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教材简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逝世九年后,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脉络清晰。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本文反映了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赞扬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能力。
文中含义深刻的几个句子:(1)“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伯父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对“我”读书不认真的批评。这简短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读书态度认真、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的人,也透出鲁迅先生风趣、含蓄、幽默的性格特点。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理解这句话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先生为了唤醒民众,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很害怕,不许他发表文章,还要逮捕他。鲁迅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社会的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根本没有言论自由。“碰壁”是指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顽强斗争的精神。
(3)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这句话可通过想象伯父鲁迅的心理活动来理解。他可能想到这位车夫冒着严寒出来拉车,家庭生活是多么困苦。伯父由这位车夫又想到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都是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伯父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课上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感悟,课后拓展阅读的学习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另外,读书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式,教学中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本文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及体会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认读“唁、浒、囫、囵、佣 ”五个字,会写“悼、浒、囫、囵、搞”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的意思。
3、情感与价值
激励学生选用“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常用词语应用写话。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和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难点:
1、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讨论式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片。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了解鲁迅
1、出示课件:鲁迅图像
2、同学们,这就是——(生:鲁迅),板书:鲁迅先生,让我们带上“先生”二字再深情地呼唤一遍。
3、谁能根据你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用简洁的话介绍一下鲁迅先生。
4、看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了解得还真不少,然而鲁迅先生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周晔写了一篇纪念他的文章。
板书:我的伯父,题目叫做——(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5、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她为什么称“伯父”了,还要称“先生”? 【利用图象、课题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了鲁迅先生,了解了题意。】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通过预习,你画下了哪些想积累的词语,和同桌交流一下。【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意识。】
2、出示生字词课件: 追悼 吊唁 咳嗽 敷药 女佣 水浒传 殡仪馆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1)请同学们正确认读这些生词。
(2)你想提醒同学们哪个字音或哪个字形?
(3)你理解哪个词的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是联系上下文还是查字典)(4)请你从以上四字词中,选一个词语应用说话。【关注词语教学,让教学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想想:作者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中哪里读出来的?
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四、学习第一段,体会受爱戴
1、自由轻声读,圈画出鲁迅先生深受许多人爱戴的语句?从哪里看出他深受爱戴?
(挽联多,花圈多,各色各样的人多。)
2、参考资料(课件出示以下内容),师配乐朗读:
22日下午开始出殡。出殡前,从万国殡仪馆门前,胶州路、极司斐尔路、兆丰路,早已站着长长的队伍。出殡时,治丧委员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作家巴金、萧军扶柩上了灵车。青年艺术家抬着司徒乔画的鲁迅先生的巨幅遗像,作为送葬队伍的前导。队伍跨着沉重的步伐前进,沿途又有许多群众加入了行列,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
【适当的资料补充,再现了当时出殡时的情景,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受爱戴。】
3、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你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
(可以是不同的人群,可以是人们在送葬时的不同表现。)【创设情景进行说话训练,凸现鲁迅先生受爱戴。】
4、对于鲁迅的逝世,谁都悲痛万分,作者也不另外,你从哪体会到作者的悲痛心情?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朗读: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5、读着这句话你的心情怎样?(生;沉重、悲痛)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
五、课堂小结,拓展设疑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2、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鲁迅,了解鲁迅。
六、课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背自己喜欢的句段。
2、积累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继续学文,了解具体事件,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教师导言: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了解事件,体会品质
(一)谈《水浒传》。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
鲁迅先生对作者的爱护、教育,不乏风趣,暗含批评——不能那样囫囵吞枣地读书。3.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1)“羞愧”是因为伯父年纪比“我”大,而比“我”记性好。(2)“悔恨”是后悔自己读书囫圈吞枣,结果张冠李戴。
(3)“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是因为“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说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说自己读书比“我”认真。伯父说这话是在婉转地批评“我”的学习态度。教育“我”读什么书都不能马马虎虎的。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 送书给作者,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5.议论: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对待学习认真严谨,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6.有感情地朗渎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二)谈“碰壁”。1.默读课文部分内容。
2.说说: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因为年幼时的“我”天真无知,错误地理解伯父所说的话的含义,在座的人为“我”天真幼稚的解满丽感到好笑。
3.理解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1)“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当刚黑暗的社会。
(2)“碰壁”指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同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同民党反动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
(3)这句话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反对统治的憎限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这是鲁迅先生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根本原因。4.议议: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抨击旧社会,和旧社会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三)救助车夫。1.快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2.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1)体会车夫伤势严重。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两只手捧着脚„„地上淌了一摊血” “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2)体会:车夫生活的悲惨。
“脚上没穿鞋”光着脚是由于家里穷,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是因为他要拼命挣钱来养家糊口。
3.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1)动作词:扶、蹲、跪、拿、夹出、洗、敷上、扎好、掏、给。(2)这些动作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4.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
(1)“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的憎恨的思想情绪。
(2)“叹了一口气”是鲁迅先生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带来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5.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热情救助车夫这一件事,其中先生严肃的表情,无声的动作,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表现了他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的深爱与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四)关心女佣。
1.默读课文第五部分内容。2.说说: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自由回答。)3.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劳动人民,平等待人;还看出他那忘我的战斗精神。【通过重点字词句让学生感悟人物身上的品质,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 4.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5.师:同学们,鲁迅先生是我们中国人永远的骄傲,透过他不顾自身危险而勇于斗争的勇敢,透过他不记个人烦劳而热心助人的品质,透过他除了心忧百姓仍是心忧百姓的叹息,鲁迅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再一次用深情的朗读回答我!
(生齐读)的确,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是的,鲁迅先生的一生就是这样一直为别人着想着。如果用课外的一句话来评价鲁迅先生的一生,我觉得这句话更恰当——(让我们齐读)(大屏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同学们,今天,鲁迅先生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长存。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当年人潮汹涌的追悼礼堂,用一句最精练的话寄托我们迟到的哀思。(点击:葬礼视频,《哭砂》音乐)谁先来?
6、拓展:从收集的资料和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你觉得鲁迅先生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爱国、惜时、爱书如命等)【通过交流介绍,丰实人物特点。】
四、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本课在写法上给了你什么启示?
2、小结写法:学习用几个具体事例和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五、引进世纪伟人,延伸作业。
总结:有位作家说过二十世纪中国出现了两位伟人。一位是毛泽东,一位就是鲁迅。这两位世纪伟人,无论是他们的朋友,还是他们的敌人,都不得不被他们折服和钦佩。毛泽东以他的英明,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鲁迅则以他毕生的精力,在文化战线上为革命者高声呐喊,推波助澜,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成为现代文学第一人。今天学了这课,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的一些事迹,大家是不是想对他有更多的了解?那就请同学们至少选择下面的其中两项作业认真完成。
(大屏出示)
1、搜集鲁迅有关先生的名言警句。
2、认真阅读教科书中的“阅读链接”,谈体会。
3、写出你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理解。
4、推荐课外阅读:《少年鲁迅先生》、《朝花夕拾》。
【关注拓展,激发兴趣。让学生课内阅读点燃的星星之火,到课外阅读中去熊熊燃烧。】
九、教学反思:
1、让学生课前搜集鲁迅的资料及他的作品,并进行阅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便加深对鲁迅的了解,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另外让学生自己熟读课文,自主感悟,以便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2、“自学存疑”,强调学生自学、自悟、自得。
3、“质疑答题”,强调教师的点拨、点破、点化。
4、“激疑拓展”,强调求实、求活、求新。
5、教师的点拨不要过于直接,讲得过多,启发孩子的太少,甚至担心学生回答不上来而直接引出答案,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拘泥于一个狭窄的范围,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另外,问题的设置要更加细致到位,才能契合孩子的思维模式与思维习惯。
十、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受爱戴
(果)
谈《水浒传》
为自己想得少
笑谈“碰壁”
为别人想得多
救助车夫(因)
关心女佣
学校: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办事处美宜小学设计者:六年级 黄冰华日期:2015年12月2日7
第二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课前准备
课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说明文字以及学习建议。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分步揭题
同学们,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在他逝世九周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相机板书:我的伯父)
学生读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紧扣课题,质疑问难 出示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2)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3)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 梳理问题。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们再次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自己解决?(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自己能解决;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这与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有关系,有一定难度,需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小组合作,读书释疑
默读课文,在小组里谈谈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件,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课件出示学习建议:(1)画出重点的词和印象最深的句子,在组内交流体会。(2)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出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集体交流,突破难点
1、交流“谈《水浒传》”。
引 导学生抓住“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一重点句,联系上下文“我”的表现及伯父送书,再结合伯父的身份,体会到这是伯父对“我”读书时不认真的委婉的批 评。从中看出伯父教育“我”讲求方式,避免直接批评让“我”难堪。从“我”当时的以后的表现看,伯父委婉的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伯父教育“我”认真读书这件事,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读书态度认真、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的人。
此处引用“阅读链接”中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曾得到过鲁迅先生的教诲和关怀。
2、交流“碰壁”。
引 导学生抓住“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重点句。这个句子比较难懂,先让学生知道鼻子扁是天生的,不可能被墙壁碰扁;然后,教师讲解社会背景,启发学生自己理解:“四周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把鼻子碰扁了”,暗示鲁迅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鲁迅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很害怕,查 抄他的信件,不许他发表文章,还要逮捕他。鲁迅先生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要让学生体会鲁 迅先生幽默的语言风格,体会鲁迅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3、交流“救助车夫”。
引导学生抓住“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把伤口洗干净,“敷上药”,“扎好绷带”,“掏出一些钱”等重点词,从“救护”时的动作和“资助”两个方面体会伯父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可结合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体会。
当 谈到伯父“变得那么严肃”时,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当时伯父在想些什么?从中体会他的爱憎分明。指导朗读时,教师要渲染当时的氛围,帮助体会感情:北 风怒号,天色阴暗,车夫在痛苦地呻吟,为生计而苦苦挣扎;伯父救助车夫,态度是那么亲切。救助后,伯父态度严肃,内心激愤。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加 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4、交流“关心女佣阿三”。
引导学生抓住“一点儿也不在乎”“常常劝我多休息”,鲁迅“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总结全文,探究写法
通过大家的学习、交流,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师相机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鲁迅先生的这一特点的?学生划出有关句子,自读感悟。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举止写出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第 二 课 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他的这种高尚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同桌互读赏析)
弄清段落之间的联系,学会加小标题
为体现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课件出示各部分内容;指名读)
1、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全班交流,理解问题(理清课文安排的五个材料及其关系,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为总分的关系)。
2、学习加小标题的方法。
师:根据每部分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就是小标题,有时也可以从每段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中的几个材料,能不能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试试看。
3、学生练习写小标题。集体交流。
4、教师小结。(投影出示优秀小标题:谈《水浒传》;说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师生评价。积累运用
1、抄写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语句。
2、从自己抄写的语句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仿写几句话。
第三篇:小学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介绍作者.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四、学习第二段,讨论.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小结: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3、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1、什么叫“恍然大悟”?“我”当时有没有真的“恍然大悟”?从哪里看出来?
(作者年轻小,不鲁迅先生话的含义)
2、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错了,在座的人为她天真,幼稚的解说而感支好笑)
3、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面主义精神.)
4、作者回忆了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明什么?
二、学习第四段,讨论:
1、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不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表示鲁迅什么感情?
(“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掏出”、“给”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4、小结:这个故事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车夫,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恨.三、学习第五段.1、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齐读最后一小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既是对开头照应,又是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作用)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其人
他的事迹
他的品格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
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 悼 逝 餐 枣 搞 冠
骂 嚼 悟 摊 奥 咳 嗽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dào
餐:共16笔
嚼:20笔
奥:注意上部
嗽:注意右边
冠:多音字组词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4.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
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四)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父伯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
板书:关心青少年
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三)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的问题。
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各组汇报:抓往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
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四)过渡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答。教师巡视,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
抓住“饱经风霜”“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自由读体会。
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会,表现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
点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指名读)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
(五)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
(六)总结全文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读背背鲁迅名言,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第四篇:小学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
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 悼 逝 餐 枣 搞 冠
骂 嚼 悟 摊 奥 咳 嗽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dào
餐:共16笔
嚼:20笔
奥:注意上部
嗽:注意右边
冠:多音字组词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4.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
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四)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父伯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
板书:关心青少年
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三)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的问题。
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各组汇报:抓往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
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四)过渡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答。教师巡视,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
抓住“饱经风霜”“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自由读体会。
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会,表现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
点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指名读)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
(五)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
(六)总结全文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读背背鲁迅名言,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第五篇:小学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
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 悼 逝 餐 枣 搞 冠
骂 嚼 悟 摊 奥 咳 嗽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dào
餐:共16笔
嚼:20笔
奥:注意上部
嗽:注意右边
冠:多音字组词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4.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
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四)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父伯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
板书:关心青少年
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三)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的问题。
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各组汇报:抓往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
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四)过渡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答。教师巡视,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
抓住“饱经风霜”“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自由读体会。
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会,表现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
点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指名读)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
(五)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
(六)总结全文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读背背鲁迅名言,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