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目标英语》整合教学设计
《新目标英语》整合教学设计
甘肃省渭源县清源中学 王秋荷
我这里讲的淡化课堂意识,并非脱离课堂,而是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替代传统讲授型的教学,进而通过整合设计教材,在轻松、平等、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感悟、体验、理解、掌握知识。
整合设计一:创设 “Free talk”“Duty report”
七年级的英语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内容紧密相联,为了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英语、说英语的氛围中,课前5分钟闲谈是必要的,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把一节英语课的课前5分钟拿出来给学生“闲谈”,让他们用英语互相问问好,聊聊吃了什么,穿了什么,买了哪些东西,进行了哪些运动,但是,要求尽可能多用些学过的单词或句型,目的是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看上去似乎浪费了5分钟上课的时间,但实际上通过闲聊,不但活跃了思维,培养了说英语的习惯,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的欲望。另外,以轮流制坚持每天的 Duty report。从易到难,最初只向全班汇报星期、日期、天气、出勤,随着进度,学生自觉加入了 Introduce Myself 句式、My family、Our school、My friend 的一些情况,学以致用,说得真实。接着,逐渐地能在 Duty report 中讲述英语故事,有当天发生 的事,有耳闻目睹的往事,也有阅读过的书籍。然后就故事提出 2-3 个小问题,供其他同学回答。这时使学生“毫不设防”地进入了“角色”,无意识的在听说训练中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在此之后开始新课,首先就创设了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激发了学生身上的原始动力,有利于学生“真实”地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增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整合设计二:“游戏”课堂
根据七年级学生大都好说好动,记忆力和模仿力都很强的特点,我用生动活泼的表演、游戏等形式,将学生引向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世界,诱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并且变讲台为“舞台”,有说有演,说演结合,学生乐于参与,兴趣盎然。也就是说,把所学的知识整合到表演或游戏中去,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感知、理解中去完成学习任务。当然,这种活动的设计必须以熟练语言点为前提。如学习购物用语这部分内容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把教室布置为一个超市,用卡片及实物表现出了“Clothing”“Food and Drink”“Fruit and vegetables”。他们有的是热情的售货员,有的是购物的顾客,有拿篮子的、拿塑料袋的,有结伴同行的,我也成为顾客之一,一节课后“售货员”与“顾客”收获都不错,购物对话自然滚瓜烂熟,并且是在平等、宽松的交际环境中训练,比在座位上被动地听讲效果强得多。
这种活动也可以设计在巩固新知识阶段,由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已有些倦意了,这时,恰当、得体地运用游戏,把孩子带进精彩的活动空间,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上 Unit 5 I'm watching TV 的第四课时,为了巩固这节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我让学生6人一组,上台比赛,其中每组的五个人表演动作,S1描述:XXX is dancing;XXX is singing;XXX is reading a book;„„然后S2描述,其它人继续表演动作,依次进行到S6。表演出色,描述无误的一个组是游戏的获胜者。做这个游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1.巩固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现在进行时的用法。2.巩固并加强了新单词的记忆。3.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4.激发了学生在课外说英语的激情,从而提高了复习效果。学生下课后还余情未了,照样做这个游戏,不停地指着对方说:“You are running”、“You are eating”、“You are talking”„„由此我感到这种有表演、有游戏的任务型的课堂,会把课堂变成娱乐场,对所学内容轻松接受,印象深刻,记忆持久。并且淡化了讲授型的课堂,也使学生对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整合设计三:“蜕变”“English corner”
“蜕变”“English corner”就是把“English corner”引入课间,在民主、平等、宽松的交际环境下,畅所欲言。内容以围绕单元话题为主,进行漫谈式的学习,说你想说的,包括日常生活、理想以及一些社会现象等等。当然我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有意识的去探讨或解答学生的疑问;这样学生在交流、探讨中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提升了自我判断能力、自我赏识能力、语言交际能力。除此之外,还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自编自演的英语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这样学生已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整合设计四:渗透西方文化
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与人类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承载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而英语源与西方国家,那么,必然要反映出西方国家以及西方民族特征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民族文化。因此了解西方民族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对提高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可以通过教材,如课文、情景对话、日常口语、听力训练中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再如学习七年级下册 Unit 8《I'd like some noodles》时,可以介绍一些西方的餐饮文化,又如我在设计 Where are you from 时,设计了“See the world”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设计了西方各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称,并简单的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既了解了西方文化,也复习了旧知识,拓展了思维。
整合设计五:阅读写作整合
阅读与写作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体现在英语词语、句子、背景、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读与写的任务是相互依赖的。因此,我在写作教学时,让学生先读,感受,进而挖掘出写作思路,然后再写。如学了七年级上册 Unit 8 后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我设计了一封介绍自己以及渴望交笔友的信(内容整合了前八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偷偷贴到黑板上,第二天上课时,装作才发现。于是我问:What is it? Who wrote it? 学生说:It's the letter pen pal!借此,我就说了这么一段话:既然别人能恳切的希望和我们交友,我们何不给他写封回信以示真诚呢?当然,在写回信之前得仔细阅读。于是我以此为范例让学生来阅读。在这种阅读写作的整合课中,我的教学目标和做法是:
1.通过阅读文章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充实写作素材,通过提问的方式激活原有知识,感知文章内容。
2.通过阅读文章调动学生作为读者和作者的经验,提炼写作框架,列出常见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段与段的衔接方法,段内句子层次的推进方法等。
3.通过提问对所读材料进行分析,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布局,以此整体把握文章,对文章的宏观和微观语言现象有比较透彻的认识。
4.整合全部知识,确定主题,开始写作。学生整理前三点内容,开始写作。这样完成由感知到思考到动手实践这一全过程,尝试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汇句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并将阅读材料当作写作范例来对待,规范语法结构。
总之,新教材的使用,为我国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力求在业务素质、教学的创新设计上有所提高,去适应新教材教学需要。当然,英语教学的改革不可能一改就行,会受到各方面的条件制约。比如,大规模的70多人的班级对进行口语训练的制约,现行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矛盾以及新教材中词汇量过大,对那些小学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来说是一大障碍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这一切都表明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认准方向,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用好新教材,不断改进新教材,使我国的英语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新目标九年级英语教学设计
新目标九年级英语教学设计
郑场一中 黄鹤
Title: Unit 13 Rainy days make me sad
Teaching hours: 1 Period
Period: The first period
teaching aims: Section A(1a—1b)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In this unit, the language aims are to talk about how things affect you and how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bout likes or dislikes.Language structure: make sb /sth + adj /do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
The students have learned the structure: make sb /sth + adj /do.So this class we will mainly teach the adjectives and to talk how things affect you and how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while teaching the structure.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Target language: How do you feel about loud music?
Loud music makes me tense.Loud music makes me want to dance.That movie made me sad.Waiting for her made me angry.2.Language structure: make sb /sth +adj Make sb /sth +do
3.Ability objectives
(1)Train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2)Train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3)Train students’ the ability of using grammar focus.Teaching key points: make sb /sth + adj /do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The target language
2.How to train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methods:
1.Listening method 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2.Pairwork to make every student work in class.3.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tools : a computer ,picture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 Warm-up
1.Ask a student: What is your hobby? S: I like reading.T: Why? S: Because it is interesting.T: So it makes you interested.Write down on the blackboard: It makes you interested.2.Ask the other students, get them to say the word :Happy, sad,excited,relaxed,nervous,sick,energetic,stressed out, tense comfortable …
3.Write these words down and get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words together.Step 2: Presentation
1.Using the computer to show some pictures, such as an exciting basketball match, a relaxing scenery, a scary snake, an angry face , a comfortable bedroom and so on.T: How do you feel about Picture 1? Happy?Beautiful?Excited ?Awful ? S: Excited…
T: It makes me excited …
Show this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Then repeat with the other pictures, get them to say :
It makes me happy.It makes me awful ……
Step3: Pair work
Show some adjectives and phrases on the screen.Let students make up conversations in pairs.For example:
A: What makes you sad?
B: Rainy days make me sad.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1.Say: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1a.There are two restaurants.Please describe them.For example:
In Rockin’ Restaurant ,the paintings on the walls are ugly.The music is too loud.The Blue Lagoon has blue walls , plants , flowers , and a piano player.Let the students say some sentences about the two pictures.Then ask students: Which restaurant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Why ? Let them use the structur : make sb/sth +adj to say.For example:
T: I don’t like The Rockin’ Restaurant , because the loud music makes me tense /comfortable……
Then check several students to answer.2.T: Look at the girls in the picture in 1a.They are Amy and Tina.They are hungry, They want to get something to eat.What do they think of the two restaurants? Look at 1b ,read the sentences, you will hear the missing words on the tape,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you hear on the tape.Play the tape the first time , students only listen.Play the tape the second time.and say,This time please fill in the missing words.Check the answers.Play the tape again, let them read the conversation.Step 5: listening practice
Do the same as step four.First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in 2a.Then finish the listening task in 2a and 2b.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tudents.Step 6: Grammar focus
Look at the grammar box.Invite a student to read the sentences tothe class.Then let students make sentences with make sb /sth + adj /do.Using the form on the screen to talk how different weather affect the students feeling.Step 7:Summary
In this class, we’ve learnt key vocabulary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loud music makes me tense,loud music makes me want to dance, that movie made me sad.Step 8 : Homework
Design on the blackboard.Unit 13 Rainy days make me sad.Section A(1a—1c)make sb /sth +adj adjectives
It makes you interested.happy sad excited relaxed nervous sick
It makes me excited.comfortable stressed ttense energetic
第三篇:新目标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设计
Unit 1 My name is Gina.(Section A(1a---1c))
Period 1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掌握简单问候他人的方法:Hello!Hi!
2.掌握询问他人姓名、自我介绍的方法: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I’m.../She’s…./ He’s…… 3.掌握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问候他人和学会如何做自我介绍;能从对话中获取对方的基本信息;能向他人简单地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2.培养语言能力,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习过程生活化。
3.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不断发现问题,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个性化名片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示了学生的个性。
三、情感目标:该部分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谈论的主题是结交新朋友,通过小组对话、讨论和设计等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结交新朋友,学会如何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教学重点:有关“介绍”的词汇和语句: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I’m...教学难点:掌握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熟识新伙伴,同时引导学生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学习一些新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由于大部分学生以前从来没有学过英语,没有基础,没有语感,为了让学生有个好的开头,所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上英语课,学生视听感受明显,表现出极大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在回答时学生不敢大胆的讲英语。教学方法: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展开课堂Pair work;Group work的口语交际活动,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已、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 通过学习区分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 Greet with the students by using “Good morning / Hello/ Hi...” Step 2 Presentation Q1:When we first meet others.we should introduce ourselves.Then what should we say? And how to greet others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学会自我介绍和学会彼此问候。)
For example : A: Hello!
B: Hello!
1、show the picture about teacher’s sister.2、ask the question.Q2: Who is she?(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想知道她的欲望。应该如何表达她的名字。)For example: A: My name is Jerry.B: I’m Gina.Nice to meet you.A: Nice to meet you, too.师生活动:pair work.Q3: A: What’s your name?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学会询问别人的名字和问候别人。)For example: A: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Tom.A: Nice to meet you,Tom.B: Nice to meet you,too.变式练习
1、A: What’s his name ?
B: His name is Tom.变式练习
2、A: What’s her name ?
B: Her name is Susan.Step 3 Practice
1、Finish 1a.首先让学生看着1a 中的彩图,写出图中物品的英语单词。然后学习自我介绍和问候的交际语。
2、创设情景,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交际语言的变式练习。然后抽学生到台前为全班表演,掌声鼓励。
3、For example :
A: Hello!My name is Li Ming.B: Hi!I’m Wang Jie.Nice to meet you.A: Nice to meet you.too.Step 4 Listening First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three conversations and read them loudly.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m to the class.then ask them to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1~3.Check the answer and ask them to repeat the recording after the tape.Step 5 Summary 这节课学习了自我介绍:My name is…
如何询问一个陌生的人:What’s your name ?What’s her name? What’s his name? 句型,以及回答:My name is…
Her name is…
His name is… Step 6 Homework
1、Ask the students to word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2、Ask the students to bring some nice pictures of their friends, family members next class, and introduce them to classmates.课后反思:本节课要学的是认识新朋友,需要互相问候和自我介绍。指的是学生能够用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Gina.进行问答,能区分与以前所学习句子的不同;教学的重点是通过交际训练使学生学会自我介绍和互相问候结合上单元学习的问候方式与询问名字组成对话,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 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懂得怎么问,怎么答并且能自己完成一组对话,初步知道询问他想知道的同学姓名。新课标的主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这需要精心的对教学内容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会多在这些方面注意,争取做得更好。课堂上,鼓励性性的语言较少,以后会多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一个生活中出现的场景,提供一个活跃的氛围,正确引导,反复练习。
第四篇:新目标英语教学反思
《新目标英语》(人教版七年级)教材。总结平时的教学反思,对该教材获得了某些粗浅的认识。
一、编排体系的特征。
1、单元体例,ABC分明。
上册由预备篇(三个单元)和正式篇(九个个单元)两部分组成。两个复习单元。这同前套教材相同。但在每个单元的内部结构上则完全不同:每个单元分为ABC三部分,并且各有侧重点。
A部分的设计。操练新语言时需要用到的重点词汇;呈现新的表达方式;几个循序渐进的操练活动;语法聚焦
框,总结本单元使用的语法;互动活动,学生在互相合作中使用目标语言来完成本部分的学习。B部分的设计。在循环A部分所呈现的语言的同时引出新的词汇;以活动帮助学生整合新的目标语言和前面学过的语言。C部分为学生
自我检测部分,复习所有重点词汇以及新学语法项目;卡通图片方式进一步应用了本课的目标语言。A部分为基础知识和重点词汇的学习,B部分则强调学生应用知识的学习,C部分则是检测学习效果。在层次分明的同时,又又使学生明白了已掌握的知识点与能力和须待弥补的的地方,从而获得2 以活动为载体,融知识点、技能、教学法为一体。
每个小任务都可以成为一个活动,或个人或小组或团体。以明显的小标题形式显示了教学方法,暗示了学生应 该获得的使用英语语言的具体技能。从而明确了师生在具体教学中的每个小目标。同时根据具体的活动任务和学习
目标,听、说、读、写各个技能或一个或两个进行不同的组合。体现了 “听说领先、读写跟随”的功能意念教学
3、准确性与流利性相结合,体现学不同层次的需要。
每个单元前几项练习强调发音、单词拼写、句型结构的准确性,这是面对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而后面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语言的流利性,这同样也时面对全体学生,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的要求相对而言要
低一些、宽松一些。根据这个特征,在B部分中的某些任务,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删减,让学得快的学生尽力掌握并完成。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强调课堂上师生互动。
新教材强调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师生在课堂上要加强互动,教师要有效地处理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老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教师课堂上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
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让学生讲英语、用英语、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来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学生学习中碰到问题,老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分析、辨别、而不是老师直接给答案,以达到真
正把学生能力培养出来的目的。
二、教材内容的整理及其分析。本教材内容看似众多而不易归纳整理,实际不然。现从教学目标和语言结构两方面做一扼要的融合。
(一)、教学目标:(学生应学会的各种话题)
1、介绍。自我介绍;家人、朋友、认识的人之间的介绍;根据相关 辨认人物。电话薄、名性片、书信。
2、自己的或他人的爱好及其理由。食物;服装;某一类电影;学科;球类;运动;天气;动物;流行文化;日常生活用品。营养配餐;制定出周末或节假日的行动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3、自己或他人的才能、意愿及看法。Let’s提建议;怎样和自己的朋友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成立各种俱乐部并制作海报;招聘广告。
4、时间表达法。日期表达法(月份、日期);日常生活作息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时间。对某一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如郊游、晚会、周末生活等);自己、同学及父母家人的生日。
5、物品。位置;物品的所属;物品的颜色和价格。购物时使用的礼貌用语;找寻物品的位置。寻物启示,招领启示。
6、居住、职业、天气。国籍、民族、语言、地址、场所、路线;建筑物位置关系;笔友;不同的天气背景下能做什么。
7、活动与事务。正在做什么或发生的事情;过去或不久前发生发生的事情;周末所从事的活动;节假日的活动。能就发生的事情做现场报道;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一天的活动并表达感想。
8、标志及规章制度。英文表达一些标志的含义;制定并谈论校园内一些公共场所的规则;给父母写一封建议信。
9、个人描述及其资料信息。描述人的外貌: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住址、对话等;向他人提供自己的个人资料
10、定餐或叫外卖。学会为面条或饺子写宣传广告。教材内容的分析。从上述扼要融合,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编排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话题贴近日常生活。
在教学目标当中,扼要的十个话题分项里,无一不是取材于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琐事。令同学们感到亲
切、真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同时,也为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或在课后的生活实践中应用所学英语语言知
识,提供了相似的情景、必要的语言结构、恰当的词汇或习惯用语。为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寻找到了切入点。
2、知识点服务于话题与活动,呈扇形串联。上述语言结构的要点中可能看不出这一特征,但当你在总结本教材 单元的知识点或在具体教过程学中,我
相信你将深有同感。这种编排满足了各个话题所需的语言功能要求,也满足了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好奇心,激励
着他们不停地向前学习和探索。强调了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掌握它的交际性功能、听说功能,其次才是语
言结构和语法规则的掌握”这一外语教学指导策略。
三、教材的主导理念及理论。
仔细分析教材的编排体例与内容上的特征,概括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感悟,它深刻体现了下列 初中外语教育教学的主导理念。
1、学生为教育教学之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这就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在这种理念之下,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控
意志。教材用灵活多变的图片、色彩、人物、情景、表格、文字、录音、影像等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的主体、主动、自觉、自控的意识;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认识事物、思维推理、领悟运用等的学习能力;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获得成果与习得英语学习技能的成绩感。
2、现时生活现象和事务是语言学习的无尽甘露。外语教育教学的“情景教学”、“功能教学”、“听
说领先、读写跟上教学” 等理论。话题型的任务探究教学模式。多元评价
语言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要人们发出表示意识的声音,无论是本民族语言或是外语,那么语言就脱离
不了“它作为人们生活中意识交流的有声工具”这一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善于将书本上和课堂上的英语知识应用于他们的现时生活中。凡能用汉语表达的意识,都能用英语表达。
3、外语教育教学的“情景教学”、“功能教学”、“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教学” 等理论。
教材中有众多的听说内容、小组合作项目、取材于生活中的实例片段,强有力地说明了这些理论的应用。
4、话题型的任务探究教学模式。新教材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并以此为中心,通过语言结构、功能项目为主线展开,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
式,以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活动,如填写问
卷、调查、访谈、书信、邮件往来等,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同时增加了学
The family 话题也在 Book 1 至 Book 2 两册中均呈现;Spending time with friends、Food、School Subjects
等话题在 Book 1、2、均呈现。支持话题的“任务”、“活动”也不断“升级”,伴随语言学习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贯穿于教材始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为任务型教学创造了条件。本教材设计了 十几个话题,同一话题随着学习深入,内容不断充实,通过“滚动”呈现学习不断深化。.5、多元评价 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教材的分析,仅是本教材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第一步。还有对所学生具体情况的分析,还有对教学实验中实际变化的不断总结,还有…… 我相信,随着本教材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使用,广大同仁们对它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更趋科学。
第五篇:新目标英语教学反思
新目标英语教学反思-------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而是指学生的心理倾向和风格。例如有的学生习惯于跟老师学,有的习惯于等吃现成的;有的学生习惯于自学,有的学生习惯于在集体中学。《 新目标英语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让学生变接受为探究;变被动为主动;变个体学为合作的学。当然,学习方式的改变不是代替和否定旧的学习,而是对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扬弃、一种发展。同时,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哪些途径才能够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是改变教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实生活和教材的内容,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一个任务,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2、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切实改变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事可做,有事能做。
3、要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体会语言知识,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运用语言、自己发现错误,以便获得知识
新目标英语教学反思 反思
三、阅读教学
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 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新目标英语》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可见教师并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那么,在何时精要地讲呢?
1、自读之前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重点地方着重讲: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4、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总结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反思
四、音标教学
《新目标英语》中没有突出音标教学,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的现状,我们必须进行音标教学。那么,我们如何在新形势下教学音标?
我认为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这里所说的集中,即首先运用 3个左右的学时集中识记26个字母,这期间穿插一些日常英语用语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内 容基本上跟教材相符;其次,用2-3周的时间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的教学,教学的重点要放在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自在拼读单词中的作用,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过发音、拼读开口关。同时,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可以是生词表上部分单词,特别是一些有读音规律的单词),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即按照教材所编的教学任务施教。以达到在教学中进一步分散巩固前面所学的字母、音素和音标,确实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单音部分的其它学习内容。
反思
五、语法教学
《新目标英语》倡导和鼓励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这套教材图文并茂、实用性强,交际性强。如八年级(上)中的 unit6重点是讲授形容词的比较级,教材中除了少数的几个例句,根本没有提到任何语法规则。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到底要不要教学语法?语法教学应受到多大的重视?
我认为应该教学语法,应该重视语法教学。当然,我强调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回复到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中去,而是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Widdowson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语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综合的,记忆中的词块;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语法在语言中起的是调节性的作用,但是这一功能必不可少。不学语法是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的。事实上,在农村大多数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而在课堂中学到的毕竟有限,如果让他们掌握了规律,那么在任何时候他们都能通过思考,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继而形成语言能力。一旦有了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学生们自然也就能自如地运用。
]初中英语教学反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英语教学观”,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英语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次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是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平衡点。值得高兴的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适时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师观念转变的第二个方面是: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英语语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英语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当今流行的email(电子邮件),surf on the internet(网上冲浪),clone(克隆),netizen(网民)等。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
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英语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英语,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老师时常督促。
在这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气氛下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何种姿态面对学生。老师在不能体罚的情况下,还能采取哪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是我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