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秋节知识科普五篇

时间:2021-04-17 10: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1中秋节知识科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1中秋节知识科普》。

第一篇:2021中秋节知识科普

在时间老人的崔此种,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中秋之际,大家是不是应该多了解些中秋节的知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中秋节知识科普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

中秋节是什么

中秋节,又有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一系列名称,是传承已久的一种汉文化,中秋节日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因为这天又恰逢三秋之半,所以就被叫为“中秋”了。

中秋节开始于唐朝时期,在宋朝时期盛行,到了明清之时,中秋节已经发展成为了能够和春节起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了,当中,不仅仅是中国在过中秋节,一些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东亚、东南亚国家也会过中秋节,尤其是这些国家的华人华侨,更是以此来怀念自己的祖国文化。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国家将中秋节定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知识科普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有人则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_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_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另外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个月中间的一天。

《周礼》中出现过中秋这个词,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第一次对中秋节作了明确记载的是南宋人吴自收,他在《梦梁录》一书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赏月逛夜市的盛况。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柚子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

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第二篇:科普小知识

科普小知识

1为什么兔子不用喝水?(因为兔子的主食青菜里有大量水份,足够身体的需要了,如果肠里的水一多,就会患肠胃炎。但兔子体内缺水时,也是可以喝水的)

2在离南极最近南美洲的海伦娜岬角,在那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如羊会得白内障变成盲羊,猎人随手可拎起一只瞎了眼的野兔回家享口福,天上飞的野鸟因视力不好,辨不清方向而误闯百姓家里,就连河里的鱼也是盲鱼,许多在这里居住的人得了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植物生产缓慢,农作物减产,请问。这是为什么?(这一地区的上空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太阳紫外线过强所造成的)

3、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是舌头。

4.跳蚤可以跳过比它们350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美式足球场。5.用电应注意的事项:

1、不得超负荷用电,尽可能采用自动空气开关;

2、空调设备回路应采用单独回路,插座宜采用阻燃插座;

3、要经常检查电气线路,防止老化,短路,漏电等情况;

4、不得用其他导线代替保险丝;

5、不得乱拉电线,乱增加电器设备;

6、不得偷电.6.如何防止烫伤?

烫伤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等烫伤。如何防止烫伤呢?

1.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

3.油是易燃的,在高温下会燃烧,做菜时要防止油温过高而起火。万一锅中的油起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尽快用锅盖盖在锅上,并且将油锅迅速从炉火上移开或者熄灭炉火。

4.家里的电熨斗、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7.巧用牙膏: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也可防止感染,疗效颇佳。

8.、平均来说,一个成人在清晨比在傍晚时高上0、4寸。因为在白天脊椎的软骨组织容易遭到压迫。

9.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10.你知道亚马逊河流入大西洋的水有多少吗?在河流出海口100英里以内的大西洋,你所喝到的水都还淡水.11.小学生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1)早晚洗脸(2)早晚刷牙(3)饭前便后要洗手(4)睡前洗脚(5)勤洗头(6)勤洗澡(7)勤剪指甲(8)生吃瓜果要洗净(9)不喝生水(10)不躺着看书 12.怎样保护牙齿?(1)吃东西后漱口(2)早晚刷牙(3)不咬过硬东西(4)不吃过冷过热的东西(5)睡前不吃东西(6)患牙病及时治疗

13、为什么不能咬笔头和手指?(1)笔头,手指不干净(有细菌,虫卵,尘土等),可引起疾病(2)影响牙齿和手指发育。

14.一氧化碳气体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人体是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在吸入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后,它会进入人体的血液,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要比氧气强250倍,它很快抢占血液中氧气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位置,造成大脑和躯体缺氧,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

15.在天空中很容易找到北极星:先找到大熊星,再找到北斗七星。从勺头边上的那两颗指极星引出一条直线,它延长过去正好通过北极星。北极星到勺头的距离,正好是两颗指极星间距离的5倍。也可以通过“仙后座”找北极星。

16.“蓝天”其实是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包围着地球的空气,根据空气密度的不同分为5层,总共有2000-3000公里厚。但绝大部分空气都集中在从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大气层有多厚,蓝天就应该有多高。17.打雷科普小知识

这是阴电和阳电碰到一起发生的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18.飞机科普小知识

飞机有两个机翼,像小鸟的翅膀一样,它还有推进器。机翼能产生升力,把飞机托起在空中;推进器能产生能力,把飞机推向前进。因此,飞机就能像鸟儿一样飞上天了。

第三篇:中秋节知识竞赛

中秋节知识竞赛

预赛第一轮

一、选择题

1.中秋节是从在哪个朝代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答案:④唐

①明  ②宋  ③元  ④唐

2.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案:①祭奉月神的祭品

①祭奉月神的祭品  ②馈赠亲友的礼物  ③节日食品  ④地方小吃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 答案:②王安石

①李白   ②王安石   ③杜甫   ④白居易

二、问答题

1、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比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水仙不开花——装蒜等等。那么有些歇后语是跟中秋节有关的,请问“八月十五办喜事”这句歇后语的后半句是什么? 答案:人月共团圆

2、中秋节的月饼有很多口味,例如起源于广东地区的广式月饼,它口感松软细滑,表面光泽,多以莲蓉为馅料;起源于上海,江浙地区的苏式月饼,它的馅料有豆沙、玫瑰花、桂花等,皮薄,馅大,油多,甜度很高。请问饼皮疏松,有独特的火腿香味,馅料咸甜适口的滇式月饼起源于我国那个地区? 答案:云南,贵州地区

3、在我国的某个省市,他们那的中秋节有个习俗叫“剥鬼皮”,有辟邪消灾之意,请问这是我国的的哪一个省?  答案:广东

预赛第二轮

一:选择题

1、在中秋节的有关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答案:②桂树

①槐树  ②桂树  ③柳树  ④杨树

2、以下哪个国家中秋节不吃月饼?  答案:③日本

①美国  ②意大利  ③日本  ④英国

3、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答案:①悲欢离合①悲欢离合  ②天气的好坏  ③凶吉的象征  ④身体是否健康

二:问答题

1、有关中秋节的歇后语。请问“八月十五看桂花”的下半句是什么? 答案:花好月圆

2、和月饼有关。我国月饼的始祖是“太师饼”,话说武王伐纣,纣王派了个太师率兵抵御,这个太师制作了一种甜味糕饼,作为行军干粮。后来这种饼传到民间,就被叫做太师饼。请问做这个“太师饼”的人,他是谁? 答案:闻仲

3、还是跟“剥鬼皮”这个习俗有关,请问“剥鬼皮”指的是吃哪一种食物? 答案:芋头

4、中秋节的首推美食就是月饼,关于月饼的起源说法有很多,有一种是说元朝末年,朱元璋想要联合反抗力量来推翻元朝统治,但元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朱元璋手下一个谋士想出用月饼来传递消息,请问这个谋士是谁? 答案:刘伯温

决赛

1、依然跟“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传说中嫦娥是吃了后羿拿回来的灵药才飞上了天,请问这个灵药是谁给后羿的? 答案:西王母

2、依然和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请问,在“嫦娥奔月”的传说中,蓬蒙是什么人物? 答案:后羿的徒弟

3、请问中秋节小孩子喜欢玩的“兔儿爷”灯笼起源何时? 答案:明末

4、相传,唐朝有个皇帝曾经梦见游月宫时,听到天上有仙乐奏曲,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这个皇帝醒来后,对梦中的情景还记得清清楚楚,于是他把梦中的乐曲记录了下来,创作了《霓裳羽衣曲》,请问这个皇帝是谁? 答案:唐明皇 / 唐玄宗 / 李隆基

5、中秋节我们会在夜晚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我们常说的月亮其实就是月球。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请问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多少倍? 答案:81倍

加时赛

1.潮汐与什么有关?——月亮

2.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元末

3.中国汉族有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另外一个节日是什么?——端午节

4.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 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 传统台湾月饼的原料是——番薯

5.火腿、五仁、百果等硬馅月饼,存放时间为——15-20 天为宜 传说中与月饼来历有关的皇帝是——朱元璋 国旗上有月亮的是哪个国家——巴基斯坦 历史上“月下追韩信”的是——萧何

6.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观是什么——钱塘观潮

7.

第四篇:中秋节的知识

中秋节的知识

根据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唐明皇游月宫,话说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嫦娥非常的迷恋。一天他上了月宫,在月宫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间的传说中是赖月饼作为通讯工具。朱元璋带头取义,把字条塞在每个月饼馅里,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

第五篇:环保知识科普讲座

*****举办环保知识科普讲座

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二、怎样保护环境?

三、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一、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环境?简单地说,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由此可知:保护环境的“环境”,与环境卫生所指的“环境”不同,一是保护环境的范围要大得多;二环境是资源;三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出现了环境问题。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有两个:一是环境污染,二是生态破坏。

(一)环境污染严重。

说到环境污染,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切身体会,或者在电视、报纸上看到过污染的情况。比方说汽车从我们身边开过,会扬起灰尘,汽车还排放尾气,这就是一种空气污染;还有许多工厂都要排放废水,工厂生产需要使用干净的水,这些干净的水经过各种各样的生产工艺,水里边加进了许多污染物质,变成了废水,工厂再把这些废水排放到环境里去,就会污染河流、水渠、湖泊、水库,甚至是大海,这就是水污染;工厂在生产中还产生一些废渣,我们又叫它固体废弃物。我们生活中也产生许多废渣,我们叫它生活垃圾,这些固体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也会污染土壤、水域、空气,它在自然界还发生变化,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产生恶臭、沼气等有害气体,这就是固体废物污染。还有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等。

现代环境污染首先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而产生的,我们把它叫做工业污染。我们把产生工业污染的工厂叫做工业污染源。2001年统计:我国每年工业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1570万吨,工业粉尘841万吨,烟尘217万吨。每年排放工业废水200亿吨,工业固体废物8.9亿吨。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现在我国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污水有227亿吨,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81万吨,烟尘210万吨。

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产生了农业污染,农业污染最可怕的是农产品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因为农产品大量的是食品。这几年在我国就出现了几起有毒大米、猪肉、食油的典型案件。农业污染最普遍的是使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这些有害物质我们食用后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时间长了,就会在身体内富集,危害我们的健康。最可怕的还有这些有害物质会在自然界中通过食物链造成富集,长时期地积累在植物中和生物体内,最终影响到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农业污染还通过土壤、废水、固体废物大面积地污染空气和水域,治理起来有更大的难度。

环境污染最大的危害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影响经济发展。现在,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约占三分之一,受到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各占三分之一。水环境质量,全国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一类水质,也就是水质比较好的,占29.5%。二类水质,即受到轻度污染的,占17.7%。三类水质,也就是受到严重污染的,占52.8%。声环境:交通噪声,9.5%的城市污染严重,16.5%中度污染,48.7%轻度污染,25.3%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较好。区域环境噪声,6.3%污染较重,49.4%中度污染,33%属轻度污染,只有11.3%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什么是生态平衡呢?同学们也许看过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这个栏目,还有《动物世界》,里面就介绍了许多生态平衡的知识。比方说:在一片草原上,有食草动物:野羊、斑马、野牛等,也有食肉动物:老虎、豹子、狮子等等。它们总是按一定的比例范围而存在的,这就叫平衡。如果我们把老虎、豹子、狮子等食肉动物都消灭掉,那么食草动物就会无限制地繁殖,它们要吃大量的草,会把草原吃光,结果食草动物自己也就无法生存了,这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当然,大自然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体系,因而生态平衡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平衡。有的专家把它叫做“网平衡”,也有的专家把它叫做“平衡金字塔”。生态平衡的科学概念是这样解释的:“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各种生物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运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及信息传递畅通,这种相对稳定状态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从总体上讲是整个大自然的平衡,全球的平衡。它又分成各种各样若干个系统。比如陆地系统、海洋系统。专家们为了研究的需要,又把它分成更多地系统,比如高原系统、平原系统、工业系统、农业系统,还有城市系统、农村系统等等。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问题很多,比如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资源短缺等等。

森林对于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个世纪世界上的森林大约减少了1/4。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最终受到威胁的是人类。我国近10年来发现已经灭绝的珍贵野生动物就达18种,受到灭绝威胁的野生动物达近千种。现在全球高等植物中濒危物种达5000种,导致与之相关联的4万种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生命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就是金字塔顶上的那块石头,千千万万的植物、动物组成了金字塔塔身,塔身受到破坏必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三)保护环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我国有13亿人口,每个人都要吃饭穿衣,都要消耗资源。同样,每个人都要排放污染物。如果我国每人每天多用1公斤水,一天就要多消耗130万立方米,一年就要多消耗4.8亿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特大型水库。同样,如果我国每个人每天多排放1公斤废水,多排放1公斤废渣,全国人民一年所造成的污染也是天文数字。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长江、黄河,有丰富的资源,我国资源的总量,在许多方面都排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如果把这些资源除以13亿人口,人均所占有的资源量就很少了。比如淡水资源,我国拥有地面水稳定径流量2.6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但是,如果计算人均淡水占用量,用2.62万亿立方米除以13亿人口,我国人均占有淡水资源只有2015立方米,排到了世界第88位,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所以我国北方缺水严重,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的水调到北京去,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还有其他自然资源也是这样,我国人均耕地占用量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7%,我国用占世界6%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上面讲的就是我国的国情,我们想、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我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进行环境建设。同时,我国治理污染的技术水平现在也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还有,我国西北部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由于干旱、森林植被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垦等原因,沙漠化严重。每年沙化土地约3000平方公里,现在北

京、西安等许多大城市每年都要发生沙尘天气,甚至出现沙尘暴,形势十分严峻。所以说,保护环境对我国就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这样,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也许同学们会问:现在我们地球环境污染严重,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能不能把人类送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呢?同学们展开幻想的翅膀,去进行大胆地设想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必须科学地看待这个现实。虽然我国把杨利伟送到了太空,人类的足迹也踏上了月球(美国已成功登月)。最近美国又把机器人送上了火星。但是,就目前我们已经获得的资料,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星球适宜人居住。月球上没有水,火星上现在也没有发现水。另外,如果今后真的发现某个星球适宜人类居住,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成本也实在太高,那也一定非常非常遥远,还没有我们今天保护地球这个人类的家园要合算得多。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现实: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二、怎样保护环境?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怎样保护环境?

(一)必须加速经济发展。

让我们国家尽快强大起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让我国人民尽快的富裕起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国家富强了,国家才有更多的人力财力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只有人民富裕了,人们才会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多地投入生态建设。我们保护环境,是要创造现代生态文明,不可能倒退到原始的洪荒年代。因此,同学们现在就要刻苦学习,掌握更多地文化知识,将来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人民更加富裕幸福。

(二)要防治污染。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环境污染严重是突出的环境问题。对症下药,我们就要努力地防治污染。一方面,我们要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同时,我们要治理已经有的污染源。原来的污染源得到了治理,新的污染又不再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就会减轻。为了防治污染,我们国家不仅颁布

了《环境保护法》,还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还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只要我们严格地依法办事,就可以实现污染防治的目标。

(三)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也是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1999年国家做出决定,禁止所有天然林砍伐,从2002年开始,国家又有计划地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措施。国家还进行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建设,现在,国家又在全国开展生态省、生态市、县的创建活动。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同样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保护法》等等。

(四)要严格执法,加强环境管理。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环境保护同样要严格依法办事。现在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形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是有法可依了,关键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的环保工作区域大、工作繁重,执法不严的问题确实存在。从2003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科技局等六部委联合开展了“查处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揭露了一批违法的环境案件,在电视上都暴了光,实在是触目惊心。只要我们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管理,可以少花钱而控制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五)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环境科学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科学的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何科学地保护环境,还有许多深刻的课题需要研究,在这方面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当我们在考虑如何治理污染的时候,发达国家就提出了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观念;当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防治污染的时候,发达国家又提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党的十六大也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现在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环境科学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逼得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所以我们必须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科学的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搞好

环境保护,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六)要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具有全局性,这个全局在很大层面上具有全球的整体性,所以环境保护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国际合作。联合国在1992年召开了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签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协定。联合国也设立了“环境规划署”这个常设机构来协调全世界的环境保护,我们国家也参加了这些协定的签订。

三、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同学们可能看到或者听到过这样的口号:保护环境,造福人民、造福子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也许要问:我是一个学生,我能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吗?能!完全能!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环境保护做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下面,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这些建议在“国旗下讲话”中已经谈到,在这里再次进行强调。

(一)爱护花草树木。

有关专家对植物的环境保护作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一棵10米高的大树,它每年创造的环境价值在1000元—5000元之间。植物对于环境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它吸收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清新空气;它还减少噪音;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它美化环境,具有美学价值;它还保护植物基因等等。所以我们要从保护环境的高度科学认识爱护花草树林的重要性,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二)爱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同植物一样对环境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特别是珍稀动物,国家都把它们列为保护动物。一种物种如果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现在的科学水平技术来说,想让它再生是不可能的。物种消失最终危及的是我们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平衡的科学结论。同学们要爱护鸟类,不吃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和有益天敌。

(三)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废弃物如果丢弃就是废渣,就要污染环境。其实,任何废弃物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它们都应该有回收和利用的价值。比方说:废纸、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很多东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开动脑筋,尽量做到废物利用。

(四)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方便,有许多一次性用品,比如一次性饭盒、筷子、方便袋、纸巾。一次性用品是一种对资源的很大浪费,也是对环境很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塑料制品,它们进入环境以后很难溶解,在很长时间对环境都有危害,据有关科学家测算,有些塑料制品埋在地下100年都有危害。其实,使用一次性用品也不卫生,有些一次性用品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份,当遇到高温时它们更容易分解,进入我们人体。所以我们要尽量地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五)厉行节约

资源紧缺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节约实际上就是节省了资源。例如,纸是用木料制成纸浆做成的,我们节约用纸就可以保护森林。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衣物、节约饮食。一句话:节约一切物品,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

(六)不放鞭炮。

鞭炮的主要成分是火药,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有氯酸钾。制作闪光雷、电光炮、烟花炮、彩色焰火时,还要加入镁粉、铝粉、锑粉和无机盐。当鞭炮点燃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和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四处飞扬,对人的呼吸道和眼睛都有刺激作用。燃放鞭炮不仅污染空气,飞扬的烟尘和纸屑落在地面上,还会影响环境卫生。同时,爆炸声如雷贯耳,据测定,普通鞭炮爆炸时噪声在100至120分贝之间,而单个闪光雷爆炸的噪声至少在130分贝以上,成为噪声公害。鞭炮还经常炸伤人,因此禁止燃放鞭炮,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是十分有利的。

(七)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唱卡拉OK、看电视放小音量,不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废纸,不随地吐痰等。

(八)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

(九)向有关部门检举破坏环境的行为。

(十)刻苦学习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准备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

同学们,大家都很关心我们身边的环境质量,希望能够喝到干净的饮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到放心的食品,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是大家环境意识增强的表现。环境保护是一门科学,各个环境要素间有紧密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环境保护科学作为一门

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广泛的前途。现在,在我国重点大学里都设立了环境保护专业,北大、清华、武大、华中科技大等,都有环境保护系。环境科学涉及面很广,它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技术科学的综合学科。环境科学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同学们去探索,还有许多科学高峰等待同学们去攀登。希望同学们从现在起就要刻苦学习,打好基础,将来投身环境保护事业。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保护我们的家园!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建设好生态文明,把祖国建设得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新鲜、环境更优美!

关于**中学举办地质灾害的科普讲座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它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等。

滑 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 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滑坡发生的前兆:

1、泉水复活;

2、土体上隆;

3、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

4、坍塌和松弛;

5、变形发生突变;

6、裂缝急剧扩张;

7、动物异常惊恐、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泥石流的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1、滑坡与崩塌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孪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例如宝成铁路宝鸡?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

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下载2021中秋节知识科普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1中秋节知识科普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防接种知识科普材料

    预防接种知识科普材料 1.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预防接种工作是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也是各国预防控制传染病最主要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全......

    航天知识科普材料

    航天知识科普材料 一、航天知识 1、我国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是: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的“东方红一号” 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的时间是: 2003年10月16日 3......

    PICC科普小知识

    PICC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PICC?这里说的PICC可不是大家常识中的“中国人保”啊,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医疗领域中的PICC?PICC是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的英......

    科普小知识5篇

    北极星科普小知识 在天空中很容易找到北极星:先找到大熊星,再找到北斗七星。从勺头边上的那两颗指极星引出一条直线,它延长过去正好通过北极星。北极星到勺头的距离,正好是两颗......

    气象科普小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世界气象日地球上的氧气能否用完?地球上的人、动物以及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工厂更是吞吃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如此看来,长此以往地球的......

    中秋节知识竞赛题目

    中秋节知识竞赛题目一、在“吴刚折桂”这个故事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A、桃树B、松树C、桂树D、榕树二、在典故中,月亮上有一只什么动物?A、松鼠B、猫C、狗D、兔子三、下列是关于......

    科普小知识(最终5篇)

    科普小知识 宜君县第一中学 初一(1)班 46亿年前,有一颗蔚蓝的星球诞生于浩瀚的同一片蓝天,同一片沃土。天空的幸福,而它穿着一身的蓝;阳光的幸福,是他拥有如水晶般的光彩;大地的幸福......

    防震减灾知识科普试题答案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地震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等信息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实行归口管理,统一、准确、及时发布。 2、防震减灾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