂,被流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