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教育简短笔记
在幼儿园,当孩子发生冲突时,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老师为了安全起见,疾步上前进行制止,最后在老师主观调解下“化解”了矛盾。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班教育简短笔记,供大家参考。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1
每当我应对眼前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我的内心明白孩子们其实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虽然有时他们表达的方式过于幼稚和天真,但他们却拥有一颗感受“爱”的鲜活之心。
这天放学的时候,教室里只剩下贝贝一位小朋友,贝贝平日里是个性格比较倔强的小男生。当他看到小朋友都被带走了,就跑到我面前说:“刘教师,我爸爸什么时候来”我无意中觉察到孩子眼里起了变化,那是信赖和依靠的光晕,这与平日里是大不相同的,平时他很少与教师目光交流。出于感动,我情不自禁地将他抱起,一边走一边说:“爸爸快来了,有教师陪贝贝.贝贝也开心对不对”“嗯。”我抱着他慢慢走到走廊窗户前,我们一齐看窗外的风景,说了一些无关回家的事。如他问我对面楼顶上是什么,我就告诉他是天线,他又问天线有什么用,我说是理解信号,能使电视更清晰……
孩子那天说的话可真多,让我瞠目.原先孩子感受到你爱他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将爱经过某种形式流露给你。当听到孩子在我耳旁的呢喃:“我要把我的枪带给你玩,我还要让你到我家吃好东西……”时,我明白伏在我肩上的小家伙已是十分地信任我、依靠我了。我是无言的感动,心灵也为之震撼。
最终,贝贝的爸爸来接孩子了。孩子飞快地跑向爸爸。只见贝贝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指着我,小声嘟哝着:“我最喜欢这个教师。”孩子的话我是听得一清二楚,心里也是暗自欣慰。而他的爸爸并没在意孩子的话语,因接孩子太迟过于自责,他匆忙离开了教室。
我坐在椅子上回味很久,想孩子的话语,想孩子的神情,真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收获感,原先播撒了爱心,你会收获更多的喜悦。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2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趣味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仅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一样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可鑫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向拉着爸爸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爸爸,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可鑫满眼含泪地松开爸爸的手。可鑫的爸爸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可鑫吃饭的速度较慢,她害怕教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向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可鑫。在活动区游戏时,可鑫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可鑫,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教师和你一齐看好吗?”可鑫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齐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可鑫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可鑫,你好棒呀!能自我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可鑫讲故事,可鑫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可鑫进餐的紧张心境,我们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可鑫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可鑫,你怎样啦?”“我吃不下”,“可鑫,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可鑫在我们的耐心帮忙下,最终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终一个吃完饭的,可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忙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可鑫和爸爸一早就来到幼儿园,爸爸手里还拿着几本书,他对我说:“教师,太多谢你们了,可鑫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日一早说,爸爸,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教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可鑫爸爸高兴的样貌,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经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忙幼儿成功地表现自我,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欢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3
一天分组活动,我正辅导不会跳绳的幼儿学跳绳,瑜瑜小朋友跑过来叫我:“王教师,于思远他们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让我们滑。”我抬头一看,果然见班上的几个“淘气包”正围着‘滑梯’看着什么。我心想:这几位“淘气大将”每一天都要搞点恶作剧,今日我得好好地“处理”一下了。我三步并两步走了过去,刚要大声斥责,忽然听到于思远嚷道:“哎,快看!唾沫往下滑了。”我急忙把要说的咽了进去,站在他们的背后听他们的对话。“真的,就是滑的太慢了。”凯凯头也不抬地说。这时迪迪小朋友说:“你明白唾沫为什么会滑下去吗”“这个问题提到不错,谁明白呀”听见我在说话,这几位“淘气包”立刻转过头来,不知所措的看着我,眼光中似乎在说,我们只是想看看唾沫是否也能滑下来。我笑了笑说:“你们很聪明,想一想,再看一看,你们发现什么了……”幼儿看我没有批评他们,情绪立刻活跃起来。
迪迪说:“我明白,因为这个‘滑梯’面是斜的,并且很光滑,唾液像水一样能够流动,所以就滑下来了。”我摸着他们的头笑了笑说:“你们说的很对,但你往那里吐唾液对不对呢”“不对!”“随地吐痰不对,往‘滑梯’上吐也不对。”“不讲卫生。”小朋友们大声地抢着回答。我肯定了幼儿的看法。“教师,以后我们不随便吐了。”几位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道。“咱们给擦干净了吧。”凯凯边提议边从口袋里拿出纸将“滑梯”上的唾液擦干净。此刻,“小滑梯”前又排起了队。
望着孩子们纯真而欢乐的面孔,我真为我差点的冒失感到惭愧。看来教师千万不能用自我的想法来断定孩子的行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做什么;要善于从恶作剧中发现孩子淘气中进取的一面,因势利导,才能到达我们的教育目的。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4
“教师,睿群又打我了。”“教师,睿群手里拿着彩笔!”“教师,睿群抢我的玩具!”这就是睿群,一个喜欢惹事的孩子,每一天告她状的孩子数都数可是来,并且睿群还异常喜欢“表现自我”,组织活动时,她会和其他小朋友会站在旁边不明白在说什么悄悄话不听教师的指挥,也经常的出怪动静,或四处乱跑,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对此,我看教师们也很头疼啊,刚刚开始的时候给她讲道理,还没说几句他跑了,要是着急训她几句,她就一向笑。满不在乎!
然而,一天午饭的时候,我在旁边站着看孩子吃饭,她突然抬起头对我说了一句:“教师你吃饭了吗你快去吃饭吧!”我突然感觉心头涌起一阵暖意!
从那以后,我开始用欣赏的眼光看睿群了。我对她有了新的发现,在一次上舞蹈课上,我发现睿群异常的灵巧,动作很协调,她也很勇敢,摔着,碰着,也不哭!手也很巧,今日午时在做爱心卡的时候,她做的很好!
这就是睿群,勇敢灵活,懂得关心别人。可是如果教师不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她。并客观地对她做出评价,她的优点是可能不被发现,甚至始终给别人不良的印象。
我想睿群很爱表现,我想利用这一方应对睿群的有些行为进行控制,能够在做游戏的时候让她当个监督员。告诉她当监督员首先必须自我要做好,让她自我学会控制自我的行为,我相信睿群会悄悄的提高,告睿群状的小朋友也会越来越少的!
我要用欣赏的眼光看着睿群的提高,还要在她的耳边提醒她也要把她的提高告诉别的小朋友,告诉她的父母,还要送她小礼物,表示对她的提高的奖励!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
教师也以往说过要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5
小班的孩子入园已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开始适应,这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最让教师头疼的事--排队。无论是课间、户外活动还是放学,孩子们的那条队总也排不好,总是你争我强,你推我挤,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家伙总要去“加塞”,一个顶一个的往前挤,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提醒了好几次,可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一会儿队又乱了。
今日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来了一阵吵闹声,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先是有位小朋友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其他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齐乱成一团。我把那位小朋友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她说:“教师不批评你,只是想明白到底怎样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他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那位小朋友继续大声的哭喊。“真是这样吗?我相信你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那位小朋友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喊,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样办呢?谁愿意让他排前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那位小朋友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然后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你看小朋友们对你真好!”那位小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样才能把队排好。
经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五篇
第二篇:小班教育笔记
爱是相互的
爱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对孩子的爱,可以变成家长对我的信任,因为我和家长都把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来幼儿园时我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家长可以感受到我对孩子的爱,我也可以准确的知道孩子没来幼儿园的原因,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我的一句询问,让家长知道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很重要。我这样做也是在悄悄地告诉家长:把孩子交给我请放心,因为我爱他。现在只要孩子不来,家长就会主动电话告诉我。因为我爱孩子所以家长很愿意和我交流,孩子有点什么事都愿意和我们说说。好像我们有神奇的魔法可以让调皮淘气的孩子变得听话懂事。我的付出这就是回报:家长对我们的信任。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巡视每一桌的孩子,看看是不是有谁没来。
爱是相互的,在我和孩子的相处当中我更真切的这样认为。上个星期欣蕊没来,我给欣蕊的爸爸打了电话知道孩子病了,需要在家里休息几天。妈妈带着欣蕊去医院输液,我们的宝宝输完液还要来幼儿园看看。妈妈告诉我们说孩子想幼儿园想老师啦。我听了心里暖暖的,我对孩子付出的爱,在欣蕊的身上我真切的看到了孩子对我的爱。这个星期欣蕊还没有完全好,就要来幼儿园上学。妈妈拗不过孩子就送我们的欣蕊来上学了,但是每天放学后还是要去医院输液的。孩子不愿在家里享受妈妈的爱,要来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在一起。这证明了孩子爱幼儿园、爱幼儿园里的老师,才愿意来幼儿园。欣蕊好多天没来了,我把她抱在自己的怀里,问一问这些天做些什么、想点什么。孩子很高兴地和我交谈,她快乐我也快乐。
不知道怎么才能准确的表达我的心情,高兴、幸福、快乐„„。我爱孩子们,我爱我的工作。
正确对待小班幼儿的打人现象
一天早晨,一个小朋友的家长问我:“老师,孩子说有个小朋友老打他,好像叫***。这两天我们孩子都不愿意来幼儿园了。”我听后忙问:“孩子说打到哪里了?因为什么打的?” “我们孩子那么小,他怎么说得清楚?反正你们老师给我多注意着点就是了,另外别让他们挨着坐了。”我说:“好的,我会关注的。”
这时***的妈妈正好送孩子来幼儿园,为了不引起家长之间的矛盾,我连忙说:“又来了一个乖宝宝,快和妈妈再见吧!我们去洗手。”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这件事我一直在思考。小班的孩子真的会故意打人吗?我想对家长们说:“不要用我们大人的想法去评价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善良、纯真,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正像三字经里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们的思想世界里,没有仇恨、嫉妒、报复、虚伪、欺骗。只有真实情感的表达,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欢就是喜欢,生气就是生气,但过后马上又会忘记,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是我最该向孩子们学习的优点。比如:“幼儿园里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两个孩子打架了,跑过来告状,相互埋怨非常生气,老师有时会说:好吧,你们两个人就不要在一起玩了,免得再打架。可是事情过去不到五分钟,他们又在一起兴高采烈的玩起来了。而且还是最好的朋友,越不让他们在一起玩,他们会越好。”所以说:“孩子们都不计较我们做大人的又何必要耿耿于怀呢?”
再说,小班孩子规则意识还不强,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正确引导,比如:在入厕这个环节,刚开始孩子们不懂的排队,一到厕所就往前面挤,时常听见孩子们说:“老师***小朋友推我,***小朋友打我。”如果我们老师不正确分析,盲目批评指责,势必会误会孩子。如果家长偏听偏信,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错误诱导势必会使孩子犯错误。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他们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现实与想象还分不清,有时会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出来,使得家长误以为真。还有的家长会使用一些诱导性的语言,来对幼儿发问,这都是不可取的。比如:“老师厉害不厉害?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小朋友打你了吗?„„”
小班孩子故意打人的情况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所以请家长朋友不要着急、心疼,理解了别人的孩子,也就是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插队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人类奠基的教育,教师要运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订内容和方式、方法,及时的给幼儿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要让孩子们持之以恒,还要给孩子们起榜样、示范的作用,利用多种机会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
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毕竟是孩子。
有一次我带小朋友户外活动回来,让小朋友们排队喝水,话音刚落就传来七嘴八舌的声音,每次都是这样。我老远看见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你插队!要排队的!”我连忙赶过去,只见史皓铭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把史皓铭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我不走,我要喝水!”我耐着性子对他说:“我不是要批评你,你先告诉我是怎么一回事。”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史皓铭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史皓铭则一脸不屑的表情。于是我问史皓铭:“真是这样吗?老师相信你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史皓铭委屈的跟我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么办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经常鼓励孩子成长
一次,组织幼儿做提问游戏。为了使孩子们对活动感兴趣,我做了三朵小红花,准备奖给提问最多的小朋友。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提问题:“为什么太阳是圆形的?”“为什么会下雪?”“为什么花朵有各种颜色?”“为什么„„”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冒出来。活动结束时,我请小朋友们评出三名提问题最多的小朋友,他们分别是可可,东东,飞飞,其实这三个孩子并不是提问最多的,但平时在小朋友们心目中是“好孩子”,所以小朋友们就选了他们。而那些踊跃提问,但平时比较淘气的孩子却没被提名。作为教师,我也知道奖牌给这三位小朋友,有点不公平,但为了不压抑孩子们的热情,不伤害被提名孩子的自尊心,就把奖牌挂在了这三位小朋友的脖子上。
谁知,第二天早上,动动小同学拿来了几块奖牌,对我说:“老师,昨天您的奖牌做少了,好多小朋友都没有,我和妈妈做了几块奖牌,您把它奖给小朋友吧!”我接过奖牌,连忙感谢动动小朋友。可以想象的到,动动提了那么多问题而没有得到奖牌,该有多沮丧啊!同时,我更感谢这位细心的妈妈,她及时地补偿了孩子在这里没能得到的表扬和鼓励。
关于动动小朋友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没有人喜欢天天被人批评和训斥,都渴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积极的、善意的期待和鼓励的氛围中,对于他的错误和缺点给予原谅和激励式的纠正,而不是被批评和指责,那么他就会在肯定中不断使自己的言行向期待的方向发展,不断取得进步。同理,如果老师对孩子处处看着不顺眼,总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无意中就会把他的小缺点看作大缺点,小题大做,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孩子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会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道,讨厌自己,因而与老师发生情绪上的对立,或自卑、畏怯,或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它常提醒我及时给每一个孩子以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得到赞许。
有的时候还是“袖手旁观”的好
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点烦,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帮我穿一下衣服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我还真不忍心不去帮忙。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办呢?好长时间,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一天,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时间动都不能动。午睡起来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我帮助做这做那的,但有几个孩子看到我受伤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他们的衣服钮扣扣错了,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小心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钮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下,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终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带,扣上了钮扣。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了—阵欣慰。
经过这件小事,长时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有的时候,“袖手旁观”地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第三篇:小班教育笔记
爱是相互的
爱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对孩子的爱,可以变成家长对我的信任,因为我和家长都把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来幼儿园时我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家长可以感受到我对孩子的爱,我也可以准确的知道孩子没来幼儿园的原因,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我的一句询问,让家长知道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很重要。我这样做也是在悄悄地告诉家长:把孩子交给我请放心,因为我爱他。现在只要孩子不来,家长就会主动电话告诉我。因为我爱孩子所以家长很愿意和我交流,孩子有点什么事都愿意和我们说说。好像我们有神奇的魔法可以让调皮淘气的孩子变得听话懂事。我的付出这就是回报:家长对我们的信任。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巡视每一桌的孩子,看看是不是有谁没来。
爱是相互的,在我和孩子的相处当中我更真切的这样认为。上个星期曼妮没来,我给曼妮的爸爸打了电话知道孩子病了,需要在家里休息几天。妈妈带着曼妮去医院输液,我们的宝宝输完液还要来幼儿园看看。妈妈告诉我们说孩子想幼儿园想老师啦。我听了心里暖暖的,我对孩子付出的爱,在曼妮的身上我真切的看到了孩子对我的爱。这个星期曼妮还没有完全好,就要来幼儿园上学。妈妈拗不过孩子就送我们的曼妮来上学了,但是每天放学后还是要去医院输液的。孩子不愿在家里享受妈妈的爱,要来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在一起。这证明了孩子爱幼儿园、爱幼儿园里的老师,才愿意来幼儿园。曼妮好多天没来了,我把她抱在自己的怀里,问一问这些天做些什么、想点什么。孩子很高兴地和我交谈,她快乐我也快乐。
不知道怎么才能准确的表达我的心情,高兴、幸福、快乐……。我爱孩子们,我爱我的工作。
正确对待小班幼儿的打人现象
一天早晨,一个小朋友的家长问我:“老师,孩子说有个小朋友老打他,好像叫***。这两天我们孩子都不愿意来幼儿园了。”我听后忙问:“孩子说打到哪里了?因为什么打的?”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这件事我一直在思考。小班的孩子真的会故意打人吗?我想对家长们说:“不要用我们大人的想法去评价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善良、纯真,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正像三字经里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们的思想世界里,没有仇恨、嫉妒、报复、虚伪、欺骗。只有真实情感的表达,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欢就是喜欢,生气就是生气,但过后马上又会忘记,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是我最该向孩子们学习的优点。比如:“幼儿园里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两个孩子打架了,跑过来告状,相互埋怨非常生气,老师有时会说:好吧,你们两个人就不要在一起玩了,免得再打架。可是事情过去不到五分钟,他们又在一起兴高采烈的玩起来了。而且还是最好的朋友,越不让他们在一起玩,他们会越好。”所以说:“孩子们都不计较我们做大人的又何必要耿耿于怀呢?”
再说,小班孩子规则意识还不强,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正确引导,比如:在入厕这个环节,刚开始孩子们不懂的排队,一到厕所就往前面挤,时常听见孩子们说:“老师***小朋友推我,***小朋友打我。”如果我们老师不正确分析,盲目批评指责,势必会误会孩子。如果家长偏听偏信,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错误诱导势必会使孩子犯错误。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够,现实与想象还分不清,有时会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出来,使得家长误以为真。还有的家长会使用一些诱导性的语言,来对幼儿发问,这都是不可取的。比如:“老师厉害不厉害?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小朋友打你了吗?……”
小班孩子故意打人的情况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所以请家长朋友不要着急、心疼,理解了别人的孩子,也就是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插队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人类奠基的教育,教师要运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订内容和方式、方法,及时的给幼儿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要让孩子们持之以恒,还要给孩子们起榜样、示范的作用,利用多种机会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
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毕竟是孩子。
有一次我带小朋友户外活动回来,让小朋友们排队喝水,话音刚落就传来七嘴八舌的声音,每次都是这样。我老远看见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你插队!要排队的!”我连忙赶过去,只见徐乐轩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把徐乐轩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我不走,我要喝水!”我耐着性子对他说:“我不是要批评你,你先告诉我是怎么一回事。”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徐乐轩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徐乐轩则一脸不屑的表情。于是我问徐乐轩:“真是这样吗?老师相信你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徐乐轩委屈的跟我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么办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经常鼓励孩子成长
一次,组织幼儿做提问游戏。为了使孩子们对活动感兴趣,我做了三朵小红花,准备奖给提问最多的小朋友。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提问题:“为什么太阳是圆形的?”“为什么会下雪?”“为什么花朵有各种颜色?”“为什么……”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冒出来。活动结束时,我请小朋友们评出三名提问题最多的小朋友,他们分别是可可,东东,飞飞,其实这三个孩子并不是提问最多的,但平时在小朋友们心目中是“好孩子”,所以小朋友们就选了他们。而那些踊跃提问,但平时比较淘气的孩子却没被提名。作为教师,我也知道奖牌给这三位小朋友,有点不公平,但为了不压抑孩子们的热情,不伤害被提名孩子的自尊心,就把奖牌挂在了这三位小朋友的脖子上。
谁知,第二天早上,徐贝乐小同学拿来了几块奖牌,对我说:“老师,昨天您的奖牌做少了,好多小朋友都没有,我和妈妈做了几块奖牌,您把它奖给小朋友吧!”我接过奖牌,连忙感谢徐贝乐小朋友。可以想象的到,徐贝乐提了那么多问题而没有得到奖牌,该有多沮丧啊!同时,我更感谢这位细心的妈妈,她及时地补偿了孩子在这里没能得到的表扬和鼓励。
关于徐贝乐小朋友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没有人喜欢天天被人批评和训斥,都渴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积极的、善意的期待和鼓励的氛围中,对于他的错误和缺点给予原谅和激励式的纠正,而不是被批评和指责,那么他就会在肯定中不断使自己的言行向期待的方向发展,不断取得进步。同理,如果老师对孩子处处看着不顺眼,总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无意中就会把他的小缺点看作大缺点,小题大做,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孩子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会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道,讨厌自己,因而与老师发生情绪上的对立,或自卑、畏怯,或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它常提醒我及时给每一个孩子以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得到赞许。
有的时候还是“袖手旁观”的好
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点烦,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帮我穿一下衣服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我还真不忍心不去帮忙。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办呢?好长时间,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一天,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时间动都不能动。午睡起来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我帮助做这做那的,但有几个孩子看到我受伤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他们的衣服钮扣扣错了,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小心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钮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下,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终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带,扣上了钮扣。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了—阵欣慰。
经过这件小事,长时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有的时候,“袖手旁观”地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自己选择“怎样玩,如何玩”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例如:玩“益智区纸杯子”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玩的方法,有的可以一个一个套在一起,幼儿可以把它们一个搭起来等不同玩法。”通过实践,孩子们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听故事
在一次即将吃中午饭前的半个小时,当幼儿把小手洗干净后,我便利用剩余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过后一提问,竟然能回答的孩子少之又少,我又将这个故事重复讲了一遍,并要求过后谁也来当当小老师,在把听到的讲给同伴们听.结果,却令我很意外,请了两个听得专心的小朋友,讲得都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但我还是给予肯定评价,以一些倾向性语言暗示引导幼儿.例如:”x x小朋友因为听得认真,一下子就能听出故事讲的主要内容,””你们看,x x讲得多好啊,是因为他听得认真,”等等.这样既表扬了认真听讲的孩子,又给其他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我再次讲故事时,又给孩子们提出要求,孩子们听得比以前好多了。我相信教师要有耐心地慢慢培养,对有进步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奖励,慢慢会培养起孩子们的良好倾听习惯。
涂颖熙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她学习知识都很好,上课也很认真的听,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是熙熙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挑食,平时里,她不喜欢吃肉,把肉挑到一边,过几天看见不喜欢吃的菜又挑到一边,一口也不动。不论老师怎么劝,就是不吃。在与家长多方交流中也发现,她在家里也是这样的,挑食很厉害,家里也没有办法,家里人都很宠着她,就特别喜欢吃零食,整天大把大把的零食。爸爸妈妈还好一些,就是爷爷奶奶特别惯着她,她要什么爷爷奶奶就给她买,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所以熙熙看起来特别瘦弱,弱不禁风的样子。
一次中饭,吃的萝卜菜,我看见她把萝卜挑到一边,我走了过去,我问她:“熙熙,你为什么不吃这个呀?”“它长的太难看了,一点也不好吃。”“你没吃就说难吃呀!”“肯定不好吃,我才不要吃呢?”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今天讲的小白兔的故事,然后对她说:“萱萱,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小白兔最喜欢吃萝卜了,你看小白兔多漂亮呀,它就是因为吃了萝卜才变漂亮的!”熙熙看了看我,眼睛眨了眨说“是真的吗?”我点点头。她夹了一块放到嘴巴里,然后又吐了出来,“不好吃!”我忙说,你刚放到嘴巴里可能是有点怪,可是小白兔在嘴里嚼嚼就可香了。然后她又夹了一块放到嘴巴里,咽了下去,后来看见她把所有的萝卜都吃光了。
从这以后,我每一种菜都编一个故事,后来每天吃饭的时候,她还会和别的小朋友说“这个吃了会长高,会漂亮的!”然后大口的吃了起来。
爱玩水的宝宝
瑶瑶是个平时好动,有点好动的小女孩,她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每次去洗手间洗手时总是喜欢玩水,趁老师没有注意到她的时候,把袖子、衣服、地板弄的全都是水。
爱玩水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爱好,洗手时看到水自然也会多上几份情不自禁,但孩子毕竟只是孩子,而且他们年龄比较小,对水的玩耍有着一种无法阻挡的诱惑力。
眼下正值秋季,病毒感染交叉的高峰期,孩子们的抵抗能力差,衣服打湿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幼儿感冒,发烧等疾病现象。因此,教师在平时组织孩子们洗手的时候应该严格把好关口,认真监督幼儿洗手,不让幼儿有空隙去玩水。所以,我会在晨间谈话或餐前谈话的内容中,渗透玩水的话题,让幼儿明白洗手时玩水会带来许多不好的地方,使孩子在思想意识上有一定的概念。
另外,我们在平时指导幼儿洗手过程中,可以事先帮助孩子将袖子卷高,洗手时提醒幼儿将水龙头开在较小的位置,利用6S水位标识就是很不错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较好的避免水溅到衣服上来,造成对孩子不必要的伤害了。
第四篇:11月小班教育笔记
反思性小班教育笔记
袁祝英
小班常规培养的一点
开学两周了,但是生活常规却比较的混乱班上常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在孩子游戏后,玩具往往撒了一地,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才能把玩具收拾好,有的幼儿甚至看着别人收拾玩具自己还是无动于衷,对掉在地上的玩具也视而不见。着急的我们自然就会不停的提醒:“快把玩具收拾好!”这样的场景经常见到。究其原因,是由于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作为教师,自然就会想到自身的责任,想到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要“从小做起”的重要性。于是我就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常规培养。
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发出的声音是给予幼儿的最直接的提示,我就用榜样师范、话语、儿歌、音乐等多种手段,有效地提示孩子们去尝试整理物品。例如:(1)我用夸张的语调说:“老师和你们一起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咯!”孩子们会陆陆续续地跟着我一起把玩具捡拾起来,送到我指定的地方。小班的幼儿常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教师只是默默地自顾自地收拾玩具,幼儿既不会注意到更不会主动来帮忙。可是当教师用拟人化的语言作提示后,孩子们就会像玩游戏一样跟着老师把玩具捡拾起来。教师的语言提示,对幼儿行为的引导最直接有效。(2)唱唱“收玩具歌”,餐后休息时,我给孩子们播放《巧虎》。突然,听到孩子们跟着片子里的歌曲一起唱了起来:“大家一起来收玩具了,大家一起来收玩具了……”我发现这首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歌词简单明了,十分适合小班孩子学唱。第二天晨间活动结束前,我像往常一样对孩子们说:“玩具宝宝要回家咯!”一些孩子听了便开始整理玩具,但还有的孩子依然玩得很起劲。于是,我打开录音机放起了昨天动画片中的“收玩具歌”。有几个孩子们也跟着唱了起来,唱着唱着,我发现一会儿工夫教室里的玩具就被整理的干干净净了。唱着喜欢的歌曲,孩子们将整理物品变成了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歌曲成了幼儿的“行动伴奏”。可见,歌曲可以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我慢慢地发现,孩子们有时并不需要教师的语言提示,一听到音乐,就能马上转换活动内容。
小班幼儿好模仿,情绪与兴趣很易受身边人和物的影响,所以教师用儿歌作提示,带领幼儿整理物品,这种方法幼儿更乐意接受。随后播放的轻缓音乐,还起到了调节幼儿情绪的作用,帮助幼儿完成行为的动静交替和情绪转换。
吃饭进步啦
有很多家长都反映自己孩子在家就餐时的情况,在家大部分幼儿不愿自己吃饭,需要大人喂。特别是我们班林可馨小朋友,她是个非常腼腆乖巧的小姑娘。据了解在家里吃饭的时间都很长,有时把米饭直接含在嘴巴里,而且不喜欢吃饭,总是爱讲条件,或者干脆就不吃。早上来园后,刚开始,她每次一到吃饭时间就开始情绪不稳定,一看到面前的饭菜就开始跟老师说,这个不想吃,那个不愿意吃,有时对着面前的饭菜哭闹,等到别的小朋友都吃完了,她可能才动了几口。如果老师去喂她,她也能大口大口的吃完一碗饭菜。
我把林可馨在园吃饭的情况和她父母进行反馈之后,了解到,在家,如果林可馨不肯吃,父母一般都是迁就或者就上前喂饭,并没有强制性的一定要让她自己动手吃饭。于是我跟她父母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之后,一致决定,在园在家的就餐过程中,尽力培养她独立自主的能力,并且在饭前把各种菜色说给她听,告诉她菜的美味,然后适时给与鼓励和帮助。
现在,小林可馨朋友的就餐速度已经大大提高了,虽然不是班级最先吃完的小朋友,但是在她原有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吃饭再也不哭闹,也不让老师喂了,自己动手,吃得干干净净。在家里也基本能每餐都把饭菜吃光,不再让爸爸妈妈帮忙了。
习惯性的动作
“叮铃铃铃---”这么晚了,会是谁来的电话呢?我拿起电话:“喂,谁呀?”“袁老师,我是文彦轲的妈妈。我家文彦轲今天怎么了?他就是不愿意回家。说买玩具给他也不愿意走。”我问了说“某小朋友今天把他的玩具拿走了。”于是,我就把整个事情和家长说了一遍。早上建来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玩具汽车,在吃饭的时候他拿在手里,我就给他放到了办公桌上。结果放学回家他来要回玩具。我怎么找也找不到了。问孩子们大家都说没看见也说没有拿。后来,有个孩子说是文彦轲拿的,拿出来后一样的,就还给建来了。她妈妈笑着说可能:“我家里也有很多玩具,他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买什么的,有时会放兜兜里带来的。可能一样的吧!”我们问他了,他说是我桌上的。后来,我和建来妈妈在电话里聊了一会儿,得出结论是:“今天先回家,明天我们叫建来把玩具再带回来看看是不是家里带来的。”
第二天早上,我拿着两辆车和彦轲妈妈面谈了一次。并让孩子看了是不是他的玩具,孩子见妈妈在也就一声不吭,妈妈看了彦轲拿的玩具后笑着说:“我们家不是有很多汽车的吗?这个不是我们的,等放学了妈妈就去给你买一样的。”于是,我也笑着说:“彦轲,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我们不能放兜里,想要你就和老师或妈妈说一声,妈妈就会给你买的。听了彦轲眨眨眼,似懂非懂的。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后,我发现我黑我板上的磁铁慢慢地越变越少,于是,我就问孩子们老师的磁铁你们不能拿的,拿了上课都没的用了。大家就纷纷说是彦轲拿了。我开始有点不信。于是就开始观察,看了彦轲好几天都没看到他拿啊!但有天午睡杨老师和我说,你看他的兜兜里放了两个磁铁和两个玩具纽扣,我问他,他说是我黑板上的。我就对他说幼儿园里的东西不能放兜兜里,你都放那里小朋友们玩什么啊?他点了点头,结果,第二天,第三天,我们都在他兜兜里发现了玩具。那天下午我和她妈妈谈了这样的事情,结果家长很随意的回了一句,玩具家里很多的,他很喜欢放兜兜里的,没有的我给他买。直到今天他的兜兜里又有了一两小火车头。
面对习惯性的拿东西我查了很多的资料,我希望帮助孩子改了这坏习惯。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彦轲正是抓住了妈妈只要他拿玩具妈妈就给他买新的玩具的心理,才拿东西的。因为当他拿了玩具妈妈每次都说买新的玩具,而且从不批评。对于家长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于是他想只要我拿了就有新玩具可以玩了,这样孩子会对妈妈提出更多的要求了,你一旦没有满足他,他就会想到再次拿别人的东西,或者用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也会觉得孩子越来越喜欢在家玩玩具了。
于是,我借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故事书,特别是绘本《规则》请孩子们遵守老师所定下的要求。看看书中孩子怎么做,自己又怎么做的方法来帮助他去掉坏习惯。
小 椅 子
中午的时候,我们吃完午饭,都会让小朋友抱下椅子到旁边排排坐,或是玩喂小动物的游戏。这天中午我们吃完午饭了,就让小朋友搬小椅子在墙边坐下看图书,我们就去收拾东西,小朋友一听到了老师的指令,也就拖着椅子往外边走,有的是一只手拖着小椅子走的,有的一只手拎着椅子,摇摇摆晃地走着,有的拿也不拿起来,直接就拖着椅子走……还不时发出椅子与椅子之间、椅子与地板“咚、咚、咚”的敲击声。我看见了,就对他们说:“不要拖着椅子走,把它搬起来,小椅子要抱起来”说完我们就继续往前走,等我转过头一看,还是有三三两两的小朋友是拖着走的,还没抱起小椅子,一想,“哎呀,我疼死了”!我装出一副很疼的样子,他们全都看着我,呆住了,不知道怎么了。“袁老师,你怎么了,哪里疼了?”文顺轩大声地问我。“刚才呀,小椅子告诉我你们都拖着它走的,它可疼了,你看地上都有椅子宝宝的泪呢。”小朋友,你看着椅子,再看看其他人,看看我。马上接着说,“对啊,会疼的;不能拖得,要抱起来的;嗯,会哭的,哭了呢…”
我听了后回答他们:“是啊,它被你们弄疼了,所以哭了,你们不可以这样对它的,你们要保护它,爱护它,知道吗?每个人都要抱起小椅子来。还要轻轻地放下它。”小朋友听了我的话马上说:“嗯,抱起来,要轻轻的……”
经过这次,我们班拖椅子的人跟先前比少了很多,我们也都时刻在给他们提醒着。其实孩子是很有爱心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我们只要稍加提醒他们,他们就会明白的。
不挑食、偏食
冬天来了,天气转凉了。中午刚做好的饭菜不一会儿就凉了,因此孩子们的进餐成了大问题。
我班的幼儿平常在家里大多数都是大人喂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到了幼儿园后,由在家时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也就应运而生。
刚开学时,我们就发现有个别的孩子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也有边吃边玩等不好的进餐习惯。虽然经过这两个月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后,这些现象有所好转,但是进餐的速度仍然比较慢。在天气热的时候,细嚼慢咽倒也没关系。可是,现在的天气凉了,不赶快吃的话饭菜就凉掉了,吃下去对肠胃都不好。因此我们几个老师一直在商量着,看看有没有办法改善一下。
目前我们采取的是分别对待的措施。首先,对自己不怎么会吃,或者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基本上以老师喂为主。其次,对吃的慢的孩子,则让他们自己动手,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尽量让他们加快吃饭的节奏。另外,我们还在考虑,是不是可以采取奖罚措施:对那些可以自己动手,并且吃的快,吃的好的同学。加以奖赏。而对那些自己不动手,并且还逃避吃饭的孩子进行小小的惩罚。通过对孩子荣誉感的刺激与影响来改善目前这种吃饭慢,不主动的现状。
另外,我们还在尝试,可以让一些吃饭主动,速度快的孩子,来帮助吃饭慢的孩子。这样通过同伴间互助,既可以改善吃饭慢的不良习惯,又可以增加同伴间的感情。
当然能否让这些方法变得适用而高效,还需要与实际的情况、小朋友的适应能力有力的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
拥抱那点事
最近天气冷,孩子们起不来,我发现我们班的部分孩子早上来的时候精神都不佳,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想,小班的孩子他们需要的,有时候是肢体上的接触,如摸摸头,拍拍肩,或者是拥抱。针对这一情况,我就想晨间接待的时候可以穿插点肢体动作,如抱抱。我尝试了几次感觉他们很感兴趣,而且感觉他们都非常的有精神,这样就摆脱了早上来园时的不佳心情。经过了早上的抱抱,感觉几个内向的小朋友他们对于我之间的感情也能慢慢的融合一起。并且有些孩子会给我一个甜甜的吻。从而我想到既然这样能促进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感情,那和伙伴之间也能行。因为我经常看到小班之间的小朋友他们分不清什么叫打,有时候为了轻轻的一碰都会生气,破坏他们之间感情,所以早上来的时候也让他们互相抱抱增加之间的友情,尤其是从心里感觉伙伴和伙伴之间没有安全感的小朋友。这样就能让他们抵消内心中存在的不安。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小心碰到那个小朋友了,我们先说对不起,再和他抱抱或者握握小手,那样做都是好孩子,我们也还会和好孩子一起玩。一起做朋友。
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有时候一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他打我”时,另一个小朋友就会马上上前去给他摸摸受伤的地方,而且还会增加抱抱或者握握小手。这样那个受欺负的小朋友也很快的转哭为笑了,我也表扬那个道歉的孩子。其实孩子委屈时你的拥抱会比你的微笑更富有魅力,别吝啬你的拥抱!
跳 格 子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可是连绵不断的雨阻挡住了孩子们快乐的脚步,孩子们跑来问我:“老师什么时候到外面玩呀?”我说:“不下雨的时候。”“那雨什么时候停呀,我想到外面去!是呀,不能因为下雨就取消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怎么办?
孔叶语说:“老师,我们可以到走廊里玩嘛。” 对呀,可是走廊很窄,玩什么游戏好呢?我看着走廊的地面发呆,突然我脑海里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幼儿园不是要开展民间游戏吗,我可以在走廊的地上玩跳格子的游戏,即解决了下雨天不能出去活动的问题,又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还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场地,何乐而不为呢?说干就干,我马上找来即时贴开始布置场地……不一会,走廊的地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格子,我组织孩子们开心的玩了起来。
这件事情虽然很小,却使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不能遇到困难就放弃,只要肯动脑筋,做一个工作中的有心人,就能轻松的战胜困难,给孩子们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更愉快的在幼儿园度过美好的每一天!
与 众 不 同
郑玲艺是我们班少数与众不同的女孩子之一。刚来的时候表现的很棒,听话吃饭好,不哭闹。可是渐渐的她上课不再那么规矩。小手不再一直放在膝盖上。会和别人打闹,而且爱说话。但是她好像很怕老师,一喊玲艺就立马坐好。也不会和有些小朋友一样往老师这里跑。会按我所说的做,可是不会举手回答问题。她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很宝贝。她总是拿那双眼睛看着我,但在其中看不到亮点。也许是自己想太多。她的好朋友是文婷,常常牵起她的手,两个人一起走楼梯。她喜欢跳舞,在那一刻我才感觉到她的童真。当音乐响起,她就会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站起来动。对于她的这一点我很无奈,但是孩子就是这样没有概念啊,这样才是孩子。我不期望他们能学到多少,直只期望他们开心快乐。为他们以后留下记忆。希望玲艺可以更加开朗!
小班美术活动的点滴
小班开始,我就着重孩子的绘画练习,每天都会设置一些涂色、剪纸等活动,慢慢地孩子们在进步......情况实录:结合这个月的主题“开心幼儿园”,我让孩子带来很多的汽车、火车、布娃娃、三角形、圆形、方形的东西,使孩子们有个比较直观的感官刺激,同时我特别对车轮的位置和大小作了重点观察和讲解,引导幼儿发现整体美和结构美,为添画活动《车轮》,做好铺垫。活动开始,我出示汽车图片,和幼儿再次回忆相关的经验,并引出活动内容:在适当的位置添画适宜大小的圆圆的车轮。孩子们听的都很认真,对我的要求也聆听的比较仔细。
观察分析:在我的讲解部分,幼儿的参与性都较高,但是在幼儿自由作画时发现,多数幼儿没有达到活动要求,添画的车轮位置和大小均存在问题,有的即使在老师的指导下还是不能较好的完成。只有少数几个能力强的孩子如王诗语、张国葆等能够较好的独立完成作品,还有几个孩子不会画圆,但涂色很认真。从整个活动情况来看,本次活动并不成功,似乎对于多数幼儿来说偏难,没有达成我所预设的目标。
活动反思:由于这是幼儿初次尝试在适当的位置添画适宜大小的圆圆轮子,且小班幼儿的手眼协调性较差,故造成活动效果不理想。所以我想可以引导孩子针对本次作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并欣赏几个完成的比较好的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亲身总结出如何添画的更好,当然还要进行分步练习,强调轮子的位置、形状等,然后进行二次尝试,也许这样可以有意识的避免幼儿以往的失误,能让幼儿更好的完成作品,学到绘画的技能。
游戏中的“小常规”
幼儿来园已经有三个多月了,经过这段时间与幼儿接触下来。我发现在幼儿的常规这一块很枯燥。先来说排队,老师常说的就是:立正,向前看齐,前面的衣服拉起来。再来说上课的常规,老师说的是:坐坐好,小手放在大腿上,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我用几句话说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说这些话是很效,但时间一长我发现有些幼儿没了兴趣,提不起精神,这些话渐渐的也不是很受用了。于是我在想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呢,就用游戏来带动常规,在排队的时候我会说:“小朋友们我们变成小鸡,鸡鸡鸡,往前走,现在变成小鸭,嘎嘎嘎,往前游。”课堂上我会说:“123,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等等游戏,在这些小游戏中我发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而且也不会乱糟糟的,排队,上课的时候都好了很多。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
早教中心里有两个小女孩,一个叫happy,一个叫yoyo。happy今年三岁,yoyo今年四岁。两个小女孩岁数相差不多,都很可爱,在一起玩的时间很长,他们都喜欢彼此,谁都离不开谁。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happy很容易发脾气,虽然有时候是yoyo的错,也有时候是她自己的错,但是每次发脾气的都是happy。记得最早的一次是happpy和yoyo在白板上画画,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支笔,可是yoyo每画个线条,happy都要用她的笔把yoyo画的线条擦掉(可能happy只是觉得这样很好玩),yoyo很生气地对她说:“唉,你不要擦掉我的画啊!”。因为我就在旁边,当时为了避免他们之间起矛盾我就对yoyo说:“yoyo你到这边的白板上来画好吗?(学校里有两块白板)”yoyo说好,就过来了,可是happy也跟过来了,依然是yoyo每画个线条,happy都要把yoyo的线条擦掉。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这时我走近了一看,才发现happy的笔画不出线条来,没有水了(这时我想,也许在开始用笔画画的时候happy就发现了她的笔不能用,然后她才想擦掉yoyo的线条这样玩,可能只是觉得这样很有趣),我就对happy说:“哦,happy你的笔画不出来了,我们换一个好吗?”可是怎么找都没有找的合适的笔,我就随口说了一句,“诶呀,没有了怎么办啊?”可是我还是没有放弃寻找,在我找其他的笔给happy的时候,她就过去抢yoyo的笔了(可能她听到了我随口说的话,觉得没有希望找到新的笔给她用),yoyo当然不同意了,对happy说:“嗨,这是我的笔!”随后把拿着笔的手背在了身后。我说:“happy不能这样啊!”这时,happy立刻跑到她的妈妈身边,拿起故事书就摔到了地板上,摔了一本又一本……
还记得记得有一次,yoyo和happy玩木牌,我没有在他们的身边陪他们,我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突然,教室里响起了happy的尖叫,然后她把木牌仍了满教室都是,我立刻过去问yoyo(因为happy的爸爸在happy的身边,爸爸当时抱着她说:“happy,不可以发脾气啊!”):“怎么了yoyo,发生什么事情了。”yoyo告诉我说:“happy不借给我她的牌,我就拽了一下她的衣服。”(可能孩子的手劲还没能很好的控制,yoyo的手劲过大了,吓到了happy。)我又转过头问happy:“happy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happy说:“yoyo抢我的牌。”爸爸这时说:“happy,你们两个是好朋友,不要吵架,我们去玩其他的游戏好不好?”happy不同意,后来我说:“来,那我们把牌平分,谁也不能抢其他小朋友的牌,好不好?”(其实孩子的心中也有一杆平衡的称啊!)就这样他们俩都同意了,我一个一个的把牌分开。这样才把矛盾解决。还有一次他们都在抢一个球,谁都不肯松手,我说:“我们玩传球吧。”这样由于家长的配合矛盾解除了。这两次的矛盾是由于学校里的玩具少,或者是分配不均匀导致的。所以,在小班一定要有足够多数量的相同玩具。
还有一次,happy和yoyo在桌子上画画,我让他们画下雨的天气(因为昨天下雨了)当时yoyo穿了很漂亮的鞋子,家长和阿姨都说yoyo的鞋子很漂亮,yoyo画的画也很好看,有雨滴,有小朋友撑着一把雨伞,大家也都在夸yoyo。happy不高兴了,她用她的咖啡色的蜡笔在yoyo的画上乱涂了几笔,(也许是嫉妒的心理在作怪,所以我们大人一定不能乱说话,有时候即使是表扬小朋友,也会伤害到其他小朋友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可比性。)yoyo当然又生气了,由于妈妈们都在场,在劝服下yoyo没有发脾气,只是撅了一会嘴。happy当然被妈妈批评了,(其实happy本身心理就不高兴呢,这时妈妈又批评了她,她就更不舒服了。)happy又开始发脾气了,把很多蜡笔都扔到了地板上。
过了很长时间,我和yoyo还有一个小男孩在讲故事的时候,yoyo突然的莫名其妙的尖叫了一声,并把她手里的盒子扔出去很远,我问yoyo说:“怎么了,yoyo?”问了很多次,她也不说话,我说“偷偷地告诉老师好吗”?并把耳朵伸了过去,这时她在我耳边说:“我正在烦恼呢。”我听了很惊奇(一个四岁的孩子说她烦恼,呵呵,她从哪里学会烦恼这个词呢?她真的能体会出烦恼的感觉吗?),我追问说:“为什么烦恼啊?”yoyo回答说:“因为happy在我的画上涂了咖啡色的东西。”我又是一惊,我说:“yoyo,都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你还记得呢啊?哦,老师知道了,yoyo受委屈了,老师抱抱你好吧!”给了她一个拥抱好了。
晚上,yoyo又对妈妈说:“妈妈,我很烦恼,你能不能告诉happy,不要让她在我的画上乱画,好吗,她要想画的时候要经过我的同意才可以画,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她不可以画的,如果她在我的画上画了,她应该对我说‘对不起’我原谅她了她才可以画。”(这些都是后来yoyo的妈妈对我说的。)
其实,孩子的事情没有小事,每件事情都是大事,成人的每句话都可能会影响孩子,尤其是幼儿教师的言语和父母的言语更重要,所以我们平时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语言,同时也希望孩子在我们的呵护与教育下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