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征文一篇

2020-04-15 17: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清明节征文一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明节征文一篇》。

3篇清明节征文

又是一年清明至。《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古往今来,清明就是告别清冷,迎接明媚的代名词,也是追忆与展望的复合体。这一天,人们既祭奠先祖、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也插柳踏青、户外远足、拥抱春天。

《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中说:乍温复清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迹加。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清明扫墓,是古已有之的习俗。游子都会努力在清明赶回家乡,为祖茔铲除杂草,添些新土,洒扫祭奠。近年来,随着文明祭扫的普及,以往焚香烧纸、燃烛放鞭的现象已逐渐被植树、送花所取代。许多身处异地他乡的人,也在这一天面朝家乡的方向,遥寄思故、思乡之情。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农时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成为节日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万物复苏,人们迎来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俗话说,“清明时节,麦长三节”,这时,黄淮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也已经绽放盛开。田地里,农民们开始抓紧时机抢晴早播,为取得新一年的丰收而辛勤劳作。生机与希望就开始伴着清明的春风成长、向上。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大自然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正是踏青游玩的大好时节。人们扶老携幼、呼儿唤女,举家到郊外远足野炊,观赏春色,纾解冬日残留的忧郁心结。北方民间过去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谐趣说法,所以折柳、戴柳、插柳蔚为盛行。编柳条环、戴柳条帽成了年轻人时尚的装饰,也成了清明常见的娱玩。但从现今环保角度来看,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柳树的一种损害,还是不宜提倡为好。

春风中,人们在绿地上放飞风筝,任由清风把梦想托举到远方的高空,孩童们奔跑嬉戏,更为清明的春时春景平添了几分春意。我想,走出伤逝,迎接生的美好,才是清明节的应有之义。

清明节征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总是伴随着淅沥沥的春雨,天空灰蒙蒙的一片,仿佛上天在这个时刻也在沉思。此刻,总能掀起许多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总能勾起许多人对往事的追溯和怀念,总能升华许多人心灵的惆怅和感叹。

宋代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许多人终日为金钱而烦恼。但“金钱”是永远没有止境。在欲望的驱使下,绞尽脑汁,争得头破血流,过一辈子的烦恼生活,真是得不偿失。倒不如清贫一点,简单一些,快乐一生,更有价值。人是感性动物,不是只懂得造钱工具。有钱没情感的人生是不幸的人生。没钱只讲情感的人,生活不下去。因此,我们要在利与情之间把握好人生的尺度,在得失之间权衡利弊,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发扬光大。

古语有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祭拜先祖亦是含了这么一层含量的。当许多人怀揣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亲人、友人,顶礼膜拜之时。当许多人铲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栽一棵新枝,植一腔缅怀之时。你的心是否得到洗礼?你是否从他的故事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一堆青冢一部书,一块墓碑一故事。曾经的拥有和离弃,翩然远遁;曾经的富贵与卑微,烟消云散。当许多人直面人生的尽头之时,新愁与旧爱,陡显几分苍白,红尘中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成碎。逝者已去,生者祭奠。然而红尘中的人们,又有谁能看破红尘:为权困、为钱困、为亲困、为情困。“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清明,有多少人能清?有多少人能明?又有多少人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物洗则洁,心洗则清”。清明时节伴随着翩翩细雨,往往正是洗心之时。心为何物、心居何处、心欲何为?人生似船,心则为舵。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对功名利禄看淡、看清,需要对风花雪月之事正确对待。世间诸事,事事源于心。但是,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和物质利益、金钱、名利思想的诱惑因素的影响,许多人的心灵会沾上污泥浊水,进而发生病变,走上邪路。许多“老虎”“苍蝇”的腐败,许多家庭的破裂、许多亲朋好友的反目,不正是“不清明”的写照吗?谁都知道名利、恋色、贪欲都是害人害己之源,但谁又不是趋之若狂呢?心病还需心药医。清明节洗心,是一剂良方。洗心明理,历久弥新,长洗不疲。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擦亮心境,点亮心灯,灵魂清澄,心明眼亮,才能清明,才能让心灵站立。“行源于心,力源于志。”人心者,人心之美,人间至美就在于让心清明。清明要清心、要静心、要交心、要净心、要善心、要赤心、要忠心、要公心、要廉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心。清明是一种胸怀、一种底气、一种人格、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裕达。

清明节征文

清明前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沉寂了一冬的梨园突然就生动了起来。前两天还是将将跃上枝头的含苞待放,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一朵朵欺霜赛雪的梨花就已悄然绽放,带给忙碌着的人们一份小小的惊喜。

在一个雨后的清晨,特意起了一个大早,呼吸着泥土特有的朴实味道,来到项目部附近的梨园,想在第一时间来感受、亲近这样“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客桃李占年华”的清雅。刚刚走近梨园,仍带有丝丝凉意的春风就携着一抹若有若无的淡淡馨香扑面而来,可若是细细去寻,却只觉无踪,也是,只有这样“香非在蕊,香非在萼”的骨中清韵才配得上充满着灵气的冰肌玉颜吧,若是如牡丹、玫瑰一般的馥郁芬芳,岂不俗了?

穿过虬劲的枝桠,仰着面,去感受那一份令人感动的美好。枝头上,一簇簇一丛丛,白如凝脂的花瓣娇嫩欲滴,粉红的花蕊点缀其间,却又于清雅中添了点点的妩媚,让我不禁屏住了呼吸,只怕吹落那落入凡间的精灵,更不忍触碰,只因没有蜜蜂、蝴蝶那般的轻盈。顺着小径缓缓走入梨园的深处,突然有一阵恍惚,竟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处,整日中忙忙碌碌、是是非非,却不知这世间还有这么一方纯净静谧的让人无法产生任何杂念的天地,这已非凡境?还是,这才是真正的人间?

仿佛有一种声音在召唤,不禁往更深处踱去,这里的花枝越发的稠密,树干也更显刚劲粗驳,是树龄更老的缘故吧,据说这里的梨树有的甚至已历经了百年,百年的沧桑与三天后就会凋落的柔美,刚与柔、黑与白,却是如此奇异的和谐。一阵轻风徐来,只觉几滴凉沁沁的水滴正落在脸上,是昨夜的雨滴抑或是清晨时的露水?古人扫梅花上的雪水烹茶,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留下段段佳话,被赞风雅绝伦,要我说,若有一黛玉、妙玉那般的绝代佳人持一银壶在清晨踏露而来,取这梨花花瓣、花蕊中的雨露,烹一壶早春的新茶,这“春”之滋味已尽在其中,那又该是何等的香韵尤绝……

一轮旭日已高悬在清朗的天空,从如画的美景中走出,回到项目部,该开始一天的忙碌的工作了。身为一名铁建员工,虽然“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工作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与舒适安逸无缘,常年远离家乡与亲人也让我们的心永远有一份扯不断的牵挂。但我们的人生中,错过了一些,不是也得到了一些吗?也许错过了家乡三月的水秀山清眉远长,错过了漫山遍野姹紫嫣红的杜鹃花,但皖北梨花的清灵姿态却养眼又养心;也许错过了家乡鲜嫩清香的春笋,但在酥梨丰收的季节尝一只刚从树上摘下的水灵灵的梨子,润喉也润心;错过了宝贝儿子的第一次幼儿园表演,也无法分享他成长中的每一次欢笑与眼泪,但一条条高速铁路、公路我们的脚下一米一米的向前延伸、一座座大桥在我们的手中飞架南北,在“见证奇迹的时刻”那种小小的成就感也会让你有一份简单的幸福吧。

等到明年,再到梨花开时,我们的高速路就可以载着更多寻访春天的人来到这里,去欣赏去感动……

很多年后,再到梨花开时,也许我们会坐在快速驶过的汽车上,看着窗外蓬勃滋润的一片片繁花怒放,记起曾经在这里的时光,记起那些坚持、喜悦、委屈,那些汗水、泪水、微笑……

下载清明节征文一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明节征文一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清明节征文

    清明节征文范文五篇【篇一】清明前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沉寂了一冬的梨园突然就生动了起来。前两天还是将将跃上枝头的含苞待放,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一朵朵欺霜赛......

    清明节征文

    市直六小四(3)班 李政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4月5日(或4日) ,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清明节。今天,我们胸前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

    清明节征文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 -----薛店小学 四年级 焦雨诗 适值清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我们的校园到处生机勃勃,桃红柳绿,今天在这里隆重集会,用演讲的方式,悼念先烈,祭奠英灵,目的是为......

    清明节征文

    清明感想 距离清明节还有几天的时候,身边的人就开始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了。我问他们清明节怎么这么高兴,他们说,因为清明节可以放三天假。是啊,放假多好,可以休息也可以干自己喜......

    清明节征文

    清明节征文:再次缅怀我的老爷爷时光能冲淡伤痛的抨击,随着岁月的流逝,却越发让一些东西沉淀,那是老爷爷强悍的人格魅力使然;同时随着一些生活琐事的突发,不由自主的让我感知,在另一......

    清明节征文

    清明节清明祭祖,上坟,烧纸,寄托哀思,怀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国的传统也是文化。自殷商时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除此之外,殷人还认为人即使身体不存在,灵魂也是存在的这个观......

    清明节主题征文

    清明节活动作品投票 “扬先烈精神 诵家国情怀” 李傲杰——绵山清明雨又上 李鹏辉——玫瑰心语 马盼盼——身虽已逝,魂永流传 臧凯宾——清明节的来历 刘涛——清明缅怀有感......

    原创清明节征文

    原创清明节征文 原创清明节征文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题记 世上最伟大的人,并不是给予你利益的人,不是整日夸你的人,不是口上说爱你的人,而是无私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