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史》读后感1
这个星期,我开始看布封写的《自然史》,这是一本关于自然、科学、道德伦理的著作,共有36卷。
布封,法国人,一个博物学家、作家,也是一位思想家。
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起源,他认为,是地球形成后的某些物质演变产生了动物、植物,才有了人类。他大胆地指出,当时人们迷信的《圣经》中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吃了禁果;从而有了智慧”的说法是大错特错,人类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他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他倡导的`生物转变论对后来的进化论也有着直接的影响。达尔文也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物种起源的第一个人。
布封的《自然史》一书,把科学与文学毫无瑕疵地结合在一起。
布封的语言富有艺术性、画面惑,又沾染着文学气息,用形象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感受到他反封建,信科学的思想,就像在用实行告诉全美国总统特朗普: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
《自然史》中的《马》令我印象尤其深刻,在文中,作者用文学的语言说明了马的习性,马的种类,马的性格,又赋予了马人性的一种光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妩媚。”这个句子,代表了作者布封的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给世间万物一切人无法给它们的东西,人只能去扼杀它们的天性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文章对马那种剽悍,无所畏惧;强大而不欺凌弱小的性格与品质做了科学的介绍。还有一句话:“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抗拒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来求服从得更好。”这一句话和上面的一句,是将被驯服的家马、战马和在远方逍遥快活的野马进行对比,写出了这种动物忠心的性格——是的,要么,不服从,要么,服从。它们是一种有性格,有追求的动物,就像身份卑微但心系国家安危的诗人杜甫,军人辛弃疾(确切的说是上马安天下,下马定乾坤)。
我们要学习布封笔下马的性格,更要学习布封出淤泥而不染,敢反对权威,文笔幽默的性格与写作风格。
《自然史》读后感2
清晨,朝阳洒在了我的书桌角,我便捧起书开始了晨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不仅仅古人的笔下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休戚与共,在大名鼎鼎的法国作家乔治·布封先生所著的《自然史》中也透露着人与自然的巧妙的和谐共生,《自然史》是布封先生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书,这部书浸润着他的全部心血。文章既生动又有趣,引人入胜。
从这部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看到了万千世界。我看到了地球的沧海桑田的变迁,人类的进化发展,看到了自然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也看到了埋藏在地下的丰富的资源和矿藏!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动物史部分。有凶悍无比的老虎,威风凛凛的狮子,有憨实健壮的河马,聪明机智的狐狸,还有慢吞吞的树懒等许许多多有趣的动物。它们生活在各种不同气候,不同环境当中,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大自然如此奇妙!
从这部书中,我了解到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不比其他生物更优越。对于大自然而言,没有什么有益动物和有害动物之分,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原本我最喜欢去动物园,海洋馆和马戏团看各种动物和表演,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动物园和海洋馆,还有马戏表演对于动物来说是多么大的伤害,大自然才应该是动物的家园。人类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利益和私心伤害其他动物。当我看到《自然史》中“鹤”这一章的时候,正值暑假,妈妈带我去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去看了丹顶鹤。扎龙湿地保护区内,蓝蓝的天,清清的水,一望无际的草海,丹顶鹤有的在草地上漫步,有的溪水边捕鱼,有的在嬉戏,有的'引颈高歌,这才是鹤的家乡。妈妈讲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丹顶鹤在这里,真为扎龙保护区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才是对动物的最大的保护。妈妈告诉我,丹顶鹤很漂亮,世界上还有一些很漂亮很可爱的动物由于环境污染或者捕猎等原因灭绝了,我感到很难过,我希望不再有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意识到人和自然不应该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应该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爱护大自然,从我做起!
《自然史》读后感3
一直关注儿童的家庭教育。
虽然爱是所有婴儿都渴求的天然滋补品,爱是生理的需要,但必须哺喂给婴儿,他们才得以受教。物质继承物质,情感,人格,欲望全都来自肉体和化学成分。所以“好好教你的孩子……这是爱,是生理的需要,能感受到爱的'孩子,是爱的丰富资助他生命中的每一项计划。孩童的自信来自感受到自己有价值,受到喜受,而很多讯息又来自婴幼儿期的拥抱,亲吻,抚触,亲密的身体接触。这也是为什么鼓励母乳喂养。生活中很多正在吃奶的婴儿有时会停下来,等待母亲拥抱他,抚慰他,和他说话,才能继续吃奶。要爱,就必须先被爱,感受到被爱,善待我们的天使,让我们享受他快乐的成长,也让我们享受做父母的爱的能力。
让患者抛弃童年时所学的错误,疏忽的教训,是心理治疗师最困难的工作。虽然说成人也能摆脱坏习惯或掌握新技巧,但却不容易。而在年幼时却最为容易印记父母赋予他的”文化“和”人格“。
父母多么重要,多么需要学习。古话说”一个好女人富养三代”,那是精神的富足。
″女儿夫妻俩天天不管两个孩子,自己出去玩,把两个小孩丢给我们,每天档口要做那么多事,还要照顾两个小外甥。昨天生气叫我老公'ⅹxⅹ,你再不能做老好人,自己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还要照俩个孩子,叫女儿带他们回自己家。’你知道那个大的听见了怎么讲'姥爷,你累了我帮你按摸,我长大了挣钱给你花。’那个小嘴巴可会哄人啦。“
″你们大人享受了天伦之乐,其实你老公有孩子在身边他做事不累的。而且你们那里天天有客户上门,小孩子也学会了跟陌生人交流,又能学到汽车的维修,天然的学习场所。””那真是你说的那样,我老公趴在车底下修,小孩子就在旁边递工具,还跟姥爷有一搭没一搭的说。叫我姥姥你别生气,我在这里不吵你。吃饭″自己来,不要姥姥喂”洗澡也自已去找衣服,生怕你要他走。”
孩子是我们的天使。愿他们沐浴在爱的光芒中。
《自然史》读后感4
当人们对贝壳赞叹不已的时候,也许对它们的结构、功能和进化一无所知,甚至根本不知道贝壳就是贝类的外骨骼。贝类的种类很多,至今已记载115,000多种,其中包括化石种类3,5000种,物种数在动物界仅次于节肢动物。正因如此,贝类不仅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外骨骼——贝壳也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收藏的珍品,如作为装饰物、钱币,甚至是定情之物。喜欢贝壳的科学家不乏其人,美国著名贝类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海尔特·J·弗尔迈伊博士就是一位,从10岁起,他开始对贝壳感兴趣,并着手收集研究,这一切都在他的力作《贝壳的自然史》一书中得以充分体现。
海尔特·J·弗尔迈伊博士在全书三个部分中分别说明了贝壳怎样形成的、怎样作用的和怎样进化的三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部分,在简单叙述贝壳与生物学问题的基础上,从贝壳几何学、贝壳的建造与维护的经济学等方面,重点探讨贝壳构造的'规则,向读者展示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独特的分析;第二部分,从贝壳力学、捕食者及其方法和应敌策略,介绍了贝类在危险世界里如何发挥贝壳的作用;第三部分,从贝壳的历史地理学和贝壳的进化经济学等,分析了贝类如何穿越时间隧道,完成进化原理和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问答贝壳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时,充分运用了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因为作者深信这三个最基本的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学和生态学术语加以表达。首先,作者把贝壳比作“房屋”,建筑者——贝类的软体部分在建设、修缮和维护过程中,需要消耗物质、能量和时间,在其运动、摄食、繁殖等活动中同样如此;其次,作者把贝壳比作寄居者的“交通工具”,对付劣物或入侵者“陷阱”、进攻时的“武器”、引诱配偶的“信号”、甚至是培养饵料——浮游植物的“温床”,这需要贝壳结构与其功能的相互协调;再者,作者把贝壳比作“传统建筑风格的再现”,反映出建造和维护的成本、控制“居住者”生长的规律,以及祖先进化的特征,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建筑,不同历史阶段也存在着巨大的变化,贝壳的特征也同样刻上历史和地理的烙印。作者由此而认为人类必须“健康、合作、高效”地在利用地球资源。
综上所述,《贝壳的自然史》一书图文并茂,文字精美,言简意骇,颇具特色,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
《自然史》读后感5
清晨,一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梦中叫醒,打开窗户,对面树丛中的一只可爱的鸟儿正欢快的跳跃着,它一身黑白相间的外套,模样是那么娇俏。看着它向我欢呼问好,我有点内疚,我都不知道它的名字呢。
如今我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看到的往往是些在动物园中娇生惯养的动物,生活在钢筋水泥之间的我们啊,看到的只是些被强迫了的改变了自己本色的动物。
合上这本《自然史》,回想一下,仿佛我刚才与飞禽走兽结交了一回朋友,就连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猫啊.狗啊.燕子啊.麻雀啊它们还有许多不被我们了解的地方。更何况那些我们叫不出名字,未曾谋面的朋友,带给我多少新鲜与震撼呀!
记得今年春天的时候,我去奶奶家,发现奶奶家门口的地上有摊鸟类的粪便,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燕子在门正上方搭了一个窝,地上那些粪便是它们的杰作。看着这摊肮脏的东西,我想万一我经过门口时它们拉出来的粪便刚好掉在我的衣服上,那真是脏死了。我立刻找来一根竹竿,想把燕子窝捅掉,奶奶赶忙阻止我:“别捅,别捅,燕子从南方飞到这儿来是吃害虫的',它们只不过在我们家借住一下。”我起先还不信:“难道它们不吃谷子?”奶奶告诉我:“燕子只吃害虫不吃谷子。”我似信非信。看过这本书以后,我知道库蚊.象虫是燕子的美餐,却是农作物的大敌……
从书中我知道:农民最得力的助手——牛;只喜欢从社会中索取一切适合他们的东西,却从不为社会贡献点什么——麻雀;不搏斗就可以自卫——刺猬……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动物的名字,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孔子鼓励人们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话是两千多年前说的,对我们现代人更有意义。与自然的日益远离使人们除了金钱和钢筋混凝土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不认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来自社会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多重压力使人们心里根本容不下一丝原始的绿意。这样的人呀,怎么在地球上生存?
放下书,我来到窗前,那只鸟儿已不知何时飞走了,它栖息过的梧桐树,枝繁叶茂,深绿色的树叶,沐浴在早晨的阳光下,闪闪发亮,真美呀!我想,一定有更多的鸟儿来看它,并为它歌唱!如果你放慢些脚步,细细观察,侧耳聆听,你一定会发现,这真是奇妙的大自然啊!
学习自然科学史的心得体会
在大一刚开学的这个学期我选修课,我选择了自然课科学史
这门课程,其实在我刚看到这门课程时我就贴别喜欢它,我就没
有考虑就选择了它,无论它有多少学分,我都愿意去学它,我觉
得这远远不能用分数来衡量的。事实也证明我的选择也是正确的,在这门课程中我也学会了许多关于古代近代的科学成果及科学的无限努力,学会了他们对科学事业的 无限的追求的精神,他们像
一部记录片,又是一本科学杂志 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在学习任
务不算繁重的情况下,这门课程带我穿越一个又一个时代,认识
了一个又一个伟人,学习这门课程的确是一种精神享受。自然科
学史不仅是改造世界的潜在力量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发
展的宝贵资源。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主线,是自然科学上的教育基石,它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是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自然发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规律的科学,它根据历史的事实通过科学发展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过程来
总结分析,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在漫长的自然科
学发展史上,近代从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带来了三次
重大突 破,从而 推 动了自然课科学向前进一步发展。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世界和包括人得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地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时整个自然界,即自然
界物质的各类另行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在于揭示自然界
发生的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
这些现象和过程的 规 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 的现
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 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的规律开辟 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的根本目的 在于寻找自然现象的来
因。
首先讲了关于我国古代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古代科学知识中着
重讲了物理和医学的知识,在物理学中,我了解到了我国古代的力学磁学和 光学的发展。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古代的科学家们无
论在多艰苦的条件下任然创造了那么显著的成就真让我佩服,对
于那时医学更可谓先进那时的先进医学发展到一直沿用于现在。
接着我学到了关于世界各种各国的 自然科学在近代自然科学
史主要是以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
学在西方,通过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托勒密等人的研究,一提出几
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最具理论色彩的理论模型最多的一
门科学。
同时天文学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种地因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观测时间也要靠天,这就必然会推动天文
学的发展。天文学在当时是一门十分敏感的学科,在天文学的领
域中两种宇宙观新旧思想斗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
天主教会的阻挠,但是当时大科学家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科学的追求,并且促进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蓬勃发展的那一刻,文艺复兴大大解放人们的思维同时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他从1506年 开始,在弗洛恩保的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进30年,从 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
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日心说的提出
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的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这个学说的提出是天文学发展史上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辉煌,取得了一系列的重
大成果,但是从宏观上看,科学发展是落在生产及技术的后面,例如,钟表在实践中已广泛应用但是人们并没有懂得哪些因素决
定这钟表运动的周期。从微观上看,古典力学的发展比较完善,在天体力学中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1632年,伽利
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的论述了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和地下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这是人类认
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性的概括和综合,但在这一时期其
他科学还很落后,主要在收集材料积累经验进行分门别类的初步
整理概括,在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致力于对植物的分类,他
写自然系统一书使杂乱无章的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形成了一了完
整的系统,在化学领域,英国科学家泊伊尔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
入化学,他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德国科学家施塔尔提出然
素说解释化学反应,燃素说作为化学的理论成果统治了化学界近
一百年。
科学的发展并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必须以已有科学成果为
发展的起点,当时已有的天文学数学的发展为力学的创造了前提,而力学发展比较完善状况有促进了哲学的上机械自然观的形成。
因为从人类的认识规律上看,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简单
到复杂,认识机械运动是科学认识的第一任务,在科学认识第一
阶段暂时把事物看成彼此无关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进行研究是可以
理解的,一旦科学家们把一切高级复杂运动都简单类比为机械运
动,并且把力学中的外力照搬过来就变成了否认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机械外因论,他们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只是有时间
上的扩张,展现其多样性,而在时间上没有变化,没有发展历史,不变的行星一定始终不变的绕着不变的太阳天运行,由于当时人
们不理解物质的发展,不能回答自然界的一切从何而来,最后只
有归结于神的创造力来解释,自然科学在这是又回到神学之中。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这是近代以来第一次个
技术革命,不过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
工匠的实验,科学和技术还没有真正结合。总之,在18世纪中叶以前,自然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经验最后达到记录,分类,积累,现象知识的目的,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启蒙运动的发展自然科学便便走
进了理论的领域,而在这里经验的方法就不在用了,理性思维就
是在这一时期所运用的,理性思维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 括,建立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提出假说进而建立
理论或理论体系,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理论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学
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以及康德的星云假说开始都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不过康德的星云假说在开始时并没有得到人们 的重视,直到19世纪,自然科学不断揭示出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才最终在哲学领域敲响了形而上学的钟表,19世纪重大的成就是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但在19世
纪之前人们基本上认为电与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和现象,但是在随后人们慢慢发现两者之间可能会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在1870年 7月,丹麦教授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与磁的相互作用,他指出
磁针的方向指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这说明自然界除了沿物体中
心线起作用的力以外,还存在着旋转力而这种旋转力是牛顿力学
所无法解释的这样一门新的学科电磁学诞生。1831年法国安培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1845年他还发现磁光
效应,播下电磁光统一理论种子,后来英国物理学家迈克思维克
服电子学语言的缺点,他于1865年根据库伦定律,安培公式电磁
感应定律的经验定律运用矢量分析法,分析的数学手段提出了电
磁场方程式,后来迈克思维有导出了电场的波动方程还从波动方
程中推论出电磁波的穿波速度等于光的速度,并预言光也是一种
电磁波,这就把电磁光统一起来,这是及牛顿力学又一次对自然
规律的 又一次的理论概括和综合。1888年德国科学家证明了迈克
思维的电磁波的存在根据电磁现象,又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发电机
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力时代。19世界末伦琴发现了x射线,不久贝
克勒尔发现了放射现象,居里夫妇发现了镭的放射性,并且提炼
出比铀强20万倍的镭元素。随着科学的发展量子论和相对轮的创
立成为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理
论基础。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电子计算机的发
明和运用,是科技发展史上一项跨时代的成就并广泛渗透和影响
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化高速化发展的趋势和特
征日益明显,我们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的危机和挑战,我们只要不
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科学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篇二:学习《自然科学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科学史》的心得体会
大三上学期开设的《自然科学史》这门课很有趣味。拿到这本书,我就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和其它科目的教材完全换了风格,像一部纪录片,又似一本科学杂志,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在学习任务繁重的大三,这门课则带我们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时代,认识了一个又一个伟人,学习这门课的确是一种精神享受。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自然现象的来因。自然科学认为超自然的、随意的和自相矛盾的实验是不存在的。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推理。由对自然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可以引导出大自然中的规律。“一个超自然因素是不存在的。”近代科学是在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其过程可大致描述为:古希腊(理性)——> 中世纪(基督教)——> 文艺复兴以后(经验主义)从希腊的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万物源于水的命题,到现在的核威胁,环境危机;从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钻木取火,徒手打猎 到现在的机器生产;从以前飞鸽传书,快马加急到现在的电话、电子邮件、飞信联系;从以前的衣不蔽体到现在的五彩缤纷。这一切,都是借助科学的进步,科
学的产物,享受优越的生活。科学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益处。
自然科学不仅是改造世界的潜在力量,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宝贵资源。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主线,是自然科学教育的基石,它蕴含着极大的教育价值,是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自然科学发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来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在漫长的科学发展史上,近代曾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带来了三次重大的突破,从而推动自然科学进一步向前发展。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在西方,通过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经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最具理论色彩,又是提出理论模型最多的一门学科。同时,天文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种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观测时间也靠天,这就必然会有力推动天文学的发展。然而,天文学在当时又是一门十分敏感的学科。1954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辉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从宏观上看,科学发展是落在生产技术的后面。科学的发展不是凭空进行,而是以已有的科学成果为发展的起点。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出版了《宇宙发展史概论》,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假说。较好的解释了太阳系的某些现象。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19世纪是科学时代的开始,在天文学领域,开始论及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在地质学领域,英国的地质学家赖尔提出地质渐变理论。在生物学领域,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相继被发现。在化学领域,原子-分子论被科学肯定;拉瓦锡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律的图表和《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的论文。十九世纪最重大的成就是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科技发展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成就,并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群体化、社会化、高速化的趋势和特征异常明显,我们随时可能面临新的危机,新的挑战,只要我们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科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自然科学史内容是人类精神的资源宝库,进行科学史的教,可以更好的地促进学生的人性发展。相反,对科学自身发展的忽视,导致学生不能动态地把握科学的本质,自然科学中的精神资源不能有效地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理解自然科学的起源和历程,有利于他们从历史维度去把握科学的本质。
基于科学史教育多方面的价值,科学史内容已越过教育的边界走进科学教育的领地,重视自然科学史的教学,已成为国际上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理解,科学是它的历史的反映,科学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事业。让学生理解科学
探究活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将获得更大的发展。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不分男女、种族和文化背景,自然科学发展史是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一个儿童都可以通过科学教育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促进精神世界的发展。在自然科学教育中,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已逐步引起注意,对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史,不论是开展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素质,还是活跃思想,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都有积极意义。教育价值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提高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影响人的道德素养和个性,如无私奉献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顽强拼搏的作风,追求真理的勇气,敏锐的洞察力,求知的好奇心等;培养创造性思维;理性精神与求真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以及公平精神和宽容意识。历史实例的介绍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科学事业是富有哲理的,是社会性的活动,是充满人性的。
总之,从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科学的本质、科学的人性以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篇三:学习党的历史心得体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党的历史》心得体会 自2014年2月26日起,在学校党委的组织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体学习正式开始,通过学习我对群众路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刻体会到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历史,历史事实表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以下是通过对《党的历史》的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段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
一、学习党史是党一贯性的要求,学习党史不是现在提出来的,从党成立到现在,我们有好多次学习党史的高潮。尤其是从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后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个任务提出来以后,学习党史变成了全党的一件大事。
二、学习党史尤为重要。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方法。对于党员而言,学习党史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每名党员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加强党的历史知识教育,是促使党员从思想上真正入党的必要途径。尤其对于我们担负特殊职责使命的而言意义更不止于此,只有勤学常温党史,对党的历史了然于心,才能深刻体会我们党奋斗历程的艰辛,才能深刻理解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才能不断从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得到启迪和警醒,才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去克服前进路上遇到的各种迷惑和艰难险阻,维护肩负的神圣使命,圆满完成职责任务。
三、学习党史,关键是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学才能真懂,真懂才能真信,真信才能真用。要积极主动地学,而不是“用时翻书”;要全面系统地学,而不是寻章摘句;要带着问题学,而不是死记硬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党的历史了解得多了,自然会增
强对党的归属感。要善于透过历史进程把握历史规律,通过学习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不因现实不完美而对未来失去信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地相信党、拥护党、依靠党、捍卫党。
四、学习党史,重点是学习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走过不少弯路,有过惨痛的教训。纵观党的历史,党执政形成的规律性认识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必须坚持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必须坚持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坚持发展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要对这些命题提出的背景、结论形成的过程及中途曾出现的曲折等进行认真学习和把握,反复研读,细心领会,深入思考,融会贯通,不断提高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自己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五、学习党史,根本目的在于以史鉴今、以史促今。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效果要用实践的成果来检验。要把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转化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实际
行动。一是要结合学习党史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性质、纲领、章程、宗旨、历史使命和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党性分析,查缺补漏,改进不足,不断强化自己的党员意识,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党员身份,时刻不忘党的历史使命,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关头豁得出来。二是要结合学习党史模范实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所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形成过程、历史意义,仔细思考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现实意义及如何去继承和发扬,立足本职工作,找准实践的切入点,努力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三是要结合学习党史扎实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作为党员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上关于群众路线的著名论断,还要认真学习党实行群众路线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不实行群众路线的惨痛教训,认真学习为人民服务先进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更加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更加积极地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立足实际扎实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总而言之,通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做到教好书,育好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认真地学习与反思,我深知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作为一线教师,工作压力没有合理地调节,这些都是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用工作成绩回报党的关怀,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忠诚。篇四:历史心得体会
历史组听课心得体会
教师:贾志敏 今年二月底,学校组织教师来到横水中学观摩学习,一到那里,就感受到了绿树成荫,清香幽静,真是教书、读书的好地方。在这里我们听了两位历史老师讲课。这两个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现将我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两位老师教学语言悦耳、亲切,教态轻松自然,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整堂课。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拉近与老师的距离,这样学生就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课前广集资料,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本次活动非常成功,与课前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是分不开的,善于运用网络辅助备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但精心地备教法、学法;还善于自己动手制作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使教学直观,使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地方相结合;善于汲取先进的教学思想敢于闯出自己的新路子,使课堂教学新颖丰富,趣味无穷。
三、注重培养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敢于把教材用来作为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的载体,以“自
主互助”教学方法为主,辅以目标导学、问题探究等学习方式,通过视屏、图片、材料及出示图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既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又在过程中重视了对学习方法的巩固和提醒,真正体现依标施教。既能把握重点又能突破难点,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发挥自身优势,讲出自己的特色。
此次共同教学特点是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亲切,善于组织和调控课堂,善于挖掘教材,开拓思路,激发创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拓宽思路,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掌握方法。
五、教师业务专业水平、素养较高。
教师本身有扎实的基本功,语音清晰,教态自然大方,具有较强的教材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值得商榷之处:面对学生多种回答情况时应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规范、精简课堂语言,以鼓励为主,提高课堂效率。总之,在本次听课中,我体验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学到了许多优秀的教法,真是受益颇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汲取实施这个教师的优点,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让自己成为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篇五: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著作,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
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自然辩证法为自然科学提供了唯一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主要在于它为自然科学工作者提供正确的理论思维方法,而绝不是用空洞的哲学议论去代替自然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四人帮”搞“代替论”,宜扬用哲学去“代替”自然科学,表面上好象重视哲学,实际是取消唯物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取消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结果只能是破坏自然科学的发展。几年来,“四人帮”形而上学猖撅,给我国科技事业造成的严重恶果,就正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要彻底批判“代替论”,正确认识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特别在现代尤为必要。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今天,自然科学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基本粒子的研究、天体物理方面的重要发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的出现,都说明现代自然科学正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而随着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的被逐步揭示,现代自然科学更显示出新的特点,那就是: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各种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宏观、微观不同层次之间的互相联结??,这就需要运用更高程度的理论思维—唯物辩证法去进行辩证的综合工作。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辩证的批判。我们要培养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精神,不承认任何神圣的不可批判的东西,勇于批判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批判,不轻信他人的观点。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贝克勒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无不是对怀疑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当然,这种怀疑又是理性的、有条理的怀疑,是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及严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从歌德巴赫猜想到电梯问题,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从人体基因结构的破译到宇宙中暗物质的追寻??都能够说明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必要性。批判性思维给我的启示是要正确地处理好对待学术权威的态度。有条理的批判,反映了研究者的理性精神和感情中立的态度。在一个学术共同体内,对某些学术权威或者自己的导师给予相当恰当的尊重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在学术共同体正常的运行机制下,学术权威的形成不是靠权利杠杆建构的。学术权威在其共同体内的作用就如一个灯塔和蓄水池,能把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员汇聚起来,并指明前进的方向。这种方向的指明,不是靠他的权力,而是靠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避免撞到前进航线上的暗礁。因此,给予学术权威和自己的学术前辈必要的尊重,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少走弯路,更多地在学术共同体内得到 帮助。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通过它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方法对于科学技术探索活动的意义好比渔网之于捕鱼斧头之于砍柴,要进行科技创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这个手段就是自然辨证法中提到的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只讲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但事实上在科学研究中运用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一般性的方法,还需要哲学这种更高层次的方法的指导,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课程,其核心就是为研究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一种辨证思维的方法。孟德尔运用假说方法,以“基因”来解释生物的遗传规律,由于方法的超前,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重视,但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证明了他的理论的合理性,假说方法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方法而被现代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不只在自然辩证法课上得到学习,在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习中也有所涉及,专业课上讲方法强调的是方法的工具性,科学技术方法论也强调方法的工具性,但更强调的是方法的可批判性。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这种优势起到了补充、深化专业课方法教学的作用,让我认识到不仅科学知识可批判,科学方法同样有局限,科学知识需要创新,科学方法同样需要创新,科技史上大凡伟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难有遵循固有的程式和运用现成的方法,科学大师往往能在已有的方法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或伴随着创造出新的方法。作为研究生,更应该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自己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多向导师请教他们对科研方法的看法以及在运用科研方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写作命题论文,在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实际操作中,深刻理解科研方法与科研活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