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不要总认为语文是文科,认为语文成绩不易提高,认为语文高考不拉分。这其中关键是不要像学初中语文那样学高中语文,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1、勤读课外书籍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勤奋读书,必须做到珍惜时间,抓紧分分秒秒。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古人勤奋读书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2、勤做读书笔记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1、摘抄、摘录,2、做卡片,3、提要钩玄,4、写读后感。
3、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ˉ车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
4、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朗读人物的对话,要力求模拟出人物的心情、口吻,使人物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听者面前。朗读诗歌要铿锵悦耳,语势错落有致,节奏抑扬回环,具有音乐美。通过琅琅地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背诵要下苦功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
5、勤于独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其次要善于分析综合。分析就是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分解剖析,将各部分的个别特征区分开来;并加以比较和鉴别,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有深透的了解和认识。对所读的书要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剖析。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部分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从而把握整体。第三,培养独立思考习惯要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势,防止思想的僵化。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好的思维定势可以使学习和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迅速;不良的思维定势则会束缚人的思想,难以有所发现和创造。要善于从固有的思路中跳出来,变换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有新的思想。
语文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考前做三到五套题快速进入状态
语文考试是期末考试第一门,考前至少要做三到五套的语文试卷练习,不仅能够让我们快速进入期末考试的考试状态,而且还可以把平时学到的应试技巧运用到实际的题上。
这三到五套的语文试卷练习,不能是应付了事,而且要比考试更认真,做到带着问题回答,带着答案回溯。每做完一套题,需要认真的分析试题,总结答题套路,看平时学到的应试技巧是否够用,如果发现自己的踩分能力不符合出题人要求,就要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自己有哪些欠缺?
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会让我们在考场上回答起问题来得心应手,不至于手足无措。
二、善于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包装自己
语文学习的成果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语文学习的成果是通过你对内的文学知识的储备和对外所能表现的演讲、辩论能力体现出来的。到了期末考试,如果能把自己的语文素养(也就是成语、俗语、好词好句)体现在试卷中,一定可以让老师对你刮目相看。具体来说,就是你的试卷,要有答题风格。最常见的是古文范儿:诗歌鉴赏四个字+四个字+四个字,文言文阅读除翻译外,多用虚词连缀,现代文阅读更是抓住机会用简短精炼的四字答题法并偶尔发几句带呜呼哀哉的感慨,至于作文,则更是回旋余地广阔。另外,数字逻辑范儿、气势恢宏范儿、小家碧玉范儿等也是可供选择的,到了高二上的时候,你的试卷如果还没有一个整体的风格,恐怕就要担心泯然于众人矣。
三、注重卷面细节分点答题踩得分点
如果基础积累过关了,语言优美,并且应试技巧掌握得当,对得分点了然于胸,在这样的基础上,高二语文期末考还是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分数,那么就要反思一下,你的细节是不是做好了?
这里说的细节,主要有这些方面,一个是卷面,如果卷面不整洁,满卷是乱涂乱画的痕迹,要不就是“地雷阵”——圈圈点点,要不就是“藏宝图”——线线框框,老师想找到你的答案像走迷宫一般,想高分,很!难!其次,是字体,如果大家写的字,老师完全认不出是啥,那么得分只能看老师的心情了,心情好给你认真看看,斟酌给你点分,心情不好,直接给你个大叉。
最后还要说一点,就是分点答题。没有人会喜欢一团文字的答案,尤其是分很多个得分点的那种问题。老师阅卷,说白了,就是数得分点,然后给分。如果找不到你的得分点,就是零分。分点答题可以让阅卷老师更快的找到你踩中的得分点。
语文学习方法:“读”“思”“问”相结合1、钻透课本。
语文复习倘若漫无边际,走马观花,那将事倍功半,徒劳无益。复习前要领会考纲精神,明确考试范围,对复习的主流及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从各种类型的考试命题来看,包括诸多基础知识、课内阅读题、古诗文言知识,它们都来自于课本中,虽然重点考查了课外阅读,也是课内知识的迁移与延伸,也是在课内学习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只有钻透课本,对课本中各类知识理解并会运用,临场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读”“思”“问”相结合。
学语文“读”是根本,复习语文“读”还是根本。当然不是盲目的读,而是有选择不可少的环节。因为通过精练,不仅可以巩固旧知识,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3、注重作文复习。
作文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的高与低,而它又不是靠一日之功就能提高的。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物,接触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在复习中可进行梳理,把有价值的材料制成“半成品”,供你临场时依照题目的要求选用;还可选择各种文体中有代表性的文章来读一读,仔细分析它们的拟题、立意、选材、谋篇等优点,以便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提高临场作文的能力。
第二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一、学习计划
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学期初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计划要简洁、明确、易行,包括目标、要求及时间安排三个方面。
二、预习
根据预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把预习划分为学期预习、阶段预习和课前预习三个层次,每个学生应养成自觉预习、善于预习的习惯,为课堂上高效学习奠定基础。
1.学期预习:在开学前(假期里)或开学初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通读新教材,要求对学科知识体系有概括性的了解,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阶段预习:利用星期六下午或星期日的一定时间,预习下周将要学习的某一章(或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要求明确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初步建立起本章(或单元)的知识结构,能从整体的高度掌握知识。
3.课前预习:
(1)课本知识的预习。按老师布置的具体任务,在课余时间每科用5—10分钟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预习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努力发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弄清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基础点,模糊点,并记录在相应的预习笔记本上。
(2)课外知识的搜集及整理。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力争自己动手解决。要通过自我研究、查阅资料(如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同学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预习效果。
三、上课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每节上课前2分钟回到教室,及时准备好课本、练习题、笔记本和相关学习用具,同时对本科上节内容作简单回顾,提前进入学科思维状态。
2.认真遵守课堂纪律。迎接老师上课时,要起立,要挺胸抬头,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做到精神饱满;问候老师时,要声音宏亮,振奋精神;坐下后,要暗示自我“本节课做个最好的自己”,并端正坐姿;听课专注于课堂全过程,思想开小差时,要采用适当方法及时提醒。做到眼看、耳听、心想、手记(做),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3.自学要有目的,有意识。根据老师提出的自学要求或思考题,明确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运用多种自学方法去看书、去思考、去找答案。自学应做到紧张而高效。
4.敢于质疑,大胆探究,主动思考,积极回答。要全力捕捉每一知识信息和思维信息,紧跟老师的思路,把自己的思维融入老师创设的情景中,根据老师创设的情景和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和分析,并积极作出回答。回答问题声音洪亮,一般要求每节举手不少于3次,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少于1次。
5.简要记录课堂笔记(或记录在教材上)。一般要做“详略得当”的提纲式笔记,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和易混点等要详记,书上已经有的一些内容可略记。笔记要准确,如有不明白或不肯定的部分要作上记号,下课后请教老师及时改正。课后要整理笔记,补上漏记的内容;也应把课后复习时的新发现和新体会,补充到笔记中。
6.不同学科要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语文、外语应认真听、大胆说、经常读写;数学需注意理解和练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在观察、动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记忆等。
7.完全独立,快节奏地完成课堂练习和训练。按照自己的情况,在做好必做题的基础上,力争做适当的选做题。
8.参加小组互助学习。学习小组要开展协作学习,成员之间要在一起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小组整体精神状态好。
9.做好小结。合理利用老师留下的3—5分钟,梳理课堂内容,总结规律方法,并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及课堂存在的疑点,要当堂内容当堂落实,达到“堂堂清”的基本要求。
四、作业
1.做作业之前,要先进行复习,复习要做好以下三点:
(1)阅读教材,结合课本和笔记,要完全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要记住重点、难点,及相关基础知识、定义、定理,要掌握例题的解答步骤、方法,应达到能通过考试的水准。
(3)能抓住所学内容的中心问题,将所学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做作业时应看清题目,理清思路,找出解答问题的突破口,争取一次做对。属当堂完成的作业,力争下课前完成,并争取老师批改。作业本上要尽量减少涂改的次数,以做到书写认真,书面整洁,表达条理清楚且对题率高,养成严谨的学风。
3.完成作业后,一定要自已检查,并按时上交到小组长处进行检查、统计,记录后交课代表上报老师。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同学、老师或家长请教。杜绝抄袭别人或现成答案的现象。
4.在完成必做作业的基础上,要主动探究一些发散性思维训练题及参加一些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5.建立错题笔记本。作业下发后,针对老师的批语进行思考和反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错题改正并记录到错题笔记本上。
五、考试
1.明确考试目的,保持良好的心态。要通过每一次考试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查漏补缺,对症下药,确定今后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2.以诚实的态度,认真负责地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考试,严格遵守考试规则,不允许出现作弊现象。
3.答卷时,审题要仔细,提倡按顺序做题,克服浮躁心理,养成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4.坚持写好考后反思,每次考试后,要对本次考试的成功和失误写出反思,找到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有的放矢的和同学开展交流和讨论。
六、课外阅读
1.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室、阅览室,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阅读老师精心圈定的阅读书目。
2.做好读书笔记。建立读书笔记本,及时将有用的知识进行记录,以备今后查用。(说明:为增加学习的效果和减轻学生的负担,可将预习本与课堂笔记、读书笔记等合为一本,将习题错题本和考试错题本及考试后的反思等和为一本。)
第三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练习题 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
一、基础知识题
1、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后不易改变的_____和_____。
2、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_______。
3、良好的学习习惯是______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______。
4、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都离不开_____的培养。
二、能力提高题
1、每个人的学习习惯都不同,不同的学习习惯,极大的影响着
A.学习效果B.师生关系C.同学关系D.身体健康
2、学习习惯五花八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
A.轻松取得好成绩B.塑造健康人格
C.结交朋友D.提高自己的素质
3、纠正不良学习习惯,我们可采取
①让能够管束自己的朋友约束自己②用暗示法提醒自己按计划执行③用写日记的方法管束自己以后应怎样做④遇到感兴趣事全情投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①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②有钻精神,喜欢独立完成学习任务③学习有计划④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⑤经常与同学讨论问题⑥上课趴在桌上,边听课边打盹
A.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5、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指的是
A.习惯是与生俱来的B.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C.习惯是长期养成后不易改变的态度和行为D.习惯无法改变
6、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从开始的A.制定具体、明确、可行的计划B.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
C.听从家长的意见D.上课认真听讲
7、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的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表现在A.它是正确学习观念的灵魂B.它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它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D.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8、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方式就是
A生活习惯B学习习惯C运动习惯D交友习惯
9、下列选项中,不属良好学习习惯的有
A.学习有计划B.今日事,今日毕
C.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向同学请教D.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10、小明上课时精神总不能集中,有时还打瞌睡。这说明小明
A.记忆力差B.智力不正常
C.注意力不够集中D.对学习没有信心
11、学习习惯A.是逐渐培养的B.是不可以改变的C.无好坏之分D.对学习影响不大
12、下列选项中关于学习习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良好与不良之分
B.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
C.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助长你生活中的消极因素
D.学习习惯好坏对学习无多大影响
13、纠正不良学习习惯的途径有
①交一些能管住自己的朋友②用暗示法来约束自己③放任自流④坚持写日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鲁迅少年时上学曾迟到过一次,于是他就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这种纠正不良习惯的方法属于
A.让老师同学来监督自己B.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
C.让朋友来约束自己D.用写日记来管束自己
15、《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它的奴隶!”对这句话的不正确理解是
A.每个人都应该积极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B.要时刻注意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C.我们每个人都是习惯的奴隶
D.我们都应该不断进取,勇于做习惯的主人
16、俗话说:“善始容易,善终难。”这说明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应该
A.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B.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
C.持之以恒,善始善终D.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17、王利一回家便看电视,常常忘记做家庭作业,她想纠正这个不良习惯,不可以选择的方
法有
A.请家长、老师、好朋友来监督自己,在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时候,让他们来约束自己
B.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当自己不能执行学习计划时,给自己一个暗示,坚持执行既定计划
C.用写日记的方法来管束自己,把这一天控制自己不良习惯的感受记录下来,并提醒自己明天要怎么做
D.顺其自然,船到桥头自然直
1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的是
A.边唱歌边阅读或做作业
B.在父母入睡后大声朗读
C.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D.作业拖着,一个星期就交一次,一次就交五次应做的作业
三、拓展创新题
1、情境一:小刚:“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今天在学校好吗?”
小刚:“我在班上的数学小测验得了第一呢。”
妈妈:“不错!妈妈很高兴。”
小刚:“我现在去做作业了。”
小刚走进书房,开始做作业。他把老师教的课文复习一遍,找出生字,翻阅字典非常认真。
情境二:小强:“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今天在学校情况怎样。”
小强:“妈,先别问学校的事,我想吃东西”(边说边往厨房去,打开冰箱。吃饼干喝汽水)
妈妈:“你看你,一回家就只想到吃,快去做作业,等会儿才吃饭。”
小强:“好了好了,我就去做作业。”
小强拿起饼干、汽水走进书房,他一边吃一边做作业。
过一会儿,他嚷了起来:“妈,这个字我不认得,快来帮我。”见妈妈没有来,小强就东看西玩既不专心学习,也不自己查字典。
(1)小刚和小强,他们的学习习惯哪个好?哪个不好?
(2)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害处?
(3)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2、小军是某校七年级的学生,他玩电脑游戏没有节制,上课时不喜欢被老师提问,而且经常开小差。回家时常常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1)分析小军有那些不良学习习惯?
(2)您认为小军应如何克服不良学习习惯?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诸方面的原因,不免会形成一些坏习惯,如作业马虎、上课小动作多、书本乱扔、学习拖拉等等。请你设想一下,假如让这些坏习惯任其发展下去,10年后会怎样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态度 行为
2、学习行为方式
3、长时间 终身受益
4、意志力
二、能力提高题
1.A 2.B 3.A 4.C 5.C 6.A 7.C 8.B 9.C 10.C 11.A 12.D 13.B 14.B 15.C 16.C 17.D 18.C
三、拓展创新题
1、①小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强的学习习惯不好;
②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作业马虎、上课精神不集中等。害处:可能助长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贻害无穷。
③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爱动脑筋、勤奋好问、独立思考、持之以恒,上课精神集中,经常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科学地组织学习内容等。好处: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使人终身受益。
2、(1)玩电脑游戏没有节制;上课经常开小差;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等。
(2)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请同学、老师、父母监督自己,用暗示法提醒自己,写日记,让老师提问自己等。
3、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篇: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
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致关重要的,是关乎一生的素质,我们小学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关于学生良好的学习
习惯培养策略。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
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抓重点记笔记,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认真,课上积极回答老师问题且声音响亮,善
于发现问题提问问题,注意学会休息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
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
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意义重大,学习论的基本概念.指在学习中所表现出
来的一种固定的学习方式....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使学习有较高的效率,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不好的学习习惯,则给学习带来很多困难,事倍功半;因此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伊
勒阿特说:“成功的习惯其本身就是成功的最大原动力。” 萨克雷曾说过:播
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
获一种命运。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应该引起注意,学生
们身上有太多不合理的学习习惯。如不爱回答问题,别人的答案就是我的,高年
级的课堂上,学生显得越来越沉闷了。往往一个问题问下去,寥寥几只手,总是
老面孔。久而久之,回答发言就成了那几只老面孔的任务。有一个有趣的细节:
当老面孔举起了手,老师却不急着叫,教室进入寂静的阶段,观察其他人的表情,是躲避的眼神,是紧张的情绪。一旦老师叫了某个“老手”,此时他们的表情立刻
得以放松缓解,仿佛自己已经回答了一样。压力不再沉重,表情坦然,眼神又敢
于投向老师或发言的同学了。还有一种模糊的认识——漂亮的就是正确的,从一
年级开始,我们教学生写字,看到学生漂亮清洁的作业,我们就会很开心,觉得
自己的教学很成功。至于这份作业的背后,学生是如何完成的,他的握笔是否正
确,坐姿是否科学,关注得很不够。我们看得到的是到了中年级,学生的近视率
越来越高,一个班戴眼镜的孩子可以多达十个以上,到了高年级,就越来越害怕
视力的检测。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的握笔姿势害了他,是不良的坐姿或乱
做眼保健操的习惯害了他。这种现象不局限于写字,比如学乐器的孩子,我们听
到的是他拉得动听的曲子,吹得悠扬的音乐,看不到的是他读谱的艰辛,有把谱
子放在两腿间深埋下头看的,有把谱子放在旁边歪着身子看的……老师对于这个
现象视而不见,只要吹得漂亮就是好。还有诸如读书时不圈圈画画做标记,不主
动每天写日记,不爱主动看课外书,不能做到观察周围的事物心情很浮躁,等等
学习习惯问题。
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
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
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
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
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
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
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有礼貌,不讲文明,如:随意进出
教师办公室,在教室大呼小叫,有的甚至喜欢打架骂人,显得没规矩。如果我们
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而只是一味的“关注”他们的学习,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呢?
但如果转变一下角度,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让
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
即有意的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
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
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
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3、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二、课堂教学----习惯养成的主阵地。核心的学习习惯包括:听讲的习惯,说的习惯,思的习惯,做作业的习惯
等。
1、听讲的习惯
上课首先要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是孩子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注意观察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
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孩子只有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才能领会一个手势
所表示的意思。二是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小孩子往往注意倾
听老师的讲课而忽视同伴的发言,别人一说就接话,如果叫他来说的话其实他说
得还不如别人。这个习惯的修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正的,由于孩子年龄小,考
虑不周全,经常会急于表达而忘记“规矩”,往往是屡说屡错,屡教不改。这就要
求老师一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和疏导,让孩子的表达欲望有合适的渠道“出来”,又不影响到课堂的效果和秩序。要培养孩子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要求边听边思考:同学回答得对不对?
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边听边思考时如果同意别
人的观点,可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再举手,经允许
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在这里顺便说一下举手发言的意思是:举手经
允许方可发言,否则大家手举起来就说,七嘴八舌不就成讨论了吗?出现这种现
象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
2、课堂上说的习惯。
我们要求孩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这既可以培养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
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孩子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然后是表达流利,还要求声音适度。这是我们的目标,得一步一步地实施。在实
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
定要给孩子表达的平台和时间,组织好学生静静地用鼓励地眼神望着他,认真地
倾听。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有了这样的氛围你还能没有说的愿望吗?孩子还会出
现到高年级了连完整的话都不会说的情况吗?
3、听课“思”的习惯。
在低段学生中能够主动向老师质疑的孩子还不多,这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只注
重了教,而不注重学。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不会应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思”的习惯。在教学中留意随时生发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结构,给予孩子合理、满意的解答。每节新授课结束前,都应该留下点时间请孩子们说一说本节课讲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孩子
每天都有总结、思考、质疑的时间。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板书总结本节课重
难点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学会了听课、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老师也会觉得
他们真的会说话听声、锣鼓听音了。
4、做作业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切忌动作慌乱、思维无序。那样肯定导致作业做得脏、乱、错,不堪入目。我们得要求学生紧张
有序地,轻轻地拿出作业本、尖铅笔、文具盒。文具盒打开后先不要合上,以备
随时取尺子和橡皮。作业开始不要先动笔,先读懂题目叫你解决什么问题,在没
有弄懂题目要求之前,一定不要动笔,反复阅读题目,读懂之后再动笔。答句前
一定要把格式和布局先安排好,使作业看上去干净,整齐,正确。关于格式和布
局这些都在一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
其次,各种题型基本见到后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
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再次,要培养学生会自我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习惯。
5、收发作业的习惯。
收发作业的时候都要有秩序。
6、书写作业的习惯。
我们要培养孩子掌握常规的作业格式要求。作业书写时要求字迹工整、格式规
范、卷面整洁、独立完成、及时订正。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书写时好随心所
欲,对于我行我素的学生,坚决要求他按要求做,屡教不改适当处罚。好的学生
用A来换红星并且还有甜甜奖励。这样坚持下来孩子自然会养成我们期望的好
习惯。
三、表扬鼓励,激励行为。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和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因
为它能强化孩子的自律意识,使好的习惯得到强化和保持
四、重视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毋庸置疑,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形成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许多有识之士形象地说,没有课外阅读的语文
教学就像是跛子腿走路,跛子腿怎能学好语文?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既需要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来培养,更要用开展课外阅读来培植。让
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中学阅读,注意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喜欢阅读,同时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其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我们可以结合校
本课程,把校外的读书和校内读书结合起来。在校内给学生提供读书时间,自由
阅读,互相交流;在课外自由读书,以一定的形式在校内外展示交流。这样既保
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通过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的读书活动,提高阅读兴趣,培
养读书习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
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
第五篇: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瀛湖镇玉岚九年制学校:王敏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致关重要的,是关乎一生的素质,我们小学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关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在小学阶段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应该引起注意,学生们身上有太多不合理的学习习惯。如不爱回答问题,别人的答案就是我的,高年级的课堂上,学生显得越来越沉闷了。往往一个问题问下去,寥寥几只手,总是老面孔。久而久之,回答发言就成了那几只老面孔的任务。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当老面孔举起了手,老师却不急着叫,教室进入寂静的阶段,观察其他人的表情,是躲避的眼神,是紧张的情绪。一旦老师叫了某个“老手”,此时他们的表情立刻得以放松缓解,仿佛自己已经回答了一样。压力不再沉重,表情坦然,眼神又敢于投向老师或发言的同学了。还有一种模糊的认识——漂亮的就是正确的,从一年级开始,我们教学生写字,看到学生漂亮清洁的作业,我们就会很开心,觉得自己的教学很成功。至于这份作业的背后,学生是如何完成的,他的握笔是否正确,坐姿是否科学,关注得很不够。我们看得到的是到了中年级,学生的近视率越来越高,一个班戴眼镜的孩子可以多达十个以上,到了高年级,就越来越害怕视力的检测。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的握笔姿势害了他,是不良的坐姿或乱做眼保健操的习惯害了他。这种现象不局限于写字,比如学乐器的孩子,我们听到的是他拉得动听的曲子,吹得悠扬的音乐,看不到的是他读谱的艰辛,有把谱子放在两腿间深埋下头看的,有把谱子放在旁边歪着身子看的……老师对于这个现象视而不见,只要吹得漂亮就是好。还有诸如读书时不圈圈画画做标记,不主动每天写日记,不爱主动看课外书,不能做到观察周围的事物心情很浮躁,等等学习习惯问题。
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
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有礼貌,不讲文明,如:随意进出教师办公室,在教室大呼小叫,有的甚至喜欢打架骂人,显得没规矩。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而只是一味的“关注”他们的学习,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呢?但如果转变一下角度,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
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
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3、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二、课堂教学----习惯养成的主阵地。核心的学习习惯包括:听讲的习惯,说的习惯,思的习惯,做作业的习惯等。
1、听讲的习惯
上课首先要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是孩子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注意观察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孩子只有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才能领会一个手势所表示的意思。二是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小孩子往往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课而忽视同伴的发言,别人一说就接话,如果叫他来说的话其实他说得还不如别人。这个习惯的修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正的,由于孩子年龄小,考虑不周全,经常会急于表达而忘记“规矩”,往往是屡说屡错,屡教不改。这就
要求老师一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和疏导,让孩子的表达欲望有合适的渠道“出来”,又不影响到课堂的效果和秩序。要培养孩子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要求边听边思考: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边听边思考时如果同意别人的观点,可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再举手,经允许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在这里顺便说一下举手发言的意思是:举手经允许方可发言,否则大家手举起来就说,七嘴八舌不就成讨论了吗?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
2、课堂上说的习惯。
我们要求孩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这既可以培养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孩子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然后是表达流利,还要求声音适度。这是我们的目标,得一步一步地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给孩子表达的平台和时间,组织好学生静静地用鼓励地眼神望着他,认真地倾听。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有了这样的氛围你还能没有说的愿望吗?孩子还会出现到高年级了连完整的话都不会说的情况吗?
3、听课“思”的习惯。
在低段学生中能够主动向老师质疑的孩子还不多,这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了教,而不注重学。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不会应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思”的习惯。在教学中留意随时生发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结构,给予孩子合理、满意的解答。每节新授课结束前,都应该留下点时间请孩子们说一说本节课讲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孩子每天都有总结、思考、质疑的时间。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板书总结本节课重难点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学会了听课、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老师也会觉得他们真的会说话听声、锣鼓听音了。
4、做作业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切忌动作慌乱、思维无序。那样肯定导致作业做得脏、乱、错,不堪入目。我们得要求学生紧张有序地,轻轻地拿出作业本、尖铅笔、文具盒。文具盒打开后先不要合上,以备
随时取尺子和橡皮。作业开始不要先动笔,先读懂题目叫你解决什么问题,在没有弄懂题目要求之前,一定不要动笔,反复阅读题目,读懂之后再动笔。答句前一定要把格式和布局先安排好,使作业看上去干净,整齐,正确。关于格式和布局这些都在一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其次,各种题型基本见到后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再次,要培养学生会自我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习惯。
5、收发作业的习惯。
收发作业的时候都要有秩序。
6、书写作业的习惯。
我们要培养孩子掌握常规的作业格式要求。作业书写时要求字迹工整、格式规范、卷面整洁、独立完成、及时订正。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书写时好随心所欲,对于我行我素的学生,坚决要求他按要求做,屡教不改适当处罚。好的学生用A来换红星并且还有甜甜奖励。这样坚持下来孩子自然会养成我们期望的好习惯。
三、重视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既需要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来培养,更要用开展课外阅读来培植。让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中学阅读,注意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喜欢阅读,同时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其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我们可以结合校本课程,把校外的读书和校内读书结合起来。在校内给学生提供读书时间,自由阅读,互相交流;在课外自由读书,以一定的形式在校内外展示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通过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的读书活动,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