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5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1:5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数的再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数的再认识》。

第一篇: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34—36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分数的再认识,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不但为本单元的后续知识垫定基础,同时本节课还是下学期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必备知识。本节教材中安排了“分圆珠笔”“说一说”“画一画”多个情境活动,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知识的第一课时。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整个四年级没有分数知识。时隔一年,五年级学生是第二次接触分数。

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通过创设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并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学具袋、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熟悉整体

1、故事引入:

师:大家怎么这么严肃?希望我们过一段轻松、快乐的时光,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怎么样?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吧。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过程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教师边讲。边演示动画,见课件)

有一天,师徒四人都觉得饿了,唐僧就让三个徒弟分别去摘些果子来充饥。这师兄弟三人毫不怠慢,立刻驾云而去。不一会儿就都回来了。唐僧特别高兴,说:“你们把各自摘到的全部的果子的二分之一拿出来吧,其余的就算奖赏你们的啦!结果孙悟空拿出了4个桃子,沙和尚拿出了4个鸭梨,猪八戒拿出了3个苹果。唐僧不高兴了,认为猪八戒准又多吃多占偷偷留了一部分自己吃。猪八戒大喊冤枉,孙悟空和沙和尚也一起作证说这次真的是冤枉了猪八戒。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能帮助猪八戒解释清楚吗?相信上完今天的课你一定有所收获!那现在开始上课!

师: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数学数学,顾名思义,就是数的学问,那今天我们一起再进一步认识一种数,以前我们就认识它,请大家在我的描述中快速抢答:它分上下部分,中间有一条横线隔着……

师:很简单了大家都心急了,对,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昨天布置大家回去预习并且完成35页的1、2两道题,然后小组检查,你们的完成情况怎么样?全对的请举手。

师:好,看来大家对分数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嘛,把一个图形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以前在表示分数的时候,我们总会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些物品看作一个整体。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教师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感知关系

(一)活动一:拿铅笔

1、拿铅笔:

师:首先,我们进行一场小小的比赛,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文具袋,请听清比赛规则,请大家分别拿出每盒铅笔总枝数的1/2。师:大家想一想应该怎么拿?先采访部分学生。比赛开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然后迅速举起来。小组汇报,汇报你们小组拿出了几枝铅笔? 板书:

2、提出问题: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想提什么问题呢?(大家拿出的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为什么呢?)师:他们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1/2,可是拿出来的铅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

3、猜测:

想一想,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后全班反馈。

(我认为每组的铅笔总数不一样多。2组的和5组的是一样的。)师:现在大家的意见认为是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不一样。是不是这样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来看一看:

4、验证: 师:现在每组的代表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告诉大家每个盒子里铅笔的总支数到底是多少支?

观察这一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5、小结:

原来是盒子里的铅笔总数量不同造成的!一盒铅笔的1/2表示的是把这盒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所以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师: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是)

(三)活动二:说一说

带着新的认识,我们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看的书一样多吗?

师:小刚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同桌交流。

现在你觉得谁看的多呢?为什么?

生:不一样多,因为一本书厚,另一本书薄,两本书的总页数不一样,所以他们的1/3也就不一样。

师:那么哪本书的1/3页数多呢? 生:厚的那本。

师:你同意吗?为什么?

生:因为它本身的页数就多,而在同为1/3的条件下自然厚的那本书的1/3页数多了!

师:他说的对吗? 生:对。

师:谁能再说一说,看能不能比他说的更清晰准确。

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而你们正用实际行动完善自己的语言,使语言表达的更加清晰准确,老师真的为你们的进步而高兴。

学生汇报:因为的书厚薄不同,也就是总页数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师:请同学们再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明明喝了一瓶水的3/4,楠楠也喝了一瓶水的3/4。明明说:“我俩喝的一样多”。楠楠说:“我喝得比你多。” 它们谁说得对呢?

(四)活动三:画一画

好,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继续前行!老师这儿有一幅图案,(出示一张图片,用白纸遮着,白纸中间打开一个孔,露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老师这幅图案的1/4,那你能猜测出我这幅完整的图案吗?成功是一座山峰,双手闲着不动的人永远无法攀登!想成为成功的人那就赶紧行动吧,请大家打开练习本,试着画一画。

……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画得也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画得图案展示给大家看?

想知道老师的图案是什么样的么?打开课件。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虽然形状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是什么呢?都是由四个正方形组成的。

(4)师:你们的想法与众不同,看得出你们一定是一群肯动脑筋的孩子,那好我,我们来继续开动脑筋做选择吧:

一个长方形面积的4/5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的4/5相等,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

①长方形的面积大 ②正方形的面积大 ③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④不能比较

一个长方形面积比一个正方形面积大,这个长方形的4/5和这个正方形面积的4/5比较()

①长方形的面积大 ②正方形的面积大 ③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④不能比较

2、书上第5题;

3、现在你能替猪八戒解释了吗?

4、辩一辩:

师: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4,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师:大家分析的很有道理!如果以后遇到需要你帮助的人或者事,你会怎么样做呢?

师:今天回去以后把35页的“你知道吗?”读一读,感受一下分数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好不好?

5、你知道吗?

同学们,看完这个短片之后,你想说点什么?

(六)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分数又有了新的认识。

看来学好数学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精彩。这节课大家表现都不错,老师有几句感言送给大家: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第二篇:分数再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过程。

2、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分数知识充满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由分饼的过程引出假分数和带分数。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吧,今天他遇到了一些与分数有关系的难题。

猪八戒去化缘,第一天化到了1张饼,平均分给师徒4人,该怎样分?每人得多少张饼呢?”

师:猪八戒贪吃,把4份全吃了,他吃了几分之几张饼呢?

第二天化了3张饼,师徒4人平均分,每人应分多少张饼?

(板书)师:第三天,化得了5张饼,要平均分4份,每人应分得多少张饼?

(二)动手操作,创设新知

1、活动平均分5张饼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在确定自己分的策略可行的同时,寻找其他方法,使学生掌握多种分的策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分的策略不是主要的,而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每种策略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2、动手操作:让生小组4人扮演唐僧师徒四人,然后用5张圆片代替3张饼,动手剪一剪,分一分(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经历“假分数”、“带分数”的产生过程,并让学生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介绍分饼的方法。

第一种情况:小组演示每人先分一张,剩下的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再分,每人分到1张饼和 张饼,把它们合在一起。板书:

读作一又四分之一。

第二种情况:把1个圆片分成4份,5个圆片分成20份,每个人分5个 张饼。写成,然后把5个 张饼拼在一起就是1张和 张饼。

有的同学说还可以把5个圆片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每个都分成4份,每人拿5个 其实就是第二种情况.这两种分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帮助了猪八戒解决了难题。现在老师再填上几个分数如,我们四人分为一组观察讨论它们的特点,并对这几个分数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观察让学生总结特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分子比分母小的有(1)(板书)

分子比分母大的有(2)

(板书)分子与分母相等的有(3)

(板书)

第(1)组是真分数,第(2)、(3)组是假分数。下面我们再分组讨论一下这几组分数与1的关系。

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设计意图:通过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使生通过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重点,又使学生在学习中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举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例子。

黑板上还有一种分数 我们观察这个分数由几部分组成?生:两部分 由哪两部分组成?生:整数和分数组成。分数部分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生:真分数。(教师讲写法,学生练习。)那么 是不是带分数?

带分数的整数部分能不能为0呢? 不能如果为0就是真分数了。

回答问题并说举3个带分数。小结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特点。

现在我们认识了这些分数做一个猜谜游戏:考试作弊;考试不作弊 {各打一数学名词} 假分数、真分数

我们对待学习应一丝不苟,不能弄虚作假。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些分数,看看掌握的怎样?我们做几道练习题。

(三)(出示幻灯片)巩固练习:

1.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个,最大是()

分母是6的假分数有()个,最小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读出下面的分数,再把它们分别写在下面的圈里。真分数

假分数

带分数

3.涂一涂,画一画。有重点进行指导。(设计意图,练习结合情境展开,生动有趣,有挑战性。第1、3题都进一步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这样的练习,既注重了基础,又促进了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重点的把握。还有力于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分子比分母小

真分数:小于1

分子等于分母

等于1 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

大于1

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 带分数

本节课设计的意图

体现在三点: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如在教学刚开始利用学生喜欢的猪八戒解决难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帮猪八戒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激发了自己探究新知的愿望,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新知中。

第二,在操作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智慧往往从他们的手指间流露出来。对于较抽象的知识,安排形象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新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能使学生对新知形成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动手操作。例如,让学生动手来剪一剪,分一分,并产生了“真分数、假分数”概念,而且找出了“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这样教学,由于整个知识是学生自己借助于形象操作活动探究出来的所以大家易记易理解。

第三,注重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数学。教学时,在活动前我安排了小组讨论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其他同学说一说,在这一环节上,我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找到了多种分的策略。另外我在两个活动中我都安排小组合作动手剪、分、拼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篇:分数再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2、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3、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一、复习导入

师:咱们以前学习过分数,谁来说几个你知道的分数 ?生:½,¼等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1/2,1/2表示什么啊?谁能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说一说。生:把一个长方形、西瓜、正方形等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1/2。

师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以前咱们分的只是一个物体,今天咱们来分多个物体,再次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分数再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师: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生:苹果 师:有几个生:有四个,师:你能得到它的1/4么?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师:在数学上我们用一个圈把这4个苹果圈起来,表示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一起读一遍

师:在练习纸上先用虚线分一分,再涂出其中的一份,表示出这些苹果的1/4

汇报生上来展示: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生:把这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1/4表示。谁做对了,举手,做错的同学说说你错在哪了?

小结:我们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些苹果的1/4 师: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生:平均分成了4分。师:1呢?生:其中的1份。如果取2份呢?用哪个分数表示?三份呢?4份呢?生:就是1,代表一个整体

2、改变苹果的个数,再次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师:刚才我们分的是4个苹果,现在苹果的数量改变了,我这有8个苹果,你能得到它的1/4么?

师:我们把这8个苹果也用一个圈把它圈起来。表示把这8个苹果看作?生:一个整体在练习纸上试着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这8个苹果的1/4

师:谁来到前边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生1 :我们把这8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4份中的1份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对比分析,总结提升

师:刚才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1/4表示,现在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还是用1/4表示,那我就有点不明白了,这1个苹果和2个苹果怎么都可以用1/4表示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生:个数不同师:什么个数不同生:苹果的总个数不同。师:苹果的总个数不同就是什么不同?生:整体不同。但都是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是这些苹果的1/4

师:如果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16个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100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不知道多少个一大堆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你有什么发现?生:不管有多少个苹果只要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板书: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师:(课件)下边我们再来做个小游戏 我这有一些小棒,你们猜猜一共有几只?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把这些小棒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1份是1根,6份就是6根,三次都是六分之一但数量不同。

4、改变学生的人数,深入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师:想一想,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生:1/2

师:那我又点不明白了,同样是4个苹果,为什么上面的每份用1/4表示,下面每份用1/2表示呢?

小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板书)

巩固练习(课件)

1、填一填,说一说

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在每个图里图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生展示 师:为什么分的不一样,却都是这些图形的1/2

4、教师出示两盒外包装一样的铅笔

师:“这里有两盒笔芯,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拿出这两盒笔芯的1/3.师:“你们准备怎么拿呢?”生:“我准备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3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3

师: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讲台前的两位学生打开铅笔盒,认真地数着,其中一位学生举着3支铅笔,另一位学生举着4支铅笔。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不一样。”“他们拿出的支数不一样多,一个是3支,一个是4支。

师:谁拿得是正确的?

生: “会不会有人数错了。”一位学生一副疑惑的样子。

师:“数错了?这也有可能,你能上来帮助数一数吗?”这位学生上来把两盒铅笔数了一下,判断两位同学拿的都是对的。师:“看来,没有数错。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3,拿出的铅笔支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生汇报: “我们认为两盒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他们两盒铅笔的数量是不同的,我猜一盒是9支,另外一盒是12支。”

师“这两位同学的意见认为是总支数不一样,大家都同意么?

师:请台上的两位同学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全班同学总支数是多少,1/3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师:谢谢你们两个,大家说的都很好

师:这里我们把总支数看成一个什么?生:整体 师:那整体不同,它的1/3就?生:不同(板书)

5、(课件)师出示一幅图文型的情境图师:观察这幅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两个小孩各拿一本书并有对话,小林:我看了这本书的1/2,小明说:我也看了一本书的1/2。图中的问题是: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师:“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想一想,小林和小明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出一本书厚,另外一本书薄,两本书的总页数不一样,它们的1/2也不一样多。”

师:“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在这个情境中,‘书的总页数不一样多’这个信息是通过图的形式告诉我们的,你很善于从图中找出这样的数学信息。”

6一个图形的1/4是 一个长方形,请你画出它原来的样子.师:为什么这么多种画法都可以呢?

师:同学们的作品非常精彩精彩,能从其中看出你们的智慧,现在增加点难度。还是这个长方形,如果它表示的是一个图形的2/5,你能画出它原来的样子么? 生展示,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先把2/5分成1/5,再画出五个这样的形状就行了。

板书

分数的再认识

平均分 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整体不同它的1/3就不同

教学流程

1、平均分4个苹果 板书 一个整体

2、平均分8个苹果,16个,20个,100个,不知道多少个一大堆 板书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3、猜一猜 4、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板书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5、练习到第3题涂颜色

6、猜笔芯

7、猜图书

8、画图形

第四篇:分数的再认识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再认识》教案设计与

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35分数的再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22支铅笔、18块糖果、分数条、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12个完全一样的基本图形(涂上色的)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熟悉整体

师:上课前我先给大家出个谜语,请大家在我的描述中进行快速抢答:它分上下部分,中间有一条横线隔着„„

师:对!这就是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课前大家已经复习过以前的知识了,这节课我们来再认识一下分数。

二、组织活动,体验新知

出示三个盒子,分别装有8、8、6支铅笔。

师:这里有三盒铅笔,你能不能从每一盒铅笔中分别拿出整体的1/2?请三名学生到前面准备拿铅笔。

现场组织活动:(请三位同学分别从一堆铅笔中拿出。结果三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两位学生拿出的是4支,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支)师:咦?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生:他们拿出的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为什么呢? 师:真的哦,我的要求没变,他们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1/2,可是拿出来的铅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对三人)你们是不是拿错了,请这四个同学交叉检查一下。

师:真是奇怪,他们都拿对了,可我的要求也确实没变呀,怎么回事呀?你们能猜猜吗? 学生交流。

师:大家都认为是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那你能估一估每一盒中各有几支铅笔吗?

师:想知道你们猜对没有吗?好,现在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告诉大家每个盒子里铅笔的总支数到底是多少支? 师:哦~~ 原来是盒子里的铅笔数量不同造成的!看到这个结果,你想说什么?(板书: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师:为什么生1和生2取出的都是4支呢? 板书: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相同)。你也试着验证一 2

下吧!

请同学们将自己笔袋里的笔拿出二分之一,同桌比较一下看一样多吗?为什么会这样?

三、创设情景、深化认知

1、师:淘气和小明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课件)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师: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吧!

2.师: 我有两盒糖果,一盒有10块糖,另一盒有8块糖,准备将其中的二分之一作为奖品分给同学,你会拿哪一份呢?为什么? 3.画一画

出示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是小正方形,请画出这个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后,学生自已画,并展示作品(3)课本35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填写,展示,选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师:能吃完一个月饼的四分之一的同学请站起来?你们确定吗?不要吹牛哦!师课件展示申请吉尼斯的月饼

师:你能吃完这个月饼的四分之一吗?惊呆了吧,那你们想想应该怎样说才不会让人钻你说话的空子呢?

(5)分析帮助汶川地震中受灾地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新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有这么多的收获,看来学好数学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再认识分数的完整意义。因此“分数的再认识”不是初步认识整体“ 1”,而是对整体“ 1” 的再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懂得整体“ 1” 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学生对整体“ 1” 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所以本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验到同样拿出整体“ 1” 的几分之几,但是由于整体“ 1” 不同,拿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整体“ 1” 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 1” 的大小。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拿铅笔”、“比一比“、“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 1” 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拿铅笔”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第五篇:Z分数再认识

解决问题练习题

1、科学家研究表明,10000平方米的森林在生长季节每周可吸收6.3t的二氧化碳。森林公园有50000平方米的森林,8月份这片森林一共可以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

2、在一次智力测试中,小明共做了20道判断题,他每答对一题得5分,每答错一题倒扣2.5分,已知小明得了85分,他答错了几道题?

3、一个直角梯形,若将它的下底缩短2厘米,面积将减少6平方厘米,而且正好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4、小明喝了一瓶果汁的1/3,弟弟喝了剩下果汁的1/2,他们喝了一样多吗?为什么?

5、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28,如果分子减去2,这个分数就等于1。原分数是多少?

6、有分母是10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各一个,它们之间的大小依次相差1/10,这三个分数分别是多少?

7、一个带分数,它的分数部分的分子是11,把它化成假分数后,分子是31。这个带分数是多少?

8、80g盐水中含13g盐,盐是盐水的几分之几?盐是水的几分之几?

8、一个假分数的分子是55,把它化成带分数后,整数部分、分子、分母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求这个数。

10、小英家养了7只鸭子和15只鸡,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分之几,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下载分数的再认识(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数的再认识(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数再认识说课稿

    《 分数再认识》说课稿平泉县小寺沟中心小学 刘敏 【说教材】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中第一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

    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35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

    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 设计思想: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

    1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列表法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并在操作中发现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所表示的......

    分数的再认识反思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分数与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只有学习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学生才能比较全面理解分数的概念。......

    分数的再认识[5篇]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63--6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

    五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案 小满镇王其闸小学 白克礼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第34、36页 。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

    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与直观操作,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