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战教案(大全)

时间:2019-05-12 21:5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舆论战教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舆论战教案(大全)》。

第一篇:舆论战教案(大全)

随着信息化战争逐步登上历史舞台,舆论战、心理战日益显现出巨大威力。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已将舆论战、心理战与法律战一起,列为战时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军官兵在学习贯彻中,对“三战”探索逐步深入。目前,我们发现一些同志对舆论战和心理战的概念、内涵及相互间的异同点等,还不很清楚。本次课主要研究国内外的学术观点,特别是研究实际战例,对二者的关系作出浅要辨析。

一、舆论战与心理战同为特殊作战样式

舆论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舆论战,是指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安全战略,以综合国力为基础,通过系统运用传播学、舆论学、心理学等学科原理,利用各种传媒,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渗透,从而影响公众信念、意见、情绪和态度,有效控制舆论态势,争取舆论强势的政治战样式。狭义的舆论战,一般是指战时新闻舆论战,即交战各方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受众传输有利于己方作战的信息,达到鼓舞己方军民的战斗热情,瓦解敌方的战斗意志,引导国际舆论、争取广泛支持之目的。

心理战,是指以军事实力为基础,运用传播学和心理学原理,以各信息媒介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攻击敌军的心理防线,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 “小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二、舆论战与心理战,有许多相关联之处,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传统战争形态中,舆论战和心理战尽管也存在,但由于信息媒介、传播技术不发达,二者相互交织,仅作为兵战的一种辅助手段。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的迅猛发展,广播、报纸、电视、因特网等媒介,以强大的渗透力和辐射力,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之相适应,传媒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成为施行国家政治意图的软战略武器,也正是在这种大战略背景下,舆论战与心理战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又紧密相关的两种作战样式。舆论战与心理战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两者具有共同的战略目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军事、经济利益服务的。

2、两者的运行、作用机理相似,都是通过信息作用于人的认知系统而实现作战功能的。

3、两者的主要运行载体都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公开性、辐射面的广泛性、强渗透力、强负载力,以及高度的大众可信程度,为舆论战、心理战的展开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平台。

4、两者功能实现的基础相同,都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以高新技术装备为依托。

舆论战与心理战的不同功能机制

1、在作战时空范围上,舆论战更加注重时空的全维性。兵马未动,舆论先行,武斗已止,舌战不停。在战略层次上,它往往是服务于国家大战略,没有平时和战时的明显界线。相比之下,心理战更侧重和集中于战时,它一般只存在于战争的某一特定阶段,对敌适时进行心理攻击。

2、在作战功能实现上,舆论战特别是和平时期的舆论战,更注重对客体社会文化深层结构上的长期渗透,改变敌方民众的认知和信念。心理战则注重于对敌方正常心理状态进行扰乱、迷惑和欺骗,促其在理智上犯错误,减弱其作战效能。

3、在作战载体方面,舆论战主要是运用大众传媒,以及其他较为显性的信息媒介,进行信息作战。心理战的作战载体相对更广,它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载体进行攻击和防御。例如,美军在多次战争中,根据不同对象散发具有指向性和煽动性的传单。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还利用电话、电子邮件对伊高官进行“骚扰” 劝降;利用经过特殊改造的EC-130E型电子战专机,开设临时假冒电台进行广播;通过飞机尾气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对伊军进行心理暗示,等等。可见,同舆论战相比,心理战的作战载体更具宽泛性和可选择性,能产生特殊的作战效应。

4、在作战原则上,心理战更加灵活。心理战在“游戏规则”上,几乎是无限的。在总的战略原则的指导下,心理战可以依据作战目标,灵活使用诸如战略威慑、欺骗、劝说、暗示、硬摧毁等多种手法。与之不同,舆论战首先是一种舆论传播行为,它要受到诸如新闻传播规律、社会文化等诸多原则的制约,众多的规定性使得它在战时效应的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战争中,要想完全控制舆论、操纵传媒、为我所用,是很难的。

5、在作战控制方面,心理战可控制性更强。现代战争中,影响战争进程及结局的已不单单限于交战的双方。也就是说,影响战争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依托大众传媒进行的战时新闻舆论战,不仅要与敌方直接 “交火”,还要对自己的友方、敌国的盟友、中立方进行舆论引导、渗透,作战对象、作战范围相对较广。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矛盾更复杂,加上大众传媒自身的规律制约,致使舆论战可变数大、难度高。心理战无论从作战主体还是从作战对象、作战载体等方面讲,都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针对性,作战过程具有相对的可控制性。

6、在作战主体方面,心理战主要是依靠特定的专业作战部(分)队。舆论战的作战主体,除包括军队特定的舆论作战人员、军队媒体外,民间的新闻工作人员、大众传媒,以及各种能够承担信息传输的组织,都可以成为舆论战中的主体。

7、攻击目标的隐形性与作战目标的指向性。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加上国际战略格局走向多极化,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实施的舆论宣传,都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舆论战的作战目标具有隐形性。相反,心理战的作战目标一般具有显著的指向性。

三、舆论战与心理战也有须共同遵循的原则

1、服务大局的原则。作为一种特殊的作战样式,它们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要求,积极主动为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服务。必须紧紧配合国家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准确体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准确领会、坚决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统一组织、统一行动,保证正确的作战方向。

2、强化先机制敌的原则。掌握作战先机,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开展舆论战和心理战只有抢占先机,先发制人,才能造成对方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取得首发效应。

3、强化以信息为主导,全维作战的原则。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构建新一代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在全球展开三维可视化的具有信息咨询、管理控制、决策支持等多种功能的全球数字神经系统。它的出现和最终建立,将使信息流有可能突破任何天堑,跨越国界,直达人的意识空间。因此,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战、心理战,必须强化以信息力为主导,全维作战、全维防护的原则。

4、系统综合的原则。从实施层次上分,舆论战和心理战可分为战略的、战役和战术的;从时间上分,有平时与战时之分;从领域上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从作用客体上,不仅涉及到敌人,也涉及到盟友、中立方和自己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因此,要强化系统合成的原则。

5、整体作战的原则。夺取心战的胜利,同样离不开各个层面的联合协同。首先是强化心理战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协同,谋求最大合力。加强战时媒体控制,强化多种媒体协同,集聚整体优势。

6、攻防兼备、以攻为主的原则。美国学者费正清曾经在他的论著中说过:“ 中国的决策人历来强调防御性的地面战争„„与欧洲帝国主义行动中所显示的商业扩张主义的进攻理论截然不同。”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上独特的防御特性。在现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必须改变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上“以防为主”的观念,树立起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战争需要的积极进攻加积极防御的战略理念,尤其是舆论战和心理战,更应以攻为主,以攻促防。在信息战领域,进攻比防御更有效。

第二篇:网络舆论战现状研究

网络舆论战现状研究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对如何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

做出一个深刻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极其重要的工作; 做出一项重要部署:要强化新舆论格局下的阵地意识; 提出一个基本要求:要提高网上舆论引导的质量和水平。可以看出,网络舆论舆情这一领域已经得到了国家阶层的高度重视,那么党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这项工作?我国的舆论舆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呢?作为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在这些表象背后,我们应该意识到造谣传谣者的别有用心,分析和研究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和特点

二、中国网络舆论现状

三、正确识别网络舆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通过三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拓展国家安全视野;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增强网络舆论识别能力。

下面先让我们先从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来研究分析这场没有硝烟的政治斗争。

一、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 网络舆论战,是指战争双方利用网络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经过选择的信息,宣扬己方对特定事件的立场、观点和看法,从而影响受众的情感和行为,引导社会舆论、影响民意归属,造成有利于己的舆论态势。特点:

1.网络舆论传播速度快

网络传播的社会舆情基本上可当下生成、当下传播,具有相当的即时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舆论强势,形成公共舆论,并对公共事务产生影响和干预。这就为网络舆论战的展开提供了高效的媒介。2.网络舆论传播范围广

据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如此高的网络媒体覆盖率,一旦有热点消息传出,用一个词可以形容,就是“铺天盖地”。为网络舆论战提供了巨大的平台。3.网络舆论互动性强

传统的新闻媒介都是单向传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被动的,而网络媒体的传播是交互流动的。一方面我们可以自行选择我们想要的信息;另一方面,论坛与微博提供交流的场所,我们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4.网络舆论受非理性情绪影响严重

传统的社会舆论传播中,人们的行为和言论受到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不良诉求能够得到有效制约;而网络上的可匿名性让不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成为了可能,为人为制造网络舆情提供了条件,甚至很多非理性言论已经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流。

二、中国网络舆论现状

了解了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和特点后,让我们来看看现如今中国网络舆论的现状

(一)西方反华势力正在对中国展开一场超越传统意义的舆论战

传统的舆论战,是指战争前或者战争进行中,通过舆论方式来扰乱军心,削减敌方战斗意志,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这场舆论战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定义,它是高于军事层次的一种大战略。其战略企图,就是通过舆论战而达到常规战争所达不到的目的——以搞乱中国人的价值观来瓦解中国,导致中国思想混乱、人心动荡、社会秩序崩溃,进而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二)西方反华势力对华舆论战已经取得巨大成果

近几年来,西方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相当一些学者、官员、学生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已经西化,他们挟洋自重、以洋为荣,在他们心目中,什么都是西方的好,月亮也是西方的圆;张口闭口“普世价值”,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大量使用西方原版教材,全面灌输西方价值观,只重用留洋海归而排斥本土人才。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打压围堵中国的矛盾纠纷中,他们不主张祖国利益,反而站在对方那一边。

(三)国内外反华反共势力实施舆论战的主要平台是微博与论坛。他们利用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利用自媒体的发展,利用我们在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松懈和漏洞,在微博和论坛的平台上形成了反对共产党、妖魔化共产党、诋毁中国革命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美化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巨大舆论场。

(四)网络舆论战中反华势力强于爱国势力。

反华反共势力由于得到国际反华势力的强大支持,处于自觉的状态,声势浩大,发展迅猛;而爱国爱党的势力则处于自发的状态,由于得不到有力的、明确的支持而处于各自为战的散乱状态。以反共言论着名的“薛蛮子”,其粉丝数量已达1300多万!充斥着大量“水军”,如果扣除水军的数量,估计“薛蛮子”之流的真实粉丝数只有标榜数字的十分之一左右。如果不明白此中真相,就会误以为他们拥趸众多、大得民心,其实不过欺世盗名、愚弄大众而已。

(五)反华反共势力网络舆论战的基本手法

一是诋毁污蔑中国历史。他们深谙“欲亡其国,先灭其史”的道理,大肆侮辱鞭笞中国历史,把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说得一钱不值,诱导青少年膜拜西方文化。

二是诋毁污蔑中国革命史。他们以复原真相、历史新解和平反冤假错案等名义歪曲诬陷中国革命史,野史:林彪事件揭秘等。

三是诋毁污蔑毛泽东。特别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加以夸大,无限上纲,从道德制高点上摧毁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的旗帜。

四是诋毁污蔑爱国主义。他们把国内外历史上反对腐败政府的言论和无政府主义言论拿来,用于恶毒攻击和讥讽今天的爱国者,企图动摇爱国者的信念和合法性,让人们不敢理直气壮地热爱自己的国家。

五是诋毁妖魔国有企业。他们寻找种种口实,把国企说成是垄断的魔头、腐败的温床、低效的典型、社会不公的根源和阻碍民营经济的杀手。

六是不遗余力地宣扬所谓普世价值、西方生活方式和新自由主义思想。

七是怀念民国、歌颂国民党、赞扬蒋介石。他们选择性地把民国、国民党、蒋介石的某些功绩拿来大肆渲染夸张,借以表达对共产党、毛泽东和社会主义的不满。

八是以反腐败、维权和揭露食品安全事件为由,寻找抹黑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所谓证据。在他们那里,反腐败、维权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揭露实际已经变成了妖魔共产党、动摇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政治工具。

(六)反华反共势力的共同特点

一是对于共产党的巨大成就佯装不知,而对于并不反映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主流的负面现象极为敏锐,借题发挥,大肆起哄,唯恐天下不乱。

二是极力怂恿人们骂中国文化、骂中国革命、骂中国共产党、骂国营企业、骂社会主义。

(七)造成我国网络舆论现状的几点原因

这种局面的形成,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反党反民族反社会主义者长期得到国际反华势力的怂恿支持。维基解密披露的《福特基金会资助并受美国保护的100个中国名人》在网上已经公开,包括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北大副校长海闻,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经济学家厉以宁,这些人大多是一些亲美的右翼的大学教授和经济学家,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智囊团,而福特基金会与美国中情局的关系早已声名狼藉,可以这么说,美国中情局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二是我党和政府内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思想变质分子,一部分干部在思想认识上与反党反民族反社会主义思潮合流,实际上成为国际反华势力在中国在党内的代言人。三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确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腐败现象和工作疏漏,授人以柄、给人以攻击的口实,从而深陷被动。四是对网上舆论的管理失之软弱松懈而不得法,存在着不敢管、不善管甚至不愿管的问题。

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放纵了舆论领域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对于上述情况的严重性,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认识。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发起的这场舆论战,其规模之广、程度之深、花样之多、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舆论战的胜负,关乎着我党我军的生死存亡,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三、正确识别网络舆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习近平同志强调,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网络的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拓展着宣传思想阵地。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我们党历来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从红色电影激励一代中华儿女,到“一支笔”唤起工农千百万,再到报纸、电波和荧屏积聚起改革发展的无穷力量,共产党人总是善于在学习和创新中把传播技术、大众传媒锻造成改变历史的利器,勇立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潮头,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所以我们应该有信心打赢这场网络信息战:

1、在“人”上应对人才需要做出专业培养

在人的问题上,我觉得第一是要加强思想宣传队伍建设,第二是要提高全民对网络舆论的辨别力。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包括一些思想宣传工作者还不熟悉网络、不知网、不懂网,遇到问题采取“鸵鸟政策”,放任不管。还有一些领导干部面对网络舆论,采取封堵、躲避、质疑、推卸责任等方式,不但使自身越来越被动,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所以今天的宣传工作者,必须克服网络“本领恐慌”。作为广大网民,应该注意些什么什么呢?首先,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提高“免疫力”。其次,注意网络信息的出处、可靠性。第三,避免被单方面陈述所误导,有时只需要搜索一下。最后,对网上疯狂煽情、口水四溅,感叹号密集的要十分警惕其真实性,因为真相的力量足够强大,不需要煽情,所以客观的报道都应该是中立性的,我们要做到不凑热闹,心态平和,理智对待。

2、在“势”上应对敌方攻势做出强大合音

网络的广泛性绝对了这场网络舆论战只靠一部分人是打不赢的,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样“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网上舆论工作,自觉支持网上舆论工作。8500多万名党员、8900多万名团员,涵盖党政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他们一旦扎根网络沃土、发出响亮声音,将汇聚起无比强大的合音。

3、在“时”上应对新闻事件做出快速反应。

相比传统的新闻媒体,报纸的报道周期按“天”计算,报道“昨天”的事;电视的报道按“小时”计算,聚焦“今天”的事;网络报道的时间则精确到分秒,随时记录“此刻”的事。在网络时代,如果对一些新闻事件不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在恰当时间给予回应,就可能时时落后、处处被动,丧失了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导权和制高点。

4、在“度”上应对网络舆情做出准确判断。

网络上的舆论既有理性的也有情绪化的,既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既有建设性的也有别有用心的。如果不对网络舆情作出准确判断,就难以掌握舆论引导的“度”。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科学性分析,在准确判断舆情、坚持真实客观的基础上既不能冒进,也不能保守。

5、在“效”上应对传播效果做出及时评估。

在舆论引导上要讲究传播艺术,不能居高临下空洞说教、语言生硬强行灌输、形式刻板不求变化。只有平等交流对话、科学艺术引导、增强其亲和力和贴近性,才能取得实效,让网民喜欢看、有共鸣,真正发挥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从而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总结:

黑格尔说:“公共舆论中有一切种类的错误和真理,谁道出其中的真理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而对于其中的错误,不懂得去蔑视它,这种人也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因此,黑格尔说:“公共舆论值得重视,又不值一顾。”黑格尔对公共舆论的看法是辩证而深刻的。的确,公共舆论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大杂烩,其中有真理,也有谬误。对于真理,对于人民的呼声,我们必须主动地去发现它、重视它、顺应它;对于谬误,对于居心叵测的歪理邪说,我们必须蔑视它、抑制它、反对它。这是我们每个人对待公共舆论的正确态度,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最后,我用毛主席在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一段话来做总结:

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对于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失败,是不会甘心的。他们还会要互相勾结在一起,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反对中国人民。例如,派谴他们的走狗钻进中国内部来进行分化工作和捣乱工作。这是必然的,他们决不会忘记这一项工作。

第三篇:关于对舆论战的几点认识

关于对舆论战的几点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先后打响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这四场战争中,舆论战作为信息化战争时期的一种作战模式,与军事战紧密配合的舆论战,主要以敌方意识形态为目标,通过各种媒介或渠道,运用意识渗透、政治进攻、舆论诱导等策略鼓舞士气,凝聚民心,分化瓦解敌对势力,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令其发生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变化,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它是达成国家战略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战时,信息渠道单一,高度依赖政府和媒体,媒体极易成为意见领袖,左右国内外的舆论。

当前,舆论战已经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作战样式,也是联合作战中的重要行动之一。认真研究现代舆论战的特点规律,对于把握未来信息化作战中舆论战的制胜之道和破敌之策,增强我军政治工作综合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与心理战、法律战的协调

舆论战、心理战和法律战是我军政治工作三种重要作战样式,尽管各自的范畴、载体和对象不尽相同,但都是“攻心”的重要形式。在联合作战行动中,“三战”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互借势、相互倚重,联体互动,共同发挥巩固己方、瓦解敌方的作战效能。舆论战是实施法律战和心理战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心理战是法律战和舆论战的落脚点;法律战为舆论战、心理战提供法律依据。舆论战的胜负关系到法律战和心理战的结局,心理战的得失会牵动舆论战和法律战的实施,法律战的状况直接影响心理战的效果。

舆论战与心理战。首先,共同营造心理进攻强势。交战双方以大众传媒为主战手段,借助传媒的强渗透力、强负载力以及高度的大众公信力,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发动心理攻势,往往是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刀枪已止、唇舌在舞。其次,共同打造顽强战斗精神。信息情报主宰下的高定位精确打击具有空前的毁伤力,会使参战军民产生异常强烈的心理震撼。我军必须做好新时期包括战斗精神与武器装备两方面军事斗争准备,充分发挥舆论战和心理战打造顽强战斗精神、增强心理防护的重要功能,针对参战军民的理智、情感、意志、信念、道义进行舆论宣传,破除他们对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恐惧、迷信心理。

舆论战与法律战。舆论战为交战双方启动法理宣,争取以理取胜搭建了平台。借助舆论工具对国际法进行大规模宣传,可以加深本国军民对战争正义性的理解,极大地激发军民的参战热情;也可以揭发敌方的非正义性及其犯下的战争罪行,瓦解敌国军队的士气,降低敌国人民对战争的支持程度。我军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尤其要注意舆论战与法律战高度协同,在保证我军军事行动与我军所承诺的战争法义务相一致的前提下,围绕战争合法性和作战行为合法性这两个舆论战的核心议题,运用法律武器揭露敌人的罪行、控诉敌人的暴行,牢牢掌握对敌舆论宣传的主动权,确保师出有名、师出以律。

二.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战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战争中信息领域的争夺,成为军事对抗新的制高点,这也对舆论战产生了深刻影响,使舆论战对抗方式出现了质的改变,主要为:(1)升级为专业作战样式

在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战一改以往被视为谋略战、心理战的运用方式,逐渐作为重要的军事较量手段,独立成为一种带有鲜明专业化性质的作战样式。战争的信息化条件越发达,舆论信息流通越广泛,舆论传播载体越先进,舆论传播主体越多元,战争的舆论动员、舆论进攻、舆论管控、舆论防护、舆论欺骗的科学技术含量和专业知识含量就越大,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根本无法进行舆论对抗。活动空间和作用力度空前提高的舆论战,必将协同军事行动的其他力量单元,来共同完成战争任务,达到战争目标。(2)构造虚拟战场

传播媒介的中介性产生了受众通过媒介接触现实的虚拟性。大众传播媒介被广泛地运用于战争,也就为受众制造了一个虚拟战场。舆论战正是通过虚拟战场进行有目的的生成和调控现实的社会舆论,积极影响公众的信念、意见、情绪和态度的政治作战行动。虚拟不等于欺骗,也不完全等同于现实。虚拟战场是传播媒介体现传播者主观意图而为受众制造的“媒介世界”。由受众生发的社会舆论对传播媒介的依赖程度与社会发达程度成正比关系,为舆论战大展身手提供了潜力巨大的作战空间。

三.小结

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日益成为集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于一体的整体性对抗,其中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较量。舆论战的重点是掌握新闻舆论,在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基础上,形成立体式宣传,给交战对方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舆论战已经由昔日战场的配角,跻身成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舆论战是一种使全局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战略性实践活动,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要获得民心,同仇敌忾;对敌国,要弱化其凝聚力,甚至釜底抽薪,使其临阵倒戈;对国际社会和中立国家,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舆论战作为一项全新的军事理论,既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也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探索。

第四篇: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课程教学探析 国防科技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军队政工研究所

常艳娥 欧立寿 王芙蓉 0 0 3 年 l 2月新颁布的 《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 例》规定:战时政治工作要 “ 进行舆论战、心理战、法律 战”,要“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作战功能”,从而把 “ 舆论战 心理战法律战”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作战形式 以军事法规的形式加以确定。顺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发 展的趋势,我校将“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纳入了课 程教学体系,目前已在继续教育学员队进行了两期“ 舆论 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课程教学,下一步将在全校范围内面向生长干部全面铺开。但“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课程教学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探索。

一、应将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课程作为军 校政治理论必修课

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课程 还没有在所有军校普遍开设,有的院校虽然设置了相关课 程,但将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开设为分别独立的三门课程,或者在教学对象上只对任职干部培训班开课。我们认为,可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课程进行统合,纳入军校政治理论必修课程系列,覆盖全校学员。这是因为: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 已成为信息化战争政治作战的 基本样式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信息化战争实现了“从以往物理信息战到今天精神信息战的拓展。”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作为实现和维护国家政治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脱颖而出,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独立的作战样式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斗争手段。军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军校学员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精英,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他们不但 自身承担着实施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任务,而且肩负着领导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建设和组织部队开展舆论战 b理战法律战教育训练的重任。因此,必须将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课程列为军校学员必须掌握的政治理论基础课程,培养熟谙舆论战 b理战法律战原

理、精通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战法、懂得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组织指挥、会科学组织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教育训练的人才队伍。这对于推动我军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政治作战力量,实现 “ 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教育训练 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教育训练的重要内容

由于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地位作用和复杂程度的提高,不论大国小国,也无论强国弱国,都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十分关注,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教育训练已是世界瞩目。美军 《心理战条令》就明确规定:“心理战训练作为联合作战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种类型的作战演习(演练)中均可有效地实施。”“当心理战训练能够为军事和政治行动紧密而又完美地结合起来提供一种催化剂的作用时,就可以成为作战准备行动成败的关键。”从国内外军事教育训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来看,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教育训练呈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趋势,设于北卡罗莱纳州的布莱格堡就是美军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教育训练的重要

基地,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之所以很快将伊拉克军民的战争意志消耗殆尽,短短二十多天取得了主要战场的胜利,除了高强度军事打击外,其凌厉的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攻势功不可没,而这又得益于他们平时的教育训练。据此,我们应将舆论战 b理战法律战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它可以从管理、时间、内容等方面保证教育训练的有效实施,因而既是开展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教育训练的重要途径,又可以为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

二、应将“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整合为一门综合课程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应该将它们有机融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对三者进行协同融合,发挥整体优势。我校以新颁发的 《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为依据,将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统合为一门综合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设的政治理论必修课,并以“9 8 5工程”二期为依托,开展了“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一体化”研究,组织编写了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导论》教材,成立了跨系所的教学团队,并将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作为重点课程加以建设,这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课程进行整合是由政治作战本身的内在规定性所决定的

政治作战作为一种为了达成总体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非军事行动的活力对抗形式,其主要作战方式是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即政治作战是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综合集成。从逻辑上看,政治作战与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之间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而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只是 “ 达成政治作战的具体手段、方式和方法”。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作为一个整体,表现为一种认知领域的对抗,具有统一的战略目标、相同作用机理、相同的作战手段、相似的作战效能和一致的攻防方式,三者相互配合、相互借势,联为一体,形成互动,共同发挥作战效能。舆论战主要为心理战和法律战提供作战平台,通过舆论战引导认知,激发情感,约束行为;法律战主要为舆论战和心理战提供法理依据,迫使对方服从国际法则遵从国际惯例;而舆论战和法律战最终还需要通过对人的心理影响才能产生作用。只有各作战要素、各种能量高度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与联动状态,才能产生 1 +1 >2的几何级效能水平。纵观近期几场高技术战争,美军无不是将舆论宣传、心理攻击和法理斗争融为一体,贯穿于战前、战中和战后各个阶段,对目标对象进行政治作战,企图达到“ 不战而胜”或 “ 小战大胜”的目的。因此,将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统合为一门综合课程,有利于深入研究和探讨三种作战方式的发展轨迹、相互关系、作战任务、基本原则、基本战法和具体运用,更好引导学员深刻认识 “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强化学员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_体化建设意识,为促进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 “ 协调发展、整体制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课程进行整合顺应了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体化联合作战已不仅是一种观念形态,而且已成为生动的战争实践,现代战争已从 “ 以平台为中心”的作战转向以 “ 网络为中心”的作战。世界各军事强国不但按照平战结合、“ 系统集成”的原则建立全国和全军的政治作战 自动化指挥系统,而且将政治作战以活动平台的方式嵌入网络中心战系统,达到政治作战与军事行动的 “ 同步一体”或 “ 实时指挥”,最终实现作战的 “ 全谱优势”。毋庸置疑,我们在这方面还比较滞后。顺应信息时代一体化联合作战发展趋势,将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统合为一门综合课程,及时对国内外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并迅速融入到军事教育训练中,才能使学员从作战意识、理论研究、教育训练等各个方面,准确把握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一体化的内涵、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等,从而推动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创新与发展。. 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课程进行整合可以更好地统筹教学力量

从宏观层面看,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是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统一整体,因而需要对课程进行整合。但从微观层面看,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又相互独立、相互 区 别,在基本内涵、直接作战 目的、实施主体、作战范围等方面又都各不相同,从而要求授课教员具有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心理学、军事学、新闻学、传播学和法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能以不同的学科专业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行教学和研究。然而,实际情况是,“ 术业有专攻”,任课教员在知识结构、经验系统、兴趣及能力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也各有所长,因而,在教学和研究中容易各 自为政,虽然口头上讲要 “ 一体化”,认知上也知道应该 “ 一体化”,但由于各有 自己的 “ 软肋”,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开设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课,客观上必然促使在全校范围内组成教学团队,或者成立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研究中心”,统筹教学力量,从而可以从调研、教材编写、备课、试讲,到教学实施和总结评估各个环节,发挥学术队伍的整体优势。

三、“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课程教学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开设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课程可以说是一种新尝试,缺少现成的经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作为我校学员政治理论必 修课,应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及胡锦涛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以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作战功能为目标,使学员了解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建设及发展的内容和特点,进一步把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发展规律,着力强化学员政治工作作战功能意识,提高学员谋划、指挥、实施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能力,从而为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积极推进我军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建设。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突出基础性特点。应紧紧围绕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基本问题进行内容体系构建,以介绍和阐释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为主,从而使学员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基本知识结构,全面认识与深刻把握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一体化”的精神实质。

二是把握时代性特征。应立足于信息化战争这一大背景。坚持 “ 三个为主” :以总结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新经验为主,以探讨信息化时代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发展的重要影响为主,以研究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发展的趋势特点和规律为主,彰显强烈的时代性。

三是坚持 “ 教为战”理念。按照仗怎么打、教学就怎么开展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学校 “ 贴近理论前沿、贴近军队实际、贴近学员思想”的要求,以反 “ 台独”军事斗争准备需求为牵引,以学员现有的思想状况、知识结构为基础,充分反映国内外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相关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以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战性、针对 高峰:立足科学理论 注重引导学员正确思考性和前沿性。. 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结构

立足于新军事变革和我军军事斗争准备需求,教学内容要突出军事特色、时代特征、科学品位和可操作性。根据全军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座谈会”上与会专家提出的“ 七个如何” :如何理解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本质内涵;如何科学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如何创新其战法训法;如何正确处理其作战中的攻防关系;如何把其纳入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如何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如何正确把握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和作战功能的关系。本课程应以中央军委关于加强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 《 中国人民解放军舆论战纲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心理战纲要》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法律战纲要》为依据,紧紧围绕信息化战争和军事斗争准备需求,突出军事特色,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结构。

一是强化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基本知识教学。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舆论战心理法律战的内涵把握不全面,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相互关系理解不准确,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主体不清楚,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效能持怀疑态度等等。因此,必须加强基本知识原理及特点规律的教学。同时,也应不断吸收传播学、心理学和法学的前沿内容,力求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

二是重点研究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作为独立的新的作战样式,无论其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运用上,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如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相互关系、主要任务、指挥体系、力量建设、教育训练及效评估等,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三是加强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建设和发展特点及趋势的研究。随着世界各 国纷纷将 目标聚焦于政治作战,必将极大地推动舆论战心理战法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应当紧跟军事变革步伐,总结近期几场高技术战争中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特点,紧紧围绕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战略地位、理论创新、装备心理控制技术、国防动员等方面开展研究,积极探索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发展趋势,并将研究成果及时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以科研促 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效益。. 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明确定了教学目的、选择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古人早就指出: “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 无以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员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发展学员的学习能力,提高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是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教员和学员是教学活动的一对矛盾体,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学员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信息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信息时代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知识迅速更新,理论不断创新,这就决定了教学不能满足于仅仅传授给学员知识技能,教员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心理,提高学员 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员提供自我调节和独立感悟探索的空间,实现教员主导作用与学员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二是大力开展 “ 互动式”教学。由于 “ 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概论”课程内容对许多年轻学员比较陌生,学员的知识基础较为单薄,相关体验较为匮乏,难免不出现 “ 注入式”教学: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学员参与程度较低,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必须运用启发式、发现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采取课堂讲授、集体讨论、专题讲座、演讲辩论、教学实践等形式,如精选古今 中外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经典案例进行评析,设置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问题情境要求学员拟制相关预案,部分章节安排学员授课,鼓励学员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等,把单向 “ 注入式”教学引向师生双向交流的 “ 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发挥学员的创造性。

三是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许多学员对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心怀强烈的神秘感,而一些章节的内容,如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与政治作战和精神信息战的关系、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心理机制、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效能评估等,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员知识的 “ 最近发展区”,科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员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从而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创新能力。此外,还要建立教学互动网站,把课堂延伸到网上,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互动,更具吸引力和有效性。

第五篇:《舆论战帮日本人打赢甲午战争》读后感

《舆论战帮日本人打赢甲午战争》读后感

雪珥的《舆论战帮日本人打赢甲午战争?》一文,大概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文章为我们列举了这些事实:

1、日本十分重视宣传战、媒体战,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层级。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时,日本秘密聘请了熟悉西方媒体运作方式的美国记者豪斯作为国家宣传战的总指挥,通过有计划的包装,使“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野蛮和文明”的认识成为西方媒体的潮流和共识,将战争美化为“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

2、日本学者型间谍宗方小太郎规划了整个甲午战争时期的宣传基调,日本人在大连登陆后,到处张贴《开诚忠告十八省豪杰》,宣传“中国沦陷很久了,满清是夷狄,我们来解放你们,清政权那么腐败,大家一起来推翻他”等,瓦解国人的抵抗。

3、日本驻国外的外交官都精通当地语言,也许口语不行,但写作能力大多可以在当地报刊上发表文章。如当时的驻美公使是哈佛大学毕业生,为了控制欧洲的舆论,甚至将著名外交家、前外相青木周藏“下放”到英国和德国担任公使。日本外交官经常主动在国际刊物上撰文,解释日本为什么这么做,鼓吹日本代表了文明进步,渲染中国残暴野蛮等等。而当时清政府驻海外的外交官则绝大多数不懂外语,不熟悉 国际交往的规则,甚至将国内官场的陋习带到国际场合(有些当时国内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到国际上就难免被人认为怪诞、失礼、愚蠢,李鸿章当年访问俄国时的种种做派就曾让俄国人瞠目结舌)。

4、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在青木周藏的力主之下,最终同意多达100多名西方媒体记者随军,并做了许多新闻策划,如让西方媒体看日军如何优待俘虏、如何照顾战地的百姓等,这些行为都通过欧美记者传播到了全世界。而清政府不仅不允许西方记者随军,还将两位错走到中方阵线的西方记者砍头,引发了很多**。

5、清政府将媒体作为政治工具使用,伪造了许多假新闻。如当时国内报刊报道“牙山大胜”,路透社没有核实,直接转发,结果沦为行业丑闻。这些假新闻最终也对中国的形象造成了伤害,后来“旅顺大屠杀”报道出来时,许多外国人首先是不相信的。

6、日本人更熟悉国际法和国际规则。“高升号事件”(中国租用悬挂英国国旗的英国船向朝鲜增兵,被日军击沉),日本紧急应对,在英国政府的两次海事听证会上,日本外交部法制司(清政府中则根本没有这样的机构)灵活运用国际法,结果占尽上风。日本同时全面展开媒体攻势,赂媒体行贿,还搞定了多名英国国际法专家,在媒体上撰文为日本极力辩护。结果,英国法院裁定,击沉“高升号”的日本没有过错,而损失了精锐陆军部队的中国不仅没有盼来英国对日本的报复,反而要赔偿英国所有的损失。这一判决至今还是西方国际法的经典案例。

7、日本人的危机公关能力很强。美国记者报道“旅顺大屠杀”之后,日本政府紧急采取对策,一是坚决否认;二是请美国公使现场调查;三是辩解处决的不是战俘、平民而是罪犯;四是渲染清军残暴,意指即使有屠杀事件发生也是对清军残害日本战俘的报复;五是媒体

作秀,演出“样板戏”挽回公众形象:在随军记者的见证下为清军战俘提供医疗服务,并予以释放,将北洋舰队司令官丁汝昌的灵柩礼送回去——这些举措都很有效,甚至被英国国际法专家当成日本走入“文明国家”的标志之一。

评论: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去掉纠缠其中的爱恨情仇,日本的这些做法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呢?

说到底,这是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现代意识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个宣传意识、宣传能力和宣传策略的问题。就像日本人演出的两出“样板戏”,欧美有识之士未必看不出这是虚伪作秀?日本人肯定也明白他们看得出来。但这又如何?日本人就是掐准了,即使欧美明知这些事情是日本故意安排的,但基于他们一贯奉行的价值观体系,他们也不得不表示赞赏,更不用谈这些行为对普通百姓还是很有欺骗性的。让我们回到中国当前的现实,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宣传中国、推介中国、在国际上营造对中国有利的氛围?不错,我们的宣传当然要站在中国的立场,但绝不能只从单向出发,只用中国的方式,一厢情愿,滔滔不绝,这样的宣传,往往自以为精彩,实际上却不但不能起到与其他国家相互理解的目的,甚至反而会形成误解。而只有用国际上都能够理解的方式,学会用西方人熟悉的语言、角度、幽默和逻辑,才能讲好中国的故事,收到理想的效果。

但实际上,我们看现在中国的对外宣传虽有进步,做得仍然还很不够。大量的宣传采用的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讨好的是国内的领导和公众,却很少在国际上真正产生正面的重大影响。有一些宣传方式甚至还让外国民从产生中国人简单粗暴、好大喜功的不良印象。反倒是我们的对手,如日、越、菲之类,貌似在国际上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而我们的愤青们则只会在网上叫嚣开战,似乎凭骂就能把对手骂死、吓死一样。

中国是时候提升宣传战略、改进宣传策略、引进培养宣传人才了!!

下载舆论战教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舆论战教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打赢疫情防控舆论战思考(含五篇)

    打赢疫情防控舆论战的思考自疫情发生以来,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国外很多舆论称病毒来源于中国,对中国人民进行歧视和污蔑,甚至西方多国发生了针对华裔的歧视和攻击事件。在紧......

    网 络 舆 情

    新疆网络舆情分析与对策研究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网民关于社会(包括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认知、态度、信念、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曹刿论战》教案(最终定稿)

    《曹刿论战》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曹......

    《曹刿论战》教案

    盐城市腾飞路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

    曹刿论战教案

    《曹刿论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识记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⑵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⑴探究对话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⑵在......

    曹刿论战教案

    曹刿论战 南华初级中学 杜发新 一、引入 1.由提问你所知道的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引入。 2.请同学们说一说《左传》中传如何解释,同时引出“春秋三传”。并简介本故事的背景......

    《曹刿论战》教案

    《曹刿论战》教案 镇平县枣园镇初中彭长峰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2、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长......

    曹刿论战教案

    本文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