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和创设的情境,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换位思考的内涵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换位思考的实质。
教学难点: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教学过程:
【发现问题导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厢式电梯。
问题1:为什么电梯四周要安装反光不锈钢板或镜子?
学生活动:发挥联想,思考问题,举手回答。
教师小结:除了同学们说的作用以外,这几面镜子在设计之初被电梯设计者还赋予了一个特殊的使命:设计者考虑到坐轮椅的残疾人在狭小的电梯里转向不便,特意在电梯里安装了这几面镜子,以便这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不用费力转向,也能从镜子里看到所到达的楼层。
(二)课件展示:电梯楼层按钮。
问题2:电梯里除了传统的纵向排列按钮外,为什么要有这种高度较低的横向排列按钮呢?
学生活动:发挥联想,思考问题,举手回答。
教师小结:这种按钮是专门为坐轮椅的残疾人设计的。从一部小小电梯的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电梯设计者考虑到了有不同需要的乘客要求。这就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为他人着想,我们称之为——换位思考。
【走进生活进行新课】
活动一:关注社会。
问题1.身边哪些事情能让你感受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说明这是谁为谁着想?
学生活动:列举身边体现换位思考的事例。
课件展示:我们身边的“换位思考”。
①公交车爱心专座、到站提醒:乘客朋友们,××站就要到了,下车的乘客请您做好准备。下车后请走人行道,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②饭店卫生间门口“小心地滑”的警示标牌;③河提上的警示标志:此处水深,请勿游泳;④肯德基一高一低的洗漱台;⑤新华书店的温馨提示:亲爱的顾客朋友们,在您看书的同时请您照看好自己的财物,祝您在新华书店购书愉快!⑥公园里的无障碍通道;⑦人行道上的“盲道”
问题2.听到或者看到以上的这些设施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教师小结:可见换位思考充满着浓浓的关爱,能让我们感到他人的善意,感到社会的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活动二:留意生活。
苏小东从小身材较胖,身高也不高,于是同学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小冬瓜。
问题1:同学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经历?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实际生活,说说由于他人不恰当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不便、尴尬甚至伤害。
教师引导:同学可能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被人恶搞。比如:你的名字被人用侮辱性的语言写在课桌上;由于身材、外貌和某些特征被同学们取了绰号;被故意悄悄躲在楼梯口的同学吓了一大跳;你原本结实的座椅,被值日生偷偷换成松动的椅子了;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复习资料不翼而飞„„
学生活动:回忆体验当时的心境。
教师总结:显然,他人的上述行为都会给你带来不悦。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有些同学只图自己的一时之快,或许没有恶意,但却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也就是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在我们口诛笔伐他们之前,我们先想想下面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对别人做过类似的事情?应不应该那样做?为什么?
学生活动:反思自己生活细节,得出结论,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可见,如果我们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换位思考,就是要做到自己不喜欢的事儿,就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就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活动三:身边琐事。
问题1:生活中,你有哪些事情非常渴望和周围的人分享?
学生活动:联系生活,谈谈各自喜欢而渴望和他人分享的事。
教师活动:对学生列举的事不加以评论,而是先观察其他学生反应,观察是否有与发言者有同样爱好者,是否有明显持反对态度的同学。请和该同学有共同喜好的同学举手示意。采访一位没有举手或明显持反对态度的同学。
教师小结:可见,我们换位思考,不仅仅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做到自己喜欢的,也不要想当然地就认为别人也喜欢,从而强加给别人。这也体现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正所谓:己所欲,勿强施于人。
活动四:校园一角。
小琳是这学期刚刚转入的新同学,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她虚心向同学请教,同学们也很热心地帮助她,期中考试她名列前茅。于是有许多同学也“慕名”前来请教,其中包括帮助过她的同学,可她总是敷衍搪塞,不愿帮助同学解疑释惑,生怕别人超过了自己,结果„„
请你续写故事结尾。
学生活动:沿着事情发展的脉络,开展合理想象,为故事续写结尾。
问题1:你怎样评价小琳这样的做法?
学生活动:对小琳的这种做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全面评价小琳的行为。小琳请教同学是一种要求上进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在自己进步以后,小琳却不愿意帮助别人进步,却是一种自私自利行为,没有做到换位思考。
问题2:我们之前讲过换位思考是不要把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而小琳没有强加给别人任何东西,那为什么我们还认定她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呢?
教师引导:虽然小琳没有把什么强加于人,但是,她没有为别人的发展着想,没有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援助,这也是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如果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小琳能够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我是她”,那么她就应该及时帮助有需要的人。
问题3: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要生存和发展,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请换位思考,别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发展。可见,换位思考不仅要做到不强加于人,还要做到在别人有需要时尽己所能帮助别人,正所谓: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
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还要帮助别人发展,这就是《论语》关于换位思考的另一种阐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师总结:如果我们时时处处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做到换位思考,那么,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过渡: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呢?换位: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和思考问题,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但是两颗心之间总隔着一道门,只有找到打开这道门的钥匙,我们才可能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那么打开心门的钥匙是什么呢?
活动五:寻找心灵钥匙。
1.情境创设:
当爸爸满脸疲倦回家时„„
小明:爸,你怎么才回来啊?!我饿扁了都!快给我做饭去!我要吃„
爸爸:你妈又出差了,我单位忙得要命。
小明:你这爸爸是怎么当的啊?!人家菁菁家的爸爸妈妈对菁菁可好了,她一回家就能吃上美味可口热腾腾的饭菜,人家的福气怎么这么好啊!
爸爸:你这臭小子,人家菁菁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平常还帮爸爸妈妈干家务,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
小明:是!别人家的闺女好!你叫她做你女儿好了!
砰地一声,小明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
爸爸:你„„
问题:为什么父子俩当时没有做到换位思考?
学生活动:然后根据情境,四人小组讨论,找出双方的不足,派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引导学生从父子俩对话人手,找出各自的不足。
教师引导:这次冲突很显然是由于父子俩都没有进行换位思考,没有找到打开心扉的那把钥匙。情景中主人公问题所在:
①父亲没有考虑到小明当时很饿,小明没有考虑到爸爸工作很累——不够体谅和理解
②你这爸爸是怎么当的啊?你这臭小子——相互指责,不够宽容,不够尊重
③人家爸妈好,人家孩子乖——相互挑剔,不懂得欣赏对方身上的优点„„
如果我们能把前面的“不”都去掉,换成“理解”“体谅”“宽容”“尊重”“欣赏”“赞美”,那事情又会是怎样的呢?”
2.角色扮演。
请一位同学扮演小明,老师扮演爸爸,再演绎一次。要求:用到板书上的品质,看看结果与之前会有何不同。
教师总结:我们要做到换位思考,首先要多一分欣赏、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换位思考在行动上的体现就是把这份爱洒向人家,用自己的善举帮助别人——与人为善
活动六:感受温馨。
1.课件展示:2011年1月30日《中国青年报》。
上海男子潘跃昀救起遭碾压的4岁女孩,并且送其到医院,垫付药费。当有人问他怕不怕被赖上时,他如是说:你没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坏人,但自己可以做好人。
问题: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你会如何处理?
学生活动:就此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会如何处理。
教师小结:我们不要因为网上放大报道的个别事件而磨灭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应该做一个不冷漠的好人。现在起,请不要吝啬伸出你善良的手。
2.课件展示:《爱心城市——宁波》。
旁白:2011年宁波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殊荣。宁波能获此殊荣,宁波爱心人士的善举功不可没。在这座城市里,一次次演绎了爱的传奇,宁波市民连续两年以集体身份荣获“浙江骄傲——最具影响力人物”。爱心浸润的城市里,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如沐春风。
【教师寄语课堂总结】
到这里,我们的课就到尾声了.但是我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紧握开启心扉的钥匙,多多换位思考,常常与人为善,我们的生命一定会更美好,我们的家庭一定会更和睦,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和谐!
【学以致用课后作业】
制作“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活动卡。
第二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万丽萍(江苏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交往品德; 2.能力目标: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方法。【教学重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方法。【教学难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方法。【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人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多帮别人想》 歌词:如果你和世界同成长,你的天空一定充满阳光,不要让伪装挡在关心朋友的前方,包容别人用你的好心肠;如果你用心帮别人想,每个明天都会充满希望,把所有封闭和冷漠的心摆在一旁,和我们一起欢唱„„ [设计意图]歌曲的节奏欢快,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上来,还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这节课的主题中,起到暖场、情感预热的效果,让我们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过渡:(展示孔子图片)这个人大家认识吗?(学生反应:孔子)他的两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反应:不知道,不清楚)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设计意图]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借助视频这种直观生动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视频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且孔子的这段视频也比较有趣,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学生的语文功底和古汉语词典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涵。[设计意图]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立”和“达”二字,学生凭借语文功底和古汉语词典基本能把握这句话的大致内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之间的相通性。这里要提醒的是思品学科中说的这句话的内涵是它传达的待人之道。过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孑l子的待人之道,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两条呢?来看看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活动一:生活在线 展示材料:细雨淅沥,秋风瑟瑟。车靠站,上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走进一个座位,打量了一番,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嘴里喃喃自语。原来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滴了几滴水,弄湿了椅面。她重选了一个空着的双人座位。入座时,随手把她那滴着水的雨伞放在了旁边的座位上„„ 角色体验:1.中年妇女为什么会“皱起眉头,面露不悦”? 2.她会“喃喃自语”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年妇女这个角色的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年妇女没有位子坐的糟糕心情,以及对把座位弄湿那个人的反感心理,为下面的小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小组合作探究:请你评价一下中年妇女的言行。学生活动(小组探讨,全班交流共享): 这个中年妇女也很没素质; 这个中年妇女不想别人把座位弄湿,而自己却把座位弄湿搞得别人无法入座——中年妇女没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引导:中年妇女为什么要把伞放在旁边的座位上? 因为顺手;因为放在地上会把伞弄脏,而放在座位上很干净。[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计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好的思维品质和发散思维能力;对把雨伞放在旁边座位上这一小事的深入剖析,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不想没位子坐就不要把座位弄湿让别人也无法入座,从而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感悟“光想自己,不想别人”带来的后果,继而认识到“立人、达人”的必要。过渡:刚刚我们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能不能施于人呢?继续我们生活中的故事。大家看过<家有儿女》吗?其中有一集是这样的: 活动二:好心一好事? 剧情梗概:小雪发现同班同学官海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就发动大家捐款。当小雪她们把辛辛苦苦捐来的钱送到宫海家后,却遭到了宫海的拒绝。宫海甚至声称要和她势不两立。猜猜看:为什么小雪的好心却没办成好事?(学生猜测或描述)播放《家有儿女》片段,揭晓答案 教师归纳:看来,己所欲,也不一定能施于人。所以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道德,而“己所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很容易地发现宫海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家里又穷又破,而小雪她们的举动没有考虑宫海的感受,把自己觉得好的想法强加在了宫海身上。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化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认识到把自己喜欢的强加于人,同样是对人的不尊重、不理解,拓展了课本的内容。过渡:不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施于人”,还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都可以浓缩为一句话,那就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案例和我们探究的结论,你能不能概括一下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关系,将这节课的知识建构起联系,让知识更加系统。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所谓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最根本的就是想人之所想,理解他人。过渡:那具体来说,该怎样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呢?这还需要大家帮助老师解决班上的两个问题。活动三:烦恼靠边站 展示本班学生的烦恼 烦恼1:期中考试第一天,同学a在班上大声地对答案,还手舞足蹈地说:“耶耶耶„„考得比班长好耶„„”,搞得大家很烦„„ 烦恼2:同学a和b是同桌。同学a说b经常会给她起绰号,如old black(老黑),意思是说长得太黑;同学b说a上课会讲话,影响他听课,而且还经常霸占他的“领土”„„ 小组合作探讨: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烦恼? 学生活动(体验感悟,小组交流,全班共享): 对于烦恼1: 在表达情绪的时候要注意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顾及他人的感受。可能有同学考得不好,第二天可能会因此受影响;班长心里肯定也会很不舒服,应告诉他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对于烦恼2: 给他们换座位; 他们应沟通,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他们争的都是一些小事,同学之间不要太斤斤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 同学a和b相互嫌弃,如果他们能互相看到对方的优点,可以相处得愉快一点; 同学朋友之间应学会欣赏、赞美、宽容,尊重我们之间的差异,加强沟通。教师小结归纳: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希望这几名同学能吸取大家的意见,让烦恼靠边站。其实,大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收获了换位思考的方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谅解他人,宽以待人;学会欣赏,摒弃挑剔。[设计意图]用发生在班级的真人真事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资源,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灵动;由于是真人真事,学生感兴趣,所以更能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群策群力解决自己的烦恼,不仅掌握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具体方法,而且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校园生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和思品课的德育功能;同时,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烦恼的方法,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活动四:换位思考,我能行!曾经,„„我没能换位思考,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次反思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不足,同时知道正确的行为取向,从而做更好的自己。环节三:齐唱歌曲,情感升华 齐唱《多帮别人想》,结束全课。[设计意图]学生边唱歌边回顾本课的知识,深化认识,情感升华;同时,与导入首尾呼应,增强了这节课的完整性。(责任编辑:王葎)
第三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2、能力目标: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难点:在实际交往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先学后教,先学后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
四、教学过程:
1、鼓励学生上讲台板书课题,给学生5分钟时间准备课前预习问题,准备上黑板展示。
2、学生分男女两组,依次上台书写自己准备的预习题,每个人写一题预习中你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题。
3、纠错:由学生纠正板书上的问题错误。(都有鼓励性加分)。
4、男女生分组交叉上台讲解问题。男女生交叉指定对方回答问题。上台学生可以选择ABC三种答题方式,A可以自由选择黑板上问题,可以加1到5分,B、由对方指定回答黑板上问题,可以加5到10分。C挑战对方或者挑战全班,可以加10到30分。(多种方式,千方百计激励学生表现自己,学会思考,聚精会神)
5、当学生在台上回答问题时,台下学生可以对台上学生的回答提出疑问,如果台上学生回答不好,台下也可以帮助回答,这些也都有加分。当台下学生不会问或者问不出问题时,作为老师的我准备了一些问题,来问,也随时准备帮助解答。我准备的问题当然要有高度。(老师要深入备课,这样既可以随时要对学生的提问,同时也准备把学生问倒,在问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师生都能得到提高。)
6、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解答基训上的2到3个题,以巩固所学。
教学反思:
第四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
4、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〇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从情感体验上,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
●〇板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理解、尊重、宽容和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〇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设计各种方法,导入新课。
1、建议一:创设情境,小品导入。(小品可以是书上的《取绰号》的小品,也可以是教师自编的,如《一支笔的“**”》
2、建议二:列举事例导入。可以是教师列举生活实例,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然后引导他们正确规因,提出课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建议三:启发导入。由教师讲述《电梯里的镜子》的故事,启发学生,引出课题。
根据主客观条件,教师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样,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使教学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有利于教师发挥个人的教学特长,体现教师教学风格和特色。
活动一:
七嘴八舌
出示事例,让学生讨论:下面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想?怎样做?(三个事例)讨论后教师分别出示三个“温馨提醒”,然后请学生结合学校中的情况说明“起外号”的现象;结合各自的情况谈“被捉弄”的经历及自己的体验。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深刻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通过学生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用事实说明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活动二:
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母亲的“管教”》。之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情景剧形式活泼,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情景中去,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换位思考,如何进行换位思考,给学生以开阔的视野。
活动三:
故事续演
教师提供故事开始:李静和刘晓慧是好朋友,常在一起练字、画画。有一次李静不小心,把刘晓慧的参展画给弄脏了。然后让学生自愿组合,续演故事结局,并说明选择理由。
“故事续演”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故事结局的不确定性可以给学生以更大的思考空间和发挥空间。
通过学生的情景表演和分析选择这个故事结局的理由,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
活动四:
火眼金睛
要求学生擦亮自己的眼睛,用一种接纳、宽容和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点。
以“欣赏”为题材的活动可以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份欣赏,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友善、多一份爱心。在活动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懂得如何欣赏他人。这也是与人为善的更高要求。
活动五:
现学现用
教师出示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小结。
案例分析,可以考察学生学习的收获,也可以给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活动六:
书上得来
交流并学习名人名言,体会其中的含义。
以名人名言来勉力学生,使课堂所讲的道理更加深刻,易于学生接受和感悟。
活动七:
身体力行
教师布置选择性作业:
1、把今天学习的心得体会,讲给父母听。
2、主动做一件为他人着想的事,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与班上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交心,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并谈出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主动消除误会。
布置弹性作业,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可以实现教师的分层次教学。
活动八:
诗情画意
教师出示短诗,与学生共勉。
融诗歌艺术于思想品德的课堂,可以增加教学的形式美,同时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新课小结
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教师做小结,音量由小到大,最后大家齐声高歌。
第五篇: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
4、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过程与方法:
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学生排练小品,布置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方式(上网、看书、询问长辈等)收集与人为善、理解和宽容他人的事例,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准备。课堂上,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活动情境,如表演小品、讲述故事、开展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体验中感受理解他人,善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处世之道,并且把这种感受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从情感体验上,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的教学,主要采取学生探究、教师点拨的互动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课内容涉及的题材,要让学生广泛收集;课内教学突出学生的活动、体验和反思。课外要求学生身体力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品表演、相关事例和故事 教师准备:小品或游戏的道具;制作多媒体课件 〇板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理解、尊重、宽容和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各种方法,导入新课。
1、建议一:创设情境,小品导入。(小品可以是书上的《取绰号》的小品,也可以是教师自编的,如《一支笔的“**”》
2、建议二:列举事例导入。可以是教师列举生活实例,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然后引导他们正确规因,提出课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建议三:启发导入。由教师讲述《电梯里的镜子》的故事,启发学生,引出课题。
根据主客观条件,教师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样,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使教学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有利于教师发挥个人的教学特长,体现教师教学风格和特色。活动一: 七嘴八舌
出示事例,让学生讨论:下面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想?怎样做?(三个事例)讨论后教师分别出示三个“温馨提醒”,然后请学生结合学校中的情况说明“起外号”的现象;结合各自的情况谈“被捉弄”的经历及自己的体 验。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深刻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通过学生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用事实说明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活动二: 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母亲的“管教”》。之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情景剧形式活泼,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情景中去,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换位思考,如何进行换位思考,给学生以开阔的视野。
活动三: 故事续演
教师提供故事开始:李静和刘晓慧是好朋友,常在一起练字、画画。有一次李静不小心,把刘晓慧的参展画给弄脏了。然后让学生自愿组合,续演故事结局,并说明选择理由。
“故事续演”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故事结局的不确定性可以给学生以更大的思考空间和发挥空间。
通过学生的情景表演和分析选择这个故事结局的理由,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
活动四: 火眼金睛
要求学生擦亮自己的眼睛,用一种接纳、宽容和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点。
以“欣赏”为题材的活动可以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份欣赏,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友善、多一份爱心。在活动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懂得如何欣赏他人。这也是与人为善的更高要求。活动五: 现学现用
教师出示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小结。
案例分析,可以考察学生学习的收获,也可以给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活动六: 书上得来
交流并学习名人名言,体会其中的含义。
以名人名言来勉力学生,使课堂所讲的道理更加深刻,易于学生接受和感悟。
活动七: 身体力行
教师布置选择性作业:
1、把今天学习的心得体会,讲给父母听。
2、主动做一件为他人着想的事,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与班上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交心,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并谈出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主动消除误会。布置弹性作业,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可以实现教师的分层次教学。
活动八: 诗情画意
教师出示短诗,与学生共勉。
融诗歌艺术于思想品德的课堂,可以增加教学的形式美,同时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新课小结
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教师做小结,音量由小到大,最后大家齐声高歌。
教师用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做新课小结,用音乐渲染教学气氛,结束教学。
附录二:
1、情景剧:《一支笔的“**”》
楠楠和小明是一对好朋友。楠楠家富裕,小明家因为父母工作下岗而生活并不轻松。一次楠楠和小明去文具店,楠楠买了一支小明也非常喜欢的圆珠笔,但是小明因囊中羞涩没有买。回到家后,小明把想买圆珠笔的想法跟妈妈说了,他妈妈答应他,这次语文考试考过90分就奖励他这支笔。小明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这支笔。一天,楠楠的笔却突然不见了,找遍了书包和文具盒也不见踪影。这时他看到小明的那支笔,就下意识地认为是他偷了自己的笔,于是大声斥责小明。小明向他解释,楠楠也不听。
2、生活实例
我们都注意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专家都无法解释。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记得小时候经常做一种游戏:两腿叉开,头向下从两腿之间往后看过去,本来习以为常的乡间景色这时便有了新意,让人百玩不厌。以上两个看似简单的事例实际上蕴藏着并不简单的道理:换位思考。
3、故事:《电梯里的镜子》
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用来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了不怀好意的人。”“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
在一再启发而仍不能说出正确答案时,主持人终于说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嘉宾们都显得有点尴尬,其中一位抱怨说:“我们怎么未能想到这一点呢?” 是呀,我们考虑问题时常常会海阔天空,但不幸的是,无论思路如何开阔,我们往往还是从自己出发的。
4、三个事例
事例一: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事例二: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事例三:皮皮是一个特顽皮的学生,一次美术实习老师上课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但是皮皮却大声喊叫:“老师画了一个大屁股!”这样一喊,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不止,而这个实习老师则是又羞又恼,扬长而去。假如你是那位实习老师,你会怎么想?有朝一日皮皮也成为一位老师,当他遇到这样类似的事情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5、换 位 思 考 的 理 解
所谓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曾经有个心理学家为了了解婴儿为什么在人多的场合哭这个问题,他就蹲下来从婴儿的位置来看世界。他发现婴儿没有办法看到别人的脸,只能看到大家的腿。这时他才知道婴儿处在一个满是脚的世界,怎能不哭呢?
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当家长或老师批评自己后,如果心里有气,不妨换一个角度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们,碰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样,就可以理解家长、老师对你的关心、爱护的态度;也可以调节自己不高兴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还可以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从而改正错误。俗话说:“将心比心”,也就是这样的。换位思考在人际沟通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及想法,我们就无法正确地思考与回应。要想学换位思考需要一点好奇心,但是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少了这个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及感受。我曾听一个同学说过:“我想我的老师应该希望我这样,因此我这样老师是会很高兴的,可是他却批评了我,这不是我的错。”我们是在为“别人”想啊!当事情的后果不如我们想象或期待时,我们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那么,是别人真的不明白我们呢?还是其他?仔细地分析分析,我们会发现,这种换位思考并不是真的换位思考,而是以本位主义来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这并非真正的为别人着想,因此他忽略了“对方”真正的想法及感受。这种做法缺乏尊重:尊重别人的责任,尊重别人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自主权。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就是这种。好奇心使我们暂时放下自己的主观,来理解别人的主观,了解之后才能真正地开始“换位”,换了位之后,才能开始比较正确地思考,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这个。同学们,换位思考不是一件难事,但却需要你和你的好奇心开始合作。
6、换 位 思 考 的 故 事 有一个富翁平生爱吃美味的食物,因此他家的厨房不但大,而且人手多,每个人都各有分内的工作,挑水的只管挑水,洗菜的只管洗菜,切菜的只管切菜,另外还有煮食的、烧柴的。
这些厨房里的工人天天做着相同的事,日子一久不免产生了厌烦的心理,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工作新鲜有趣又容易。有一天富翁突发奇想,让大家都试试交换工作的滋味。
交换工作后,只见一阵手忙脚乱,挑水的被刀子割破了手;煮菜的生火没生起来,却弄得一屋子烟;烧菜的挑水又不小心滑了一跤,摔了个四脚朝天;洗莱的则煮出一锅半生不熟的饭。饭没做好,每个人还挨了一顿责骂,从此再也没人对工作不满了。
一位智者曾经对一位少年说过四句话,对人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四句话分别是:
把自己当成别人
把别人当成自己
把别人当成别人
把自己当成自己
这其中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讲的
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在把自己当成别人同时也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换位思考。对于别人的苦衷要能够体谅,对自己的行为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立场自然有所不同,因此也常常会发生矛盾。越是有矛盾,越是难以互相理解。如果能够跳出这种思维模式,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就会发现一个颠倒的世界,也会发现一个公平的世界。
7、晏 子 使 楚
春秋时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把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他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8、军 人 的 风 采
2003年4月27日中午,南京军区454医院接到紧急通知:经军委主席江泽民批准,全军各大单位火速抽调1200名医务人员开赴北京,支援北京市组建非典型性肺炎定点医院。454医院必须立即派出13名医务人员,29日到北京报到。当这一消息传达到全院每一个医生护士和干部战士后,请战书就像雪片一样飞到院领导面前。作为医护人员,他们深知:“非典”的传染性极强,医护人员受感染的概率很高,死亡率高。从理论上讲,每一个人都应远离“非典”,更不要说接触“非典”了。但国难当头,作为军人,454医院的全体官兵首先想到的是他人,不是相互推诿,而是抢着去承担危险。他们认为,自己多一分危险,别人就多一分安全。结果出现了大家争抢“赴京”名额的情景。
9、名人名言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雨果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罗曼?罗兰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法)安格尔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英)罗素 真正善的人不仅有行善的愿望,而且有行善的行动。——(美)弗拉克·梯利 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别人爱我们。——(法)卢梭 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德)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