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田园诗情教学设计及反思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榆次区羊毫街小学赵秀娟 语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一些优美词语和句子。
2、边读边想象画面,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真正的荷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漂洋过海,再次去享有“欧洲花园”美称的荷兰看看,去欣赏那里的田园风光,去感受那儿的(指读课题)——田园诗情。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荷兰,知道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引读并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同时我们通过读书交流,知道课文向我们展示了5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图,分别是(根据生回答点出课件):奶牛图 骏马图 家畜图 傍晚图 夜晚图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这五幅田园风光图,感受这真正的荷兰!(板书:真正的荷兰)
二、品味荷兰
(一)指导奶牛图
1、荷兰作为牧场之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草原上的奶牛。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课文那一小节描写了荷兰的奶牛?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配乐朗读)
不着急,自己再默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想一想。(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1:(仿佛看到了碧绿的草原)
点出: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请你读读这句话
“丝绒”是什么知道吗?(它是一种以蚕丝和人造丝为原料做成的丝织品,摸上去十分柔软、舒适)(出示草原图片)想象一下,躺在这如丝绒般的草原上,仰望着蓝天白云,你会有什么感受? 先让学生交流让指导: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出示“极目远眺”,能换个词吗?(放眼远眺、放眼远望)指名读(看得真远呀)齐读
远远望去,碧绿的草原、黑白两色的奶牛,构成了一幅色彩和谐的美丽图画,紧紧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一起读好这句话。
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预设2:(仿佛看到了正在吃草的牛群)
点出(1):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指名读
每头牛都有各自的形态,你能想象一下还有的牛在干什么吗?(训练说话用上:有的„„有的„„)
学生交流:(有的正在悠闲地散步,有的牛儿凑在一起,似乎在说着悄悄话„„)
因为有了这些牛群,让我们感觉整个草原显得是那么温馨。能把这种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评价:牛群是多么悠闲啊!
(2)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点红“仪态端庄”)读着仪态端庄这个词,你想到了谁? 在这牛群中,牛犊顽皮可爱,老牛沉稳庄重,如同一个温馨幸福的大家庭。谁来读读?
评: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而富有温情的画面啊。
谁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读好,带领我们再次欣赏形态各异的奶牛? 评: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姿态各异的牛群 除了这碧绿的草原、悠闲的牛群,你还看到了什么? 预设3:(仿佛看到了大片的郁金香)
出示: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见过郁金香吗?见过荷兰的郁金香吗?出示郁金香组图。
瞧,这大片大片,五颜六色的郁金香是多么迷人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知道绿意盎然是什么意思吗?老师这有两句话,同学们读读,比较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句子)比较: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绿色的村野乡间,是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评:充满的绿色的村野乡间显得生机勃勃,其中点缀了大片大片的郁金香,那么多,那么美,怪不得荷兰要被称为“花之国”了!谁来读好这句话?
听着你的朗读,老师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芳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花之国迷人的美景!女生读
小结:是啊,一望无垠的草原好象铺上了丝绒地毯,大片大片色彩斑斓的郁金香点缀其间,牛群在草原上自得其乐,好一幅温情的田园风光图。(板书:温情)
读着这幅温情的奶牛图,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示卡片:()的荷兰
对,(指板书)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来!带着这样的感受,咱们一起美美地读好第二自然段。
(二)自学其余四幅图,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1、刚才老师带领大家抓住一些重点句,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一起欣赏了这充满温情的奶牛图,现在请同学们在剩下的四幅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找找使你喜欢的词句,然后用笔画下来,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师巡视)
2、交流:你喜欢哪一幅图?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红相关的句子、词语。
预设(1):喜欢骏马图 是什么吸引了你?
出示: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指名读
(出示骏马图片)骠悍强壮是怎样一种体魄!鬃毛飞扬又是怎样一种速度啊!谁能表现出骏马的力量、速度之美?指名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骏马奔驰的场面!再读
你就是一匹自由驰骋的骏马,飞奔着,飞奔着,你有什么感觉? 你也是一匹在原野上驰骋的骏马,飞奔着,飞奔着,你有什么感觉?(高兴、自由)
是的,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引读并出示句子: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
谁能通过朗读表达无比自豪的心情?指名读
点评:老师仿佛看到成群的骏马在无垠的原野上自由驰骋!——男子汉一起读好这段话!
这真是骏马的自由王国啊!(板书:自由)
欣赏着这幅自由的骏马图,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卡片:()的荷兰
是的,荷兰也是一个自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指板书)预设(2):喜欢家畜图
出示第四小节: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这些动物们过的怎么样?(安闲)
如果把“安闲”这个词换掉,你打算用上哪个词?(自由自在、悠闲„„)
看,安闲这些词用的多好!从这个词,联系这样的环境,我们读出了动物们的悠闲动物们的惬意,动物们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心满意足。能用朗读把这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感觉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你知道吗?这段话还是一首小诗呢!(重新出示调整后的句子)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 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 不停地呼噜着,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
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喜欢吗?自己先练练,等会老师请读得最认真的同学配乐来读一读。
点评:真好,我仿佛看到一群绵羊那悠然自得的样子。真好,我感觉到了小鸡、山羊多,那种自由自在、鉴赏家般的样子。
是的,这许许多多的牲畜,都在荷兰的草原自由自在、安闲地生活着。(板书:安闲)
读着这幅安闲的家畜图,你又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呢?卡片:()的荷兰
荷兰真是个天堂般的动物世界,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指板书)预设(3):喜欢傍晚图
出示第五小节: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傍晚的牧场给你什么感觉?课文中有个词写出了傍晚牧场的特点能找到吗?(点红:寂静)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根据交流,点红:才 严肃沉默 偶尔 谁都不 也 默默无言)这些词知道什么意思吗?都写出了一个:静。
谁能读出傍晚的寂静?(点评:多么宁静的傍晚呀!)让我们轻轻地缓缓地读一读,感受傍晚的寂静。
读着这寂静的傍晚图,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示()的荷兰
有谁喜欢荷兰的夜晚吗? 预设(4):喜欢夜晚图
(出示)这一小节中,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点红: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读着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荷兰的夜晚十分宁静)除了这句话,还有描写荷兰夜晚宁静的句子吗?
根据回答,相机出示:车船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分别指名读(评价:多么安静的夜晚!一丝声音都没有。)引读:一切都是那么宁静,沉睡的——无声的——漆黑的——只有——。齐读
荷兰的夜晚是那样的宁静而安详,(板书:宁静)
读着这宁静的夜晚图,你又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卡片:()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指板书)让我们通过朗读一起来感受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齐读这一节)
三、回味荷兰
1、总结:是啊,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娇艳欲滴的郁金香,动物们的自由王国,黄昏挤奶的劳作,寂静无声的夜晚,这一幅幅画面就组成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恬静而充满生机,是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指板书)
2、想把荷兰美丽的景色留在心中吗?自己读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句话背下来。——指名背
板书:
11、田园诗情
温情 自由 安闲 宁静(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真正的荷兰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羊毫街小学赵秀娟 语文
这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具有“欧洲花园”美称的荷兰。文中优美秀丽的田园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真情地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让我带领我的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捧着不忍放手,以至于深深地陶醉其间。
说实话,这篇课文属于抒情类文章,作为男同志的我,总觉得自己的音质不是很美,不太适合上这么抒情的课文,可能会上得很平淡。所以之前我参照了很多教学案例,包括凤凰语文网上许多优秀的教学设计,想从那里寻找适合我风格的教学点。课前在学生朗读指导上,我更是花了很多时间指导、训练,不让我自己因为疏忽而影响到一堂课的精彩发挥。课上完后,听课的老师说我很有激情,我真的非常高兴,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既有喜也有忧,还有还多地方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磨练和改善。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结构简洁,脉络清楚,便于学生掌握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适合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区学习与借鉴。教学过程中,我依据新课标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要求,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心指导朗读,通过学生反复地朗读,提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课文中的奶牛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配合优美的草原图,让学生真正理解草原的柔软和舒适,感受到“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 美。
在指导学生体会鲜艳的郁金香时,我充分借助五彩斑斓的郁金香图片,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激发学生去感悟的热情和欲望。再次邀请学生朗读时就水到渠成,娓娓动听,饱含深情了。
教学第三自然段骏马图,刚开始让学生读,总有种柔弱无力的感觉,学生不能表达出力量之美呢速度之美。虽然成群的骏马奔驰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这种自由驰骋的气势十分壮观,但是光靠语言的表达不能显示出其隐含的魅力,刚开始几位学生包括男同学读都不能读出骏马奔腾时壮观场面。为了激发学生的激情,我就抓住文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没有能阻挡、自由驰骋”等关键词,配上课前搜集的骏马单图、群图,让学生交流、感悟,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再来朗读时,一幅幅骏马奔腾、洒脱、飘逸的画面跃然课上,朗读精彩而富有强势,并且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了。
课上完了,但是我的心却不能平静,以前没有的一种兴奋之情久久环绕在我脑际。回顾之前的公开课教学,我总有一种教后很遗憾之感。但这堂课,让自己体会到在课前课后要多思考多用心,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自己的教学实际,才能上好一堂精彩的课、成功的课。再就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多给学生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和实践运用的机会。让他们能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巧妙地积累,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地运用,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第二篇:《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本课的美,在一种意境。
田园生活的宁静悠闲,是本篇课文的基调。
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语言引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由于课文比较长,而每一部分的语言都比较美,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第二段和感受第三段,这两节是牧场的代表景观。对于第四节,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一带而过,而第五节与第六节,采取让学生通过轻轻读,边读边看,看自己能看到什么的方法,让牧场的夜景在他们的脑海中时时浮现。
然后,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为切入点,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这样,就让学生从微观世界中走了出来,重新整体认识了荷兰的田园风光。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深化延伸”的综合题,即“我们马上要回家了,你们感觉带点什么最有纪念意义呢?”学生说了很多,有同学说带点“郁金香”,因为这是荷兰的国花。在此,我既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有同学认为摘花是破坏大自然,破坏环境)。这一环节处理不够好。
在整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对于重点的语句,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绿草,什么样的鲜花,什么的骏马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第三篇:《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1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课文以优美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习这篇课文,主要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感悟荷兰的美,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语句。由于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学校前一周备课后我就着手做了课件,上课时我将这些课件恰到好处的呈现给学生,效果不错,现将其中的两个片段摘录下来:
一、“读”领风骚,“读”中生情。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应该重视朗读的'训练”。在课堂上,当学生通过默读,自主学习,充分自读体会后,我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让他们读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我顺势引导“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学生再读时已经有了些许进步。接着其他同学可以再补充自己的体会,再读,这样,学生们读得越来越好,而且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这样,一节课就在美妙的朗读声中度过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感悟到了荷兰的田园美景。
二、抓住关键词语悟情。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在教学中,老师如果抓住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摒弃繁琐的分析,取得的教学效果相当好。因为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一遍地读书,自感自悟,这种教学手段既简单,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本课时,当学生读出“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自由驰骋。辽阔的原野似乎归他们所有,他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时,他们说从中体会到了骏马的强壮,我接着问:“从哪体会到的?”他们就找到了“剽悍强壮”“腿粗如桩”这两个词。接着我继续问:“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又读,说读出了马多,从“成群”这儿体会到的,然后我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这些体会读出来,他们一下子就读好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从读中感悟到了荷兰这个国家的美,连动物都生活得如此惬意,真好!
课上完了,但是这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读的妙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我会引导学生真正去读,用读打开作者的心,打开文本的门!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2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课文所描写的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不觉为之动容。
教学中,我从尊重、展示、发展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美文除美读之外还要注重对其中优美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首先我通过创设情景渲染,希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然后从揭示课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出自主阅读的兴趣,整体感知课文,课文哪些地方深深地吸引了你?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比较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留下了什么印象。
每到一处,我都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在这一教学片断中,老师应该扣田园选画面,渗透一些写法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把自己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为本,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抓住重点读懂课文。
我觉得美文教学,除了感受景美,更要感受文字的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能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巧妙地积累,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地运用,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具有“欧洲花园”美称的荷兰。文中优美秀丽的田园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真情地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让我带领我的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捧着不忍放手,以至于深深地陶醉其间。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结构简洁,脉络清楚,便于学生掌握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适合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区学习与借鉴。教学过程中,我依据新课标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要求,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心指导朗读,通过学生反复地朗读,提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课文中的`奶牛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配合优美的草原图,让学生真正理解草原的柔软和舒适,感受到“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 美。在指导学生体会鲜艳的郁金香时,我充分借助五彩斑斓的郁金香图片,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激发学生去感悟的热情和欲望。再次邀请学生朗读时就水到渠成,娓娓动听,饱含深情了。
教学第三自然段骏马图,刚开始让学生读,总有种柔弱无力的感觉,学生不能表达出力量之美呢速度之美。虽然成群的骏马奔驰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这种自由驰骋的气势十分壮观,但是光靠语言的表达不能显示出其隐含的魅力,刚开始几位学生包括男同学读都不能读出骏马奔腾时壮观场面。为了激发学生的激情,我就抓住文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没有能阻挡、自由驰骋”等关键词,配上课前搜集的骏马单图、群图以及视频,让学生交流、感悟,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再来朗读时,一幅幅骏马奔腾、洒脱、飘逸的画面跃然课上,朗读精彩而富有强势,并且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了。
这堂课,让自己体会到在课前课后要多思考多用心,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自己的教学实际,才能上好一堂精彩的课、成功的课。再就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多给学生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和实践运用的机会。让他们能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巧妙地积累,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地运用,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3
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碧绿的草原,黑白的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的夜,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幅站在读者面前。这一切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牲畜之间是那么的.安详静谧,天然和谐,悠然自得。
在教学奶牛图时,我能通过抓“极目远眺”这个词,让学生一起跟着作者“极目远眺”,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其它几句话的教学,有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各种姿态的奶牛,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这么美丽的草原是奶牛的天堂,体会荷兰不愧为花之国,并引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课堂上学生表现得出色多了,好几位不太认真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在教学骏马图时,我让男生读这一自然段,因为男生比女生更活泼,比较适合读出骏马的气势。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描写骏马样子的词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体会到骏马的强壮,从“随风飞扬”体会骏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在教学夜幕图时, 而教学夜晚的荷兰田园,主要抓住了一个“静”字,找出关键的词语和语句把握这个静。作者最后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我试着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真正的荷兰,学生有的说:我眼中的荷兰是宁静的、祥和的;有的说:我觉得真正的荷兰是牛羊遍地,鲜花盛开的;有的说:真正的荷兰是如诗如画的,充满田园诗情的……我把他们的连起来总结了一下,告诉他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4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单元都是写景的,欣赏完济南的泉城、四川的九寨沟,这节课带领同学们走出国门到荷兰转了一圈。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从课题入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由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知欲望,让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受荷兰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进行整体感知。老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游览,并相应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朗读感受,这篇散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我尽量用很优美的词语来修饰我的课堂语言,使学生能投入进来,在朗读时我用很优美的语气朗读,把同学们深深吸引住了,他们仿佛真的走进了荷兰,欣赏到了它的美丽和宁静。
这也是我这节课很满意的地方。但由于过度引导这一点,以至于挖掘教材的深度不够,只顾着让学生自己体会,忽略了作者自身的感受,课后学生只知道荷兰的美,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模糊。这节课让我感受到,讲好一节课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课前备课,了解学生学情,在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少了哪一环节都不行,要全面把握,还要控制好自己,不要跟着学生走。自己的课堂还很不成熟,但我会通过总结经验,取他人之常补自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走向成熟的。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5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反思一: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学生、老师都有责任。
在揭示课题时,我把课题写到黑板上,我想知道同学们对“荷兰”这个国家知道多少,便问:“你们对荷兰了解了多少呢?”“哪个同学说说看?”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知道者甚少,或者说没有。本以为这个问题还不是小菜一碟,结果呢?连这个国家是哪个洲的都不知道,跟别说国家的首都、特色了。这时候,我就原因让同学们自己说,为什么你们了解的知识少呢?有的.同学说:“看书少。”其他同学说不上了。我给同学们补充:查找资料的渠道有很多,各种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刊、上网,查阅图书,向老师、同学、亲戚求助等,可是为什么就没去做呢?
可见,让同学们多读书,增长知识之外,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好处很多,这是一件必须抓好的事情,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再者,同学们的预习环节做的不够好,其实,好多同学都自己买的《课课通》,里面就有“知识加油站”,对荷兰做了简要介绍。可是,结果呢?当然了,如何预习,好多同学也不会预习,老师也要给与指导,毕竟学生小,好多知识还需老师教给他们。
反思二:简单的教,其实是效率很高的一件事情。
教授一篇课文,要抓基础,字、词、句,首先要学会。
试想,学生连课文都读不下来,你再教授精读感悟,是不是有一种拔高的感觉。我老是怕学生学不会,恨不得把我知道的东西,一股脑教给学生,可是,在课上,让同学们初读之后,我检查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结果呢,大部分同学都连朗读的最基本要求“正确”都做不到,掉字、加字、把字读错了,流利、有感情,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要想达到,得费好大功夫,而不可能一节课上上一个周吧。
所以,只能简单的教,字、词、句、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荷兰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就可以啦。对于,精读感悟,要慢慢来,有个过程,等时机成熟,同学们的语文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便可以进行。
反思三:因人而教。
班里面,如果就是像我上面所说的,单纯的全班都是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阶段,那么,对于优秀生来说,势必“吃不饱”,他们应该走向“精读感悟”阶段,可是,怎么做到呢?再回到过去的复式教学模式吗: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不同难度的巩固与拓展练习,以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语文思想为指引,尝试因材施教,或许会收到好的效果。但是,我觉得真正做到很困难,不过,在布置不同的作业方面,可以尝试。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6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风车之国而闻名于世。文章中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了原野上的动物来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然后抓住其它几处句子,让学生体会水之国和花之国的美丽。
因为本课的内容较多,原本看荷兰风情的录像放在第一课时,可第一课时教室内没有媒体播放,只好在第二课时让学生感受体会荷兰的美丽、祥和、宁静,使第二课时的时间更加紧张,以至于到最后有部分环节在下课铃声响了以后才完成。
在教学奶牛图时,我能通过抓“极目远眺”这个词,让学生一起跟着作者“极目远眺”,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其它几句话的教学,有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各种姿态的奶牛,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这么美丽的'草原是奶牛的天堂,体会荷兰不愧为花之国,并引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课堂上学生表现得比开始接触时出色多了,好几位不太认真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在教学骏马图时,我让男生读这一自然段,因为男生比女生更活泼,比较适合读出骏马的气势。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描写骏马样子的词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体会到骏马的强壮,从“随风飞扬”体会骏马奔跑的速度很快。在这里,我本想让学生说“骏马在原野上自由自在地奔跑,文中有个什么词语告诉我们了?”从而引出“自由驰骋”,可在课堂上却变成了引读,引出了“自由驰骋”,这样,学生对理解“自由驰骋”,理解“骏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的深度不够。还有为了更好地感受骏马自由驰骋,准备出示的徐悲鸿的八骏图和奔马图,可在教学的时候忘了出示,影响了对“自由王国”的感悟。
在教学夜晚图时,我让学生体会了周围环境、人、动物的静,这是荷兰夜晚的特点。但这一部分的过渡衔接不是很好,部分句子理解的不够,只是引读或教师直接讲述过去了。另外由于自己的疏忽,课件上出现了错误,把“默默无言”写成了“默默无语”。把五、六自然段连起来出示,让学生朗读时,才发现出示了四、六自然段。板书时也出现了问题,“祥和”写成了“详和”。这些都说明我在做课件和整个教学过程中还不够仔细,对教学设计还不是很熟悉,没有做到熟记在心。特别是过渡语和评价语言还比较欠缺,需要向大家学习。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7
《田园诗情》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本文每一小节的内容都是一幅恬美的田园画,那些画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的内容画出来,将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像;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将自己所画的荷兰风情画上的内容介绍给大家,从而促使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
当然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在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时,我先从理解内容入手,说说“牧场之国荷兰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学生“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适时作感情朗读的指导。
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写牛、马、羊、猪、鸡在碧绿草原上的活动,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体现了荷兰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更突出了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
然后再从写法上指导,“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让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言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自觉摘抄并背诵。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8
《田园诗情》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效果良好。尤其是对“极目远眺”的.理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我问同学们“极目远眺”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学迅速作出了回应“向远处看”。我接着问:“远眺”是向远处看,“极目”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一下子说不出来了。有的同学反应很快,马上拿出词典查阅,但很可惜,词典中并无“极目”的意思。我接着说:“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示呢?”有的同学迅速举起了双手。我把他请到了台上。我先让他表演“远眺”,他做了个向远处看的动作。我接着说“极目远眺”,他的动作和刚才的动作并无多大区别。我有些想放弃,想亲自示范。但又一想,这样哪有学生亲自体验来得深刻。于是,我又说了一遍“极目远眺”,这次我说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极目”上,他似乎受到了启发,眼睛开始睁大,用力向远处看。我又连续说了几遍,他做的越来越好,同学们也从他的表演中理解了”极目远眺”的意思,即”睁大眼睛用力往远处看”。紧接着理解“极目远眺”说明草原之广,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这件事可以说明,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所以,老师们,让我们充分信任学生,收起我们的手,放宽我们的心,别再包办代替了。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9
《田园诗情》把我们带进了荷兰,一个以风车为标志的国家。走进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田园。 眼下是秋收秋种的季节,而我们的教室外就是一片田野。学生们学了这一课后,在课后,很多同学都对着窗外,戏称这就是田园诗情,几个人边笑边引用课文中的语句加以改造。我顺着他们的视线望去,我明白了学生的笑声。孩子们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于田野他们看得太多太多,在他们的眼里并不美。在感受了荷兰的田园后,孩子们很震撼,怎么会那么美。嬉笑的同时他们心中也希望眼前的'家乡也是一片田园诗情。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三课时片段
师: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面对充满田园诗情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凯宇:荷兰,真美啊!
凯凯:荷兰太美了,长大了我一定要去看看.
静喆:荷兰真是个童话般的世界,我尤其喜欢那静谧的夜,宁静而富有生机。
明洁:荷兰的牧场真是个自由的国度,我喜欢这个天堂般的绿色草原。
孩子们举手很踊跃,心中满是对荷兰的向往和热爱。他们为这诗情的田园着迷。
师:那么被你们也称为“田园诗情”的家乡呢?你们觉得美吗?
孩子有的轻轻的摇头,有的从窗口张望。
师: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如果你去细心观察,那么美就在眼前。荷兰的小朋友同样也会向往我们家乡的“田园诗情”的。
反思:
荷兰诗情画意的美景孩子们领略到了,文中的佳词妙句孩子们也品读了。我想在教授这些的同时更应该教给孩子一双善于发现美得眼睛。教会用他们手中的笔写下美得文字。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10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风车之国而闻名于世。文章中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了原野上的动物来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然后抓住其它几处句子,让学生体会水之国和花之国的美丽。
当讲到第二节有关草原的描写“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时,这时我就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品读。以各种形式来读,圈画关键词语“极目远眺”“碧绿”“丝绒般”“黑白两色”,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自然地感受:“极目远眺”读出草原之广,一望无边;”碧绿“,这是怎样的一种绿?不必用语言描述,把感受融入你的朗读;”丝绒“摸过吗?什么感觉?读出了草原的平整、柔软。
对于教学,学生的自主体验才是“重中之重”。本课向我们展示了荷兰牧场之国的“五幅美图”。我提问:“五幅美图你喜欢哪幅?找到那段,美美地读一读,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觉美?”每到一处,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此时,课文已清晰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师生互动,也可老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最后,我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把自己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为本,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11
从揭示课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出自主阅读的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比较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庭,并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抓住重点读懂课文。然后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尝试当小导游,形成积累。最后,启发进行自主性的拓展练习。
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然后讨论交流。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的美好生活环境。”
在读懂课文完成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积淀,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技法,并且,通过表达,学生学习个性化特征得到了彰显,为后续学习明确了目标。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12
这篇课文原来是属“独立阅读”类课文,只需一教时,而现在被划到精读课文之列,所以我用了三教时。第一教时设计突出一个“实”,即求实与扎实,即让学生对整个文本有所感知,又得老老实实地让他们“流利朗读”,还得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写好字,完成写字作业。第二教时,我没有采取多媒体手段,只是力求让学生通过再现式的有感情朗读,深入地感受荷兰田园的美。
第三课时,前20分钟是对文本的再次回味与嚼咀,同时完成背诵两小节的任务。后20分钟是指导学生完成课内作业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语言引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由于课文比较长,而每一部分的语言都比较美,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第二段和感受第三段,这两节是牧场的代表景观。对于第四节,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一下带过,而第五节与第六节,采取让学生通过轻轻读,边读边看,看自己能看到什么的方法,让牧场的夜景在他们的.脑海中时时浮现。在教学时我仍遵循着从整体到细节,再到整体的方法,如开头为学生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再次走入牧场,看看牧场中的风光到底是有何特点,有何诗意。他们通过一个整体的朗读,对文本应该有一个鸟瞰的感知。最后,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为切入点,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这样,就让学生从微观世界中走了出来,重新整体认识了荷兰的田园风光。
后我设计了一个“深化延伸”的综合题,即“我们马上要回家了,你们感觉带点什么最有纪念意义呢?”学生说了很多,有同学说带点“郁金香”,因为这是荷兰的国花。我当时也肯定了,我想荷兰的乡间到处都是,摘几株也没有事的。课后有老师说,这样是不对,这是鼓励学生乱摘花,我也有点犹豫了。
在整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像牧场的绿草、鲜花、清河等,我全都注意放大他们的美,让这些美能更好地诗化,点缀那些生灵的诗意。对于重点的语句,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绿草,什么样的鲜花,什么的骏马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13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景物的课文,非常美。可是,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操作。经过反复思考,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首先从课题入手: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是田园?(泛指农村)
什么是诗情?(指的是诗一般美好的情韵和意境)
什么是田园诗情?(以优美的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精心选择了极富特色的'一系列景观)
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景观?
此时,再让学生打开书,阅读课文,老师质疑:
课文结尾处说:“这才是真正的荷兰”。
“那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增。)
生: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
生: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
生:到了傍晚,我们看见------
生:运河之中------
每到一处,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此时,课文已清晰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师生互动,也可老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我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把自己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为本,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14
本课的美,在一种意境。
田园生活的宁静悠闲,是本篇课文的基调。
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语言引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由于课文比较长,而每一部分的语言都比较美,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第二段和感受第三段,这两节是牧场的代表景观。对于第四节,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一带而过,而第五节与第六节,采取让学生通过轻轻读,边读边看,看自己能看到什么的方法,让牧场的夜景在他们的脑海中时时浮现。
然后,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为切入点,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这样,就让学生从微观世界中走了出来,重新整体认识了荷兰的.田园风光。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深化延伸”的综合题,即“我们马上要回家了,你们感觉带点什么最有纪念意义呢?”学生说了很多,有同学说带点“郁金香”,因为这是荷兰的国花。在此,我既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有同学认为摘花是破坏大自然,破坏环境)。这一环节处理不够好。
在整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对于重点的语句,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绿草,什么样的鲜花,什么的骏马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15
《田园诗情》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备课时,我总觉得这篇课文很难教,如何让学生领略课文这么美的句子?如何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荷兰的美?等等。后来,我想,在板书设计和关键字词上得多加推敲,这样理解起来可能更轻松些。
一、充实板书
理清课文脉络,板书设计是很重要的,认真设计板书,这是我每堂课必做的功课。这篇课文分别从草原、低地、傍晚等几个部分,展示了荷兰的田园风光。每一个美景,都可以分解出几幅美丽的画面,于是,我设计了让学生读段落并给画面取名的语文活动,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加速阅读,加快理解。经过讨论交流,板书相机生成。如下:
水之国 草原:奶牛温情图、郁金香图 美丽
花之国 低地:骏马活动图、家畜图 自由 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 傍晚:挤奶图、田园夜色图 安静
二、抓关键词悟情
教学这篇课文,我抓住了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进行了充分朗读,因为文中有不少的好词好句,比如“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自由驰骋。辽阔的原野似乎归他们所有,他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了骏马的强壮。在朗读的'基础上,我问他们:“从哪体会到的?”他们再去读,再去找,找到了“剽悍强壮”“腿粗如桩”这两个词。我又问:“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又读,读出了马多、马的自由。在分析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去朗读课文,去看图,就更有感觉,理解得更深刻了。
遗憾:有些孩子平日阅读量不大,所以阅读能力也很一般,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的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也比较欠缺。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总会一天比一天好!
第四篇: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1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风车之国而闻名于世。文章中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了原野上的动物来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然后抓住其它几处句子,让学生体会水之国和花之国的美丽。
因为本课的内容较多,原本看荷兰风情的录像放在第一课时,可第一课时教室内没有媒体播放,只好在第二课时让学生感受体会荷兰的美丽、祥和、宁静,使第二课时的时间更加紧张,以至于到最后有部分环节在下课铃声响了以后才完成。
在教学奶牛图时,我能通过抓“极目远眺”这个词,让学生一起跟着作者“极目远眺”,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其它几句话的教学,有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各种姿态的奶牛,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这么美丽的草原是奶牛的天堂,体会荷兰不愧为花之国,并引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课堂上学生表现得比开始接触时出色多了,好几位不太认真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在教学骏马图时,我让男生读这一自然段,因为男生比女生更活泼,比较适合读出骏马的气势。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描写骏马样子的词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体会到骏马的强壮,从“随风飞扬”体会骏马奔跑的速度很快。在这里,我本想让学生说“骏马在原野上自由自在地奔跑,文中有个什么词语告诉我们了?”从而引出“自由驰骋”,可在课堂上却变成了引读,引出了“自由驰骋”,这样,学生对理解“自由驰骋”,理解“骏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的深度不够。还有为了更好地感受骏马自由驰骋,准备出示的徐悲鸿的八骏图和奔马图,可在教学的时候忘了出示,影响了对“自由王国”的感悟。
在教学夜晚图时,我让学生体会了周围环境、人、动物的静,这是荷兰夜晚的特点。但这一部分的过渡衔接不是很好,部分句子理解的不够,只是引读或教师直接讲述过去了。另外由于自己的疏忽,课件上出现了错误,把“默默无言”写成了“默默无语”。把五、六自然段连起来出示,让学生朗读时,才发现出示了四、六自然段。板书时也出现了问题,“祥和”写成了“详和”。这些都说明我在做课件和整个教学过程中还不够仔细,对教学设计还不是很熟悉,没有做到熟记在心。特别是过渡语和评价语言还比较欠缺,需要向大家学习。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2
从揭示课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出自主阅读的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比较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庭,并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抓住重点读懂课文。然后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尝试当小导游,形成积累。最后,启发进行自主性的拓展练习。
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然后讨论交流。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的美好生活环境。”
在读懂课文完成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积淀,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技法,并且,通过表达,学生学习个性化特征得到了彰显,为后续学习明确了目标。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3
《田园诗情》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效果良好。尤其是对“极目远眺”的理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我问同学们“极目远眺”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学迅速作出了回应“向远处看”。我接着问:“远眺”是向远处看,“极目”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一下子说不出来了。有的同学反应很快,马上拿出词典查阅,但很可惜,词典中并无“极目”的`意思。我接着说:“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示呢?”有的同学迅速举起了双手。我把他请到了台上。我先让他表演“远眺”,他做了个向远处看的动作。我接着说“极目远眺”,他的动作和刚才的动作并无多大区别。我有些想放弃,想亲自示范。但又一想,这样哪有学生亲自体验来得深刻。于是,我又说了一遍“极目远眺”,这次我说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极目”上,他似乎受到了启发,眼睛开始睁大,用力向远处看。我又连续说了几遍,他做的越来越好,同学们也从他的表演中理解了”极目远眺”的意思,即”睁大眼睛用力往远处看”。紧接着理解“极目远眺”说明草原之广,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这件事可以说明,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所以,老师们,让我们充分信任学生,收起我们的手,放宽我们的心,别再包办代替了。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4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风车之国而闻名于世。文章中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了原野上的动物来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然后抓住其它几处句子,让学生体会水之国和花之国的美丽。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能通过抓“极目远眺”这个词,让学生一起跟着作者“极目远眺”,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其它几句话的教学,有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各种姿态的奶牛,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这么美丽的草原是奶牛的天堂,体会荷兰不愧为花之国,并引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课堂上学生表现得比开始接触时出色多了,好几位不太认真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让男生读这一自然段,因为男生比女生更活泼,比较适合读出骏马的气势。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描写骏马样子的词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体会到骏马的强壮,从“随风飞扬”体会骏马奔跑的速度很快。在这里,我本想让学生说“骏马在原野上自由自在地奔跑,文中有个什么词语告诉我们了?”从而引出“自由驰骋”,可在课堂上却变成了引读,学生对理解“自由驰骋”、“骏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的深度不够。还有为了更好地感受骏马自由驰骋,准备出示的徐悲鸿的'八骏图和奔马图,可在教学的时候忘了出示,影响了对“自由王国”的感悟。
在教学地五六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体会了周围环境、人、动物的静,这是荷兰夜晚的特点。但这一部分的过渡衔接不是很好,部分句子理解的不够,只是引读或教师直接讲述过去了,说明我在做课件和整个教学过程中还不够仔细,对教学设计还不是很熟悉,没有做到熟记在心。特别是过渡语和评价语言还比较欠缺。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5
《田园诗情》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本文每一小节的内容都是一幅恬美的田园画,那些画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的内容画出来,将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像;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将自己所画的荷兰风情画上的内容介绍给大家,从而促使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
当然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在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时,我先从理解内容入手,说说“牧场之国荷兰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学生“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适时作感情朗读的指导。
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写牛、马、羊、猪、鸡在碧绿草原上的活动,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体现了荷兰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更突出了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
然后再从写法上指导,“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让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言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自觉摘抄并背诵。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6
本课的美,在一种意境。
田园生活的宁静悠闲,是本篇课文的基调。
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语言引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由于课文比较长,而每一部分的语言都比较美,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第二段和感受第三段,这两节是牧场的代表景观。对于第四节,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一带而过,而第五节与第六节,采取让学生通过轻轻读,边读边看,看自己能看到什么的方法,让牧场的夜景在他们的脑海中时时浮现。
然后,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为切入点,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这样,就让学生从微观世界中走了出来,重新整体认识了荷兰的田园风光。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深化延伸”的综合题,即“我们马上要回家了,你们感觉带点什么最有纪念意义呢?”学生说了很多,有同学说带点“郁金香”,因为这是荷兰的国花。在此,我既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有同学认为摘花是破坏大自然,破坏环境)。这一环节处理不够好。
在整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对于重点的语句,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绿草,什么样的鲜花,什么的骏马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7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课文以优美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习这篇课文,主要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感悟荷兰的美,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语句。由于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学校前一周备课后我就着手做了课件,上课时我将这些课件恰到好处的呈现给学生,效果不错,现将其中的两个片段摘录下来:
一、“读”领风骚,“读”中生情。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应该重视朗读的训练”。在课堂上,当学生通过默读,自主学习,充分自读体会后,我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让他们读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我顺势引导“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学生再读时已经有了些许进步。接着其他同学可以再补充自己的体会,再读,这样,学生们读得越来越好,而且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这样,一节课就在美妙的朗读声中度过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感悟到了荷兰的田园美景。
二、抓住关键词语悟情。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在教学中,老师如果抓住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摒弃繁琐的分析,取得的教学效果相当好。因为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一遍地读书,自感自悟,这种教学手段既简单,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本课时,当学生读出“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自由驰骋。辽阔的原野似乎归他们所有,他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时,他们说从中体会到了骏马的强壮,我接着问:“从哪体会到的?”他们就找到了“剽悍强壮”“腿粗如桩”这两个词。接着我继续问:“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又读,说读出了马多,从“成群”这儿体会到的,然后我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这些体会读出来,他们一下子就读好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从读中感悟到了荷兰这个国家的美,连动物都生活得如此惬意,真好!
课上完了,但是这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读的妙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我会引导学生真正去读,用读打开作者的心,打开文本的门!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8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单元都是写景的,欣赏完济南的泉城、四川的九寨沟,这节课带领同学们走出国门到荷兰转了一圈。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从课题入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由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知欲望,让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受荷兰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进行整体感知。老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游览,并相应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朗读感受,这篇散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我尽量用很优美的词语来修饰我的课堂语言,使学生能投入进来,在朗读时我用很优美的语气朗读,把同学们深深吸引住了,他们仿佛真的走进了荷兰,欣赏到了它的美丽和宁静。
这也是我这节课很满意的地方。但由于过度引导这一点,以至于挖掘教材的深度不够,只顾着让学生自己体会,忽略了作者自身的感受,课后学生只知道荷兰的美,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模糊。这节课让我感受到,讲好一节课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课前备课,了解学生学情,在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少了哪一环节都不行,要全面把握,还要控制好自己,不要跟着学生走。自己的课堂还很不成熟,但我会通过总结经验,取他人之常补自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走向成熟的。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9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具有“欧洲花园”美称的荷兰。文中优美秀丽的田园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真情地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让我带领我的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捧着不忍放手,以至于深深地陶醉其间。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结构简洁,脉络清楚,便于学生掌握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适合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区学习与借鉴。教学过程中,我依据新课标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要求,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心指导朗读,通过学生反复地朗读,提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课文中的奶牛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配合优美的草原图,让学生真正理解草原的柔软和舒适,感受到“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 美。在指导学生体会鲜艳的郁金香时,我充分借助五彩斑斓的郁金香图片,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激发学生去感悟的热情和欲望。再次邀请学生朗读时就水到渠成,娓娓动听,饱含深情了。
教学第三自然段骏马图,刚开始让学生读,总有种柔弱无力的感觉,学生不能表达出力量之美呢速度之美。虽然成群的骏马奔驰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这种自由驰骋的气势十分壮观,但是光靠语言的表达不能显示出其隐含的魅力,刚开始几位学生包括男同学读都不能读出骏马奔腾时壮观场面。为了激发学生的激情,我就抓住文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没有能阻挡、自由驰骋”等关键词,配上课前搜集的骏马单图、群图以及视频,让学生交流、感悟,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再来朗读时,一幅幅骏马奔腾、洒脱、飘逸的画面跃然课上,朗读精彩而富有强势,并且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了。
这堂课,让自己体会到在课前课后要多思考多用心,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自己的教学实际,才能上好一堂精彩的课、成功的'课。再就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多给学生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和实践运用的机会。让他们能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巧妙地积累,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地运用,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10
这篇课文原来是属“独立阅读”类课文,只需一教时,而现在被划到精读课文之列,所以我用了三教时。第一教时设计突出一个“实”,即求实与扎实,即让学生对整个文本有所感知,又得老老实实地让他们“流利朗读”,还得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写好字,完成写字作业。第二教时,我没有采取多媒体手段,只是力求让学生通过再现式的有感情朗读,深入地感受荷兰田园的美。
第三课时,前20分钟是对文本的再次回味与嚼咀,同时完成背诵两小节的任务。后20分钟是指导学生完成课内作业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语言引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由于课文比较长,而每一部分的语言都比较美,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第二段和感受第三段,这两节是牧场的代表景观。对于第四节,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一下带过,而第五节与第六节,采取让学生通过轻轻读,边读边看,看自己能看到什么的方法,让牧场的夜景在他们的脑海中时时浮现。在教学时我仍遵循着从整体到细节,再到整体的方法,如开头为学生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再次走入牧场,看看牧场中的风光到底是有何特点,有何诗意。他们通过一个整体的朗读,对文本应该有一个鸟瞰的感知。最后,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为切入点,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这样,就让学生从微观世界中走了出来,重新整体认识了荷兰的田园风光。
后我设计了一个“深化延伸”的综合题,即“我们马上要回家了,你们感觉带点什么最有纪念意义呢?”学生说了很多,有同学说带点“郁金香”,因为这是荷兰的国花。我当时也肯定了,我想荷兰的乡间到处都是,摘几株也没有事的。课后有老师说,这样是不对,这是鼓励学生乱摘花,我也有点犹豫了。
在整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像牧场的绿草、鲜花、清河等,我全都注意放大他们的美,让这些美能更好地诗化,点缀那些生灵的诗意。对于重点的语句,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绿草,什么样的鲜花,什么的骏马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11
近期我班学习了《田园诗情》一文。说实话,这篇课文初次阅读,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操作,通过反复阅读仔细品味,越发喜欢这篇写景的抒情散文了。
在教学中,我首先从课题入手: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是田园?(泛指农村)
什么是诗情?(指的是诗一般美好的情韵和意境)
什么是田园诗情?(以优美的.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精心选择了极富特色的一系列景观)
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景观?
此时,再让学生打开书,阅读课文,师质疑:
课文结尾处说:“这才是真正的荷兰”。
“那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增。)
生: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
生: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
生:到了傍晚,我们看见------
生:运河之中------
每到一处,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此时,课文已清晰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也可老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我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把自己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为本,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对于一篇新课文,作为老师一定要反复的咀嚼,仔细地品味,找到掌握知识的突破口,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读懂课文,情感、态度和价值都经历了一次熏陶和升华,教学质量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12
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碧绿的草原,黑白的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的夜,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幅站在读者面前。这一切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牲畜之间是那么的安详静谧,天然和谐,悠然自得。
课前我让孩子画任选一幅图来画(奶牛图、骏马图、夜晚图),以便更好教学。在教学奶牛图时,我能通过抓“极目远眺”这个词,让学生一起跟着作者“极目远眺”,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其它几句话的教学,有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各种姿态的奶牛,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这么美丽的草原是奶牛的天堂,体会荷兰不愧为花之国,并引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课堂上学生表现得出色多了,好几位不太认真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在教学骏马图时,我让男生读这一自然段,因为男生比女生更活泼,比较适合读出骏马的气势。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描写骏马样子的词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体会到骏马的强壮,从“随风飞扬”体会骏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在教学夜晚图时,而教学夜晚的荷兰田园,主要抓住了一个“静”字,找出关键的词语和语句把握这个静。作者最后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我试着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真正的'荷兰,学生有的说:我眼中的荷兰是宁静的、祥和的;有的说:我觉得真正的荷兰是牛羊遍地,鲜花盛开的;有的说:真正的荷兰是如诗如画的,充满田园诗情的……我把他们的连起来总结了一下,告诉他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13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风车之国而闻名于世。文章中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了原野上的动物来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然后抓住其它几处句子,让学生体会水之国和花之国的美丽。
当讲到第二节有关草原的描写“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时,这时我就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品读。以各种形式来读,圈画关键词语“极目远眺”“碧绿”“丝绒般”“黑白两色”,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自然地感受:“极目远眺”读出草原之广,一望无边;”碧绿“,这是怎样的一种绿?不必用语言描述,把感受融入你的朗读;”丝绒“摸过吗?什么感觉?读出了草原的平整、柔软。
对于教学,学生的自主体验才是“重中之重”。本课向我们展示了荷兰牧场之国的“五幅美图”。我提问:“五幅美图你喜欢哪幅?找到那段,美美地读一读,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觉美?”每到一处,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此时,课文已清晰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师生互动,也可老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最后,我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把自己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为本,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14
《田园诗情》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备课时,我总觉得这篇课文很难教,如何让学生领略课文这么美的句子?如何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荷兰的美?等等。后来,我想,在板书设计和关键字词上得多加推敲,这样理解起来可能更轻松些。
一、充实板书
理清课文脉络,板书设计是很重要的,认真设计板书,这是我每堂课必做的功课。这篇课文分别从草原、低地、傍晚等几个部分,展示了荷兰的田园风光。每一个美景,都可以分解出几幅美丽的画面,于是,我设计了让学生读段落并给画面取名的语文活动,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加速阅读,加快理解。经过讨论交流,板书相机生成。如下:
水之国 草原:奶牛温情图、郁金香图 美丽
花之国 低地:骏马活动图、家畜图 自由 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 傍晚:挤奶图、田园夜色图 安静
二、抓关键词悟情
教学这篇课文,我抓住了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进行了充分朗读,因为文中有不少的好词好句,比如“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自由驰骋。辽阔的原野似乎归他们所有,他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了骏马的强壮。在朗读的基础上,我问他们:“从哪体会到的?”他们再去读,再去找,找到了“剽悍强壮”“腿粗如桩”这两个词。我又问:“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又读,读出了马多、马的自由。在分析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去朗读课文,去看图,就更有感觉,理解得更深刻了。
遗憾:有些孩子平日阅读量不大,所以阅读能力也很一般,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的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也比较欠缺。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总会一天比一天好!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15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课文所描写的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不觉为之动容。
教学中,我从尊重、展示、发展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美文除美读之外还要注重对其中优美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首先我通过创设情景渲染,希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然后从揭示课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出自主阅读的兴趣,整体感知课文,课文哪些地方深深地吸引了你?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比较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留下了什么印象。
每到一处,我都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在这一教学片断中,老师应该扣田园选画面,渗透一些写法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把自己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为本,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抓住重点读懂课文。
我觉得美文教学,除了感受景美,更要感受文字的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能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巧妙地积累,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地运用,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第五篇: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精选)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篇一: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风车之国而闻名于世。文章中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表现了它的诗情画意。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了“这是一首的田园诗”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然后抓住其它几处句子,让学生体会水之国和花之国的美丽。
因为本课的内容较多,原本看荷兰风情的录像放在第一课时,可第一课时教室内没有媒体播放,只好在第二课时让学生感受体会荷兰的美丽、祥和、宁静,使第二课时的时间更加紧张。
在教学奶牛图时,我能通过抓“极目远眺”这个词,让学生一起跟着作者“极目远眺”,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其它几句话的教学,有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各种姿态的奶牛,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这么美丽的草原是奶牛的天堂,体会荷兰不愧为花之国,并引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课堂上学生表现得比开始接触时出色多了,好几位不太认真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在教学骏马图时,我让男生读这一自然段,因为男生比女生更活泼,比较适合读出骏马的气势。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描写骏马样子的词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体会到骏马的强壮,从“随风飞扬”体会骏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在教学夜晚图时,我让学生体会了周围环境、人、动物的静,这是荷兰夜晚的特点。但这一部分的过渡衔接不是很好,部分句子理解的不够,只是引读或教师直接讲述过去了。
篇二: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两色的奶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无言的挤奶人,宁静漆黑的夜晚,闪烁着微弱光芒的灯塔——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和作者内心深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
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带着一份期待走进课文中,一边品味着课文优美词句带来的享受,一边在脑海中慢慢勾画出自己想象出来的荷兰田园风景图。下面就我在教学时得出了一点感想跟大家分享:
1、引入时,我在黑板上写下“田园”这个词,让学生讲讲他们对田园的认识,学生积极性很高。之后就顺利地导入了所教课文。带着“介绍了哪里的田园风光?”为问题让学生读书。
2、在初步感知了课文以后,我问学生:“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说出了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学生积极性得到了释放,为之后的学习明确了目标。
3、在学习了奶牛在草原上各自的生活状态之后,我就按照原本的教学设计,问学生:“读了这一段,你觉得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问题发出之后,全场沉默无语,我看到了学生脸上的茫然,我才意识到问题太唐突,与课文内容联系不紧密,也让我知道了教学有时不能死搬教案,而要看是否服务于课堂。之后,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反而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在理解课文基础上诵读,更能起到效果。学习了傍晚牧场的宁静这一段,我问学生要怎样读?他们回答:慢慢地、轻轻地。分析得非常好,最后大家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深的感知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只要老师备好课,我相信课堂会碰撞出火花,教学会得心应手。
篇三: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揭示课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比较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抓住重点读懂课文。
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写牛、马、羊、猪、鸡在碧绿草原上的活动,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体现了荷兰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更突出了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再从写法上指导,“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让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言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接着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形成积累。最后,启发进行自主性的拓展练习。
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然后讨论交流。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的美好生活环境。”
在读懂课文完成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积淀,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技法,并且,通过表达,学生学习个性化特征得到了彰显,为后续学习明确了目标。