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四首2课时修

时间:2019-05-12 22:3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0诗四首2课时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0诗四首2课时修》。

第一篇:30诗四首2课时修

30、《诗四首》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登岳阳楼》陈与义)【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四首诗,形成积累。

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1.背诵四首诗。2.理解诗歌的内涵。【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情入题

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朗读诗歌,我们可以接触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培植我们更多的涵养。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补益无限。今天我们来感受这四位诗人的诗歌吧。

二、粗读感知第一、二首诗歌,把握思想感情 1.朗读中感受形象。

2.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3.师范朗读,把握停顿和感情基调。4.师生合作,扫除字词障碍。5.对照注释,了解大意。

三、赏析《归园田居》 1.导入。

由学生交流陶渊明及其诗歌的事迹入手,了解课文的背景及作者的性格,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如:陶渊明的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使得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感受到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诗文,了解这首诗的大意。

①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侧重写诗人对什么的体验? ②为什么写这些景物?围绕这些景物写了什么事?“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③“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生交流明确:全诗写了南山下的豆田杂草众生,豆苗稀少,诗人不得不早早起来劳作,直到很晚才能伴月而归。回家的路上,杂草茂盛,露水沾湿了衣裳,诗人也不在意。诗人觉得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心里就很满足了。诗人农艺不精,却不很在意,这是因为诗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过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与他在官场的尔虞我诈来比,诗人更喜欢前者。(2)读出情境。自由背诵。3.赏析与拓展。

(1)品出意味。找出并有感情地读出你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或者谈谈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赏析交流感触较深、值得玩味的诗句,提醒学生注意归纳、升华和积累。(2)想出余地。说说你心中的田园生活。引导学生想象、联想,创造性地阅读诗歌,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意境、形象和主旨。4.全班齐背。

四、赏析《使至塞上》 1.导入。

推荐几首“边塞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等,初步感知“边塞诗”那种豪放壮美的气势。2.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诵,初步了解大意。

出使的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2)自由诵读,互评交流。(3)探究赏析。

①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景象?沙漠、“孤烟”、黄河有什么特点?由此种景象诗人联想到了什么?

②如何赏析本文能体现“诗中有画”的“千古奇观”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③说说“征蓬”、“归雁”意在写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④你认为哪些诗句最精彩,你最喜欢,理由是什么?有感情地读出来。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明确: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诗,画中有诗。” 摩诘即王维,从这首诗中看出如画的景致:第一,大漠无边无际(大、金黄)、黄河杳无尽头(长、混浊),“长河”之上只有那一轮圆圆的落日(红艳)。“孤烟”的苍白与“直”都显得单纯简净。作者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写中。第二,边塞将士战功赫赫,也感受到了战争平息后的宁静气氛。第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构图丰富,线条简洁,色彩多样,抓住了大漠的特色,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而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王国维先生称这一句为“千古壮观”,的确名副其实。3.《使至塞上》怎样将叙事、写景相结合的? 点明:一切景语皆情语。表达诗人被排挤朝廷之外的抑郁孤寂之心。诗中叙事,则事中见景,事中见情,诗中写景,则景中寓事,景中含情。全诗“状难描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4.积累名句,背诵诗歌。

5.结合这首诗,用自己的巧手画出心中最美的大漠图景。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背诵第一、二首诗歌。2.填写句子。(1)(),带月荷锄归。(2)大漠孤烟直,()。

二、熟读第三、四首诗歌,把握其中的思想感情 1.学生示范朗读,把握感情基调。2.师生合作扫除文字障碍。3.对照注释了解大意。

三、精读

1.赏析 《渡荆门送别》

(1)导入:送别是古今文人墨客常写常新的题材。你知道有哪些送别诗?(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这些诗饱含浓浓的离别之情。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也是一首送别诗,他又写了什么呢?(2)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跟读。注意字音、节奏。(3)再读,思考。

①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留恋故乡)明确:者行踪。(离别蜀地,漫游楚地)所见的是什么景象?壮丽。③探究阅读:讨论交流品味写景的句子。

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A.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平野。

B.水也仿佛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4)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

(5)延伸作业:课外摘抄一些边塞诗和表现乡愁的诗歌。2.《登岳阳楼》

(1)导入。以回顾有关登岳阳楼的诗句或典故导入。

简介作者及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 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2)整体感知。

①试读,读正确、读流畅。

A.以什么为线索?围绕哪个字展开?

B.哪些景物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C.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这首诗中写景句,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说说理由。“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宏阔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帘旌不动夕阳迟。”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和效果? “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傍晚的安宁。整个画面充满诗情画意,引人遐想。(3)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

1. 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2. 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用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4)拓展延伸,比较阅读。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问:古今评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5)课堂小结

陈与义与杜甫相同的人生现遭际,同时都有机会登临名胜-----岳阳楼,都为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历史的巧合。(6)布置作业

①《登岳阳楼》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人情美? ②像诗人再访山西村时的情景,写一段文字。

四、背诵这四首诗

五、作业设计

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六、教学反思: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仅停留在读读背背上,还不知如何去欣赏优美的诗(词)句、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时往往只有蒙胧的“意会”,缺乏清晰的理解。增强古典诗词赏析,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审美意识,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

第二篇:《诗四首》课时教学设计

《诗四首》课时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

二、研读与赏析

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齐背课文。

《游山西村》陆游

一、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全班讨论、交流明确:

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

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三、研读赏析

齐背诗歌,思考问题:《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四、拓展延伸

《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歌?(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

五、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

第二课时

《使至塞上》王维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三、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

四、研读赏析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齐读背诵。

《渡荆门送别》李白

一、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三、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

四、作业:

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第三篇:诗四首

30、诗四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一、导入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译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问: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讲:诗的前四句只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i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今语“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穢)”,本作,是草字头,也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污秽解)。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荷”,担、扛(按:“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问: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问: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讲: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三、研读与赏析

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四、读齐背诵 板书设计

归田园居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

《使至塞上》 王维

一、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王维(公元70l~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流连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l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映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官,他也被排挤出朝,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诗人经历仕途挫折之后,他逐渐发现了社会的不平。他晚年对社会的恶浊采取鄙视的态度,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他皈依佛教,信奉禅理。朝夕徘徊于山水之间,通过对自然美的刻画表达他对社会现实的态度。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人称“诗佛”。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又妙解音律,所以苏式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的最大的艺术特色。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三、研读赏析,思考问题:

1.品读全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这是第一联,“单车”,写其轻车简从,言慰问使团规模不大。“问”,慰问。“边”指边塞。“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本为秦汉时官名,这个官掌管投降归顺的蛮夷部族,这里指代使臣,是王维自指。因此,“属国”就成为外交官的代词。居延是古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酒泉一带,在汉代,此地与匈奴接境。两句十个字,意思只是说使者要到边塞上去,已经行过居延,进入胡地。“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是颔联,是说使者过了居延,就像滚滚尘沙一样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征蓬”是在地上飞卷的尘沙,现在江南人还把随风卷地而来的尘土叫作“蓬尘”。

这两句诗包含着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象本诗中听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这两句诗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

颈联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抓到了西北高原的特色。“孤烟直”“落日圆”,表示天气晴好,无风无云,也是沙漠上的气候特征。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一个“大”字形容。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突出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长”字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长河落日本来很平常,这里用一个“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暖又微带苍茫的感觉。

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这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它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结尾一联“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说使者到了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一问,才知道都护的军部还在离这儿很远的燕然前线作战呢。“萧关”,地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在前线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都护”,官名,边疆都护府的长官,此指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这里借作前线的代称,并非实指,暗示唐军作战得胜。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既叙述了作者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边塞奇丽壮阔的景象,也写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

2.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欲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基的居延。天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隐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侯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尚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有回味的余地。

3.本诗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诗?为什么? 明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得最精彩。因为这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地醒目,也只有“孤烟”二字方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直”字,使景物——下子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4.译诗参考: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慰问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地界,又似那云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沙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壮丽、浑圆。行程迢迢,终于到达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问,才知都护竟在(离此还很远的)燕然!

5.教师总结引申。

明确:王维善于以诗人的敏感,摄取契合主观感情和意趣的景物;以画家的眼光,运用虚实相间的笔法、明暗浓淡互衬的色彩,经营构图;以音乐家的听觉,捕捉大自然的声响,将它们有机地组合成如诗如画的意境,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成为情景交融的有声画(“诗中有画”)。《使至塞上》正体现了这些特点。

四、齐读背诵 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 节奏划分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思考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C.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C.——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研读赏析,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讨论明确: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四、〖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五、齐读背诵

六、比较《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的异同

两首诗都写了自己出游的经历,都展示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写景技法高明,均有名句彪炳千秋,让世人时时吟诵。两诗景物描写皆融注诗情。《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流露了诗人孤寂的心绪,《渡荆门送别》写出了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写景灵动,情韵悠长,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流露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以及初次远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首联: 远渡的地点 此行的目的 颌联: 写景(远)颈联: 写景(近)尾联: 抒情(思乡)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一、导入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本诗写于北宋灭亡之后,诗人南逃,登岳阳楼抒发国难家愁之恨。

二、整体感知,诵读诗文。

三、诗文赏析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帘旌” 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近及远,近处岳阳楼上的“帘旌”没有风而静止不动,远处的夕阳在缓慢下沉。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境遇以及国家政治,北宋就像这即将落下的夕阳,再没有办法挽回,这是对时局的一种感慨,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上句“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下句写了在傍晚时徘徊在岳阳

楼这个有湖有山的地方。登楼有感,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想当年三国时

期的吴与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在这样有山有水的岳阳楼畔,诗人没有尽情

享受山水之乐,而是用“徙倚”二字展现了诗人的举动,在傍晚时,诗人只在岳阳楼畔徘徊。

再联系一下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那是北宋灭亡三年后,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那种爱国之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这也是思想上的徘徊,想到时局,感慨万千,“徙倚”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岳阳游玩,靖康之变三年来,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眺望着远方。此处“万里”和“三年”一虚一实,交待了诗人来到此处登楼的路途及具体的时间。“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其中,“还望远”不仅仅只是诗人登楼的望远,也是诗人联想当时国家政治危亡,对将来的一种迷

茫之感。这两句诗人联系时局,表达诗人那种忧国忧民的心绪。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 治局势的严峻,北宋已经危亡不可挽救。“吊古”:不说“伤今”,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老木沧波”既写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同样也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一种暗示。国破家亡,悲从心来。总结: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四、齐读背诵 板书设计

首联: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引起诗人丰富的想象。

登岳阳楼 颔联:思索、徘徊,融情入景,借景抒怀。(其一)颈联: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

尾联: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诗。

第四篇:诗四首

《诗四首》教学设计

竹条二中张敏

教材简析: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写得情景交融,以景传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诗人用他们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那色彩各异、形象鲜明的诗境之中。《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游山西村》表达了陆游对农家淳朴风俗的 喜爱。

1.《归园田居》和《游山西村》都是描写农家村居生活,《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都通过画面展示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可打乱课文的原顺序,把它们分成两组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朗读体味诗的语言美,通过联想与想象领会诗的意境美,通过讨论加深对诗的印象。教 2.学本课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朗读并背诵、默写四首古诗;

——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

——感知古代诗歌的内容。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生学过《桃花源记》,可从陶渊明辞官归隐设趣导入,也可从一般人们旅游都到风景区,而古代有一个诗人陆游就与众不同,他去游乡村,他怎么游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预习课文

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2.指导学生朗读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四)品味诗意

1.对陶渊明和陆游这两位古代诗人同学们了解多少?请简要说一说。

(开放式,不求统一或标准。)2.同学们认为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写得好?说一说理由。3.质疑探究

①这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②同学们对这两首诗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交流。(教师可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多说,不要急于下结论。)

4.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两首诗写的画面或场面的内容说出来。(注意在同学们说的时候老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明白这就是品味诗的意境)5.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

① 艺术上的特色;(简单渗透对仗的知识)

② ②用投影仪或发放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揣摩这两句诗的运用:

③ 材料一:天发股份公司早就想获得成品油的批发资格。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将成品油的批发经营权收归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由他们垄断全国的成品油批发销售。这样,一方面, 天发股份公司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被中止,不能开展成品油批发及仓储经营业务,导致公司投资数亿元建成的三大油库等优质资产不能充分利用,处于低负荷的运转状态;另一方面,进油渠道也受到两大集团的控制,成本居高不下,毛利率下降。天发股份公司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几年后,天发股份终于如愿以偿拿到成品油批发牌证。

④ 材料二:中国中场球员李铁在未来的三年中,将以正式加盟球员的身份代表英超球队埃弗顿队征战英超赛场。李铁在上个赛季以租借的形式从辽宁队转会到埃弗顿队。李铁在租借期满后的正式转会过程中却因为欧洲足坛经济不景气产生了一些波折。最终,在中国东莞星河传说商住区建造有限公司的出资帮助下,各方解决了转会费上的分歧,促成李铁能能够成功转会英超埃弗顿。

⑤ ③引导学生从运用和感悟中,体会诗句的哲理,它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⑥ 6.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比较赏析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⑦ ——相同:都写的是乡村生活;

⑧ ——不同:作者的身份不同,陶以农民身份,陆以客人身份;陶写了自己一个人,陆写了欢聚的许多农人;陶诗用语朴素不加修饰,陆诗语言生动感情丰富;陶心情闲适,陆心情喜悦;陶用的是五古,陆用的是七律。(尽量让学生引用诗句来证明自己的说法)。

第五篇:诗四首(本站推荐)

30.诗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诵这四首诗,要求能够正确背诵、默写。

2、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充分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归田园居》和《使至塞上》 教学过程:

(一)《归田园居》(1)陶渊明及其《桃花源》(2)熟读《归田园居》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①种豆的地点以及劳动成果 ②劳作的辛苦与执著 ③自己的田园之乐

(3)学生发挥想象 本文描写了什么场景?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表面上写劳作之乐,实际上“愿”有它的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4)联想:鄙弃官场生活的诗文语句联想。A、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鱼不须归。B、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C、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诗歌特点:平淡自然,不见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起来,形成了陶渊明的艺术特点。

(二)《使至塞上》A、背景:开元25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疆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B、诗歌内容: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所感: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比喻诗人觉得自己就象“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 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所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诗人的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所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将官在燕然前线,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是诗歌却在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第二课时《渡荆门送别》与《游山西村》教学过程:

(一)《渡荆门送别》(从表达方式入手)(1)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表现:首联:叙述,交代起因。叙事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绘景物的变化。写景颈联:通过两幅画来形容江上的美景。写景 末联:发出深沉的乡情之叹。抒情全诗运用古诗深沉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2)学生赏析本诗 以“我最喜欢„„„„这一句诗”为句式说话。

(二)教学《游山西村》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似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常常蕴涵着希望。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衣着简朴,吹萧击鼓,结队而行,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楚,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动力。

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造句。与《归田园居》进行比较:《归田园居》流露了归隐田园的遁世思路,《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村纯朴风俗的留恋。

下载30诗四首2课时修word格式文档
下载30诗四首2课时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四首》提升练习2

    《诗四首》提升练习1.给加黑的字注音。 属国( ) 征蓬( ) 候骑( ) 汉塞( ) 燕然( ) 荆门( ) 仍怜( ) 鸡豚( ) 叩门( ) 荷锄( ) 2.解释下列加黑的词。 使至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诗四首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冰心诗四首》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二、预学导学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求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2.(1)xiàn xu......

    《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2

    《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2 《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 教法探路 教学目的: 1. 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2. 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春夏秋冬四首诗

    夸春 青山草碧水清, 桃红柳绿燕行, 夜眠不知晓情, 粉面已然倾城。 咏夏 烈日炎炎瞠舌, 雄蝉了了知热, 莲叶荷花入梦, 月升蛙鸣萤火。 赞秋 蝶憩霜至晴阔, 残荷彩菊叶落, 虽闻凉意袭......

    30.诗四首doc

    30.诗 四 首 教案整理:任军杰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两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

    诗四首练习题

    第1页 诗四首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suì),带月荷(hè)锄归。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登临吴蜀(shǔ)横分地,徙倚(yǐ)湖山欲暮时......

    《诗四首》测试题

    归园田居(其三) 1.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2.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3.“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冰心诗四首

    冰心诗四首 《母亲》《纸 船》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母亲》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