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征文(七章)
(一)好家风助我圆好梦
父亲说过,我们这个家庭是体面的家庭。父亲所说的体面,不是指有钱有势,而是说我们这个家庭有个很好的家风,那就是人人喜欢读书爱学习。
从爷爷说起吧。我的爷爷念过私塾,认识不少字,而且字写得好。逢年过节,村里人争着邀请他去写对联。爷爷还是一把“铁算盘”,加减乘除、开方、乘方各种珠算方法烂熟于心。因此,村里村外常常有人请爷爷去算自己不会算的账。爷爷是个热心人,给人家帮忙吃顿饭就行了,别的啥也不要。也许爷爷是识字人,更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在解放前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就将我的父亲送到学校去读书,并让父亲一直读到“完小”毕业。
之后,因为父亲是个识字人,所以做了一位人民教师,成了我们村里第一位走出家门做教师的人。因为是做教育工作,父亲更热爱读书学习。我们家里的书籍很多,有伟人著作,有古典文学,都是父亲想方设法购买的。四大名著父亲看了好几遍,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毛泽东选集》家里有几个版本,那是父亲敬爱毛主席的缘故。学生们非常喜欢父亲的课,因为父亲的丰富知识吸引了他们,教育他们怎样做人。父亲做教师做了40多年,培养了无数的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到了我们这一辈,兄弟姐妹们都生活在新社会、新时代。社会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读书学习的机会。父亲不但为我们树立了读书学习的榜样,而且经常督促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既是为家族争光,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在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下,我们兄弟姐妹个个都喜欢读书。大姐、二哥、三哥先后考上了师范学校,跟父亲一样都做了人民教师。而我呢,虽然在家务农,但我也非常喜欢读书,阅读了很多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因而我在种地的过程中从作物品种的选择到病虫害的防治,样样都讲究科学,所以水稻、麦子等农作物年年稳产高产,年年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我还利用科技养猪,我把养猪方面的书读得滚瓜烂熟,像什么《母猪的饲养技术》《仔猪的疾病防治》等等,书里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熟记于心。在养猪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我都按照书上介绍的经验去做,所以我养的猪生病少、生长快、出栏周期短。我每年都要养两头大母猪,出栏肥猪一百多头,能获得不错的经济收入。因此,我们家真正地走上了小康致富路。
读书不仅让我走上了致富路,还让我学到了很多健康卫生知识,更懂得讲文明懂礼貌。简单说,我以前在夏季高温时打完农药会用冷水洗澡,可书上说,这样做相当有害。因为冷水使皮肤收缩,毛孔处的农药更容易进入身体内,可导致中毒。正确的做法是,高温季节打完农药,应该马上用温水洗澡,毛孔扩张汗液外泄,身上残留的农药容易洗掉,才能减少中毒的危险。读书让我改掉了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促进了身体的健康。我从书中还学到了很多文明礼节的知识,我孝敬家里的老人,科学教育自己的孩子,平时不骂人不吵架,跟每一个家庭成员和谐相处,邻里关系也十分和睦。也许正因这样,家人更对我多了一份关爱,邻居们也更喜欢我,我的生活里充满了欢乐。
我常常想,正是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家风培育了我的品德,圆了我的好梦,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我一定要把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家风一代一代传下去。
(二)美好家风代代传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
向忠明,**市航道段“鄂道标601”艇(宜城至转斗湾)艇长,参加工作30多年来,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大家公认的市劳模、先进艇长。在家里,他是一位好儿子,好老公,好爸爸,弟弟妹妹的好兄长。多年来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以及身患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与兄弟姊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十多年来如一日,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自己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八小时之外,他默默无闻地恪守着“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他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单位同事和亲朋好友的称道,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星”的典范形象。
**年,身患残疾的弟弟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腿骨折,需住院治疗,一家人都跑去医院照顾弟弟,由于单位年底很忙,他也十分着急,等航标艇一靠岸不管有多重要的事他都先去医院看看弟弟,帮弟弟擦身翻背、洗脸、洗脚、洗衣服剪指甲、端屎端尿。他总说:作为咱向家的长子,为兄弟姐妹们起个带头作用是应该的”。
**年,弟弟又一次摔跤骨折,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还欠了不少钱。看着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向大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有的人面对命运的突变不知所措,有的人在命运面前誓不低头,在向大嫂的鼓励劝导下,向艇长慢慢摆脱了阴影,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有所好转。可后来,向大嫂也患上了哮喘病,为了护理好她的身体和饮食生活,他专门跑到医院去咨询医生,怎样从生活保养到药物调理方面进行照顾。向艇长常说,我的毕生荣誉有一半是我老婆的。
**年初父亲去世前还摸着他的头说:“忠明啊,我走了,你这年老体衰的老娘以及身患残疾的弟弟就都交给你啦”。看着弥留之际的父亲,向艇长坚定的对父亲说:“父亲,您就放心吧,有我一口饭,绝不会饿着他们”。从此他身上的胆子就更重了。
作为一位父亲,他深知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因为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儿女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使每个家庭和社会获得双赢。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女儿的教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三)索华青,女,汉族,56岁,中共党员。现任青海省司法厅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真心待人是索华青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她们都热心帮助。她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她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索华青同志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近几年机关党务工作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是城中区优秀人大代表,这些荣誉的取得,与她爱人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索华青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司法厅机关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作为妻子的索华青既是单位重要岗位的领导,又是家庭的“一把手”,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受到邻里的高度赞扬。
三、勤俭持家,崇尚环保
她们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时常教导儿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或办公室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索华青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女儿、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她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她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她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晚辈,她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作为妻子,与丈夫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母亲,她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牵手相伴三十多个春秋,索华青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索华青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四)我是一个出生在九十年代及改革开放后优渥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童年时代里欢乐的笑声一直萦绕在我专属的郭家老房西屋。伴随着我的健康成长,祖父母及父母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我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从而让我对学习知识及德行修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这还少不了祖父郭子亭老先生制订家训的功劳。郭家的家训是以“六自”为准则,六自即是:自省、自爱、自尊、自立、自信、自强。自爱是根本,自尊、自信是基础,自省是手段,自立是目的,自强是理想。二十字为基要,即家俭朴则兴,人勤奋则贵。读书破万卷,德义度春秋。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及硅步无以至千里。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的长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成败以及经验,结晶遵循自家的发展独一无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走向兴旺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成功及辉煌。而祖父郭子亭老先生恰恰是郭家最适合制定家训的人物。他的半生戎马,半生育人。他用其一生的经历书写了一部家族奋斗教科书。的确,在生我养育我的这片地处三江交汇的黑土地上,作为垦荒者的第三代,作为移民的第三代。祖父辈的艰苦经历在我们如今生活的21世纪自然无法体会。虽然还时常耳畔有听到“旧社会”“日本鬼子”“草甸子”等,但那些艰苦岁月留给我们已经没有太深的印象;但是,郭子亭老先生对子孙后代是负责任的,他将人生的经历压缩为一本家训日记。我的父亲早已把其父亲往日的磨难奋斗当作一种精神,将一种积极阳光面对生活,勤劳节俭,德义并存的家风传承给我这第三代。
我家的家风有四条:一是内心阳明,世界无暗,二是认真做事、勤俭节约,三是善良诚实,乐于助人,四是孝礼亲邻,三省吾身。
下面就把我家的家训及家风做一个讲解:祖父郭子亭先生在世时总说阳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我们很重要,所以他给孩子起名都是带有日子偏旁部首,父亲名振昕,我名为阳。祖父更把郭家老宅的西屋书房定名为“阳明阁”。祖父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总是和蔼的面容,从不在晚辈面前讲生活的负面能量,祖父过世后祖母经常给我讲祖父小时候只上过几天私塾,后来就辍学给地主家作童养工,祖父只能偷偷的去地主家书房看书,直至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爆发,十六岁的祖父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山东省当地抗日游击武装队伍;记忆中祖母给我讲的都是明天会更好,煮皮带,吃树皮的苦日子已经结束了,遇上了好时代要好好学习,不管上什么学校家里都支持,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要是我想要买的书籍或一些学习用品总是会如愿以偿,当我由小学升到初中,到高中,每成长一个阶段,这种积极的态度便转换成一种精神,鼓舞着我成长。待到我识字后,我开始阅读祖父留下的家训日记。
祖父郭子亭先生生于1924年农历二月初三,山东省招远县毕郭镇庙子夼村,祖上可追溯到唐代中后期汾阳王郭子仪一脉。幼年患黑血病,后治愈。1940年加入民兵,1942年与祖母冯玉梅成亲,1946年正式参军。1955年随农建二师五团移驻黑龙江省绥滨县,屯垦建设二九〇农场。部队转业后任人事科科长,医院支部书记,一分场书记、中小学首任校长兼书记,1983年3月在副处级岗位上离休。1994年4月离世。
文革期间我的祖父曾被圈养在猪圈里养猪,祖父没有自怨自叹,而是审时度势,通过读书来丰富自己,待到文革结束,果然两起两落又重新做起了校长。祖父深谙阳明心学,内心阳明,则世界无暗。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这是认真做事的第二点家风;一口吃不了大胖子,凡事不可心急但必须认真去做认真对待,从小事做起,不管是以前在校读书还是现在返乡工作,家里每个人都会主动的做家务;祖父母亲言传身教的是勤奋节俭,自己的衣服鞋子都是穿的实在是破了穿不出去了才买新的,吃饭时总是把好吃的菜让给我们吃,从小我就耳濡目染传承这种勤劳和节约的风气,也教会了我不浪费不奢侈。
三是善良诚实,乐于助人,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这些耳熟能祥的故事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父母亲教导我们做人做事要诚实,做人,要诚实、诚信、知错就改。“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这句则是祖父传授给父亲的口头禅。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诚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改正,不能撒谎。父母让我们知道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富裕的生活要靠自己双手来创造,有勤奋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父母总说记得家中最开心的事情是我们考试取得了好的成绩,而丰盛的饭菜是父母亲一种鼓励的方式,与亲人们聊聊学习上生活上的事情总是那么开心、有趣,不管我的学业到哪个阶段成长到什么年纪,这种开心幸福的感觉从未减弱。
四是孝礼亲邻,三省吾身。父母一直告诫我:德为天下先。好孩子要懂礼貌。坚持每天写日记,反省一天所做所思。家风家训是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熟读家训,坚持自查自省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家训的六自则是要我们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基准。只有自己做得好,子女下属才会效仿。二十字基要则是明确解释了百行德为天下先的重要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通过看书不断地学习,才是丰富人生的重要途径。
这些年以来我时刻研习祖父留下的这六自家训二十字基要及四点家风家教。我同样会以身作则传承给下一代,并且在我们这个郭氏家族中,这优良的家风家教也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无论子女们学业有成走多远,或者事业有成有多么的成功;都忘不了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以致于我们自己同样的要言传身教,教育我们的后辈代代传承。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生活环境和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但这些优秀的精神永远不会被弃忘,它激励我们积极向上,教会我们面对生活,遇见困难不气馁。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在郭家的一个小家风尚里所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是垦一代,红一代留给我们这第三代最为宝贵的历史财富。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继承者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坚持依法治国、以训治家。形成家庭的凝神举力,助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千百万个家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中华振兴力量全面实现龙江梦大荒梦,谱写小康新辉煌。
(五)好家风诠释家和万事兴
固安县马庄镇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大家庭,15口人,祖孙四代人至今未分家。三个儿子结婚立业与侍奉着古稀老人的父亲母亲一同过着平淡、和睦、忙碌的生活,勤劳、朴实、感恩、孝亲敬老的家风让这一家子孝妻贤、妯娌们从未红过脸,兄弟三人互谅互帮,令人羡慕。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即正身,从自身做起,做表率。只有用自身言行,亲力亲为做事作表率,全家人效仿,家庭才能讲和谐、和睦之风,推己及人,远之影响村风民风的好转。近日,笔者来到固安县马庄镇小褚林村,见到刚从村里志愿、公益、环保岗位风尘仆仆归来的张秋立。张秋立,朴实憨厚,今年57岁,担任村里多种“要职”(红白理事会会长、首任小褚林村吵子会会长、村理财小组组长等等)。当谈及如何把这个大家庭经营得和美、温馨,他深有感触。
勤劳干事,“家和万事兴”
“撸起袖子加油干”,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是深刻体现张秋立对家庭付出的生动诠释。时光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家立业的张秋立身怀瓦工手艺,带领十几个青壮劳力闯京津建筑市场。1991年春节,回到家乡做了当时让十里八村村民意想不到的事情:白手起家带领全家人(父亲张树森、母亲刘桂存、妻子陈桂芬和两个未出嫁的妹妹)靠勤劳、能干的双手建起五间瓦房。那些年来,张秋立每每打工回到家看到祖父辈建起且留存下来摇摇欲坠、破败不堪土坯房的家,便暗下决心自己要建一所村里数一数二“满天红”的大瓦房(垛口少,小屋里亮堂,俗称满天红)。想法付诸行动,年节过后,张秋立自己凑建房所需资金、物料,由设计到房屋建造,他和家人既当设计方又当施工方(瓦工、木工、钢筋工、搬运工等工种)。开始建造时,父亲和妻子和泥、锄泥;母亲和妹妹搬砖、勾缝;垫磉、拉土、挂瓦。全家动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在那个年代盖房是一个让村里老人和年轻人想都不敢想的大事,遇到的难题可想而知。“打瓦”便成了建房躲不过去的难题之一。瓦,当时农村建筑市场上还没有卖的,得自己做。从1989年开始,张秋立凭着年轻,头脑灵活,请师父,买教材,远赴山东学“打瓦技术”;建房时,白天他带领全家五口人砌墙,到了晚上自己和妻子开始打瓦。先把沙、石、水泥按比例和好,接着装到预先制作好的模子里,打压实。第二天早晨夫妻俩把瓦搬到屋外晾晒(期间不能暴晒更不能雨淋),待晾干后码好备用。一个月的时间,他和家人终于把五间瓦房建成,此举成了村民们街头巷尾议论夸赞的热门话题。
立身之所完成后,张秋立与家人又开始了谋划致富项目:发展自繁自养的养猪业。通过走出去考察与市场调研,他发现发展养殖业前景广阔。他先在自家院子里设计建造八间新式猪圈,接着投资几千元从外地购买种母、公猪。几年时间他的养殖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年存栏育肥和仔猪百头左右的规模,年收入几万元。他富裕不忘乡亲,每天开着三轮车走街串户,免费向养殖户传授自创的自繁自养技术,被乡亲们亲切地誉为“流动养殖”土专家。在他的带动下,该村张万利、梁宝河、张得儒等十几户村民也相继走上了养猪致富路,养猪成为村民走上富裕之路的支柱产业。
互帮互助,常怀感恩之心
虽然张秋立一家人口多,老老少少四代人生活在一起,但人与人之间和谐、和睦且诚实守信,与邻里之间相处得融洽。“我家里的人诚实善良、朴素,都踏实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从不追逐名利,时刻记着别人对自己的一点点好。”“九十年代我们一家人盖五间房自力更生一点不假,但那时,上柁檁、垫磉土,众乡亲不用招呼全都伸出援助之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今咱不愁吃不愁穿,大伙儿信任我担任村内‘要职’,不管哪家婚丧嫁娶,我当第一时间赶到,不计报酬尽心尽力帮助其办好,少花钱图个心里踏实。”
如今,张秋立3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他们将朴素、报恩和诚实的家风铭记在心。大儿子张伟夫妻俩在村里开一家商超,秉承以诚信待客、食品安全、乐于助人、薄利求生存等理念,将超市打理得井井有条,并且义务为村民支取养老金,存手机话费让村民不用出村便享受到各种便利。在开超市之余,他们还开办了村里首家缝纫培训班,免费提供缝纫机,手把手教缝纫技术,免费联系加工户。在他带动之下,张万利、张华等户通过免费培训,让这些粗手粗脚的大老爷们,变身“织男”走上富裕之路。
孝亲敬老,好家风代代传
张秋立、陈桂芬夫妻俩孝亲敬老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去年春天,花甲老人刘桂存患白内障多年需做手术治疗。夫妻二人术前忙前跑后,联系县医院眼科大夫,办住院手续,背着老人跑遍眼科医院检查科室。老人住院期间,儿媳陈桂芬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尤其是老人去掉眼罩时,她都寸步不离,生怕老人摔倒、碰着。
说起张家儿孙媳妇和孙辈孝亲敬老的家风,村民们有口皆碑,夸赞不止。十几年前,张树森老人(张秋立之父)因脑栓塞瘫痪在床,全家人又一次孝心集结。连出嫁的三个闺女都适时回家“在岗”,尽到了孝敬老人的职责和义务。老人的吃喝拉撒睡,夫妻二人尽心尽力地照料;为防止老人长期瘫痪在床长褥疮,大孙子张伟买来躺椅,每日天气晴好将爷爷抱出抱进晒阳光,陪老人聊天逗老人开心。二孙子张建、三孙子张华在外打拼创业,常抽时间赶回来,总先到老人跟前尽孝;买爷爷爱吃可口的食品、饮品……直至伺候老人家去世。多年来,张秋立一家孝敬老人的事迹成为村里的美谈。如今,张秋立以德服人、以诚待人,以行动感化家人的同时,也在村里树立威信,收获了身兼数职的工作。诚信为先的大儿子张伟在村里开的商超,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另两个儿子也事业有成,四代人生活得富裕、和美;每逢节假日,或家里人过生日,儿孙们纷纷从外归来与老人家聚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个团圆饭,这样的场景令人羡慕。勤劳、朴素、诚实、感恩的家风和家教在张家一代一代潜移默化中传承着。
(六)四代从教为传承
百度一下“王”姓,中国最大姓氏之一,考古可知:列侯分封时中山靖王之后,皇封“王”姓,尤其荣耀。繁衍几千年,成为天全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之一,其中不乏王侯将相、名人墨客,这是历史。
现实版的我们一家从祖太爷开始,我们是实实在在的劳苦人民。一百五十年前,我们一家随着全国的逃荒大军“闯关东”。来到此地,从此开始了此地创业、繁衍的生活。
也可能是基因的作用吧,从祖太爷到爷爷、到父亲,祖祖辈辈崇尚的是“忠厚传家远、积善人家长”,讲究的是“百善孝为先、诸事皆有缘”,牢记的是“世上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人间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并把这些作为教育后人的首选课,这大概就是现在所说的家训吧。
祖太爷到爷爷并不识字,疲于奔命,哪得读书?但是他们懂得读书的珍贵,懂得书籍的分量。不知从哪得到的一本《朱子家训》,一本《妇女家训》,成了家中至宝。说也奇怪,并不识字的他们对这两本书的内容倒背如流,以至于这就成了家庭教育的“校本教材”。孩童时代起,无论男女,就要跟着大人背诵朱子的金玉良言,并实施之,比如黎明即起,打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来检点;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比如莫贪身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比如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家中女儿到了出阁年龄,或者是有新媳妇进门,《妇女家训》就是必备课程。讲究孝道、与邻里和睦。说来奇怪,当你背错了的时候,一字不识的爷爷会立即知道哪错了,所以晚辈们背诵这些东西都会认真、仔细,以至于到了中年还能耳熟能详。
背下来不是目的,实践与理论相统一才是背诵的目的,学会做人才是根本目的。记得那是发生在困难年代的一件事,我们家中兄弟多,粮食紧张,连续的野菜稀粥。正值雨季,哥哥忍不住饥饿,去生产队的地里掰了几个还不成熟的玉米,用火烤后一饱腹肚。小弟将此事告诉了爸爸,爸爸看着我们,不忍太过责怪,只是找到生产队长,道歉、认错,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包赔给生产队。此情此景,我们深深的懂得了忠厚、诚信的含义。
自己不读书,是没条件,但心中羡慕读书人。无论如何创造条件也让子女读书,哪怕是短时的。在此观念下,家族里读书之人越来越多。在爷爷的力促下,从老爷爷(爷爷的弟弟)开始,从私塾开始,家族开始有了读书人,而且情忠于教育教学。情忠于国学教育,100多年过去了,家族中至今已有四代人从教。
老爷爷出身私塾,有深厚的国学基础,从事工作之时,正是国家建国初期,在我们这地方算是一大文化人了。受其岳父包家的影响,他几经周折,拒绝了从政、拒绝了当时喀喇沁旗乌兰牧骑团长的职位,毅然回乡教学,兢兢业业一辈子,为按丹沟乃至美林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老爷爷的影响下,父亲22岁走上了从教之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历经祖国非常时期、改革时期,始终坚守在最偏远的山沟里教书育人,在复试班教学中,独创蹊径,成绩斐然。即使是在非常时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教学特点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后,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国学教育。在祖国各地逐渐抛弃国学记忆的大形势下,他们的学生还能熟记《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朱子家训》等等这些本属于中国的东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中毕业的我秉承祖父两代人的期望,也走上了教育教学的岗位,受前辈的影响,除对教学兢兢业业外,我对国学格外关注,工作中,课堂上下,总是有意无意的向学生传输国学经典,并向系列化靠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出现了国学热,我的国学教育也走上了正轨,我编写的国学读本《丛林丹枫》正式出版发行,被很多学校用作校本教材,所带班级的读书成果被上级主管部门验收,评审,成为学校的科研成果。
侄子在北京搞起了幼儿教育,也正在向幼儿传授简单的国学知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忠厚传家远,积善人家长,世上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人间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这是古训,也是我们的家训。如今,我家四代从教。
(七)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风的树立、存在,对整个社会是有好的帮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的人让座;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个人礼仪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体现,还是一个人背后家风好坏的体现。在良好的家风影响下,我健康茁壮成长着,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风印迹。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
外婆已95高龄,妈妈十年如一日的细致照顾着她。前两年外婆不慎摔断了腿,妈妈把她接回家住,担心老人手术身体吃不消,寻访了老中医,采用中药浸泡的方式慢慢疗养,那段时间每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十分忧虑,可却从来不说累。爸爸妈妈对外婆的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
我们在父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下,茁壮无忧地成长着,我们贪婪地享受着他们给予我们所有的爱,他们总那么无私的爱着我们,我们也就习惯的照单全收,我有时也会想:等有一天我长大了一定要给父母买很多东西,可是父亲教育我说:“孝顺不是体现在你能给我们买多少东西,孝顺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热茶,父母累的时候你能说上一句安慰的话,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脚水,还有就是能看到你学习成绩进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你的孝顺。”妈妈也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也教育下一代,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