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学设计投掷沙包
障碍跑、投掷沙包三年级教学设计
环城西路小学 陈根发
学习目标:对练习有浓厚兴趣,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学习内容:跑:30米障碍跑
游戏:投沙包
学习步骤:
一、游戏参与,快乐心情
教师指导:
1、组织学生集队。
2、组织学生复习原地踏步、稍息、立正、看齐等。
3、讲解游戏要求,指导学生分组游戏,提示安全信号。
学生学习和活动形式:
1、听教师口令整齐练习,体验协同一致的节奏。
2、分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练习队形:
散点结伴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积极动脑,掌握技术
学习内容:30米障碍跑
重点:在快跑中用跨、跳、钻的方法过障碍
教师指导:
1、引导学生进行跑的辅助练习和复习过障碍的方法。
2、指导学生练习30米障碍跑。
3、提示学生商讨如何变换顺序,指导学生摆放障碍和组织比赛。
学生学习和活动形式:
1、分组辅助练习,体会通过各种障碍物的方法。
2、分组进行30米障碍跑练习,掌握快跑中过障碍的方法。
3、积极思考创设摆放方法,练习几次后进行比赛。
练习队形:四路纵队
三、快乐游戏,掌握技能
学习内容:投沙包
教师指导:
1、在学生协助下示范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提示游戏重点。
2、组织分组练习投掷,巡回指导,提示投击要快、准。
3、组织游戏比赛,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学生学习和活动形式:
1、仔细观察,认真听讲,记住游戏的方法、规则,知道重点。
2、组长带领下练习投掷动作,通过教师的讲评改进技术动作。
3、积极参加游戏,做到投击快,躲闪灵,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调整情绪,恢复身心
教师的指导:提示放松要求,音乐指挥。
学生学习和活动形式:
1、相互合作,相互模仿,愉快放松。
2、学会在练习中调整、放松。
练习队形:分散围圈(散点)
场地器材:录音机
第二篇:投掷沙包教学反思
《投掷轻物》教学反思
原地侧向投掷轻物是小学水平二体育课学习的重要教学内容。下面就本节课谈谈上完课后的教学感受。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原地侧向投掷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为此我专门设计了教学情景:学生体验军营生活,学习投弹方法。在上课之前,通过组织让学生玩纸飞机,让学生在玩中明白了“投掷的角度是前上方,出手的速度要快”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能在实践练习中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我将原地侧向投掷的动作示意图,打印在纸飞机的背面,学生只要拆开纸飞机,就能直观的看到投掷的动作示意图,并且能边看图边尝试做动作,学生经过尝试体验之后,再经过老师的讲解示范,更进一步的明确了投掷的动作要求及方法。许多平时体育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轻意的学会了这个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的效果要好,而且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技术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获取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思想。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学习和实践”的教学目标。一个小游戏,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上课角色,玩得十分开心。学生始终在玩中开展技能的练习,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愉悦身心。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这种练习方式,他们整节课,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通过听课的老师点评知道自己的缺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队伍的调动过于繁琐,特别是在第二个环节的《投弹演练》。由于是借班上课,对于学生不够熟悉,我还是在按照自己学校的班级上课,所以在队伍调动这一块做得不够到位,学生对于我的讲解方法也不是很适应,所以就出现了在第一次游戏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不会做。
二、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不多,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很重要,特别是在语言激励这一块,对学生多做鼓励,表扬方面的评价,对学生的学练积极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我在这节课中,只出现了,小朋友们真棒!刚才新兵们的表现都很好!动作真漂亮!投得真远等等。还是很不够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这一块还要多加重视。
第三篇:《投掷沙包》教学反思
《投掷沙包》教学反思
杜磊
这节课中手“捏”沙包的现象比较严重,我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没有明确扔飞机的主要目的,而将“捏”的这一动作延伸到了投掷沙包的动作上来了。
2、“捏”的动作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
3、在教学中这一现象未能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看到有些学生在捏住沙包扔时确实有时会更远些的,因此就顺应了学生这样的动作了。改进方法:
1、明确扔飞机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扔的方法(后引与鞭打),而不是“捏”的动作。
2、教师全面理解本教材在投掷教学中的位置,不要孤单教材,仅仅为了扔沙包而扔沙包,缺少系统性。
3、从开始练习沙包的教学时,就让学生养成手持沙包的习惯,改正“捏”的方法。
4、采用“缩小半径”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手的大小来制作沙包的大小,把沙包做的很实,使沙包可以在手中握住
第四篇:投掷沙包教学方案设计
投 掷 沙 包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采用愉悦式教学法,让教师在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中展开教学。教师做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观察者,使学生在玩中有乐、乐中有趣、趣中有练、练中有悟,形成双主体发展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课的快乐。
二、教材、学情分析:
投掷和投掷游戏在小学体育水平二教学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重点是肩上屈肘,快速挥臂。难点是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针对四年级学生活波好动、求新求趣,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全身协调性差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活动内容展开教学。遵循整体原则、和谐原则与健康第一原则,结合生活常识,运用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原地侧向投掷沙包的动作方法,掌握原地侧向投掷沙包的动作方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掌握原地投掷沙包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性能和肌体的控制能力。
2、掌握原地投掷沙包的基本动作,发展投掷能力,体验投掷活动的运动乐趣和方法。
3、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形成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单手肩上投掷的动作要领。(重点)
2、动作协调、力度适中。
(难点)
投掷沙包教案
年级:四年级
教学内容
1、投掷沙包
2、游戏:跨河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掌握原地投掷沙包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性能和肌体的控制能力。
2、掌握原地投掷沙包的基本动作,发展投掷能力,体验投掷活动的运动乐趣和方法。
3、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形成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具准备
沙包 动作要点
1、掌握单手肩上投掷的动作要领。(重点)
2、动作协调、力度适中。
(难点)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学法和要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要求:集队要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整齐。
1、学生成6列横队站位
2、师生问好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
约10分钟
二、准备运动。
1、热身:慢跑热身。
2、柔韧性练习:徒手操。
带领学生绕操场慢跑
要求:在慢跑中保持距离,不准推挤 带领学生进行徒手操练习要求:动作规范,到位。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成一路纵队慢跑。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成4列横队,广播操队形进行徒手操练习基本部分
一、投掷沙包:
动作要领:正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右手持轻物向侧后方向引伸,右腿微屈,然后右腿蹬地,向左转体,右臂经肩上、头侧自然挥臂,将沙包向远处投掷。
二、游戏:跨河接力 规则:
游戏开始前必须站在起跑线后不得踏线。发出信号后才能起跳,其余人击掌后才能起跳。
1、教师导入新课,提出要求
2、老师讲评学生练习成果并提出沙包投掷尝试性练习。分小组打沙包练习
3、教师请每组派一位代表做投掷展示并总结评价。
4、教师讲解示范,提出重难点。
5、教师组织指导学生练习并进行错误纠正。
6、鼓励学生进行比赛
要求:认真观察、思考、遵守纪律。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提出游戏要求和注意事项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要求:认真游戏,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学法:
1、认真听讲、观察、积极思考。
2、学生根据想象体验动作。
3、练习积极,有兴趣。
4、听讲并观察动作。
5、学生徒手练习动作。
6、学生持沙包练习动作。
7、听从指导、积极改正。
8、主动参与、敢于展示动作。
9、学生认真听游戏方法和规则
10、学生认真听游戏要求和注意事项
11、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游戏约25分钟
结束部分 放松整理
1、集合、教师整队
2、教师带领做放松练习
3、评价小结
4、宣布下课
5、师生再见
1、学生成四列横队站位
2、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成四列横队,广播操队形进行放松练习
3、师生再见。
约5分钟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把提高学生兴趣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首位。利用游戏和教学两个内容,既有上肢活动,又有下肢活动,而且两个内容都是学生喜欢玩的,在投的练习中,我首先不做讲解和示范,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乐学中发现问题,学生在回答自己是怎样玩沙包时,在与学生共同探究投的最佳方法时,通过探讨的方法达成教学目的。整节课学生能够充分随老师进行各项活动,练习效果较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是一个有益的提升。当然也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队形的变化太多,场地的布置也应该更加合理一些,这些不足之处值得深刻反思,引起重视。
第五篇:小学体育课投掷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小学体育课《投掷》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指导思想: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一是按照学生心理变化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强调健身。二是加强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三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投掷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之一,尽管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生存的基本技能及运动锻炼的手段之一,投掷仍有它的存在的价值。本课是第一课时,使学生初步掌握侧身投掷,主要解决出手角度、速度及全身协调用力的投掷动作的教学练习。本课主要是利用绳子结合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中自主、能动的学习。本课预计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游戏中掌握练习要点,在游戏中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方向,在《课标》的“大目标”的指引下,本课依照水平目标,从五个领域方面提出了可完成的教学目标。在各阶段又突出了阶段目标。从教案中可以看出,本课一改旧
时的以运动技能、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从四个方面为本课教学提出总体思路。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活跃气氛阶段
1、课的常规。
2、导入反应练习的游戏“天、地、球”。
3、导入热身激趣游戏“抓尾巴”“踩尾巴”“炒黄豆”。设计意图:
1、使学生的肢体充分活动。
2、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展示自己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阶段
1、引导学生把绳子做成“石头”做抛接练习,鼓励学生做出多种抛接练习。
2、引导学生做掷远练习(自由练习)
3、老师巡视,在这一过程中去发现已经会侧身投掷的或者初步掌握侧身投掷的同学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总结出侧身投掷的动作要领:侧身转体、蹬地、挥臂。
4、引导学生徒手练习,老师示范。
5、引导学生小组练习,互相指导。
6、小组比赛,推荐优秀选手代表本组比赛。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勇于超越他们。
7、小组练习努力超越。
设计意图:
1、体会身体的协调配合;
2、挖掘自身的创造力;
3、提高自我表现的能力;
4、通过探究、自主练习初步学会侧身投掷的技术。
(三)巩固练习、拓展能力阶段
1、肯定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投掷计分比赛。
2、学生总结比赛结果,表扬优秀,鼓励落后的。
设计意图:
1、能够自然协调的投掷。
2、培养遵守公平竞争的习惯。
3、体验成功与失败。
(四)稳定情绪、放松心情阶段
1、随音乐师身同做表情歌舞。
2、引导学生做“大肚皮、小肚皮”的游戏。
3、说说自己的收获和需要努力的地方,说说别人的优点。
4、老师总结。师生再见。
案例分析:
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技能。教学过程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需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从而乐于探究、尝试。本案例让学生提出一个投掷目的,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设计相应的投掷练习方法,促进其在生活实践中投掷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学习、练习,学生肯定能积极主动投身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课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充满乐趣的情景,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积极投入的进行了自练自悟、合作探究。引导他们通过“玩中学、玩中练”,在自学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投掷的正确动作,初步了解投掷的要领,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投掷活动的良好兴趣。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身心真正“活动”了起来,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体验集体和个人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真正形成“参与学练、自我学练、合作学练、探究学练”的良好气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本案例淡化投掷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既提高了投掷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投掷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之间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而将教师的正确和错误的师范、指导放在学生练习、感悟之后,不但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对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坚持、总结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小小奖章对小学生而言象征着光荣和自豪,本案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合作参与等方面进行正确评价,以授衔的方式
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这堂课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一位体育教师不但要有满腔的热情,更要关注每一个孩子,保护他们的自尊,随时留意特殊群体的行为变化,并能够机动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活动场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把课堂真正建设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乐园。
从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只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