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节能系统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
指导教师:
(XX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本班)
作品内容简介
通过实验设计了一套空调与电热水器联合节能系统,实现家庭、酒店、理发店医院等同时需要制冷和制热(包括制热水)系统的节能。通过对空调系统的改进实现,空调废热利用,节约热水器耗能。把热水器变成空调系统的一个冷凝器,在夏天使用空调时顺便加热热水,热水器不耗电;春秋冬通过热泵原理,利用空调设备,用电能取得大量热量,实现节能。
研制背景及意义
空调和热水器是家庭的必备家电,目前大中城市普遍采用的是电热水器,酒店既大量使用空调有需要大量热水,夏天空调制冷产生的大量废热,如果能利用这些废热来加热水可提供大量生活热水。春秋冬季节需要大量生活热水,如果用电热水器来加热,能耗很到,空调设备也基本闲置,如果能利用空调装置和热水器装置构成一个热泵,既可实现空调装置的有效利用,也能实现热水器的节能。
对于家庭、酒店、理发店或医院等系统来说,同时购买空调和热泵热水器可实现有效节能,但是热泵热水器投资巨大,节能却不省钱。没有经济意义。
因此,我们致力于研发尽量少的的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节能。
设计方案
2.1机械控制
空调热水器设计如图1所示
室内换热器
热水器换热器(冷凝器)
室外换热器
压缩机
毛细管(节流阀)
6、7
四通阀8、9
截止阀
可调节三通阀
图1
空调热水器系统设计图
空调热水器原理图如图2
室内换热器
热水器换热器(冷凝器)
室外换热器
压缩机
毛细管(节流阀)
6、7
四通阀8、9
截止阀
可调节三通阀
图2
空调热水器原理图
制冷、制热水循环:
关闭阀门8,打开阀门9,四通阀6,7通电,当水温较低时,阀门10调节流量是工质全部流向2(热水器换热器)加热水,当水温升高(>32度)调节阀门10减小流向2的流量,让一部份工质流经3(室外换热器),当水温超过40度,只让工质流经3。
室内换热器(蒸发器)
热水器换热器(冷凝器)
室外换热器(冷凝器)
压缩机
毛细管(节流阀)
6、7
四通阀8、9
截止阀
可调节三通阀
图3
制冷制热水循环
制热、制热水循环:
关闭阀门9,打开阀门8,四通阀6,7失电,此时3(室外换热器)充当蒸发器,1(室内换热器)、2(热水器换热器)充当冷凝器,通过阀门10可以实现仅制热,或者仅制热水,同时制热和制热水将受室外换热器负荷限制。
室内换热器(冷凝器)
热水器换热器(冷凝器)
室外换热器(蒸发器)
压缩机
毛细管(节流阀)
6、7
四通阀8、9
截止阀
可调节三通阀
图4
制热制热水循环
设计时考虑的主要问题:
1.热水器和空调的工况差异大,在水温的不同阶段由于工况的漂移,压缩机负荷急剧变化,致使机组无法有效运行,如何在不影响空调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空调的热量利用?
2.空调热水器能否实现的四季均可利用?
3.热水器换热器怎么在空调中一直充当冷凝器?
2.2电器部分(电路控制)
1.空调控制系统十分复杂,修改难度大,同时改动成本也高。因此我们基本不对空调控制系统的进行修改。
2.根据水温调节阀门开度,市场有该控制电路成品,采用这种产品。我们可以实现对阀门10的控制。
3.还需要另外设计的控制包括阀门8、9和四通阀7,(注:四通阀6在空调控制系统中)下面设计对阀门8、9和四通阀7进行的控制设计:
这些阀门只存在两种状态:状态一:阀门8关,阀门9开,四通阀7得电;状态二:阀门8开,阀门9关,四通阀7失电。所有阀门的两种状态对应相反。阀门8、9均为得电打开,因此控制电路设计就比较简单。
图5
电磁阀控制
开关向右,电磁阀9得电打开,电磁阀8失电关闭,实现制冷制热水循环;
开关向左,电磁阀8得电打开,电磁阀9失电关闭,实现制热制热水循环
理论设计计算
1.空调工况计算:
考虑到目前主要使用的制冷剂为R22,有必要对原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本设计计算采用R22做制冷剂计算,但R22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属于将要淘汰的制冷剂之一。故在日后新产品的设计制造中考虑使用R134a等环保制冷剂。
空调制冷系统,工质为R22,需要制冷量=5kW,空调用冷气温度为=15°C,蒸发器端部传热温差为∆
=10°C,冷却水温度为=32°C,冷凝器端部的传热温差取
∆=
8°C,液体过冷度△=5°C,有害过热度△=5°C,压缩机的输气系数为λ=0.8,指示效率ŋ=0.8。
分析:绘制制冷循环的压-焓图,如右图所示
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制冷剂的工作温度为:
=+∆=32+8=40°C
=-∆=10-5=5°C
=-∆=40-5=35°C
=+∆=5+5=10°C
查R22表得到各循环特征点的状态参数如下:
点号
P(MPa)
t(°C)
h(kJ/kg)
v(/kg)
0
0.58378
407.143
0.58378
412
0.043
1.5335
446
1.5335
250
热力计算:
(1)
单位质量制冷量
=-=407.143-250=157.143kJ/kg
(2)
单位容积制冷量
=/=157.143/0.043=3654.5kJ/
(3)
理论比功
=-=446-412=34kJ/kg
(4)
指示比功
=/ŋ=34/0.8=42.5kJ/kg
=+=412+42.5=454.5kJ/kg
(5)
制冷系数
ε=/=157.143/34=4.62
ε=/=157.143/42.5=3.70
(6)
冷凝器单位热负荷
=-=454.5-250=204.5kJ/kg
(7)
所需工质流量
=/=5.0/157.143=0.0318kg/s
(8)
理论输气量
=/λ=1.37×/0.8=1.71×
/s
实际输气量
==0.0318×0.043=1.37×
/s
(9)压缩机消耗的理论比功
==0.0318×34=1.08
kW
压缩机消耗的指示功率
=/
ŋ=1.08/0.8=1.35
kW
(10)冷凝器的热负荷
==0.0318×204.5=6.50
kW
(11)热力学完善度
卡诺循环制冷系数ε=(273+10)/(40-15)=11.32
指示热力学完善度
ŋ=ε/ε=3.7/11.32=0.327
2.热水器换热器设计计算:
经分析:该换热器在空调中一直起着水冷式冷凝器的作用,下面按照水冷式冷凝器的设计方法设计换热器。
设计要求:热负荷
Qk=6.5KW;
冷凝温度
tk=40oC;制冷剂
R22
(1)
冷凝器的结构形式: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2)
冷却水温
t’,温升△t,t1’=32oC;在卧式冷凝器中,一般取△t=3~5oC,取△t=4
oC,冷却水出口温度
t’
’=
t1’+△t=36
oC
(3)
冷凝器中污垢热阻
管外热阻
ro=0.9x10-4m2.oC/W
管内热阻
ri=
0.9x10-4m2.oC/W
(4)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①
冷却水流量
qvs
和平均传热温差△tm
冷却水流量qvs为
QVS=Qk/(ρc∆t)=6.5/(1000×4.187×4)=0.388×10-3
m/s
平均传热温差
△tm
=t,-t,/㏑[tk-t1,/(tk-t1,)]=36-32/㏑[40-32/(40-36)]=5.8
℃
②
初步规划的结构尺寸
选用的铜管,取水流速度
u=1.5m/s
则每流程的管子数
z=4qVS/πdi2u=4×0.388×10-3/[3.14×(10-2)2×10-6×1.5]=5.15
圆整后z=6
根
实际水流速度
u=4qVS/πdi2z=4×0.388×10-3/[3.14×(10-2)2×10-6×6]=1.3
m/s
③
管程与有效管长
假定热流密度q=6400w/m2则所需的传热面积Fo为
Fo=Qk/q=6500/6400=1.015
m2
管程与管子有效长度乘积
NLc=F0/πd2z=1.015/(3.14×0.01×6)=5.38
m
采用管子或正三角形排列的布置方案,管距
S=20mm,对不同流程数N,有不同管长lc及筒径D,见下表:
N
lc(m)
NZ
D(m)
lc/D
2.69
0.14
1.34
0.18
0.89
0.20
0.67
0.22
从D及lc/D值看,8流程是可取的④
传热系数
1)
管内冷却水与内壁面的换热系数,αi=0.023λ/di
Ref0.8Prf0.4
计算时取冷却水的平均温度ts为定性温度
ts=(t1’+t1’’)/2=(32+36)/2=34℃
Ref=udi/v=1.3×0.008/(0.7466×10-6)=13930
Ref0.8=2066
Pr=4.976(查物性表中的数据)
Pr0.4=1.9
λ=62.48×10-2
W/(m
oC)
αi=0.023×62.48×10-2/0.008×2066×1.9=7051
W/(m2
oC)
2)
水平管的排数
因流程数N=8,总的管子数Nz=48,将这些管子布置在17个纵列内,每列管子数分别为1,2,3,4,3,3,3,3,4,3,3,3,3,4,3,2,1则按公式
=[48/(2×10.75+2×20.75+10×30.75+3×40.75)]4=2.94
(3)管外换热系数α0的计算
α0=cb(1/∆t0d0)0.25
W/(m2
·℃)
查表得
b=1465.9,c=0.725,α0=nm-0.25αco=2585∆t0-0.25
W/(m2
·℃)
(4)传热系数大。传热过程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热量经过制冷剂的传热过程,其传热温差为∆t0,第二部分是热量经过管外污垢管。管壁管内污垢层以及冷却水的传热过程:
第一部分的热流密度:
q1=λα0∆t=2585∆t00.75
W/m3
第二部分的热流密度为:
q2=∆ti/[(1/αi+γi)d0/di+δ/λ(d0/dm)+
γ0]
W/m2
其中
dm为管子的平均直径,将有关数值代入求的:
q2=2614∆ti=2614(5.8-∆t0)
取不同的∆t0试凑:
∆t0
q1
q2
7319.2
5892.5
3.5
6012.2
6614.78
3.35
6404.3
6400.9
可见∆t0=3.35时,q1与q2的误差已经很小,所以tw=36.65oC,q=6404
W/m2
这与前面假定的q=6400
W/m2
只差0.6%,表明前面的假定可取。
(5)传热面积和管长:
传热面积F0=1.015m2,有效管长L=0.67m,适当增加后,取管长为0.93m。
(6)水的流动阻力
沿程阻力系数ξ=0.3164/Ref0.25=0.3164/(13930)0.25=0.0291
冷却水的流动阻力∆P为:
∆P=1/2
ρu2
[(ξ
N
L/di)+1.5(N+1)]
=0.5×1000×1.32×[0.0291×8×0.93/0.008+1.5(8+1)]
=0.034MPa
考虑到外部管路损失,冷却水总压降约为:
∆P,=0.1+∆P=0.134MPa
取离心水泵的效率ŋ=0.6,则水泵所需的功率为:
Pe
=qr
∆P,/ŋ=0.388×10-3×0.134×106/0.6=86.7
W
设计综述如下:Ф10×1的铜管总数为48根,每根传热管的有效长度为930mm,管板的厚度取30mm,考虑传热与管板之间胀管加工时两端各伸出3mm,传热管实际下料长度为1000mm,壳体长度为930mm,壳体规格为Ф273×7mm的无缝钢管,取端盖水腔深度为50-60mm,端盖铸造厚度约为10mm,则冷凝器外形总长为1100mm。冷却水流程为8,传热管48根。冷凝器外壁涂上1mm的隔热涂料。
3.热水器烧水时间计算(实用性计算):
热水器换热器热负荷
6.5kW,电热水器总共50L水
将50L水从14℃加热到40℃水温升高26℃
烧水时间t
假设水箱保温不够散热,损失20热能
烧水时间t’=
冷凝器设计入口温度为32℃,当水温较低(<=32)时,冷凝器的传热温差较大,传热快。当水温较高(>32℃)时,冷凝器的传热温差较小,传热慢。总体来看,启动空调20分钟内,能够将水烧开到40℃供洗澡用。
4.节能计算
情况1:夏季使用空调制冷,且需要热水洗澡,冷水水温20℃
需要水温40℃:节约全部原来需要电热水器烧水消耗的电能
需要水温60℃:节约初始20℃到40℃的烧水电能;40℃到60℃,使用电热水器加热;
电热水器耗能:W=cm∆t=4187*50*40=8374000J
本装置耗能:W=cm∆t=4187*50*20=4187000J
与使用电热水器加热相比节能:(8374000-4187000)/8374000=50%
情况2:春秋季节不使用空调制冷,且需要热水洗澡,冷水水温15℃
需要水温40℃:使用热泵加热,供热系数为4.3,与电热水器加热相比,节约电能76%。
需要水温60℃,先使用热泵将水加热到40℃,再用电热水器加热到60℃;
电热水器耗能:W=cm∆t=4187*50*45=9420750J
本装置耗能:W=cm∆t=4187*50*(25/4.3+20)=5404151J
与使用电热水器加热相比节能:42.6%。
情况2:春秋季节不使用空调制冷,且需要热水洗澡,冷水水温10℃
需要水温40℃:使用热泵加热,供热系数为4.3,与电热水器加热相比,节约电能76%。
需要水温60℃,先使用热泵将水加热到40℃,再用电热水器加热到60℃;
电热水器耗能:W=cm∆t=4187*50*50=10467500J
本装置耗能:W=cm∆t=4187*50*(30/4.3+20)=4187000J
与使用电热水器加热相比节能:46%。
综上,本设计主要在节约电热水器加热部分的能量,至少能节能40%以上。且夏天能利用空调制冷的热量,春秋冬季使用热泵制热,节能优势明显。
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工作原理:能级匹配节能原理,热泵原理
电热水器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加热水,是把功变成热,能级严重不匹配,造成能源的品质浪费。本作品基于热泵原理(通过做功把热量由低温热源传向高温热源,得到数量高于功的能量),较电加热热水器而言实现电能的合理利用。
性能分析:
从经济性上来说,热泵成本较高,本作品合理的利用空调装置,实现热水器的热泵改造,实现设备投资的节约。
理论估计本设计的性能要远高于空调和热水器单独使用。具体的性能指标还有看实际中空调和热水器联用对空调系统的影响程度,才能确定。
创新点及应用
1)实现空调和热水器不同工况的有效整合;
2)操作和控制简便,容易地使用它;
3)空调设备在春秋冬季节得到有效利用。
在全国大中城市,空调和电热水器普及数量很多,大部分属于隔离状态,有待在节能改造,因此应用前景很广。
参考文献
[1]
张小松,王铁军,金苏敏
制冷技术与装置设计
重庆大学出版社:142-146
[2]
吴业正,韩宝琦
制冷原理及设备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53-54,24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