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音乐《欢乐颂》教案 湘教版 (2000字)
七年级音乐《欢乐颂》教案 湘教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理解多元文化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在《欢乐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将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力度等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贯穿于歌曲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受流行歌曲的影响较深,对教材上的歌曲不是很感兴趣,《欢乐颂》虽然是一首流传非常广泛的经典外国歌曲,但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这些古典音乐,对这首歌并不熟悉。歌曲的篇幅很短、节奏、旋律也很简单,但在理解歌曲内涵、表现歌曲意境上却有难度。这首歌曲的思想境界很高,可能学生当时并不能理解的那么深,那么透彻,但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我想对他们的心灵会起到净化作用。
2、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了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练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并通过欣赏、学唱、分析、表现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从而净化心灵,以利于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技术准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课前,教师搜集、整理了《欢乐颂》的曲谱、声像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练唱曲谱、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从而做到有情歌唱。
4、学前教学状况:
本节课为新授课,学前没有向学生做任何相关知识的介绍,虽然学生对《欢乐颂》这首歌曲比较陌生,但通过相关知识的了解,如: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同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能起到激励作用。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1、知识与技能: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欢乐颂》。
2、过程与方法: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欢乐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
发学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二)教学重点: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三)教学难点:通过学唱《欢乐颂》,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核心: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练唱、分析、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理解《欢乐颂》的深刻内涵,从而做到有情歌唱,使《欢乐颂》这首歌曲的思想境界对学生的心灵起到净化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在开始部分,教师首先通过播放贝多芬生平短片,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坎坷的人生经历,从情感的角度对他产生崇敬之情,为理解《欢乐颂》的深刻内涵作下铺垫,紧接着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轻声用 “la”模唱、轻声唱《欢乐颂》旋律、解决难点、用中等音量唱《欢乐颂》旋律、反复练唱等方法教唱歌曲《欢乐颂》。在教唱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使学生理解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歌曲情绪的重要因素,并且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去分析、理解歌曲《欢乐颂》。知识拓展部分,教师请学生欣赏合唱版的《欢乐颂》,意在通过宏大、辉煌的音乐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欢乐颂》的内涵。最后,在教师激情语言的感染下,学生再次高唱《欢乐颂》,使课堂情绪达到了高潮。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调动学生的激情,把知识教学与歌曲教学融为一体,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音乐的能力,学生也在《欢乐颂》美妙的音乐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指导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练习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模唱、唱旋律、解决难点、反复练唱等方法学唱歌曲《欢乐颂》。在学唱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使学生不但学会了歌曲,而且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作品,为今后分析、理解其他音乐作品打下了基础。《欢乐颂》这首歌曲的思想境界很高,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我将贝多芬的人生经历融入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了解他坎坷经历的基础上,从情感的角度对他产生崇敬之情,继而理解《欢乐颂》的深刻内涵,这样不生硬、学生也更易于接受。在结束部分,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怀着崇敬、歌颂又稍带伤感的心情唱响《欢乐颂》时,课堂情绪达到了高潮,学生感受到了《欢乐颂》的伟大力量。
(五)教学流程图
五、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目标说明:
(一)1、知识目标:教师引导教学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学生会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欢乐颂》。
2、技能目标:教师利用讲授、示范、练习等方法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欢乐颂》,学生通过教师的激情带动。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有感情演唱歌曲《欢乐颂》。
3、情感目标:通过教唱歌曲《欢乐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激发学生追求平等、自由、博爱的理想。
(二)问题设计:
1、请大家听老师弹一段音乐,思考并说出这段音乐的曲名和曲作者。(《献给爱丽丝》、贝多芬)
2、歌曲《欢乐颂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庄重)
3、歌曲《欢乐颂》的旋律、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
4、合唱版的《欢乐颂》运用了哪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合唱)
(三)评价检测:
1、教师弹奏歌曲《欢乐颂》,学生轻声唱旋律,检测掌握情况。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欢乐颂》旋律,检测学生控制声音的能力。
3、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技巧唱歌曲《欢乐颂》,检测学生掌握歌曲情况。
第二篇:大班音乐 欢乐颂 教案
大班音乐 欢乐颂
设计意图:
歌唱教学惯有的“三步曲”——练声、范唱、学唱,使整个教学过程枯燥单调,幼儿的“三性”受到束缚。如何调动幼儿歌唱的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歌曲《欢乐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图谱教学。《欢乐颂》旋律优美,但歌词四大句的内容无一重复,幼儿不易记忆。我设计了此图谱,把歌词、音高、节奏融在图谱中,形象、直观。打破了以往“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较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三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
/ 吱
吱
吱
吱 / 吱
吱 吱
吱
② / 游 游 游 游
/
游
游 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 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 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吿诉幼儿歌曲名称。
7、合唱:
① 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 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大班 愉快的小菜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及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觉,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小菜园图片、琴
四、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多彩的秋天”下“秋天的蔬菜”小主题预设的。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秋天的树叶、水果、郊游等环节,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许多的经验,本次活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两首歌曲,幼儿对音乐元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旨在从音乐节奏、演唱的声音、表演的动作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提高,并在其中整合语常活动、生活活动及根据本班情况适时的进行规则意识的提高等。希望能在活动中幼儿的反馈能够给大家一定的价值。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表达表现]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前两天我们去买菜做了蔬菜汤,蔬菜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歌表演《蔬菜汤》
1)幼儿集体演唱,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
2)分声部分角色演唱,注意副歌的适时进入,声音的和谐。
(二)、节奏训练:
小白兔要带我们去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
1)脚 脚 脚 脚,手 手 手 手 要求:整齐,动作协调。
2)脚手手手,脚手手手 指导幼儿思考:怎样走不会跌倒?(左右交替换着走)
三、表达表现: 表演唱《小兔的菜园》
1)小白兔带我们来到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菜地图片铺在地上。幼儿角色扮演小白兔 2)小菜园有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根据歌曲和幼儿共同设计小白兔的动作。第二段引导幼儿将翻土、种植、浇水、除虫的动作表现出来。
3)我们要把菜地怎样设计才不会踩坏蔬菜? 和幼儿共同设计菜地的摆放。
第三篇:音乐教案-欢乐颂-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12册第三课第三课时《欢乐颂》。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认识串铃、双响桶、三角铁、沙锤、碰钟5种乐器。
2、能力目标:①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乐器自编合唱的能力。
3、思想目标:①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②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串铃、双响桶、三角铁、沙锤、碰钟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课件讲述小故事——令人落泪的欢乐颂。
2、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3、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作业布置:我也可以是贝多芬
根据老师所给音符,加上拍好和节奏,试试你的创作能力。
第四篇:六年级音乐上册 第5课《欢乐颂》教案 湘艺版
《欢乐颂》
一、教学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二、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三、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芬。
3、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2)、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4、走进名曲——《欢乐颂》(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5、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5、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土拨鼠》
2、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首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问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3 6 1)
三、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调式、速度、力度。(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
五、小结下课
第五篇: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欢乐颂》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学会演唱这首歌。
2、掌握一些简单的合唱技巧,体验与同伴一起合唱的乐趣。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理解歌词,学会演唱这首歌。
环境与材料
1、活动前反复播放歌曲录音,请幼儿熟悉这首歌的旋律。
2、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体验与同伴一起合唱的乐趣。
一次备课
一、欣赏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幼儿欣赏。
2、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3、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引出歌词。
4、再次欣赏歌曲,请幼儿听一听,这首歌曲一共唱了几遍?(四遍)每一遍有什么不同?(第一遍齐唱,第二遍领唱加伴唱,第三遍朗诵加伴唱,第四遍齐唱)
二、整体学唱
教师放歌曲录音,请幼儿整体跟唱,跟唱
声音先小后大,引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
三、合唱
1、将幼儿分为两组,先尝试由一组幼儿唱歌词,另一组幼儿用“啦……”伴唱。
2、请一名幼儿朗诵(开始时也可多请几名幼儿一起朗诵),其余幼儿用哼鸣伴唱。
3、与幼儿一起回忆四遍不同的演唱方法和演唱顺序。播放歌曲录音,由教师指挥,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合唱。
活动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新课程标准不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体验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蕴欢乐与知识于其中,让学习显得更轻松活泼。自主学习相当重要,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给与其美好的童年记忆,迎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在课件辅助下,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表演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场面。通过器乐创编及拓展,体现新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的指导思想。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欢乐颂》】相关文章:
1.音乐教案欢乐颂
2.音乐欢乐颂教案
3.清明的大班音乐教案
4.大班音乐特色教案
5.大班音乐教案数高楼
6.大班音乐教案《小篱笆》
7.大班音乐让座活动教案
8.大班音乐《炒豆豆》优秀教案
9.《欢乐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