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面的阅读题答案[大全]
学习着,书中,那优美的文字令我陶醉,令我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我的心灵颤抖着,用心去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去感受作者的心。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面的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面
阿累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我心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后记,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儿分敬意叫先生的。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放下,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了。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寒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己,写下了上面的话。
1936年10月
(选自《鲁迅回忆录》,有删改)
【注解】①阿累(1909-1987),原名朱一苇,1932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曾因参加工人罢工,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②《毁灭》的作者是法捷耶夫,翻译者是鲁迅,并且是自费印刷出版。《毁灭》描写的是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游击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同反革命匪帮进行战斗的故事。在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时候,这部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真好比雪中送炭。③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鲁迅与内山结交约在1927年底,两人友谊甚深。内山书店曾经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住所。④《铁流》的作者是绥拉菲摩维奇,翻译者是曹靖华。它和《毁灭》两部小说都是反映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品。
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面,你认为一面是什么意思?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请你写出第一部分最后一个句子。(2分)
2.文章写鲁迅的外貌浓墨重彩,给人一面胜似数而之感。请你从我观察的角度入手,说说对这些外貌描写的材料,我作了怎样的安排。(2分)
3.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结合文章的背景,请你说说作者在这段话中包含了哪几层意思。(5分)
(提示:可以从这三个层面考虑,为什么说结结巴巴?为什么说一定是?又为什么说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4.在《一面》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说鲁迅是朋友,父亲,师傅?请你对这三个称呼各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2分)
我与鲁迅见了一次面。
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2.(2分)远处,略写鲁迅外貌:近处,详写鲁迅外貌。
3.(5分)
作者突然发现站在身边的就是鲁迅先生时,表现出来的激动,难以用语言表达;作者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鲁迅先生,表现作者对鲁迅的崇敬与热爱;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作者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
4.(6分)
朋友:鲁迅先生诚恳劝告作者买《铁流》,只要一块钱书费,体谅作者的难处,顾及作者的尊严。用朋友称呼,体现作者与鲁迅先生就像朋友般亲切。(或当作者强忍住不说出鲁迅先生的名字时,他微笑点头,就像朋友般默契、亲密无间。)
父亲:鲁迅先生目光正直而慈祥,让作者感到了父亲的严肃和慈爱,用父亲称呼,体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
师傅:鲁迅先生翻译革命文学《毁灭》并送书给作者,向作者推荐《铁流》,体现出他对革命青年的关心、教育、引导。因此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师傅。
第二篇:一面片段阅读答案
篇一:一面片段阅读答案 篇二:一面片段阅读答案 11 .本文段选自(一面),这是一篇以为主的记叙文。12 .选文的末一段,作者对鲁迅连用了五个不同的称呼,请你根据对这五个称呼所供的含义对应填写称呼。13 .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作者赞叹鲁迅自我牺牲的顽强斗志的句子。14 .文段中的外貌描写,突出了鲁迅怎样的品质和意志? 答:_15 .文段开头的人称是“我”,后来则改为“我们”,作者这样改用人称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答案 : 11 .写人 12 ①朋友②同志③父亲④战士⑤师傅 13 .瘦!„毁坏了 14 突出了鲁迅把整个生命献给geming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15 .既表达了鲁迅对劳苦大众的热爱,又表明了劳苦大众对鲁迅的崇敬,同时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鲁迅精神。提问者评价谢谢!篇三:一面片段阅读答案 摘要:一面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本阅读节选了一面中的几个段落,要求同学们理解文字表达的的思想中心,环境描写的作用,对鲁迅用到的描写手法,解释相应的词语。并附有参考答案。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 鲁迅译 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你要买这本书? 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 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是的。我低低地说。他从书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 这本比那一本好。你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了; 猜不出是谁,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 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我低了头,头脑里轰轰轰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叫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 一 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句记 ______________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1、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填上恰当词语。
2、在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这部分文字表达的中心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表现了作者生活的困窘和鲁迅先生对我的热情帮助。b、赞颂了鲁迅先生关怀、热爱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c、赞颂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怀热爱,表现了作者从鲁迅身上受到巨大鼓舞。d、表现了作者渴望买书的心情,及钱不够时的窘相。
4、这部分文字开头描写书店阴冷这属于什么描写?衬托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a、属于景物描写,衬托书店生意不景气。b、属于环境描写,衬括我当时的心情。c、属于自然环境描写,衬托出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心与温暖。d、属于自然环境描写,衬托出鲁迅先生的热情。
5、文中对鲁迅先生除了外貌描写,还有_______描写,_______描写,_______描写。
6、请把描写作者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的句子用直线在原文上画出。说明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7、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这里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作者_______心情。这句话与前面写的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
8、解释词语,并说明运用每个词表达的思想感情。① 赫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抚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最后一句话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_______的高贵品质。训练三答案:
1、虽然 但
2、!,3、b
4、c
5、语言、神态、动作
6、那种正直的眼光 抚摩似的 他是谁 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头脑里轰隆隆的 一定是他 那个名字在我心里乱蹦 衬托出鲁迅先生崇高的品质及对作者的巨大鼓舞。
7、惊喜 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8、① 鲜明的样子 对鲁迅的敬仰崇拜 ② 用手轻轻按着来回移动 感到爱抚和温暖
9、谦逊
备注:《一面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一文由免费提供。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篇四:一面片段阅读答案
(二)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 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 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 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 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1、从表达方式上看,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是前一部分记叙的发展和升 华。
2、“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一句中“路”指的是什么样的一条路?
3、“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呢?
4、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 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5、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抒情、议论。
2、这里的“路”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3、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4、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
5、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提问者评价谢谢啦,祝你全家幸福喽!篇五:一面片段阅读答案
②是否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解决“矿难”问题的关键。
六、片段(3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⑴学习这两篇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叙述一件事,展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不少于200字)⑵阿累与鲁迅的“一面之交”源于他渴望得到《毁灭》和《铁流》这两本书。在当时,这两本书是追求进步的作者的精神食粮。书确实能给人带来精神鼓舞,请以亲身经历来证明这一点。(300字左右)
《一面》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一、1、略
2、c
3、c
4、b
5、a.二、1.c 2.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或说特写)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4.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忘我工作为国担忧)痛恨反动派,意志顽强。
三、1.e 2.a 3.f d 4.b 5.a 6.b
四、1.顺叙 记得我初次采访蒋新松时 当我再次采访蒋新松时 2.(1)衣食俭朴,工作如痴。(2)有广阔的胸襟。不计较个人得失。(3)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3.(1)第四段中的“他阅读了这些中外名著,深深地受到司马迁、孙膑、哥白尼、布鲁诺在痛苦中的非凡表现的激励,他才走出困境,走向了成功。”(2)第五段中的“通过蒋新松诵读名篇而敞开的心扉,我又一次透彻地看到他的思想的脉络,中华传统美德是他精神的又一支柱。(3)”第六段中的“蒋新松不正是这样,博闻强记,多思多问,求博,求深,求精,才从文学、史学中,从异域科学家著作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吗?”议论是记叙内容的升华。(或“议论点明了所记内容的实质。”“议论是所记内容的深化。”)4.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过程(或“从文学、史学中,从异域科学家著作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度过难关,走向胜利的过程”)坎坷的人生经历 突出了中心(或“突出了蒋新松高尚的精神品质”)5.略
五、1.怡 筹 壮 生 2.b 3. d 4.(①在句末加“的明星”或删去“成为”。②将“是否”改为“具有”;或在“解决”前加“能否”。
第三篇:《一面》
天宝乡中心学校“先学后教 三疑三探”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教师姓名: 李菲 授课班级: 七二班授课时间:2016 章节名称: 《一面》 计划课时: 二课时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 三疑三探” 【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技能目标:准确生动地进行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特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外貌描写和作者感受融为一体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真体会鲁迅先生真诚地关心和帮助进步青年的情怀,从中受到鼓舞,提高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加深对他的感情。【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分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能力。【教学过程】 鲁迅的《自嘲》导入 1.设疑自探:(初读课文)
通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划分段落。(1)作者简介——鲁迅(2)创作背景(3)注音
2.解疑合探:(再读课文)(1)事情的六要素 3.质疑再探:(精读课文)(1)概括文章内容(2)归纳文章主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设疑自探:(初读课文)
(1)读了课文,你对鲁迅先生的思想、为人有了哪些了解?(2)课文以“一面”为题,你认为好在哪里? 2.解疑合探:(再读课文)
(1)精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比较三处语句的不同之处。
3.质疑再探:(精读课文)
(1)再读课文,归纳文章写作特色。4.运用拓展: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班上的一位同学。要求:不能透露姓名,看看能否根据你的描述准确的找出那位同学。(2)搜集有关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5.小结与评价:
匆匆之间,记忆长河掠过多少陌生面孔,匆匆之间,茫茫人海留下几多美好回忆。那“一面”,似流星划过天际,那“一面”,似甘泉滋润心田,那“一面”,在人物的画廊中弥足珍贵,那“一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对一名进步青年的无私关怀的高尚品格,那“一面”,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生生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6.板书设计:
远——近
外貌粗——细瘦而有神 略——详
“一面”的印象描写语言“两本,一块钱”(记叙)“是送你的” 一面动作扳下、递给、点头 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 议论
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一面”的力量踏着血的足印(议论、抒情)继续前进
8.作业设置:学习评价相关练习
第四篇:一面 练习
《一面》
一、简介作者及背景
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江苏涟水县人。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作者与鲁迅只见过一面,但鲁迅的音容笑貌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鲁迅逝世之际,作者以满怀深情的语言,记下了四年前的这件往事。
二、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并理清文章结构。
词语
踱步:慢步行走。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殷勤:热情而周到。
优遇:优待。莽撞:鲁莽冒失。
困窘:难为情,尴尬。颓唐:精神萎靡。
摩挲:用手抚摸。
打眼:显眼,惹人注意。
抖擞:振作。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陡然:突然。
恣情:放纵感情。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全文共43个自然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8):描述了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一部分以叙事为主。它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2):交代了会面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身份。第二层(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第三层(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一次难忘的会面。
第二部分(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这一部分以议论为主。
三、细读文章,思考下面问题:
1、课文中三次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找出来,说说你读后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外貌描写中,你还体会到哪些东西?
答:第一次:我向里面望了一眼„„一阵烟雾。
第二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隶体‘一’字
第三次:我很惊异地望着他„„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读完后,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瘦”。
从这些外貌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革命而忘我工作。作者这样写,既表现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也表达出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之情。
2、课文中有许多歌颂鲁迅先生,表达作者崇敬、爱戴鲁迅先生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试举例加以分析。
答:例如“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摸――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这一段写得情真意切,非常感人。“正直而慈祥的眼光”既写出了鲁迅先生的为人,也写出了他对青年人的爱护。
再如“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眼,可没有蹦出来。”作者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因为当时鲁迅先生正受着国民党政府的通缉。
3、读完课文,你对鲁迅先生的思想、为人有了哪些了解?课文以“一面”为题,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的人。
好处是: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鲁迅的伟大品格。作者将与鲁迅的“一面”之缘和平时对鲁迅的了解结合起来写,再通过在“一面”中无偿赠书和仔细观察后的肖像描写,将所见之“小”与鲁迅人格之“大”联系起来,表现了鲁迅对青年的关心和对旧社会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四、总结
1、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回忆四年前作者与鲁迅在书店偶见一面的动人情景,赞扬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思念,并决心踏着鲁迅先生的足迹继续前进。
2、写作方法:
A、以写人为主,按时间的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B、以叙述为主,以议论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C、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同学们,本文是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通过叙议结合的方式揭示文章主题,表现文章中心,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这种写法。
一、基础知识
1、注音写字
手wàn()
抖sǒu()
2、形似字
圆()辨()版()陡()镀()
婉()园()辫()板()徒()踱()
腕()
辩()
徙()
3、多音字
钻
和
曾
恶
4、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统统都知道了一样。
D、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5、判断下列各句表达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
A、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B、《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
C、《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
D、《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5、近义词、反义词:
赫然()殷勤()莽撞()尴尬()打眼()抖擞()陡然()
指出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破折号的用法可以有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D.表示声音的延长E.表示插说 F.表示话没说完)
tuí()唐 kāi()油
摩suō()
chóuchú()()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50上下的中国人„„()
2.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3.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4.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6.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E 2.A 3.F D
4.B
5.A
6.B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在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拿烟后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1.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2.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三次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3.这三段外貌描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段文字,作者通过对鲁迅肖像的描写,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______的人。
三、阅读课文5-37段,回答问题:
1.结合上下文解释“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中的“赫然”。
赫然:
2.用一个成语概括“我”对《毁灭》一书的态度和感情,然后结合原文简要说明原因。
答:
3.“我”对鲁迅先生怀有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答:
4.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我”的?为什么会这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答:
5.选段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品质和精神?
答: 6.选段中有画线的句子:“你买这本书吧 这本比那一本好。”结合上下文分析,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说。
答:
1、1.E 2.A 3.F D
4.B
5.A
6.B
2、:1.C 2.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或说特写)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4.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忘我工作为国担忧)痛恨反动派,意志顽强。3、1.这里是鲜明的意思。2.爱不释手。原因是:“我”是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他看到过一本杂志上介绍《毁灭》是一本好书,又看到书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信任,使他更加相信这是一本好书。
3.热爱、敬仰鲁迅先生,例如文中对《毁灭》爱不释手,重要原因是发现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再如证实了眼前站着的是鲁迅先生时,“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他热情地称鲁迅先生为“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赞美他为“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充分表达了崇敬之情。他关心先生的身体,例如他“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他深深地为先生的健康担心,4.鲁迅先生热诚地关心帮助“我”,向“我”推荐书籍,并亲自从书架上扳下来,递到“我”手里,知道“我”经济困难,一本书送给“我”,另外一本只收本钱。因为先生看到“我”热爱进步书籍,断定“我”是追求进步的青年,先生对“我”寄以厚望,热心地为“我”的进步提供条件。
5.鲁迅先生热诚地关心和帮助进步青年,如上题的分析。他为了革命鞠躬尽瘁,没有休息的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以至于脸色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
6.在里屋鲁迅先生已经听到“我”和内山的交谈,知道了“我”经济状况不好,又知道“我”热爱进步书籍,所以准备把自己的译作《铁流》送给“我”,而且要再向“我”推荐一本好书,所以这样说。这也表现出先生具有谦虚的美德。
第五篇:一面_教案
19、一面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教学重点: 1、重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2、难点: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过一面之交的朋友吗?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可以用词语,也可以用几句话概括)。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是一面之交,但这一面却让阿累终生难忘,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去解开这个谜。
板书课题:一面 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阿累,你们了解吗?把你知道的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3、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与阿累有过一面之交的鲁迅吧。对于鲁迅,我们以前曾学过有关他的文章,你还记得吗?你知道他的为人吗?
(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师说:(出示鲁迅的幻灯片)同学们大多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而对他的为人或许并不了解。其实。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他在《〈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要学习《一面》,相信大家经过“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思考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
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
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2、再默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1、就在阿累与鲁迅的这一面之交中,阿累对鲁迅整体的印象是什么?(课文第三段中的一句话。)
2、可见鲁迅已经给阿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文中找出对鲁迅的描写的句子,划出来,并在旁边作上批注,写下你的感受。
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3、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出示鲁迅的照片,自己观察,对照课文的描写,对作者的描写作出评论。
4、引导思考:除了这三次写到鲁迅的“瘦”,课文中还有哪里写了鲁迅的“瘦”?
5、同学们,鲁迅多瘦阿,瘦的让我们震惊,瘦的让我们心痛,为什么他会如此的瘦呢?请同学们结合着课文了的内容和课外搜集的内容进行讨论。
(带病工作,深夜写作,忧国忧民……)
6、鲁迅的心里装着千千万万的劳苦人民,他用自己的笔批判着当时的社会,他用自己的力量救护着当时受苦落难的人们,可见,他的瘦是多么的令人肃敬阿。他虽瘦但──
请找出关于鲁迅的“精神抖擞”的句子:“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他瘦的多精神啊!
7、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对鲁迅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
(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
8、集体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四、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那“微笑、点头”蕴含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3、总结:
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虽然鲁迅离我们很遥远,但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就像阿累一样,用“一面”时刻鞭策自己,我们也应该时刻叮嘱自己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
五、拓展
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写一段外貌描写,不写名字,让其他同学猜测。
【板书设计】
一面
鲁迅先生──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