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我们会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这一课程的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示例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教学过程举例如下:
(一)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例如学习“中文WORD的功能和使用”一章时,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 ;(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5)WORD的表格功能。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现有文档精心修改。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即:(1)WORD的基本概念;(2)文档的建立、打开与关闭;(3)编辑文档。这3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3个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
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老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例如讲EXCEL电子表格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漂亮的全班学生期中考试成绩汇总表。给出任务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这时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一些是以前已学过的,如数据的输入、格式设置等,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函数的使用、页面设置等,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知识。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老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要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解决。每次授课的时间不超过3~10分钟,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个与刚才授课内容有关的练习或活动(即完成一个小任务)。学生们听了一段课刚要开始走神,思路立刻又被下一活动拉了回来。活动(任务)做完,接着刚才的兴奋劲儿,下一部分的授课又开始了。这样,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老师的授课内容,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及时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完成任务时又获得一种成就感。
三、“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注意的的几个问题
(一)把好任务设计关。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首先,“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第二,“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不同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第三,“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第四,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法中,引入有关概念时,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
(二)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因此,不能认为只有站在讲台上讲课才是教师的本分。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三)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理想的教学环境是在一人一机的电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上课。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开设历史不长,很多学校才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模式,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当今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值得大家探究。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http://atc.elec.bnu.edu.cn.[3] 《实施任务驱动,激活计算机课堂》.http://223.cw-edu.com.[4] 中学《信息技术》课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课本知识有些学生不用学就会,在课堂上没什么事做,而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很吃力,需反复讲解才能明白。按受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育课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用大量的讲授,难以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本人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后收获很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任务来提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思,达到了共同提高和进步的目的。学生的信息技术方法知识及技能都有明显的提高,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每节课我都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设置不同的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节课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适合学生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我一般都是从学生身边着手设置任务,例如先从班级着手,让学生制作班报、课表、通知书、贺卡、请柬等,再到校园、家乡、社会、专题研究等等,尽一切可能创设好课堂教学任务。
2、任务驱动,培养创新
布置任务讲究方法,教师不能一上来就告诉学生干什么干什么,然后自己就没事了,这样会导致学生真的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了。所谓“抛砖引玉”就是让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抛出手里的这块砖,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和渠道来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者,参与到学生中间去,为学生提供帮助,协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3、同一任务,不同要求
由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不同,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同一任务,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根据任务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去更好的完成任务,鼓励他们的创新意识;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视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降低任务的难度,给予帮助和鼓励,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树立信心,提高他们学习兴趣,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4、展示才华,共同进步
每节课都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展示和讲解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成就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任务驱动”教学的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对学生完成任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检验一节课的关键。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本节课掌握好的地方是什么,还有那些不足,在什么方面还需要锻炼和加强等等。同时也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一个舞台,在学生把自己成功的一面显示出来的时候,其他学生也从中学到了经验,经过同学们的点评,达到了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本人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后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原本学生觉得沉闷的信息技术变得生机昂然。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科教学应遵循学科的特点。与其它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自学性、创造性。面对这些特征,如果仍然坚持常规教学方法,将违背信息技术学科特有的规律,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单调、乏味。那么该如何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呢?结合新课程的理念,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什么学生感兴趣于自行操作?为什么学生玩游戏如痴如醉?究其原因,推广至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兴趣。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载体,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和老师的点拨解决问题。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一.更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之后练习,学生一定不爱学或被动地学。让学生单纯去记忆操作指令,他们一定会感到单调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展开教学,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从学科的特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来组织教学,效果会大大改善。那就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一个个的任务之中,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掌握通过完成一定的任务来实现。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尽管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但学生毕竟经历了探索新知的一个过程,毕竟他们在思考着一些问题:哪些知识会,哪些知识不会。
探究出一个较好的操作序列,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这个操作序列可以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也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软件的各个单一功能可以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但是应用能力却需要自己通过实践进行自己建构。面对这样的学科特点及已经具有不同层次信息技能的学生,我们不能再抱着“传道,受业,解惑”的旧角色观来开展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虚拟”环境,在虚拟环境下学生可以大胆试验,从中总结经验,学习技能,许多计算机迷就是这样闯荡出来的。所以把计算机当作学习环境比当作教学环境更恰当。所以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尽快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化,而“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于实现这一学科特点,更有助于实现这一转化。
二.更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中的“做中学”理论
据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记住的、被动接受的、老师告诉的,而是在具体的任务完成过程中激活其学习动机,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理解为什么要学,学了这些知识之后有什么用。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迫切要求通过“做”来学,而不是通过“教”来学。其中的“做”就是操作、实践、活动,那么学生去“做”什么内容呢?那就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在讲新知识或新技能之前,先让学生去完成一项包含这些内容的特定任务。在完成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其求知欲。这时老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集中讲解新知识,重点解决新问题,为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铺平道路。这样学生的“学”具有了目的性、主动性、高效性。在学习过程中,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以任务评价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学会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未知,了解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水平。从而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鉴定的能力。
三.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中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如何扮演这一新的角色呢?我想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那就是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形态”。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都是信息技术科学的成果,它们都以抽象的术语、冷色的“面孔”呈现在课本上,这是一种“学术形态”。怎样让它们鲜活地跳跃起来,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我想,应该设计一个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去解决,一定能改善这种教学现状。这便是我在本文中提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教学中如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呢? 以学习中文Word中“公式编辑”一节为例,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约3分钟)利用“广播教学”功能,将一份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学题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观看自己屏幕,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实例引入新课,使学生有亲近感,同时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讲授(约15分钟)让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调用教师机上的文档“任务1”,先自习插入公式的方法,并试着输入具体内容。之后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讲解。学生调用教师机上的文档“任务1”,阅读其中的操作步骤,并上机实践,输入规定的内容。(可提问或利用小组学习)
让学生自主或探究学习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去亲身体验获取知识、技能的整个过程。
知识迁移(约15分仲)让学生分别调用教师机上的文档“任务2“~“任务5”,完成其中提出的任务(共四项,侧重点或难度不同)。老师巡视课堂,个别辅导,分享学习成果,随时汇总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自主或利用小组帮助完成老师布置的四项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任务完成)通过完成三项任务,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公式编辑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可自由选择任务,实现个性化学习。
学生自评(约4分钟)让学生调用教师机上的“学生自评表”,自评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学生根据表中列出的内容,对照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并给出一个等级(优、良、中)。
通过自评,一方面能给出一个学生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自我鉴定能力。
学习反馈(约3分钟)利用“学生演示”功能,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两方面:好、差)时要对比自己。学习。
课堂小结(约5分钟)利用幻灯片,引领学生回顾教学内容,深化知识,明确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观看自己的屏幕,同时与老师一道进行学习反思。学生观看自己的屏幕,与老师一道分享别人的学习成果,同好的表扬,差的批评,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能更促进其 让学生建立起知识、技能的整体框架。同时明确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如前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上。新知的学习要靠“任务”来引入,但落脚点不是对“任务”的完成,对新知的引入之后,以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浅体会,撰写为文,与大家共飨。
第四篇:谈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设计
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设计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内容新、实用性强、发展讯速的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由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是教学的第一目标。对于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而言应依据这一目标,一要构造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发现问题和规律;二要构造层次丰富的任务,组织对任务的讨论分析,分析任务实现过程中的现象,使学生建构自己的能力。笔者在教学和研究总结中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任务”的设计是“任务”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掌握、熟练应用三个层次。“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初步感知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简单问题;“熟练应用”指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可以较熟练地操作已学会的软件,还可以操作相类似的软件。为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则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需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信息技术课上用“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法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教师讲,看教师示范要有效得多。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讲汉字处理软件,应当给学生布置写作 和排版任务;讲程序设计时,一个联系实际的编程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任务。
2、具有亲和力
“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教学手段上要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同时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和“任务”的难易,可以组织他们进行个别学习、小组学习或者群体学习。在设计“任务”时,始终从学生角度考虑,“以兴趣为导线,以实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目的”。
例如,信息技术第一节课不直接讲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原理,而是向学生展示用计算机播放音乐、电影等媒体,随后解释播放音乐、电影需要的播放器,可用Windows自带的媒体播放器,也可用《超级解霸》进行播放,通过以上的引导,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对计算机信息课极大的兴趣。另外,计算机教育领域存在着一个“二八规律”:软件中20%的功能足够80%的人使用,针对学生要“以应用为中心”,从实际需求出发,不贪大求全。
3、增强学生能力
比乐.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写道:“„„未来社会属于那些具有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学校的计算机等设备无法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很难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就会过时。因此,信息技术课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这便要求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结合实际需要,以应用为着眼点,“任务”的完成要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能力。
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例如:在网页中插入Flash动画,用FrontPage比较麻烦,而用Dreamweaver便容易得多。同时,“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例如,在制作多媒体作品 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渠道、方法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如Word、PowerPoint、VB等)制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多媒体作品。
4、良好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绪高昂,则思路敏捷;情绪低落,则反应迟缓。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对整个课堂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视频、声音、文字、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艺术化的情境中,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中,首先把事先收集的全国中小学获奖的课件及网上下载的优秀动画在大屏幕上播放出来,一下子便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5、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必须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创造出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学习氛围。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直接融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中去。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兴趣为主线”,统筹兼顾,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并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培养其它各方面的能力。
第五篇: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含义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将整个知识体系分解为一个一个相对独立而相互关联的“任务”,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的驱动下有序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最终达到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的方式来调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课堂中特别注重教师的教,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用什么方法或手段来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方式而忽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导致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现代教学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仅仅起到组织、指导、帮助学生的作用,因而 “任务驱动”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线性方式的知识传递过程,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的主要步骤
1、课前分析,教师制定具体任务。
2、课始导入,诱导学生明确任务。
3、课中指导,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4、课尾总结,帮助学生调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