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急救包的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课 题:《急救包设计》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课 时:2课时(本课时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急救包的用途和功能,进而探究并学习急救包的设计理念,学习设计简单的设计图画法。
2.通过观察分析急救包的功能和用途,通过教师总结、示范了解正确的设计要点,能将自己的想法设计成具有功能性的急救包。
3.培养学生关注急救包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安全急救的意识、保护自己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急救包各部分的设计意图及功能,用简单设计图的方法设计一款实用的急救包。
教学难点:设计急救包的要美观、实用。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资料、美术书、画纸等。
学生:急救知识调查单、图片资料、彩笔、铅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教师:课前我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做了一个关于“遇到危险你会想到什么?”的调查,调查的人群是学校的30名同学,现在就请你们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吧。
学生上前汇报。
教师:我也做个同样的调查,不过我调查的人群和大家略有不同,他们是医生、消防员、登山运动员、还有我的家人和同事,共计30人。我调查后他们给了我这样的一个答复。(黑板演示背包设计图)就是这个不太起眼的背包。
教师:有谁知道这个背包是干什么用的? 教师出示设计图中的急救包。
教师总结:这是生活中登山专用的登山急救包。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急救包。教师板书:急救包设计
二、新授:(10分钟)
1、分析急救包的作用:
教师:急救包有多大的作用呢?咱们来看看下面的这短片吧,相信大家一定会明白的。
教师出示视频,边放视频边讲解。(出示各种危险情况的情景)
教师:在看短片的基础上,再请同学们打开美术书第28页,我想现在你一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专业人士向我推荐急救包了吧!
教师总结急救包的用处:
急救包是装有急救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等的小包,在人们出现意外情况下应急使用的救援物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使用对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不同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家用急救包、户外急救包、车用急救包、消防急救包、地震急救包等。
教师出示各种急救包:(如下图)
登山急救包 消防急救包 家庭急救包 车用急救包 地震急救包
2、了解急救包的结构:
教师出示急救包内部机构的短片:
教师:每一种急救包里面配备的急救用品都一样吗?下面就请学校乔大夫通过示范短片向大家介绍急救包内部急救用品,请你仔细看这些急救包里面一样吗?(短片中乔大夫的介绍只有动作没有语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
教师将短片中涉及的急救包进行展示,学生分析。
学生说出哪种急救用品,教师便在黑板上进行这些急救用品的简单画法,为学生创作做好铺垫。
教师通过图片资料进行总结:根据环境和适用人群的不同每一种急救包中配备的急救用品各不相同。
3、分析急救包的材质:
教师:急救包根据使用的地点和具体急救用品的要求,急救包使用的材质也是不同的,请同学们以小组研究的方式,研究每组的急救包都是什么材质的,为什么不同的急救包材质会有所不同?如果改变急救包的材质可以吗?
小组进行汇报:
4、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力:
教师出示一组急救包的设计效果图,开拓学生的思路:
教师:在收集急救包的图片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组急救包的设计,觉得很与众不同,很想让大家看一看。(教师出示设计图)
教师出示根据设计图制作的急救包,请学生欣赏。
教师介绍:这个急救包是伦敦设计师Gabriele Meldaikyte设计的,重温急救包,让它更便于使用。该试剂盒被分为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用于专门特定类的损伤。
小组讨论:根据使用人群和应急用品的使用会选择不同材质。我们学校出于对同学们的安全考虑防患于未然,想请专业制作部门制作一批符合孩子们在校或学生活动时使用的急救包,但做成什么样子的却成为了老师们的困惑,既然大家对急救包有了刚才的了解,老师想利用这节课请小组合作思考对急救包进行设计,可以设计成什么样子呢?
小组讨论,进行汇报。
5、急救包设计方法:
教师:各小组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怎样才能设计出急救包呢?设计过程应注意什么呢?(教师示范方法)教师示范:
教师边演示方法边进行说明:
(针对设计的具体指导,使学生了解设计图的正确表现方法。)
三、艺术实践:(18分钟)
实践内容:小组合作完成急救包的设计草图。
实践要求:1.设计有心意。2.尺寸合适,符合要使用的人群。3.功能标注清晰。
四、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主要从急救包的外形和功能上进行指导,内部结构合理、实用。
五、展示方式:
展示方式: 产品推介会 推荐方式:我为自己的设计做产品背书。
六、评价:(4分钟)
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来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产品背书,从设计的新意、设计的理念、设计的功能三大方面进行分析推广。
评价方式: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七、拓展:(1分钟)
教师出示用马克笔上色的设计稿。
教师:马克笔通过色彩由深到浅,有冷到暖的颜色过度,通过笔触一点一点渗透叠加起来,展现了设计搞的明暗关系、干净利落。我们下节课一起共同学习如何运用到马克笔进行设计稿的上色。
板书设计: 急救包设计
教师范画
各种急救用品
第二篇:《利用999急救包急救》教学设计
课题:利用999急救包急救
一、课题的提出
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于2001年5月18日开通以来急救各类患者两百余万人次,协助政府为北京市市民提供了医疗急救保障。999急救中心现有急救站点130个,全部由中心垂直管理,999急救的中心就在我们实验二小地处的清河地区。
本学期开学典礼,学校特别邀请999急救中心的贾嘉主任、程艳芳副主任一同参加。贾主任热情地为师生们介绍了999紧急救援中心的社会性质和服务功能。同学们了解到: 999紧急救援中心是协助政府为北京市市民提供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社会救助的医疗组织。大会上,999急救中心还为实验二小全校同学每人赠送了一个安全自护急救包和《安全急救手册》。小巧的急救包红艳艳的,充满的是999急救中心叔叔阿姨们满满的关爱与呵护。校长代表全体师生向999急救中心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并郑重提出:本学期还将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自护体验活动,同学们将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关于安全自护的相关知识,从小学会安全自护、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快乐幸福每一天。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收到急救包至今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为了了解急救包的使用情况,对全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结果令人欣喜,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于急救包的态度
这段时间班上90%的学生使用过急救包;学生以及家长都认为安全自护急救包很有用。所有家长都教过孩子如何使用急救包中一些急救物品,如:温度计、创可贴、纱布片、消毒棉签等。其中有一位家长教了孩子所有急救物品的使用方法。
(二)关于急救物品使用较好情况
使用最多的是创可贴,会在手指划伤或者腿磕伤时使用;在使用创可贴时,一些同学会事先使用一次性酒精棉片或者消毒棉签;有几位学生使用绷带或者纱布片与胶布搭配使用处理擦伤;偶尔发烧时会使用温度计。
(三)在使用方面学生存在的问题
60%的学生明确指出不会使用三角巾,其次就是医用弹性纱布和脱脂纱布片的使用方法不清楚。
另外创可贴的使用最普遍,但使用起来学问也不少,学生应该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
根据以上学情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可贴、三角巾、弹性绷带、脱脂纱布片等急救物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自我急救和互救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咨询医生、亲身实践等体验活动,不断了解急救物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启发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通过多种方法获得更多的急救知识、提高急救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学生使用急救包进行自我急救的意识,体会互救的重要性,进一步体会999急救中心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
了解创可贴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掌握创可贴的正确使用 方法。
五、教学难点
掌握三角巾的正确使用方法。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
1、开学时,999急救中心的叔叔阿姨送给我们每人一个急救包,大家都使用过吗?
2、通过课前小调查发现,急救包中的有些急救物品虽然不陌生,但同学们却不知道该怎么用。今天,我就一起学习急救物品的使用方法。过渡:急救包中,大家最常用一定是创可贴了。大家都会用吗?
(二)学习方法,动手实践。
1、创可贴学问大
(1)判断以下情况能否使用创可贴?你知道为什么吗?
(能用的画“√”,不能用的画“×”)①小明被100摄氏度的开水烫伤了,烫伤面积不是很大,但是红肿得厉害。他能使用创可贴吗?()
②小刚练习滑板时擦伤了,他习惯性地贴一片创可贴。这样处理正确吗?()③丽丽被裁纸刀划伤,她能用创可贴止血吗?()
④雕刻家一不小心左脚踩在竖起的锈钉子,扎进去足有1厘米多。在徒弟的帮助下拔出钉子后,她止血后能贴上一张创可贴吗?()
⑤小红被小猫抓伤,伤口有5厘米长,渗出血珠了。他能贴创可贴吗?()小结:伤口浅又小,创可贴作用秒;
若是擦伤了,碘酒消炎暴露空中好; 伤口深、被火烧或是被狗咬,就要把医生找。
(2)学习创可贴的正确使用方法。
同学们说说平时是怎么使用创可贴的?我们来看老师演示和图示: 【止血】先用棉签轻轻按压伤口止血;
【消毒】止血后,用碘酒棉签在伤口处擦拭消毒,擦拭的顺序以口为中心,由里向外擦,不要来回擦,这样伤口容易细菌感染;
【包扎】伤口清理干净后,先将有药的部分对准伤口,手不要接触有药的部分,将创口贴缠绕好,不要过紧。你也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更防水,更自如。
【更换】创可贴应一天一换。创伤处无需接触外物时,把创可贴揭掉,让伤口自然通风。(3)请同学们任选一种自己试一试。
小结:用前要消毒,由里向外擦,一天换一个,揭开通风好。
过渡:小的伤口我们可以使用创可贴,遇到大而深流血很多的情况我们应该及时去医院。但是,去之前我们要处理一小伤口,就要用到急救包中的纱布和绷带了
2、弹性绷本领大
(1)看幻灯片了解纱布和绷带的使用方法。
先在伤口上盖上干净的纱布块。然后用绷带用力扎紧打结即可。(2)师生配合,演示用绷带包扎的方法。(3)两人一个小组,亲自实践。
小结:伤口大,流血多,纱布盖,绷带绑。
过渡:急救包中,同学们最不熟悉的就是三角巾。今天我们来认识认识它。
3、三角巾显身手
(1)通过课前查阅资料或者询问医生,你知道三角巾有什么用吗?
预设:受伤面积大,流血过多,或者骨折时,可以使用三角巾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减少疼痛。
(2)医生讲解要领并示范。(三角巾的使用方法很多,在仅介绍两种简单、常用的包扎法,三角巾小悬臂带包扎法和三角巾大悬臂带包扎法。)
三角巾小悬臂带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达成带状吊起前臂的前部(不要托肘部),适用于肩关节损伤、锁骨骨折。三角巾大悬臂带包扎法:
a.伤臂弯成直角放在三角巾中部,顶角对着伤臂的肘部。b.两端在颈后或侧方打结。(不能打在颈椎上)。c.将三角巾的顶端往前拉,把顶端卷曲在手肘外侧打结固定。d.手肘关节略向上(小于90度),手腕不可下垂,露出指尖。
(3)两人一个小组实践,老师和医生巡视,指导。小结:三角巾,方法多,多练习,才应急。
(三)重温过程,安全教育。
1、我们今天学习了急救包中哪些急救物品的使用方法?我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和方法的?
预设:创可贴、纱布、绷带、三角巾以及棉签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医生、亲自实践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
2、在安全自救的时候,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完成的,你明白了什么?
预设: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在遇到意外伤害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自救还可以互相救助,这样会节约急救时间,降低危险。遇到较严重的意外事件别忘记拨打急救电话999。
3、总结:
安全自救和互救的方法还有很多,今后我们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掌握更多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降低意外伤害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其实,最好的方法是防范于未然,增强安全意识,让自己平平安安。板书:
利用999急救包自救与互救
创可贴 纱布 绷带 三角巾
查阅资料 请教医生 动手实践
第三篇:第一次培训-急救包药品使用
急救包药品使用
——第一次医疗培训
1、风油精: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蚊虫叮咬,晕车不适,腹痛,止瘙痒等。(防中暑感冒,用该品涂搽人中、太阳、印堂等穴位)(对于去除家具上的不干胶贴,除修正液也有很好的效果,瓶盖宜拧紧,以防止药物挥发)外用涂于患处即可。但必要时也可口服,内服:每次4-6滴,一般稀释在%1以下,儿童减半。有报道成人因长期服用本品而成瘾,应引起人们注意。
2、驱风油:活血止痛,用于伤风喷嚏,鼻塞头痛,舟车晕浪,关节痛,跌打扭伤,肌肉酸痛,蚊虫叮咬。外用。
3、活络油:用于肌肉酸痛、风湿骨痛、扭伤、关节炎痛、蚊虫咬伤、扭伤肿痛、手脚肿痛、腰腿筋痛、骨刺、坐骨神经痛。外用擦药,不可作内服用,不可触及口腔及眼睛粘膜。
4、万花油: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轻度水火烫伤等。
5、正骨水:用于跌打扭伤,各种骨折。但骨折或脱臼者必须将患骨复位后,方可敷药。如果患处皮肤破损,应先止血,然后搽于周围,不能搽入伤口
6、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肌肉酸痛及
湿性关节疼痛等症。一般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一日3—5次。遇到较严重的,要先喷云南白药气雾剂保险液,若剧烈疼痛仍不缓解,间隔1—2分钟重复给药,一天使用不得超过3次。喷云南白药气雾剂保险液间隔3分钟后,再喷云南白药气雾剂。
7、紫药水:致癌,不建议使用。禁用
8、红药水:含有汞,不建议使用。淘汰
9、绿药膏:用于轻度烧伤、创伤及蚊虫叮咬引起的各种皮肤感染。止痛止痒。
10、京万红烫伤药膏:用于中、小面积烧烫伤创面。对一般烧伤,经清洗创面后可直接敷药或敷一层含药纱布。
11、生理盐水:(可提问:0.9%氯化钠水溶液)常用于清洗伤口,由于它的渗透压值和正常人的血浆,组织液都是大致一样的,所以也可以用作身体的补液,如果大家在运动中大量出汗,可以喝一些生理盐水。
12、冰:发烧、磕碰或运动损伤时,冰敷扭伤,擦伤部位,可以缓解一些病症。
13、葡萄糖:它能讯速增加人体能量、耐力、可用作血糖过低、感冒发烧、头晕虚脱、四肢无力及心肌炎等症的补充液,对癌症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14、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时只能放在舌下含服,不能吞服。每次半片到一片。合格的硝酸甘油不但应溶化得快,而且含在舌下要有烧灼感,这也是药物有效的标志。一般少用到。
15、酒精: 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用于包括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的脱碘等。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能大创面消毒。
(有人提问时可答:有人以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错误的。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而杀死细菌。但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95%的酒精用做燃料医疗单位常需使用酒精灯、酒精炉,点燃后用于配制化验试剂或药品制剂的加热,也可用其火焰临时消毒小型医疗器械。)
16、碘酒:(碘酒也叫碘酊,碘和碘化钾的酒精溶液。)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不用于伤口,因为碘酒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大,能灼伤皮肤和粘膜,使用后皮肤发泡和脱皮,涂在破损伤口上疼痛较剧。所以,碘酒不宜直接涂在破损伤口。而且当皮肤用碘酒消毒后,一定要用%75的酒精脱碘,所以用碘酒消毒已经遭到淘汰了,现在是提倡用碘伏。何谓“碘伏”,请看一下介绍。
17、碘伏:手术前皮肤的消毒剂.烧伤、冻伤、刀伤、擦伤、挫伤等一般外伤,用碘伏消毒效果很好。由于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因此对皮肤,粘膜,伤口的刺激性较为轻微,建议外用。
补充:碘伏不是碘酒,碘酒又叫碘酊,浓度较高,最好用碘伏消毒。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酮(Povidone)的不定型结合物。聚乙烯吡咯酮可溶解分散9%~12%的碘,此时呈现紫黑色液体。但医用碘伏通常浓度较低(1%或以下),呈现浅棕色。
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也可用于手术前手和其它皮肤的消毒手、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以及阴道手术前消毒等。
烧伤、冻伤、刀伤、擦伤、挫伤等一般外伤,用碘伏消毒效果很好。由于与碘酒、酒精相比,碘伏引起的刺激疼痛较轻微,易于被病人接受,而且用途广泛、效果确切,基本上替代了酒精、红汞、碘酒、紫药水等皮肤粘膜消毒剂。此外,低浓度碘伏是淡棕色溶液,不易污染衣物。
医用碘伏常见的浓度是1%,用于皮肤的消毒治疗可直接涂擦;稀释两倍可用于口腔炎漱口;0.3~0.5%的碘伏用于外科手术中手和其他部位皮肤的消毒;稀释十倍可用于阴道炎冲洗治疗。
禁止与红汞等拮抗药物同用。碘伏原液应该室温下避光保存。
碘酒和碘伏的区别在于:碘伏使用时不需用酒精脱碘,价格稍贵。(如果有人问,为什么碘酒需要脱碘,而碘伏不用?其实碘伏是加了酒精的,碘伏可以直接用到黏膜上消毒.没有太大的刺激.碘伏对皮肤无损害,属于中效消毒剂.碘酊就不可以直接用于皮肤表面,还要用酒精脱碘.碘酊对黏膜有损害,属于高效消毒剂.)
18、双氧水:常用于伤口消毒杀菌,双氧水的性质很不稳定(存放时间稍长就会因氧化而失效。不用于眼睛(会造成严重之伤害及有目盲之可能性,此症状可能历时一周或更久才出现。)
用法:使用双氧水时,通常是先倒出一小部分,然后再倒适当的量于伤口上,这时它会产生很多气泡,我们要用脱脂棉棒清理掉这些气泡,然后反复消毒三到四次,至不再产生大量气泡。注意:棉棒使用一次后就要换掉,不要重复使用;倒出来的双氧水不可重新倒回原瓶中,而且,使用时,尽量不要让其在空气中暴露太久,否则,双氧水会很快失效,开封的双氧水,要尽快用完,放太久会使其变质的。
19、创可贴:用于较表浅,伤口整齐干净,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起到暂时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但是应该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5小时之内)。
20、三角巾:头部,眼睛,面部受伤可用于包扎,避免细菌侵入,还能用于固定夹板,悬挂手臂。
21、绷带:用于包扎伤口,压迫止血。
22、脱脂棉:又称药棉,经化学处理去掉脂肪的棉花,比普通棉花容易吸收液体,是卫生用品。用于酒精消毒和创伤面的拭洗与敷贴。
23、医用酒精棉片:用于伤口的强力消毒等急救之用。
第四篇: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预案)修改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如果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平铺直叙,学生难免在上课过程中思想不能集中,要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必须在一节课中设计若干个兴趣高潮,而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有效的激起高潮的手段。下面就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精心布局,设计谜语游戏情境激趣
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地图”一节时,给学生出示一条谜语:“有山不见一棵树,有地没有半分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在讲述“大洲和大洋”时用学生传递塑料地球仪游戏,要求学生记住右手大拇指接触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最后统计触摸陆地的人数和触摸海洋人数和比例,并说明触摸次数越多,最终触摸海洋和陆地的人数比越接近“7:3”,然后提问为什么?(海陆的比就是7:3,这与数学中的概率问题有关)。
二、挖掘教材,合理开发故事情境激趣
一些真实、生动的故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若将其编排到地理教学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寒潮”一节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10月2号称“台风”的德军大举侵略苏联。苏军派出一支训练有速、准备充分的西伯利亚军队(为什么派西伯利亚军队),他们身穿白衣,手拿白色武器,向敌人猛扑过去,不到数日,德军损兵折将100余万,“台风”大败。苏军的“天兵天将”是严寒,原来苏军根据气象综合预报,得知这年冬天特别寒冷,低达一50℃,(气温下降幅度如何?)德军没有作防寒准备,头脑都冻僵了,完全失去作战能力。通过讲这个故事使学生明白了寒潮发生时间是秋末、冬季、初春。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猛烈南下,苏军利用了天时地利,大败德军。这样把故事的讲述与教材巧妙地统一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入竞争模式,创设竞赛情境激趣
好胜、想表现的心态使学生乐于抢先回答问题。在教学中,将竞赛形式巧妙地引进课堂教学中,适时利用竞赛能促使学生快速思考,使课堂兴趣盎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一条龙式。如长江、黄河两节的复习,按发源地、流经省级行政单位、注人海洋和全长编为两组系列题,由两列同学按前后顺序依次分答。此种方式,根据时间的长短,可多次重复进行。(2)“南北”竞赛式。把学生按教室方位分为均等的两部分,分别命名为“南、北方阵”。教师命题,“南、北”双阵抢答或分组必答。(3)选代表式。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几个组,每组各推几个代表。教师命题,各组代表抢答或分组必答,如果有不会的问题,可先由本组同学答,不会再由其他组的同学答。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激趣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趣味、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现代多媒体技术可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使课堂由单一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调,拓展学习的空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表具有形象、直观、易懂、信息量大等特点。如在讲授七年级《天气与气候》中的“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时。首先教师出示“卫星云图”照片,这是一张色彩十分清晰的图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后老师让学生根据颜色判断天气情况,导入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图文结合,师生互动,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寓教于乐。
五、加强学科渗透,融合学科知识创设情境激趣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仅停留在让学生看教材、看插图、死记硬背的水平上,可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迷人风光、异域民族的独特风情等,用清晰、明快、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学素养进行讲述,作到情真意切,又注重了学科间融合,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例如,讲解“长江三峡”时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我借助李白:“朝辞自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把学生带入奇妙的意境。这样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她们学习的兴趣。
六、走近生活,创设社会生活情境激趣
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应该走近生活,联系生活和社会热点,重视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融入课堂学习。如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人口》时,讲到人口过多带来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联想自身周围谈谈,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从学生亲身经历与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引入,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等,都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时”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地表和探索太空的历程,当时正值“神舟七号”发射之际,我就利用这一个热点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让了解“神舟七号”的同学来介绍有关知识,然后同学们提出问题,最后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人类探索太空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七、走出课堂,创设实践活动情境激趣
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既学会了新知,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又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讲授“中国行政区划”一节,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各省、市、自治区的形状、位置、行政中心、简称,确实难度很大,于是我让学生课下自制政区拼图,涂上不同颜色,用剪刀剪下来拼好,把次序打乱再拼,看谁做得准确、漂亮。待学生们把拼图拿上来一看,真是五颜六色,所用材料五花八门,大小不一。有一个叫丁莉的学生,她做的拼图就像墙上挂的中国政区图一样大,醒目极了,直接可以作教具用,这节课让他们自由拼图中度过,学生们很轻松、很愉快地记住了本节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地理是一个长远而又常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教师共同不断探索。
第五篇:教学设计
《简·爱》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感受书中文字的力量,人物的魅力。
2、激发学生读名著的热情,让学生学会读书,爱上读书。
3、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积累好词好句。
4、深入小说主题,点名中心思想。
5、在阅读中受到启发,讲讲自己在阅读后的思考与感悟。
二、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夏洛蒂.勃郎特,英国女小说家,生于贫苦的牧师家庭,曾在寄宿学校
学习,后任教师和家庭教师。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寄托了她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她另有作品《维莱特》(1853)和《教师》(1857),这两部作品均根据其本人生活经历写成。夏洛蒂·勃朗特善于以抒情的笔法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2、小说内容: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
色彩的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3、让学生划出阅读中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并用旁注的方法解读精彩的原因。
4、做好读书摘抄卡片,并能就某一个细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深层次的思考。
5、提出疑问,共同探究:
(1)简·爱身上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2)《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其中“二重奏”是指什么?
(3)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试结合这部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4)读了《简·爱》后你最喜欢/敬佩简·爱性格中的哪一点?为什么?
(5)判断: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热情奔放、敢作敢为又极具同情心。他虽
然生长在富贵家庭,却不是那种不学无数的纨绔子弟。对或错
6、交流心得: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并能联
系生活实际,把这种人生感悟内化成自己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与同学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且能够深入的思考问题,我们彼此学习我感到很高兴。《简·爱》这本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是人的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埋没爱情。《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