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几何》教学反思
《王几何》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王几何》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王几何》教学反思篇1
这是我进入金塘中学以来第一次上的公开课,在上课之前的心情就很紧张,七上八下的。这一次的公开课令到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和上课的过程中,以及最后上完课之后,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我将铭记这一次公开课,让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成长。
学生的总体表现还是相当不错,能积极踊跃的举手回答问题。但是互相的讨论没有能够很好的展开,这与在课室里上课有着差别,平时在课室里面上课,都能放得开,积极讨论。这是我们初一6班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公开课,孩子们心理上有一点不过关,心理发楞,有一点害怕,发挥也没有那么好。
另外,学生在听从指令方面不明确,这方面我要作自我检讨。比如在《王几何》教学中,我问“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现了王几何的哪些性格特点”。这个问题里包含了两个大的问题,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带着这两个比较大的问题,常常“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经验不足,不够细心。
本来准备了课件,但由于考虑到语文教学中运用课件常常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没有用课件。但是因为没有课件,无法更好地向同学们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上课的进程和速度。现代教学中,课件和电脑的使用是经常性的运用教学手段,但是有时候的意外是很难遇见的,关键是如何及时正确敏捷的解决问题的出现,让教学过程流畅,这个是下一步要努力学习的。
第一次公开课已经上完,但这只代表一个阶段的开始,在总结这一个阶段之后,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和一个新的提高。我会继续努力的。
《王几何》教学反思篇2
上个月时,语文组长告诉我,让我讲一节公开课,作为语文组的教研课,是从我们新老师开始,并且我又是七年级的老师。我很干脆的接下来,因为这是我们作为新老师的必经之路。平常上课,没有什么老师听,自己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自己也找不出来。有了语文组老师的专业听课,我想,能够从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获得进步。
课前准备的还算充分,一直在打磨自己的课,导语和结束语,都经过设计,希望这第一次课能够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铃声响,与同学们相互问好。说出这节课的导语,让学生明白我们这一节讲哪一课。我以“同学们,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遇到了许多老师,有的温柔可亲,有的个性十足,有的教学水平高超,往往会给我们留下许多印象,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教学水平高超,幽默风趣的老师——王几何”导入新课。以课题为锲机,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王老师被叫做王几何。学生通过课前的阅读能够从文中找到答案。紧接着,幻听片出示单元知识树,让学生从中定位本节课。认识到本课的地位后,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讲解学生了解这节课是为了完成什么而进行的。在进行字词教学之前,让学生对作者进行一定的认识,通过课件完成。对于字词,我采用一下几个环节:1、出示生字词,让学生先看。2、找学生读一读,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正音3、完成预习单中出现的字词练习题,一位同学展示,读音都正确,让做全对的学生举手进行反馈,我进行适当的评价。完全做对的学生表扬他们在课下预习的比较好,没能全对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更细致的预习。4、齐读黑板中出现的词语。
接下来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幻灯片出示默读要求,让同学们在三分钟内完成。在同学们默读的时候,一些学生能够边读边画,有一些没有意识到,我就提醒学生,“大家的习惯非常好,边读边拿着笔把重点画出来。”经过提醒,忘记拿笔的同学也拿起笔来划。之后找学生回答问题,好多孩子不敢举手看起来有些紧张,我就鼓励学生,说错了没关系,只要有勇气站起来回答就是进步的。陆续有学生举起手来,气氛渐渐回来,我自身上课的感觉也会来了,把后面坐着的老师当成学生,这样进行起来比较顺畅了。然后让学生根据图表进行概括,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但有些繁琐,花费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并且与之后的一个小组讨论的问题出现一些重复,这是课堂中一大失误。小组讨论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通过展示,发现许多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很到位,整个讨论的过程可以说的成功过。每个点学生能够找出来,并且总结出老师的特点,这样我觉得孩子的潜力无限,平常只在引着学生去做,他们的兴趣不是很高,自然效果也不是很好。从今天的讨论环节来看,无疑是很成功的,这是我自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之后因为时间的关系,幻灯片没有让学生细看,只是一眼就过,结束的有些仓促。等发下检测单,学生也没有多长时间进行练习,更不用说进行展示反馈了。这第一节正式的公开课就这样结束了。
《王几何》教学反思篇3
《王几何》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文章。通过课前预设以及课堂上学生的现场生成,主要从以下几点对这节课予以回顾。
首先,我认为比较成功的设计是:
1、这节课从设计到具体操作达到了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整堂课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读、在表达、在归纳、在总结、在修改、再评议,而老师只是一根将这些环节串联起来的“线”。
2、余映潮大师提出“难文浅教”,而这篇浅显易懂的文章就应另辟蹊径教出新意,落实到《新课标》中则对应的是:“防止教师逐字逐句过深的分析文章”。因此,在我的设计中前半部分注重了学生的口语训练,后半部分注重的是现场的写作指导及训练,有立竿见影之功效。
3、最重要的是在整节课中始终贯穿着学生的体验活动,以读促写,在掌握了文章中描写人物的几种方法之后,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写作模仿与写作训练,真正达到了体验式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理念。
当然,不足之处则体现在:
1、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语以及对下文的铺垫语还不精准到位。
2、在修改学生习作的环节,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修改前与修改后的习作显示在屏幕上,对比起来会更直观,更能表现出采用多种人物描写手法相结合的好处。
总之,传统的一节课阅读课,老师讲完了,学生学完了,一节课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收获甚微。只有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落实到学生学会了什么或者会学了什么后,才能体现出高效课堂的“效”和体验式教学方式中的“体验”,更能挖掘出教材的真正价值。
第二篇:《王几何》教学反思
《王几何》教学反思
《王几何》教学反思1
《王几何》是今年选入的新课文。我自己上了一遍,又听了两个同事执教了这篇课文。有了一点想法,记下来。
这是一篇记人的散文。王几何这个人物形象很鲜明,学生自学中能够把握这个人物性格特点,所以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往往会落到“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个点上。可是,从我的自己课堂和听同事的课堂来看,这个教学点做得都不够扎实,比较肤浅。
“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
课堂上,学生能够说到刻画王几何这个人物时,作者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可惜教学中只是让学生找一找书上的语句,对语言的琢磨、赏析没有深入,浅尝辄止,人物分析还是停留在标签式的分析。
如何更深入开展学习,带领学生学得跟扎实有效,在通过听课评课后,我有了新的收获。
在邹老师的课堂,他讲到这个环节的时候,我看到了他扎实的语文功底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他是这样处理的:先呈现了一段文字,介绍细节描写,指出细节描写涵盖了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刻画,并且让学生欣赏了一段一个学生细节描写的佳作;老师再引导学生探究描写王老师的语言。这是一个有学法指导的教学环节。
但,接下来学生探究课文“描写王老师的语言”还是浮光掠影的,学生学习时间短,草草收场。课后交流后,张老师的一个建议挺好的:可以采用把书上句子进行压缩和扩写,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读课文,我们可以这样去做。
原句: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改句: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作者抓住“观察视角”的转化,具体展开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可爱风趣的王老师。
原文: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
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改句:一个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站到了讲台上。
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这样作者抓住人物的形态的细节刻画,观察人物动作位置前后变化,由“挤进门”到“眨眼功夫站到讲台”之间的地点变化,刻画出一个体态臃肿而动作敏捷的王老师。
讲到这里,我们会想到语文教学提到的“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关系。如何才能达到“用教材教”,这时候很有必要给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运用以上学到的描写方法,让学生抓住人物的鲜明特点,进行片段训练。
《王几何》教学反思2
《王几何》是选入的新课文。一看到这篇课文后,我就特别喜欢它。于是,在学校的公开课上,我选择了这篇课文,效果挺好,这里把自己的一点想法记下来,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对于王几何这个人物形象很鲜明,学生自学中能够把握这个人物性格特点,所以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往往会落到“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个点上。
“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
课堂上,学生能够说到刻画王几何这个人物时,作者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借于这一点,我让学生首先找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品评。并让他们说说这些动作、语言等描写能看出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都畅所欲言。让课堂气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我借机在黑板上板书他们的发言。当说到老师的业务水平高时,我让同学们也亲自到黑板上试试反手画圈和三角形,让他们亲身体会到老师的业务精湛,更让他们明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一道理。
《王几何》教学反思3
上个月时,语文组长告诉我,让我讲一节公开课,作为语文组的教研课,是从我们新老师开始,并且我又是七年级的老师。我很干脆的接下来,因为这是我们作为新老师的必经之路。平常上课,没有什么老师听,自己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自己也找不出来。有了语文组老师的专业听课,我想,能够从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获得进步。
课前准备的还算充分,一直在打磨自己的课,导语和结束语,都经过设计,希望这第一次课能够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铃声响,与同学们相互问好。说出这节课的导语,让学生明白我们这一节讲哪一课。我以“同学们,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遇到了许多老师,有的温柔可亲,有的个性十足,有的教学水平高超,往往会给我们留下许多印象,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教学水平高超,幽默风趣的老师——王几何”导入新课。以课题为锲机,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王老师被叫做王几何。学生通过课前的阅读能够从文中找到答案。紧接着,幻听片出示单元知识树,让学生从中定位本节课。认识到本课的地位后,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讲解学生了解这节课是为了完成什么而进行的。在进行字词教学之前,让学生对作者进行一定的认识,通过课件完成。对于字词,我采用一下几个环节:
1、出示生字词,让学生先看。
2、找学生读一读,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正音
3、完成预习单中出现的字词练习题,一位同学展示,读音都正确,让做全对的学生举手进行反馈,我进行适当的评价。完全做对的学生表扬他们在课下预习的比较好,没能全对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更细致的预习。
4、齐读黑板中出现的词语。
接下来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幻灯片出示默读要求,让同学们在三分钟内完成。在同学们默读的时候,一些学生能够边读边画,有一些没有意识到,我就提醒学生,“大家的习惯非常好,边读边拿着笔把重点画出来。”经过提醒,忘记拿笔的同学也拿起笔来划。之后找学生回答问题,好多孩子不敢举手看起来有些紧张,我就鼓励学生,说错了没关系,只要有勇气站起来回答就是进步的。陆续有学生举起手来,气氛渐渐回来,我自身上课的感觉也会来了,把后面坐着的老师当成学生,这样进行起来比较顺畅了。然后让学生根据图表进行概括,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但有些繁琐,花费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并且与之后的一个小组讨论的问题出现一些重复,这是课堂中一大失误。小组讨论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通过展示,发现许多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很到位,整个讨论的过程可以说的成功过。每个点学生能够找出来,并且总结出老师的特点,这样我觉得孩子的潜力无限,平常只在引着学生去做,他们的兴趣不是很高,自然效果也不是很好。从今天的讨论环节来看,无疑是很成功的,这是我自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之后因为时间的关系,幻灯片没有让学生细看,只是一眼就过,结束的有些仓促。等发下检测单,学生也没有多长时间进行练习,更不用说进行展示反馈了。这第一节正式的公开课就这样结束了。
接下来,老师们坐在一起对我的这节课进行评价。好的地方:
1、台风比较稳,大方,干净利索。看来这是我的优点,之前在小学讲公开课就得到过这样的评价。
2、整体来说,各环节衔接的比较紧,一节课的环节都设计,是一节完整的还算成功的课。
3、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爱好。
不足的地方:
1、目标设计的不够具体,第二个目标操作起来不够具体。第三个目标没有进行具体的操作,这是不够合理的。
2、有一个字词的硬伤,读音错误。
3、刚开始有些紧张,一些话语说的不够准确,出现半句话。
4、第二个环节占用时间过长,并与第三个环节有些地方重复,合并起来比较好些。
5、检测单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进行反馈。看来不足的地方比优点要多,今后要更加努力了。
《王几何》教学反思4
本课我们为了积极响应西岗区及学校领导号召,推行小班化的小组合作而精心准备的,不仅苑老师亲自下校听课,而且还要面向全区各科教研员及全校教备课组长展示我们初一语文组的学科活动设计及小组合作,所以在集备时我们更多考虑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而在教学内容的细节处就欠缺了很多,比如文中一处运用了动作描写,抓住了“反手”“画”写出了老师业务水平高……其实此处“反手”并非动词,而是修饰“画”的,研究的就不是很到位。
课后在苑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组进行了研讨和反思。认识到了不要为了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甚至宁可没有形式,也必须将内容研究到位,琢磨透彻,对于文本的内容教师必须提前研读细致,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更要有一个预设。尤其进行小组展示后,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多个学生,问题更集中了,更全面了,这就需要老师随时记录下学生在发言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和问题,一定要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最好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或知识树,达到提升学生的目的。所以实行小组合作后,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时刻充电。
《王几何》教学反思5
《王几何》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文章。通过课前预设以及课堂上学生的现场生成,主要从以下几点对这节课予以回顾。
首先,我认为比较成功的设计是:
1、这节课从设计到具体操作达到了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整堂课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读、在表达、在归纳、在总结、在修改、再评议,而老师只是一根将这些环节串联起来的“线”。
2、余映潮大师提出“难文浅教”,而这篇浅显易懂的文章就应另辟蹊径教出新意,落实到《新课标》中则对应的是:“防止教师逐字逐句过深的分析文章”。因此,在我的设计中前半部分注重了学生的口语训练,后半部分注重的是现场的写作指导及训练,有立竿见影之功效。
3、最重要的是在整节课中始终贯穿着学生的体验活动,以读促写,在掌握了文章中描写人物的几种方法之后,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写作模仿与写作训练,真正达到了体验式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理念。
当然,不足之处则体现在:
1、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语以及对下文的铺垫语还不精准到位。
2、在修改学生习作的环节,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修改前与修改后的习作显示在屏幕上,对比起来会更直观,更能表现出采用多种人物描写手法相结合的好处。
总之,传统的一节课阅读课,老师讲完了,学生学完了,一节课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收获甚微。只有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落实到学生学会了什么或者会学了什么后,才能体现出高效课堂的“效”和体验式教学方式中的“体验”,更能挖掘出教材的真正价值。
《王几何》教学反思6
《王几何》这一课教完了,但是对于课文的研究与思考还在延续。初读似乎简单,再读并不简单,要真正的读懂它绝对不简单。
成功之处在两个方面。
点评式的自读和预习学生做得很到位很厚实,保证了课堂交流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丰富性,使得学生的自读本领有一定的提升。
教学的活动设计相对合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让学生尽情的展示了自己自觉学习的丰富成果,展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活力。
这两个方面的课堂运行也比较扎实。
自读课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一个活动实际上就是为了展示同学们预习课文点评内容的大检查,从而让学生明白“有细致的劳动就会有巨大的收获”这一道理,从而引导学生养成仔细阅读,认真圈点的好习惯,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形成一种自学能力。实践证明他们做得非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表现与踊跃发言就是很好的见证。文章自得方为贵,我们所提倡的就是这种自得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学生的语言学习就会化难为易,点石成金,假如这种自学习惯能持之以恒,本节课也就功不可没。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循序渐进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走向深入,绝不要停留在字面以及文面之上。这些教学活动也有一个目的,就是搭建研讨的平台,发现人才,激发创造力,同时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研读精细而准确,灵动而创新,展示自己自觉阅读的丰厚收获,形成了思想碰撞的大好局面,这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但确实是一次值得欣慰的课堂经历。
这节课的不足也很明显。
首先是课堂教学最后的大总结比较仓促,这是比较遗憾的,因为这个总结包含着这节课的精练的点评,包含着对课堂内容的梳理,也包含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但没有时间去完成,只是在匆忙中以布置作业结束课堂确实带来一个不小的遗憾。
其次原先设计的即兴写作“我的一位xx 老师”这一活动没有完成,只是当成作业布置给了学生,说明前两个环节的进行拖延了时间,没有机会让同学们借鉴《王几何》的写作智慧,这就是一大缺憾了。因该在课堂加快进程,让即兴写作有足够的展示时间,就会更精彩一些。
课堂永远是一个神奇的领地,我们要能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更加神奇。
《王几何》教学反思7
对于王几何这个人物形象很鲜明,学生自学中能够把握这个人物性格特点,所以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往往会落到“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个点上。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能够说出王几何老师的人物形象”,这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
这节课用绰号导入,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课堂上,学生能够说到刻画王几何这个人物时,作者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借于这一点,我让学生首先找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品评。并让他们说说这些动作、语言等描写能看出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都畅所欲言。让课堂气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我借机在黑板上板书他们的发言。当说到老师的业务水平高时,我让同学们也亲自到黑板上试试反手画圈和三角形,让他们亲身体会到老师的业务精湛,更让他们明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一道理。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很重要,所以我积极引导学生往这方面发展
《王几何》教学反思8
这是我进入金塘中学以来第一次上的公开课,在上课之前的心情就很紧张,七上八下的。这一次的公开课令到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和上课的过程中,以及最后上完课之后,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我将铭记这一次公开课,让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成长。
学生的总体表现还是相当不错,能积极踊跃的举手回答问题。但是互相的讨论没有能够很好的展开,这与在课室里上课有着差别,平时在课室里面上课,都能放得开,积极讨论。这是我们初一6班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公开课,孩子们心理上有一点不过关,心理发楞,有一点害怕,发挥也没有那么好。
另外,学生在听从指令方面不明确,这方面我要作自我检讨。比如在《王几何》教学中,我问“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现了王几何的哪些性格特点”。这个问题里包含了两个大的问题,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带着这两个比较大的问题,常常“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经验不足,不够细心。
本来准备了课件,但由于考虑到语文教学中运用课件常常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没有用课件。但是因为没有课件,无法更好地向同学们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上课的进程和速度。现代教学中,课件和电脑的使用是经常性的运用教学手段,但是有时候的意外是很难遇见的,关键是如何及时正确敏捷的解决问题的出现,让教学过程流畅,这个是下一步要努力学习的。
第一次公开课已经上完,但这只代表一个阶段的开始,在总结这一个阶段之后,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和一个新的提高。我会继续努力的。
《王几何》教学反思9
《王几何》是今年选入的新课文,是我第一次上,有些小感受: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忆了儿童时代王几何老师的一堂几何课的难忘经历,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位学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形象。作者是用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良好达到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非常关键。它有利用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因此我设计导语如下:“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并询问学生什么叫做椭圆。以前我们的几何老师告诉我们椭圆就是踩扁了的圆,他的课听起来让人很痛快,好想再上一节痛快几何课。今天早上有一位同学邀请我和他一起去上一趟几何课,现在我邀请你们和我们一起去上一堂痛快的几何课好不?那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马及时同学去上一堂几何课吧!提前告诉你们我们的几何课老师是王几何。”这节课的重点是欣赏文章中的细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寻找细节描写来深入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深情并学会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引导者、参与者,努力在作品与学生心灵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我的问题很多,
一、很难调动全部的学生参与到思考中来,很多学生的惰性,是一种懒与思考的惰性!
二、学生无法将自己感受到的东西顺利的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或者体会不深,表达不清。能基本达到要求只有20多个学生而已。还有一半的学生依旧是听甚至无法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课堂时间把握不好,由于前面的感知老师形象环节啰嗦,后导致后面学生自己体会细节描写的时间不够甚至是没有。如:让学生说一说王几何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结果后面的学生合作探究细节描写环节没有时间开展。看来还是要在课堂气氛节奏的调控上多下些功夫。
四、自己引导学生和对学生的评语语言组织不够精简凝练。如:学生答老师是一个方头大耳的人的时候,我应该引导他并且鼓励他。总而言之,这堂课上我的问题很多。不过,和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相比,学生毕竟已经有了体会探究独立思考习惯,无论是好还是坏。这是值得我欣慰的一个地方,希望今后能和他们共同进步。
第三篇:王几何一课教学反思
本课我们为了积极响应西岗区及学校领导号召,推行小班化的小组合作而精心准备的,不仅苑老师亲自下校听课,而且还要面向全区各科教研员及全校教备课组长展示我们初一语文组的学科活动设计及小组合作,所以在集备时我们更多考虑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而在教学内容的细节处就欠缺了很多,比如文中一处运用了动作描写,抓住了“反手”“画”写出了老师业务水平高……其实此处“反手”并非动词,而是修饰“画”的,研究的就不是很到位。
课后在苑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组进行了研讨和反思。认识到了不要为了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甚至宁可没有形式,也必须将内容研究到位,琢磨透彻,对于文本的内容教师必须提前研读细致,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更要有一个预设。尤其进行小组展示后,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多个学生,问题更集中了,更全面了,这就需要老师随时记录下学生在发言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和问题,一定要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最好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或知识树,达到提升学生的目的。所以实行小组合作后,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时刻充电。
第四篇:王几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王几何》教学设计
齐云梅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描写人物的方法,感知王几何老师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2.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感知王几何老师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导入语
同学们,自你们入学以来,你已经接触过很多老师,肯定会有一些老师以他们独有的魅力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王老师,他呀特别受同学们的欢迎。因为他上课风趣幽默,平易近人,同学们甚至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王几何”。从这个名字上大家猜一猜他是教什么的?(生答:几何)对,他是一位几何老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由马及时先生写的这篇文章——《王几何》!2.认识作者
马及时(1946——),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1)检查预习正音
须臾 yú 斜翘 qiào 屏息bǐng 绰号 chuò 叛逆nì
持之以恒héng(2)明确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描写人物的方法,感知王几何 ○老师的形象特点 二. 课文研讨 1.整体感知,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 写了“我”上初一时,王几何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几何课的事。2.赏析课文
(1)文章共写了王老师的几件事? 1哑笑
明确: ○2反手画圆
○3三介绍自己,公布绰号
○4让同学们画圆和三角形
○5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
○(2)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王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合作探究)
1王老师为什么长时间哑笑? ○ 明确:这是一种教学策略,他想要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表现了王老师的风趣幽默。2王老师是怎样画圆和三角形的?请找到课本上的描写? ○ 明确: 课本第7 自然段写了王老师画图的情形。“反手”是面向学生,背对黑板反过手来的意思,“徒手”是不拿任何工具空手画图,“等边三角形”说明王老师画的图非常标准,“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几个词语说明王老师画图技术高超,业务水平极高。
3王老师不仅介绍了自己的姓名还公布了自己的绰号,○一般人都不希望别人给自己起绰号,王老师为什么还公布自己的绰号呢?
明确:课文第 15自然段中“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这句说明王老师是想抓住同学们的叛逆心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一招非常聪明!
4王老师让同学们画的图都是什么样子?他真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明确:课本第 21自然段中讲到“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脚架!”。王老师这样做是想告诉同学们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他“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5从这几件事,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 明确:他幽默风趣,教学水平、业务水平高,热爱学生,善于抓住学生心理,平易近人。
(3)文中多次写到同学们的反应,请从文中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按课文顺序依次是“大吃一惊”,“哄堂大笑”,“呆呆地想”,“屏息静听”,“哄堂大笑”,“兴趣高涨”,“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鸦雀无声”。这些描写侧面烘托了王老师的风趣幽默,教学水平高,表达同学们对王老师的敬佩与热爱之情。3.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找出下列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 1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外貌、动作)
2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起哄堂大 ○笑!(动作、神态)
3“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我们也会 ○画!’”(语言)
(2)归纳写作特点
1抓住特征,以形传神
○2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
1在那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稀奇的事,不是太 ○离谱了吗?(反问)
2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夸张)
3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脚架。(比喻)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老师是园丁,老师是红烛,无论是像《我的老师》当中温柔美丽的蔡云芝老师还是像本课中风趣幽默的王几何老师,他们都只是想教给同学们丰富的科学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在此刻,你的脑海中也会浮现出某位老师可亲可近的笑容吧?同学们,请你拿出手中的笔,将这位老师写一写吧!四.作业
片段练习
模仿课文,抓住人物特征,写一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老师。(200字)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概括主要事件和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在教学中,第一个教学目标完成的还算圆满,但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感觉自己处理得比较肤浅,特别是对文中一些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赏析还不到位,不够细致。例如:在归纳本文写作特点第一点“抓住特征,以形传神”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对课文第3自然段中的外貌描写“方头大耳,矮胖结实”和动词“夹、挤、站”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一写作特点。
1.课堂上同学们的合作探究不够充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应该努力在作品与学生之间架设一道沟通的桥梁。但我没能调动起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思考中来。很多学生的懒惰就是思考的懒惰。另外,我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可能也有些短,有点操之过急了。
2.但也有值得高兴的地方。我看到学生们在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慢慢养成了一些很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例如,边读书边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在合作研讨时有条不紊,各个学习小组组长同学把每个同学的任务安排的具体到位;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按照老师的平时要求很有条理的回答等。
第五篇:《王几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根据2013年秋季新教材编写
《王几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2.勾画描写王老师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了解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3.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4.学习课文中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重点】 1、2、3 【学习难点】
2、3 【学习方法】 朗读法、圈点勾画法、精读法,争论研读法,师生对话法 【课时分配】1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重要词语,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2.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3.给加点字注音。
屏息()须臾()洗耳恭听()持之以恒()翘首()呆板()鸦雀无声(哄堂大笑()绰号()4.辨析填空: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大家愿意将我打造成你喜欢的老师吗?
二、预习反馈
1.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齐读三遍,把握其读音和意义。2.交流课前预习第2题,谈谈自己预习时初读文章的感受。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探究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形象。
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课题中的王几何是谁?为什么叫他王几何?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
第1页
共3页)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根据2013年秋季新教材编写
明确:王几何本来叫王玉琳,王几何是上几届学生私下里给他取的绰号。
2.王老师喜欢这个绰号?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找出能体现王老师喜欢这个绰号的词语。解答问题后齐声朗读课文中的这段文字,进行体验。)然后说说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表现了王老师怎样的特点?)
明确:“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 学 当面喊我‘王几何’„„”这句话用的是语言描写。突出了王老师的幽默风趣,也表现了王老师思想的民主与开放。
3.本文将王老师放在哪一件事中去写?请用一句话简要回答。
明确:本文主要写了王几何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形。
4.文中还对王老师进行了什么描写?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突出了王老师的那些特点?追问:(1)“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这句话主要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的“挤”、“眨眼功夫”有....何表达作用?(2)“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1)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一个“挤”字,突出了老师的胖;“眨眼功夫”写出了老师虽然胖而动作却十分敏捷的特点。(2)夸张。突出了老师“笑”的姿态之特别,读后让人忍俊不禁。(3)神态描写。极其生动逼真地写出了老师得意洋洋的神态。
5.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
明确:(1)王老师哑笑。(2)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3)王老师让同学们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4)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却画成了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6.教师追问:你喜欢王老师的这堂课吗?为什么?(追问目的是:启发学生展开课堂争论,探究人物形象。例如,课堂引人发笑,王老师是否是不严肃不认真的老师?此问题最好启发学生提出。)说说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明确:王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极高,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宽严有度(笑和严肃集于一身),言传身教,教学方法独特,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好老师。
(二)探究本文的主题:
7.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文章中的这段描写,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第2页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根据2013年秋季新教材编写
明确:反手画圆和三角形。他这样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这段描写在结构上总结了上文,在内容表达上点明了主旨。
三、再读课文,体会侧面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8.“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这句话写的是学生的各种种表现,对刻画王老师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学生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从侧面烘托王老师的与众不同,突出了老师的风趣与幽默。9.“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 明确:王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绝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绰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等,制造了喜剧效果,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发泄,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
四、归纳主旨,拓展延伸
10.你喜欢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吗?为什么?
11.你喜欢王老师吗?你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吗?请就你喜欢的老师口头描写她的外貌语言动作或神态。
教师示范: 五.布置作业:
1.请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写你喜欢的一位老师,不少于600字。2.写写本课的生字词。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