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教案(白老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主备课人:白刘军 使用日期: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和方法:
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
3.通过对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的分析,感受人物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等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学情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对于从小学一路走来的七年级同学而言,古诗学习、背记已成常态。本首诗虽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相对短小,但通过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表现主人公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的写法还值得七年级学生反复诵读品味。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
【教学难点】
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检查作业
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进作者(出示课件)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
三、文本链接(出示课件)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757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时未收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2.教师范读。学生依此正音、停顿。
3.检查读书效果:这首诗写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______,从本诗、、、等词语可以看出。(重阳节,“九日”、“登高”、“饮酒”、“菊”。)4.理解诗句大意。
①对照注释朗读或默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②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③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将整首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④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5.教师明确(出示课件:)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 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五、诗歌精读
1.齐读全诗
2.解题:重阳节当天行军的时候想起了故园长安。
3.“强欲登高去”,“强”当何解?(勉强),为什么会勉强?(行军途中,遭遇战乱—诗人的凄清境况)本句和题目什么关系?(点题)(板书:强欲登高)
4.“无人送酒来”,登高咋又想起了酒?(重阳)还因为诗人又想起了一个人?(陶渊明)王弘来了吗?(借用典故——行军凄凉萧瑟)(板书:无人送酒)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同学们闭目想象一下,什么样的场景?(长安城里,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壁残垣间,一丛丛菊花寂寞、可怜地开放)“遥”说明什么?(远,所在地和故园长安相距之远)“怜”字如何理解?(可怜)可怜什么?(板书:故园菊花)为什么可怜?写出了什么?(对故乡菊的眷恋,对故园菊开在战场上的怜惜。)(板书:战场开放)菊花值得联想的很多,为什么偏偏写“应傍战场开”?(扣题“行军”,新巧自然。)6.小组合作:读到这里,我们似乎读出了作者写作此诗是欲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提示抓诗眼“怜”)明确:惜花——开在战场边;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
这些复杂的情感,依托哪种媒介而传达?(菊花为媒,怜菊,其实就是思乡,就是忧国,就是忧民,就是希望早日评定安史之乱,国泰民安。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
六、【拓展延伸】
一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仅仅20个字的绝句,同样是重阳登高,因为故园战乱未平,因为写在行军路上,写出了与其他重阳节诗作不一样的荡气回肠。自然,也收到了很多名家的点评: 出示课件: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方虚谷云:悲感。《唐诗广选》:顾华玉曰:妙在二十字中备见题意。《唐诗直解》:点“战场”字,无限悲怆。《而庵说唐诗》:此诗以看菊为主,登高为宾。你赞同哪一点?想一想,说一说。
七、【课堂小结】
全诗“强”起写“登高”,后感叹“无人送酒”,“遥”字转“怜故园菊”,末句想象“应傍战场开”。四句20字,情感悲怆深沉,思路跌宕起伏,行文朴实无华,结构起承转合。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之佳作。
八、【作业布置】
1.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较,进一步感知本诗意境之美。
2.同年九月,安史之乱得以评定,诗人又回到了故园长安,并且看到了长势正好的菊花,他会作何感想呢?请用一段文字加以描述。
3、阳光学评(本节内容)
九、板书设计
惜花——开在战场边;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
十、教学反思
第二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和方法:
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学情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对于从小学一路走来的七年级同学而言,古诗学习、背记已成常态。本首诗虽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相对短小,但通过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表现主人公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的写法还值得七年级学生反复诵读品味。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
【教学难点】
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检查作业
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进作者(出示课件)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
三、文本链接(出示课件)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757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时未收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2.教师范读。学生依此正音、停顿。
3.检查读书效果:这首诗写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______,从本诗、、、等词语可以看出。(重阳节,“九日”、“登高”、“饮酒”、“菊”。)4.理解诗句大意。
①对照注释朗读或默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②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③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将整首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④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5.教师明确(出示课件:)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 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五、诗歌精读
1.齐读全诗
2.解题:重阳节当天行军的时候想起了故园长安。
3.“强欲登高去”,“强”当何解?(勉强),为什么会勉强?(行军途中,遭遇战乱—诗人的凄清境况)本句和题目什么关系?(点题)(板书:强欲登高)
4.“无人送酒来”,登高咋又想起了酒?(重阳)还因为诗人又想起了一个人?(陶渊明)王弘来了吗?(借用典故——行军凄凉萧瑟)(板书:无人送酒)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同学们闭目想象一下,什么样的场景?(长安城里,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壁残垣间,一丛丛菊花寂寞、可怜地开放)“遥”说明什么?(远,所在地和故园长安相距之远)“怜”字如何理解?(可怜)可怜什么?(板书:故园菊花)为什么可怜?写出了什么?(对故乡菊的眷恋,对故园菊开在战场上的怜惜。)(板书:战场开放)菊花值得联想的很多,为什么偏偏写“应傍战场开”?(扣题“行军”,新巧自然。)
6.小组合作:读到这里,我们似乎读出了作者写作此诗是欲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提示抓诗眼“怜”)明确:惜花——开在战场边;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
这些复杂的情感,依托哪种媒介而传达?(菊花为媒,怜菊,其实就是思乡,就是忧国,就是忧民,就是希望早日评定安史之乱,国泰民安。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
六、【拓展延伸】
一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仅仅20个字的绝句,同样是重阳登高,因为故园战乱未平,因为写在行军路上,写出了与其他重阳节诗作不一样的荡气回肠。自然,也收到了很多名家的点评: 出示课件: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方虚谷云:悲感。《唐诗广选》:顾华玉曰:妙在二十字中备见题意。《唐诗直解》:点“战场”字,无限悲怆。《而庵说唐诗》:此诗以看菊为主,登高为宾。你赞同哪一点?想一想,说一说。
七、【课堂小结】
全诗“强”起写“登高”,后感叹“无人送酒”,“遥”字转“怜故园菊”,末句想象“应傍战场开”。四句20字,情感悲怆深沉,思路跌宕起伏,行文朴实无华,结构起承转合。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之佳作。
八、【作业布置】
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较,进一步感知本诗意境之美。
九、板书设计
惜花——开在战场边;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
第三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②强:勉强。
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④怜:可怜。
⑤傍:靠近、接近。
第四篇:青少年必读书系(中学生必知的古诗词(上))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第五篇:峨眉山月歌 教案(白老师)
峨眉山月歌
主备课人:白刘军 使用日期:11月 日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过程和方法: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2.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2.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检查作业
1、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
2、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作者简介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三、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二、合作探究
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1、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3、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4、练习背诵。
四、当堂检测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在(秋天)(季节)(夜晚)(时间)乘船远行,(从峨眉山)出发,驶向(三峡),最后到达(渝州)。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布置
1、完成阳光学评(本节课内容)。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六、板书设计
《峨眉山月歌》 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