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一段音乐感受耳廓的作用。
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养成保护双耳的习惯。
2.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教学难点:
认识声波的传播路径以及各部位的名称。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耳朵模型、一个玻璃杯、一块气球皮、一根橡皮筋、桂香村纸片碎、音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师:出示(大耳朵图图)认识他吗?请仔细观察,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有什么用处呢? 生:听声音。
师:对,别人说的话我们是怎么听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件出示课题)
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师: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要知道我们耳朵的构造。
1、师:师撩开头发露出耳朵,指着耳廓,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吗?
2、课件呈现,耳朵的构造剖面图。
师: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它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构成。(边说边点击鼠标,图上出现相应的名称)师: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3、说着出示耳朵结构实物模型。师:耳廓、耳道属于外耳。(板书)
师:这是鼓膜的位置,它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师:这是听小骨,属于中耳。(板书)
师:这个像蜗牛壳的是耳蜗,这一束黄黄的就是听觉神经。这是内耳。(板书)
师边说边从模型上拿出小模型,加深学生印象。
4、耳朵是怎样接收并传达声音。
师:(拿起耳朵模型)声波由耳廓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的振动引起耳蜗里液体的震动,再传达到听神经。听神经再把这个讯号传达到大脑,形成声音。我们就听见声音了。(边说又边把小模型放回大模型里,拼成一个完整的耳朵结构模型。)
5、请一个学生说说。
师:他听得很仔细,说得也非常正确,有一对灵敏的耳朵,非常了不起。
生也忍不住跟着鼓掌。
三、鼓膜振动试验
1、演示实验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引起鼓膜的震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是怎样振动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展示。
师:在有一些实验器材,将它们做成一个鼓膜模拟装置,就像这样。(课件上呈现器材和做好的鼓膜模拟装置。)
师:(边说边演示)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尽量的绷紧些,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弹性的一层膜。就像这样,接着再把纸片撒点在上面,敲击音叉,观察气球皮上的纸片有什么现象。
师:我们把队鼓分别放在远处和近处,再轻敲和重敲观察纸片的反应
有什么不同。(板书: 远近强 弱)
师:我发现刚才同学们在观察时都很认真,观察都很仔细。
2、师:其实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请大家想象一下,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它就会怎样呢? 生:也会象这气球皮一样发生振动。
师:说得真好,当外界的声音传到耳朵里,会引起鼓膜振动,(老师放慢语速)于是„
生:我们就听到了外界发出的声音。(微视屏)
四、耳廓的作用
1、听一段音乐
师:鼓膜是这么的重要,咱们得保护好。你们都累了吗?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吧,轻松一下!
师:我教你们一种听法,很有趣的。先把手放在耳后,手掌围住耳朵。(示范)
生满眼充满期待,跟着老师做。
师:待会我说“开”,你们就把手掌向后打开。(示范)我说“收”,你们就把手掌围住耳朵,留一个小洞。(示范)
师:明白了吗?照老师说的去做,你听到的音乐就是那么的不一样,很好玩的。试试吧!
2、说发现
师:刚才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听到的音乐与平时听到是不是更有
趣?
生:是。一会声音大,一会声音小,好听得很!生小声议论。
生:我们把手掌张开,声音就小,合拢就大。
师:手掌合拢时就像我们耳廓的延续,现在能告诉我,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吗? 生:收集声音。
师:小兔子有一对长耳朵,非常灵巧,还会左右转动呢!(课件呈现 草地上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师:它们有着长长的耳廓,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五、扩展
师:人是靠耳朵来听到声音,动物们呢?它们又是靠什么来听到声音的? 生:也是耳朵。
师:真的都是这样吗?也有例外的,看看老师找到的资料 师边用课件出现动物图片,边解说。
师:乌龟的耳朵不象人的耳朵有明显的耳廓,你不仔细看是找不到的,要等它把脖子伸出来,仔细观察脖子的左右两侧,你才会发现,在它的眼睛后面有两个看起来像贴着的薄膜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龟的耳朵。师:这是一条蛇,知道它的听觉器官在哪里吗?
师:虽然蛇不具有外耳与鼓膜构造,它收听外来讯息的方式是经由下
颚骨表面接收外界声音的振动,再传递至大脑,蛇在行走时下颚骨大都紧贴着地面,所以能够很敏感地侦测到地面上的振动,使得蛇能对外界状况保持警戒的状态,因此蛇所听得到的声音是来自地面所传递的振动。所以我们有句成语叫“打草—— 生:惊蛇。
师:这是一只可恶的—— 生:蚊子。
师:知道它的听觉器官在哪里吗?
师:在某些雄性蚊子中,触角有听觉,借助触角,它们才能听见同类雌性蚊飞行震动时的声音。
师:两只可爱的考拉。它们的听觉器官不用我说吧?一目了然。师:对极了,就是那对毛茸茸的圆耳朵。动物界里好多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有一对明显的耳朵,听见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声音。老师只找了一部分,还有许多的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听觉器官,比如鱼,它们的耳朵与鳔相连,水中的声音使鳔壁振动,就像声音穿过空气使鼓膜振动一样。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自己去寻找探究吧!师:自然界就是那么的神奇,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会有新奇的发现,这就是科学精神。我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科学眼,一颗清醒的科学头脑,一双灵巧的科学手,还有一对灵敏的科学耳朵。师:下课!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一段音乐感受耳廓的作用。
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养成保护双耳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声波的传播路径以及各部位的名称。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耳朵模型一个玻璃杯一块气球皮一根橡皮筋桂香村纸片碎音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出示(图图)师:认识他吗?观察,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有什么用处呢?
生:听声音。
师:对。别人说的话我们是怎么听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出示课题)
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师: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要知道我们耳朵的构造。、师:师撩开头发露出耳朵,指着耳廓,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吗?
2、呈现,耳朵的构造剖面图。
师: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它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构成。(边说边点击鼠标,图上出现相应的名称)
师: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3、说着出示耳朵结构实物模型。
师:耳廓、耳道属于外耳。(板书)
师:这是鼓膜的位置,它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
师:这是听小骨,属于中耳。(板书)
师:这个像蜗牛壳的是耳蜗,这一束黄黄的就是听觉神经。这是内耳。(板书)
师边说边从模型上拿出小模型,加深学生印象。
4、耳朵怎样接受并传达声音。
师:(拿起耳朵模型)声波由耳廓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的振动引起耳蜗里液体的震动,再传达到听神经。听神经再把这个讯号传达到大脑,形成声音。我们就听见声音了。(边说又边把小模型放回大模型里,拼成一个完整的耳朵结构模型。)
5、请一个学生说说。
师:他听得很仔细,说得也非常正确,有一对灵敏的耳朵,非常了不起。
生也忍不住跟着鼓掌。
三、鼓膜振动试验
、演示实验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引起鼓膜的震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是怎样振动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展示。
师:在有一些实验器材,将它们做成一个鼓膜模拟装置,就像这样。(上呈现器材和做好的鼓膜模拟装置。)
师:(边说边演示)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尽量的绷紧些,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弹性的一层膜。就像这样,接着再把纸片撒点在上面,敲击音叉,观察气球皮上的纸片有什么现象。
师:我们把队鼓分别放在远处和近处,再轻敲和重敲观察纸片的反应有什么不同。(板书远近强弱)
师:我发现刚才同学们在观察时都很认真,观察都很仔细。
2、师:其实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请大家想象一下,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它就会怎样呢?
生:也会象这气球皮一样发生振动。
师:说得真好,当外界的声音传到耳朵里,会引起鼓膜振动,(老师放慢语速)于是…
生:我们就听到了外界发出的声音。
四、耳廓的作用
、听一段音乐
师:鼓膜是这么的重要,咱们得保护好。你们都累了吗?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吧,轻松一下!
师:我教你们一种听法,很有趣的。先把手放在耳后,手掌围住耳朵。(示范)
生满眼充满期待,跟着老师做。
师:待会我说“开”,你们就把手掌向后打开。(示范)我说“收”,你们就把手掌围住耳朵,留一个小洞。(示范)
师:明白了吗?照老师说的去做,你听到的音乐就是那么的不一样,很好玩的。试试吧!
2、说发现
师:刚才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听到的音乐与平时听到是不是更有趣?
生:是。一会声音大,一会声音小,好听得很!
生小声议论。
生:我们把手掌张开,声音就小,合拢就大。
师:手掌合拢时就像我们耳廓的延续,现在能告诉我,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吗?
生:收集声音。
师:小兔子有一对长耳朵,非常灵巧,还会左右转动呢!(呈现草地上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师:它们有着长长的耳廓,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五、扩展
师:人是靠耳朵来听到声音,动物们呢?它们又是靠什么来听到声音的?
生:也是耳朵。
师:真的都是这样吗?也有例外的,看看老师找到的资料
师边用出现动物图片,边解说。
师:乌龟的耳朵不象人的耳朵有明显的耳廓,你不仔细看是找不到的,要等它把脖子伸出来,仔细观察脖子的左右两侧,你才会发现,在它的眼睛后面有两个看起来像贴着的薄膜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龟的耳朵。
师:这是一条蛇,知道它的听觉器官在哪里吗?
师:虽然蛇不具有外耳与鼓膜构造,它收听外来讯息的方式是经由下颚骨表面接收外界声音的振动,再传递至大脑,蛇在行走时下颚骨大都紧贴着地面,所以能够很敏感地侦测到地面上的振动,使得蛇能对外界状况保持警戒的状态,因此蛇所听得到的声音是来自地面所传递的振动。所以我们有句成语叫“打草——
生:惊蛇。
师:这是一只可恶的——
生:蚊子。
师:知道它的听觉器官在哪里吗?
师:在某些雄性蚊子中,触角有听觉,借助触角,它们才能听见同类雌性蚊飞行震动时的声音。
师:两只可爱的考拉。它们的听觉器官不用我说吧?一目了然。
师:对极了,就是那对毛茸茸的圆耳朵。动物界里好多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有一对明显的耳朵,听见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声音。老师只找了一部分,还有许多的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听觉器官,比如鱼,它们的耳朵与鳔相连,水中的声音使鳔壁振动,就像声音穿过空气使鼓膜振动一样。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自己去寻找探究吧!
师:自然界就是那么的神奇,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会有新奇的发现,这就是科学精神。我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科学眼,一颗清醒的科学头脑,一双灵巧的科学手,还有一对灵敏的科学耳朵。
师:下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
这是继学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知识后,继续学习有关声音的后续知识——《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上完课后首先惊叹于学生的能力,他们不仅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敏锐的听力,更有一颗清醒了,知识丰富的大脑。
首先导入我采用大耳朵图图的图片,学生非常喜欢,也对他很了解,他有一双大耳朵,而且他的耳朵会动。学生羡慕他的耳朵的同时发现自己也有一双耳朵,自己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呢?“听话,听声音。”顺利引到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在认识耳朵构造的教学过程中,生动直观是一个基本要求,有了幻灯片展现耳朵的构造还不够,为了增强真实性和直观性,还增设了耳朵模具的展示,用意在于加深和巩固儿童对于耳朵构造的印象,在该环节的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在儿童易忽略和遗忘处加以适时点拨,很好地帮助儿童完成了对于耳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尤其指出的是,学生认为我们的耳朵就是露在外面的耳廓,为了纠正这个错误认识,我露出自己的耳廓,并拨动它问“只有这个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吗?”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通过幻灯片、模型,学生可以知道声音的传播路径,但是对声音转化为耳膜的振动,学生教困惑,于是需要重点说明。
声音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是耳朵听到声音的关键,所以此处教师设计用音叉来和学生来进行探究实验,将桂香村红包的纸片剪成极碎的小片洒在气球皮上,效果明显,观察时更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气球皮的振动上。帮助学生深入细致地探究并理解外界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的整个过程,为学生进一步探究、认识和理解“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做好了全面的铺垫。
在介绍耳廓的作用,我自认为我的处理比较“无痕”,借让学生听一段音乐休息,并动手玩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意识到,手会影响听到的音乐,意识到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耳廓越大搜集的声音越多,听到的越清楚。
在学习了人体的耳朵的知识后,课上拓展到其他动物的耳朵,公鸡、乌龟、眼镜蛇、蚊子、考拉等动物的耳朵,学生惊奇的发现其他动物的耳朵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激发了学生探究动物的欲望。
课上,我处理不到位的地方也有不少,让学生体验鼓膜的振动时候,还可以结合作业本p32的作业,这样可以拉进学生更多的思考。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声音的接收和感知问题。通过认识耳朵的结构,以及对耳朵听声音过程的假设和验证,来学习耳朵听声音的原理和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对耳朵的危害,引导学生了解保护耳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在科学探究中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解释。
2、能够利用模拟研究做出假设并验证。
3、探究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关注科学,并从中体验乐趣。
4、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5、能通过自主学习,认识耳廓的作用、主动探究鼓膜、6、培养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认识耳廓的作用、主动探究鼓膜、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演示实验:纸屏、塑料泡沫小球、小鼓、鼓槌;有关耳朵的课件。
2)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备一大张纸和透明胶带、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一听,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我们是凭借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
生:耳朵。
师: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出示相关课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视频的方式引出耳朵的功能,以问题的形式唤起对耳朵的探究欲,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互动学习新知。
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
师:为了理解我们感知声音的原理,需要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声音的传播方式。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吧!
演示实验: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桌上,在纸屏的侧面用力敲鼓,使鼓声有一定节奏。
师:当敲鼓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纸屏上的小球在不断地跳动。
师:是什么使小球振动呢?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生:是鼓声使小球振动。
师:就像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水波可以一圈一圈地向远处传播的波纹一样,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百度水波图片
出示声波的图片
【设计意图】声波比较抽象,而水波学生比较熟悉,通过百度图片,使学生进一步在类比中了解声波。
师:水波和声波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并交流:水波只能沿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师:当敲鼓引起的声波通过空气传到纸屏时,就会引起纸屏跟着振动,并且引起贴在纸屏上的小球也跟着振动。
活动二: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一)、认识耳朵的构造
师:我们知道声音以声波的方式传播,那么,我们又是怎样通过耳朵感知声音的呢?那我们需要从耳朵的构造说起。
师:请同桌互相摸一摸,看一看对方的耳朵。观察形状,注意礼貌。生相互观察。
生汇报交流:耳朵软软的,有耳垂,里面有一条弯弯的洞。师:通常我们只能看到耳朵的外部,耳朵的内部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学耳朵的构造。
出示课件幻灯片4,根据图示说出耳朵的结构名称,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二)、听觉产生的过程。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声波引发的振动。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在耳朵里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请同学们在实验中推想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把假定的声音传播路径画出来)
(3)小组汇报:声音的传递路径是“声源 → 耳廓 → 外耳道 → 鼓膜 → 听小骨 → 耳蜗 → 大脑”。(板书)
(5)进一步了解耳朵听声音的原理。继续出示听觉形成过程的课件,声音的传递路径,验证学生猜想。
活动
三、了解人耳各部分的作用
教师出示了解人耳各部分的作用的课件,让学生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8)师总结:耳廓将声音收集起来,通过外耳道送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里充满了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后传入大脑。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出示的百度图片自主学习耳朵结构,再以检查的方式出示百度课件,让学生说出耳朵各部分名称,为猜想验证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做好铺垫。
活动四:认识耳廓的作用。
1.学生制作喇叭状的“助听器”,教师巡视。
方法:把一张大纸卷成圆锥状,再用胶带把末端贴好以固定形状,将小的一端靠近耳朵。
2.猜想实验。
师:如果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感觉有什么不同?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讲话,音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交流发现:将纸筒的大端靠近耳廓后,会感觉声音明显增大,反之减小。
4.思考交流。
师:如果没有耳廓我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吗?如果为我们换上一个更大的耳廓又会怎么样呢?
生:听力进一步增强。
5.师生小结: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同时还有保护耳朵内部构造的作用。耳朵真神奇,我们可要好好保护它啊!
【设计意图】通过对耳廓模拟实验研究,进一步了解耳廓的作用,激发保护耳朵的意识。
• 活动五:探究鼓膜作用:
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鼓膜具有产生振动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做实验验证。2.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交流设计方案:
(1)将桌上准备的细纸屑放少量在“鼓膜模型”的气球皮上。(2)再用手鼓在“鼓膜”——气球皮的上方制造声音。(3)观察“鼓膜”——气球皮上的纸屑有什么变化 4.分组实验: 温馨提示:
•(1)、当手鼓与“鼓膜”------气球皮的距离保持不变时,用不同的力
• 使手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皮的振动与什么不同?
•(2)、当手鼓与“鼓膜”------气球皮用力保持不变时,在距离远近不同地方敲击手鼓,仔细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又有什么不同?
•(3)、通过以上的实验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4)、认真填写好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别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鼓膜”的作用 实验器材 气球皮,橡筋,纸屑,拉罐筒,手鼓 实验过程 先将少量纸屑放在“鼓膜”——气球皮上。
再用手鼓在“鼓膜”——气球皮的上方制造声音。
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及以上纸屑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 手鼓发出声音,鼓膜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汇报:
生1.鼓膜______振动的作用。
生2.发声强,鼓膜振动强。生3.距离近,鼓膜振动强 发声弱,鼓膜振动弱。距离远,鼓膜振动弱。
6.小结:鼓膜很深,而且有弹性,即使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的声音传到
鼓膜时,就会引起鼓膜振动。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我重视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实验探究。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了他们的思维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六.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说说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今天的科学让你有哪些收获?你在哪些方面表现比较棒? 3.鼓膜是耳朵十分重要的器官。我们应该怎样呵护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所经历的活动再回顾,总结经验,提高认知水平,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延伸学习将课堂上的探究拓展到课外,使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延伸到课后探究。
(三)科学素养训练
训练1.观看春晚千手观音舞蹈:了解节目“千手观音”中的舞蹈演员都是聋哑人,她们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学生百度搜索:训练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怎样感知声音的?学生百度搜索:【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等手段解决问题,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探究乐趣。
六、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过渡。
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首先以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方式。再以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声波。
活动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学生以多种方式认识耳的构造,用模拟实验及课件展示、猜想、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思维。
活动三:认识耳廓的作用。
围绕“助听器”开展的体验活动,采用的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相似研究法,将耳廓与“助听器”的相似点突出出来。
活动四:引导学生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噪声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同时解释问题,学以致用。
本课如果分成两课时来教学,把“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单独列为一课时,在教学时间分配上会更合理一些,实验探究会更深入一些,学生在动手实践也能更得心应手一些。
第四篇: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一段音乐感受耳廓的作用。
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养成保护双耳的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估摸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教学难点:
认识声波的传播路径以及各部位的名称。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耳朵模型 一个玻璃杯 一块气球皮 一根橡皮筋 桂香村纸片碎 音叉
教学过程:
首先观看微视频,通过微视频了解耳朵的结构及功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引入新课题
出示(图图)师:认识他吗?观察,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有什么用处呢? 生:听声音。
师:对。别人说的话我们是怎么听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件出示课题)
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师: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要知道我们耳朵的构造。
1、师:师撩开头发露出耳朵,指着耳廓,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吗?
2、课件呈现,耳朵的构造剖面图。
师: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它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构成。(边说边点击鼠标,图上出现相应的名称)师: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3、说着出示耳朵结构实物模型。师:耳廓、耳道属于外耳。(板书)
师:这是鼓膜的位置,它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师:这是听小骨,属于中耳。(板书)
师:这个像蜗牛壳的是耳蜗,这一束黄黄的就是听觉神经。这是内耳。(板书)师边说边从模型上拿出小模型,加深学生印象。
4、耳朵怎样接受并传达声音。
师:(拿起耳朵模型)声波由耳廓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的振动引起耳蜗里液体的震动,再传达到听神经。听神经再把这个讯号传达到大脑,形成声音。我们就听见声音了。(边说又边把小模型放回大模型里,拼成一个完整的耳朵结构模型。)
5、请一个学生说说。
师:他听得很仔细,说得也非常正确,有一对灵敏的耳朵,非常了不起。
生也忍不住跟着鼓掌。
三、鼓膜振动试验
1、演示实验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引起鼓膜的震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是怎样振动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展示。
师:在有一些实验器材,将它们做成一个鼓膜模拟装置,就像这样。(课件上呈现器材和做好的鼓膜模拟装置。)
师:(边说边演示)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尽量的绷紧些,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弹性的一层膜。就像这样,接着再把纸片撒点在上面,敲击音叉,观察气球皮上的纸片有什么现象。师:我们把队鼓分别放在远处和近处,再轻敲和重敲观察纸片的反应有什么不同。(板书 远近强 弱)
师:我发现刚才同学们在观察时都很认真,观察都很仔细。
2、师:其实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请大家想象一下,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它就会怎样呢? 生:也会象这气球皮一样发生振动。
师:说得真好,当外界的声音传到耳朵里,会引起鼓膜振动,(老师放慢语速)于是…
生:我们就听到了外界发出的声音。
四、耳廓的作用
1、听一段音乐
师:鼓膜是这么的重要,咱们得保护好。你们都累了吗?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吧,轻松一下!
师:我教你们一种听法,很有趣的。先把手放在耳后,手掌围住耳朵。(示范)
生满眼充满期待,跟着老师做。
师:待会我说“开”,你们就把手掌向后打开。(示范)我说“收”,你们就把手掌围住耳朵,留一个小洞。(示范)
师:明白了吗?照老师说的去做,你听到的音乐就是那么的不一样,很好玩的。试试吧!
2、说发现
师:刚才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听到的音乐与平时听到是不是更有趣?
生:是。一会声音大,一会声音小,好听得很!生小声议论。
生:我们把手掌张开,声音就小,合拢就大。
师:手掌合拢时就像我们耳廓的延续,现在能告诉我,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吗? 生:收集声音。
师:小兔子有一对长耳朵,非常灵巧,还会左右转动呢!(课件呈现 草地上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师:它们有着长长的耳廓,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五、扩展
师:人是靠耳朵来听到声音,动物们呢?它们又是靠什么来听到声音的? 生:也是耳朵。
师:真的都是这样吗?也有例外的,看看老师找到的资料 师边用课件出现动物图片,边解说。
师:乌龟的耳朵不象人的耳朵有明显的耳廓,你不仔细看是找不到的,要等它把脖子伸出来,仔细观察脖子的左右两侧,你才会发现,在它的眼睛后面有两个看起来像贴着的薄膜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龟的耳朵。师:这是一条蛇,知道它的听觉器官在哪里吗?
师:虽然蛇不具有外耳与鼓膜构造,它收听外来讯息的方式是经由下颚骨表面接收外界声音的振动,再传递至大脑,蛇在行走时下颚骨大都紧贴着地面,所以能够很敏感地侦测到地面上的振动,使得蛇能对外界状况保持警戒的状态,因此蛇所听得到的声音是来自地面所传递的振动。所以我们有句成语叫“打草—— 生:惊蛇。
师:这是一只可恶的—— 生:蚊子。
师:知道它的听觉器官在哪里吗?
师:在某些雄性蚊子中,触角有听觉,借助触角,它们才能听见同类雌性蚊飞行震动时的声音。
师:两只可爱的考拉。它们的听觉器官不用我说吧?一目了然。师:对极了,就是那对毛茸茸的圆耳朵。动物界里好多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有一对明显的耳朵,听见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声音。老师只找了一部分,还有许多的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听觉器官,比如鱼,它们的耳朵与鳔相连,水中的声音使鳔壁振动,就像声音穿过空气使鼓膜振动一样。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自己去寻找探究吧!师:自然界就是那么的神奇,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会有新奇的发现,这就是科学精神。我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科学眼,一颗清醒的科学头脑,一双灵巧的科学手,还有一对灵敏的科学耳朵。师:下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
这是继学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知识后,继续学习有关声音的后续知识——《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上完课后首先惊叹于学生的能力,他们不仅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敏锐的听力,更有一颗清醒了,知识丰富的大脑。
在认识耳朵构造的教学过程中,生动直观是一个基本要求,有了幻灯片展现耳朵的构造还不够,为了增强真实性和直观性,还增设了耳朵模具的展示,用意在于加深和巩固儿童对于耳朵构造的印象,在该环节的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在儿童易忽略和遗忘处加以适时点拨,很好地帮助儿童完成了对于耳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尤其指出的是,学生认为我们的耳朵就是露在外面的耳廓,为了纠正这个错误认识,我露出自己的耳廓,并拨动它问“只有这个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吗?”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通过幻灯片、模型,学生可以知道声音的传播路径,但是对声音转化为耳膜的振动,学生教困惑,于是需要重点说明。
声音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是耳朵听到声音的关键,所以此处教师设计用音叉来和学生来进行探究实验,将桂香村红包的纸片剪成极碎的小片洒在气球皮上,效果明显,观察时更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气球皮的振动上。帮助学生深入细致地探究并理解外界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的整个过程,为学生进一步探究、认识和理解“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做好了全面的铺垫。
在介绍耳廓的作用,我自认为我的处理比较“无痕”,借让学生听一段音乐休息,并动手玩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意识到,手会影响听到的音乐,意识到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耳廓越大搜集的声音越多,听到的越清楚。
在学习了人体的耳朵的知识后,课上拓展到其他动物的耳朵,公鸡、乌龟、眼镜蛇、蚊子、考拉等动物的耳朵,学生惊奇的发现其他动物的耳朵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激发了学生探究动物的欲望。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教学目标】
第六课时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
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
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四、研究耳廓的作用
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交流反馈:
五、总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六课后反思:
我的教学主要流程是:想办法让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想一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寻找尺子和橡皮筋发声时的共同点→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课上下来,觉得这样的流程走,学生的思维发展轨迹还是很清晰的,但是,集体备课时交流了这一课,觉得自己有两个地方没有把握好:
、想法让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学生有用尺子磨擦桌子的、摔在地上的……其中有一大部分发声的方法很难观察到振动,这无疑给学生发现振动增设了障碍。
2、观察到振动后,没有让学生具体地描述振动,只是给出了振动这个词,恐怕在一部分学生的心里,对什么是振动还是有疑惑的。我听到同组的老师提出的一个方法,让学生用手的动作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模仿出来,再给出像这样来回运动叫做振动的概念,这种方法非常好。于是,我在后面一课里补了这个环节,很遗憾,补的就是补的,效果不如预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