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林群文教案 -

时间:2019-05-12 21:5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怡林群文教案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怡林群文教案 -》。

第一篇:李怡林群文教案 -

循“一”而入,识人悟情

——以“一”为例,巧用数量词显神韵

一 选文篇目

《植树的牧羊人》

《王几何》

《西线无战事》选段 二 文本解读

《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王几何》是一位数学老师,他上课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尤其是在和学生见面的第一节数学课中,王老师凭借其高超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巧,让学生们永生难忘。《西线无战事》是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创作于1929年,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德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部小说以一战为背景,是被毁灭的德国青年一代的控诉书,这本书一出版尤其受到当地青年的热烈欢迎。选段描绘主人公博伊默尔经历的战场上的残酷场景,发人深省,让我们意识到战争的罪恶,和平的可贵。三 设计意图

三篇文章都是记叙文,作者塑造了感人的艺术形象,描绘了残酷的战争景象。三位作者不约而同的使用数量词来加深读者的印象, 尤其是数词“一”被广泛运用。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体现作者情感等方面起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由于人物所处环境和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不同,数量词的使用及作用也有不同。牧羊人一个人默默植树,不求回报,作者描写选种过程,清晰具体;王老师在课堂上要面对学生,从学生视角出发,作者描写外貌、神态、语言,精妙传神;战争从来是残酷的,作者描写战争环境,如临其境。本课试图以数量词,尤其是“一”作为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深入文本读文,辨识与提取关键词,比较整合文本,同中找异,形成反思,最后自己能够运用,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通过跳读、诵读、精读等方式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希望学生能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开始形成深入文本的阅读习惯,对以后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虽弱于八九年级学生,但还是可以通过预习抓住三篇文章的共同点,从而在课堂上能较快的把握重点语段,在朗读中深入文本,从共同点中读出不同点,分析人物形象,环境特点,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数量词,尤其是对“一”的分析,在反复诵读重点段落中加强对文本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加深对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的感悟。

六 教学方法

诵读法

默读法

精读法

讨论法

对比法

前置学习

带着问题预习《植树的牧羊人》、《王几何》、《西线无战事》选段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以检查前置学习入课。

同学们昨天对三篇文章进行了前置学习,让我们看看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投影展示)。

二 识人悟情

讨论学习《植树的牧羊人》、《王几何》、《西线无战事》选段中数量词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一)《植树的牧羊人》

1.我们看到,三篇文章或叙事,或写人,不过,在写人叙事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我们先来一起读读这个段落。

学生读去掉数量词的段落。进而讨论分析以“一”为主的数量词的作用。2 改段与原段主要写了什么?

牧羊人挑选树种的过程。原段增加了什么词?有什么效果?

数量词,将过程描写的更清晰具体,更有力的体现了牧羊人的认真仔细。4.本文数量词的作用仅止于此吗?再读以下段落。讨论后得出结论:

前后文的数量词形成对比,让牧羊人的创造的奇迹更鲜活的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明白:不断地努力可以创造奇迹,从而揭示文章主旨,让我们对牧羊人心生敬意。

小结:数量词:描写过程,清晰具体,串起上下文,形成对比,在特定的环境中,将人物形象塑造的更饱满,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体现文章主旨。

一番捡选,数载植树,成就一片绿洲沃土

(二)同样用对比的方法分组学习《王几何》和《西线无战事》选段

过渡语:默默无闻的牧羊人值得敬佩,普普通通的数学老师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惨烈的战争更让我们意识到和平的可贵。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分别阅读《王几何》和《西线无战事》选段,找出集中使用数量词的段落。

1.阅读《王几何》,重点对比研读文章2、3段,讨论分析。

(1)数量词主要应用在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中?

外貌,神态描写

(2)对比阅读2、3段,这两段写出了王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

幽默风趣

(3)作者在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中使用数量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小结:数量词:描写形貌,精妙传神,无声胜有声,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凸显人物的幽默风趣,一尊笑佛,无声示范,喜迎一位课堂良师。

2.阅读《西线无战事》选段,重点研读1、2、3、5段。

(1)选段主要描写什么内容?属于什么描写?

战争中一次炮袭的场面。环境描写(2)战场上的环境有何特点?

恐怖 惨烈

(3)数量词在选文的环境描写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小结:数量词:描写环境,如临其境,前后照应,突出战争的残酷惨烈的程度,可见作者对战争的恐惧、厌恶,从反面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盼望。

一次炮袭,五条生命,只盼一世和平永驻

三:总结本课

在特定写作背景中,根据文章写作内容的需要,数量词被广泛使用,可以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突出文章的主旨。

四 拓展延伸

文学家欧阳修曾自号“六一居士”,请同学们拿起笔,也用数量词,来描绘文中人物,写出你对他们的认识吧。

分组动笔,交流展示。

五:本课结语

同学们,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小小数量词也可指代世间万物。让我们从此出发,管中窥豹,见微知著,去感受我们母语的美好神奇吧。

六:推荐阅读:《蜡烛》《台阶》《高山下的花环》选段 七:布置作业:完善课堂练习

板书:

循“一”而入

识人

悟情

牧羊人

描写过程

具体

认真

敬佩

王老师

描写形貌

传神

幽默

铭记

博伊默尔

描写环境

细致

反战

盼望

带着问题读文:三篇文章各自记叙了什么事?前两篇文章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第三篇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文章中都大量使用了数量词,其中有一个数词被多次使用,是哪个数词?

植树的牧羊人

1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2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3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4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

5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6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7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里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更多牧羊人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在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棒。

8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的往坑里放 一颗橡 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9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 子也 去世了。他选 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10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11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12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森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13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的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

14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怀疑或动摇,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151945年的6月,我 最 后一次见 到 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87岁了。我再

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16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17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重点预习2、6、8、9、15、16、段

王几何

1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一切都是新鲜的,特别是几何那门全新的功课。所以,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几何课时,大家睁圆了眼睛,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几何老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

2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须臾,一个头方耳大、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胖人能走这么快?全班同学大吃一惊,教室里更安静了,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的呼吸。

3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矮胖老师足足又哑笑了两分钟。太神奇了,他该不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吧?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

4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但却渐渐收起了笑容,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后。他突然转过身去,面向黑板,挥手写下了排球大的三个字:王玉琳。

“这就是我的大名!”他说,声音出奇的洪亮。

5“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真是太幽默了,全班男生、女生哄堂大笑。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以镇住教室里的嘈杂声。“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我们也会画!” 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6简直要让人笑破了肚子,几何课竟变成了图画课!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可是,大家哪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圆和画三角形?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人人都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几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得意忘形、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

7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奇怪的是,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8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

9这堂课的喜剧效果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绰号叫做王几何。

《西线无战事》选段

1过了交通壕,是一片牧场。终于临近了那片可爱的小树林。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那么亲切。房边整齐地排放着一堆堆土墩和一个个黑色十字架。

2忽然,感觉一阵嘶嘶声音从身后逼近最后竟又成了那讨厌的塌裂声和隆隆的轰鸣声。我们赶忙扑倒,就在前方十多米处,火光直顺着冲上天空。几秒钟,随着再一次轰鸣,树林里枝草飞射,三四棵树被连根拔起直冲林丛的顶部,然后被肢解的四分五裂。炮弹咝咝飞蹿,像锅炉被打开门一样,非常密集。

3“趴下!”有人大喊,“快隐蔽!”

除了墓地和土墩没有什么掩体了。草太低了,树林又太远。而且很危险我们跌跌撞撞靠了过去,像胶水一样紧紧粘贴到土墩后面,一动不动地等待着。一片可怕的漆黑,滚动着,呼啸着笼罩过来恐惧的黑暗像巨人的步伐冲了过来又从我们顶咆哮而去。爆炸的火光不时给墓地上空点起一盏盏闪光的明灯。看到不能离开,我们只好借着弹火的光亮向草地张望。那里简直是一片澎湃的海洋,炮弹的火舌像海浪般不停地飞驰跳跃着。而我们从草地上穿过的想法也被破灭了。顷刻间树林已夷为平地,被炸的粉身碎骨。我们就只剩下这块墓地可以躲藏了。

4天崩地裂了!泥沙像倾盆大雨般到处洒落,我们面前弹片横飞,我的衣袖也被划裂了就感觉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很疼。于是我使劲捏紧拳头,到并不觉得疼。我还有些担心万一是已经麻木没察觉呢。我便把整个胳膊摸了一遍,才发现只是擦伤点儿皮,没什么事。几乎与此同时,忽然感觉脑袋嗡的一声被什么东西狠狠打了一下,开始天旋地转了。但我尽力镇定下来,我的意识在反复地告诉我:一定要保持清醒!钢盔被远道而来的碎弹片狠狠砸了一下,好在力量已减弱,并没有戳穿。我擦掉眼里的泥沙,隐隐约约看见咫尺之遥的地方居然炸开一个大坑。凭经验我知道通常炮弹不会击中相同一个土坑两次的,于是我便顺势向前一蹿一扑,像钓上来的鱼一样紧紧地趴贴在地上。随后一阵嘶嘶声便由远而近急促地飞来,我本能地从左手一边抓住什么东西挡了一下,便感觉天塌地陷一样,热浪在身上冲击着。我慢慢地爬到旁边一个东西下面,也不知是块木头,还是块布,只知道它可以用来掩盖,用来躲避那呼啸而来的纷飞的弹片。

......5天已大亮了。一阵微风轻轻掠过墓地,一道微弱的光线射到我们身上。我跳出坑墙,爬出弹坑。透过杂乱的暗淡的晨光,一条完完整整的腿横摆着,套在上面的长统靴还很新。

墓地乱七八糟,棺木中的尸首随处可见,他们又死了一次。不过被炸飞的每一具尸首都曾救护着我们的性命与安全。

6篱笆让炸毁了,军车铁道也被彻底破坏了,弯成一个个圆拱高高直立起来。还有人躺在前面呻吟着我们都停了下来。而克络普仍旧扶着那个受伤的人在向前默默地走着。

地上躺着的正好又是个新兵。样子很疲倦,痛苦地看着我们,血顺着屁股向外滴渗。我本想用水壶里的甜酒和茶帮他擦掉血水,但克托一把制止了我。随后他凑上去弓着身子问:“朋友,你哪儿挂彩了。”

7新兵眼珠动了一下,嘴唇稍动了一下他已毫无说话的气力

我们小心翼翼地扒下他的裤子。他呻吟了几句:“慢点,轻些,好吗?”

要是伤在肚腹,他可就不能喝任何东西了。不所幸的是他倒没有呕吐。他的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裸露出来。因为关节被击中,他可能再不能行走了。

小家伙怯生生看着我们,我说:“我们得帮你找个担架来。”

8他并没听明白,有气无力地说:“别扔下我——。”

“我们就会过来,现在必须帮你找副担架。”克托说。他好像还是没听清我们的话,只是泪汪汪地哭着用手拉住我们,一个地劲说:“请,别离开——。”

9我们为他找来一副担架。

克托不停地摇着头低沉地说:“他太年轻了,”然后又说了一遍,“太年轻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呢。”

死了五个,伤了八个,这个代价比开始我们推测的要好一些。但这仅仅是短短的一次炮袭。有两个正好死在被炮弹炸开的墓穴中:我们铲些泥土把他们就地掩埋了。

10大家排成一行,默默地往回缓缓前进,伤员被送进医疗站了。天陰沉沉的,抬担架的正忙不迭失地查看名卡和牌号。担架上不时有人哽咽着。雨也开始飘洒起来。

第二篇:政治学原理李怡文整理

政治学原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的含义 1.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根据马克思注意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对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如下

A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C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D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学的定义

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学科领域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许基础理论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对各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包括横向的现实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比较研究,以了解国外政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经济学

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两者的联系非常密切。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政治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决定政治学与经济学密切联系的另一个重要国素,就是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问题。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任何政治学理论,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经济学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

2.与法学(P9-P10)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的相关性。在历史上,政治学和法学曾经长期处于彼此不分的状态。但研究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政治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权力现象,权力是其研究的核心;而法学的研究对象则以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重点。法是进行政治活动和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规范手段,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政治,政治必须采取合法性的形式而有规则、有秩序地运行,因而政治和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政治学和法学也就具有联系的必然性。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与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1.中国古代的政治学(略)

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P11-P16)儒学: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韩非:法治和霸道。

老子、庄子:无为而治。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神权高于王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教权。

马基雅维里:马克思称其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主张用社会政体代替国家。

西方政治学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国家起源、性质、分类、政府的结构与类型、宪法条文及其类别等。

第二个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以政治权力为研究对象。

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逐渐转变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行为主义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P16-P18)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吉恩原理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提出了国家的阶级组织的观点。

第二,宣言明确指出了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第三,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着不仅是马克思政治学的核心和主要观点,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阶级性。

第四,宣言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第五,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上述观点表明,它真正地实现了政治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从政治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讨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发展的规律性,并预测政治现象的发展趋势

2.制度研究法。就是从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角度,来探求制度结构类型变化规律的方法。3.比较研究法。就是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4.结构——功能研究法。主要是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

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略)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2)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3)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起源的研究,概括的说主要阐明里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说明了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

第二,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说明了国家出现的原因问题。

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行事是血缘家庭。其后发展为普那路亚家庭。氏族就是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原始公社的社会经济单位,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是原始社会血缘亲属集团,是社会的生产单位,基本单位。共同名称、宗教信仰和墓地。

氏族社会的历史可以分为产生、发展、繁荣、解体四个阶段 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和阶级,氏族组织也随之解体。

氏族制度具有的特点:

a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b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c氏族成员有相互帮助相互保护的义务。2.原始民主制的特征:

a是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共同事务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一种国家形式;

b原始民主制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而不是国家产生后的阶级民主制;

c原始民主制中的权力是处于社会之中的、“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权力”,而不是象国家权利那样成为独立的、站在社会之上的支配主体。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给社会带来三个结果和变化:

(1)畜牧业和农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部落有了剩余产品。

(2)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

(3)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给社会带来三个主要结果:

(1)奴隶制的巩固与发展。

(2)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

(3)部落联盟的出现。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从手工业分离出来。(有决定意义的生要分工)给社会带来的二个结果:

(1)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金属货币。

(2)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原来氏族与部落居民杂居起来

恩格斯对国家的产生论断说明三点:

(1)历史现象,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表明国家产生的时间。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秩序的实质: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不允许被统治阶级破坏,也不许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或者集团破坏。

国家在氏族制度上产生的三种形式:(1)雅典国家的形式。(2)罗马国家产生的形式。(3)德意志国家 的形式。

国家产生的根源是一致的,社会内部经济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结果,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如下两点:

(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2)国家公共权力的设立。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1.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国家源于神,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

2.契约论:国家的产生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3.暴力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家长制家庭,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家长,晚辈及奴隶。

家长制家庭特点:(1)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2)父权 划分:指对一定地域上的居民以什么为基础进行管理。

公共权力: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

只有公共权力的强制力机关才能维持社会的存在。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国家的本质问题,也成为政治学中的核心问题。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三层含义:(1)有阶级社会的组织。(2)阶级统治。(3)是个机器。

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表现有三方面:

第一,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

第二,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

第三,赋税制度的确立。

阶级权力通过一定形式上升为国家权力的结果。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由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状态的必要条件。

国家权力特性主要表现:

第一,强制力的垄断性。第二,普遍的约束力。第三,主权性。国家主权: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全权在政治、法律上的表现。

国家三要素:主权、领土、居民。

国度:按政治地理位置划分的。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两种职能的关系: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加强内部职能,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有效地实现国家的外部职能;有效地发挥外部职能,巩固和社会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

内部职能,从国家活动性质和方式的角度分: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政治职能:又叫镇压职能,是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在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社会职能: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

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关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社会管理职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必须依靠国家权力,所以它又与政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国家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才能够得以持续。

第三节国家的消亡

国家消亡的前提:是阶级的消亡,随着阶级的消亡,作为解决阶级矛盾的工具的国家,由于失去了作用,逐渐向消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国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国家消亡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

国家消亡的条件:消灭阶级,消灭剥削阶级,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彻底铲除阶级产生和存在的一切根源,使阶级及其差别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最高级的人类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已经消除了,阶级的差别也就不存在了。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国家消亡的条件。

必须消灭阶级差别,国家才会消亡。

从经济方面看,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解决了所有制,消除了国家存在的社会条件,但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达不到使物质极大丰富的程度。因此,在分配领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只要是按劳分配就必然存在着事实 上的不平等。

从政治方面看,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虽然被消灭了,但由于国内国际各方面的因素,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只要有阶级斗争存在国家就不会消亡。

其中主要是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还需要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只要有法,就需要有保证法律实现的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机关。

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国家消亡的精神条件;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是国家消亡的国际条件;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消亡的最根本条件。

国家的消亡的途径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表明了过程的渐进性:是指国家消亡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使国家消亡的经济条件和精神条件的逐渐完备、人们之间关系的逐渐改变,作为强制性的暴力机器的国家,才逐渐地成为社会上所不需要的东西。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第一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

(1)君主国。(2)贵族国。(3)民主国。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马克思划分标准是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一切国家,都是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用以压迫和统治奴隶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奴隶制的剥削形式。

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和统治广大农民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封建制的剥削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和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它维护着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

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传统、社会力量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的具体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种方式。但是,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改良的实质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被迫作出的某些局部性的让步,它并不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形态,因而不能完成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第一,革命是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并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社会得到根本的改造。而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第二,革命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现象,革命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而改良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第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而改良则是渐进的,是一种和平的、局部的改造的过程。改良者实质上以争取统治阶级让步政策为最后目的,是旧的社会制度的维护者。第三节 国家历史类型概述

奴隶制国家:是建立在奴隶占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奴隶主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生产者――奴隶本身。

封建制国家:是建立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四种:

(1)领主占有制:领主领地可以世代相袭,但不能买卖。经管庄园、利用特权、附属农奴。

(2)地主占有制:合法买卖土地。出租土地,收缴地租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

(3)国家占有制:是以国王名义占有土地。分封级各级领主,实质是领主占有制。

(4)自耕农占有制:占有是少量的。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仅满足基本生存条件。

它们都具有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即土地由享有一定特权的大土地所有者占有;劳动者耕种领主或地主的土地,并以劳役或实物的形式将维持家庭生产和生活以外的剩余劳动无偿交付给土地占有者;劳动者不像奴隶那样,是属于主人的财产,不衣食于主人,他们必须有一个独立生产、生活的单位――家庭。

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了中央集权制。

第二,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三个特点:

(1)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举荐、科举,国家任命取得官职。按官职领取国家俸禄。

(2)官僚集团内部,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官组织。

(3)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

第三,政治文化,即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趋势利用宗教,中国把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

宗法:指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规定宗族内部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的一种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决定生产劳动者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本质:是资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统治,是资专政。维护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组织化,是人类历史有国家以来最完备、最复杂的国家机器。

社会主义国家是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的深刻变化,被剥削的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国家也由维护人剥削人的制度的工具,变成了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建设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和实现 共产主义的工具。

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国家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为其政治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其思想特征。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创造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以及先进的管理水平等人类文明财富。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壮大直接相关。是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发展和壮大的结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发源地是在西欧。

在西欧城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正是以这种资本运行和雇佣劳动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需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充足的货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二〕广阔的劳动力市场。二者缺一不可。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暴力。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典型形态的“圈地”运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第一,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

第四,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共同点: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不同点:

(1)封~以劳动者对于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资~以雇佣劳动。

(2)封~生产以使用价值的生产为目的,资~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3)封~建立在暴力和政治权力超经济强制因素之上,资~建立在平等交换和排斥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因素。

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有三种类型:英国、法国和德国为典型代表。

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根本特点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及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种急风暴雨的大革命形式。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社会变革,特征是:封建国家 政权在社会经济政治多重压力下,被迫进行资本主义改良,逐步使封建专制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国家。

资本主义本质特征: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政权组织,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剥削与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

本质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维护和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工具,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资料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构成权力的力量基础。

资本的控制和支配,产生了以下结果: 1,使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上升为政治经济阶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的主体。2,使资本主义国家有能力建立和维持一整套军事和暴力,保证国家政治体系的运行。3,具有了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优势。

(2)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

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其生存条件,以资本增值为其根本目的。

(3)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职能、作用范围和强度、作用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特定的阶段性。

第二个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

第三个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采取了更加隐蔽的形式。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两个发展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实现。

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特征: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方式来统治国家。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生产关系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作为基本实现形式。

(2)自由资产阶级主导和控制的政治生活。

(3)可以控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由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 核心。

自由方式在政治生活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具体体现:

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方面:所谓公民政治自由、政治平等和政治权利作为政治生活的基础。

政治制度方面:选举制、代议制和政党制。代议制是最集中、最典型的制度体现。

政府职能方面:体现是“最低限度国家”和“消极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指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其一般特点:政治方法上由主要使用自由主义方法转变为主要使用暴力压迫的方法。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化起来,主要表现是:

(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的深化。第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集团的矛盾与斗争。

(2)内部矛盾深化的同时,在国际范围内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矛盾的发展。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第二,加深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的矛盾和斗争。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也加剧。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矛盾,垄断资本就必然由自由主义方法为主改变为以暴力压迫方法为主的管理方法。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点反映在政权组织结构上的变化就是:

第一,从保护个人主义的自由改变以保护集体利益(垄断集团利益)的集权制度。具体表现:削弱议会权力,扩大行政权力。“万能政府”。使权力过分集中到政府首脑一个身上的发展趋势。

第二,垄断资本趋势控制政府。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其代理人执掌政权;二是亲自出马担任要职

第三,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社会事业和文化思想等领域,为维护其统治服务。

垄断资本主义家如何利用国家来为其经济利益服务:

(1)制定以垄断资本为中心的政策、加速资本积累。

(2)利用政府制定计划,靠行政命令来控制生产的无政府性。

(3)利用政府制定政策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杠杆。

由此可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内外矛盾的进一步加深,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走向反动和国家对于社会控制的全面加强,这就促使资本主义社会走向更加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

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形态。

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经济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

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动摇的产物,是特定资本主义国家对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一种制度选择。

法西斯专政出现: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是资产阶级力量由于经济危机而削弱了。

“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生存空间论”-最反动、最野蛮的荒谬理论。

经济方面: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

政治方面:法西斯寡头统治。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也叫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在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是新的历史类型的国家。是最后一个历史类型的国家。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及产品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必然引起社会主义革命。

生产社会化: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的、有组织的、相互联系的大规模生产。其表现为:

(1)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者集中在少数资本家企业中。

(2)由于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造成企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更加密切。(3)通过市场调节,使资本主义生产形成一个不可侵害的整体。

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有计划地管理生产。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及产品归资本家私有,这就产生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及产品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方面:

经济上: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其结果必然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政治上: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随着剥削的日益加强,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帝国主义阶级,垄断资本具体表现为三大矛盾:

第一,无产阶级和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尖锐。

第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

第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尖锐。

国家政权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维护其经济基础的最重要的工具。

革命首先就要夺取政权。政权是决定革命胜利与失败的关键。

政权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尤为重要。

无产阶级与以前的一切剥削阶级革命有重要区别: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第二,革命的任务就是夺取政权。

因此,无产阶级与以往革命不同,夺取政权只是革命的开始。还要以国家政权为工具,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和建设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有暴力革命和和平发展两条不同的革命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提出了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根本道路的理论。

依据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国家代替资本主义国家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来完成。

英国宪章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而得出的结论。用和平的方式进行革命是行不通的,只有暴力革命才能达到目的。暴力革命论是通过总结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

实现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会有下面四种情况:

(1)资产阶级还没有建立宠大的军阀制度和官僚制度,因而不能对群众施加暴力。

(2)有健全的社会民主制度的国家中,无产阶级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不能破坏议会民主制。

(3)资产阶级的武装力量被冲垮,来不及重新组织反革命武装力量。

(4)我强敌弱,在无产阶级强大压力包围下,资产阶级放弃反抗而自动向无产阶级让步。

马克思主义者从不把暴力革命绝对化,只要条件允许,马克思主义者也主张用和平手段。

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决条件。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和考茨基对马、恩关于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结论,进行了无耻的歪曲。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及其历史地们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

民主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民主是指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的是公民与政权的关系。民主是国体问题。

(2)民主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是管理国家的方法,政治统治形式,是政体问题。

(3)民主是指国家活动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新型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最高类型的民主。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力。

即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权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新型民主的一个最主要特征。阶级统治方法看,是工人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方法。民主集中制。

社会主义国家为何实行新型民主?

(1)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是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需要。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发展新型民主,健全与发展民主制度。

新型专政:被剥削的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是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列宁称之为半国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相结合不是两方面的机械相加,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新型民主是新型专政的前提和基础,新型专政是新型民主的保障。新型民主是目的,新型专政是手段。如果离开新型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只能是一句空话。任何把民主与专政割裂开来,对产起来,强调一面,是完全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国家的理论。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只有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完整概念。

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政治形式:巴黎公社。

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无阶级专政的形式。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

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阶级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1)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

(2)无产阶级的人数极少。

(3)全国人口中80%以上是农民。

(4)中国的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党和毛泽东把马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式的无产阶级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阶级联盟的范围扩大,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统一战线。

(3)政权组织形式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结构形式。

(4)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2)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1.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国家。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工农联盟。

(3)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为什么需要无产阶级专政?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过渡时期任务的工具,是向共产主义过渡任务的工具。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消灭阶级,同时也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也就消灭了无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彻底完成消灭阶级的任务。消灭阶级,不仅要消灭剥削制度,而且要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为了完成过渡时期的任务,就需要无产阶级专政。

消灭阶级差别,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的因素。

经济方面:实现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

政治方面:实现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

思想觉悟方面:主要是利用法律规范来培养、训练人们自觉地遵守生活规则的习惯。

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特定的历史职能,就是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切实按照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逐步创造条件,消除三大差别。

对外关系方面:奉行疯狂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

法西斯国家典型代表国家是:纳粹德国。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多元民主。

福利国家实质: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相融合的表现,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保证增进其资本积累,用社会化政策企图缓和阶级冲突的统治方法。

福利国家鼓吹“资本民主化”,“管理制度革命”,“收入革命”等谬论。

第六章 国家形式

第一节 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地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政体直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统治形式和权力结构的特征,直接地受到国家阶级性质的制约。国体所表现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

毛泽东对政体的定义是指“政权构成形式”、“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政体首先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用的;其次,采用一定政体的目的是要进行经济;再次,必须有一定的形式来组织统治的机关,这个形式就是政体。

两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国体与政体相比,国体占首位。政体必须适应国体的需要,在一定的国体下,政体的形式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国家的阶级本质从根本上决定着政体的选择和采用,一定的政体必须适合一定的国体,当国体发生变革时,政体也就会发生变化。没有一定形式,内容也就会变成虚幻的东西。一定的国体要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如果没有适当的政体,统治阶级就无法组成和巩固自己的国家机器,无法体现和保持国家的性质。国体一经建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政体则是相对变化的。政体与国体相比较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政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影响政体选择的多种因素。

(2)政体的多样性。(3)政体选择的自主性。

(4)政体相对于国体的灵活性和变异性。第二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划分政体的目的,是要对不同的政体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优劣,从中选择理想的政体,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设计适宜的政体形式。

1.古代思想家划分政体的标准:亚里士多德应用比较分析法,提出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统治者为城邦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利益;二是统治者人数的多寡。2.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政体的划分:大致同上。

3.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的标准:历史比较法,第一,最高国家权力的归属;第二,最高国家权力权关的产生方式及任期;第三,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根据前两条标准,首先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国家分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两类)。

君主制:在实行君主制的剥削阶级国家,是以一名君主作为实际上的或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制政体包括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两种:

1.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封建制国家所盛行的一种君主制政体。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2.立宪君主制:是资产阶级类型国家的一种政体。但君主的权力按宪法规定受不同程度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元君主制】君主仍然拥有较大的实际权力的立宪君主政体,内阁向君主负责,与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中心故称为二元君主制。

【议会君主制】是当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之一。政体不向君主负责而是向议会负责,奉行“议会至上”原则。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拥有倒阁权。君主象征国家统一和代表国家主权而没有实际权力。

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

总统议会和政府三者关系上看,可以把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形式。

1.议会共和制: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称为议会制共和国。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和监督政府权。政府的产生和存废以议会为基础。

2.总统共和制: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总统由普选产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实权。政府各部部长在法律上只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委员会制:是指国家的最高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的一种制度,亦称“合议制”。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群众成为国家的统治者,无产阶级专政,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

民主共和制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国家唯一能够采用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它实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是一种完全新型的政体形式。同时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又是一种正在不断建设、发展和完善的政权组织形式,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的任何具体形式,只要适合一个国家的国情,就是那个国家的最好的政治形式。

典型意义的巴黎公社的政权形式、苏维埃制、人民代表大会制。1.公社制-巴黎公社的政权形式

第一,废除常备军,用武装的人民代替。

第二,公社由普选的代表组成,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第三,公社是兼管行政与立法的工作机关。

第四,公社废除旧警察和官吏,把公职人员变成人民的“公仆”。2. 苏维埃制

第一,最高苏维埃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它机关都由它产生。

第二,最高苏维埃设立主席团作为常设机构。

第三,苏维埃的代表由人民选举和对人民负责。3.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1)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含义: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代表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

第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

第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和它的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体形式。

第一,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实行基层直接选举,其他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过程中,我们就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三,我国人民是在党的领导下。

第四,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吸取了苏维埃政权的经验,总结根据地政权建设发展起来的。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

第一,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二,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第三,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第三节 国家的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

古代两种形式:(1)帝国形式。(2)分封割据形式。

现代国家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1)单一制。(2)复合制。

(1)单一制:将国土按地域划分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特点: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的行政机关体系和国籍。

单一制又可细分为两种形式: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

(2)复合制:若干国家或地区作为成员单位协议组成的联合体。

由于联合的程序和形式、权力的划分有着重要的差别,可细分为:(1)邦联制。(2)联邦制。

【邦联制】若干个各自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典型代表是欧洲联盟。

【联邦制】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典型代表是美国。

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和原则: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

阶级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最终只能由各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根据本国的国情决定。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特点: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三,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四,国务院批准省级地方的区划及省以下地方的建置和区划。

第五,省、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可制定地方性法规,但须报全国人大常委批准后生效。

第六,地方各级政府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国家结构形式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实行地方适度分权。

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原因:

第一,历史上有着统一的传统和实行单一制的渊源。

第二,各民族之间有着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

第三,各民族主要是和汉族相互杂居,“大杂居、小聚居”。

第四,近代以来,结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

第五,各民族之间,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需要互相学习、帮助、支持,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第六,防止和抵御外来干涉和侵略,维持我国的独立与安全,需要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与合作。

我国单一制两大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

【民族区域自治】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其特点如下:

第一,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第二,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第三,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自治权: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在民族自治地主内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主权力,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特别行政区】最出是针对台湾做出的,但在香港、澳门付诸实施。依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特别行政区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心是一个国家。特别行政区是一级地方政府。

第二,两种制度共存,但主体是社会主义。

第三,高度的自治权。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和“一国两制”的实践,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创造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带有某些复合制特征的单一制。

第七章 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公共权力的载体和公共权力运作的政治组织系统,是阶级统治和政治统治体系的核心。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含义、构成、特点和组建

国家机器在政治科学上就叫做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日常活动的组织体系。

国家机构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要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凭借一定的权力设施。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体系,由此决定国家机构具有组织体系结构性。是一个复杂严整的权力组织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国家机构是一个动态功能组织系统。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应地把国家机关划分为分立与制衡的三个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作为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权威代表,这个代表即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构成国家机构的最基本的主要的组成要素。

(一)国家元首的功能:充当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最高政治领导者,依据国内法处于国家最高领导地位,根据国际惯例享有最高规格的国际礼遇,充当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不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形式上与礼仪上,国家元首是处在国家机关体系的最高地位,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体现着最高国家权力,象征着国家主权,行使国家元首的各项职权。通常由一个个人组成。

(二)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时进行执法监督的国家机关。基本职能是立法和执法监督。

(三)行政机关含有“执行”和“管理”两方面的含义。执行:指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管理则是指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事务。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对内对外事务的机关。

(四)司法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即法院,行使监督权的检察机关。国家机构的特点:

(1)阶级性。(2)社会性。(3)整体性。(4)强制性。

制约国家机构的主客观因素: 1.国体的制约。

2.统治阶级统治方式的制约。包括国家治理形式、国家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3.国度国情诸因素的制约。

国家机构的设置或组建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在一定的理论原则和法制原则指导和确认下,进行周密政治设计的国家自主行为。

理论原则确定国家机构总的框架及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国家机构的制度;法制原则则规定理论原则法制化的具体要求。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三权分立在西方各国宪法中通常表现为下述几方面的制度设计:

(1)由三个不同的机关分别执掌和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2)每一个机关都相对独立的,在行使各自分掌的权力时,都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

(3)每一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是代议机构,一般由选举产生的法定人数的议员组成。

两院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

一院制:瑞典、葡萄牙、丹麦、新西兰等。

两院制即议会由两院组成,一般称为参议院、众议院、通称为上议院、下议院。一般下议院权力高于上议院。如下议院通过的法案受到上议院的否决时,如果下议院再次表决通过该法案。

1.立法权:即以国家名义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这是议会最基本的权力。2.财政权:即财政同意权,是议会控制政府税收和开支的权力。3.监督权:即议会对政府及其政策和政府官员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表现为如下四方面:

一.是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二.是在议会制国家,议会拥有倒阁权。

三.是议会对政府议员行使弹劾权。四.议员对政府的政策行使质询权。

(二)行政机关

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一般由政府首脑和各部部长组成,通常称为内阁,所以组织政府常称作“组阁”。

行政职权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1.执行法律与委托立法。

2.管理全国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3.处理对外关系事务。4.军事权。5.立法参与权。

(三)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独立,旨在保障公民自由,首先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机关的分工,有利于实行法治,有利于防止专制和暴政,有利于政府保持清正廉洁,是历史的进步。

司法权主要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司法机关的职权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审理各种诉讼案件 2.处理某些非诉讼性事务 3.违宪审查

违宪审查:是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决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审查对象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令,政府根据法律颁布的行政法规、发布的行政命令以及采取的行政措施。

资本主义国家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机构有两种类型:普通法院和专门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

各国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事后审查”,“事前审查”。

司法独立:指法院和法官只服从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具体含义:

一是司法权由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

二是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

三是法官按照“自由心证”原则办案。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民主集中制

议行合一三层含义:

(1)议行合一以否定、替代资本主义议会制的三权分立原则为前担。

(2)是行政权和立法权两种国家权力和职能在职掌、从属上的集中统一。

(3)公社委员会兼管行政权和立法权,两权兼管是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表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体制和结构上,强调社会对公共权力的直接制约,和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制约。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大牵扯。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的设置和组织、权力的动作上,体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1.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2.保证国家机关之间合理分工,协调动作,依法进行权力制约。3.保证立法和决策民主化和执行的集中化与分工责任制。

4.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展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一)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1.立法权:是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法律的职权。

2.决定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国家重大问题和事项做出决定的权力。

3.任免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具体指人事任免权。4.监督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

(二)行政机关 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1.行政立法权。2.议案权。3.行政管理权。4.行政区划管理权。

5.领导和管理经济和城乡建设权。6.社会管理权。7.行使人大及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三)司法机关

依照宪法和法律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的机关。由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和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共同构成。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

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提起公诉,对法院的错误判决和裁定,贪污提出抗诉。

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和工作遵循和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和如下几项原则:(1)法院和检察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进审判、检察活动的原则;(3)司法独立,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原则;(4)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特权,不容民族歧视原则;(5)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原则;(6)公开审判原则;(7)民主集中制即合议制原则。

第八章 国家政权与民族问题

第一节民族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族问题:指的是在民族关系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差异的存在。具体方面:

第一,民族差异的存在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19世纪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家布伦奇里认为,民族具有八大特征:(1)同居于一地;(2)同一血统;(3)同其肢体形态;(4)同其语言;(5)同其文字;(6)同其宗教;(7)同其风俗;(8)同其生计。

孙中山先生提出过民族的五个特征:(1)血统;(2)生活;(3)语言;(4)宗教;(5)风俗习惯。

民族是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联结起来的人们的稳定的社会共同体

第二,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

第三,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

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民族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 2.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从实质上看,民族压迫是压迫民族的统治阶级冒充整个民族的代表对被压迫民族的压迫。

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民族与阶级的含义不同。

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范围不同。3.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斗争。

4.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消失也不相同。

民族问题随着阶级问题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产生民族压迫,引发民族运动和民族斗争的根源和条件是阶级剥削,但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问题都是由剥削制度引起的。

民族差别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条件。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

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就是革命和政权问题,其他所有问题都是紧紧围绕这个核心的。

民族问题与革命和政权问题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解决民族问题不能离开当时的政治总问题。

第二,民族问题直接影响革命和政权的稳定。

民族问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第二,社会主义各民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

民族问题是地区民族冲突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首先,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影响该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其次,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形式出现了重大变化。

再次,对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霸权主义及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使民族冲突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第二节 资产阶级国家与民族问题

民族运动是指被压迫民族反对压迫民族、争取民族平等或民族解放的斗争。

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内容和任务:是同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反对封建割剧,要求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民族经济中心、民族文化和独立的民族国家。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级,用血腥手段建立起罪恶、野蛮的殖民制度。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它同整个殖民地问题融合起来,即发展成为整个殖民地问题了,从而使民族斗争变成为被压迫民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斗争了。民族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一切剥削阶级在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时,都采取民族主义的态度和方法。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指资产阶级的民族观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与原则,是资产阶级最基本的民族政策。具体地说,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民族优劣的观点。

第二,民族至上的原则。

第三,民族投降的原则。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就是资产阶级利已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

民族同化:是指强制性的民族同化,是指统治民族强制推行同化政策,迫使社会上其他民族全体或部分改变其民族特点(例如在语言上、风俗习惯上等给以强制限制)使其成为另一个民族。

大国沙文主义:是指大国在对待小国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反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实行民族歧视。(2)强制推行民族同化。(3)分化少数民族。(4)制造民族分裂。(5)借“民族自治”的口号煽动民族分裂。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的民族问题的性质,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一些民族由于经济、文化落后、不仅不能充分享受法律给予的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而且不能充分享受政治方面的平等权利。

社会主义内容的民族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民族问题任务的惟一正确的途径,它包括民族政权机关的民族化,经济发展的民族化,语言文化民族化等等。

民族问题就是民族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问题,是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的平等的联合。民族平等作为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1)全世界一切民族的平等。(2)一切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的平等。(3)各民族之间的事实上的平等。民族联合可以体现为各民族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而形成的民族统一战线,为建立民族国家而形成的联邦体制,为消灭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进行的互相合作等等。

马克思主义是依据什么提出解决民族问题时,应当坚决反对这两种民族主义:

第一,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第二,根据是人类社会发展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

(各民族交往频繁和资本主义已成熟)

第三,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根本利益。

第九章 国家与宗教 本章概述: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虽然宗教逐渐丧失了它以往支配一切的力量而成为私人领域个人的信仰,但宗教与国家、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仍吸引了现代人的注意力,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和幸福生活的基础。本章讨论了宗教的起源、本质、功能以及政教关系的不同模式,梳理了欧洲早期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同时也关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特征。更为重要的是,本章集中论证了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的理由,详细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的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作用的二重性,介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这些都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我们了解现代政治领域制约性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认识政教关系的历史性与复杂性提供了可能。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本节概述:探讨国家与宗教的关系,首要的前提和基点就是对宗教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本节探讨了宗教的起源、本质、政治作用以及政治与宗教关系的模式。知识点1: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宗教的起源

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宗教的起源是基于两个客观的条件,其一是早期人类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其二是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

(1)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中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它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认识局限,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法被人认识的异己力量,正是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

(2)阶级社会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宗教产生的又一原因。在阶级社会,当被剥削的阶级对物质解放感到绝望时,就会去寻求精神的解放来代替,就会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宗教正是这种对现实世界的替代,它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处境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的“另一个世界”的向往。因此,剥削制度的存在,是宗教产生的制度与社会根源。

宗教的本质

(1)从认识论上看,宗教是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人类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只不过是一种不真实的反映。

(2)从功能上看,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知识点2:宗教的政治作用

宗教一经产生,就不可避免地获得了政治性的因素。由于宗教本身的复杂性,宗教的政治功能也是多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与阶级统治

宗教有利于阶级社会的政治统治。在阶级社会中,有些宗教教义被转化为政治意识形态,从而直接为等级制度作论证。即便是持平等主义教义的宗教对等级压迫也会采取容忍和迎合的态度。当然,宗教并不总是在维护着阶级统治,有时它也会成为底层民众进行政治反抗的手段。

(2)宗教与社会治理

宗教在现代政治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宗教可以对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减轻了世俗国家的政治“结构在运转过程中的负担”,能够有效地实现政治整合,维护政治秩序。但也应看到,宗教在履行社会整合作用的同时,它也可能成为社会分裂的原因。

(3)宗教与政治意识形态

宗教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制约。宗教从根本上不可能脱离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因而宗教也容易转变成阶级统治的工具。宗教虽然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制约,但宗教一旦产生,也获得了自身的相对自主性,从而对政治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政治意识形态时常要在宗教教义中去寻找自身的合法性。尤其是在教会作为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的国家中,宗教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就更为显著。(4)宗教与民族 宗教是民族的,任何一种现代宗教的产生都必然和某一特定的民族相联系,民族之间宗教形式的不同正是民族心理及民族文化差异性的体现。宗教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系统,具有维系民族特征,形成民族性格,强化民族凝聚力、影响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机能。各民族宗教信仰模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的政治。一般而言,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巩固民族共同体的有力因素,而同时信仰具有很大差异的许多不同宗教的民族则很可能呈现出明显的政治不稳定。

(5)宗教与国际政治

宗教传播、宗教运动、宗教纷争等都会成为国家间政治关系变化的重要变量。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宗教可以成为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如相似的宗教信仰可以巩固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但另一方面,宗教也往往是国际政治冲突的原因。知识点3:国家与宗教关系的模式(1)政教合一模式

“政教合一”是指宗教权威和政治权威合而为一的政治制度。“政教合一”的基本特点是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民间事务的准则;民众受狂热和专一的宗教感情所支配。(2)二元竞争模式

当社会分化出独立的教会组织和国家结构之后,宗教和国家在利益和价值上就出现了分歧和争夺,严格的政教合一模式就会被二元竞争模式所替代。二元竞争模式主要存在于欧洲的基督教社会。

(3)政教分离模式

政教分离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模式。(4)宗教政党模式

宗教政党是现代资本主义主义国家中宗教与政权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宗教政党首先是一种政党,它是某些阶级或社会集团的代表,在政治上以夺取政权上台执政为目标。但宗教政党又具有鲜明的宗教属性,它将宗教教义结合到政治纲领之中。宗教政党往往出现在有着政教合一传统或政教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里,如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宗教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

本节概述:本节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析方法,梳理了欧洲早期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历史性地解释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关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特征。

知识点1:欧洲早期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在基督教被定为国教之前,罗马帝国有自己的宗教,并采用政教合一模式;随着基督教的传播,教会与国家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形成均势的、彼此消长的关系,教会与国家具有相互独立的组织机构,存在着各自独立的利益,教会与国家二元格局形成。整个中世纪,教会和国家政权在涉及社会控制的各个领域展开争夺,如行政区内任命主教和牧师的权力、对税收及教会财产的管理以及各自的管辖权范围等都是两者争夺的焦点。知识点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政教关系在近现代的沿革,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

(1)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经过宗教改革运动的洗礼,国家摆脱了外部的宗教控制,宗教问题转变为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政教分离。政教分离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模式。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了这一政治主张,随着资产阶级专政的建立和巩固,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政教分离的原则。它要求取消国教,所有的宗教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教会与国家政权相分离,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生活。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当代绝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宪法上规定了政教分离原则,宗教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必然会对政治造成一定的影响,宗教与政治意识形态相互渗透,宗教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知识点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宗教的特征

(1)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宗教宽容是指不同宗教或教派之间,宗教与世俗社会之间应当本着宽容原则,相互容忍、相互认可、相互尊重、相互对话,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和保障宗教自由与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宽容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条件,只有以宗教宽容为基础,宗教信仰才能成为个人的私事,个人才有可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信仰。

(2)多元竞争与教派林立。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是宗教宽容的必然产物,所谓多元化,即多种宗派并存发展、整个宗教格局呈现出种类繁多、派系林立的状况。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宗教的教派多元化已发展到极其复杂的局面,传统宗教教派林立,新宗教也层出不穷。

(3)世俗化与理性化。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宗教日益关心世俗世界的日常生活,而不仅仅是关心上帝天国或彼岸世界,许多宗教的信徒都淡化了对遥远天堂生活的追求,也不再只注重上帝的永恒道德和戒条,而更多地追求现实的利益和享乐。甚至一些现代基督教神学家,也逐渐放弃了“原罪说”的教条,不再把人们的物质需要、欲望都当作罪孽的根源。而是鼓励人们重视人间的现实生活,追求现世的幸福。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 本节概述:本节论证了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的理由,论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的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作用的二重性,介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知识点1: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

(1)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还不可能完全消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科学知识的局限,还不能彻底摆脱自然界异已力量的影响。只要自然灾害对人们来说仍然是未能预见的盲目力量或不能控制的破坏力量时,宗教就有生存和传播的余地。

(2)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尚没有完全消失。在社会主义制度中,虽然消除了压迫和剥削,但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质财富不是十分充裕,因而还不可能全部理想地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得以很大改善的同时,还有一部分群众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因而他们会借助于宗教获得精神的安慰。

(3)宗教具有自身的相对自主性。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已经内化于人类日常生活之中,也成为人类精神意识的一部分,因而它必定具有自身的相对自主性和延续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

(4)国际宗教势力的影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宗教不可能在某个国家中单独消亡。现代通讯工具使人们能迅速地了解其它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当然也包括宗教活动,所以有神论的影响很难消除。同时,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宗教方面的内外联系也必然日益频繁,我国宗教的存在不可能不受海外宗教的影响。知识点2: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的特征

(1)宗教压迫和宗教剥削已经不复存在。在以往的阶级社会里,许多宗教都作为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在宗教组织内部也存在着等级压迫。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随着阶级压迫的消失,宗教的社会压迫作用已被彻底废除,同时宗教内部的剥削和压迫也会逐渐被取消。(2)宗教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已经消失。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政治意识形态,与有神论的宗教教义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宗教不可能像过去的阶级社会那样,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

(3)办教的宗旨和目的已发生了变位化。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了新的办教宗旨,即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爱国人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反帝爱国、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4)宗教的社会治理功能更加突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作为社会的自愿组织机构,在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安定团结的作用。同时许多宗教组织还通过各种途径,起到了扶贫济弱、救危解难的作用,这都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团结进步。

知识点3: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作用的二重性

(1)宗教的积极作用。宗教有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文化事业与国际交往。

(2)宗教的消极作用。宗教和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立的思想意识,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义宣传是不利的;同时,宗教问题也可能影响到民族团结,给民族团结带来消极影响;宗教也不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知识点4: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

(1)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基本态度。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宣布宗教是私人的事情”,这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中阐明的无产阶级政党对宗教问题的一个总原则;

其次,不能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取消宗教。马克思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用“左”的办法来对待宗教问题。

再次,在国家中彻底实现宗教信仰自由; 最后,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无神论宣传。

(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和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反对利用宗教进行违法活动、反对外国的宗教干涉和控制。

第十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一节 政党的理论

政党词源于拉丁语“Pars”,转意为政治组织。

政党是在阶级基础上组成的。政党是政治社会政治斗争的集中代表。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

政党是阶级组织,它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要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理论和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政党的特征:

(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二)政党由阶级、阶层、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四)政党具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五)政党与国家政权密不可分。

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现代意义的政党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阶级斗争发展到资本主义阶级的产物。

政党政治与议会民主制选举制共同构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三大支柱。

资本主义国家是政党产生的历史前提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

政党要发挥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组织,通过组织系统将本阶级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行动,以实现阶级的奋斗目标。

政党的政治纲领既是判断一个政党的阶级属性和本质的最重要的依据。

政党的分类:

以政党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为标准(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

以政党是否掌握国家政权为标准(执政党、在野党、反对党和参政党)

以政党是否合法为标准(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以政党的活动范围为标准(国内政党和跨国政党联盟)

政党的功能:

着重研究政党同本阶级群众的关系和代表本阶级利益所从事的主要活动。

(一)争取群众和教育群众。

(二)集中阶级意志。

(三)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政党产生的直接原因则是自由竞争使资产阶级内部分化为不同的利益集团,而民主制度则要求它们和平地争夺政权。

资产阶级政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标榜“超阶级性”。第二,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第三,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

第四,党内派系斗争的合法化。第五,资产阶级政党的“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

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现有的政治秩序。

此外,资产阶级政党具体的地位和作用还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标志。

(二)政党制度在资产阶级民主中的协调作用。

(三)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

按照政党数目、政党关系、政党执政方式等方面,可以将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两党制: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掌的政党制度。

第一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特点: 1.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2.两党采取集中制。第二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特点: 1.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2.美国的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

以上两种模式的共同点:

1.势均力敌长期据本国政坛。2.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3.以多数代表制为基础。

当代两党制的新变化:

1.政党的阶级基础趋向一致。2.两党政策与立法的趋同。

(二)多党制: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各政党都可以依法或联合其他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典型国家有法国、意大利和德国)

多党制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特点:

1.政党数量多;2.往往分化成左右两大阵营;3.政权更替往往取决于第三党的结盟政策。

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特点:(印度、新加坡、墨西哥和日本)

没有一个政党能获得多数席位。政府只能由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反对派也组成联合阵线与其抗衡。

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特点:

存在着多个政党,但其中一个政党在该国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并单独执政,其他政党则处于在野党地位。

(三)一党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一个政党掌握政权,而在法律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不允许其他政党与之争夺政权的一种政治制度。(法西斯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

第一,法西斯国家的一党制。特点:

1.法律只承认一党的合法存在。2.一党制建立在党魁个人独裁基础上。3.国家的统治以恐怖和暴力来维持。4.实行党政合一的政权形式。

压力集团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术语,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性利益团体,即政治团体。

指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那些不同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决策形成过程的利益群体。(为某种共同的举和利益而组织起来的是利益集团)

压力集团和政党相比也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政党具有政治纲领,压力集团没有比较系统的政治纲领。

第二,政党有自己的候选人,压力集团并不提出自己的候选人。

第三,政党代表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压力集团只代表某一集团的局部利益。

第四,政党是间接地、隐蔽地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压力集团则明确、直接地采取各种手段。

压力集团的产生和发展,既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资产阶级内部以及各阶级和各种势力集团矛盾尖锐化在政治上的必然反映。

压力集团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的主要方式是:

1.参与选举,影响竞选。(实际上提供作为竞选前提和后盾的大量资金)

(一)通过提供或撤消支持等手段对政党的政纲施加影响

(二)大力支持他们所拥护的候选人

(三)在压力集团的影响下,竞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包围议会,影响政治决策过程。(通过院外活动来施加影响)3.影响政府决策。

4.对司法机关施加影响。(通过影响诉讼活动以达到目的)

(一)通过活动基层来施加压力

(二)威胁利诱和收买贿赂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由自发斗争上升为自觉斗争之后的产物。

与资产阶级政党诞生的背景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资产阶级政党是在适合于自己的政治制度环境下产生的;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在与自己的政治纲领相对立的现实政治制度环境下创立的。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1.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带领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斗争。3.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集体。4.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5.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原则和工作作风。

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二)党的领导的具体方式。

1.政治领导:共产党在无产阶级政治体系中担负最高决策和关键性决策的任务。2.思想领导: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人民群众。

3.组织领导:实现党的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是实行党政分开。

党政分开主要涉及的是执政党和政府的关系问题。进而实现党的领导。直接用国家强制力来实现,党的组织变成了国家政权组织,这是同政党的性质不相容的。

党的最高领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但是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法、领导作风,随着形势的发展是可以适时改变的,也是必须改变的。加强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主要内容是共产党的领导。有的国家实行一党制,有的国家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制,这由各国的阶级关系状况、历史条件、革命进程不同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

(2)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宪法和法律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活动的基本准则。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苏联、蒙古、南斯拉夫、匈牙利、古巴等)

政治团体是现代政治现象。作为执政党、政府和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特征:

(1)群众基础。(2)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3)存在于整体利益一致基础上。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地地位与作用: 1. 组织功能

2.参政功能(推选自己的代表;参与决策;参与政治同组织;通过传媒表达政治团体要求)3. 民主监督功能 4. 教育功能

第十一章 政治团体

本章概述: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除了阶级、阶层、政府和政党以外,政治团体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政治存在形式。本章研究了政治团体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规范的意义上阐述了政治团体的定义、特征、地位与作用;同时,本章还试图运用阶级与历史的分析方法,站在现代政治文明与政治价值层面,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压力集团等诸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本章还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特征、地位、作用和发展,并用中国政治发展实践进程中的经验性材料予以论证和说明。对政治团体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清晰地理解现代政治的结构和政治过程,特别是对于综合理解政党问题、民主问题和政治发展问题,拓展学习者的学术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政治团体的含义

本节概述:本节从一般规范理论意义上,研究了政治团体的定义、特征、地位与作用。对政治团体进行规范的理论陈述,其意义就在于它可以为我们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政治分析提供一种理论支点。

知识点1:政治团体的定义

政治团体就是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知识点2:政治团体的特征

第一,共同的利益要求是政治团体形成的基础与前提,政治团体以实现单

一、具体的团体利益和要求作为其政治行动的目标。

第二,政治团体建立的目的,是影响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而非夺取或掌握政权。

第三,政治团体是一种非政府组织,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但当它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时候,便是作为政治组织而存在的。知识点3: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政治团体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在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中,政治社团是公民进行利益表达和综合的一种主要形式。公民可以随时随地就本团体所关心的问题向有关的权力机关和权力者施加压力和影响,以促成于己有利的政策的出台,以防止于己不利的政策的产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公民通过有组织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己利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参与的过程。

第二,政治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新的有效媒介。公民通过参加政治团体的组织和活动,了解其所生活于其中的政治制度的结构与过程、了解主要的政治家的思想和政策倾向、了解社会上的其他团体和有关的个人的政治态度和主张等等。

第三,政治团体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团体政治不仅是参政形式、意见表达和综合方式,也是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最终还是一种统治和管理,一种利益关系、阶级关系。在特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集团会利用包括政治团体在内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进行政治管理,实现政治稳定。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压力集团

本节概述:本节集中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压力集团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压力集团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利益集团院外活动的策略与方式、集团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知识点1:压力集团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压力集团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上个世纪中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非赢利性的利益集团的大规模涌现,压力集团获得了新的发展。集团政治得以产生与发展,其原因包括:

第一,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是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在转型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旧的社会组织已经解体,但新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要维系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提供新的组织形式,即所谓“社会重组”,这就形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

第二,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说明了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权力制约的需要。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性的制约。利益集团作为“居间职业团体”,其实质是一种平衡日益扩张的国家权力的社会性因素。知识点2:压力集团的院外活动

本书认为,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分为直接院外活动和间接院外活动两大基本类别。

第一,直接院外活动。直接院外活动是指利益集团或其代表——院外活动分子,在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独立机构等)和个人(包括这些机关的决策者和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中影响具体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活动。直接院外活动包括如下五种方式:(1)社交性接触和游说。(2)提供信息和情报。这是以一种很巧妙的方式将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传达给决策者的方式。现代政府的决策量大而涉及面广,决策者几乎是不可能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资料来处理他们所面对的所有问题,利益集团往往将与自己利益攸关的问题的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并系统地进行整理,想方设法将有关资料及时传达给有关的决策者,影响政府的决策。

(3)出席听证会。很多决策机构在一项政策的酝酿阶段都会举行公开的公众听证会。利益团体的成员经常为支持或反对国会正在审议的法律议案而到国会作证。(4)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顾问委员会和相关的协商组织。

(5)通过司法诉讼寻求利益的满足。根据“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司法系统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它们的很多判决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因而集团有时可以通过影响法院的判决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第二,间接院外活动。间接院外活动是指集团通过一定的中介,如选民和大众传媒来影响政治过程。间接院外活动包括如下四种方式:

(1)参与选举活动。集团本身可以支持或反对某个候选人,破坏自己所反对的候选人的竞选,从而影响选举结果。通过参与选举,集团实际上事先进行了“感情”投资,为以后的直接院外活动做了先期准备。

(2)利用新闻媒介影响公众舆论。在选举活动中,集团就大量使用媒体做广告来影响公众的态度,以形成对有关的立法议案的公众舆论,或形成公众舆论对某一项重要人士任命的倾向等等,以此达到最终影响公共政策的目的。

(3)基层动员(grass roots lobbying)。这是一种比较新的院外活动方式,主要是指集团影响选区选民,利用选民来影响代表本选区的议员,以最终达到影响立法的目的。这可以通过传媒、邮政、电信、大量发送邮件等方式来实现。或者是动员其成员给议员或总统写信、打电话。

(4)抗议示威活动。集团的特殊要求和利益通过其他方式不能得到满足时,还有最后的办法,就是示威、游行、罢工之类的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方式。知识点3:集团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集团政治的出现,对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集团政治改变了政治决策的基本机制。在传统的代议民主制下,比较典型的政治决策机制是:相互竞争的政党在选举过程中发表本党的竞选纲领,表达各党的政策趋向,获得选民票数最多的政党成为执政党,通过国家机关的规范化的程序将其政策纲领化为具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其中,公民是通过政党的组织来参与或组织政府的活动,由政府代表公民来行使政治权力。公民是通过政党间接地同政府发生联系,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间接民主模式。同时,参与政策过程的基本角色乃是政党和国家机关,政党组织通过他们在议会里的代表提出政策建议,然后由相关的机关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公民则很少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然而,利益集团的出现,使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公民一方面通过参与选举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同时也通过压力集团政治途径直接地参与政策过程,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当然,公民也通过政党而对政府的组成发挥作用,这是一种间接地影响政策制定的方式。

第二,集团政治表现为一种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展与深化。在传统的代议民主制时期,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是间断的、有限的,主要形式就是定期地参加选举投票。而到了当代,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已经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普通公民通过利益集团及其院外活动的形式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第三,集团政治客观上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制约机制。集团政治是传统的西方民主政治权力制约机制的补充和发展。在传统的代议民主政治之下,权力的分立和制衡原则主要体现为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权力和责任的相互制约和平衡。20世纪以来,传统的主要以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的权力制约机制已远远不能满足资本主义政治的内在要求,而集团政治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利益集团通过对政治决策的直接参与,客观上制约和平衡了扩张了的国家权力。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

本节概述:本节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特征、地位、作用和发展,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知识点1: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和特征

性质: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团体不是完全独立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之外的利益群体,从法律形式上说,它们是群众团体,从其地位、作用看,它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质。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组织和活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二,具有比较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第三,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不一致,但这种差别和不一致是建立在其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

知识点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意见表达功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不是“压力集团”,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代表着一部分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利益和特定方面的人民群众,通过向党和政府积极地表达和反映它们所代表的某一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意见。政治团体在政府过程中承担了一部分意见表达甚至意见综合的职能。

第二,组织功能。政治团体是群众组织,通过它把分散的个体群众组织起来,为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提供了组织渠道,为党和政府实施对社会的管理提供了方便的组织形式。第三,参政功能。在中国,政治团体的参政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政治团体可以推选自己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二,参与行政部门的决策。其三,政治团体参与政治协商组织及其活动。其四,利用传媒传达政治团体的要求。第四,民主监督功能。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为了公正、合理而又高效地履行其政治功能,一方面需要加强其自身建设,同时也需要外在监督,政治团体的监督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外在监督。政治团体在关注和维护本团体及其成员的利益时,会对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给予关注和监督。

第五,教育功能。在党的领导下,政治团体通过各种方式教育群众,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尽快地、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

知识点3: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利益结构、社会群体结构等方面的重组,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结构和群体结构向着多元、复杂、并在一定意义上弱政治化的方向演变,作为党、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中介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结构的前提下,使政治团体在下情上达,反映和表达日益复杂多样的团体利益,健全利益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对党和政府的民主监督,推进各级领导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第十二章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学科领域。政治文化的研究源于西方,伴随二战以后的行为主义革命而兴盛起来。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首先是在比较政治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首次提出了“政治文化”一词。我国政治学界在80年代初,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介绍和研究。

综合中西学者的观点: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1)主体有团体性,也有个体性;既是公民,也是政治团体和其他社会团体。

(2)政治文化是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综合作用的产物。

(3)研究目的提示政治体系及政治过程的关系和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行为的关系。

(4)政治文化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意向、政治信念、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

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

(1)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占主导地位是经济阶级的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

(3)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政治文化功能:是指政治文化中的各种因素对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的影响和作用。G.A.阿尔蒙德从结构功能的角度阐释政治文化功能分为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主要功能归纳为以下方面:

(1)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的指导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社会成员指导社会成员的政治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3)影响政治过程。社会成员的自我意识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4)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的性质和内容对于政治制度的维系或变革有深刻的影响。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类型和结构

西方学者的区分

1.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民主平等主导观念;多数服从少数)2.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3.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4.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

现代政治文化:是与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特征:

(1)民主政治与平等自由的观念构成政治文化核心内容。

(2)社会大多数成员对政治体系和世界表现出理性和科学的认识态度,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

(3)开拓进取成为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面向世界和未来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的区分:

标准:(1)经济基础。(2)阶级性质。1.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三种类型)

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具有革命性,推动了人类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意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型政治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在本质上具有剥削阶级政治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政治文化结构主要是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

政治文化的这三个层次是不中分割的有机整体。政治意识形态层次居于政治文化结构的核心地位,代表阶级属性,是以阶级为基本单位的。

政治价值观:一般指的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世界的看法,包括社会成员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活动的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直接影响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信念、信仰和态度。

政治心理: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和政治环境长期作用的产物,它蕴含着政治文化的遗传机制和再生功能,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述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来看,政治文化结构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处于不断变动状态的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由低向高排列的。

(2)三个层次的变化的不同步性。

(3)政治文化结构内部三个层次,表现为相互间的依存、配合和制约的关系。

政治文化的结构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指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戴维.伊斯顿发表关于政治社会化方面的第一篇论文。海曼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心理的研究》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就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派生概念。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目的与过程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主导型政治文化的核心地位,并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加以引导和制约。

(2)培养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和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

(3)对反主导型政治文化的抵制和斗争。

政治文化传播的途径:(1)家庭。(2)学校。(3)社会。(4)大众传媒。

目前,在我国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政治文化:主导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及非主导型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政治文化。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坚持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遵循和贯彻以下原则:

(1)以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2)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3)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

(4)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

(5)要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做出科学分析,坚持兼收并蓄,批判借鉴的原则。

第十三章 政治发展

本章概述:政治形态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的变迁往往是从局部的调整开始的,经过逐渐的量的积累,进而导致总体结构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政治形态的这种由低向高的上升变化,就是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对经济生活以及全部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章主要介绍政治发展的相关理论。首先,从内容和实质上对西方政治学的政治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系统地说明了政治发展的两条主要途径——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最后,指出了政治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实质与内容 本节概述:政治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是政治发展所必须回答的问题。西方政治学立足于资产阶级价值观,将政治发展局限于第三世界,把西方的一整套政治模式视为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和片面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分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入手,揭示了政治发展的实质、动力、途径和趋势,形成了系统的政治发展理论。

知识点1:西方政治学的政治发展观

在几十年的历史演变中,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出现了若干观点不同的流派。它们重点各异,分析框架和具体结论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但由于其基本宗旨是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战略利益服务,因而从总体上看,它们又显现出某些共性特征。

(1)在适用范围上,将政治发展限定于第三世界。在西方学者看来,西方政治制度是全世界最完善的政治制度。它作为富足、自由、民主的象征,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最高尺度和基本坐标。如果说发展是趋向一种完善、成熟状态的运动,那么,这一运动似乎只有对那些落后的、欠发达的或发展中国家才是适用的和必须的。

(2)在评价标准上,把西方政治制度奉为理想模式。西方政治学者简单地认为,当今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过程,不过是早先西方国家经历过的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限定逻辑的重演。所以,要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出恰当的评估,就必须参照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具备的一些先进特征,他们把这些特征称作“现代性”。

(3)在研究方法上,推崇“价值中立”的实证分析。就社会背景来说,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出现,起因于西方发达国家左右和控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方向的现实需要。因此,它具有一种为霸权主义进行政治服务的工具性质。但是也应指出,多数西方政治学家并不直接具有资产阶级政客的身份,他们就政治发展问题发表的看法,也并不完全等同于资产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宣传。至少就表现形式来说,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有一种讲究“科学”的外观。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是系统、全面、科学的政治发展观。其基本看法是:

(1)政治发展是政治形态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总体性过程。社会结构理论和历史过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把握社会历史运动的两个基本视角。它作为一般意义的哲学世界观,为政治分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所谓政治发展,是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发展要求的、由进步阶级、阶层或集团推动的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调整过程。这种变革与调整之所以称为政治发展,就在于它导致了政治关系的不断变化,虽然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曲折、停顿甚至暂时的倒退,但是在全局上、总体上促进和推动政治关系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合理,即体现了一种前进上升的方向与趋势。(2)政治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以经济变革为基础的复合系统.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在普遍性和必然性上把握政治发展,决不能局限于孤立的政治生活本身,必须结合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来认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革的客观要求来认识。但是,有必要指出,政治发展的终极动力,虽然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要从生产方式的变革来说明,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并不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而是一个多重因素彼此渗透、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与其他因素的相互联结、相互影响而实现出来的。(3)政治制度的新旧更迭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宏观意义的政治发展,是社会形态总体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像社会形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根本质变一样,政治发展从实质上说也首先是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构成了政治制度的核心。因此,与社会形态历史沿革的总体进程相对应,奴隶制政治制度、封建制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几种国家类型的依次更迭,大致可以看作是政治形态沿革的几个基本阶段。以制度变革为标志的政治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需要指出,人类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政治发展的道路和顺序上的特殊表现形式。

(4)政治体制的改革完善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政治制度的变革构成了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般而言,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政治制度在经过复杂的矛盾冲突而最终得以确立之后,便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调适期。在通常情况下,政治制度的调适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在结构上的健全和功能上的完善表现出来的。我们把政治制度的具体的组织形式、管理形式和运作形式,称作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要受政治制度的制约,但是它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并因此表现出某种变化调节的灵活性。如果这种灵活的体制调节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结构和功能上变得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完善,那就是常态下的政治发展。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

本节概述:从根本上说,政治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因此,它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过程。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来看,政治发展一般通过两条途径得以实现: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前者是政治关系的质变过程,导致政治制度的新旧更替;后者是政治关系的量变或部分质变过程,促成政治体制的改进和完善。知识点1: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主要方式,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又是政治发展的最高形式。因而,政治革命对于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和对于政治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1)政治革命的涵义。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主体、以夺取政权为首要标志、以政治制度的新旧更替为基本内容的激烈的政治大变革,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

(2)政治革命的根据与条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政治革命的深刻的社会根源。它说明了革命发生的内在必然性。但革命在何种情况下发生,还取决于特定的革命形势。这种形势是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极端尖锐化、各种因素汇合起来形成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危机的结果。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统治力量因遭到严重削弱而指挥失灵。另一方面,被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因物质生活极度贫困而承受着超乎寻常的苦难。

革命的客观形势使革命的爆发成为可能,但可能转化为现实,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即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

(3)政治革命的类型与形式。所谓革命的类型就是由特殊的社会矛盾、社会性质所规定的革命现象、任务和动力的集中表现。

历史上的革命有多种类型,因而也必然有多样的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暴力革命一般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必要手段。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把暴力看作是实现政治革命的唯一方式。一个国家和民族究竟以何种具体方式完成政治革命的任务,往往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中,政治力量对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知识点2:政治改革

(1)政治改革的涵义与特征。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矛盾状况,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依靠现有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改进政治体制、调节政治关系、完善政治功能,以巩固和加强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叫做政治改革。作为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政治改革的特征应当在同政治改良和政治革命的联系与区别之中来把握。与政治改良相比,政治改革不仅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而且是部分的质变。它是对现有政权结构及其运作方式的系统、全面、深刻的革新。但同政治革命相对照,政治改革谋求和带来的质变,仅仅是部分的,而不是全局的和整体的。它以不破坏现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为前提,由政治领导层组织和推动,采取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实际上是一个使仍然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政治秩序的积极能量得到充分发挥和释放的过程。

(2)政治改革的根据与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引起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

政治改革的条件包括:文化氛围和思想条件——进步的社会力量的革新要求占据上风,逐步成为社会成员的普遍共识;主观条件——出现了一个具有改革意识和改革能力的政治领导层;社会条件——保持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把社会动荡降到最低限度。

(3)政治改革的方式。一种是激进式改革。这种改革强调总体设计和强制性变迁,它有利于缩短新旧政治体系转轨的阵痛期,但却极大地增加了社会阵痛的强度。因此,只有在社会格局和政治格局相当稳定、广大民众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条件下,这种改革方式才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另一种是渐进式改革。这种改革强调长远和眼前、总体与局部的平衡,主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它却有利于随时调整改革计划,纠正改革的失误;同时也有利于化解不利因素,减轻改革所带来的阵痛。第三节 政治发展的未来趋势

本节概述:从总体上说,人类历史或世界历史的演进,受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所支配,表现为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的前进上升过程。就政治发展而言,这一过程则表现为: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社会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造,最终促成阶级的消亡和国家的消亡,实现从有阶级向无阶级、有国家向无国家社会的转变与过渡。

知识点1:社会主义革命是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

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与合理性,但是它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这一矛盾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范围内获得真正的解决。只有通过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解决。但是,这一社会变革并不会自发地完成。它必须以无产阶级自觉的革命斗争为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而且也使这场革命的主体承担者,即无产阶级逐渐地成长了起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不断地酿成经济与政治危机,无产阶级作为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新兴政治力量,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地壮大和成熟,社会主义革命就变成了直接实践的问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局。知识点2:民主政治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是民主的实质内容。如果说,民主政治在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因而区别于专制独裁,那么,其在特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制约下所获得的实质内容,则又使它们相互区别,并在历史发展中表现为不同的类型。

历史上的第一种民主类型出现于奴隶社会。它的典型模式是古希腊雅典国家的城邦民主制。城邦民主制形式上奉行“主权在民”原则,然而真正享有公民权的却只是一部分自由民,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工商奴隶主和贵族奴隶主。

历史上的第二种民主类型出现于资本主义社会。就形式而言,它承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而由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却被资本的有无或多寡的实际不平等限制和抵消,从而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成了保护资产阶级本阶级内部平等的屏障。

历史上的第三种民主类型诞生于社会主义社会。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这不仅因为它批判地借鉴和继承了人类民主发展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更重要的是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并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为依据,为建设高度完善的民主政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知识点3:政治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根本任务。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结构合理化与政治管理高效化,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第四,面对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复杂矛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谋求渐进发展。

知识点4:政治消亡是政治发展的最终归宿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伴随阶级分裂、国家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随着私有制被彻底消灭,社会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阶级的分裂便丧失了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一旦伴随阶级分裂而来的种种社会差别和不平等最终归于消失,作为阶级对立不可调和产物的国家,也将自然而然地退出历史舞台。那时候,政治生活和政治关系也就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最终消失了。从社会形态之历史演进的总体趋势看,政治消亡同阶级和国家的消亡紧密联系,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十四章 中国的政治文明

本章概述: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目标,把中国政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项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第一节 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

本节概述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文明探索和实践,为新世纪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即: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不能没有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不能脱离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既不能脱离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知识点1:传统政治文明的现代转型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种族传承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传统政治文明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中华文明不得不应对西方文明冲击时,如何突破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限制,推进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危机走向复兴,以实现传统政治文明的现代转型,成为了中国百余年现代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中国必须实行政治变革,即引进现代代议政治,实现从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但是,在变革的具体手段和变革所选择的政治文明取向上,却莫衷一是,形成了改良和革命的两大政治力量。

知识点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萌蘖及其当代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写成《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这篇文章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它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整体趋势和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过程两个方面,深刻地揭示和把握了“人民民主”的制度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本权力结构。随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社会成员日益自主,“党-国家-社会”的一元化权力结构,也逐渐被“国家-社会”的二元分化权力结构所取代。在新的“党-国家-社会”的权力关系架构中,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内涵

本节概述:政治文明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家是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人类的政治文明发展和人类的社会发展一样,同样经历了从低级形态的政治文明到高级形态的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它将在更高层面上推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我们认为政治文明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为建立公共秩序、推动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用于调节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关系的价值规范、组织体系和制度安排的有机总和。它通常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核心。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政治文明观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结合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实际,可将之具体归纳为以下若干观点:

第一、人类生活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政治价值规范和制度安排,人类文明的发展,必然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

第二、政治文明产生于人的现实活动,必须以现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基础。将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视为政治文明的现实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本质规定性的深刻揭示。

第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不仅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而且也是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定包括国体建设和政体建设两方面的任务。第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从古代政治文明向现代政治文明进化的过程。人类的成长过程是人逐渐摆脱外在束缚、最大限度获得自由的过程,这个过程被马克思称为“人类解放的过程”。

第五、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现代政治文明产生于人的政治解放,而人的政治解放的本质内容就是:一方面,人在社会领域获得自我支配的权力,成为自由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人在政治领域获得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成为公民和法人。第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型的现代政治文明。与同属于现代政治文明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形态相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又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政治文明。

第七、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政治文明的“时代性”特征,要求政治文明必须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与其他文明形式协同发展。知识点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形态 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代表着新型的现代政治文明。以现代政治文明作为历史起点,以社会主义作为目标取向,由此展开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探索和实践。首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作的理论探索。

其次,是苏维埃政权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上述理论成果的实验和实践。

最后,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作的理论发展和制度创新。总之,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新型的现代政治文明,其核心价值就是要赋予民主共和国以新的内容,使民主共和国成为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

知识点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是建立在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把握基础上的,由此获得的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基本特征的认识,是既强调这种政治文明在文明形态上所具有的现代文明特性,同时,也强调这种政治文明在价值取向上所具有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国家权力属于劳动人民所有,建设大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共和国。第二、人民代表会议是实现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最好制度形式。

第三、人民代表会议掌握国家权力,人民通过“有经验的代理人”——即人民代表——掌管国家事务。

第四、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人民“当家作主”,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广泛的民主,必须与参与之有序、决策之集中以及政治活动的制度化相结合。第五、共产党是动员和组织劳动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领导力量。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核心组织,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决定着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如何实践、能否实现。第六、用法制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将政治文明建立在宪法和由宪法构建的政治与法律体系上,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路径。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制度建设 本节概述: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上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将“政治文明”视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将“政治文明建设”视为培育和积聚这种动力并使之持续发挥效能的过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生、发展、成熟,以及向着更高政治文明形式的升华,是离不开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的。知识点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形式 经过二十多年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形成了迎战全球化的两大制度积累:一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度体系中获得了推动中国发展的制度空间。但是,仅有经济体系的制度积累,不足以全然应对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如何以更加“全球化”的执政方式介入世界的社会关系之中,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1、革命后社会的政治发展是依法治国的现实基础。与过渡时期相比,革命后社会的政治生活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并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合法性来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革命后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改变了过渡时期的权力运作方式和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二是现代化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的挑战。

2、理性化的权力运作模式是依法治国的制度要求。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符合理性化的权力运作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事务的不断增多,政治权力必须以制度化的形式构建权威、配置权力、规范权力和权利的运行。通过革命掌握政权,通过国家改造社会,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政治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实践的基本政治逻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传统的“党-国家-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党-国家-社会”结构要求党的领导体制相应地走出传统的模式,依据新的关系格局进行积极的制度创新。依法治国正是这一制度创新的核心。

3、以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从无序到有序、由人治到法治的演进过程。依法治国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既体现了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法治和权威合理化等,同时,也涉及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性,所要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问题。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坚持党的领导,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必须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从战争年代沿袭下来的由党的组织包办一切的“以党代政”的方式,而代之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的“依法治国”的方式。

知识点2: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内核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要旨,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具体说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第二,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举措。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处于政治权力体系的核心,能否实现法律对党的权力的有效规范,便成为能否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治国”说到底就是党要依据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要求,领导和组织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民主诉求。

第十五章国际政治

本章概述: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在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通过各种国家政治行为主体的交互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即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基本准则是国际政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体现在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章和规则之中,并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掌握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认识主权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和国际政治格局,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政治发展的新规律。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含义 本节概述: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从本质上讲,国际政治是各主权国家的国内政治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相互作用。各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性利益要求,是其在国内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益的对外延伸。各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事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国内政治服务的。同时,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之间又存在很大区别,两者在是否拥有公共权威、利益构成和政治行为主体等方面有所不同。本节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并探讨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点1:国际政治的含义 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其基本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它首先和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即国际社会中具有特定的利益和主张、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和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第二,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基本政治关系,而国际政治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或是由国家之间政治关系派生出来的,或是围绕着国家之间关系产生的,因此,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在国际政治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它影响和制约着其他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由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利益关系;第二层次,力量对比关系;第三层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第三,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国际政治作为各国和其他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普遍政治联系体系,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国际政治关系是全球性的政治联系;

2、国际政治关系是诸行为主体之间的有机政治联系;

3、国际政治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知识点2: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与区别

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

第一,国内政治是国际政治的基础和出发点,各国的对外政策、对外活动是为其国内政治服务的。

第二,国际政治是各国国内政治在国际范围和领域中的延伸和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各国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主导性利益要求是其国内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益的对外延伸。第三,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区别:

第一,有无公共权威的不同。在正常情况下,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这一权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权威,形式上却具有公共性。而在国际政治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公共权威。任何国家、国家集团或者其他力量,都不具有使自己的权力和权威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统一、有效的权力和权威的能力,都不可能使自己的意志成为最高意志,要求国际政治的其他行为主体服从这一意志。

第二,利益的构成和内容不同。就国内政治而言,其利益构成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和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内政治的主导利益和主要内容。而在国际政治中,其利益构成了除各国统治阶级的利益之外,还包含各国的民族利益、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国际政治中,国家具有双重特性,它既具有阶级特性,又具有民族的特性。

第三,政治行为主体不同。国内政治是阶级、阶层、政府、政党以及政治团体活动的舞台,因此,其主体主要由这些力量构成。在这其中,阶级与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联系在一起,因而是最稳定、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政治主体,而政府、政党等则是国内政治中最活跃的政治主体。在国际政治中,尽管存在和活动着其他行为主体,但是,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际政治主要是国家活动的场所。第二节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本节概述: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它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包括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即国际组织和其他国际政治行为体。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主要表现为对内最高权、对外独立权和防止外来侵犯的自卫权。国际政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主要包括政府间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国际政治运动、种族集团、宗教组织、政党和其他政治组织,甚至包括个人。近年来,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关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知识点1: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也是构成当代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实体单位。主权国家的特质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第一,主权国家能够控制和最大限度地调动、支配、运用一切资源,形成国际社会强大的行为主体、实体。

第二,主权国家是人类社会生活诸共同体的唯一合法总代表。第三,国家之间政治关系决定着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向。

按照国际法的要求,在国际社会中,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国家,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第一,固定的领土。第二,定居的居民。第三,统一的政权机构。第四,国家主权。国家主权在国际政治中对于国家的意义:

第一,国家主权是国家获得参与国际政治生活能力的基础。第二,国家主权是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独立行为主体的必要条件。

第三,国家主权是一国在国际政治中具有与他国平等地位的重要保证。第四,国家主权是国家参与制定和遵循国际关系准则的基本前提。知识点2: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行为主体,包括国家之间的国际组织和非国家之间的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

第一,国际组织都具有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第二,国际组织的基本存在和活动依据是参与者所签订的条约,超越或者违背条约规定的机构、职权和活动,均为非法或无效。

第三,国际组织的原则是各参与者之间的地位平等,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或者个人事务,更不得侵犯各参与者自己的权利。

在国际社会中,人们常常按照不同的标准,把国际组织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按照其基本性质、活动目标和范围划分,可以把国际组织划分为一般政治性组织和专门性组织。第二,按照其成员构成和处理事务的地域范围划分,可以把国际组织划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第三,按照其活动的内容和领域划分,可以把国际组织划分为政治性、经济性、军事性和文化科技卫生等不同领域的国际组织。知识点3:其他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在国际社会中,除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这些行为主体主要是活动于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党、政治团体以及个人等。政党是国际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在当今国际政治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重要作用的政党主要有共产党、社会民主党、民族主义政党以及绿党等。

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团体,主要包括一些政治运动、政治组织和跨国公司等。在国际政治中,个人也可以成为其行为主体,这些个人主要是一些对于国际政治能够产生影响的人物。

第三节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本节概述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行为都不是绝对无限制的,都存在着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制衡,以及整个国际社会所共同接受或认可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制约。国际准则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实施对外行为、处理对外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当代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国际法是国际社会中用以调整国家间相互关系、规定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具有约束力的原则、规范和制度的总和。在当代国际政治中,国际法是保障国际政治关系有序性的法律文件,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原则基础。

知识点1: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体现在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章和规则之中。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普遍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第二,共识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建立在大多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普遍共识基础上的。第三,规范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应该遵循的规范。

第四,约束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国际准则行为主体具有相当的约束力,这种约束性既体现为道德性约束,又体现为实际性约束。知识点2:国际法

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它是国家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规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约束力的原则、规范和制度的总和。国际法的基本组成内容可以概括为平时法、战争法和中立法。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第一,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第二,国际法是由主权国家在处理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要法律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第三,国际法的约束力的基础,是相关国家承担的相关国际义务,其执行主要靠相关国家的自动、自愿和自觉。

在国际政治中,国际法具有其特定的积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 第一,国际法是保障有序的国际政治关系的法律条件。

第二,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第三,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了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第四,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第四节 国际政治格局

本节概述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世界主要矛盾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主要有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和两极多元格局等四种类型。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世界主要矛盾,是国际政治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围绕这一主要矛盾,构成了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或行为主体的集合体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围绕这种主要矛盾和矛盾关系形成的国际政治内容,则构成了国际政治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它试图建立一个单极统治的世界;而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各主要力量,则主张建立和推动世界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处于单极与多极两种势力相互较量的过渡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知识点1: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世界主要矛盾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格局有如下基本含义:

第一,一定时期内的世界主要矛盾,是国际政治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二,国际政治格局是以世界范围内的基本政治力量为主干而形成的。第三,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之间的组合方式和构成状况。知识点2: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性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在现代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从17-19世纪,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到19世纪中叶,统一的世界市场得以形成,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政治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力量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构成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争使得美国和苏联成为国际政治中的超级大国。以非战争性对抗和对立为核心内容的冷战,是这两大力量的基本互动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继续深入发展,并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本节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它使国与国之间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国际政治生活产生了多方面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政治以国家作为基本行为主体构成的事实并没有改变,但国家主权的至上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平等性受到了严重挑战。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深入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为全球治理的形成和成长,创造了条件和可能。知识点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在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作用下,生产要素和产品超越一国甚至几国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不断增大,形式不断增多,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的作用下,经济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全世界,经济资源在世界市场上予以配置并且配置效率提高,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方式是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体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超越国界的市场流动。第四,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联系效应是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知识点2: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对国家经济活动和世界经济联系发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同时,对国际政治产生了多方面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提出了国际政治的一系列新问题。

第一,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主权的至上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平等性受到严重挑战,国家主权的管辖范围、职能、权限、方式和规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国际政治以国家作为基本行为主体构成的事实并没有改变,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国家必须以完整属性意义上的国家主权为首要要素的基本特性并没有改变。

第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大量新的国际组织不断出现。

第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格局。经济全球化对于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具有促进作用。就其内在基本联系和历史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结合的关系。

第四,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使国际政治新的合作和协调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国际政治新的制度和规则的形成和成长,从而为全球治理创造了条件和可能。

第三篇:李怡林同学的先进事迹

李怡林同学的先进事迹:

我叫李怡林,是小南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本校学习一年多的时间里,得到了老师们的关怀和同学们的帮助;在这个大集体里,学习能力和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受益匪浅。

一到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我是在家自学完成的。因为腿受伤需要在家休养,二姨就帮我在网上买好课本、英才教程和配套的作业,还在网上帮我下载了上课用的视频课件,让我在家里自学。我先听视频课件中老师的讲解,然后把这一课的作业做完,对着答案自己给自己改作业,语文课文中的每一篇课文我都背下来,数学和英语也是像这样学习的;如果有不会做的题目就问二姨,还有跟我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时,就看他们的作业和老师的批改„„就这样,直到四年级下学期我才正式开始上学。

刚到小南小学时,我还不太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但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我很快跟上了同学们的学习步伐。当时数学还不感到很难,作文却令我头疼:一遇到写作文,我就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思绪很乱,一篇作文写不出300字。妈妈看我这样,便给我报了个作文补习班。看到别人的作文写得那么好,我暗暗努力,开始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加大自己词汇量的累积。慢慢的,不知不觉我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再遇到写作文时就没那么紧张了,能够坦然应对。

由于考试前会进行复习,所以作业量比以往要多得多,在加上要给一位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布置作业,经常要熬到晚上十一点,想着复习的内容还没有完成,我就打起精神继续把作业写完。

有一天,我感冒了:上吐下泻,发高烧,很难受。妈妈给我请了一天的假。我休息了半天,感觉精神稍微好了些,下午便坚持去上学。

我在学习过程中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笃学之星”。但尽管如此,自己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再接再厉,争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四篇:王林—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理念和实践

王林

一种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一场语文教学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国内语文教育界酝酿、思考、实践,这就是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简单地讲,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2008年由赵镜中、王林先生提倡的这种语文教学形式,刚开始只在局部的小范围内被讨论、试用。经过几年的“化蛹成蝶”,同道者越来越多,在浙江、北京、山东、四川、重庆、吉林等省份,已经有很多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形式,和“单元整组教学”、“主题阅读”等有联系,但有着更大的区别,它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内涵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内部,关注文章的形式,把握文章的内部结构,并在文章之间形成“互文关系”,学生在探索群文时,发展出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

一、为什么要群文阅读

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育研究者也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有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阅读越早越有利。但是,在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上,观点多样,流派纷呈。

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仍然还局限于单篇课文的内容分析,以大声朗读和词句理解为主要教学手段,“少、费、差、慢”的低效语文学习,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一方面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如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同时,还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目前国内使用的语文教材,大都按主题设计单元,每个单元三四篇课文,可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群文阅读。不过,这种单元主题安排内容的方式,在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实施,大部分教师仍然是按一篇篇课文顺次教学。而且,教材的单元,多为人文主题,如“环保”“爱”“自然”等。而单元中的课文,同质性较高,题材和体裁比较单一,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要改变的并不只是学生的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并由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群文阅读的倡导者认为,学生在母语学习中,仅仅在课堂上围绕语文教科书为中心的封闭的教学空间是难以发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的,如果能把更多的群文引入课堂中,语文课堂将难以延续原有的教与学的方式,教学效率将大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得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得以提升,阅读习惯更容易养成。当然,群文阅读并不是要取代教材的教学,而是教材教学的有力补充,教材仍然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二、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

“群文阅读”概念的提出,并不是无水之源,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这些理论基础既有来自国外的教育哲学的转变,也有国内小学语文界的改革和探索。

1.斯坦利·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读者反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它改变了过去的文学批评重在探讨作家的写作,而是放在读者对文本的反馈、读者的主体意识放在更重要的考察位置。这一派理论强调,阅读是建构意义的过程,每一个读者都会带着对文本“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并在阅读中内化新的文本图式,丰富阅读经验。

2.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建构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对重新揭示了儿童学习的另一面,他明确地提出:“作为教育过程基础的应该是学生的个人活动,而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教师是教育环境的组织者,是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调节者和控制者„„社会环境是教育过程真正的杠杆,而教师的全部作用则可归结为对这一杠杆的管理”。维果茨基认为,语言视作可供儿童用以认识与理解世界的一种“文化工具”。语言的获得可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语言可用于进行社会性的互动与活动。儿童可以凭借语言与他人相互作用,进行文化与思想的交流。这种社会性互动正是文化共享与传递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儿童进行认知和掌握语言的基础。

3.古德曼的“全语言理论”。全语言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项语文教学改革。在20世纪70年代,面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困难,教师开始对由教科书主导的教学和以技能训练为目标的语言课程产生了怀疑,认为“学校采用的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质上阻碍了孩子们语言的学习”,“因为学校把完整的(自然的)语言,拆成抽象而细碎的小片段”,这样反而让学生学习语言的的难度加大。因此,全语言教学倡导让学生在真实、自然、有趣、有意义、有目的的语言环境中,自己发展出语文能力。

4.鲍里奇的“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间有众多学者参与讨论,分别从教学策略、环境布置、教学技术等多个角度讨论。鲍里奇著主要提示了教师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如,(1)清晰授课: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2)多样化教学: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3)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是指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5)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

5.佐藤学的“学习的共同体”。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日本教学学会会长佐藤学提倡的“学习的共同体”,实际上是学生的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的动因是“力图摆脱中央集权制下的划一性和效率化”。称之为革命是因为需要教育有“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群文阅读”所提及的理论背景,并不是堆砌专业术语,也不是套用国外理论,而是希望扩展视野,让教师看到另一番教学景象。实际上,“群文阅读”也不是空中楼阁和凭空降临,它在国内也早有专家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和研究,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的“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特级教师霍懋征的“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模式、窦桂梅的“主题单元教学”、李怀源的“单元整组教学”,都在“群文阅读”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目标都指向了语文课堂的变革。

三、群文阅读所倡导的课堂

未来语文课堂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卓越课堂在语文学科应该如何表现?儿童是如何学习语言的?时代的发展推动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应有什么样的变化?群文阅读的倡导者认为,教师观念的革新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教学信念的坚定才会增进教学勇气,教师的变革勇气是打造卓越课堂的关键。因此,群文阅读所提倡的是这样的语文课堂:

1.学生的课堂。教师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双中心”?学界历来有不同争论。我们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不只是自己的“备课”,传统的“备课”虽然也谈到“以学定教”,但在实际课堂中,却常常是教师“走教案”。教室是学生的舞台,而不是教师的舞台。教师在设计任何教学活动时,都要问自己:学生能理解吗?学生会如何去思考并回答?有没有另外的可能?群文阅读希望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在面对群文时,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2.探究的课堂。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学生就是知识的探索者。可是,教师常常以教学时间等客观条件为由,觉得还是单向的知识传授来得方便快捷。这种情况在视“学生为道具”的公开课上表现尤甚。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参与和理解,是学生在问题意识引导下对知识的渴望。群文阅读的每一个单元的设置,都带着阅读目标和要求。群文阅读的学习任务,和传统教科书中的习题或课后思考题有本质不同。教科书课后的习题,常常把课文切割成语言理解片段,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敢兴趣且不容易回答。群文阅读后的探究问题,会把学生还原读者,设想一位读者在阅读时,他会有哪些困难?有哪些想法?因此,群文阅读的单元设置角度是多样的,有时是人文专题,有的是作家专题,更多的是从文章内部切入,例如,“聊聊故事中好笑的情节”“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本书”“故事中的‘狐狸’”“比较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探讨奇幻小说和魔幻小说的特点”,这些话题的设置,看上去很难,但因为照顾了学生的阅读整体性,学生将更感兴趣。

3.讨论的课堂。再伟大的真理、再重要的价值观,也要经历一个怀疑、讨论、接受的过程后,学生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而单纯的灌输和说教,只会让学生反感,甚至会走向教育的反面。没有讨论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群文阅读的课堂最怕的是学生的观点一致,“异口同声”,相反,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思考。有的教师的课堂之所以无法进行讨论教学,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群文阅读的课堂常使用的词汇是“聊一聊”“说来听听”。在轻松的词语下面是教师对讨论的引导。所以,在群文阅读的课堂,要训练教师学会使用这样的一些课堂引导讨论的语言,如,“他的意见如此,有没有不同看法”“你有什么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吗”“你现在是否还坚持你的观点”。为了让讨论更加深入,教师要改善提问,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4,阅读策略的课堂。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或目标而选择和掌握的有意识的行为”,只有掌握的阅读策略,学生在阅读时才能举一反三,成为卓越的阅读者。传统语文教学教授的阅读技能,大都是脱离阅读实际的,而国际上讨论的阅读策略,是从阅读者角度归纳出得常见技能。涵盖了预测、图像化思考、推论、联结等内容的阅读策略,对教师来说相对陌生。可是,这是重要的阅读能力,中文阅读者也需要熟练这些“洋策略”。配合各种阅读策略,教师要设计出有趣的教学活动。群文阅读的课堂,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真正有效的阅读知识,所以,教师常要通过一些辅助课程来引导学生的策略学习,例如,“从书中概括主旨”“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阅读笔记的形式和结构”。

5.思考的课堂。传统语文教学很少带动学生思考,要么是无限认同作者的观点,要么是无限认同教参的观点。而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无趣就是无聊,大都有简单固定的答案。群文阅读认为,语文课要传授给学生思考的技巧。在传授思考技巧时,有两个环节必须把握,一是教师要改善课堂提问的质量,引导学生高层次的思考;二是要鼓励学生学会提问,教师要帮助学生练习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阅读力就是思考力,教师要了解基本的儿童哲学的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思考质量。群文阅读的课堂,强调教师要做示范,把思考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它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流俗,例如,提出问题后让学生马上举手回答;学生要先想清楚再完整表达。同时,群文阅读还教会教师一些新鲜的理解文本的方法。例如,在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角色”“场景”“对话”“结构”;在图画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文与图的合奏关系;在书写对文本的理解时,学生可以使用范恩图、情节梯、思维脑图、文学日志、对照表等形式;在文学圈的讨论中,从书的选择到书的讨论,都给教师实际的指导。这些新鲜教学手段的使用,需要教师逐步娴熟使用。

群文阅读的倡导者不是学校改革的乐天派,也不是教育的梦想家。它只想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为改变中国教育做一些实在的事情。通过群文阅读的实践,帮助教师重建了教学信念,增强教学勇气,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静悄悄的革命”!

第五篇:“群文阅读”构建魅力课堂(姚静怡)

“群文阅读”构建魅力课堂

“寸寸粉笔,指点千帆竞渡的学海迷津。不忘桃李芬芳的初心,采撷爱的种子,播撒在潋滟的西子湖畔。”在美好的人间四月天,我有幸参加了在扬州江都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群文阅读研讨观摩会。

此次活动,众多名师、专家汇聚一堂,来自不同地区的名师们,如特级教师李祖文老师、杨纯彦老师,更有来自宝岛台湾的赖玉莲老师等,他们向我们呈现的是最新的课堂探索与新型群文阅读教学课堂,让听课老师不由自主跟着他们走进了“群文”,感受到了“群文”的无限魅力。

来自广东的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李祖文老师执教的是《你言我语话曹操》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老师诙谐幽默,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吸引孩子一步步走进阅读的美妙世界中。他通过“你对曹操的新印象”议题的辨析,让孩子们建立起了对于远离我们生说实际的曹操的印象认知。在群文阅读中逐步让孩子们学会了在多种形式文本的阅读中提炼信息、整合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更是对于曹操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有了全面的认识。而赖玉莲老师则用她那特有的台湾软语带着孩子们沐浴了一场爱的洗礼。丰富的积累,出色的表达,引领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讨论、探究等策略运用,达到阅读的目标,一节节展示课,虽有相通之处,却各有个的精彩,赢来了现场阵阵掌声,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群文阅读更深刻的思考:

与传统的单篇阅读相比,群文阅读确有不同,且有它的优势在:单篇里老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群文是学生讲得多,老师讲得少。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讲讲,问问问,不再是拎起关键词,死气掰咧地要挖掘作者创作的意图。而是等你去发现,引你去思考,听你去提问,鼓励你去辩论佐证自己的观点;单篇阅读的教学目标切入点是文本内容的理解、词句的赏析、情感的体验、语言的形式、描写的方法等,而群文里转变为知识层面、表达能力、阅读策略、思考能力,可见单篇阅读教学是夯实知识的基础层面,群文更显得丰富有内涵;单篇阅读教学的策略就是讲,咬文嚼字,逐字逐句地扣文章背后的意义;而群文阅读教学是老师抛出几个问题,学生思考、交流、不断地追问、得到多种的答案去佐证自己的观点,最终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样的一个探究学习过程;单篇阅读里学生对于问题的答案是归一的,也就是说教师的精讲是寻找答案式的学习,而群文阅读教学里提倡学生,是发散思维似的学习,是思维碰撞式的学习。单篇阅读教学如果是条线段,那群文阅读课堂就是条射线,射得越长越好„„如果说海绵式思维是单篇课文以知识为切入点,那淘金式思维就是群文阅读教学以能力的角度为切入点。群文阅读教学是多元的阅读,是真实的阅读,是文学的阅读。群文阅读教学上的是智慧课堂,这个思维螺旋上升的最终成果就是我们想要的思考力。当然,我们目前对于群文阅读的研训模式仍不够深入,还停留在“集体观摩+个人反思”的层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更为广泛的推广和更深入的研究,回顾两天的活动,每一场报告、每一个课堂,思想在碰撞,智慧在迸发,无不触动着听课老师的心弦,不禁感叹:千课万人,不愧是一场立于教育前沿的学术盛会!正所谓“欢聚千课万人的盛会,共沐课改的熠熠光辉。”感谢有你,远方路上我们一起风雨兼程。

下载李怡林群文教案 -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怡林群文教案 -.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群文阅读论文(李燕)

    浅谈群文阅读在山区语文课堂 教学中的重要性 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 东方红小学 李燕 电话:*** 摘要:山区小学群文阅读数学存在的现状,思想老,观念旧,阅读材料单一,缺乏阅读......

    群文阅读教案

    群文阅读四年级上册第三组“中外童话”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

    群文阅读教案

    《父母之爱》群文阅读 廖艳丽教学内容: 《母亲的故事》《鼾声》《父爱安全网》《秋天的怀念》表现父母的爱的文章。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

    群文阅读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至爱亲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亲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2. 引导学生在学......

    群文阅读教案

    《巨人的花园》阅读教学案例 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带来环境变化的真实意义。 2、感受童话的特点,从童话故事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教学准备:《自私的巨人》,反义......

    《咏柳》群文教案

    古诗二首(一)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 第2课时(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书写古诗。 2.学生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

    群文阅读教案

    人生难活一份静 人生在世,俗事缠身。为生活而忙碌,为名利而奔逐,再加上红尘喧嚣,“静”就成了一份难得的享受。 有时候,很羡慕乡下的那些老人。冬春时节,农事不忙,他们喜欢篱下负暄......

    群文阅读探讨课教案

    群文阅读探讨课教案教学时间: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第二节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执教老师:唐xx 教学内容:童话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解这篇童话中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