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学设计案例

时间:2019-05-12 22:5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植物学教学设计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植物学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篇:植物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一:植物学教案(上)绪 论

一.生物界的划分

动物界 植物界„„„„„„„„ 二界 + 原生生物界 „„„„„„.三界 + 原核生物界 „„„„.四界 + 真菌界„„„„五界

二.植物的多样性

(一)形态结构单细胞 多细胞;原核 真核

(二)营养方式自养、寄生、异养

(三)繁殖和生活史 同配、异配、卵式;

一年生、多年生。

类型

?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地衣 „„„.低等植物 ? 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高等植物

三.植物的重要性

? 推动自然界和生物界的发展

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

? 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 碳循环和氮循环 ? 环境保护

? 促进经济发展,为人类服务

四.植物科学的发展

五.植物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枝学科 ? 植物分类学 ? 植物形态学 ? 植物生理学 ? 植物生态学

六.学习和研究植物学的方法

直接观察、实验方法、模拟和仿制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组成物质——原生质

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超微结构)+非胞生物界„„六界 一.原生质体

(一)细胞核

1.形状、位置和数目

核膜:双层 核孔

2.结构核仁 合成和贮存 rna 核质:染色质(染色体)和核液 3.功能

(二)细胞质 1.质膜

结构(单层,单位膜)和功能(选择透性)2.细胞器 叶绿体

(1)质体有色体 „..形状、结构、色素、功能和分布

白色体

质体的发育和相互转变:前质体

(2)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3)内质网:单层膜,光滑型和粗糙型内质网,功能

(4)核糖体:

(5)高尔基体:单层膜,功能

(6)液泡:单层膜,细胞液的成分,功能

(7)溶酶体:单层膜,含水解酶

(8)圆球体

(9)微体: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

(10)微管和微丝:微管的作用 3.胞基质胞质运动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

原核细胞(生物)和真核细胞(生物)

二.细胞壁

(一)层数 ? 胞间层

? 初生壁 胞间连丝初生纹孔场 ? 次生壁 纹孔

单纹孔 主要分布在厚壁组织中

纹孔类型

具缘纹孔主要分布在导水的细胞中裸子植物具有纹孔塞

(二)化学成分

基本成分:纤维素(构架)半纤维素 果胶

附加物质:

角质化: 一种脂肪酸 主要在初生壁如表皮细胞

木质化: 酚类化合物 主要在次生壁如木纤维、导管、管胞次生壁如木栓细胞

硅质化: 硅酸主要在初生壁

三.细胞后含物

(一)淀粉:

大量存在于胚乳细胞、块根、块茎

糖 次生淀粉(贮藏器官)淀粉粒的各种形状

(二)脂肪:

种子细胞(圆球体)内

(三)蛋白质:

种子细胞内,以糊粉粒、无定形或拟晶体

(四)鞣质(酚醛类聚合物)

存在于各种构造中如叶树皮未成熟的果实

(五)结晶体:

四.细胞分裂类型

(一)有丝分裂过程及意义

细胞周期: 上一次分裂结束 下一次分裂开始 1.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栓质化:一种脂肪酸主要在 2.分裂期:染色质 ? 染色体,出现纺锤丝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二)无丝分裂

(三)减数分裂 分裂二次,复制一次 1.分裂期 i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分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特化

第四节 植物组织

一.分生组织 ? 类型和特点

顶端分生组织 原生分生组织 按位置侧生分生组织 按来源初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二.成熟组织

表皮:包括表皮细胞、保卫细胞、表皮毛等

(一)保护组织 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二)薄壁组织

? 分布和特征 ? 传递细胞

厚角组织

(三)机械组织 石细胞

厚壁组织 分布和特征纤维

(四)输导组织 1.木质部:

组成,导管和管胞的特点和类型

导管:单穿孔和复穿孔

原生木质部:环纹导管、螺纹导管

后生木质部:梯纹、网纹、孔纹导管

侵填体

2.韧皮部:

组成,筛管的特点,单筛板(一个筛域)和复筛板

筛管的生活期

(五)分泌结构

植物分泌物的种类

1、外部的分泌结构:腺表皮、腺毛、密腺、排水器

2、内部的分泌结构:分泌细胞、分泌腔、乳汁管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一节根

一.根的发育 组织原学说

二.根尖的结构

? 根冠 ?分生区 ? 伸长区? 成熟区

三.根的初生结构

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一)表皮:

单层,细胞壁及角质层薄,主要起吸收作用,有些具根被

(二)皮层: ? 多层薄壁细胞,具有贮存和通气作用 ? 内皮层:

凯氏带 —— 径向壁和横向壁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带状增厚单子叶植物 —— 马蹄型(五面)增厚,通道细胞

(三)维管柱 ? 中柱鞘

? 初生维管组织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的排列和发育 ? 髓(或无)

四.侧根的形成 内起源

五.根的次生结构

次生结构和次生生长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 最早的发生和以后的来源

? 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维管射线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 第一次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以后的来源 ? 周皮 ——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五.根瘤和菌根

(一)根瘤的发生

(二)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第二节 茎

一.茎的形态和芽的结构

(一)茎的形态

木质茎和草质茎长枝和短枝

(二)芽的结构

? 生长点 ? 叶原基 ? 腋芽(枝)原基? 幼叶 芽的类型

二.分枝的类型

? 单轴分枝 —— 乔木? 合轴分枝 —— 灌木 ? 假二叉分枝? 分蘖

三.茎的发育

? 原体原套学说(被子植物茎)? 叶和芽的起源

四.茎的初生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表皮: 表皮细胞 气孔 毛状体(有时)篇二:浙师大植物学教案

第三章第四节三《水生植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标倡导“有用地理,生活地理”,本课将从生活案例入手,引导学生从

身边现象发现地理信息,从而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中采用贾思博的“抛锚理论”,利用颐和园昆明湖水生植物景观,从课堂伊始利用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之后回归案例进行深化总结。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的学情分析,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辨别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类型,并分析其不同之处 2.能够举例出典型的水生有花植物 3.归纳分析水生植物的适应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通过对“水生有花植物”的相关图文的剖析,提高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图文分析的方法; 2.学生通过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影响因素适应特征的探讨,能够培养自身发散性思维和综合思维,逐步提高认识复杂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3.在图文分析学习中,能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不同类型植物图片的欣赏,培养科学的地理审美态度。

2.通过人工栽培水生观赏植物的案例,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发展观,提高环

境保护意识。

3.通过对身边水生植物的学习,培养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水生植物特征及其类型2.水生环境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难点: 1.水生环境对水生植物的影响2.水生植物组织对环境的适应作用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教学ppt一份、阅读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抛锚,激趣导入(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音频播放一段乐府诗歌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师]同学们来猜一下刚刚老师播放的诗歌中形容的是哪一种植物? [学生]荷花?? [师]没错,刚刚的这首诗形容的正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老师呀从小在北京长大,夏日里最念念不忘的当属京城颐和园的荷花盛宴。每年七八月份,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尽是荷花满塘、萍草浮动。美丽的荷塘畔,有人写生,有人拍摄,有人指指点点品评,成为京城盛夏的一道亮丽风景。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秘一下这美丽的昆明湖生长着哪些神秘的水生植物。

【学生活动】聆听音乐,思考提问。

【设计意图】以诗歌播放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新课水生植物的学习。

(二)图文分析,学习新知(15分钟)

过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昆明湖中常见的几种水生植物。【教师活动】展示三组典型的水生植物图片(荷花、睡莲、金鱼藻),并让学生判断其属于哪一类型的水生植物,引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概念。【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展示图片,并且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价,并给予表扬与肯定。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事先拿到的资料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代表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让学生阅读资料,并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小组探讨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的特点,并合力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资料图文分析,从合作讨论中归纳知识。

【教师活动】从各个小组中抽取一名汇报员,口述小组讨论结果。让其他小组仔细聆听,评价这三位汇报员说得怎么样,若有不同意见或补充即可提出。

【设计意图】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间交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回归案例,深入探究(15分钟)【教师活动】再次展示之前典型水生植物的图片,针对上述表格中所列的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的特性,让学生结合已学习知识深入探究形成这些适应特征的原因,继续小组讨论。并且要求学生扮演植物学家像同学们介绍这其中的联系。同时试想水生有花植物是否有共同的特点?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提示学生回顾初中知识,可以从水、氧气、光合作用三个方面分析。【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认真思考,积极讨论。

【教师活动】由于该问题较难,教师应及时帮助各小组,只要小组有思路,就要给予表扬、鼓励其继续思考,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论正确与否,只要表达自己小组的看法,就已经比其他人更棒了。【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教师归纳总结(注意是两个问题)。在黑板上完善相应板书。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多思考。

【教师完善】 沉水植物:

1表皮细胞没有角质或蜡质层,能直接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氧和其他营养物质,根部退化或完全消失。

2叶片上的叶绿体大而多,排列在细胞外围,能充分吸收透入水中的微弱光线。3叶片上没有气孔,有完整的通气组织,能适应水下氧气相对不足的环境。4无性繁殖占优势,授粉在水面进行。

5叶多为狭长或丝状,增加吸收光照、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的面积。

6维管束植物悬浮水中,根系退化,维管束和保护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隔大(有利细胞内进行气体交换,茎可曲折),通气组织发达,整株均可吸水。既能满足生命活动需要,又能调节浮力。

浮水植物:

1其体内多贮藏有较多的气体,使叶片或植物体能平稳地漂浮于水面

2上表皮着生气孔,并覆盖角质层或蜡质,浮水植物叶片下表皮是水,气孔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蒸腾,开在下表面没有意义。挺水植物

补充:

维管束:维管束彼此交织连接,构成初生植物体来输导水分,无机盐及有机物质的一种输导系统--维管组织,并兼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保护组织:是覆盖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由一层或数层细胞构成,其功能主要是避免水分过度散失,调节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抵御外界风雨和病虫害的侵袭,防止机械或化学的损伤。

(四)梳理知识,巩固学习(5分钟)

【教师活动】我们总结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主要讲了两个内容,一是水生有花植物的三种植物类型,包括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的概念、形态、适应特征,以及该特征形成的环境原因,包含了三个方面。二是总结了水生有花植物的共同特点。

通过今天的颐和园昆明湖之旅,我们一起探究了这神秘的水生植物,想必大家下次再见到它们时觉得非常亲切,不会再弄错了。其实不用真的去昆明湖一探究竟,咱们的校园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水生植物,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哦!

(五)形成性练习

1.观察学校的水生植物,判断其为哪一类水生有花植物,并对它进行简单的形态、植物构 造描述。

板书:

篇三:第四节我国的珍稀植物 教学设计

第四节我国的珍稀植物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珍稀植物。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植物种类很多,通过课前安排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使学生得到有关我国的珍稀植物的相关资料,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祖国的地大物博,渗透爱国主义思想。银杉、桫椤、人参等均为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植物,它们数量减少的原因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结论。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关于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方针,可以先介绍我国自然条件复杂而多样,植物资源丰富,是学生体会到祖国的地大物博,然后再介绍由于长期以来的过渡砍伐使不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破坏,进而使有些珍稀植物的数量减少,进而提出我国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法律和保护方针。最后介绍珍稀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我国主要的珍稀植物。

2.举例说明我国珍稀植物的生存状况和濒危的主要原因。能力目标

尝试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搜集。情感目标

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状况。重点难点

了解濒危植物的生存状况,认识达到保护珍稀植物的必要性。教学媒体

大屏幕、多媒体设备或投影仪 课时建议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查询好有关网站的网址,收集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等资料,上课时提供给学生。

学生:全班同学分组,通过互联网或报刊杂志查阅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并将查阅到的资料记录整理在课本46页的表中。

教学过程 导入:(大屏幕展示水杉的图片)同学们,这张是水杉的图片。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1978年,邓小平同志到尼泊尔王国访问的时,把中国的水杉栽种在尼泊尔皇家植物园;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把他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水杉好似友好的使者把我国人民的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除水杉之外,我国还有哪些让人引以自豪的植物种类呢?

新课教学

学生:银杏、桫椤、珙桐、鹅掌楸、望天树等。

教师:课前安排同学们查询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请同学们把你们查询到资料说一下。

教师:阅读下面的资料,认识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分析它们树木减少的原因各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48页的资料,回答问题)

1.生长缓慢,种子发芽率低,加上野生动物危害树干和践踏球果导致银杉数目减少。2.桫椤是孢子植物,它靠孢子繁殖,孢子的生活力较弱,长成幼苗后生长也很慢。由于森林被伐,再加上环境遭到破坏,因此现在的桫椤数目减少。3.由于长期以来过渡采掘以及森林面积大大缩小,生态环境变化,野生的人参数目逐渐减少。

教师:针对这些原因,大家讨论一下该如何保护它们?

学生:(讨论回答)对于繁殖率低的植物可以利用人工的方法加快它们的繁殖,增加其数量;制定法律法规,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

教师:很好!虽然我国具有复杂而多样的自然条件,拥有几乎北半球所有的植物类群。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其中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近400种。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国外大多数地区的裸子植物几乎灭绝了,只有我国还保留了下来。因此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过度的砍伐森林,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使不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破坏。为了保护我国的宝贵植物资源,1996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出了国家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

教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珍稀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略)

教师:珍稀植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联系。第一,珍稀植物中的活化石植物,对研究植物的进化和探讨自然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植物中形态优美的,可作观赏植物,用来美化环境。第三,植物的植株直立挺拔的,可作优质的木材或作绿化树种。第四,部分树种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等。

所以,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保护珍稀植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我国的珍稀植物 教学设计

(二)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对我国珍稀植物的介绍。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植物种类很多。通过课本“探究竟1”的资料搜集过程,学生可以得到关于我国珍稀植物种类的相关资料。而造成不同的珍稀植物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不同的,教材的“探究竟2”通过介绍银杉、桫椤、人参的不同情况使学生了解珍稀植物的减少原因,进而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教师在引导学生搜集珍稀植物资料的同时,应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使学生亲身体会祖国的地大物博。然后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的“探究竟2”,具体分析不同物种数量减少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我国珍稀植物的生存状况和濒危主要原因。能力目标

尝试进行资料搜索的活动。情感目标

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状况。

三、重点难点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资料搜集和濒危植物的生存状况,认识濒危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篇:《植物学》课程整体设计.

《植物学》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计分析

(一)课程分析

《植物学》是园艺、植保、林业等农业技术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它是研究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规律,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的分布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解剖、分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掌握有关实验技能的基本方法,熟悉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当地景观植物、药用植物及经济作物,充分了解热带雨林植物的奇特现象,如奇花异草、五大奇观、五树六花等,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植物。同时,也为从事版纳景区服务、导游服务工作奠定基础,拓宽园艺专业就业面。

本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一般分为了解、理解或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是对基本知识和理论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或熟悉是指对基本知识和理论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较熟练的基本技能;掌握是指对基本知识和理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具有熟练的基本技能,能综合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实践性和直观性很强,要紧密围绕当地热带雨林植物、农业生产实际和城镇绿化建设需求,努力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合于本门课程教学的各种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要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具和幻灯、录像、网络及其它教育技术,加强直观教学。重视课堂实验和教学实习,创造条件开足实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侧重培养学生对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当地主要的景观植物、药用植物和经济作物的识别能力。要注意本课程的新进展,适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

(二)能力目标分析 1.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2)掌握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植物界的基本类群。2.能力教育目标

1(1)能准确使用显微镜。

(2)掌握植物解剖的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植物分类和鉴定的方法,能准确识别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当地主要的景观植物、药用植物和经济作物。

(4)掌握植物分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3.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2)具有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3)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4)具有职业道德的意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

《植物学》的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大专三年制园艺、植保、林业等专业的学生,有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文科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初学植物学较为吃力。学好植物学关键,是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和各种训练活动。

(四)教材选用分析

本课程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选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

(五)教学设施利用分析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可使本课程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多媒体教室 学院现有36间多媒体教室。学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教学资料和教学课件随网化。多媒体教学可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提高课堂讲授的效率和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

2.电子图书室 学院拥有30万册图书的电子图书室,可为学生提供较为方便的资料查询。

(六)实训基地使用分析

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院在校内和校外都设有实训基地,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植物学》及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符合生产一线需要的科技人才。

1.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验室 有显微镜实验室和植物学实验室。共有显微镜25台、各种实验标本(植物器官组织标本和植物形态学标本)和仪器、用具。主要功能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巩固、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从事植物研究的一般实验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内各种观赏植物 便于教师进行直观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通过实地观察,加强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的感性认识。通过编制校园内植物名录和挂牌,让学生熟悉当地主要园林植物的名称及分类地位,掌握识别特征,了解生活习性、用途及经济价值等。同时,校内观赏植物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植物识别、分类训练和技能考核的场地。

校内试验基地 学院有10亩教学试验地。通过组织专业生产劳动,让学生参与主要观赏植物栽培管理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当地主要观赏植物的形态与分类、生活习性和栽培技术要求。

2.校外实训基地

中国医学科学院西双版纳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园)。该实训基地与学院比邻,是学生实训最为便捷的基地。药物园内种植有热带地区各种药用植物、观赏植物近1500种。根据教学和实训的需要,每年在新生学前教育活动中,都要组织学生到药物园参观,让学生认识版纳植物的多样性,以激发学生进行植物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爱专业、学专业,并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作物研究所(简称花卉园)。与我院相距400米。花卉园内种有各种热带园林和经济作物,种类近500种。在课程教学的第12周,组织学生到花卉园开展植物形态结构方面的实习,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并掌握植物茎、叶、花、果实的形态特征,为植物分类奠定良好基础。

西双版纳州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我院相距3公里。内设有版纳野生动植物博物管。通过自然保护区内指导教师的讲解和实地参观博物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版纳境内的动植物资源和种类,开拓视野。

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基地。距离我院6公里,是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重要基地。基地内中有各种观赏价值、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观赏蔬菜等,如彩椒、甜瓜、观赏瓜类作物、观赏甘蓝、红掌等,是学生学习《植物学》和相关课程的最好最便捷的实训场地。通过参与基地内各种经济作物的育苗、种植管理生产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当地主要 3 经济作物的种类和栽培技术,同时对现代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和信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简称勐仑植物园)。距离我院60公里。园内种植植物有10000多种,内设有版纳野生动植物博物管。在课程教学的第16周,组织学生到植物园开展植物分类实习,通过园内指导教师的讲解和实地观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熟悉园内热带和亚热带代表性植物的名称及分类地位、主要识别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用途及经济价值等。

二、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原则

《植物学》课程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模块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以能力教育为中心,培养出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具有开拓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综合素质较好、能够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专门人才。

1.密切联系当地实际,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删繁就简,适当补充,努力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理论教学以应用、识别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学中,由表至里,由浅入深重点讲授植物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组织;营养体建成—根、茎、叶的形成;生殖生长—开花、结果、种子的形成及生活史的基本理论知识。简要介绍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的主要特征及各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补充热带雨林植物趣谈,加强对热带、亚热带植物生活习性和识别知识的讲授。

2.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实践教学方式多样化,包括室内实验、参观实习、开展讲座和生产实践。室内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从事植物研究工作的一般实验方法和技术,参观实习包括组织学生到药物园、花卉园、州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州农科所实验基地及勐仑植物园等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提高识别植物和植物分类的能力。学院试验基地和州农科所实验基地则是作为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练兵场地。此外,校园园林植物也是教师进行直观教学、学生识别植物的重要场地,通过对校园植物的名录编制和挂牌,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当地景观植物的种类、识别特征和分类地位。

(二)教学课时安排

本课程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时为 108 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为60,实训课学时为 48。形态解剖部分和系统分类部分所占比例为 3:1。教学大纲中每一章后的学时数为理论课讲 4 授学时。授课期间的课后学习教师可根据实际具体安排。学习完本课程后,安排1周进行野外实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方式。(2)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3)种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种子植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生殖过程。(5)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及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6)当地常见植物形态识别和分类地位。2.教学难点

(1)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

(2)植物营养器官根、茎的次生构造。(3)植物繁殖器官的构造。

三、教学实施

(一)理论教学

1.多媒体教学 展示典型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互动式教学 每次上课就授课内容进行师生对话,互相提问、答疑。3.思考与练习温故而知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开拓、创新思维。

(二)实践教学

1.室内实验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从事植物研究的一般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校内实践 通过对校内植物观察,加强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的感性认识。通过编制校园植物名录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熟悉当地主要景观植物的名称、主要识别特征和分类地位,了解生活习性、用途及经济价值等。

3.校外实践

以参观实习或生产实践方式进行。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的讲解和实地观察,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及作用、功能,为从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植物。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全面评价学生学科成绩,改革考试方法。《植物学》主要采取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种方式。理论考核主要考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技能考核考评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并规定若技能考核不及格,判定该门课程不及格。学期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各占50%。

农 业 系 2009.5.14

第三篇:植物学.doc范文

植物学参考资料

1.简述以下科的主要特征,举出3-4个代表植物:毛茛科、藜科、十字花科、蝶形花科、蔷薇科、唇形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

答:毛茛科:草本,叶分裂或为复叶,无托叶。花两性,整齐或两侧对称,5基数;雄蕊和雌蕊常为多数,离生,螺旋排列于花托上。聚合瘦果、蓇葖果或少为浆果。代表植物:白头翁、茴茴蒜、黄连。

藜科:盐碱生或旱生。多为草本,植株具泡状粉粒。花小,单被,单性或两性;雄蕊与萼片同数且对生,雌蕊子房1室。基底胎座,胞果包藏于宿存的花萼中,胚生于胚乳外围弯生,环状或螺旋状,有的无胚乳。代表植物:甜菜、菠菜、地肤。

十字花科:草本,叶互生,无托叶。总状花序,十字花形花冠,四强雄蕊,子房上位,2心皮,侧膜胎座,具假隔膜,角果。种子无胚乳,胚弯生。代表植物:白菜、萝卜、甘蓝。

蝶形花科:草本、灌木或乔木,直立或攀援,o厂据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常为复叶,罕单叶,或有时顶端小叶成卷须;托叶明显,或成刺状。代表植物:大豆、豌豆、甘草。

蔷薇科:叶互生,多具托叶,五数花,具杯形、盘形或壶形花筒,周位花,雄蕊多数且着生于花筒边缘,种子无胚乳;果实为蓇葖果、瘦果、核果、稀为蒴果。草莓、苹果、虎耳草。

唇形科:植株含挥发油,具香气,茎四棱;叶对生;唇形花冠;雄蕊4、2强或为2枚;子房4深裂,花柱基生,4个小坚果。代表植物:薄荷、薰衣草、一串红。

菊科:多草本,无托叶。具总苞的头状花序花冠,舌状或管状;聚药雄蕊;雌蕊2心皮,子房下位,1室,胚珠1枚。瘦果常具冠毛。代表植物:向日葵、蒲公英、菊。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少一年生或木本;茎常圆筒形,节和节间明显,节间中空,少实心。叶在茎上二列互生,花序以小穗为单位排列成各种花序,雄蕊3;子房上位;颖果,少囊果或浆果。代表植物:大麦、谷子、水稻。

百合科:草本,少数为木本;具根茎,鳞茎或球茎;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或轮生,有时叶退化而小枝呈叶状;花两性,少单性,3数;花被2轮,花瓣状,辐射对称;雄蕊6,少3枚;心皮3,合生;子房上位,3室,中轴胎座;胚珠少至多数;蒴果或浆果。代表植物:蒜、黄花菜、洋葱。

兰科:陆生,附生或腐生;草本,亚冠木或攀援藤本;常具根状茎或块茎,具气生根;茎直立,悬垂或攀援,常在基部或全部膨大为假鳞茎;花被外轮3片呈萼片状,内轮三片花瓣状,中间向轴的一片变为唇瓣;唇瓣基部囊状或有距;有花粉块,合蕊柱,雄蕊1~2,子房下位,1室,侧膜胎座;蒴果。代表植物:蕙兰、白芨、天麻。

2.苔藓植物为什么是低等的高等植物?

答:因为高等植物都是有胚植物,但苔藓植物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又无维管组织。受精时还需水参与,孢子体不发达而配子体发达。雌性生殖器为不成熟的颈卵器,精子各异。

3.简述绿藻门的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答:绿藻门植物呈绿色或草绿色。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片状体等,单细胞和群体类型中有具鞭毛和不具鞭毛之分。具鞭毛的种类终生能运动,不具鞭毛的种类多数也会在繁殖时形成具2或4条鞭毛的孢子或配子。绿藻植物

除少数种无细胞壁外,绝大部分都有细胞壁。细胞壁一般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除少数类群和某些物种在生殖期间具一个细胞多个核外,大多数种类一个细胞只有一个核。叶绿体类型多样,有星形、片状、杯状、带状、网状、粒状、筒状、盘状等,每个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也因种类不同而异。主要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等。叶绿体上通常有一至数个蛋白核。代表植物:栅藻、刚毛藻、石莼、浒苔等。

4.蓝藻门为何是最低等的?

答:因为蓝藻没有细胞核,只有光合片层,没有载色体等膜细胞器。无根茎叶的分化,自养生物、营养生殖、无性生殖。

5.分析: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原理?

答:“根深叶茂”以及“本固枝荣”原意都是指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协调关系。就是说,根系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的枝叶也较茂盛;同样,地上部分生长良好,也会促进根系的生长。“根深叶茂”的成因大体有以下三方面。(1)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维管束的联络,存在着营养物质与信息物质的大量交换。(2)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活动则需要根系提供水分、矿质、氮素以及根中合成的植物激素、氨基酸等。(3)地下部分的活动和生长有赖于地上部分所提供的光合产物、生长素、维生素等。因此,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与发育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有利根深。

6、花的组成及功能?

答:花由花梗、花托、花被、花托、雌蕊群和雄蕊群。功能为植物的繁殖器官繁殖下一代新个体。

7简述双受精现象及其意义?

答: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熊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结合形

成二倍体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意义:首先精卵融合,即由两个单倍体雌雄细胞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各种植物体原有的染色体数,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其次,由于精卵融合,将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另外,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同样具有父母双亲的遗传性,生理活性更强,形成胚乳后以营养物质供胚吸收,可使子代生活能力更强,适应性更强,适应性更广。因此,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中是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

8.比较单双子叶植物植物茎初生结构的异同。

答:单子叶叶与双子叶植物都具有表皮、维管束、皮层。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区别:茎无皮层与和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在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而且绝大部分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9.根的结构、发育和功能?

答:根的类型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根的初生结构有表皮、皮层、维管柱。

10.叙述叶的结构和类型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答:叶的结构包括叶片、叶柄、叶托。类型有凿形、针形、丝形、线形、带形、披针形、卵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倒披针形、楔形、匙形、逆向羽形、倒卵形、提琴形、三角形、菱形、肾脏形、圆形。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而叶的结构非常适应它的功能。因此,因从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观点,来解释叶的结构叶的结构。例如表皮细胞的扁平,紧密相连,没有间隙,细胞无色透明,这是表皮细胞的特点,既能起保护作用,又能让光线进入叶肉

细胞。表皮细胞外壁具有角质层,并多有表皮毛,可防止叶的水分散失。表皮上有许多气孔,是为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出的门户,从而有效的控制蒸腾作用的进行。再如叶肉,在两面叶类型中,栅栏组织位于上面,细胞排列紧密,细胞的叶绿体多,能有效地接受直射光,进行光合作用;海绵组织位于下面,排列疏松,细胞中叶绿体少,用于接受直射光,进行光合作用。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形成许多细胞间隙,下表皮的气孔间隙较大,这样就方便了气体通过气孔进出叶片。叶脉的结构也和叶的功能相适应,它的机械组织,用于支持整个叶片,而它的输导组织则用于输导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所需要的水分及运出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所以哪怕是最小的叶脉,也有管胞和筛管。叶是直接接受光照的器官,植物暴露在空气表面积最大的器官也是叶,和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也是最大,因此,外界环境条件对叶片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植物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形成了多种生态类型的叶。

11.成熟组织的类型并举例?

答:成熟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表皮、周皮。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侧分生组织。薄壁组织-叶绿体、传递细胞、储藏组织细胞。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输导组织-管分子、筛分子。分泌组织-外分泌结构(蜜腺、腺毛、盐腺)。内分泌结构(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

12.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异同和意义

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分裂方式,分裂导致植物体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形成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个子细胞都有着和母细胞一样的遗传物质。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中,细胞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而形成的4个子细胞只含有母细胞一半的遗传物质。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形成合子,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物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13.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和主要细胞器的功能。

答:植物细胞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构成。主要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微体、核糖体。线粒体是主要将储存在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中的能量在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作用转化为ATP。叶绿体为光合作用场所,为植物体合成生长发育所需糖类物质。内质网主要功能是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加工和转移。与某些脂类糖类的合成有关。高尔基体主要功能:多糖的合成;糖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液泡的功能是维持细胞渗透压参与细胞内物质的积累与移动。溶酶体主要功能;正常消化、自体吞噬、自溶作用。微体在光合作用和种子的萌发中起重要作用。核糖体主要作用为合成蛋白质。

第四篇:植物学[范文]

植物学

一.1 实习目的(1)通过学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2)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增强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4)学会利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

(5)搞清北温带气候的山西庞泉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2 实习意义

(1)通过学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

(2)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实习内容

1.了解地形

通过亲身上山体验与观察,了解并基本确定庞泉沟的山地地形。

2.植物的辨认

观察各种植物根、茎、叶的基本特征,根据在课本里所学的知识,掌握了各科各种的基本特征后,把不同的植物鉴定开来,并系统地归纳比较,达到辨认的目的。

3.植物标本的采集

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的识别,对采集的部分的不同要求。野外采集的保存方法等。

4.植物标本的制作

学习干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高等植物的标本选取和典型部位的选取和整形、野外资料的记录、整理和标本的编号。干制过程:对采集的标本整理好后,接着用吸水纸几层几层把不同的标本隔开,并平铺在一起放平,隔一两天就换一次纸。

第五篇:教学设计案例

自己去吧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第一小学 兰海燕(068350)

E-mail:fnlanlan123@126.com

一、概述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14课。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故事内容鼓励学生自强自立,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设计理念:第一课时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利用多种方法识字、灵活用字,利用生字口头创编小片断或小故事;第二课时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语言运用为中心,说写结合,仿编、续编或创编出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或小片断,在读写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深层次加工训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卡片上和含有生字的文字片断或小故事中的生字字音并且认清字形;

(2)会写“自、己、东、西”四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3)认识偏旁“学”字头,能够说出学过的或认识的带“学”字头的字;(4)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至少能用三个新学的生字在8~10分钟内口头组词造句或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

(6)能够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仿编、续编或创编写出与主题相关、语言流畅的儿歌或小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能够通过仿、续或创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认同从小就要树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这一思想,能够完成一篇语句通顺的、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小儿歌或小故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自己整理书包、系红领巾等;

4.学生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拓展材料;

5.学生已经认识“氵”、“口”、“心”三个偏旁和“自”、“己”、“吧”、“那”四个生字;

6.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

7.学生能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

四、教学策略

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a.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或生僻字(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提示下自主运用谜语、儿歌、组词造句、加减、同音、形近等方法识记不认识的字(解决问题);b.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如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呢?)通过同桌讨论和教师对重点词句(如:“过了几天”、“自己去游吧”)的点拨,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和全班同学交流(问题解决)。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和进行创新写作,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识字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打印的拓展资源、自制教学图片。

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位朋友,看,它们来了、(贴小鸭、小鹰的图片)老师想通过《自己去吧》这篇课文,让大家对它们有所了解,可以吗?

2.学生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自己去吧

3.随机识字:自、己、吧(师:作标记的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谁有办法记住它们?)4.学生说出自己识记上述生字的方法,教师适时鼓励。(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学生说的字或词快速书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

2.例举生字: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你还和哪一个没有交上朋友,把他请到黑板上来吧!3.自主识字:谁愿意帮助他们记住这些生字朋友呢?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4.教师学生互出谜语,利用谜语来识字。(强化学字头。)

5.学生自读教师在PPT上列出的扩展词语或句子。(教师同时指导个别同学。)6.再读课文。

(三)扩读儿歌(学生阅读打印的拓展材料上的“识字通”)

(四)口语表达训练

要求:一个个生字娃娃手拉手组成了优美的句子,好听的故事,你可以采用说一句话、说一段话,或者编一个小故事、编儿歌等方式来和生字做游戏,至少用上三个今天学过的生字,能多用就更好了。1.学生自己练习。2.反馈说话。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书中生字的笔顺、占格位置。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

第 二 课 时

(一)片段导入,引出新课

1.师:生字朋友要和大家捉迷藏,看看你还认识它们吗? 2.学生自读PPT上的生字故事。3.指名读。

(二)自读课文,理解感悟

1.第1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生自己思考,同桌讨论交流。(教师点拨:A、小鸭为什么不敢自己去?B、鸭妈妈为什么不带他去?C、“过了几天”是什么意思?)

(4)学生想象:小鸭在那几天中能够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如果自己是小鸭,会怎样做?

(5)指导朗读。2.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2)汇报说。

(3)指导读。

3.诵读全文,尝试记忆。

(三)扩展阅读,深化主题

过渡:小鸭通过努力,学会了游泳;小鹰通过努力,学会了飞翔;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都是通过努力,学会了生活的本领,让我们共同走进“阅读天地”吧!

(四)创新写作,思维训练

要求:编一个能说明“自己的事自己做”道理的小故事,可以仿照《自己去吧》编,也可以自由续编、创编。相信你能成功!

1.学生构思;2.创新写作;3.汇报反馈。

(五)教师寄语: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是多么讨人喜欢呀!孩子们,你们不要做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的“小皇帝”呀,要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

下载植物学教学设计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植物学教学设计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水变成水蒸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加快蒸发的条件。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水在蒸发时所发生的现象,培养学生......

    教学设计案例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

    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级乡镇中学 2.学科:英语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①预习并自学生词 ②预习Grammar Focus 二、教学课题 新目标九年级Unit 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

    教学设计案例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 【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实验室仪器。 【教学目标】 (1)参观实验室;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3)学习建......

    教学设计案例

    测量旗杆的高度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相似三角形”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之后的一节研究活动课。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初......

    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目 录 第一课时 《观潮》教学设计 ......................................................................................................... 2 一、 教学目标 ............

    案例教学设计

    《 餐桌上的发现 》教学案例 活动目标: 1、 通过一些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 在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农业与各行各业的......

    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案例 高考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探究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刘蓉蓉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线性规划问题从2004年进入高考后,逐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命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