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利用身边器材,增强物理趣味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很多实验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去做效果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那样的器材,或者做了效果也很差。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对有些实验进行改进。例如:用日常生活小物品自制一些教学用具来替代教材上实验的器材。这样更能体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社会”的理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讲《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节时,探究骨传声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亲手做做敲音叉的实验,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但由于实验器材---音叉不能达到人手一个,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是就大打折扣了,要每个同学都轮流做又很浪费时间,所以我在讲这课时就琢磨,有没有学生身边的器材可以替代呢?经过研究我发现课本的小实验可以这样改进:(两人一组,然后互换)
1.用一只笔去敲一只铅笔,让同桌听声音。
2.自己堵住耳朵,同桌在用同样的力去敲同一只铅笔,感知声音。
3.自己堵住耳朵,将铅笔咬在口中,同桌在用同样的力去敲同一只铅笔,感知声音。
通过三次实验对比学生很容易理解骨传声的存在。做完小实验在给学生解答为什么自己趴在被窝感觉很大声的嚼薯片时,在旁边的妈妈却发现不了,随即我们又利用自己都有的牙齿做了小实验:
闭嘴轻叩牙齿直到同桌说听不到声音,自己却能感知较大的声音,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实验却能让每个同学感知骨传声的不同效果。
把音叉换成铅笔,效果一样,器材每人都有,大大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感觉身边处处有物理,只要用心,物理小实验小发明随处可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在教学中发现小实验,使学生爱上物理,爱上科学。
长期用电脑,肩膀、脖子疼,这应该是好多人的职业病,所以按摩就成了爱好,每次回中国,最喜欢的就是去按摩,特别喜欢盲人按摩,在重庆家附近,有一家按摩院,很干净,有好几位盲人按摩师傅,我经常去那里,每次都被按摩院里的盲人师傅那种幽默、乐观感动,每次都受盲人师傅的教育。
(盲人按摩,好多人的最爱)
(一)大客车的眼睛那么大,难怪跑那麽快
跟我按摩的那位盲人师傅姓王,知识还很渊博,在那个按摩院里,看样子还有点权威,他是在13岁时因为眼病成为盲人的,因此,他看见过很多东西,知道世界是多么迷人,他还懂医,只要你愿意,他会告诉你的身体情况,一按到哪个部位,就知道你是否睡眠不好,肠胃不好,其实很多盲人都会说这些,关键是他说得很准,我们开玩笑说在他面前没有秘密,他幽默地说:“你有多少存款我摸不到哈”。
他说起眼病,头头是道,眼病共有一120多种,有先天的,有后天的。
先天育人,从来没有看过世界的样子,这种人,幸福是没有比较,不会产生失明后的失落,但也很不幸,从来没有看到世界有多精彩。
他说,他的一群盲伙伴出去玩的时候,虽然他盲,但还是可以迷迷糊糊看见一些大的东西,所以经常就成了带队,有一次,一个先天就盲的小兄弟,问他巴士是什么样子,有多大? 于是,他就把小兄弟带去看停在车站的巴士,让小兄弟去摸,先摸车身有多长,再感受车门,车灯,当摸到车灯时,小兄弟说:“哎呀,眼睛那么大,难怪跑得那么快。”
虽然他们讲起这事情是以一种谈笑的口气,但是我听起来心里觉得很酸,眼睛湿润。。
(二)如果有人换了你的媳妇,你怎麽知道
(盲人拉琴,用电脑)
去那里几次,跟盲人师傅们都熟了,他们聊天的范围也很广,说到他们的恋爱问题,一按摩的客人问他们:相亲怎么办?
他们说:靠感觉,聊天、还要摸„„
另一客人又问他们假如谎报年龄怎么办,如何知道对方的真实年龄?
王师傅说:一般这样的情况,就把女方往更大的说:“你还怕有四、五十岁了”,一般情况下,女方都怕年龄被说大,一急之下往往会说出自己的真实年龄:“我才40岁咧,你怎么把我说那么大呢?”
更有趣的问题,有人问他们:如果有人换了你的媳妇儿,你怎么晓得?
众人都说:一摸就晓得„„ 还有人说:听脚步声就知道„„
还有人问:假如打架,是不是很麻烦?你怎么知道她的方位?一盲人说,先把地形侦查好,抓到就不放。。就是四川的歇后语:瞎子把老婆---抓到就不放。
总之他们都有自己的方式,说起这些,他们的脸上是幸福的表情,虽然他们中的很多根本没有机会谈恋爱,更谈不上结婚。。同时,他们很坦然,一点也不忌讳谈瞎的问题。
(三)哪来那麽多盲哥哦
王师傅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是在成都残联举行的一次活动。
1400多位盲人被邀请到一家农家乐。据描绘当时残联租了几十辆大巴,从各个按摩院把他们集中起来。能摸着打麻将的就打麻将,能唱歌的就唱歌,能钓鱼的就钓鱼,什么都不能做的就晒太阳。
吃饭的时候每一桌配两个服务员专门为盲人夹菜盛汤,十分快乐的一天。
回去时还是大巴士“一环路以内的举手!”“二环路以内的举手!”按居住地的路线来送他们回家。
大巴车浩浩荡荡,过路人看见说:哪来那么多盲哥哟?(盲人参加的各项比赛)
就那么一次活动,那么多年过去,说起这件事王师傅还在兴奋,那么感激。
我问:“你们一天到晚怎么那么开心呢?”,王师傅说:“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就要看自己怎样调节,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要不开心呢?”
看到他们对生活幸福快乐,满足,让客人每次去那里身心都很放松。
盲人师傅说:我们是弱势群体,但要自食其力,不然社会看不起,连家里人都看不起;我们要学会满足,自信,还要健康快乐,自己首先得看得起自己,珍惜生活,珍惜生命。
我们经常抱怨生活,一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与王师傅他们相比,我们很幸运,„„面对他们的开朗和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我觉得很惭愧„„
用心感受花的美丽)
但是可以
(虽然不能看,
第二篇: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
2、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
3、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
1、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3、培养学生问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导入(1)谈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直接导入突出耳的重要性)(2)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关于耳朵的哪些问题?(3)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如: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4)带领学生选择本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
2、假设耳的结构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想法。(3)小组总结一个耳的结构。
(4)打开课件,出示课件中的关于人耳结构图,让学生对比
3、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全班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交流讨论,弄清耳朵各部分的作用。
4、研究声音的传导途径
(1)根据耳的构造和搜集到的资料你能画出声音的传导途径吗?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依据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画出声音传导的途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这个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们整和信息的能力。
【说明】在正常情况下,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对各种声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动引起了3块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的振动将声音传导给耳蜗卵圆窗,使卵圆窗产生了同样的振动。卵圆窗的振动使螺旋器中的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由位听神经传导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使人感知声音。
(2)让学生们观察教材中的图,说说为什么耳朵是一个奇妙的接收器。
【注意】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能理解,有自己的解释就可以,不必要求答案的统一。
【说明】在此有条件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一集有关声音在耳中传导的动画,该集动画片可以更形象地把教材上的图画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时也会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有关耳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五、认识耳的重要性
1、提问:谁来说说耳朵的重要性?
2、让学生用手捂住耳朵,教师轻声说一些话,然后让学生谈谈刚刚自己的感受。【评析】此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的角度来感受一下,从而可以使学生有真实的感受,让学生们理解有听力缺陷的人的处境,对他们报以爱心和同情心。教学反思:
第三篇: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知识点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知识点
1、人耳的构造:
2、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鼓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3、耳聋: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4、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5、传导障碍,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6、骨传声: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7、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音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8、助听器:功能:助听器简单的说就是一个超小型的扩音器,把原本听力障碍患者听不到的声音,依照其需求加以扩大,再利用患者的残余听力,将声音送到大脑的听觉中枢而听到声音。
9、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2.人耳在听到声音的过程中,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参与了声音的传导过程。(填器官名称)
3.说一说你知道的听、传声工具。
一、选一选
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二、体验与分析
把铅笔放在嘴里(不要碰到牙齿),轻轻的敲击一下,听一下声音,然后再用牙咬住铅笔,用手指轻轻的敲击一练习:
1、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下,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的大小,并说明为什么?
第四篇:物理教案-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时: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
教 具:
教师:录音机和录有儿歌、瀑布声、砂轮与工件摩擦声、蛙鸣声的录音带;
音叉、用细线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
铜锣、盛有水的玻璃水槽;
学生:橡皮筋、小鼓、薄钢尺、其他一些能发声的物体。
课前活动:
在教室内放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耳濡目染,感性认识,实例,提出一系列一声现象有 激发兴趣。
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1、指导看图,同时播放音像 ——— 声情并茂
2、归纳共同点引出探究内容: ———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3、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音叉、橡皮筋、桌子、钢尺、声带、小鼓、小锣等)
①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②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归纳表达
③观察思考、讨论作答、举手发言
4、引导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探究实验→归纳结论
二、声音的传播:
1、探究:桌子传声 ————— 固体能够传声
2、空气传声:听到飞机和响声
3、“真空铃”演示:——— 实验推理:“假如没有空气”呢?
4、播放录像“振动的音叉激起的声波传入人耳”
指导学生自学“想想议议”
5、演示:液体传声
将发声的门铃放入水中,还能听到响声吗?
生活现象:水中的鱼能被岸上人的说话和脚步声吓走。
6、几种物质的声速:
认识理解,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三、测评与小结:
1、小训练、小测试,反馈时采用师生共同评讲
2、请学生对所学内容小结,养成归纳知识的习惯。
四、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板书设计: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第五篇: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定稿)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①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
②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③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 ② 知道耳廓的作用。②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②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③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米粒 【教学过程】
一、引入(传话游戏或者大耳朵图图直接引入)
出示(图图)认识他吗?观察,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耳朵有什么作用呢? 生:听声音
师:对,别人说的话我们是怎么听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出示课题)
交头接耳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传话游戏它的游戏规则是: 先由教师把传话内容悄悄地口传给每一行的第一个学生,然后按座位顺序以最快速度往下传。最后一位同学要大声地宣布出来,哪组又快又准,哪组就赢。注意每人只能说一遍。如果说多遍或者忘了自己主动退出游戏。(一只羊在咩咩叫,两只羊也在咩咩咩叫!兔子的耳朵长,尾巴短!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最出色)在这个游戏中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答)大家说到这么多,老师听到最多的一个是耳朵,你想知道关于耳朵的什么秘密呢?(鼓膜,耳朵里面都有哪些器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要想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家觉得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耳朵里都有什么器官,耳朵的结构?)师板书耳朵的结构 2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自学环节
耳朵里都有什么器官呢?请打开课本57页,自学一分钟时间(课件出示: 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最快!
生自学,师准备耳朵构造图粘贴在黑板上)
2、反馈
这是老师贴的一个耳朵结构图,耳朵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谁来帮老师贴一下(两到三个小组选代表贴)你们同意他们贴的吗?
耳朵里有这么多的器官,根据他们的功能和位置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课件展示)
3、推测
认识了耳朵的结构,你敢来大胆的来推测一下,我们的耳朵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感知到声音的吗?谁大胆的上来指着图给大家介绍一下,不管怎样这是自己的猜测,这只是你的猜测,不管对错都没关系,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的,之前先来说说你的想法(我的猜测是这样的:声音由耳廓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声音)再给一次机会,谁还想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4、讲授耳朵的结构(课件展示)
我想现在很多同学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猜测,下面在同学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来看看科学的解释。
5、请一个同学来说说
师:他听得很仔细,说的非常正确,有一对灵敏的耳朵,真了不起。
三、鼓膜振动实验
1、制作模型
1、刚才我们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知道了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引起鼓膜的振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同学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今天,我们就来做鼓膜振动实验,当然我们不能用真正的鼓膜来做实验,先自己来制作一个鼓膜模型。
2、介绍实验材料(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布、纸、气球皮,还有一些帮助我们做这个模型的东西,看到这些材料,我们该用其中的哪些东西,怎样来做这个鼓膜模型?小组讨论一下,提示:在每个小组的实验盒中,有一个关于鼓膜的小资料)
3、小组讨论
讨论好了,用你的坐姿来告诉老师
4、反馈 3
请两到三个小组的,每组两个同学配合来介绍(实物展台:用老师的实验材料来做,并做介绍)
为什么没有用布或者纸,而用气球皮?因为鼓膜是有弹性的,你是从哪得到这个信息的?(老师提供的小资料上获得的,你可真会学习呀!)
5、制作鼓膜模型
生介绍模型的做法: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塑料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注意尽量把气球皮绷紧,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有弹性的一层膜。
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最先做好的小组老师要给他们组上升两格,做好的就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鼓膜模型做好了,下面我们就可以开始做实验了,声音我们可以用音叉来制造,那这个实验应该怎样来操作呢?(师演示先用音叉来敲,有没有看到气球皮在振动?怎样才能更清楚的看到鼓膜的振动呢?指名来说,音量要大,放些细沙或者纸屑,细沙和纸屑的振动说明了鼓膜的振动)
5、分组实验:
1.分组活动:我们把音叉分别放在远处和近处,再轻敲和重敲音叉,观察气球皮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填写实验记录单)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3、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拿实验单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实物展台 生介绍)
音叉与模型距离不变:发声强,气球皮振动厉害。发声弱,气球皮振动微弱。
相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离模型距离近,气球皮振动厉害。距离远,气球皮振动微弱。
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声音传到鼓膜时,声音强,鼓膜振动厉害,声音弱,鼓膜振动就微弱;同样,声音离耳朵远时,鼓膜振动微弱,近时鼓膜振动厉害!
(三)教师小结: 我们的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的各种不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鼓膜就会产生不同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四、耳廓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音乐吧!这次我们用一种别样的方法来听,很有趣的。大家先把手放在耳后,手掌围住耳朵。(示范)
生跟着老师做。4
师:待会我说“开”,你们就把手掌向后打开。(示范)我说“收”,你们就把手掌围住耳朵,留一个小洞。(示范)
师:听明白了吗?照老师说的去做,你听到的音乐肯定与平时听到的不一样,很神奇的。想试试吗?
(2)说发现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音乐比平时听到是不是更有趣?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生汇报.师:手掌合拢时就像我们耳廓的延续,现在你能告诉我,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吗?
生:收集声音。
师:对,耳廓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小兔子就有一双长耳朵,它大大的耳廓,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他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五、扩展
介绍各种动物的耳朵(课件展示)
六、总结
同学们,一只小小的耳朵里竟然有如此多的奥秘,好神奇啊!自然界就是这样的神奇,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会有新的发现,这就是科学精神,我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科学眼,一颗清醒的科学头脑,一双灵巧的科学手,还有一对灵敏的科学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